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1)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创作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教具与学具1、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1、区分社会等级。

2、用于贵族阶层的生活和祭祀。

青铜是当时最贵重、最耐用的物质材料。

权力分散,衰落。

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秦代的灭亡。

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画像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对祖先的恭敬,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石棺刻画在石棺上雕刻形象对父母的孝心,儒家思想中的孝。

维护社会的稳定魏晋时期绘画线描(高古游丝描)儒家思想中对女性的道德要求。

维护社会的稳定古巴比伦石柱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质地坚硬,可以长期保存。

古埃及建筑金字塔埃及人对生与死的看法神化统治者,维护权力。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力。

雕塑狮身人面像绘画墓室中的壁画古印度印第安文明■教学流程图:第一节课:1、导入教学:教师用非常著名的两个美术作品《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来导入教学,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且指出,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说课稿教学设计

湘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礼仪与教化》说课稿教学设计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二课《礼仪与教化》第二课时本课教学目的:1、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2、初步了解美术的起源和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能用所学的知识鉴赏古埃及的美术。

3、能了解古埃及美术的原始作用,深刻理解早期美术的服务对象以及发展到现在的功用。

教学重点为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以及其服务对象及作用,了解沿用千年的风格程式。

教学难点为埃及流传千年的风格程式需要在审美方式上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

采用的教学手段为资料图片展示,相关资料影像播放,师生讨论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导入部分采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斯芬克司的神话故事入手,由故事中的谜语作为开场导入,一步步深入设问,引出狮神人面像,从而进一步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

a、谜语: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谜底是人,简单解释)b、提问:这个谜语的来源?请简单介绍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神话故事。

c、进一步提问:世界上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现在那里?距今多少年?(埃及,距今4500年)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板书课题)第二部分授课分为四部分(1)提问思考a、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

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

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喜欢用狮子来比喻自己。

雕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

如同商朝的鼎一样,是权利和礼仪的象征。

b、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吉萨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就是胡夫的儿子。

c、金字塔的原始作用?——法老的陵墓讨论:金字塔从外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同学朗读游记金字塔非常突兀地屹立在开罗西南的高地上,没有任何铺垫和过渡。

关于金字塔的图片和报道,我已经看到过很多,按说是不陌生的,但目光接触的一刹那,还是不由自主地被震撼和俘获,心生惊悚(sŏng),与生俱来的渺小感就充斥全身。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商代青铜器饕餮纹样

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 制作精巧,境界神秘。祭祀是巫师 的特权,也是沟通人、神,使人间 秩序神圣化的中心环节。巫师们利 用青铜器上的动物们与神灵交流, 因此这些怪异动物纹样也就代表着 神秘和权力。
随着社会的变化,鼎的制造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商朝 商末周初 西周中期 西周晚期
孝子棺刻线 郭巨埋儿(南北朝)
郭巨是晋代今河南林县人,原本家底 厚实。其父亲死后把家产分给了他的 两个弟弟,自己把体弱的母亲收养起 来。他对于母亲是及其孝敬的。 后来其妻子生一儿子,由于经济不济, 他便跟妻子商议:担心养儿子可能影 响供养其母亲,决定把儿子埋了。 理由是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只有一个。 母亲死了不能复活,儿子可以再有。 把儿子埋了,以剩下钱粮供养母亲。 妻子同意了。……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郭巨未免过 于残忍;如果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是 对于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观察“维纳斯的诞生”“奈菲尔提蒂”有那些相似的地方?
《维纳斯的诞生》构图比较单 纯,全画以裸体的维纳斯女神为 中心。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 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 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 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 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 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 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 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

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 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汉代的礼仪与教化
西汉时期的中国雕塑艺术成就, 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刻和 园林的装饰性雕刻上,其中汉骠 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就是留存至 今的一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 石雕作品。
汉代的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5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5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狮身人面像 古代及 (雕塑 前2540年———2514年)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卫星照片上的金字塔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克努姆赫特墓室壁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1900年 古埃 及)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埃及早期绘画风格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黄金面罩 (约前1567年——1320年)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年轻女人像 (圆雕 铜 前2300年—前1750年)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马王堆汉墓帛画局部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马王堆汉墓帛画局部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马王堆汉墓帛画局部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画像石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祖先和死后生活的重视,这与“孝”的思 想不无关系。这种思想也表现在当时在石棺上大量出现的孝子故事中。 汉代画像石 武梁祠中的伏羲、女娲像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印度哈拉帕文化)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奥特蒂瓦坎城 (玛雅文化)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3月21日,游客在墨 西哥奇琴伊察著名建筑库 库尔坎金字塔庆祝春分的 到来。“库库尔坎”在玛 雅语中意为“带羽毛的蛇 神”。古代玛雅人认为羽 蛇神使土地更加肥沃,并 保佑玛雅人的农作物获得 。 丰收。在每年春分和秋分 两天,当日落偏西到某个 角度时,阳光斜射,金字 塔的阴影形成如蛇身般波 浪形的长条,并与阶梯底 部的一个羽蛇神头部雕像 连成一体,随着落日角度 的变化,映出来的图像好 像有生命的蛇在游动一样。
商代青铜器风格:威严 狞厉 神秘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大盂鼎
西周周康王时期著名青铜器。 鼎高一百.八厘米,口径七十 八.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三 公斤,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 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 一字。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 眉县礼村,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 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 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阶级社会中的美术作品会受到什么的影响,及商代
到魏晋时期的社会美术现象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对鉴赏中更加明确要掌握的知识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
观卖到指引作用
二、学生重点:
1、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2、对《秦兵马俑》与《马踏匈奴》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
为什么商周青铜器会有如此不同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甗 yǎn
甗(yǎn,“演”)是中国先秦 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 下半部是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 是笼屉,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 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簋,读作诡(Guǐ),是古 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 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 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 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长信宫灯 (西汉)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
孝 子 棺 线 刻 郭 巨 埋 儿
孝子馆线刻(北魏晚期)河南洛阳出土,两侧棺板各分三组公刻六福孝子共刻绘六幅
孝子(舜、郭巨、原谷、董永、蔡顺、尉)的故事。《郭巨埋儿》线刻,取自传统的 “二十四孝子故事”。该线刻将挖坑、养母等多个场景连续绘画于同一画面中,但每一 场景均以山石做背景,将故事和场景分开,又营造出统一的画面环境。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2020/12/11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生 活 习 惯
曾 侯 乙
社 会
铜 鉴 缶
制 度
陶器(盛装酒、食物)
青铜器
乐器
为什么改变?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第




元 辉





美 术 历
教 化

ChengMingLin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奴隶制社会普通人能享用吗?
古代用的一种炊具,相 当于现代的锅。在商周奴 隶制社会里,“鼎”曾被 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 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 利和等级的一种器物。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 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 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 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 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 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精品[课题]: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材]: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型1]:新授课[课型2]: 作品鉴赏[课时]:一课时[授课方法]:讲授、举例[学具准备]: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教具准备]: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PowerPoint美术鉴赏课件。

[授课日期]: 10月 11 日至10月 18 日[授课班级]:高一(B1、B2、B3、B4、B5、B6)[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演变以及古埃及美术造型风格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主备人]:黄娟[教学时间安排]:(前25分钟)中国讲述我国商代至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后20分钟)外国讲述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板书设计]:出示课题:礼仪与教化一.中国美术部分1、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2、古代青铜器艺术3、古代雕塑艺术4、古代中国画欣赏与讲解二.外国美术部分1、古埃及美术2、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3、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4、金字塔的原始作用?5、古埃及壁画中人物各个部位的角度变化6、古埃及绘画总结、7、埃及雕塑讨论欣赏8、小结三、本课小结四、课后作业主备教案二次备课【讲授新课】一.中国美术部分(一)导入新课:1、导入教学:教师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尝试练习(一)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大型建筑,像纪念碑一样作品的功能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服务的对象皇帝法老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案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一)中国青铜艺术庐山区第一中学章震宇教学目标:•通过对青铜器皿的介绍,了解中国夏商周的青铜艺术;•学会从造型、纹样、文字等方面来欣赏中国的青铜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

教学重难点:•了解夏商周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中国青铜器的造型与纹样、文字。

•从造型,纹饰,文字三方面来鉴赏青铜艺术。

讲授新课:导入(思考1):观察下面两张图片,同是青铜器,但它们一个来自现代,一个来自古代,它们的颜色有什么不同?青铜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强的特点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

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谓之“青铜”。

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提到的“吉金”就是指精纯美好的青铜。

烧制温度约在700℃-1000℃。

在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青铜艺术以其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奇诡的造型和独特的纹饰,显示出其神秘、狰狞和严厉之美。

一、主要铸造方法(影片介绍制范法):制范法、失蜡法和金银错等。

1、四羊方尊(制范法):高58.3cm,口每边长52.4cm,重34.5公斤。

口方沿大,腹部四角铸高浮雕长卷角羊,羊的造型近于写实,全身纹饰充满神秘。

该尊集线刻、浮雕、圆雕为一体,器形庄严雄伟,形象真实高贵。

标志了商代工匠高超的造型能力,是中国青铜艺术的重要代表作。

2、莲鹤方壶(春秋)(失蜡法):高118厘米宽54厘米重64.28公斤3、虎噬鹿器座(金银错):(思考2:)1、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怎样?会乱2、那么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礼仪与教化二、实例:鼎(青铜器中听的最多的礼器之一)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于煮、盛肉食和调和五味。

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鼎被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力和等级的一种器物。

高中美术_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社会等级制度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探讨夏、商、周、春秋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以及与其统治阶级的关系,并且探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与其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社会制约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美术创作中如何受到“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资料图片展示,相关资料影像播放,师生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埃及金字塔的未解之谜。

提问:金字塔的这么多未解之谜都涉及到最根本的一个,就是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它是法老的陵墓,埃及人相信人死了其实是永生,法老死后做成木乃伊放进金字塔里可以成为永久的神灵继续保佑他的子民,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这里金字塔这种建筑形式作为一种最直观的视觉形象,就成了宣扬统治者思想的重要手段,来达到维护国家等级,约束人民的作用。

本节课了解青铜器这类美术作品是如何体现这方面的作用的。

讲授新课:(一)、青铜器的种类以及鼎的作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1、教师讲解中国的青铜时代2、展示图片,讲述青铜器的分类,并强调其中的礼器具备的特点。

3、展示图片,讲解礼器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种类鼎。

(1)、展示《乳钉纹红陶鼎》图片,介绍此鼎的背景,指导学生观察鼎的造型和纹饰特点,并提问:这件鼎在当时社会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烹饪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用来炖煮和盛放鱼肉。

并讲解夏朝之后,鼎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提问:关于鼎的故事和成语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关于鼎的故事和成语,都说明了它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生活器具,渐渐的在社会发展中被赋予了深刻而庄重的文化含义。

(二)、我国青铜器发展的四个阶段1、展示我国目前发展最早的三足铜鼎的图片,并提问:它的造型和纹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造型与早期的陶鼎几乎一致,略显稚拙粗糙,线条装饰也很简单,但材质却是当时罕见的青铜,暗含高贵之意,这正是华夏文明初创时的真实写照,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课题]: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材]: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型1]:新授课[课型2]: 作品鉴赏[课时]:一课时[授课方法]:讲授、举例[学具准备]: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教具准备]: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PowerPoint美术鉴赏课件。

[授课日期]: 10月 11 日至10月 18 日[授课班级]:高一(B1、B2、B3、B4、B5、B6)[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演变以及古埃及美术造型风格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主备人]:黄娟[教学时间安排]:(前25分钟)中国讲述我国商代至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后20分钟)外国讲述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板书设计]:出示课题:礼仪与教化一.中国美术部分1、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2、古代青铜器艺术3、古代雕塑艺术4、古代中国画欣赏与讲解二.外国美术部分1、古埃及美术2、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3、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4、金字塔的原始作用?5、古埃及壁画中人物各个部位的角度变化6、古埃及绘画总结、7、埃及雕塑讨论欣赏8、小结三、本课小结四、课后作业主备教案二次备课【讲授新课】一.中国美术部分(一)导入新课:1、导入教学:教师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尝试练习(一)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大型建筑,像纪念碑一样作品的功能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服务的对象皇帝法老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
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鉴赏这些美术作品。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鉴赏的过程中,认识到文明社会初期,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安定,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制定了一定的秩序。

2、培养学生的名族荣誉感,使学生了解并辨别阶级社会的道德观,并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起到指引作用。

比如古人的传统美德,忠、勇、孝等。

2学情分析
我所讲解的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2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商周到秦汉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种类和美术作品。

2、这些作品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意义
3重点难点
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礼仪与教化
课程导入:PPT展示动态图片。

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中的礼仪。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国内部分)

第二单元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国内部分)
1、复习:原始社会有哪些美术形式?
彩陶、玉器、雕塑、岩画、壁画等
2、提问导入:“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 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小结:文明时代有文字,出现了国家,人也分化为不 同的社会阶级。当时的社会权利呈金字塔结构,最高的 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利,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了明显 的对立。
3、 想一想:在这种社会状态中,美术会发生怎样 的变化呢?
(西周)
大克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圆润古拙不失劲健, 呈出一种舒展,端雅的风尚周灭商后,吸取了商代灭 亡的教训,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比较看重现实, 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这可以从西 周普遍应用的环带纹中看出来. 随着理性思想的发展和统治阶级权利的分散变化, 造型和文饰不再显得恐怖。
秦代兵马俑
以整齐森严的排兵布阵及写实逼真的人 物刻画,体现秦军的威严和始皇的威严。
汉代石雕
汉代统治者通常借美术作品宣扬忠、勇、孝、节、义等 儒家思想。这些作品采用了“循石造型”的雕刻手法。
思考:这两件作品 有什么异同之处?
作品名称
作品形式 造型手法
秦始皇兵马俑
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 泥塑烧制成陶俑,模件统一组装 整齐,气势宏大;强调整体气势 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地下) 显示权力,为死后的生活服务 为统治者个人服务 直接
环带纹这种波浪起伏般的纹饰产生了活泼舒畅的效果, 具有青铜器纹饰中独特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装 青 铜 器 纹 样 的 基 本 特 征
饰 图案组织
单独纹样
表现手法
对称式,主 纹和地纹
艺术风格
庄重严谨


饕餮纹 夔纹
窃曲纹 环带纹 重环纹
二方连 续纹样
带状反复, 呈S型

湘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2课礼仪与教化 教案

湘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2课礼仪与教化 教案

湘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第2课礼仪与教化教案(第一课时)青铜探密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成熟的文字和统一的国家之后,围绕“礼仪与教化”这一主题,美术创作所发生的变化。

2、中国商朝到魏晋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种类和美术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3、两河流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4、古埃及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5、古印度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6、美洲印第安文明比较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与社会文化观念之间的关系。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礼仪与教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从中国商朝到秦代的美术形态。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从中国青铜器的美术形态,并能分析出“礼仪与教化”这一要求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与“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青铜鼎进行初步断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验艺术作品的教化功能,感受“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的具体存在。

三、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从青铜器的美术形态,并分析出“礼仪与教化”这一要求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青铜艺术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四、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影视短片中找到对青铜艺术的初步感受,然后利用活动引导学生挖掘青铜宝库,开启认识青铜艺术之门,并主动积极的思考,探究艺术形式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后整体分析“礼仪与教化”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艺术的形式和起教化作用。

五、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课件、辅助材料学具:教材、补充资料、笔记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邀请学生一起观看《国宝档案》片段,并提出问题:“你的感受”引出学生对古代青铜艺术的感受分析感受的获得与青铜器的表现形式的关系,让学生感受青铜之美。

引出课题,开始青铜探密(二)新授组织活动:(2分钟)不同层次的走近青铜艺术(认识层次推进)普通市民博物馆的欣赏者兴趣浓厚的艺术爱好者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宣布参与、奖励规则活动开始:初步认识(5分钟)1、看不同形式的青铜器图片(讨论)说出你的感受教师小结表扬深入感受(9分钟)2、仔细观察其纹饰特点,感受纹饰传递的思想布置学生阅读后分析纹饰的形式与情感感受(综合比较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小结联系社会(8分钟)3、分小组讨论,形成认识,谈青铜艺术风格与其时代关系结合课本活动建议一进行教师适当拓展对艺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深入认识(6分钟)4、点评活动,提出问题专家有什么看法:青铜艺术形式风格变化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艺术的“教化”功能,社会的内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二课礼仪与教化[教材]: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课型1]:新授课[课型2]: 作品鉴赏[课时]:一课时[授课方法]:讲授、举例[学具准备]: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教具准备]: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PowerPoint美术鉴赏课件。

[授课日期]: 10月 11 日至10月 18 日[授课班级]:高一(B1、B2、B3、B4、B5、B6)[教学目标]:1、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2、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商代到魏晋时期出现的美术现象。

3、了解在这一背景之下古埃及、巴比伦以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美术现象。

[教学重点]:理解“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青铜器的发展演变以及古埃及美术造型风格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美术在规范等级秩序方面的作用。

[主备人]:黄娟[教学时间安排]:(前25分钟)中国讲述我国商代至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后20分钟)外国讲述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印度、印第安文明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及社会背景。

[板书设计]:出示课题:礼仪与教化一.中国美术部分1、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2、古代青铜器艺术3、古代雕塑艺术4、古代中国画欣赏与讲解二.外国美术部分1、古埃及美术2、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3、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4、金字塔的原始作用?5、古埃及壁画中人物各个部位的角度变化6、古埃及绘画总结、7、埃及雕塑讨论欣赏8、小结三、本课小结四、课后作业主备教案二次备课【讲授新课】一.中国美术部分(一)导入新课:1、导入教学:教师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件作品产生的时代和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

尝试练习(一)思考并对这两件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作品名称秦始皇兵马俑古埃及的金字塔作品形式大规模的雕塑群,排列成军队状大型建筑,像纪念碑一样作品的功能守卫秦始皇的陵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服务的对象皇帝法老共同点为统治者个人服务2、教师总结,点明教学主题:在这两件作品出现的时代,美术品已经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是为了部落集体服务,而是出现了专为统治者个人服务的美术品。

因为当时社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有了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社会阶级。

当时的社会结构就向埃及的金字塔一样。

同时,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为处于上层(塔尖)的人服务。

3、教师提问:当人类有了国家之后,如果这个国家没有秩序会怎样?4、学生思考并回答。

5、教师进一步提问:那么怎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6、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7、教师总结。

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

而美术作品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分析中国商朝到魏晋时期社会政治、道德观念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二)古代青铜器艺术1、商朝青铜器艺术的讲解(展示司母戊方鼎)中国商代青铜器纹饰、器形是权力的象征,用威严、恐怖的形象起到震慑的作用。

青铜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并且是上层贵族生活和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礼器。

司母戊方鼎就是商文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特意制作的。

2、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艺术的讲解(展示莲鹤方壶)深入研究与思考: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进一步研究教材所给定的材料。

青铜器的器形和纹饰,它们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三)古代雕塑艺术秦代、汉代的雕塑艺术的讲解(展示图片)1、秦代雕塑写实性较强、整体排山倒海,排列有序权力的象征,用威严的形象起到震慑作用。

守卫陵墓用写实性的雕塑取代真人陪葬这一古老的习俗,给人一种真实感。

(如《兵马俑》)2、汉代雕塑循石造像宣扬保家卫国、效忠皇帝的思想,儒家思想中的忠。

通过对霍去病功绩的表彰来树立榜样,间接的要求人们为统治者服务。

利用石头的动态塑造形象。

如《立马》(西汉)尝试练习(二)展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浮雕,学生根据书本的介绍进行辨认。

(四)古代中国画欣赏与讲解展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的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对古代女子道德训诫的图解。

《洛神赋图》则表现了曹植与洛神之间若即柔离的爱情。

二.外国美术部分1、引出课题——古埃及美术(板书课题)2、授课(1)提问思考a、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

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

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喜欢用狮子来比喻自己。

雕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

如同商朝的鼎一样,是权利和礼仪的象征。

b、狮身人面像旁边的建筑是什么?吉萨三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哈佛拉就是胡夫的儿子。

c、金字塔的原始作用?作为法老的陵墓师:我们从图片上来看一看金字塔和它周围的游人的比例,可见金字塔的高度和宽度不是一般的大。

我们从图片上也许感受不到什么比较特别的感觉,那么我们来看看真正身临其境过的游人的感受。

[学生朗读游记]金字塔非常突兀地屹立在开罗西南的高地上,没有任何铺垫和过渡。

关于金字塔的图片和报道,我已经看到过很多,按说是不陌生的,但目光接触的一刹那,还是不由自主地被震撼和俘获,心生惊悚(sŏng),与生俱来的渺小感就充斥全身。

[讨论]金字塔从外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分小组讨论,发表总结)金字塔除了作为陵墓,法老还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把它修建的如此高大?对于人的精神有一种震慑作用,对于当时神化法老本身以及更好的从精神上统治臣民有很大的作用。

[过渡]师:作为法老死后安息的地方,金字塔的内部被精心的装饰有许多壁画(2)壁画图片展示壁画记录了法老或贵族的丰功伟绩和日常生活,空白部分用文字填满,当时只有贵族才能够有权利习字。

a、讨论总结古埃及壁画中人物各个部位的角度变化,讨论原因。

头部侧面,眼睛正面,肩部正面,腿部侧面,古埃及人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清晰完整的包括在一个图形里。

b、埃及绘画总结[过渡]师:埃及的壁画非常装饰,但是雕塑非常写实。

(3)埃及雕塑讨论欣赏①结合欣赏雕塑《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这是从埃及美杜姆拉荷特普王子陵墓的地道里出土的保存最完整的人像雕刻,埃及双人坐像的最初代表。

按照古王国时期人像雕刻的惯例,用石灰岩制作的雕像通常都是着色的。

这两尊雕像也不例外。

因男人常在室外活动,风吹日晒,故躯体涂以棕色。

女子深居简出,保持了皮肤的洁白,故躯体涂以淡黄色。

这两尊雕像线条柔和、舒展,尤其是公主优美的身躯,虽有长衣遮盖,仍透露出女性的健美。

为了追求人像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于运用各种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动性。

例如,这两尊雕像用铜作眼睑,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并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发出光辉。

以致当人们初次在墓中发现这一雕像时,因人像眼睛炯炯发光,竟把发掘者吓跑了。

②展示欣赏图坦卡蒙王陵出土的法老黄金面具。

埃及国王称为法老。

面具是公元前14世纪时的埃及法老图坦哈蒙死后所戴面具,发现于他的陵墓中。

图坦哈蒙死时还不到20岁,面具与真人的面庞大小相称,恰好罩在他的脸上。

面具由金箔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

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

面具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艺术珍品之一。

图坦哈蒙的陵墓是在1922年发现的,保存完好,藏有数千件手工艺品和器物,包括黄金、珠宝、雕像等。

面具高约50厘米,现藏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

(4)对比《涅菲尔蒂王后像》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西方美术史家认为雕塑史上的两件最美的女子雕像涅菲尔蒂是埃及第18王朝阿肯那顿法老(又称“阿蒙赫特普四世”)的王后。

“涅菲尔蒂”在古埃及语中意为“迎面而来的美人”。

这一雕像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1912年12月6日,一支德国考古队在古埃及第18王朝末首都阿尔玛纳遗址积沙中发现了这一雕像,除了一颗眼珠已失外,整个雕像基本完好,且色泽如新。

1923年首次在柏林公开展出时,世界为之轰动。

雕像所呈现的细长而又美丽的脖颈,高颧骨,纤秀挺直的鼻子,完美的五官,其造型完全可以和现代最美丽的女模特媲美。

所以,西方美术史家认为雕塑史上有两件最美的女子雕像:一是法国卢浮宫收藏的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另一件就是这座雕像。

从时间上讲,这一雕像要比前一件早一千五百多年。

更令人惊奇的是,2003年,英国考古学家弗莱切宣布,经过长达12年的研究,证实105年前在埃及帝王谷发现的一具木乃伊正是涅菲尔蒂王后。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者们,对这具木乃伊进行了X光扫描,并使用了先进的刑侦骸骨外表复合技术,用电脑先作出骨立体图,随后添加肌肉和器官,使其丰满成形,恢复头部轮廓。

最后,由画家为头像添加皮肤、嘴唇、眼睛,着色,然后再戴上王冠。

使从人间消失了几千年的古埃及艳后又显出了“真容”。

其形象与这一雕像相比,两者太相似了,以致考古学家们也感到大吃一惊。

由此可见,古埃及的人像雕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讨论思考]你比较喜欢哪一个?说出理由(学生自由讨论发言)3、小结古埃及美术的原始作用:为法老和他的统治服务。

三、本课小结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出现之后,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

而美术作品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阶段,美术开始成为统治者服务,成为权力的象征或宣扬特定的法律与道德观念的一种形式。

四、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收集有关本课的大量资料进行讨论,写出自己对礼仪与教化这课的感想。

五、教学反思附:【教学流程图】,课前准备 PowerPoint 多媒体美术鉴赏课件 导入新课 课堂发展 活动推进 讲解《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学生欣赏乐图片,聆听师介绍 对古代美术作品的讲解 收集商代至魏晋时期,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资料 展示《秦始皇兵马俑》和古埃及的《金字塔》 描述历史背景的作品风格 小组整理探究后资料并进行交流。

课堂延伸 知识质疑 深入探究 运用所学知识回顾及总结本课。

课堂总结 外国美术 学生 活动 教师 活动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课归纳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