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电介质材料 (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原子核
电子云 -q
E0 0
电子位移极化模型图
E0
电子位移极化产生的感应偶极矩: μe αe Ee
αe 为电子极化率: αe
40 r 3
(电子位移极化率的数量级为10-40 F.m2)
电子极化率与原子半径的立方成正比,电子轨道半径 r 越大,电子离原子核 越远,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越弱,越容易发生极化。
U 跃迁几率相同 沿电场方向迁移几率增加
U
ΔU A
+
B
E0 0
X
x
A
+
E0
B
x
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场方向产生过剩跃迁的离子,使电介质电荷分布不均,
形成电偶极矩。
q2 X 2 离子松弛极化率: ,与温度成反比; t 12kT
离子松弛极化建立的时间较慢,约为10-2 s; 离子松弛极化是非可逆的过程,且离子跃迁的距离可与晶格常数相比拟。
极性介质 — 组成介质的分子具有极性或正负离子的中心不重合,其本身就具有
固有偶极矩;在没有外电场时,热运动使固有偶极矩混乱取向,偶极矩的矢量和 为零;有外电场时,偶极子沿电场方向取向几率增加,偶极矩的矢量和不再为零, 电介质对外表现出感应宏观偶极矩:取向极化
3. 表面感应电荷和退极化场
由于介质的极化,在介质表面出现符号相反的感应电荷,在介质内形成
天然橡胶 2.6~2.9
酚醛树脂 5.1~8.6
云母 5
MgSiO3 6.1
金红石(TiO2) 110
钛酸钡 2000
Pb(Mg1/3Nb2/3)O3 104
巨介电常数材料—CaCu3Ti4O12:~105
5. 介质极化强度和极化率
为了描述电介质在外场中的极化情况,引入极化强度矢量 P ,它等于单位 体积内感生偶极矩的矢量和:
电子位移极化率与温度无关:温度的高低不足以改变原子或离子的半径。
电子位移极化建立的时间很短,约在10-14 ~ 10-16 s范围;如果所加电场为交变
电场,即使电场频率高达光频,电子位移极化也来得及响应。
电子位移极化存在于一切介质中。
实验测量得到的 α e 值并不严格等于
3 40 r 3 ,不同原子和离子 αe / 40 r
U

S d
Q'
r - 1 0 E
P n 0Ee
εr
Q0 Q ' Q' 1 Q0 Q0
Q0 U
n 0Ee r 1 0E
提高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极化粒子数n0; 选取极化率 大的粒子组成电介质; 增强作用于极化粒子上的有效电场Ee。
介电常数反映了介质极化能力的大小,介电常数值越大,极化能力越强。
常用电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真空 1.00000 空气 1.00059 石蜡 2.0~2.5 玻璃 3.80 石英 4.27~4.34 乙醇 26.4 水 80.1
聚乙烯 2.26
聚四氟乙烯 2.11
聚氯乙烯 4.55
环氧树脂 3.6~4.1
称为克 — 莫极化方程,是在采用洛伦兹有效电场的情况下,联系电介质极化 宏观参数与微观参数的关系式。
7. 电介质极化的类型
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
偶极子转向极化、离子松弛极化、空间电荷极化、自发极化
1)电子位移极化 电介质中的原子、分子和离子等任何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粒子中的 电子云相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而感生一个沿电场方向的感应偶极矩。
6)自发式极化
某些晶体具有特殊的结构,其晶胞自身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即晶胞具有极性。
由于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当某一晶胞在某一方向出现偶极矩时,将逐
级影响到相邻的晶胞,使它们的固有偶极矩朝向相同的方向。由于这种局部极
化状态是在外电场为零时自发建立的,称为自发极化。
电畴
具有相同极化方向的自发极化区域,称为电畴。没有外电场时,电畴空间取向平
P lim
若介质中的电场是均匀的,则有:

i
V

V 0
单位为:C/m2
V μ 若单位体积中有n0个极化粒子,各极化粒子偶极矩的平均值为 ,则有:
对于线性极化, μ 与电场强度成正比,有:
P
i


P n0 μ
Ee :作用在极化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上的局域电场,称为有效电场;
均, 介质不显极性;有外电场时,电畴沿电场方向转向,显示强烈的极化效应。
自发极化产生的介电常数非常高,且极化建立的时间很长。
7)请思考下列介质中存在的极化类型
① N2、H2、CO2 非极性气体,只存在电子位移极化 ② SO2、H2S、HCl 极性气体,存在电子位移极化和偶极子转向极化 ③ 苯、CCl4、聚丙烯、聚四氟乙烯 非极性液体或固体,只存在电子位移极化 ④ 乙醇、聚氯乙烯 极性液体或固体,存在电子位移极化和偶极子转向极化 ⑤ 离子晶体
+
感应偶极矩: μi i Ee
i 为离子位移极化率。
当离子位移为完全弹性位移时,可以得出:
3 i a3 (r r )
(a为晶格常数,晶体密堆积时 a r r )
(离子位移极化率的数量级为10-40 F.m2)
离子位移极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增加甚微; 离子位移极化对外场的响应时间也较短,约为10-12 ~ 10-13 s。
第四章
电介质材料
4-1 电介质物理基础知识 4-2 电容器介质材料 4-3 压电材料和热释电材料
4-1 电介质物理基础知识
4-1-1 电介质及其极化
4-1-2 电介质的介质损耗 4-1-3 电介质的电导和击穿
4-1-4 电介质材料的非电性能
电介质材料的四个基本参数:
ζ 介电常数(ε)、损耗角正切(tanδ)、电导率( )、抗电强度( Eb )
(2)有极分子: 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u分子 0
+

E0
+ + -
-
固有偶极矩
+ 取向极化
例如,H2O、NH3、CO、SO2、H2S、CH3OH 等。
非极性介质 — 在电场作用下,正负电荷在微观尺度作偏离平衡位置的相对位移,
正负电荷相对位移的方向相反,在相距一定距离之后,产生感应偶极矩;电介质 整体来看,就形成了感应宏观偶极矩:位移极化
E0
+
偶极子取向极化、离子松弛极化、空间电荷极化和自发极化建立的时间较长, 称为缓慢极化,也称弛豫极化。 缓慢极化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
E0
相应电场下的最大极化值;
缓慢极化强度与电场之间存在相位差。
+
随着交变电场频率的不同,介质的极化响应分3种情况:
频率很低:各种极化的建立跟得上电场的变化,介质的极化响应



D D0 cost
介质的位移电流密度:
j
dD -D0 sin t D0 cos( t ) dt 2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消耗的能量:
W 2
2

0

j Edt D0 E0 2
2
2
sint cos tdt
0

0
交变电场频率很低时,介质中没有极化损耗。
与外电场方向相反的退极化场。
图1 极化使电介质表面出现感应束缚电荷: 图2 表面感应电荷形成退极化场:
Q'
E0 E0 E0 :外电场
E'
E
E' :退极化场 介质中的总场强:E E0 E'
介质的极化能力越强,表面感应电荷越多,退极化场越强。
4、极化能力的表征 ——介电常数
同静电场情形;
频率极高:弛豫极化完全来不及建立,不必考虑;
瞬时极化仍同静电场情形;
介于中间:出现极化损耗,介电常数随电场频率变化。
1. 极化损耗
余弦交变电场:E E0 cost
电场频率很低时:
极化跟得上电场的变化,电位移D( D 0 E P )与电场E之间没有相位差:
2. 极化的微观机制
电偶极子:
+q
L
-q
电偶极矩 u qL
将分子等效为电偶极子,根据其电偶极矩 u分子 的不同,分为两类: (1)无极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u分子 0 + + + + + + + + + + + + + + + +


E0
+
-
感应偶极矩
位移极化
例如, He、H2、N2、 CO2 、CH4等。
Q0 Q Q0 Q'
E0
U
U E0 d
U
E' E
Q'
Q C0 0 U
C
Q Q0 Q' Q' C0 U U U
定义电容器充以电介质时的电容量C与真空时的电容量C0的比值为该电介质
的相对介电常数:
r
C C0 0
D D E r E 0
+
0 2
3kT
(偶极子转向极化率的数量级为10-38 F.m2)
偶极子转向极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温度升高,热运动的抗取向作用加剧; 偶极子转向极化对外电场的响应时间较长,约为10-8 ~ 10-2 s。
4)离子松弛极化
玻璃态物质、机构松散的离子晶体及晶体的杂质缺陷区域,离子本身能量较高, 容易受热激活,越过势垒,在不同的平衡位置之间跃迁,称为弱束缚离子。
存在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有的还存在离子松弛极化和
自发极化(如BaTiO3)
4-1-2 电介质的介质损耗
在静电场下测得的介电常数称为静态介电常数(εs)。
Biblioteka Baidu
电子位移极化和离子位移极化建立的时间极短,可以与可见光的周期相比拟,
在远低于光频的无线电频率范围,这两种极化可以看成是即时的,称为瞬时极化。 瞬时极化与交变电场完全同步, 其极化强度与电场间没有相位差。
比值大小不一样,α / 4 r 3 值大的原子或离子越容易发生极化。 e 0
Pe n0 e Ee
αe
Pe
r
n0
补充讲义P10,表2-2列出了一些原子和离子的 αe
/ 40 r 3 比值,O2-具有
较大的电子位移极化率。
2)离子位移极化
+
μ

+ +
偶极矩矢量和为零;
E0
余弦交变电场:E E0 cost
电场频率较高时:
某些类型的极化不能完全跟上电场的变化,电位移D( D 0 E P ) 与电场E之间出现相位差 :



D D0 cos(t - ) D D0 coscost D0 sin sin t
5)空间电荷极化
e
+ +
+ +
E0
当介质中存在少量自由电荷载流子(正负离子和电子)时,在外电场作用下, 载流子将移动,使介质有微小的漏导电流。 移动的载流子可能被阻止在晶界、相界等晶格缺陷处,形成空间电荷的局部 积累,使介质中电荷分布不均,从而产生电偶极矩,发生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与介质的电导密切相关; 空间电荷极化建立的时间很长,在几分之一秒到几个小时范围内。
4-1-1 电介质及其极化
1. 电介质及极化的定义
导体、半导体:
自由电荷
长程迁移
绝缘体:
束缚电荷
4-1-1 电介质及其极化
1. 电介质及极化的定义
导体、半导体:
自由电荷
长程迁移
绝缘体:
束缚电荷
极化
极化:在电场作用下,在电介质表面出现束缚电荷(极化电荷)的现象。 电介质:以极化方式传递、储存或记录外电场作用和影响的物质。
3)偶极子转向极化 极性分子具有固有偶极矩 μ0 ,可以把它们看成偶极子。 在无外电场时,分子的热运动使偶极子混乱排布,

分子固有偶极矩在空间各方向的取向几率相同,宏
观偶极矩
为零。 μ 0
E0 0
+ +
E0
在电场作用下,极性分子沿电场方向取向几率大于 其它方向,形成宏观偶极矩。 可以证明,偶极子转向极化率为: u
C0
C0
ε0 S d
对于气体、非极性电介质及结构高度对称或完全无序的介质, 有效电场与外电场的关系为:
r 1
n 0Ee 0E
Ee
r 2
3
E
这样的有效电场称为洛伦兹(Lorentz)有效电场,将其代入εr公式:
r - 1 n 0 r 2 3 0
μ E e

:极化粒子的极化率,是表征微观粒子极化性质的微观参数。
P n 0Ee
6. 电介质极化的宏观参数和微观参数的关系
平板型电容器的极片面积为S,极片间距为d,均匀
极化时,整个电介质总的感应偶极矩: μ Q' d 极化强度: Q' d Q' P Sd S S 1 U r 0 r - 1Q 0 r - 1UC 0 d S S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