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_论_良友画报_的电影栏目叙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音乐与表演版MUSIC & PERFORMANCE 2008/02

095

术传播论坛

大众文化认同与消费主义策略

——论《良友画报》的电影栏目叙述

刘永昶(南京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摘 要]作为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成长起来的以视觉传播为主的杂志,从创刊起,《良友画报》就表现出对电影的关注。本文以电影为个案考察《良友画报》对于都市中兴盛的大众文化的理解。无论是《良友画报》对电影“工业化生产”的认知还是“消费主义”的报道策略,都体现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特征。此外,《良友画报》对于电影文化的批判性报道亦体现了其编辑的知识分子立场。[关键词]《良友画报》;电影;大众文化;上海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9667(2008)02-0095-06

收稿日期:2008-02-18

作者简介:刘永昶(1975- ),男,上海市人。新闻学博士,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讲师,研究方向:新闻学。

现代性体现在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众文化的出现。大众文化以其机械化的工业生产模式、消费主义的商业生产诉求,表现出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不同的色彩。在中国,大众文化的涌现似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但事实上,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已经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赖以成型的三个前提:发达的大众传媒,文化工业的出现,消费群体的形成,在当时的上海均已成熟。

电影无疑是彼时上海都市中最具现代色彩的文化景象。其一,上海不仅是中国民族电影的发源地,而且已然成为中国电影的生产中心,从1905年到1930年,国产影片绝大多数均由占全国80%以上的上海各影片公司拍摄[1]461;其二,上海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市场。据一份1930年五大城市电影院数量的比较,上海37家,北平9家,天津16家,广州9家,武汉7家,上海接近于其他四大城市的总和。而到1933年,上海电影院的数

量则上升为45家。

[2]166-169

作为在上海成长起来的以视觉传播为主的杂志,从创刊起,《良友画报》就表现出对电影的关注。比如创刊号封面即为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女士,而这一期就出现了对派拉蒙公司的《十诫》,明星公司的《空谷兰》、长城公司的《一串珍珠》等3部影片的报道。第2期的卷首语中,编者如是描述《良友》与电影的关系:“常在电影院里,音乐未奏,银幕未开之时,拿本《良友》看了

一躺,比较四面顾盼还要好。” 正如戴安娜・克兰所称,“成功的影片吸引具有相似生活方

式的人们 。看电影或许就是某些生活方式

的组成部分。”[3]P45

在这里,《良友》有意识地将“看电影”与“看《良友》”置列于同一层面的都市大众文化语境。

因此,《良友画报》与电影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一方面,电影为《良友》提供了丰富的大众文化内容,成为杂志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反过来,《良友》也为电影提供了色彩斑斓的以图像为主的报道空间。即便良友公司本身先后办有《银星》及《电影画报》两本专业电影杂志,但据香港良友公司的统计,《良友》的电影信息量(图片和文章)还

是多达1842个,[4]

内容包括电影资讯、电影明星、电影娱乐场所、电影知识等等。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窥见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业的脉络及细节,更可以把握像《良友》编辑这样的知识分子对于电影的认知与理解。

一、娱乐工业:《良友》的电影认知

电影虽然是一门年轻的艺术种类,但它却集中体现了现代工业社会的特点,诸如复杂的专业分工、精细的工业流程、公共的观赏形式等。麦克卢汉就将电影称之为媒介中“机械主义的最高表现”,“电影实际上不像歌曲或文字那种单一媒介,它是一种集体的艺术,不同的人分管色彩、灯光、声响、演

技和对白。”[5]360

我们注意到,致力于为现代性存照及科学知识传播的《良友画报》,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音乐与表演版MUSIC & PERFORMANCE 2008/02艺术传播论坛于电影的机械主义内涵同样极为关注。为了

向大众解释这门神奇的艺术,杂志多次将琐

碎的电影生产流程作详尽的拆解介绍。这就

使她有别于街头流行的一般电影画刊,体现

出充满理性的认知态度。

以第61期刊登的一组名为《电影片摄制

之程序》的两版图文报道为例,该报道由《良

友画报》的特约记者至联华影片公司现场摄

得的14幅照片组成,照片被错落地配置在

电影胶片状的版面衬边中,并刊有相关说明

文字。内容主要有技术设备的介绍,如摄影

机、冲洗机、干片机、印片机等,以及拍摄

流程的说明,如摄影场、灯光、布景、化装、

表演等。在总结中,编者称:“电影片之摄制,

是现代一种艺术化的大工业,仪器设备既复

杂,各方面的人才也就不一而足……我们坐

在影戏院两个钟头,原是日积月累工作的产

品啊!”第103期《良友》刊登题为《从编

剧到放映》的14幅摄影图片,对第61期报

道进一步补充,结论却一致,“观众在戏院

所见之影片,实不知经过几许时间,始得映

于银幕上。”这里事实上涵盖了《良友》编

辑对电影的三点理解:其一电影是工业化生

产的产物;其二电影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其

三普通观众的电影认知是不全面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电影技术迅速发

展,从而带来电影形式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时

期。这同样成为《良友画报》的关注焦点。

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

后,有声片迅速崛起并开始取代默片。1929

年美国影片《璇宫外史》

(the love parade)

更是风靡全球,并获得1930年的奥斯卡提

名。当年总第45期的《良友画报》即针对这

种现象,以“轰动各国之有声新片《璇宫外

史》”为报道契机,刊发了两版名为《有声

影戏之摄制》的图文稿件。该组稿件以美国

派拉蒙公司的声片摄影场为照片取景地,全

面介绍了有声片的拍摄、放映过程及相关拍

摄机械。编者对有声片原理亦加文字注解,

称有声片“利用无线电波,将声浪转化为光

浪,放映时又将光浪转化为声浪,播入观众

之耳影。”这就使得普通读者知其然并知其

所以然。

1935年,“三色彩”系统发明,标志着电

影从黑白片到彩色片的转变。这一历史性事

件在《良友画报》上得到了迅即反映。1935

年11月第111期杂志刊登了良友公司经理陈

炳洪——他同时也担任公司旗下专业电影杂

志《电影画报》的编辑——撰写的文章《电

影界的新革命——三原色影片概说》。文章

长约3500字,对于画报显然是有些奢侈的。

陈的评论相当专业,从黑白片的历史、彩色

片的发明,到彩色片的原理,均娓娓道来,

准确而不显枯燥。在文章的结尾,陈甚至大

发感慨:“三色影片的映出,是值得我们的

欣赏和鼓励,我们后代的孩子有许多是没有

看过默片了,我们可以推想到将来,我们对

这孩子说现在的电影是黑白时候的,他们会

怎样失笑起来呢?”“孩子”与“我们”,一

代将比一代享受更好的技术条件,这里无疑

透露出一种作者对于科技必然进步的乐观主

义情绪。

另外颇值一提的是,《良友》的图片编辑

万赖鸣本身就是中国动画片的奠基者之一 。

1926年,他与万超尘、万古蟾、万涤寰四兄

弟,克服了资金、场地、资料等多方面的困

难,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

闹画室》——这也是中国美术片的开始。这

固然是万氏兄弟筚路蓝缕的卓越贡献,但大

约也可算得《良友画报》的骄傲。第89期

《良友》以“银幕上活动墨水画之绘制”为

题,浓墨重彩地对中国动画片进行报道。但

我们注意到,除了配发一篇万氏兄弟的经验

谈,《良友》的关注点并不在于对人物的歌

颂,而是依然落在工艺流程上。报道以万氏

兄弟创作的动画片《鼠与蛙》为说明对象,

从剧本讨论、动作写生、画片钩绘、填涂颜

色、拍摄成片等五个阶段以14幅图片进行

详尽阐释,结论是:“读者由此可知这种工

作的辛苦,在我们在戏院里面看几分钟便完

的东西,他们却需要十几个人埋头写一个

月。”

二、消费主义:《良友》的电影报道

策略

麦克卢汉对于电影的另一个经典论述

是:“电影不仅是第一个伟大的消费时代的

伴生物,而且是一种刺激性的广告,也就是一

种重要的刺激性的商品。”[5]359事实上,机械

主义与消费主义构成了电影现代性内涵的两

翼。对于《良友画报》来说,我们没有理由

强求她走纯科普刊物的道路,因为她毕竟是

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