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教育 讲义
2018教育学考研知识点:骑士教育
2018教育学考研知识点:骑士教育2018考研,考生必须具有广阔全面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尤其要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才能轻松应对统考对我们的考验,小编给大家总结了教育学考研资料:骑士教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骑士教育:是结合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为一体的一种西欧封建主阶级的特殊教育形式。
⑴骑士的要求是:勇猛顽强、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⑵“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⑶教育的三个阶段:①0-8岁,家庭教育阶段,受母亲教育,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②8-14岁,礼文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贵妇。
③14-21岁,侍从教育阶段,重点学习"骑士七技"。
“骑士精神”体现了当时社会所崇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风范,对主人和君长尊崇忠诚,对贵妇斯文典雅,作战是勇猛果敢,与人交往总慷慨豪侠。
中世纪大学(产生、发展、评价)⑴产生和发展:源于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市民阶层,需要学习专门知识研究世俗文化。
①欧洲工农业的发展,工商业发展出现市民阶层②十字军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的接触,刺激了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交流⑵特点:①文科是进入大学的必要条件②每一所大学都有名人和权威⑶组织机构和特权:①教学方式以读课、评述、辩论和游历为主②导体制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③已有学位制度,是源于教会的教阶制(主教-牧师-教士),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得“硕士”“博士”学位④特权主要有:迁校的自由、不用交纳税费、有司法审判权、大学教授享有参政权、大学中获得学位的人具备教学资格⑷作用和影响:①从思想上打破了教会在思想上对人垄断,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②促进了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交流,打破了封建闭塞的局面③为文艺复兴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培养了新人。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外教育史》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以下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参考讲义:1、稷下学宫:田齐所创设的学宫,是同中国封建社会同时出现的,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唯一的官办高等学府。
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还可以适当补充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等,使其更加完善)2、“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
3、“性伪之分”: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
一是生理本能,二是目视耳见的感知认识能力。
“性伪之合”: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因为仁义礼法有可以被认识被掌握之理。
“化性起伪”:通过环境(渐)、教育、个体努力(积)得以实现。
4、“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学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具体内容可以再适当拓展)5、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学院,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
该校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专门招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人当学生,均由三公推荐入学,学成之后,任官优厚(鸿都门学的招生、设置与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
教育学概论 讲义
教育学概论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在中国古代,“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尚未涉及教育的具体内涵。
☺东汉许慎对于“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明确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为善。
☺18世纪中叶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主张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使其身心按自然进程得到发展和完善。
☺19世纪中叶英国实证主义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的“未来生活之准备”。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狭义教育的基本内涵:(1)教育受社会制约;(2)“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学校教育区别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广义教育的最重要标志);(3)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从形式上看,大体经历了非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自有人生,便有教育”,指的是自然状态的非形式化教育。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原始社会末出现了学校的萌芽,萌芽时期的学校称“成均”和“庠”。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按其性质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三种。
官学指由官府举办并管辖的学校中央官学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学校西周国学,汉代太学,唐代国子学,元、明、清的国子监等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西周乡学,汉代郡国学,唐代府州县学,元代路学及社学,明清府州县学及卫学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五年在长安立太学,设五经博士,又于元朔五年,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中国古代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主要职能的大学正式建立。
外国教育史教程(最终版)
一、名词解释1、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这种教学发的优点是不将现成的结论硬性灌输或强加与对方,而是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认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57-582、骑士教育: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主要学习内容为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养护与锻炼、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重点是“骑士七技”。
118-1193、教育心理学化:即将教育工作置于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基础上:(1)要求将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理论指导置于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的基础上(2)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适合儿童的心理学习规律,即教学内容心理学化(3)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4)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的教育者。
293-2984、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有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愚蠢的人不可能有德行,德育应把其他部分作为先决条件,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
320-32110、导生制:是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喀斯特所创,基本方法是教师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38015、《国防教育法》: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颁布《国防教育法》,该法的目的:加强国防,鼓励和支持教育计划的扩展与改进,以满足国防的重大需要,主要内容: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16、终生教育:终身教育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创立者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观点:1、教育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2、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养成学习的习惯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3、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的模式。
2012届专升本教育史辅导讲义
外教史绪论章节学习指南第1章史前社会的幼儿教育考核知识(一)史前社会幼儿教育产生的原因二)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三)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四)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考核要求(一)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形式1.识记:(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产生于原始家庭(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实行公养公育2.领会:(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史如何产生的(2)史前社会分为四个时期: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军事民主制3.应用:分析史前社会四个时期幼儿教育的变化(二)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内容1.识记:(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之一是劳动技能教育(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之二是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之三是简单的军事体育训练(4)事前社会幼儿教育内容之四是原始宗教、唱歌、舞蹈等。
2.领会:(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十分简单(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三)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方法1.识记:(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之一是示范与讲解(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之二是观察与模仿(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之三是奖励与批评2.领会:(1)史前社会的教育方法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2)史前社会的教育方法是以人为师,能者为师,以老带小进行3.应用:试分析史前社会幼儿教育方法的种类与特点★(四)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1.识记:(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它随着家庭模式的变化而变化;(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二是幼儿教育是公养公育、民主平等;(3)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三是幼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4)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之四是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教师,故十分简陋。
2.领会:(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特征与社会特征相一致(2)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特征与家庭关系密切3.应用:分析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第二节古代东方的学前教育考核知识点(一)古代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二)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三)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四)古代印度学前教育的表现形式和显著特点考核要求(一)古代东方四大文明古国1.识记:(1)古代东方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已建立奴隶制国(2)古代东方文明古国为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2.领会:(1)学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奴隶制国家制度的建立与文字的出现等(2)学校最早出现于皇家的宫廷之中3.应用:分析学校产生的原因与形式(二)古代埃及的学前教育1.识记:(1)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宫廷教育(2)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内容:父辈技艺的传承,包括祭祀、医学、建筑、农务等(3)古代埃及学前教育的方法:家长制加体罚2.领会:古代埃及学前教育形式之内容多样、内容之广泛局世界领先地位3.应用:分析古代埃及学前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三)希古代伯来的学前教育1.识记:古代希伯来学前教育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家庭教育时期与会堂教育时期2.领会:古代希伯来犹太教与学前教育的关系3.应用:分析古代希伯来人重视学前教育的主要原因(四)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1.识记:(1)婆罗门教的学前教育(2)佛教的学前教育2.领会: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与学前教育的关系3.应用:分析古代印度婆罗门教与佛教学前教育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具体内容:1、外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应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全部过程。
教师资格证考试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讲义以及记忆口诀整理
——第一章 教育基础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分值总分单选题20240简答题31030材料分析题22040教学设计题14040总计26150第1 节教育基础知识 第2 节小学教育第3 节小学组织与运行 第4 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5节教师专业发展 第6 节教育科学研究1第一章教育基础教育基础知识01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概述3、教育目的4、教育制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词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的涵义:广义的教育——凡是影响人思想、观念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社会属性1 教育的永恒性2 教育的历史性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4 教育的阶级性2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1正向功能负向功能2显性功能隐形功能31、神话起源说观点:教育是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的意志代表人物:朱熹2、生物起源说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
代表人物:(法)托尔诺、(美)桑代克、(英)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观点:教育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代表人物:(美)孟禄4、劳动起源说观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劳动 代表人物:(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的起源p140102口诀神宗生了利桑沛孟禄心理装着老司机凯洛夫教育的发展历程0102原始社会教育1古代社会教育2近代社会教育3现代社会教育4原始社会的教育1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12342 教育没有阶级性3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1234教师出现学校出现中国夏商学校萌芽西周六艺 学在官府春秋战国私学兴起 稷下学宫西方古印度婆罗门 佛教教育古埃及文士学校 以僧为师古希腊雅典 德智体美——政治家斯巴达 军事教育——军人古罗马拉丁修辞学校:培养雄辩家1234扩大规模类型增多内容丰富中国西汉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太学隋唐科举制 六学 二馆宋元明清教材依据 四书五经明代 八股文西方中世纪欧洲社会教育骑士教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口诀近代社会教育公义法俗现代社会教育全民多现身1234教育学的发展0102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儒家社会作用庶 富 教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德才兼备教育内容诗书礼仪乐 春秋教学原则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中国教育学萌芽1234学派主张墨家文史知识 逻辑思维能力实用技术 刻苦精神道家反智 愚民 遵循自然《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教育学的雏形教学原则西方古代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西方教育学萌芽1234ABDC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理想国》教育为培养未来统治者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政治学》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美德“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出者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教育学创立阶段1234夸大泛智卢梭爱自然儿童赔死心理学洛克在白板上画绅士规范心理学1234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旧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教学四阶段伦理学和心理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学生,活动,经验)五步探究教学法教育无目的论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中国近代教育思想123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教育诗》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1234口诀姆有目标纳有发现瓦根找范例司机给建议才可能发展重点记忆1234《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02小学教育1、小学教育概述2、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03小学组织与运行1、学校管理概述2、我国小学的组织与运行3、学校的运行机制三个基础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义务性德智体美劳全面性提高全民素质全民性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1878年张焕纶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被认为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小学。
第四章西欧中世纪教育
教会处理争端
西欧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现象
就是教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 重要影响。教会权力与王权之 间是互相依存和斗争的,最初 是教会依附王权,后来教会凌 驾于王权至上,最后是教会权 力走向衰落和专制王权的崛起。
基督教发展简介(学术问题,不涉及宗教信仰)
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 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创立,由于 早期基督教中的一些成员参加反 对罗马征服者的活动,受到当局 迫害。随着罗马帝国的发展,需 要一种统一的宗教。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都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形式是一 类事物的原则,是使一类事物成为一类事物的东西;而质料在 与形式结合之前什么也不是,因为与形式结合才有了区分,才 能形成个体事物。
举例来说,人是理性动物,理性就是人的形式,而身体在这里 可以说是人的质料
而之所以讨论针尖上站几个天使,正是因为天使是纯形式,没 有质料,也就是说没有占有空间,所以即使针尖上能站百亿个 天使也丝毫不足为奇。
拓展资料:
许美德著:《西方大学的形成及其社会根源》, 《教育研究》,1981年12期 思考:中世纪大学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作业:自学讲义中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内容
谢谢
波隆那大学
萨莱诺大学
牛津大学
2、特点 其一,大学是师生们,首先是学生倡议创办的。它实际上是来自 各方的学者自由联合的研究中心,不是教会和市政当局设立的。 其二,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初期的大学可自选校长,自定学
习制度和生活制度,市政当局无权干涉。校内还设有自己的特别法 庭,大学教授有裁判权,大学生与外人发生诉讼,外人一律败诉
侍从教育阶段
这时骑士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在14到21 岁期间做跟随领主的侍从。其主要活动是侍 奉领主,到了21岁,侍从在隆重的仪式上被 授予骑士称号,这样就成为一名正式的骑士, 骑士教育至此宣告结束。
2015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2015湖南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推荐:中公教育在线报班专属优惠活动
【国考预测】
1.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 )。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实科教育
答案:C
2.骑士教育是设在宫廷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形式。
答案:×
【考点归纳】
中世纪欧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1)教会教育: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学习方法是背诵。
(2)骑士教育:教育内容是效忠领主的品质和军事征战的本领,具体包括“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同时也进行
宗教观点和武士道德品质的教育。
更多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见:湖南教师资格网
(/html/jszg/)。
年《中学教育学》精讲班第4讲:教育发展过程(一) — 课件讲义(多智职业教育在线)
第4讲:教育发展过程(一)
讲义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 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各国纷纷着手构建终身教育制度,现在各国出现的老年大学、业余大学、远程教育,正是适应这种 发展趋势的产物。 6.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交流 各国的教育制度越来越强化国际间的交流,增强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2006真题】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2006年4月) 多智网校试题解析: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有2/3以上的国家实行了9年或9年以上的义 务教育制度。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 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短期大学迅速发展,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 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 通过教育补充知识、 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 (6)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交流。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重要,要求各 国的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强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育发展的过程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一)古代教育 一般而言,古代教育是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 古代中国 夏朝,有了学校教育形态。(填空题、选择题)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 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 的情况,而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填空题、选择题) 夏代:“以射造士”;商代:“以乐造士”;西周:“以礼造士”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 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填空题、选择题)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填空题、选择题) 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乐,学习音乐、诗歌和舞蹈,相当于美育; 射,学习射箭的军事体育; 御,学习驾驭战车的军事体育; 书,学习认字和书写的教育,属于智育; 数,学习算术、天文、历算等自然科技知识的教育,属于智育。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战乱所致),私学大兴(政治分裂所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 的显学(经世致用之学)。其中,以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填空题、选择题) 汉代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
骑士教育教案资料
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 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 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 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 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 某些积极因素。如别淋司基 指出的“对个人的人格的爱 护和尊重;为被压迫者和被 迫者牺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 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
家庭教育阶段:0—8岁,受母亲教育, 主要学习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 的养护 与锻炼 礼文教育阶段:8—14岁,贵族之家 按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 中充当侍童,学习礼节、行为规范等, 有时也学习一些知识(拉丁文、法 文),开始学习赛跑、骑马、击剑等。
三、骑士教育的三个阶段
侍从教育阶段: 14—21岁,重 点学习“骑士 七技”,侍奉 领主夫妇,养 战马,擦兵器, 21岁正式授予 骑士称号。
骑士教育
内容目录
概念、性质、目标
骑士教育的实质
骑士教育的基本信息 三个教育阶段 骑士教育的特点
骑士教育的影响 骑士精神
一、概念、性质、目标
概念:骑士教育是指宗主文化传承的 扈从培 养和沿袭的使命追寻熏陶, 自己本身也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 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勋贵那里成为侍从, 在上帝的指引下护从自己的主人,贯 彻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获得更高阶的 恩赐和封赏,追求那种崇高使命感并 不惜为之付出生命,是为骑士教育。
、概念、性质、目标
性质:家庭教育 目标: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 骑士精神和技能
二、骑士教育的基本信息
骑士要求:勇猛顽强、虔敬上 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 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骑士美德:谦恭,正直,怜悯, 英勇 公正,牺牲,荣誉,灵魂
《外国教育史》完整讲义
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具有银质的人这一阶段完成后结束教育生涯,成为军人。 20~30 岁,学习四艺和哲学,发展心智,完成后成为行政官员。 30~35 岁,研究辩证法,成为哲学家(高级官吏) 35~50 岁,入世修行,成为哲学王,即最高统治者。
第二章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时代的教育
第二节 古罗马的教育
王政时期:BC8 世纪~BC6 世纪 共和时期:BC6 世纪~BC1 世纪 帝国时期:BC1 世纪~AD5 世纪 (一)共和时期的教育 1、共和早期 1) 社会背景: 平民和贵族都是罗马公民, 享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生产形式主要是小农经济, 平民基本上是农民。 2) 教育模式:农民—军人教育 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以道德-公民教育为核心。内容有骑马、角力、游泳; 《十 二铜表法》 ;简单的读写算等。 男童到 16 岁成为公民,开始服兵役。 2、共和后期 1)社会背景 BC3 世纪开始,罗马不断扩大版图,商业和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奴隶与奴隶 主、平民与贵族、元老院贵族与商业贵族之间的各种矛盾和斗争。BC3 世纪罗马兼并意大 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城市,BC146 年,罗马征服希腊本土,希腊文化与教育流播到罗马。 2)教育体系 7~12 岁入私立的小学,教学内容是读写算。贵族子女主要接受家庭教育。 12~16 岁入文法学校,学习文法为主。开始只有希腊文法学校,学习《荷马史诗》及 其他希腊文学; 16 岁后,进入修辞学校或雄辩术学校,BC1 世纪中叶建立拉丁雄辩术学校。 3、帝国时期
第二节、古希腊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一)地理背景 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 四周环山。 是一个地理上比较封闭的农业 城邦。 (二)社会结构 统治者:斯巴达人,约 9000 户,30000 人。 社会阶层 平民: 皮里阿西人,约 30000 户。 奴隶:希洛人,约 300000 人。 政体:军事奴隶主贵族专政。 (三)教育模式 1、 教育目的:培养身强力壮、效忠国家的武士和统治者。 2、 教育特点:军事体育教育 3、 教育过程: 1) 0~7 岁:由父母养育 2) 7~18 岁:进入国家教育场所进行宫事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 跃、掷铁饼、投标枪和角力。此外还有骑马、游泳和射箭等。同时也进行政治、音 乐教育。 3) 18~20 岁:进入高级军事训练团(Ephebia),进行正规军事教育。进入之前要经过多 次鞭打等形式的考验。 4) 20~30 岁:开往边疆实战训练,到 30 岁成为正式合格的公民。 4、 女子教育受到重视,其目的是培养强健的母亲和防卫本土的能力。 资料一、斯巴达青年到 30 岁成为公民后,被迫与国内最好的姑娘结婚。为防止父亲对子女 的偏爱,国家宣布,儿童生下来一个时期后,他就成为所有父亲的儿子,所有成人对儿童都 有同样的职责。 资料二、公民到 45 岁离开兵役生活,被安排作国民军,职责限制在地方部队活动和教育青 年。到 60 岁(男性平均年龄是 25 岁)成为年长的政治家,在国会中服务。 二、雅典的教育 (一) 地理状况 位于阿提卡半岛,境内多山,有大量优质陶土、大理石和银矿,还有优良的港湾,有利 于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原是一个农业国,公元前 7~6 世纪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 (二) 社会结构 农业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争夺政治权利导致雅典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 经过一毓政治改 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治格局。 贵族:农业贵族和工商业奴隶主 社会阶层 平民:农民和手工业者 奴隶 (三) 教育模式 1、 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几方面和谐发展的、服从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上层人 物(商人、武士和政治家) 。 2、 教育特点:和谐发展的教育 3、 教育过程: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
---------------------------------------------------------------最新资料推荐------------------------------------------------------ 大学本科教育学讲义教育学第一章第一章教育及其发展一、什么是教育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前苏联)苏霍姆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古,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学记》一、教育的含义(一)从教育的词源看甲骨文中的教育《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教育的含义(一)从教育的词源看英语、法语、德语中的教育一词,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该名词是由动词educere 转换来的,其前缀e有出的意味,词根ducare的意思是引导,合为引出。
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一、教育的含义(二)从教育1 / 10的起源看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神话起源论教育的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用权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从于神。
评价:教育神话起源论,仅仅是在没有正确认识自然之前对自然界发生现象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也仅仅是美丽的神话。
生物起源论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教育现象就已存在,人类的教育活动根植于人的生物本性;人类出现之后,继承了动物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只不过对这种形式不断改善,使之更加复杂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形式没有本质差异,像老猫教小猫抓老鼠,老虎教虎子捕猎小动物,母鸡教小鸡觅食等与人类教育后代一样,都属于教育现象。
外国教育史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4——西欧中世纪教育“中世纪”是指代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专有名词,英语表达为Middle Ages,法语为Moyen age;德语为 Mittelalter;意大利语为medioevo,都起源于拉丁语medium aevum,意思是“中间的时代”,即古代和近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通常把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作为其开端,以15、16世纪诸多划时代历史事件作为其终结,这些事件包括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于土耳其人、文艺复兴、1492年美洲大陆的发现、1517年宗教改革的开始等等。
“中世纪”这个词并不是生活在中世纪的人自己创造的,当时的人并没有现代人所熟悉的“中世纪”这一观念。
这个词是15世纪后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人文主义者认为在古代史已经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而结束了,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古典时代之间的一千年时间里,是两个文化高峰时期的低谷,这个时代是野蛮、愚昧、专制和未开化的“黑暗时代(Dark Ages)”。
18世纪以来,虽然历史学家不断在驳斥这种偏见,但是中世纪这个词却保留了下来,人们习惯上仍将这漫长的时期视为一个独立的历史阶段。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欧洲近代的文明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而是在中世纪的母腹中逐渐孕育的,大学的孕育诞生,便是有力的证据之一。
漫长的中世纪千年并非一成不变,史学界一般把持续了1000多年的中世纪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不同的阶段,中间以10、11世纪欧洲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各方面的复兴为分界线。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
西欧的封建社会延续了1000多年。
其中5—14世纪上半叶,是西欧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历史上称之为中世纪。
14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中叶,是西欧封建制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逐步发展时期,史称文艺复兴。
西欧封建社会教育史一般以文艺复兴为分水岭,以前为中世纪教育,以后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讲义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讲义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涵义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培养人的活动。
2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一)教育者。
对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教育者的主体:学校教师,最直接的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的对象:受教育者,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
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
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19世纪法国利托迩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希能。
主要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局限:混淆了动物本能的活动与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界限。
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判定依据: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本身。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及其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我国学者: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主要观点: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
也是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外国教育史讲义5——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5——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第一节人文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
“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被复兴的学科都是关于希腊罗马古典知识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学科。
但就本质而言,复兴古代文化只是口号,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要利用古代文化重视反映人性和人的世俗成就的思想去对抗以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
马克思指出,新兴资产阶级在创造阶级文化时,曾经“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根据保罗·奥斯卡·克利斯特勒(Paul Oskar Kristeller)的研究,在历史上,从人文学科(studia humanitatis)和人文主义者(humanista)——它在文艺复兴后期是指从事人文学科的教师和学生——的概念发展而来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与其他学科,如神学、哲学、法学、医学、自然科学等区别开来的,基本上属于专门知识的一个流派或分支。
它包括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五个学科。
因此对人文主义的最初理解应该从代表这些学科的人文主义者的职业理想、思想兴趣和文学作品来进行,它是上述意义的人文学科的伟大兴起和发展,而不能将出现在19世纪早期的人文主义这一术语中对人的价值及人的问题的强调这一现代观念的反向投射作为其主要的意义。
这实际上区分了人道主义和早期人文主义的区别。
1但尽管如此,在19世纪人文主义这一术语出现之后,这一现代意义上的强调和与人道主义的混合却是一直存在的。
资产阶级提倡的新文化一般称为人文主义文化。
人文是针对神道而言的,西欧封建文化以神为世界观核心,资产阶级新文化则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主要表现在: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肯定人的价值、地位、能力,反对绝对依赖和盲目信仰教会的教义和教规;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压抑和禁锢;提倡现实幸福,肯定现实生活的乐趣和享受,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古希腊身心既善且美的和谐发展教育,反对把肉体视为“灵魂的监狱”;提倡学术,尊崇理性,反对愚昧无知。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义-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圣才出品】
第五章 中世纪教育的兴衰中世纪(约395年—1500年)公元4世纪后期,西罗马灭亡到公元14世纪上半叶文艺复兴之前,相当于中国的晋到明朝年间(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两宋、元,明)。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一、基督教的起源与演变1.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教;2.四世纪初,罗马皇帝狄奥多西确立基督教为罗马国教;3.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帝国,基督教一分为二即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4.16世纪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中分裂出新教,形成基督教三大教派:天主教、东正教、新教。
思想“上帝创世说”万物本源、敬畏与信仰二、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奠定了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原罪论和教育目的人生而有罪,只有皈依上帝才能得救。
人生在世的最高目的就是不断地赎罪修行,才能不断向上帝靠近。
教育是使人皈依上帝最直接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上帝充满信仰、虔诚的基督徒。
(二)认识论和教育内容先验论,主张人生来就有根植于心灵之上的真理,一切真理都在上帝之中,光照是人类获得真理的途径,真理是上帝之光在人心镌刻的痕迹。
信仰高于理性,宗教虔诚高于知识。
学习以《圣经》为主课,对圣经内容坚信不疑。
(三)儿童观和教学方法1.性恶论2.体罚、惩罚3.西欧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4.初等教义学校5.教理学校修道院学校6.主教学校7.教区学校8.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
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修道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西欧最主要的教育结构。
“修道”是一种对人精神和肉体的训练,把肉体看成灵魂的监狱,把人性的情欲看成最大的堕落,强调只有克制,乃至消灭肉体欲望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拯救和神圣。
因此禁欲、苦行、修行等成为基督教信条中的组成部分。
(1)学生:修道院最初只接收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
西方骑士学校教育内容是
西方骑士学校教育内容是什么?西方骑士学校起源于中世纪欧洲,这是一种古老而充满传奇色彩的职业教育体系。
这种教育方式从军事素质和精神修养两方面培养学生,为求职者提供高水平的军事训练、骑马技能以及古代骑士探险和战斗策略等相关技能培训。
本文将探讨西方骑士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一、骑士学校的历史骑士学校是一种传统的西方教育体系。
它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当时欧洲是一个战乱不断的时期,而骑士则被视为军事家族中的精英。
骑士的形象有一个象征性意义,代表力量、荣耀、英雄主义和勇气等。
接受骑士教育意味着拥有他们所拥有的品质,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骑士教育最初是为贵族准备的,兴起于中世纪欧洲。
此后,骑士学校在欧洲各地普及开来,成为一种具有传统保守性的军事素质培训机构。
二、骑士学校的课程设置骑士学校教学课程主要由军事素质和精神修养两部分组成。
1. 军事素质课程军事培训是骑士学校教育的核心,它包括骑士徒手格斗、防御技巧、战斗策略和操作武器等方面的训练。
• 骑士徒手格斗:学习各种不同的撞击技术和格斗技能,如拳击、搏击、擒拿术等。
• 防御技能:学习如何抵御弓箭手的攻击和如何使用盾牌进行防御,以及如何应对各种攻击方法。
• 战斗策略:培养学生的作战策略和头脑清晰度,让学生在战场上洞察敌人的行动,快速制定作战计划。
• 操作武器: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常用的武器,如长矛、剑、战斧等,以及如何对这些武器进行保养和使用。
2. 精神修养课程除了军事课程外,骑士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修养,包括忠诚、荣誉、勇气、公正和慈悲等品质。
• 忠诚: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如何忠诚的战士,并且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任务。
• 荣誉:学习如何像一个真正的骑士一样珍视和尊重荣誉。
• 勇气: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勇气,无论面临多大的压力,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
• 公正:学习如何识别和处理不同形式的不公正行为,以及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公正的态度。
• 慈悲:学习如何表现出同情心和尊重,以及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简述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
简述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
骑士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骑士精神、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提高个人素质的教育活动。
骑士教育的内容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骑士精神的培养:骑士精神是骑士文化的核心,包括忠诚、荣誉、勇气、正义、谦虚、自律等品质。
骑士教育可以通过课程、活动和教育文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骑士精神。
2. 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骑士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代骑士文化、中世纪骑士文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文化等。
骑士教育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学作品等方式来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遗产。
3. 个人素质的提高:骑士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骑士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协作能力等。
骑士教育可以通过课程、活动和教育文化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
4. 技能的培养:骑士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骑士精神,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包括军事技能、野外生存技能、急救技能等。
骑士教育可以通过军事训练、野外求生、急救课程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技能。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骑士教育还可以涵盖其他方面的内容,例如骑士礼仪、骑士文学、骑士音乐、骑士艺术等。
骑士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骑士精神和个人素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骑士教育
堂吉诃德是可笑的,但他又始终是一个理想主 义的化身。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 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以 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 人。也正是通过这一典型,塞万提斯怀着悲哀 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 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 (资产阶级的)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 会心态。
《唐· 吉诃德》
作者在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 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 完全摧毁”。但实际上,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超 过了作者的主观意图。在这将近一百万言的作品 中,出现了西班牙在16世纪和17世纪初的整个社 会,公爵、公爵夫人、封建地主、僧侣、牧师、 兵士、手艺工人、牧羊人、农民,不同阶级的男 男女女约七百个人物,尖锐地、全面地批判了这 一时期封建西班牙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文学、艺术以及私有财产制度,使它成为一部 “行将灭亡的骑士阶级的史诗”,一部伟大的现 实主义文学名著。
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之
骑士教育
何为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指宗主文化传承的扈从培养和沿袭的 使命追寻熏陶,自己本身也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 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勋贵那里成为侍从,在上 帝的指引下护从自己的主人,贯彻神圣的使命和 责任,获得更高阶的恩赐和封赏,追求那种崇高 使命感并不惜为之付出生命。
骑士教育是西欧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家 庭教育,它与等级鲜明的欧洲中世纪封建 制结构相适应,其主要目标为培养勇猛豪 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骑士制 度最盛行的时期是十字军东征的11、12世 纪。
堂吉诃德, 一个年老的乡村绅士, 怀着伟大骑士的灵魂 苦苦思索着无人能明白的理想 在庸碌现实中——想非现实的梦, 他寻找着梦境。 往昔多么美妙 骑士、公主、骏马和恶龙 如今多么黯淡 村绅、村姑、骡子与绵羊 此刻 谁在世上奔走哭泣? 谁在世上横行施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骑士教育讲义
赵康
一、引言
在世界教育史上曾经存在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产生并流行于中世纪的西欧,通常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封建领主那里充当侍从,并接受旨在训练勇猛、果敢、忠诚的骑士的以“七技”为核心的三个阶段的教育,整个过程熔宗教性、效忠性、军事性与文明性于一炉,它形式特殊,可以称之为家庭教育,也可以称之为武夫教育,但不管怎样在它前后延宕的几个世纪里产生过显著的效果,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并一直深深影响着之后的西欧社会。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教育呢?没错,它就是骑士教育。
以上我们对其进行了简短的引述,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而全面地介绍骑士教育。
二、相关背景
要了解骑士教育,务必要先弄清两个概念,即骑士与骑士制度。
骑士最初是以重装骑兵的姿态出现在中世纪西欧世界的,而重装骑兵开始显露头角,始自4世纪的日耳曼
人入侵。
在日耳曼人的世界中,哥特人及部分伦巴底人堪称精湛的骑手。
378年,哥特人的骑兵在亚德里亚堡手持长矛和长剑,突然出现在罗马军队的侧翼,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
这种备有装甲的骑兵的出现为古罗马军团的霸权敲响了丧钟。
于是,骑兵,尤其是重装骑兵开始成为野外战场上决定性的力量,为骑士及骑士制度的出现与确立铸造了坚强的形象外壳。
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士的出现要晚300多年。
公元 715年,查理·马特在内忧外患中登上了握有法兰克王国实权的宫相宝座。
为了力挽狂澜,查理·马特令中小贵族和富裕农民组成骑兵以取代步兵,为配合扩建骑兵的需要,他开始推行新的土地政策——军事采邑制,即改变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制度,换以骑兵服役为条件将土地作为采邑加以分封。
这样,双方以土地为基础、以骑兵服役为纽带确定了各自的位置,维系了相互的关系,服役者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力量,而且获得了政治上、法律上的力量,而统治阶级则获得了其地位与权力的保卫者。
这时,不但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骑士,而且诞生了骨架坚挺的骑士制度。
之后,军事采邑制经查理曼大帝的大力推行,使骑士与土地结合更加紧密,骑士制度亦最终在西欧确立。
最终确立的骑士制度是指中世纪西欧以土地分封为基础、以骑兵服役为纽带、以中小封建贵族统治为本质、以基督教思想为指导的骑士阶层所特有的组织、法规、道德及习惯的总称。
而骑士教育作为骑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骑士制度同时兴起,并始终相伴相随的。
相信以上关于骑士与骑士制度的讲解对于理解骑士教育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对象与目标
在谈到骑士教育的对象时,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骑士教育顾名思义是对骑士所实施的教育。
其实,骑士教育简单地讲,是指为了成为骑士而接受的教育,因为骑士是受教育后获得一种称号。
很显然,骑士教育的对象并非骑士,而是具备成为骑士的贵族子弟。
他们一般是贵族家庭中的次子,不能继承家庭的封地和爵位。
这些贵族子弟将被培养成具有勇猛、果敢、忠君敬主的精神和技能的骑士、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
四、阶段与内容
从贵族子弟蜕变成骑士,需要接受三个阶段的教育:
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庭中接受母亲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的保健与锻炼;
7、8岁以后,进入礼仪教育阶段,贵族之家按照其等级将儿子送入高一级贵族的家中充当侍童,侍奉主人和主妇。
通过在贵族家庭中与主人的朝夕相处,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行为规范。
这种教育有时也包括学习识字,拉丁文法等。
但更多的是学习吟诗、下棋、唱歌、奏乐等技艺,同时学习赛跑、角力、骑马、游泳和击剑,以便成为身体强壮,能征善战的武士。
这样的训练一直继续到14岁。
从14到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奕棋和吟诗;同时要侍奉领主和贵妇。
这一阶段如果发生征战,侍从要以生命保护主人和主妇。
贵族子弟年满21岁时要举行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授职典礼非常隆重,内容很多,通常先举行宗教仪式,候选骑士在洁身斋戒以后,穿礼服去教堂,接受牧师的祈祷和祝福,然后进行宣誓。
宗教仪式之后,还要跪受领主的祝福。
领主以刀拍其左肩,祝其勇猛,拍其右肩,祝其果敢,再用刀指其头顶,命其忠心不贰。
礼毕,接受骑士的象征物—剑或其他武器,正式成为骑士。
五、特点
纵览骑士教育的全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四个特点:
首先是宗教性,对于西欧人来说,在中世纪初期混乱不堪、灾难深重的岁月里,来世的恶魔、苦难的地狱绝不是一句空话或模糊不清的神学词句。
为了取得来世进人美妙欢乐的天堂的资格,他们把自己的灵魂献给上
帝,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为来世做准备的祈祷、忏悔等宗教活动中。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大事是接受洗礼。
洗礼标志这个孩子已成为基督教徒,以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都将受到基督教的左右。
中世纪的骑士准则规定,骑士首先必须是基督教徒,非基督教徒不能被接纳为骑士,当时的人们认为没有经过洗礼的人不会怀有一颗纯净的心。
没有基督教信仰的人不能履行骑士义务,信仰上帝是成为一名骑士的前提。
被送到领主家中接受骑士教育的侍从,与别人一样,心里始终装着他们看来实实在在的上帝。
他们尾随领主及其夫人,到教堂里去忏悔祷告,聆听上帝的声音。
此外,领主还安排专职牧师定期给他们讲经布道,洗刷心灵的积垢,增进对上帝的敬畏。
有时,领主本人也亲自登场,现身说法,把自己所悟的上帝的旨意教给他的侍童和侍从,以匡正年轻人的失误。
可以说,宗教教育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其次是效忠性,贵族子弟从一生下来就见到自己父亲对领主的效忠,当成为侍从以后,不但被教育要忠心不贰,而且更是会亲身见到更多的封臣骑士报效领主。
在偶然的机会里,如果领主与人交战,作为侍从,还有机会亲自感受骑士们为了领主的利益在战场上表现出来
的有敌无我的牺牲精神。
他们为领主出生人死,英勇顽强,即使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即使在和平时期,侍从也能看到按照主从关系定期到领主家中服兵役的骑士们,为了领主的平安日夜坚守岗位,在城墙上放哨,在城楼里瞭望,在城堡里巡逻等等。
而骑士的忠诚,也是领主最初的出发点以及最看重的品质;
再次是军事性,在中世纪的西欧,骑士部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军事力量。
在战场上,主要是敌对双方的骑兵交战,只要把敌人的重装骑兵逐出战场,就可夺得战争的胜利。
因此,骑士教育是一种军事教育。
军事技能是成就一名合格骑士的职业标准,军体训练是骑士教育的中心内容。
培养贵族青年的骑战本领,使他们懂得各种攻防武器的基本性能和熟练地运用战争艺术,是骑士教育的根本任务;
最后是文明性,日耳曼民族是古老的游牧民族,是被古罗马人称为“蛮族”的野蛮人:他们无知而没有教养、出言不逊、行为粗鲁,暴力来夺取资财。
凯撒笔下的日耳曼人属于半文明状态,“文明落后,嗜杀成性,其生活只有狩猎和追逐战争”。
而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中强大的一支,在法兰克国土上诞生的骑士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有蛮族风气的遗留。
但是随着骑士制度的产生及确立,尤其是到了11 世纪,昔日的野蛮逐渐迎来了他
们社会生活的“礼文时代”。
他们认识到生活原来是一门艺术,其中包含了一切满足他们嗜好的有趣的内容。
这样,由一帮大大小小的骑士共同营造的贵族社会也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局面。
这些生活方式反映在骑士教育里,也就客观地要求贵族子弟掌握上流社会的生活艺术。
为日后骑士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同时也推动了中世纪“骑士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六、实质
通过剖析骑士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我们可以说: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第一阶段在自己家主要由母亲教育,第二、三阶段到领主家由领主与贵妇教育。
骑士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诸种本领,养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
骑士教育是一种有效的非形式的军事教育,培养了西方冷兵器时代最具战斗能力的骑士部队。
骑士教育是一种纯粹的男性教育,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骑士教育只针对贵族男孩,女儿接受教育的极
少,主要是在贵族官邸中进行,目的在于养成贤妻良母。
七、影响
骑士教育发端于8世纪初,12世纪因十字军东征发展到高峰,此后渐趋衰退,尤其到了 14世纪,因火药的发明及其以后火炮的广泛使用,只能驾御冷兵器的骑士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骑士制度衰废,骑士教育也随之消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骑士教育存在的这几个世纪里,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一直影响着以后的西欧社会。
具体说来:
首先,最直接的是,骑士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澄清和改造了欧洲中世纪的骚乱和野蛮现象;
其次,在基督教理想和虔诚的宗教信仰的影响下,骑士的道德与理想同基督教精神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勇武忠诚侠义、正义感强烈的骑士精神,而这种骑士精神在欧洲中世纪思想文化领域起着主导作用;
最后,通过骑士教育的培养,使得骑士活动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推动了欧洲的文明开化的过程、封建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