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手术台就是阵地(优质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7c213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a.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了解第三自然段中白求恩大夫的一段话的意思。
2、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战斗的紧张激烈。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课前我们先观看一段录像:剪辑影片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片段。
2、介绍画面内容。
二理解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环境的句子。
1、听课文朗读录音,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白求恩给伤员做手术的环境的句子。
a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b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c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3、反复读以上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带点的词句中体会白求恩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危险)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况越来越危急,语速越来越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挑战读——齐读。
三理解白求恩大夫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是怎样做手术的。
1、再次朗读课文,画出描写白求恩怎样做手术的句子。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通用7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5d004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0.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通用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1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
能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
3、引导学生理解,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清楚课文的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重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1、引导学生解题:(1)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2)“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2、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质疑激趣,初读课文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2)在什么情况下,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3)怎样坚守这块阵地?2、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8823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a.png)
这篇课文描写了_______年春,在_______战斗中,_______大夫冒着生命危险坚守_______,直至战斗胜利结束的故事。
三、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出示课件16)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8)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手术台是谁的阵地?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出示课件9)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教师相机正音:“撤”是翘舌音,“速”是平舌音,“棒”是后鼻音,“恩”“险”“帘”“迅”是前鼻音。
3.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21)
教师叙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白求恩大夫。
二、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课件22)请学生联系齐会战斗背景,结合课文插图,默读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2.(出示课件23)引导学生圈画时间、事件、地点,了解课文开门见山,点出了故事起因。(板书:战斗打响)
(1)(出示课件1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手术台是谁的阵地?(白求恩。)
他在“阵地”上做了什么?(给伤员做手术。)
(2)(出示课件13)请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课件14)学生交流,教师梳理: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显而易见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及反思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6134b9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及反思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自信的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感。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4. 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品读课文(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品质。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294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6.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识别并正确书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如“硝”“硝烟"弹片”等。
3. 情感目标:学生能感受到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敬业精神,激发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白求恩在危险中坚守手术台的勇敢行为。
2. 分析“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比喻,体会其深层含义。
三、教学难点1. 体会白求恩为何坚持留在阵地,理解他将自己视为战士的决定。
2. 描述并分析白求恩在紧张战斗环境中保持镇定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简短的战争纪录片片段,展示战场上紧张的气氛。
①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过战争电影或纪录片吗?战场上除了战士,还有哪些人也在战斗中起着重要作用呢?(引导学生说出医生)2. 图片分析:展示几幅战场医生工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①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医生在做什么?他们工作的地方安全吗?②提问:在战场上,医生的工作地点可以比喻成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阵地”)3. 过渡讨论:如果把医生的工作地点比作阵地,那么这个“阵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死、责任和坚持)(二)初读感知1. 分段朗读:请三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的前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2. 概括内容: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
①提问: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日军遭受打击,我军取得初步胜利)②提问:第二段描述了怎样的场景?(白求恩在炮火中坚持手术)③提问:第三段中白求恩为什么拒绝撤离?(他把手术台视为医生的阵地)3. 小组讨论:白求恩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中,为什么还要坚持在手术台旁工作?(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三)深入理解1. 关键词解析:在黑板上写下“硝烟"弹片”“阵地”,解释这些词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b74990f90f76c661371ac3.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优质教案三篇【导语】《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一棒、敌人、激烈、陆续、淹没、仍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
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这个外国医生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简介白求恩(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2、3、4自然段。
教学步骤:(一)理解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样抢救伤员的?2.议答(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什么?(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3)朗读。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c75c4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c.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会认“棒、恩”等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手术台、阵地”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 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体会国际主义精神。
4. 通过品词析句,理解描写环境和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其在表现人物品质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战斗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工作情景的语句,感受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
2. 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与战士们打仗的关系,体会其国际主义精神的内涵。
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相结合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战争题材的视频片段,展示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战争的初步印象,如危险、可怕、混乱等。
2. 接着说:“在这样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有一位伟大的医生,他把手术台当成了自己的阵地,坚守岗位,救治伤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了解这位医生的英勇事迹。
”从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字典认读。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以下生字:棒、恩、大、血、撤、险、瓦、帘、迅、速、夺。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血”字的读音,在“血泊”“鲜血”等词中读“xuè”,在口语化表达如“流血了”中读“xiě”;“撤”字不要读成“chè”,要注意与“澈”字区分;“迅”字的右边是“讯”,不要写成“汛”。
3. 对于“棒、恩、帘、速”等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如“棒”是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奉”;“恩”字上面是“因”,下面是“心”,表示因内心的感激而产生的情谊。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6d72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d.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白求恩说的话(第三自然段中)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新词。
读熟课文。
提炼出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一、解题并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手术台就是阵地》。
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想说点什么?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读。
3、记字形。
说说哪些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记字形的同时,说一说字词义5、读词。
三、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
2、听老师的范读,查自己是否有错。
3、再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读互查。
四、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读,自己画。
2、小组讨论,帮助解疑。
3、全班讨论,筛选重点问题。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什么叫阵地?手术台是什么样的地方?再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就要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回顾重点问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不少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在这节课来解决。
问题是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二、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
1、什么叫阵地?(阵地就是军队为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手术台就是外科医生做手术用的台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69b10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6.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手术台阵地,为伤员作手术的动人故事。
2. 引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求恩大夫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描写白求恩大夫在危急情况下坚守手术台阵地的部分,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白求恩大夫的照片和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学习新课: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围绕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展开探讨。
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和纠正。
3. 深入探究: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探讨课文中的内容。
例如,可以问学生:“白求恩大夫为什么要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手术台阵地?”、“他的行为表现了怎样的精神?”等等。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4. 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于白求恩大夫高尚品质的感受和思考。
可以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者写作练习。
5.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给予学生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词句和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 小组合作: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 问题引导: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中的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2024年)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250cdf3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a.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能够认识“棒、恩”等11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理解生字的含义,掌握生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丰富语言积累。
学生能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准确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分析人物语言和动作等方法,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提高语言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
学生掌握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和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一)教学重点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体会白求恩大夫在危险的环境下,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难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抗日战争的图片、视频,生字词、课文内容、作者简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图片导入,引发联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对图片的印象和认识。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对这幅图片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你们知道这位医生是谁吗?他在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图片的感受和想法,如觉得这位医生很勇敢、很伟大、很有爱心等,知道这位医生是白求恩大夫,他在给伤员做手术等。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引出课题,引发思考教师展示一些抗日战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自己对抗日战争的印象和认识。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抗日战争吗?你们对抗日战争有哪些了解呢?抗日战争中有哪些英雄人物和故事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板书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师讲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看看白求恩大夫是如何在抗日战争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优秀7篇)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6694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5.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优秀7篇)手术台就是阵地篇一[学习目标]思想目标: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知识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读懂每句话。
能力目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有感情朗读课文。
1.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学习生字老师: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想想自己是如何记忆生字的。
优优:我是用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忆生字的。
(1)运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的字有:捧--棒扔--仍脸--险妙--秒(2)运用加偏旁方法记忆的字有:击--陆卖--续木--休束--速老师:你的记忆生字的方法很好。
老师在这里还想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笔顺:“断”左边要先写“米”再写“ ”。
“陆”右边第三笔是“丨”上下都要出头,不要分两部分错写成上边“土”下边“山”“仍”共四笔,第三笔是“ ”优优:老师提示得很对,我也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仍然”的“仍”应读réng,不读rēng。
“腹腔”的“腹”应读fù ,不读fǔ。
老师:优优预习生字很全面。
下面我们来学习词语。
理解、积累词语激烈--急剧的,强烈的。
课文中修饰战斗进行的程度,说明战斗打得很厉害。
腹腔--体腔的一部分,同称肚子。
镇定--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老师:优优,你知道白求恩这个人吗?优优:我通过查找资料知道,白求恩是加拿大**D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D和美国**D的派遣,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解放区。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927cb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8.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学习理解“硝烟滚滚、争分夺秒”等词语。
2.学习用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感受白求恩的崇高品质。
02教学过程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重要的人物,出示:“一个外国人,穿一身灰色的布军装,胳臂上挂着‘八路’的臂章,腰间扎着一条宽皮带,脚上穿着一双草鞋,一个地道的中国士兵的装束。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白求恩)出示人物。
2.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阵地的手术台上呢?(介绍白求恩)3.白求恩同志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他在阵地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默读课文,了解人物1.预学检测。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词语,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默读思考:“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谁说的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明白了就写写你的理解。
2.检测交流,出示词语:(1)介绍“齐会战斗”:抗战时期,八路军歼灭日军的一场战斗。
(2)出示理解“硝烟滚滚、弹片纷飞”。
(3)说说“争分夺秒”相近的词语。
(分秒必争)3.默读课文,结合上面的词语,说说阵地上发生的事。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物1.白求恩大夫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的,他又是怎样表现的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战斗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白求恩大夫工作的语句。
(1)生交流,师点拨。
出示相关语句,指导概括: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炮弹落在庙前空地上)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镇定、敏捷)(2)分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3)小组汇报交流。
(4)从思维导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战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危险,白求恩大夫依然坚守在手术台前。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a16b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1.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
四、教学辅助手段CAI课件五、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阵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体会:阵地是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
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
解放军叔叔打仗时常常说“人在阵地在”。
)请你再读课题,想一想:把哪儿当成了阵地?(手术台)“手术台”是专门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当你读课题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读文后,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
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的。
)2、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5eae2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5.png)
26《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独立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升理解、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 培养学生勇敢、坚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背景知识:介绍白求恩大夫及其国际主义精神。
2. 词语解释:阵地、硝烟、战士等词语的理解。
3. 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原因,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4. 思想感情体验:通过课文内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原因和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 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白求恩大夫及其国际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原因,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3. 练习与巩固:通过朗读、复述、写作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升理解、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手术台就是阵地2. 重点词语:阵地、硝烟、战士等。
3. 课文内容框架: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原因,白求恩大夫的工作态度和精神。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白求恩大夫的短文。
《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c906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a.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棒、恩"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的不同读音及用法,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联系课文背景,深入理解白求恩大夫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和无私奉献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品质,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
难点:结合具体语境,深入理解白求恩大夫在极端环境下坚持工作的精神动力,以及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启示。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活动设计:“时空对话"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或音频,模拟炮火连天的战场环境,同时简述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出白求恩大夫的故事。
提问:“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位外国医生却毅然决然地留在了中国,他就是白求恩。
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故事,去探寻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任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引导学生归纳多音字的用法。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品析,深入理解环节一:感受战争残酷学生默读课文相关段落,找出描写战争激烈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战争场景,加深学生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
环节二:体会白求恩精神学生自读自悟,勾画出描写白求恩大夫工作的句子,体会其情感。
小组讨论: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上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关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如白求恩大夫与护士的对话、与伤员的互动等,深入体验人物情感。
环节三: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比喻的深刻含义。
语文教案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
![语文教案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https://img.taocdn.com/s3/m/aa9b093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5.png)
语文教案设计《手术台就是阵地》《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讲述了白求恩大夫在齐会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个人安危,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故事。
课文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战争时期医护人员的伟大奉献精神,以及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坚守岗位的责任感。
1.1 教材地位这篇课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属于记叙文范畴,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记叙文能力的重要素材。
在情感教育方面,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崇高精神。
同时,从语文知识的传授角度看,有助于学生掌握记叙文的要素、描写人物的方法等知识点。
1.2 教材内容分析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叙述。
首先交代了战斗的背景,齐会战斗打响了,情况十分危急。
然后描述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的工作状态,尽管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他仍然镇定地做手术。
接着描写了师卫生部长对他的劝说,希望他转移,而白求恩大夫坚决不肯离开,他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最后,白求恩大夫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成功地完成了手术任务。
课文通过对白求恩大夫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他的高大形象。
例如,“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这里通过“镇定”“敏捷”等词语,展现了白求恩大夫临危不惧、医术高超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战争年代的背景和人物的精神境界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他们对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但在分析人物品质和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方面还需要引导。
在阅读方法上,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字词认读和简单的句子理解,但对于文章结构的把握和细节描写的作用理解不够深入。
例如,在之前学习记叙文时,学生可能能够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对于像本文中通过描写环境来烘托人物形象的手法还不能很好地理解。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及反思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54cf7d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及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2. 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感受战争年代军医的英勇无畏精神。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战争年代军医的英勇无畏精神。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品质。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图片导入:展示白求恩大夫的照片,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白求恩大夫吗?他是什么样的人?2. 自主学习a.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精讲细读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战争年代军医的英勇无畏精神。
b. 学生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作者对白求恩的崇敬之情?c. 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品质,以课文为例进行分析。
4. 朗读感悟a.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b. 学生分享朗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5.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总结收获,提出疑问。
三、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白求恩的小故事。
2. 运用细节描写,写一写你身边的一位英雄人物。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让学生了解了战争年代军医的英勇无畏精神,学习了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方面,仍需加强。
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使他们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拓展1.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白求恩的文章或书籍。
2. 开展主题活动: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讲述英雄故事,激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e953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9.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精选6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篇1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看了课题你心里想什么?2、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自悟,感知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用“﹏”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3)“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谁说的?(4)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在不懂的地方标上“?”准备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准。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可以同座一起读,可以离开座位找朋友读。
)三、由表及里,读透课文。
1、检查交流。
2、教师简介白求恩。
(投影)3、什么情况下白求恩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是怎样坚守阵地的?4、“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这句话是在第几自然段,在这一段里,白求恩一共讲了几次话?画出来,多读几遍。
5、引读。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白求恩说——。
6、(出示小黑板)白求恩讲的两段话。
齐读。
讨论并交流:白求恩两次答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哪句话最使人感动?为什么?7、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而且课题也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8、也就是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病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所以说——9、引导学生从两方面争论:白求恩说:“我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请大家发表意见,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组讨论。
10、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无私地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11、分角色朗读四、展开想像,读活课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85b40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4.png)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本片课文是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第三单元主要落实的训练目标是初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方法.2,教学目标: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4,培养概括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德育渗透点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二)难点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等(三)解决办法1.重点解决办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解决办法.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二,说教法,学法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抓住两条主线来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采取"从疑入手,以疑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通过这些质疑,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接着,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 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四,教学过程见课后教案五,板书设计14,手术台就是阵地情况白求恩表现黑烟滚滚弹片纷飞镇定地基盘旋炮弹爆炸继续瓦片落下火苗扑来争分夺秒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六,学生自主探究作业1,利用各种途径查询《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写作背景,白求恩的资料.2,利用信息科技技术,让学生课后到老师提供的网址去学习有关白求恩的其他事迹.〖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的13个生字,并且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023最新-《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优秀9篇】
![2023最新-《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ca47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a.png)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优秀9篇】Copyright#169;2013-2022 语文迷版权所有下面是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优秀9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不仅要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规范的语言,而且要以教材为例子,充分挖掘、发挥教材内容的育人功能,让教材中善的、美的、真的内容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滋养学生善的、美的心灵。
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德育功能的体现,绝不是脱离语言形式理解的架空分析和直接灌输,而是语言形式和人文内涵水乳交融的体味和感悟。
预设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流程预设:一、揭题导入1、谈话2、板书课题。
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简介白求恩。
从国籍这个角度看,他是我们的客人吗?3、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找白求恩说的哪些话跟题目有关系?出示句子:(齐读)手术台是医生是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师:读了刚才这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反问句)你是眼睛真亮,谁能把藏在这个问号里的意思读出来。
师:你读得真棒!知道白求恩说的是什么意思吗?生转换句式。
4、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阵地应该是个怎样的地方?(炮火纷飞,硝烟弥漫,要流血和牺牲的地方)师:你说的真好,那你们觉得白求恩的手术台旁有没有危险呢?(有)二、潜心会文,感受“危险”,感动“坚守”感受“危险”1、过渡:是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有这样的体会?请你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并读一读。
交流: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手术台就是阵地(略读课文)【教学目标】1.学会“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
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结合句子联系“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
2.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借助字典,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练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4.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学习他勇于奉献的精神。
5.学习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谈话导题,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小结导题: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板书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质疑课题:1.鼓励学生齐读课题后进行质疑,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预设:(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做阵地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最后一个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结果——战斗结束。
3.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学生对文本由一个整体的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好。
】四、品读释疑。
(一)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互相交流: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战斗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战斗形势。
)3.简介齐会战斗。
齐会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在冀中军区部队的协同下,于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日军进行的歼灭战。
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抢200余支,取得了平原游击战争中以外线速决的进攻打歼灭战的经验,对推动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
战后,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齐会战斗的重大胜利,称贺龙“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
蒋介石也发来慰勉电,称“贺师长杀敌致果,奋不顾身,殊堪嘉奖”。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下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20)来。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1)自由阅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
)(板书:硝烟滚滚弹片纷飞镇定地手术)(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庙离战场非常近,离战场近有利于及时救治伤员,但白求恩工作环境非常危险。
)(3)大胆猜测,炮弹落在小庙前可能会出现怎样危险的情形?(炮弹落在小庙前有可能造成小庙坍塌,人员伤亡。
)(4)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①“仍然”是什么意思?(仍旧,照旧。
)结合上文怎样理解?你体会到什么?(白求恩给伤员动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现在环境更危险了,他还是那样工作。
)②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白求恩大夫在镇定地做手术?(敏捷)2.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生评议,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把危险形势的词语读急促些,白求恩大夫怎样工作的重点词语读得重一些。
表现出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教师范读,学生练读,3.写法交流:这一自然没有几句话?重点写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
作者借助环境描写突出显示人物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传达师长决定让白求恩大夫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的决定。
白求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板书:敌机吼叫要求撤离)(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批注,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①讨论什么是“沉思”?(深刻思考;深入地考虑。
)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要不要离开这里。
)②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表现了什么?(表现了白求恩大夫的敬业精神。
)2.课件出示: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21)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1)“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运用了什么写法?(反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2)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
抢救伤员就是打仗。
既能点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能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的精神。
)(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3)白求恩大夫不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可他为什么说“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表现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4)仿写: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充分表现白求恩的坚定,语气非常强烈,你也来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你明明知道错了,不改能行吗?)3.教师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4.拓展: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写什么?(“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
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
”)5.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课件出示: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2.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独立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仍然”“争分夺秒”等词语深入理解。
)(板书:布帘烧着瓦片落下争分夺秒地做手术)3.“仍然”写出了什么?“争分夺秒”说明了什么?(“仍然”写出了白求恩做手术从未停过;“争分夺秒”说明白求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4.从“争分夺秒”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
)5.教师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
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
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6.拓展: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写什么?(“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
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
”)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课件出示: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22)(23)(24)(25)(1)指名朗读,交流: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2)小子交流:“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说明了什么?(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具体表现白求恩坚持连续手术时间长,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
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六)抓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品质。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火中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小庙周围的环境气氛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2.全班交流: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3.指名读读这些句子,交流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白求恩是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临危不惧,忠于职守,不顾疲劳地给伤员做手术。
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七)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
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八)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再次观察插图。
2.学生练习感情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共同交流,最后再进行朗读的方法来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