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转载)

发布日期:2010-03-20 浏览次数:2176 作者:推荐录入者:李欣字号:[ 大中小]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叶澜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

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

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她说,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

“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课堂一

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

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二有效率。她认为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

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

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

课堂的能量很大。

三生成性。叶澜介绍,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

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常态性。叶澜说,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

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

相应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她倡导的“新基础教

育”反对借班上课,为的就是让教师淡化公开课、观摩课的概念。在她看来,公

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她告诫教师们:“不管是谁坐在你的教

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她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五有待完善。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公开课、观摩课要上得没有一点点问题,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很多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她告诉记者,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开阔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我认为叶澜教授的“五条基本要求”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

因此,结合我们学生实际情况,我主张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如下内容:

第一,讲课有热情,精神饱满。

第二,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对问题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第四,对问题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第五,对课程内容娴熟,备课充分,运用自如。

第六,讲课内容充实,信息量大。

第七,教学内容能够反映或者是联系学科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第八,能给予学生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问题,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技巧、思维方法。

第九,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气氛活跃。老师提的问题要有思考性,训练学

生思维。

第十,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媒体。

我们设计与实施一节好课,需要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师素养和学科特色五个方面来进行。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可以从学生情况分析(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有针对性)、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教学实施可以从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师生互动情况来进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视角要新,语言要精,逻辑要强,能够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体现学法指导的同时又对重点、难点起到点拨作用,适度拓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入挖掘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形成学生广泛参与的多边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学目标达成、学习发展落实两个方面进行凸现。教师要围绕“学”安排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呈现顺序,知识间的衔接过渡,选择好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等,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应该在知识(所得)、能力(所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并学有后劲)等方面有所收获;教师素养包括“教学理念态度”、“教学基本技能”两个表现要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追求这样三种“境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和魅力教学;最后是学科特色,要使学生爱学与乐学和会学与学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