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辨析

合集下载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机构的根植性研究——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金融机构的根植性研究——基于金融地理学视角
的重 要 方法 论 。根植 性 是 金融 地 理 学 的重 要 组 成部
关 注 制度 特 征 和市 场 体 系对 经济 的影 响力 ;93年 , 17 Hav 对 货 币 、 间和 地点 之 间进 行 了研 究 ;95年 , re 空 18
新经济社会学 的代 表马克 ・ 兰诺维 特 , 格 发展 了卡


金 融地理学 中根植性的相关研 究综述
金 融地 理学 是一 门新 兴 的边缘 学 科 , 以金融 空 其
者所嵌入 的社会 网络密度越大 , 复杂程度越高 , 越有 助 于企 业 间信任 机制 的形 成 、 作 关 系的维 系和进 一 协
步 强化 (o m n 18)从 而 减少 交 易成 本 。 14 Cl a ,98, e 94年
广 西北部湾经济 区金融机构 的根植性研究

基于金融地理学视 角
屈 宝林 杨 绍孙
( 国人 民银 行北 海市 中心 支行 ,广 西 北海 56 0 中 30 0)

要: 伴随着 区域合作 与发展的深化, 如何挖掘现有的金融资源, 加快引进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 引进 让
的金融机构主体立足本地、 根植本地 , 自觉地将 自己的经营战略融入 区域经济活动之 中, 成为金融管理监管部 门思考 的重要课 题 。本 文 以金 融机 构 根植 性这 一创 新 视角 , 以广 西 北部 湾经 济 区为例 , 分析 金 融机构 根植 性对
尔 ・ 兰尼 有 关 根 植性 的论 述 , 调 “ 会 网 ” 经 波 强 社 对
分 , 融 地 理 因素 、 理 环境 的分 析 是 近年 来 经 济 学 金 地 研 究 的一个 新 领 域 。金 融 机构 根 植 性 就是 指 经 济 主 体立足本地 、 扎根 本 地 , 自觉地 将 自己的 经 营 战略 融

普惠金融与金融地理学研究

普惠金融与金融地理学研究

普惠金融与金融地理学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业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得以普及,而普惠金融正是金融业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标志性产物。

普惠金融旨在为普通民众提供更为便捷、透明、安全的金融服务,对于打击贫困、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实现金融包容具有重要作用。

而金融地理学则是针对地理空间因素对金融业分布、组织、运营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研究领域。

相应地,本文将围绕普惠金融与金融地理学两个主要话题展开讨论。

一、普惠金融的产生与发展1.普惠金融的概念普惠金融,又称包容金融,旨在使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价值触达较为贫困或困难地区的居民,使其逐渐脱离贫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更为广泛和平等的经济增长。

它是一种有计划地给予低收入群体和难以接近的人提供金融服务的方案。

普惠金融的基本原则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速度、提高风险管理效果和增加融资利率等途径,强化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可对接性和个性化等方面,逐步加速金融服务的实现。

2.普惠金融的起源和发展普惠金融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是由当时的产品用于支持缺乏个人信贷的商业主体。

20世纪70年代,亚洲区域金融体系危机促使普惠金融被更多地关注和投入,因为普惠金融可以对这类危机产生积极的反作用。

1980年代后,随着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逐渐开放和改革,普惠金融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结合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普惠金融更为重要和实用,可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二、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实践中国是普惠金融的发源地之一,在实践中秉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采用多元化投入,制定包容系统的金融规范体系,手段更具多样性、激励更加有效,风险管理得到更好的解决。

中国普惠金融覆盖多维度,其中,农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主要方向,包括城乡居民的信贷、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

同时,普惠金融在电子支付等方面的为包括城市居民在内的社会各界提供了迅捷高效的财物管理服务,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对利用普惠金融推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1、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

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

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

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 )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

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

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

(4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

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

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

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2 、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

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

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

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①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的思考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的思考

略 目标
20 0 8年 《 西北 部 湾经 济 区发展 规划 》 广 获得 国
等金融资源的整合 , 打造 出金融集聚区 , 发展金融 总部经济 , 进一步提升金融发展的硬环境 。
( 以非经 济环境 因素为视 角。 究金融发 四) 研
展外 部影 响 因素
家批准实施 , 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创造了
视角考察区域金融 问题 , 重视 区域性、 信息流等地 理环 境 的因素 。在 区域经 济发 展 中 , 地 区之 间 由 各 于自 然条件 、 技术条件 、 济条件 和社会条件等方 经 面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 呈现 出明显的非均衡性 ,
空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形成多层次金融 中心 , 发挥
的新兴视角出发 , 推进展和北部湾经济的
腾飞 。
金融地理 中的信息腹地理论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 区域金融 中心选择与建设。信息中心的建立 , 使地


金融地理学研究 的主 要视 角
区间能够有效率地接收和运用外来信息 , 实现信息 的集 聚和快 速传 递 。
金 融地 理 学将 非 经 济 因素 对 金 融发 展 的作用 考虑 在 内 , 为各地 区 由 于区域 差异 性 和独 特性适 认
应于不同的政策法规 , 形成不同的金融地理外部因
素, 进而影响金融 中心的建设 , 在考虑金融问题时 南宁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的功能定位 , 准确把握南 结合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考察 , 形成一个 以金 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 区域发展和国际合作 结合
金融 中心扩散效应 , 给金融合作带来更大的发展。 ( ) 三 以金融资源整合为目标, 研究金融集聚 金融地理学将金融资源与地域条件相互作用 形成的金融集 聚纳入研究 的视角 , 认为金融机构、

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探析与现实应用

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地理学探析与现实应用

i o n tt n a d d n tt n Ont eb sso e r t a n lss tet ei ie h i u ic t c n oai n e oai . h a i ft oei Ia ay i.h h s gv ste man s be t s o o h e s
a d o t n s f r g o a h r n o e eo me r m t e s c i e o n n i lg o r p y n c n e t o e i n l a mo ius d v l p ntfo he p rpe tv f f a c a e g a h .W e i
关键 词 : 调 ; 融 协调 ; 融地理 学 协 金 金 文章编 号 :0 3 4 2 (0 0 0 — 0 1 0 1 0 — 6 5 2 1 )5 0 5 — 6 中图分 类号 :8 01 F3. 文 献标识 码 : A
Ab t a t i a e a a mo y i a r c n o o i h o y Di e e t s h l r e n tf m i e e t s r c :F n n ilh r n s e e th tt p c t e r . f r n c o a s d f e i r i o df rn
c n p tt e t e r si t r ci e n a e a wa o u t e e e o me t f i a ca e g a h . a u h h o i n o p a t sa d p v y f rf rh rd v lp n n n i l o r p y e c o f g
性循 环 。
微 观 层 面 则 主 要 着 眼 于某 一 具 体 组 织 或 机 构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创新需求与供给研究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的区域金融创新需求与供给研究

我国区域金融创新发 展的启示 :我目区域金融创新供给应与
金融创新需求 的能力和特点相结合 ;合理界定地方金融在区
域金融创新发展 中的地位和作用 ;完善全 国性 与区域性双重
金融监管体制 ;实现区域金融创 新均衡 的 白组织机制与他组 织机制的有机结合 。 ( 责任编辑 :刘婵婵 ) ( 校对 :L C) C
和偏 好程 度 ;区域 金融 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对其他区域金 融创 新需求 的层 次和类 型。其次 ,金融地理因素通过影 响区
域金融创新供 给的能力和意识 、创新动力 、预期收益和成本 来影 响区域金融创新供给的能力和类型。具体包括 :区域制 度 因素制约金融机构创新供给的活力和动力 ;区域金融文化
下 ,我 国各 地 区 形 成 了 相 同 或相 似 的金 融 机 构 、金 融 体 系 和
系的作用 主要在于提高 区域金融竞争能力 ,分散金融系统的 风险 ,以及增 强企业 的活力 ,激发 区域经济发 展潜质 。因 而 ,在具体构 建区域 内的金融创新体系的实践 过程 中,应正
确发挥地方政府 的作用 ;培育竞争性金融市场 和金融机构体
影响金融 主体 的创新供给意识和能力 ;区域社会资本状况制 约区域内金融创新供给 的能力 ;区域信息因素制约金融创新 供给的能力 和方 向。再次 ,区域金融创新供给与需求 的均衡 是金 融创新健康发展 的条件 ,而 区域金融创新均衡 的实现又 . 是通过 他组织机制和 自组织机制实现的。最后 ,得 I 以下对 叶 J
策 、对 外 开 发 程 度 不 同 、 “ 太效 应 ” 的存 在 、 区域 性 银 行 马 规 模 的 差 异 和 证 券 期货 交 易市 场 的地 区分 布 、当地 政 府 的财
政盈余能力 与金融支持政策 等。为解决我 国区域金融非均衡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研究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村金融省际差异研究
题 的主要 原 因_ 4 ] 。
究 中指 标 构建 思路 [ 6 ] , 进 行 一定 调整 和整 合 , 从金 融总量 、 金 融结 构 、 金 融 效率 、 金 融环 境 四个 方 面来 构 建农 村金 融 综合 发 展水 平 指 标 体 系 ( 见表 1 ) , 运
用 因子 分 析 法 得 出 量 化 的 各 省 农 村 金 融 综 合 发 展
国农村 金融 区域 发展 差异 研究 之 中 。假 定各 金融 地 理 因素均对 农村 金融 产生 影 响 , 且影 响 程度不 同 , 并 运 用模 糊 曲线法 考察 各金 融地 理 因素对农 村金 融综 合 发展 水平 的贡献 程 度 , 以期拓 宽 金 融 地 理 学 在农 村 金融 发展 方面 的应 用领域 , 为 国家 实施 惠农政 策 、 缩 小农 村金 融发展 差 异提供 理论 指导 。
水平 。 ( 二) 数 据 来 源 及 处 理

瑞 托 斯 ・劳拉 詹南 ( 2 0 0 1 ) 提 出了金融 地理 学 这 新 兴学 科概 念 L 5 ] 。随 着 金融 地 理学 的发 展 , 越来
越 多学 者 尝试将 这 一理论 运 用于 区域 金融 发展 差异 研究中, 如 田霖 ( 2 0 0 5 ) 将 各 种 金 融 地 理 因 素 一起 纳 入 实证 分析 , 认 为经 济 、 科技 、 文化 、 开放、 基 础设 施 、 劳 动力 等金 融地 理 因素对 区域金 融综 合竞 争力 有显 著影 响 [ 6 ; 卢佳、 金雪军( 2 0 0 7 ) 实证表 明: 地 理 位 置 等新 经 济 地 理 因 素 对 区 域 金 融 发 展 均 有 显 著 影 响L 7 ] 。但 目前 国 内从金 融地 理学 角度 研究 农 村金 融

经济学视角下的地理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的地理分析

经济学视角下的地理分析在经济学领域,地理对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理因素不仅决定了资源的分布、交通的便利性,还对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有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经济学视角下的地理分析。

一、资源的地理分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理位置决定了资源的分布,如石油在中东地区、煤炭在中国山西等。

这些资源的地理分布直接影响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

地理优势带来的资源垄断会影响国际贸易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交通的地理便利性地理因素对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有重要影响。

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区域发展紧密相关。

交通畅通的区域有利于商品流通、人员流动和信息传递,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活动的发展。

例如,伦敦的金融中心得以发展,部分归功于其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网络。

三、产业发展与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某些产业的发展需要特定的地理条件。

例如,温室农业需要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钢铁工业则需要大量的煤炭资源和铁矿石。

地理因素也影响着不同产业的空间分布。

高密度人口区域更适合发展服务业,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则更有利于重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四、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地理因素对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也有明显影响。

人们迁移的原因往往与就业机会、生活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相关。

例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到城市工作。

这种人口迁移又进一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五、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地理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条件不利或资源匮乏,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些地区常常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以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

地理因素也可以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例如,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利用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实现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经济学视角下的地理分析揭示了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资源的地理分布、交通的便利性、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以及区域差异等方面都受地理因素的影响。

中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现状原因及其改善对策

中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现状原因及其改善对策

第10卷第1期2013年1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13Vol.10No.1一、我国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现状(一)银行业区域发展现状首先,资产总量和机构网点分布不均。

2011年年末,全国各区域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计205万个,比10年增长0.5万个,从业人员为319万人,增加11.1万人,资产总额达88.8万亿元。

东部地区银行业机构总数在全国占比为39.0%、中西和东北区域分别为24%、27%、9.7%。

同时,东部地区银行业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为59.1%,中西和东北区域分别为15.6%,18.3%,7.0%。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个数、从业人员和资产总额在全国占比最高。

其中,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和山东银行业资产总额合计在全国占比超过半数;整体而言机构网点东部均占有绝对优势。

其次,外资银行明显集中于东部地区,外资银行资产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

外资银行资产的94.2%集中在东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总量严重偏低。

2011年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地区分布(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主报告》(二)证券业区域发展现状证券机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但各区域发展不均。

截至2011年年末,109家证券公司共有营业部5032个,比上年末增加388个,增幅7.71%;总资产近1.6万亿元,净资本4634亿元。

67.7%总部设在东部地区,总部设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证券公司数分别占10.8%、16.2%和5.4%。

年末,全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69家,比上年末增加6家;证券投资基金915只,比上年增加211只。

分地区看,基金公司仍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60家,西部地区3家,与10年没有变化。

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辨析

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辨析


区域金融学理论简介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 有关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 和文献 都极为有限。区域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区域可 以是诸
如欧盟 、 东盟的跨国界区域 , 狭义的区域则指一国范 围内的 不同区域。学界所指 的区域金融往往是从狭义角度加以界 定的。 国内有关区域金融的系统专著不多 , 主要有《 中国区域 金融分析》 张军洲 ,95 , 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 》 ( 19 ) 《 ( 殷得生 , 『 , o )《 削 匝 2 0 ,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 喜 0 实证研究》 刘仁伍 ,0 3 , 货币资金流动 与区域 经济发 ( 20 ) 《 展》 唐旭,99 。还有一些著作则是有针对性地介绍某些 ( 19 ) 区域的金融发展问题 。张军洲博士在其专著中提出了区域 金融的概念 内涵: 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 金融发展空间结梅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 的。主要研 究内容 包括空间金融结构的差异、 现代金融生长点、 金融资源配置 与优化组合、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区域金 融发展的动力等。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 在空间上 的分布状态。在外延上 , 它表现为具有不 同状态 、 不同层次的金融活动相对集 中的若干金融区域 。张军洲博 士首次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索进行 了界定并构建了区 域金融的研究框架 , 他本人对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成长相关 性、 区域资金流动、 区域融资机制构造、 区域经济和金融运行
特征及转轨过程中的区域金融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的 很多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有意义 。唐旭博士则主要讨 论 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 的资金流动 的原因、 途径、 趋势和效 果 。殷得生、 肖顺喜在研究的方法论上有所突破 , 他们认为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 的主题 , 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 、 地方与企业 三方的利益冲突 , 蕴含了博弈论的思想。刘仁伍博士则在戈 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概念上进行拓展和一 般化, 提出区域金融结构是指金融工具 、 金融机构 、 金融市场 和金融制度等金融要素在政治上、 经济上、 地理 和地缘上、 行 政管理上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地区的存 在。区域金融发展 是指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化 。作 者以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 展的实证结果 , 肯定金融发展理论中的积极成果 , 弥补金融 发展理论在新型市场经济和转轨经济中应用的不足, 建立健 全了区域金融结构和可持续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式。刘仁伍 博士在区域金融分析 中所采用的定性和定量 的描述方法 以 及区域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型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 2 O世纪 7 O年代以来 , 区域发展理论取得 了一系列新 的 进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迅速成为区域发展研究 的新兴 领域 , 相应的产生了金融 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 展的理论基础是金融资源论。最早提出金融资源这一概念 的是白钦先 , 山在《 王秀 金融资源论 》 中对这一理论进一步 完善和发展。金融资源包括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 实体性中 间金融资源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金融资源与 自然 资源不同, 它如同文化 、 智力资源一样, 是具有客观性的社会 资源 ; 它表示的是一定时期的价值积累和凝结 。 是对其他各 种资源, 特别是 自然资源的索取权、 支配权和拥有权; 它较之 其他资源较少受到国别和地理 的局限; 金融资源同 自然资源 样具备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 ; 金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以及 在 良好的运行环境与状态下 是可永久性持续 融

经济学考研专业介绍之区域经济学

经济学考研专业介绍之区域经济学

经济学考研专业介绍之区域经济学凯程考研晶晶老师知道很多同学对于经济学专业还不是很了解,今天老师就为大家介绍经济学中的一个专业——区域经济学一、概述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

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

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

区域经济学隶属于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二、学科介绍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三、就业方向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适合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规划部门、咨询机构、房地产行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区域经济规划与管理、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资本运营、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投资与营销、教学科研等高层次经济决策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

四、就业前景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起步晚,所以目前发展速度很快,从国家政策来看,区域经济学的作用在加强,比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东部等等,还有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等等,都是十一五规划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对于我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着重大作用,这就需要大量这方面的高科技人才。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西方经济学专业孙新雷,男,中共党员,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导。

研究方向主要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主讲《西方经济学》,《国外经济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和参与编写学术性著作15部,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0多项。

孙学敏,男,教授,博士,硕导。

西方经济学学科带头人,郑州大学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讲授的课程有:西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西方企业理论、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和中小企业管理研究。

曾在《经济日报》、《中国物价》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开放架构下的中小企业管理论丛》(1-6卷)、《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等学术著作20余部,主持“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后的管理问题研究”、“河南省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河南省科技型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企业竞争方式研究”、“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农村企业家的生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改变”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20余项,获省级科研奖励8次,获郑州大学及郑州大学商学院科研及教学奖励15次。

其主讲的《微观经济学》课程荣获郑州大学“2004年精品课程”。

孙学敏教授是郑州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教学优秀奖二等奖获得者,“郑州大学最满意授课教师”称号获得者,郑州大学科研奖获得者,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国民经济学专业杜书云,女,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导。

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

河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郑州市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郑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房地产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先后获得郑州大学“三育人”、郑州市“三育人”、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多年致力于土地制度、地产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开发问题的研究,主编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学术著作;在《经济地理》、《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房地产报》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土地农转非规律及其应用研究"(1997)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2005),主持省级和厅级项目7项;成果获省级奖励多项,2000年获郑州大学“科研优秀奖”,因辅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论文竞赛本人获得国家“园丁奖”。

金融地理及其与地方经济发展

金融地理及其与地方经济发展

【 中图分类号 】 80 F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426 (020—060 10— 7821 ) 06 —4 9 Nhomakorabea、
研 究背 景
二 、 融与地 理 金
金 融 是 金 融 地 理 研 究 的 核 心 概 念 之 一 , 般 认 为 金 融 即 货 一
交通与 通讯技术 的迅猛 发展助推 经济全球 化和 区域一体 化 的快 速推进 , 带来 区域间激烈 的竞争 , 得区域 空问结构处 使 于 快 速 变 动 和重 组 之 中 , 生产 活 动 的 区 位 呈 现 出复 杂 的集 聚 或 扩散趋势 。地方 在区域空间结构 中的位置 , 成为影 响地方发 展 的重要 因素 ,因为其 直接影响着地方是 否容 易获得各种资源 。 诸多研究都在关 注实体经济的空 间结构 , 却很少有研究关 注金 融 系 统 的 空 间 结 构 。而 现 实 中 , 融 日益 成 为 现 代 经 济 的核 心 , 金 成为现代经济 中最活跃 和最具渗透性 的部 门 , 币与金 融机 构 货 地理 已 日益 成 为 各 国 经 济 结 构 的 明显 组 成 部 分 , 形 成 力量 巨 并 大 、 盖全球 的金融网络 。I] 覆 1但金融地理及其对经济增 长的影 - 3 响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 金融发展理论 以金融系统结构功能的 时间序列演化及 其与经济发展 的关 系为主要 研究 内容 , 忽略金 融 系统 空间结构 、 间演化及 其对经 济发展 的影 响 ; 区域 层 空 在 面 , 于 区 域 金 融 发 展 与 区域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的研 究 , 多 直 接 关 大 将 宏 观 金 融 发 展 理 论 对 金 融 发 展 与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的 研 究 应 用 于区域分析 , 忽视 区域特性 。金融资本所具有 的流动本 性及 区 域 边界和制度 障碍 的存在使 得区域层 面上金融 发展与经 济增 长 的 关 系 并 不 一 定 遵 循 宏 观 金 融 发 展 理 论 中金 融 与 经 济 发 展 的关 系 , 区域金融 发展并不 是孤立 国 , 会受各种 宏观空 间结构 因素 的影 响 。 2 0世纪 8 0年代以来 ,金融地理学的诸多研究表明金融系 统 具 有 复杂 的 地 理 结 构 , 同金 融 机 构 的 网 点 分 布 和 资 金 流 向 不 不 同, 对不同地方发展 的影 响不同。I1 融地理研究有助于更 1金 - 5 好 地 理 解 金 融 系 统 的 功 能 和结 构 演 化 , 为揭 示 区 域 发 展 差 异 也 的形成和调控 区域发展差异提供新 的思路 。 而金融概念 的复 然 杂性和地理 、 间概念的演化性使得 在对 金融系统进行空 间分 空 析 和地 理学表述 时 , 很容 易产生 概念模糊 , 文以金融 地理学 本 的已有研 究为基础 , 对金融地理及其 与区域经济发展 的关 系进 i探 讨. .

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地理学发展

金融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地理学发展

Financialization,Financial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Geography 作者: 潘峰华[1];蒙莎莎[1]
作者机构: [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经济地理
页码: 106-11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0期
主题词: 金融地理学;金融化;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全球化;全球金融网络;住房金融化
摘要:金融地理学主要研究金融要素和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影响,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随着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网络等成为金融地理学的新兴前沿领域,文章重点梳理和评述以上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一方面,分权化、财政紧缩以及发展为导向的政治动机促使政府积极实施并推广金融化政策和金融工具,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金融化主要集中在住房、土地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大量的案例研究分析各级政府采用金融化政策的动机、过程以及影响,揭示金融化带来的政府治理变革的迫切性和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下,地方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有了更广泛和直接的联系,全球金融网络(Global Financial Network,简称GFN)的提出为分析金融全球化如何影响区域发展提供分析框架,已有研究致力于揭示企业和地方经济融入GFN的过程和影响,以及定量刻画GFN中的企业和城市/区域网络.最后,文章倡议国内学者关注金融地理领域,特别是要利用中国丰富的素材加强对城市与区域发展金融化和全球金融网络的研究.。

区域金融研究的新发展

区域金融研究的新发展
金融 也 是 如 此 。
统在这 一网络中 自主进化 即 自组织 。 自组 织包含两方面含义 : 一 方 面 是 指 金 融 、 济 、 会 系 统 的 自组 织 ; 一 方 面 是 指 不 同 区 经 社 另 域的金 融发展遵循 自组织 规则。物质世界 中的任何系统都处 在 定的 自组 织的演化 过程 中, 无论是 系统的结构 , 还是 系统 的功
融 系统 的 白组 织 ,尝 试 把 西 方 重 视 定 量 化 的 传 统 和 东 方 强 调 白
由 于 区域 经 济 学 与 地 理 学 的这 种 “ 源 ” 不 可 避 免 地 地 理 渊 , 学 的发展便为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带来 了“ 契机” 。本 文将 主要着
眼于 由于 金融地理 学 的发展给 区域 金融 的研究 所带来 的新 动 向 。金 融 地 理 学 是 地 理 学 的 一 个 分 支 , 是 一 个 边 缘 学 科 , 主 也 它
维普资讯 区域金 融研究 的新展 毛 剑 峰 ( 津财 经 大 学 。 津 30 5 ) 天 天 0 47
【 摘 要 】作为经济地理学的 一个分支 , 金融地理学虽然有别于 区域经济学 中的区域金融研 究, 但它们 在分析方法上
是相 客 相 洽 的 , 此 , 融 地 理 学 的 发 展 为 区域 金 融 的 研 究 开辟 了一个 新 的广 阔 空 间 。 因 金
手段 , 们 可 以 观 察 较 长 时 期 内金 融 格 局 的 变 迁 , 析 如 何 从 行 我 分

区域 金 融学 与金 融地 理学 的 差异
( ) 究 方 法上 的 差 异 一 研
传统的区域金融学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比较单一 ,理论 上也 局限 于新古 典理论 , 强调均衡 ; 融地 理学则 不同 , 金 他强调社 会 网络 、 人文 因素 , 含了复杂系统 论的观点 , 包 认为 现代社会是 一 个因索众多 、 目标多样 、 况复杂 、 情 彼此 紧密相 关的复杂巨系统 。 在这个复杂的巨系统 当中 , 人类 的社会活 动 、 经济 活动和金融 活 动是紧密相关 、 相互影响 、 相互促 进和相互制约 的, 因此经济 、 社 会和金融这三大子系统存 在关联性 和互 动性。任何一个子 系统 各要素的动态过程 ,都会 与同样 处于动态过程 中的相关要 素存

金融地理学

金融地理学

金融地理学金雪军 田 霖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

学术界尚未对这一学科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达成一致。

目前国内该学科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而国外关于金融和货币的地理学文献中,很大一部分是论文。

它们选取了相对狭窄的领域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至于难以出现全面的概括性的文献。

金融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金融地理学属于地理学庞大体系的一个分支,更准确地说,它是经济地理学科的一个子集。

金融地理学家Leyshon和劳拉詹南均认为金融地理学是由经济学衍生而来的。

国外很多学者将经济地理学分为旧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并认为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应该在于新经济地理学。

经济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与地理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顾朝林等,2002)。

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基本包括两个重要主题,即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

另外,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模型分析的方法。

地理学家却对经济学家认为的新经济地理学!持批评态度,他们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更多地考虑了区域的个性,文化、社会、历史、制度这些要素普遍受到重视。

国内的学者一般更加关注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而国外研究金融地理学的学者则格外推崇地理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

我们可以从Yeung(2003)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定义看出这一点: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经济行为的社会根植性(embeddedness)的理解;对社会主体变动性身份的描绘;探讨耗散背景在塑造经济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是繁杂、琐碎和不系统的,本文只是尝试对其目前的研究工作做一梳理。

一、关于在金融学研究中是否纳入地理要素的争议。

传统的观点是以O∀Brien为代表的地理已死!的观点。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信息交流的速度削弱了空间作用,实际上,情况可能是可替代的货币仍将继续避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逃离现存地理条件的限制!(O∀Brien, 1992)。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一、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分支,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科技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创新机制及其模式、科技工业园区的辐射与扩展功能及其相应的理论都应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几种传统的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的。

这种观点的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经济学家长期视而不见的空间维第二种观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

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第四种观点: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二、主要任务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经济活动规律。

二、所谓区位,即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志为一定的空间坐标。

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在经济空间系统中,区位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

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技术约束,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

在这一意义上,经济区位更多地强调由空间位置所标志的经济利益差别。

在区域经济学中,为了具体说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问题,经济区位往往被描述为距离某一个或几个特殊地点的不同位置所反映的市场、供求、运输成本等方面的差异问题,如距离城市中心的远近、离自然资源供给源的距离、各空间位置上的市场供求状况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差异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1)地区性投入:具体是指存在于某一区位、难以从他出移入的原料供应品或服务等(2)地区性需求:该区位上对不易转移的产出的需求状况(3)输入的投入:从外部供给源输入该区位的可转移投入的供应情况(4)外部需求:从向外部市场销售可转移产出中得到的净收入情况区域分为三类(1)均质区域,即某一区域内各变量的一致性最大,而区际分异也最大(2)极化区域,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带动单位)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3)计划区域,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他为一定的管理目的而创造,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地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位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区域定义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古典区位理论: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

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

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

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

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

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

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

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

区域经济学概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地区内经济发展与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学科,旨在理解地区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外部经济环境与内部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等。

本文将对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进行概述。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区差异原理、地理集聚原理、产业集群原理和边际分析原理。

地区差异原理认为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地区内外部条件的差异引起的。

地区差异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石,也是解释地区经济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

地理集聚原理是指经济活动往往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的趋势,即一些特定的产业和经济活动在某些地区集中发展。

这种集聚现象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空间外部性和交通运输成本等因素解释。

产业集群原理认为产业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聚集,并通过相互联系和互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

产业集群对于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边际分析原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核心思想,它强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方面的决策和行为都需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

边际分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区经济的优化配置和决策行为。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

定量研究是通过构建经济模型,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区差异的形成机制和预测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

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

定性研究是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区经济的历史演变和特殊情况下的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学研究常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区域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空间经济、区域经济和新经济地理学科体系梳理

空间经济、区域经济和新经济地理学科体系梳理

空 间 经济 学是 有 关 资源 禀赋 的空 间配 置 以及 经济 活 动 区位 问题 的学科 , 区位 理 论 的演化 有 着很 长 其 的历史 , 为经 济学 理论体 系 的发展 做 出 了令 人 瞩 目的贡献 。
1 . 空 间经济 学 的理论 基础 1
究一 般均衡 区位理论 。他 从需 求 出发 , 为最 佳 区位不 是 费用最 小点 , 不是 收入 最大 点 , 认 也 而是 收人 和费
用差 的最大点 , 即利润最 大化点 。
区位 理论新 进展 : 0 自2 世纪 6 年代起 , 0 区位 理论进 入高速 发展 的时期 , 并普 及 到区域科 学和经 济学 的
空 间 经 济 学研 究 的是 关 于资 源 在 空 间的 配 置 和 经 济 活动 的空 间 区位 问 题 , 区位 理 论 自然成 了它 的 理 论 基础 和来 源 。 1。以农 业 区位论 和工业 区位 论 为代 表 的 古典 区位论 以供 给不 受 市场 需 求 约束 的完 全 4 。 竞 争 市 场 结构 为基 础 , 利用 静 态 的局 部 均 衡 分 析 方法 , 究 单 个 企业 成 本 最 小 化 的最 优 区位决 策 ; 中 研 以
2 1 年 01
口集 聚 和其 他工 业 区位 问题 进行 了综合 分析 , 10 年 出版 了著 名 的《 于 99 工业 区位 论》 。韦伯 是第一 个 系统 地建 立工业 区位论体 系的经济 学者 , 的 区位论 是经济 区位论 的重要基 石之 一 。 他 新 古典 区位 理论 : 新古典 区位论 是对 古典 区位论 的假定条 件不 断放宽 , 使其 能在 一般 的条件下 较为准 确地 解释经 济现 实 , 好地 指导 区域 经济 活动 的过 程 。新 古 典 区位论 主要 有 中心地 理论 和最 大化 区位理 更 论 。中心地理论 主要用 于研 究 区域 中城市 的数量 和规模 , 由克里 斯泰勒 于 13 年 出版 了《 国南 部的 中心 93 德 地 区》 书 中提 出 。该 书 的出版标志 着 区位 的成本 决定 论 向利 润决定 论 的转变 。在克 里斯泰 勒之后 , 一 廖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金融学与金融地理学辨析田霖(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

鉴于国内对该学科概念的模糊性,本文从研究内容、工具和发展历程等角度对金融地理学和区域金融学两个学科加以辨析,澄清人们的认识误区,指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预测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趋势。

关键词:金融地理学;区域金融引言金融地理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目前国内对该学科的研究还很不成熟。

国内较早的有关金融地理学的综述类文章是由浙江大学的金雪军和田霖(2004)撰写的,他们大致对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最新研究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展望其应用前景,为金融学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全新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同时为金融地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由此,金融地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学者和地理学者的重视,然而对于金融地理学的概念仍然存在模糊性,很多学者对区域金融和金融地理的内涵存在疑问,既然两者在分析金融问题时都纳入了空间维度,那么它们的区别何在?金融地理学的方法论较之区域金融学的优势何在?本文将从研究内容、工具和发展历程等角度对两个学科加以辨析,澄清人们的认识误区,寻找主流金融范式与非主流金融范式的契合点,探讨两者对金融问题的解释力。

一、区域金融学理论简介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有关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和文献都极为有限。

区域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区域可以是诸如欧盟、东盟的跨国界区域,狭义的区域则指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区域。

学界所指的区域金融往往是从狭义角度加以界定的。

国内有关区域金融的系统专著不多,主要有5中国区域金融分析6(张军洲,1995),5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6 (殷得生,肖顺喜,2000),5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6(刘仁伍,2003),5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6(唐旭,1999)。

还有一些著作则是有针对性地介绍某些区域的金融发展问题。

张军洲博士在其专著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金融结构的差异、现代金融生长点、金融资源配置与优化组合、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区域金融发展的动力等。

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在外延上,它表现为具有不同状态、不同层次的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

张军洲博士首次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区域金融的研究框架,他本人对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成长相关性、区域资金流动、区域融资机制构造、区域经济和金融运行特征及转轨过程中的区域金融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的很多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有意义。

唐旭博士则主要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和效果。

殷得生、肖顺喜在研究的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

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含了博弈论的思想。

刘仁伍博士则在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概念上进行拓展和一般化,提出区域金融结构是指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等金融要素在政治上、经济上、地理和地缘上、行政管理上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地区的存在。

区域金融发展是指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化。

作者以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实证结果,肯定金融发展理论中的积极成果,弥补金融发展理论在新型市场经济和转轨经济中应用的不足,建立健全了区域金融结构和可持续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式。

刘仁伍博士在区域金融分析中所采用的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方法以及区域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理论模型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20世纪70年代以来,区域发展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迅速成为区域发展研究的新兴领域,相应的产生了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金融资源论。

最早提出金融资源这一概念的是白钦先,王秀山在5金融资源论6中对这一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金融资源包括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和整体功能性高层金融资源。

金融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它如同文化、智力资源一样,是具有客观性的社会资源;它表示的是一定时期的价值积累和凝结,是对其他各种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索取权、支配权和拥有权;它较之其他资源较少受到国别和地理的局限;金融资源同自然资源一样具备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金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以及在良好的运行环境与状态下是可永久性持续利用的资源。

由于金融资源具有脆弱性,因此金融发展必须重视改善金融资源的质,这就要求从理论上深入研究金融资源的内在属性和特征,认识开发和利用金融资源的规律,从而探索一条不可逆的金融发展道路)))金融可持续发展(白钦先,2001)。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确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却存在着难以量化的困难。

刘仁伍(2002)提出的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指数假说虽然指数全面概括、定义明确、标准一致,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其评价标准及权重的确定都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加之数据资料的可获性差,因此目前要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估还相当的困难。

陈亮、杨静(2005)对目前国内区域金融研究的零散文献进行了归纳,国内学者对区域金融的研究,多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域金融结构与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流动性,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区域金融调控、改革与发展战略。

纵观以上有关区域金融的文献,区域金融发展、资金流动、区域金融结构与金融资源配置等问题学者们都作了相关探讨,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是有些问题的阐述还不够深入;在方法上过于单一)))基本上都采取了新古典的分析方法,强调均衡,只是近年出版的崔满红(2002)的5金融资源理论研究6开始打破这种局面,用自组织的原理探讨区域金融问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研究必将面临许多新问题,单一的分析工具也许再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因此,需要引入新的方法论并对区域金融的研究进行定位,金融地理学便应运而生。

二、金融地理学的兴起和研究范畴金融地理学属于地理学庞大体系的一个分支,更准确地说,它应该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子集。

国外的很多学者将经济地理学分为旧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并认为金融地理学的学术渊源应该在于新经济地理学。

Y e ung(2003)指出,自从20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经济地理学理论和实证上的进展已经越来越快地重塑这一学科的性质并且将其与社会科学的更广泛领域联结起来。

尤其是,/经济0的概念已不再是单一的、单维的、决定论的和非空间的。

Thrift和O l ds(1996)认为,/我们需要为新经济地理学留出一席之地,使之与旧经济地理学相补充甚至取代旧经济地理学0。

新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问题被认为超出了传统的主流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Am i n and Thrif,t2000;Peck and W ills,2001),至少新经济地理学家开始关注文化、制度和政治因素,并用之重塑经济。

事实上,新经济地理学这个概念常常会引起歧义,因为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0与地理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0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 2002)。

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0基本包括两个重要主题,即: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

另外,作为主流经济学分支的新经济地理学特别强调模型分析的方法。

克鲁格曼曾指出之所以在整个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中几乎完全看不到经济地理学的身影,是因为其缺乏巧妙而有说服力的模型(克鲁格曼,2000)。

地理学家却对经济学家/新经济地理学0的方法持批评态度。

他们认为,人类的环境并不是单纯的,不仅有各种自然的和生命的环境,而且还有每时每刻影响我们的活动、信仰和价值观的许许多多的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其他的环境。

任何一个数学模型都无法将这些因素全部囊括,而克鲁格曼依然依赖不现实的假设模型,并用之代替真实世界中问题的核心部分。

地理学家眼中的/新经济地理学0更多地考虑了区域的个性,文化、社会、历史、制度这些要素普遍受到重视。

因此,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是存在对立的,国外研究金融地理学的学者格外推崇地理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0。

我们可以从Yeung(2003)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定义看出这一点: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对经济行为的社会根植性(e m-bedde dness)的理解;对社会主体变动性身份的描绘;探讨耗散背景在塑造经济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

金融地理学强调跨学科的研究,社会学、心理学、历史与地理等都是其研究的工具。

许多著文研究金融地理学的学者,用到的文化和女权运动的知识甚于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政治经济学(Leyshon, 1997)。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许多地理学家将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归为金融地理学范畴是不准确的。

人文地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才开始真正关注金融地理学。

对于此项姗姗来迟的研究而言,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David H arvey的专著5资本的局限6的出版,其中心章节是有关货币、金融和信用的;第二,地理学家不得不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劳动力的动态扩张,这种新现象不得不纳入有关增长和衰落的主流地理学的分析框架;第三,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周期性的债务和破产危机,金融繁荣的负面效应理应受到重视;第四,货币与金融制度的地理研究成为经济结构的更加显著的组成部分,构成覆盖全球的富有影响力的网络形式(Leyshon a nd Thrif,t2001)。

至此,金融地理学的研究开始进入发展繁盛阶段。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是繁杂、琐碎和不系统的。

正如Ley-shon(1998)所言,从金融地理学的文献来看,我们还只是处于入门阶段(end of the begi nn i ng),但是至少我们可以把地理学的科学性在金融领域加以发扬。

金融地理学的研究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关于在金融学的研究中是否纳入地理要素的争议。

传统的观点是以O.Brie n为代表的/地理已死0的观点。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信息交流的速度削弱了空间作用,实际上,情况可能是/可替代的货币仍将继续避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逃离现存地理条件的限制0(O' B ri en,1992)。

一些学者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提出了相反意见。

Porteous(1995)认为,尽管存在当今的电讯革命,借贷双方的物理距离仍是金融交易的重要影响因素。

他认为在证券抵押的二级市场上,借贷双方的相邻性大大影响到证券的收益;在金融产品非标准化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创造了更大的空间效应,银行由于与借贷者在距离和关系上的邻近性,导致有关非标准化贷款的风险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