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性能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光纤光缆测试方案
光纤光缆测试方案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光纤光缆测试方案,以确保光纤光缆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2. 测试目标
- 确定光纤光缆的传输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测光缆的连接质量和传输损耗。
- 验证光缆的工作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 检查光缆是否存在任何损坏或故障。
3. 测试工具和设备
- OTDR(光域分析仪):用于测量光纤光缆的传输损耗、衰减和反射损耗。
- 光功率计:用于测量光缆的光功率水平。
- 光源:用于提供光信号以进行测量。
- FiberScope(光纤检测仪):用于检查光纤连接端面的质量。
- 清洁工具:用于清洁光纤连接器和连接端面。
4. 测试步骤
1. 清洁光纤连接器和连接端面,确保光纤连接质量良好。
2. 使用OTDR测量光纤光缆的传输损耗和衰减。
3. 使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缆的光功率水平,并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4. 使用FiberScope检查光纤连接端面的质量,确保无污染和损坏。
5. 使用OTDR测量光纤光缆的反射损耗,确保无异常反射。
6. 验证光缆的工作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5. 结论
通过进行上述测试步骤,我们可以确认光纤光缆的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如发现任何问题或异常,应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请注意,本测试方案仅供参考,具体的测试步骤和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确认。
光缆光纤测试教程
光缆测试教程目录第一章光纤连接 (4)第一节光耦合 (4)一、光纤与光源耦合 (4)二、光纤与光接收器的耦合 (8)第二节光纤连接 (9)一、光纤连接方法 (9)二、光纤连接损耗的初步分析 (9)三、光纤的熔接 (13)第二章光纤尺寸参数测量 (23)第一节光纤尺寸参数定义 (23)一、作用 (23)二、定义 (23)第二节光纤几何尺寸参数测量方法 (25)一、近场图像法 (25)二、折射近场法 (27)三、侧视法 (30)四、机械法 (32)五、传输或反射脉冲延迟法 (33)六、光纤伸长量的测定 (35)第三章光纤带尺寸参数测量 (38)第一节光纤带结构 (38)一、结构 (38)二、类型 (38)第二节光纤带尺寸参数定义 (39)一、定义 (39)二、尺寸要求 (39)第三节光纤带尺寸参数测量 (40)一、目视测量法 (40)二、孔径规法 (41)第四章光纤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 (42)第一节光纤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测试目的 (42)第二节性能测量 (42)一、衰减 (42)二、色散 (55)三、偏振模色散 (65)四、截止波长 (77)五、模场直径 (83)六、有效面积 (90)七、数值孔径 (95)八、光学连续性 (97)九、微弯敏感性 (98)第五章光纤机械性能 (102)第一节光纤机械性能测试的目的 (102)第二节测量方法 (103)一、光纤强度 (104)二、疲劳参数 (111)三、可剥性 (115)四、光纤的翘曲 (117)第六章光纤带机械性能 (122)第一节光纤带机械性能测试的目的 (122)第二节测量方法 (122)一、光纤带可分离性 (122)二、光纤带可剥离性 (123)三、光纤带抗扭转 (124)四、光纤带残余扭转 (125)第七章光纤的环境性能 (126)第一节光纤环境性能测试的目的 (126)第二节测量方法 (126)一、温度循环 (126)二、温度时延漂移 (128)三、浸水 (130)四、高温高湿 (130)五、高温 (131)六、核辐照 (132)第八章光纤机械性能测试 (137)第一节光缆机械性能测试的目的 (137)第二节性能测试 (138)一、拉伸 (138)二、光缆护套耐磨损 (140)三、压扁 (140)四、冲击 (142)五、反复弯曲 (144)六、扭转 (145)七、曲挠 (148)八、弯折 (149)九、弯曲 (149)十、耐切入 (150)十一、枪击损伤 (150)十二、刚性 (151)十三、拉力弯曲 (154)第九章光缆的环境性能 (155)第一节环境性能测试的目的 (155)第二节性能与测试 (156)一、温度循环 (156)二、渗水 (158)三、阻水油膏滴流 (159)四、油分离和蒸发 (160)五、气体阻力 (161)六、风积振动 (162)七、过滑轮 (164)八、舞动 (165)九、耐电痕 (166)十、阻燃 (167)第十章光缆线路工程测量 (169)第一节光缆线路工程测量的目的 (169)第二节单盘光缆现场复测 (169)一、规定 (169)二、光缆长度复测 (170)三、单盘光缆衰减测量 (173)第三节光纤后向散射衰减曲线 (178)一、曲线的作用 (178)二、观察和评价 (179)第四节工程竣工测量 (180)一、目的 (180)二、测量内容 (180)三、光缆线路衰减测量 (180)四、光缆线路衰减曲线测量 (182)五、光缆线路电特性测量 (186)六、光缆护层对地绝缘测量 (188)七、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监测 (189)第五节光缆链路偏振色散测量 (190)一、目的 (190)二、偏振模色散对系统的影响 (190)三、光缆链路偏振模色散 (192)四、光缆链路偏振模色散的测量 (196)第六节光缆线路自动监控 (197)一、目的 (197)二、监测原理与系统组成 (197)三、光缆线路监控 (199)第一章光纤连接在介绍光纤光缆性能检测方法之前,先讲述光纤连接特别是光纤端面处理和熔接技术,作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训练。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XXXX新编)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XX学院电子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2016年2月目录实验要求II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III实验一单模光纤特性测量1实验二多模光纤特性测量3实验三光连接器和跳线特性测量6实验四光可变衰减器性能测试实验8实验五光波长区分10实验六 OTDR原理及运用11实验七双音多频检测实验14实验八 PDH终端呼叫处理通信系统综合实验17 实验九 OCDMA直接序列扩频技术25实验十光波分复用器31附录实验系统概述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是:1)认真阅读实验知道书,了解实验任务2)复习实验中所有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学习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再继续实验。
5、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试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在拆除实验线路。
7、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8、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光纤实验箱使用注意事项光学器件属于昂贵易损器件,所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加倍小心,防止光学器件的损坏,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地进行,请注意以下事项:1、请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操作步骤后开机实验,实验各测试点、跳线及开关说明请参考附录III,正确连接导线,以免造成光学器件和芯片的损坏。
2、实验箱使用过程中应有防静电措施,以防静电损坏光学器件。
3、光学器件属于昂贵器件,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请注意轻拿轻放,遇到问题须及时向老师报告。
光纤光缆(实验报告)
光纤光缆技术实验报告书指导教师:刘孟华、魏访报告人:吴宁峰组员:吴思童李金活姜峰曹健保王鹏实验时间:2014.06.08光缆的接续一、实验目的:通过接续盒将光缆接续。
二、实验仪器:准备工具、材料(接续盒、环割刀、光缆、工具、以表齐全,摆放整齐)。
三、操作步骤:1、光缆开剥:在开剥前检查光缆是否损坏,清洁光缆的端头,在光缆端头约1m处用割刀环切光缆外护套,割断外护套之后将外护套抽离(注意切伤光纤),剥去内护套露出加强芯、光纤束管。
依次用棉纱、酒精加强芯、光纤束管擦拭干净。
2、光缆端头及加强芯的固定安装将光缆端头正确放到接续盒固定处,固定。
3、光纤束管开剥理顺光纤束管,确定光纤束管的拨开位置。
用专用束管刀或钳使束管外部受伤,切勿伤及光纤。
去掉束管时,顺着束管方向用力,剥除后用脱脂棉将光纤上的油膏轻轻擦拭干净,放在干净的作业台上。
4、光纤预留盘:把束管放入收容盘内,收容盘两端用尼龙扎带将束管固定在收容盘内,注意扎带不要太紧使光纤变形增加损耗。
5、用相同的方法使另一个光缆接头同样处理。
6、光纤熔接保持作业台和熔接机的清洁,并打开熔接机设定好参数、预热。
光纤接续要按顺序一一对应接续,不得交叉错接。
7、光纤的盘纤每接一管光纤要将接好的光纤编号收入收容盘内,收容时可从一端或两端向光纤保护管方向收容,将光纤保护管安全牢固的固定在光纤保护管的固定槽内。
确认无误后盖上盘盖并测试。
8、光纤接头盒的封装:在进行光缆与接头盒的密封时,要先进行密封处的光缆护套的打磨工作,用纱布在外护套上垂直光缆轴向打磨,以使光缆和密封胶带结合得更紧密,密封得更好。
接头盒上下盖板之间的密封,主要是注意密封胶带要均匀地防止在接头盒的密封槽内,将螺丝拧紧,不留缝隙四: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到了光纤光缆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初步了解到了光缆的连续。
光纤的熔接一、实验目的:通过熔接的方法使光纤无缝的接续在一起。
二、实验仪器:光纤熔接机、剥纤钳、光纤切割刀、清洁棉等。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指导老师:刘红2008年3月第一部分光纤通信无源光器件连接实验实验一连接器和光纤跳线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仪器1、J H5002型光纤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二台2、J H5002B型光纤光无源器件连接实验箱一台3、光功率计一台二、实验目的1、使学生2、深入了解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的各种特性3、熟悉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的应用方法三、实验内容准备工作:使用两台发送波长分别为1310nm和1550nm 的“JH5002型光纤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作为1310nm和1550nm光源。
设置两台“JH5002型光纤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线路编码工作方式为5B6B、输入数据为m序列。
按图1.1.1连接好测试设备,连接尾纤、连接器和光无源部件时注意定位销方向。
连接器跳线图1.1.1 光连接器和跳线性能测试连接示意1、插入损耗测量1)用光功率计测量1310nm光源经尾纤输出在“a”点的光功率P a;然后将信号接入连接器的输入端口;用光功率计测量经一对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输出“b”点光功率P b。
记录测量结果,填入表格,计算一对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插入损耗值。
2)可以在“b”点之后,再接入一对光连接器和光纤跳线器,测量输出“c”点光功率P c,观测大致的误差偏离值。
2、回波损耗被测件(连接器+跳线器)的回波损耗是指正向入射到被测件的光功率和沿着输入路径返回被测件入口端的光功率比。
实验步骤如下:(1)测量1550nm光分路器(3dB耦合器)的实际分光数值,按图1.1.2连接。
在不连接被测件条件下,测量3dB耦合器a、b两路输出的功率P a和P b。
图1.1.2 3dB耦合器特性测量(2)测量光分路器(3dB耦合器)两路输出的隔离度A ab,按图1.1.3连接。
在耦合器输出端之一的a点输入功率P c dBm,测量耦合器另一输出端b点的输出功率P c,dBm则a,b两点的隔离度A ab=P c- P c, dB。
G.654.E光纤光缆的工程实践
G.654.E光纤光缆的工程实践贺永涛; 李经章; 黄劲松【期刊名称】《《邮电设计技术》》【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6页(P16-21)【关键词】G.654E; 光纤; 标准化【作者】贺永涛; 李经章; 黄劲松【作者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31 G.654.E光纤简介G.654 光纤具有有效面积大、衰减低和非线性系数低的特点,可有效改善光传输指标,增大复用段长度,避免干线网络结构的大规模改动,从而降低陆地传输系统的建设成本。
从海洋到陆地,工作环境要求更严苛,甚至可能会影响干线光缆的结构。
中国联通建设的哈密—巴里坤和济南—青岛2个试验段,探讨了G.654.E光纤的相关指标以及陆地应用能力。
1.1 G.654的传统应用越洋G.654海缆系统中,复用段最高可达14 000 km以上,可充分发挥其损耗低、传输距离长的优点。
相比陆缆,海缆的结构设计和工作环境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越洋海缆通常为4~6 纤芯对,采用不锈钢中心管式结构,同时外护层仍有聚乙烯护套和钢丝铠装等硬保护,在正常工作时海纤基本不受外部应力影响。
b)海缆光纤一般采用数十公里大盘长设计,尽量减少接头,提升系统性能。
c)海缆的工作环境通常位于大洋底部,温度恒定为-1℃~0℃,终年无变化;而陆地光缆受昼夜温差(中国北方地区冬夏温差可达70℃以上)、拉拽和侧压等机械应力影响巨大。
考虑到海缆和陆缆的以上区别,在传输系统升级到400 Gbit/s 及以上的需求日益迫切的当前,对G.654光纤进行陆地环境论证,可保护工程投资,使光通信技术稳健发展。
1.2 G.654.E的进展和标准化400 Gbit/s 技术的主要挑战是高频谱效率和长距离传输之间的平衡。
考虑到物理限制和实际传输距离,400G 的频谱效率很难达到100G(2 bit/s/Hz)的4倍,但是显著的提升还是必要的。
光纤光缆性能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光纤光缆性能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姚燕李春生北京邮电大学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6.5实验一 数字发送单元指标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光发端机输出光功率的指标要求2、掌握数字光发端机输出光功率的测试方法3、了解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指标要求4、掌握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试数字光发端机的输出光功率2、测试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3、比较驱动电流的不同对输出光功率和消光比的影响三、预备知识1、输出光功率和消光比的概念四、实验仪器1、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1台2、FC接口光功率计 1台3、FC/PC-FC/PC单模光跳线 1根4、万用表 1台5、850nm光发端机(可选) 1个6、ST/PC-FC/PC多模光跳线(可选) 1根7、连接导线 20根五、实验原理光发送机是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三大组成部分(光发送机、光纤光缆、光接受机)之一。
其功能是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光脉冲信号,并以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所要求的光脉冲信号波形从光源器件组件的尾纤发射出去。
光发送机的指标有如下几点:1、输出光功率:输出光功率必须保持恒定,要求在环境温度变化或LD器件老化的过程中,其输出光功率保持不变,或者其变化幅度在数字光纤通信工程设计指标要求的范围内,以保证其数字光纤通信系统能长期正常稳定运行。
输出光功率是指给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送入一伪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测试信号,用光功率计直接测试光发端机的光功率,此数值即为数字发送单元的输出光功率。
输出光功率测试连接如图1-1所示。
图1-1 输出光功率测试连接示意图根据CCITT标准,信号源输出信号为表1-1所规定的要求。
表1-1 信号源输出信号要求数字率(kbit/s) 伪随机测试信号2048 215-18448 215-1 34368 223-1 139264223-12、消光比:消光比定义式如下式1-1,P 0是给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发送全“0”码,测得的光功率,P 1是给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发送全“1”码,测得的光功率,将P 0,P 1代入公式:01lg 10P PEXT =(1-1)即得到光发端机的消光比。
通网通技光纤光缆实验报告书
实验一 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一、实验目的:1、2、 3、二、实验内容:1、 测量裸光纤芯径、包层直径、芯不圆度、包层不圆度、芯包不同心度几何参数。
2、 测量光纤涂层的涂层外径、涂层厚度、涂层不圆度、芯涂不同心度几何参数。
三、测试原理:利用LED 作为仪器的注入及照明光源,数值孔径为0.3,放大倍数为20倍的物镜将光注入光纤,精密的五维条件架使光的注入和端面的成像聚焦达到最佳。
20倍物镜将光纤端面成像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CCD 摄像头的光敏面上,通过A/D 转换和图像采集系统,经计算机处理,得到光纤的各个几何参数。
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的原理框图光纤芯径和包层直径采用圆公式进行拟合计算:∑⎥⎦⎤⎢⎣⎡--++=22202021)()(c i i c R Y Y X X S 式中:Sc 为标准偏差;X i 和Y i 为光信号在某一数值的象素点的坐标值。
(对多模光纤的芯径计算,X i 、Y i 为峰值×5%的象素点的坐标值)。
X 0、Y 0 为光纤或包层的重心坐标(即纤芯圆心或包层圆心的坐标值),R c 即为拟合圆的半径。
光纤纤芯直径或包层直径即为:2R c 光纤芯/包不圆度即为芯与包层之间的距离。
2对于芯和包层的不圆度,采用椭圆公式拟合:∑⎥⎦⎤⎢⎣⎡--++-+=22022021s i n c o s ()s i n c o s (B Y X Y A X Y X S i i i i c θθθθ 式中:A 、B 为椭圆的长短轴值不圆度即为%10022⨯⎥⎦⎤⎢⎣⎡-R B A 四、实验步骤:1、 打开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主机,计算机电源,预热40分钟。
2、 将光纤几何参数测试仪前面板上的单、多模开关置于相应位置。
3、 启动计算机后,显示屏上显示:Microsoft Windows 98 Startup Menu 选择6:Command Prompt Only 进入光纤几何参数测试系统主菜单。
光纤光缆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光纤光缆测试技术实验报告本试验是针对单模光纤单芯光缆,主要介绍各项测试项目和测试过程,考察光纤光缆质量和性能。
试验项目结构如下:
1、聚酯或涤纶芯线关系参数测试:通过测试聚酯芯线或涤纶芯线关系参数,评价光缆导体参数偏差;
2、绝缘电阻测试:测量聚氯乙烯(PVC)绝缘层的电阻,可以评估该材料的质量;
3、绝缘测试:模拟真实的安装环境,测量芯缆绝缘材料的抗张强度以及耐电晕抗压,以判断其防水性能;
4、尤瑞尔系数测量:测量尤瑞尔系数,可以评价绝缘层的质量;
5、光学实验:测量光缆的传输特性,根据过程中接收电平,评估光纤光缆的数据传输距离;
6、电气参数测试:测量保护层的传导连接,允许电流测量,断开保护层的试验;
7、工艺实验:效能测试,如热变,冷收缩,外出线压缩;
实验结果显示,所有试验项目均达到了质量标准,单模光纤单芯光缆的质量和性能较高,可以达到工程实施要求。
本试验成功完成,用以评价光纤光缆质量和性能,可帮助工程中选择合适的光纤光缆,为光缆线路布放提供依据。
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篇一:性能测试作业指导书_修订稿性能测试作业指导书编制部门:UI与测试部文件修改记录表目的为了让测试同事初步了解LoadRunner并掌握目前性能测试项目的方法和基本步骤而编写。
1. 测试准备参考性能测试流程_初稿.doc注意:a. 考虑测试数据如何提取或如何造数据,即后续脚本中参数化要用的数据;b. 要考虑到哪些表可以查看到各业务操作的结果数据,以确认功能操作的正确性;c. 若表间存在关联,该如何删除相关结果数据,以便测试数据可以重复使用;建议以上几点最好在明确需求时和开发沟通好,在功能确认时进行验证。
举例:选房系统(来自:WwW. : 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与开发沟通得到的测试需求,仅供参考。
2. 录制脚本(VuGen)明确需求、功能确认无误之后,方可录制脚本。
3.1. 选择协议首先打开VuGen,依次点击:程序—>HP LoadRunner—>Applications—>VuGen,接着新建脚本,选择协议,如下图:录制时要选择正确的协议,否则录制后会出现脚本是空的情况。
在选房系统中选用“Web(HTTP/HTML)”协议。
如果不知道选什么协议,可以和开发沟通。
3.2. 录制选项设置选择协议,点击“Create”按钮,在弹出框中点击“Option”按钮,进入录制选项设置页面篇二:电性能测试作业指导书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篇三:5、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根据《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锅炉受热面管子的对接接头,当材料为碳素钢时,可免作检查试件,当材料为合金钢时,在同钢号、同焊接材料、同焊接工艺、规范的情况下,从每批产品上切取,接头数的0.5%作为检查试件,但不得少于1套试样所需接头数。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含原理
实验1 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2.初步了解完整光通信的基本组成结构;3.掌握光通信的通信原理。
二、实验仪器1.光纤通信实验箱2.20M双踪示波器3.FC-FC单模尾纤 1根4.信号连接线 2根三、基本原理本实验系统重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
电端机又分为电信号发射和电信号接受两子部分,光信道又可分为光发射端机、光纤、光接受端机三个子部分。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光通信)如下图所示:图1.2.1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在本实验系统中,电发射部分可以是M 序列,可以是各种线路编码(CMI 、5B6B 、5B1P 等),也可以是语音编码信号或者视频信号等,光信道可以是1550nmLD+单模光纤组成,可以是1310nm 激光/探测器组成,也可以是850nmLED+多模光纤(选配)组成。
本实验系统中提供的1550nmLD 光端机是一体化结构,光端机涉及光发射端机TX (集成了调制电路、自动功率控制电路、激光管、自动温度控制等),光接受端机RX (集成了光检测器、放大器、均衡和再生电路)。
其数字电信号的输入输出口,都由铜铆孔开放出来,可自行连接。
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2.2 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结构示意图四、实验环节1. 关闭系统电源,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550、RX1550两法兰接口(选择工作波长为1550nm 的光信道),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 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 码PN ”。
确认,即在P101铆孔输出32KHZ 的15位m 序列。
3. 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4. 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101、P203两铆孔,示波器A 通道测试TX1550测试点,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W205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550)幅度,最大不超过P204光接受输入光发射输出5V。
即将m序列电信号送入155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550法兰接口输出。
光纤测量实验指导书2015
目录实验一LD/LED的P-I-V特性曲线测试实验二光电管光照特性测试实验三单模光纤衰减系数的测试实验四单模光纤几何参数测量实验五OTDR测量仪应用实验六单模光纤模场半径测量实验七微孔直径的衍射测量实验八图像信息处理的光电实现实验九光纤传感的温度测量实验实验十光纤传感的压力测量实验说明:一次实验3课时,分两批实验,周一晚6:00,周五晚6:00实验一、二、三,比较基础,同学都要做。
实验四~十相对专业一点,需花费较多的时间。
为保证质量,采用分组主攻一个或两个实验,同时适当了解其他实验的方式来做。
实验一LD/LED的P-I-V特性曲线一.实验目的1.测试LD/LED的功率-电流(P-I)特性曲线和电压-电流(V-I)特性曲线,计算阈值电流(I th)和外微分量子效率。
2.了解温度(T)对阈值电流(I th)和光功率(P)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1.LD激光二极管(带尾纤输出,FC型接口)1只2.LED发光二极管1只3.LD/LED电流源1台4.温控器(可选)1台5.光功率计1台6.积分球(可选)1个7.万用表2台三.实验原理激光二极管LD和发光二极管LED是光通讯系统中使用的主要光源。
LD和LED都是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其核心部分都是P-N结。
因此其具有与普通二极管相类似的V-I特性曲线,如图所示:VV TI图1 LD/LED的V-I特性曲线由V-I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LD/LED总的串联电阻R和开门电压V T。
图2 LD/LED的P-I特性曲线在结构上,由于LED与LD相比没有光学谐振腔。
因此,LD和LED的功率与电流的P-I 关系特性曲线则有很大的差别。
LED 的P-I 曲线基本上是一条近似的线性直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LD 的P-I 曲线有一阈值电流I th ,只有在工作电流I f >I th 部分,P-I 曲线才近似一根直线。
而在I f <I th 部分,LD 输出的光功率几乎为零。
对于LD 可以根据其P-I 曲线可以求出LD 的外微分量子效率ηD 。
光缆测试作业指导书—3
光缆测试作业指导书第三组组长:李春龙组员:赵李妮、贾瑶、韩明浩、刘赵雷、李富雄目录一、适用范围 (3)二、准备工作 (3)1.线路器材点验 (3)2.工具仪器 (3)3.劳动组织 (4)4.技术管理准备 (4)(1)内业技术准备 (4)(2)外业技术准备 (4)三、质量控制及检验 (4)四、随工测试 (5)1.检查资料 (5)2.外观检查 (6)3.核对端别 (6)4.光纤检查 (6)5.光特性测试 (6)(1)长度复测 (6)(2)后向曲线 (7)(3)衰减测试 (7)6.电特性检查 (7)(1) 绝缘电阻的测量 (7)(2) 绝缘强度的测试 (7)(3) 防水性能检查 (8)五、竣工测试 (8)1.竣工测试项目 (8)2.测试标准 (9)(1)光缆线路衰减测试 (9)(2)测量方式 (10)(3)测量方法的选择 (10)(4)测试标准 (11)(5)测试记录 (11)五、安全与环保要求 (11)1.安全要求 (11)2.环保要求 (12)附表1:线路器材点验 (12)附录2:检查资料 (13)附录3:外观检查 (14)附表4:光缆单盘检验测试记录 (14)附表5:测试记录表 (16)附表六:测试记录表 (20)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直埋光缆敷设工程中光缆检测二、准备工作1.线路器材点验光缆刚出厂附有出厂测试记录,点验时应对光缆规格、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所有线路器材要符合设计要求。
(见附录1)2.工具仪器3.劳动组织4.技术管理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
准备(2)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调查报告、光缆径路测量资料进行光缆配盘;干线光缆配盘应根据通信机房、区间无线基站、信号中继站、各类亭所等位置里程和径路长度,选择合适的光缆盘长,确保光缆分歧接头落在上述相关设备机房附近。
【精编范文】光纤实验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光纤实验指导书篇一:光纤实验指导书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目录实验一、半导体光源P-I特性曲线测试(做) ................................................... 7 实验二、光线路码实验(做) .............................................................. ................. 8 实验三、平均发送光功率的测试(做) ............................................................14 实验四、消光比EXT测试(做) .............................................................. ........ 16 实验五、模拟光发送调制度m测试 ...................................................................17 实验六、光纤几何特性测量 .................................................................. ............... 19 实验七、光纤损耗特性测量 .................................................................. ............... 21 实验八、光纤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做) ............................................................25 实验九、光接收机灵敏度测试 .................................................................. ........... 27 实验十、光接收机动态范围的测试 .................................................................. ... 30 实验十一、眼图实验 .................................................................. ........................... 31 实验十二、语音光纤传输系统 .................................................................. ........... 35 实验十三、2M数字光纤通信系统 .................................................................. .... 39 实验十四、WDM光纤通信系统(做) .............................................................44实验系统组成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传输光纤及无源光器件、模拟和数字光端机各一对、测试信号(如模拟的三角波、正弦波和锯齿波和数字的PN序列等)和各种时钟源、丰富的接口(如2M口、电视、电话、计算机接口等)、主控CPU及键盘、液晶显示、误码性能测试等。
KY·CSY10G型实验指导书(10版)
浙大科仪简介浙江大学仪器系(科仪系)在全国高校中最早开设“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并开发出CSY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应用于实验教学。
杭州浙大科仪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电子、光电信息专业的雄厚技术实力,多年来研制了KY·CSY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仪器、在全国领先的激光、光电测试、光通讯实验系统、KZSY系列自动化教学实验仪器,已经装备了全国1000多所高等院校的物理、机电、电子电气、光学、光电、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实验室。
“浙大科仪”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校风,遵循“服务教学不断超越”的宗旨,根据自身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在保持自己产品专业特色的同时,紧跟科学技术发展与相对应的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设备的更新,不断开发出科技含量高、实验内容新颖深受高等院校欢迎的实验设备,“浙大科仪”教学仪器已经成为高教实验设备中的品牌产品。
“浙大科仪”不断加强现代企业管理,通过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现代质量管理体系和以用户满意为标准的售后技术服务制度,“浙大科仪”将始终伴随中国教育事业“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0 -目录Ⅰ仪器说明(仪器使用前请详阅本章) (3)一实验工作台部分 (3)二信号源及仪表显示部分 (3)三处理电路部分 (4)四数据采集及实验软件部分 (5)五CCD应用软件 (7)六实验操作须知 (15)Ⅱ实验内容 (16)实验一光敏电阻特性实验 (16)实验二光敏电阻的应用——暗灯控制 (21)实验三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 (22)实验四光敏三极管特性实验 (27)实验五光敏管的应用——光控电路 (31)实验六红外光敏管特性实验 (32)实验七红外光敏管的应用——红外检测 (35)实验八光电池特性实验 (35)实验九光电池的应用——光强计 (39)实验十光纤位移传感器特性实验 (40)实验十一光纤位移传感器——位移测量 (42)实验十二光纤位移传感器——测温实验 (43)实验十三光纤位移传感器——转速测量 (44)实验十四光电耦合式传感器——转速测量 (45)实验十五菲涅尔透镜特性实验 (46)实验十六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特性实验 (46)实验十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人体探测 (48)实验十八PSD光电位置传感器——位移测量 (48)- 1 -实验十九PSD光电位置传感器——光电特性 (51)实验二十光栅传感器——光栅距的测定 (52)实验二十一光栅传感器——测距实验 (53)实验二十二光栅莫尔条纹特性实验 (54)实验二十三CCD电荷耦合传感器——莫尔条纹计数 (56)实验二十四CCD电荷耦合传感器——测径实验 (57)Ⅲ附录资料 (59)附录一实验接线直观图 (59)附录二仪器工作台布局图 (68)附录三实验电路原理图 (68)附录四数据分析相关知识 (73)附录五光电传感实验原理 (77)- 2 -仪器说明(仪器使用前请详阅本章)KY·CSY10G型光电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是为了满足现代光电传感器实验教学课程所需而研制的实验仪器,它集各经典与新型光电传感器件、被测体、信号源、仪表显示、处理电路、信号采集与处理及实验所需的温度源、位移、光源、旋转装置等机构中于一体,可以方便地对各光电器件进行光电特性、光照特性、温度特性、光频特性、伏安特性及应用演示等二十四种实验,并可根据实验原理自主开发出更多的实验内容。
光纤测试指导书
光纤通信与光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目录引言 (2)实验一半导体激光器P-I特性参数测量 (4)实验二半导体光电检测器参数测量 (8)实验三光纤无源器件参数测量 (15)实验四光纤时域反射测量(OTDR) (20)实验五语音、图像光纤传输及波分复用(WDM) (22)实验六掺铒光纤放大(EDFA) (25)实验七光纤激光器参数测量 (30)实验八光纤光栅温度传感与测量 (32)实验九单模光纤损耗特性和截止波长测量 (34)实验十光纤色散测量 (38)实验十一光纤非弹性散射及喇曼放大(FRA) (41)实验十二电吸收调制(EAM) (46)实验十三半导体激光器光谱测量与模式分析 (48)实验十四光纤马赫任德干涉测量 (54)实验十五液晶显示器(LCD)电光特性曲线测量 (57)实验十六辉光放电与等离子体显示(PDP) (62)实验十七多碱光电阴极光谱响应与极限电流密度测量 (67)实验十八微光像增强器电子透镜调节与增益测量 (71)实验十九CCD信号采集与处理 (75)实验二十CCD光电摄像系统特性测量 (79)实验二十一阴极射线显像管(CRT)电子聚焦与偏转 (83)实验二十二MEMS微镜与DLP投影 (91)实验二十三有机发光器件(OLED)参数测量 (94)引言光通信技术是当代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在信息传输的速率和距离、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通信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成为现代通信的基石,是信息时代来临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
现代光通信是从1880年贝尔发明‘光话’开始的。
他以日光为光源,大气为传输媒质,传输距离是200m。
1881年,他发表了论文(关于利用光线进行声音的复制与产生)。
但贝尔的光话始终未走上实用化阶段。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没有可靠的、高强度的光源;二是没有稳定的、低损耗的传输媒质,无法得到高质量的光通信。
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上述两个障碍未能突破,也由于电通信得到高速发展,光通信的研究一度沉寂。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光电感测传感器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敏晶体管、光遮断器的特性二、实验仪器设备1、KL-62001 实验器。
2、模板KL-64001,KL-64002,KL-64003。
3、连接线2mm-0.65mm。
4、附件:小磁铁三、实验电路原理说明(一)、光电晶体光控电路本电路由光电晶体所构成的光控开关电路。
当光电晶体不受光时,C、E 两端为截止状态,因此输出端为高电位。
当受光时,受光强度的大小,输出电压随之做大小变化。
(二)、光遮断器当光遮断器的检测口没有物体通过时,发光二极管加一偏压,产生一光源,此一光源,照射光电晶体,集电极电流变大,使集电极电位(Vo)下降。
一旦光束被检测物阻断时,光电晶体的集电极电路下降,集电极电压(Vo)上升。
利用集电极电压的高低变化,并将输出波形加以调整,即可侦测物体的有无。
四、实验步骤与记录(一)、光电晶体1、依图所示,取出KL-64001 模板的PHOTO TRANSISTOR 区域。
2、输出Vo1 端接KL-62001 STATUS DISPLAY & DCV INPUT 正端,接地接INPUT 负端。
3、KL-62001 接线图4、将KL-62001 主机的电源打开,此时显示器应亮。
5、将KL-62001 STATUS DISPLAY & DCV MODE 选在DCV,RANGE 定在20V。
6、当光电晶体不受光时(用手将光电晶体的受光面遮住),量测Vo1 端的电压值,记录。
7、当光电晶体受光时(以日光灯直射时),量测Vo1 端的电压值,记录。
8、光源打开,移动光电晶体与光源的距离,记录。
距离 0cm 5cm 10cm 15cm 20cm 30cm 40cm 50cmVo1(二)、光遮断器1、依图所示,找出KL-64001 模板的PHOTO INTERRUPTOR 区域。
Vo2 端接至KL-62001 STATUS DISPLAY & DCV INPUT 正端,接地端接至INPUT 负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纤光缆性能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姚燕李春生北京邮电大学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6.5实验一 数字发送单元指标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光发端机输出光功率的指标要求2、掌握数字光发端机输出光功率的测试方法3、了解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指标要求4、掌握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试数字光发端机的输出光功率2、测试数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3、比较驱动电流的不同对输出光功率和消光比的影响三、预备知识1、输出光功率和消光比的概念四、实验仪器1、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1台2、FC接口光功率计 1台3、FC/PC-FC/PC单模光跳线 1根4、万用表 1台5、850nm光发端机(可选) 1个6、ST/PC-FC/PC多模光跳线(可选) 1根7、连接导线 20根五、实验原理光发送机是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三大组成部分(光发送机、光纤光缆、光接受机)之一。
其功能是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光脉冲信号,并以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性能所要求的光脉冲信号波形从光源器件组件的尾纤发射出去。
光发送机的指标有如下几点:1、输出光功率:输出光功率必须保持恒定,要求在环境温度变化或LD器件老化的过程中,其输出光功率保持不变,或者其变化幅度在数字光纤通信工程设计指标要求的范围内,以保证其数字光纤通信系统能长期正常稳定运行。
输出光功率是指给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送入一伪随机二进制序列作为测试信号,用光功率计直接测试光发端机的光功率,此数值即为数字发送单元的输出光功率。
输出光功率测试连接如图1-1所示。
图1-1 输出光功率测试连接示意图根据CCITT标准,信号源输出信号为表1-1所规定的要求。
表1-1 信号源输出信号要求数字率(kbit/s) 伪随机测试信号2048 215-18448 215-1 34368 223-1 139264223-12、消光比:消光比定义式如下式1-1,P 0是给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发送全“0”码,测得的光功率,P 1是给光发端机的数字驱动电路发送全“1”码,测得的光功率,将P 0,P 1代入公式:01lg 10P PEXT =(1-1)即得到光发端机的消光比。
消光比的值与光源工作电流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当发送“0”时,工作电流应在阀值附近,实验时可调节相应的驱动电流值。
阀值电流的测量方法见附录。
光通信系统一般要求消光比越大越好,但是不可过大或过小,消光比太大,即预偏置电流太小或没有,影响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消光比太小,则调制深度浅,有用光功率比例减小,影响系统灵敏度。
六、实验注意事项1、由于光源,光功率计等光学器件的插头属易损件,应轻拿轻放,使用时切忌用力过大。
2、不可带电拔插光电器件,要拔插光电器件,须先关闭电源后进行。
七、实验步骤A、1550nm 数字光发端机平均光功率及消光比测试1、连接导线:PCM 编译码模块T661与CPLD 下载模块T983连接,T980与1550nm 光发模块输入端T151连接2、用FC-FC 光纤跳线将1550T 输出端与FC 接口光功率计连接,形成输出光功率测试系统。
3、接上交流电源线,先开交流开关,再开直流开关K01,K02,五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4、接通PCM 编译码模块(K60)、CPLD 模块(K90)和光发模块(K15)的直流电源。
5、将光功率计调至1550波长档,用光功率计测量此时光发端机的光功率,即为光发端机的输出光功率。
6、关闭各直流电源开关,拆除导线,连接导线T504与T151,将数字信号拨为全“1”,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 1,将数字信号拨为全“0”,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 0。
7、将P1,P0代入公式4-1式即得1550nm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消光比。
8、依次关闭各电源,拆除导线,拆除光纤跳线,将实验箱还原。
B、1310nm 数字发端机输出光功率及消光比测试1、连接导线:PCM 编译码模块T661与CPLD 下载模块T983连接,T980与1310nm 光发模块输入端T101连接。
2、用FC-FC 光纤跳线将1310T 输出端与光功率计连接,形成输出光功率测试系统。
3、将拨码开关BM1、BM2和BM3分别拨到数字、1310nm 和1310nm。
4、接上交流电源线,先开交流开关,再开直流开关K01,K02,五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5、接通PCM 编译码模块(K60)、CPLD 模块(K90)和光发模块(K10)的直流电源。
6、用万用表监控R110两端电压(红表笔插T103,黑表笔插T104),调节电位器W101,使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流为25mA。
7、将光功率计调至1310波长档,用光功率计测量此时光发端机的光功率,即为光发端机的输出光功率。
8、关闭各直流电源开关,拆除导线,连接导线T504与T101,将数字信号拨为全“1”,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1,将数字信号拨为全“0”,测得此时光功率为P0。
注意:当驱动电流大于阀值电流时,P0 等于阀值电流对应的P0值。
9、将P1,P0代入公式1-1式即得1310nm数字光纤传输系统消光比。
10、重复6-9步,调节电位器W101,调节驱动电流大小为下表中数值时,测得的输出光功率及消光比填入下表。
11、依次关闭各电源,拆除导线,拆除光纤跳线,将实验箱还原。
表1-2 实验结果驱动电流(mA) 5 10 15 20 25平均光功率(uW)P1(uW)P0(uW)消光比(dB)八、实验报告1、字迹工整,原理分析透彻3、记录光发端机的输出光功率,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光发端机的消光比4、比较不同驱动电流下的输出光功率及消光比,确定驱动电流取多大时,1310nm光发送系统更符合传输要求5、比较1310nm及1550nm数字光发送系统输出光功率及消光比,并分析系统性能指标6、对实验结果以及误差分析正确九、思考题1、输出光功率大小对光纤通信系统有何影响?2、消光比大小对光纤通信系统传输特性有何影响?1、如何确定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驱动电流?实验二 光纤衰减与损耗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纤损耗的定义2、学会用插入法测量多模光纤的损耗二、实验内容1、测量多模光纤的衰减2、测量多模光纤的弯曲损耗三、预备知识1、了解多模光纤的特点、特性四、实验仪器1、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1台2、850nm光发端机 1个3、FC接口光功率计 1台4、万用表 1台5、ST/PC-FC/PC多模光跳线 1根6、FC/PC-FC/PC多模光跳线 1根7、扰模器 1台8、小可变衰减器(或2km光纤) 1个9、连接导线 20根五、实验原理1、损耗机理本实验研究无源器件多模光纤的损耗。
对于光纤来说,产生损耗的原因较复杂,光能在光纤中传输时,除了由于吸收、散射而使光能损失外,由于成缆敷设造成的光纤微弯和宏弯曲,光纤的耦合和接续,都会使光能产生附加的损失。
归纳起来,产生衰减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吸收损耗,散射损耗,附加损耗,具体如下:(1)纤芯和包层物质的吸收损耗,包括石英材料的本征吸收和杂质吸收;(2)纤芯和包层材料的散射损耗,包括瑞利散射损耗以及光纤在强光场作用下诱发的受激喇曼散射和受激布里渊散射;(3)由于光纤表面的随机畸变或粗糙所产生的波导散射损耗;(4)光纤弯曲所产生的辐射损耗;(5)外套损耗。
这些损耗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石英光纤的固有损耗机理,像石英材料的本征吸收和瑞利散射,这些机理限制了光纤所能达到的最小损耗;二是由于材料和工艺所引起的非固有损耗,它可以通过提纯材料或改善工艺而减小甚至消除其影响,如杂质的吸收、波导散射等。
光纤中平均光功率沿长度减少的规律为:()10()(0)10Z P Z P α−= (2-1)其中P(Z)和P(0)分别为轴向距离Z 处和Z=0处的光功率,α为光纤的衰减系数,定义为单位长度光纤引起的光功率衰减,单位是dB/km。
当Z=L 时,()()10log(0)L P Z P αλ=− dB/km (2-2) 这里()αλ表示在波长λ处的衰减系数。
应用上式时,要特别注意两点:(1)假定光纤沿轴向是均匀的 ,即α与轴向位置无关。
(2)对多模光纤,必须达到平衡模分布。
只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测得的衰减系数才能线性相加。
2、损耗测量测量光纤损耗的方法很多,CCITT 建议以剪断法为参考,插入法为第一替代法,背向散射法为第二替代法。
多模光纤损耗的测量,注入条件是头等重要的。
多模光纤中可以传输成百上千个模,由于耦合条件的不同,各模携带的初始能量亦不同,传播过程中,由于模变换、模耦合和模衰减,各模携带的能量比例不断变化,只有经过很长的传输距离后,各模传输能量的比例才能固定下来。
这时才达到了平衡模分布或稳态模分布。
也就是说光纤输出端的近场分布和远场分布不再随长度而变化。
随着光纤轴向均匀性的差异和光纤所处的状态不同,达到平衡模分布的长度也不一样,一般可从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
显然,测量剪断后2m 光纤的长度是远远达不到平衡模分布要求的。
为了满足测量的要求,必须加速平衡模分布建立的过程,就是说,要人为地控制注入条件和注入技术,使1~2m 长光纤输出端的场分布接近平衡模分布。
注入技术采取的措施包括扰模器(scrambler)、滤模器(mode filter)和包层模剥除器(cladding stripper)等。
在实验系统测试多模光纤损耗时,采用CCITT 推荐的以剪断法为测试方法,用小可变衰减器替代可调衰减的多模光纤,用柱状扰模器形成平衡模分布,测试实验框图如图2-1所示。
测试方法为首先用光纤跳线接850nm 光发端机,经过扰模器扰模后测试得到A 点处光功P 0图2-1多模光纤损耗测试实验框图率P 0,取下光功率计,接上待测光纤(小可变衰减器模拟),再用光功率计测试得到B 点光功率P 1,代入公式2-2即得多模光纤(小可变衰减器)损耗。
六、注意事项1、光源、光跳线的插头属易损件,应轻拿轻放,使用时切忌用力过大。
2、测量光纤弯曲损耗时,光纤在扰模器上缠绕不可拉得过紧。
3、不可带电拔插光电器件,要拔插光电器件,须先关闭电源后进行。
七、实验步骤1、用一根ST-FC光跳线一端接入850nm光发端机经扰模器扰模后与光功率计相连。
2、连接导线:PCM编译码模块T661与CPLD下载模块983连接,T980与光发模块输入端T101连接。
3、将拨码开关BM1、BM2和BM3拨到数字、850nm和850nm。
K121拨下。
4、接上交流电源线,先开交流开关,再开直流开关K01,K02,五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5、接通PCM编译码模块(K60)、CPLD下载模块(K90),光发模块(K10)的直流电源。
6、用万用表测量R110两端电压(红表笔插T103,黑表笔插T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