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人防通风施工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人防通风工程是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对于保障地下空间内部空气质量、人员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人防通风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地下空间进行全面的勘测和评估,确定通风口位置和通风设备选型。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

另外,还需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三、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1.通风口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位置进行开挖;–安装通风口护栏和风口设备,确保通风口的通风效果。

2.通风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安排施工人员进行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连接;–调试设备,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3.管道敷设–确定通风管道布置方案;–进行管道的敷设和连接,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4.设备调试–对通风设备进行调试,检查通风效果;–调整设备参数,确保通风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现场巡检–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检,检查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2.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数据;–便于后期的验收和管理。

3.验收规范–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验收;–确保通风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五、施工后的运行和维护1.运行调试–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对通风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2.定期维护–制定通风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结语人防通风工程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加强质量控制和做好后期运行维护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地下空间的通风效果和人员安全。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对人防通风工程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某人防地下室全套通风设计cad施工设计图(含通风设计与施工说明)

某人防地下室全套通风设计cad施工设计图(含通风设计与施工说明)
国中CCAD防人民空电 气建 筑结 构专 业日 期姓 名给 排 水暖 通姓 名专 业日 期不小于0.50m的梁做分界,防烟分区面积<2000m,排烟量按换气次数大200mm,密闭肋与短管应双面满焊。详见风管穿防护密闭墙安装图。每小时不小于6次计算。防火分区消防补风均通过车道出入口自然补风。风机采用车道补风),当排烟温度达到280%%DC时,排烟防火阀熔断关闭,并联锁2.火灾时,接消控中心信号,相应排烟风机转入排烟状态,同时开启补风机(无补四、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1、防护单元设计排烟风机关闭。排烟口距最远点距离不超过30米。风管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气密性焊接,在管道与设备之间衬以密封橡胶垫圈,不可以漏气。未标注标高的风管都贴梁底安装。风管与排水管相碰处,水管翻高贴板底安装。 非镀锌钢板及所有铁制件除锈后,内外壁均刷红丹底漆二道,外壁复刷灰色调和漆二道。 本说明未详之处请按国家 希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密切配合土建、电气、管道各工种协调施工。4.,有关规范执行。图中所注风管标高方管为相对地面的管顶标高,圆管为中心标高。五、安装:2.1.3.通风设计与施工说明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本工程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设3个防火分区,共4个防烟分区,顶棚下突出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95)3、《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RFJ 1-97)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三、平时消防通风二、设计依据:战时转化为四个人防单元,其中一个为人防配套工程,二个人员本工程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设3个防火分区,共4个防烟分区。本次暖通设计内容包括:平战结合的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一、设计概述:的有效性。战时通风方式转换详见本设计进,排风系统图。转换阀门,打开战时转换阀门,进行人防通风系统调试,并检测油网过滤器及滤毒罐工程平战转换:临战前完成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及其注意事项摘要: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进风系统;排风系统1、人防工程通风设计的基本思路1.1 战时通风系统战时通风系统包括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三种通风方式:①清洁通风②滤毒通风③隔绝通风。

在敌人实施核、生、化武器袭击时,清洁通风应立即转入滤毒通风,如果人防工事外空气污染浓度过高或过滤吸收器对毒剂失效时,应进行隔绝通风。

1.2 战时新风量防空地下室战时新风量的确定,应按清洁式通风和滤毒式通风分别计算新风量,风量符合《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表5.2.2的规定。

1.3 防空地下室的进风系统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过滤吸收器、通风机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

以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合用进风机为例,设计时应注意:①清洁通风管路上,必须设置增压管,严防滤毒通风时出现透毒现象。

②所选用的进风机性能,必须同时满足清洁通风量和风压、滤毒通风量和风压的需要。

③战时三种防护通风方式应能通过阀门进行转换。

④经消波装置后的冲击波余压不大于0.03MPa。

⑥选用过滤吸收器时,必须使通过该器材的滤毒通风量不大于该器材的额定风量,以确保滤毒通风时不出现透毒现象。

1.4 防空地下室的排风系统根据不同的通风方式应由消波装置、密闭阀门、自动排气阀门或防爆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等防护通风设备组成。

战时滤毒式通风超压排气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自动排气活门选择应能满足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要求,《人防规》5.2.6条规定:“战时主要出入口最小防毒通道换气次数二级人员掩蔽部应保证每小时30~40次”。

自动排气阀超压排气量不宜过小,以防防空地下室超压超过限值,《人防规》规定:“滤毒通风时,防空地下室内应保持30~50Pa超压”。

人防工程通风工程方案

人防工程通风工程方案

人防工程通风工程方案1、背景介绍人防工程通风工程是指为地下人防工程提供洁净、舒适、安全的室内空气环境,保障人防工程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通风工程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防护功能。

因此,通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尤为重要。

2、设计原则(1)保障室内空气质量:通风工程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避免二氧化碳、甲醛、氨气等有害气体超标。

(2)保证通风效果:通风工程应满足人防工程内通风要求,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风工程应采用能耗低、效率高的设备和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确保施工安全:通风工程的安装和施工要符合相关安全规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通风工程方案(1)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机、风管和送风口组成,排风系统主要由排风机、风管和排风口组成。

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要分别设置,根据实际需要布置送排风口,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为了提高通风效果,通风系统应采用换气量大、耗能低的风机,风管应采用低阻力材料和采取合理的管道布局,送排风口应设置合理,提高室内空气流通性。

(2)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为了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防工程内的人员健康。

新风系统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并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新风系统应采用高效过滤器,过滤室外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排烟系统排烟系统是为了在火灾发生时排除浓烟,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的安全使用。

排烟系统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火灾风险确定排烟口位置和数量,并采用合适的排烟设备,确保排烟效果良好。

4、施工方案通风工程的施工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注意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施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施工时要注意材料和设备的选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

施工完成后要进行系统的调试和检验,确保通风系统工作正常,通风效果良好。

人防通风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人防通风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安装工程,位于地下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211.2平方米,人防掩蔽人数为1050人。

工程包括洁净通风量和滤毒通风量,洁净通风量为5250m/h,滤毒通风量为2100 m/h。

本方案依据《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34-200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275-98、《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07FK02等相关规范和标准制定。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准备所需的各种材料,如镀锌钢板、无机玻璃钢、橡胶密封垫圈、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阀门等。

2. 工具准备:准备风管切割机、焊接机、测量工具、吊装设备等施工工具。

3. 人员准备:组织专业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艺1. 风管预制:根据设计图纸,采用1.2mm厚镀锌钢板制作电动脚踏两用风机后防火阀前一段巨型风管,其它部分采用3mm厚钢板圆形风管。

在人防范围内的车库排风系统采用无机玻璃钢风管。

2. 穿墙风管预埋:根据设计图纸,预先绘制穿墙风管预埋图,标明每处穿墙风管的标高、坐标位置及风管的规格和类型。

根据预埋图,统计各种规格和类型的套管加工数量,预埋管钢板厚度为3mm,直径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3. 支架制安:根据风管预埋图,确定支架预埋板的位置,制作支架并安装。

4. 风管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将预制好的风管安装到预埋的支架上,确保风管与支架连接牢固。

5. 附件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防火阀、调节阀、送风口、排风口等附件。

6. 系统试验: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试验,确保通风系统运行正常。

四、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系统试验:在系统试验过程中,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通风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4. 质量验收:在工程完工后,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人防通风安装施工方案

人防通风安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人防地下室通风系统安装工程,位于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XXXX平方米,设计为战时人员掩蔽部,平时为车库。

人防通风系统包括送风系统、排风系统、排烟系统、补风系统等,确保战时人员安全及平时车库环境舒适。

二、施工依据1.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098-201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3.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07FK02三、施工工艺1. 风管制作: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圆形风管,厚度为3mm,矩形风管厚度为1.2mm。

2. 风管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表面平整,平面度偏差为2mm。

3. 风管支架:采用角钢、槽钢等型材制作支架,支架焊接牢固,确保风管安装平稳。

4. 风机安装:风机安装前检查基础,确保基础平整、坚实,风机安装牢固,连接部位密封良好。

5. 防火阀安装:防火阀安装位置合理,启闭灵活,动作可靠。

6.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包括风量、风压、风速等参数的检测,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四、施工步骤1. 风管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圆形和矩形风管,确保风管尺寸准确。

2. 风管连接:将制作好的风管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密封。

3. 支架制作:根据风管尺寸和位置,制作支架,确保支架焊接牢固。

4. 风机安装:将风机安装到支架上,确保风机安装牢固,连接部位密封良好。

5. 防火阀安装:将防火阀安装到风管上,确保防火阀启闭灵活,动作可靠。

6. 系统调试:进行系统调试,检测风量、风压、风速等参数,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五、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3. 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5. 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测试,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六、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地下室人防通风全套设计cad施工图纸

地下室人防通风全套设计cad施工图纸
1-10.51.1.1.51.59.14.-7.000扩散室进风竖井滤毒室防化值班室人防配电室战时人员掩蔽 (平时戊类库房)战时女厕扩散室排风竖井简易洗消间排风机房战时男厕排风竖井57002839036905100405046504650570040502162046503300360034501200480040504050405014106300630040501500490800进风机房于DN75并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强管道的强度和整体性.七.平时(消防)给水六.防护措施1.地面建筑的所有排水管道一律不得进入人防地下室.4.战时设干厕所,内设隔臭马桶.设置抗力不小于1.6MPa的防爆波阀门.4.所有穿人防墙的给水管须预埋防护套管,做法见大样图.八.平时排水4. 消防用水量 :消防给水统一由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消防水泵房供给.2.本工程消防设计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建筑室内手提移动式灭火器的配置的3.室内消火栓管网为环状,室内消火栓的布置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何一点设计.地下室设置集水坑排除地面积水或消防废水,集水坑内设置两两台污水泵内设置防护阀门,战时关闭.的开启利用浮球液位计控制,设有三个控制水位(开(一用一备),所收集的废水由潜污污水泵泵压力排至室外市政下水管网,在工事泵水位,停泵水位,报警水位),当水位达到报警水位时,集水坑内的两台污水泵为25m.消火栓箱内均配置消火栓启动按钮.本设计消火栓箱采用明设.5.室内消火栓箱选用单开门悬挂式,材质为铁制,消火栓型号采用SNJ65型,采用减压消火拴,消防水枪采用QZ19型,消防水龙带采用衬胶消防水龙带,长度6.消火栓系统管材选用热镀锌钢管,连接方式为焊接,不同管径连接采用异径管.人防给排水设计说明1.凡进入防空地下室的管道及其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均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3.允许穿越防护外墙及顶板的所有给排水管道,必须于防护外墙及顶板的内侧2.与人防地下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57页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57页

通风设计实例
清洁通风时,关闭阀301、302,开启阀 303、304;
滤毒式通风时,开启阀301、302,关闭 阀303、304;
隔绝式通风时,关闭所有阀门,开启堵 头7。换气堵头6在更换过滤吸收器后打 开,将可能残存于滤毒室的毒气吸入系 统。
20
通风设计实例
人防地下室战时新鲜空气量标准
26
3、滤毒式通风
当敌人进行原子、化学或细菌武器袭击时,工程外空气被 沾染,进入工程内部的空气需要经过除尘滤毒处理,用过 的废气靠超压排风系统排出工程,这种通风方式称为“滤 毒式通风”。
转换时机
(1)有人员急需进出工程,需要造成工程内一定的超压值, 为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排除因人员进出带进防毒通道的染 毒空气
34
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分设进风机(清洁式)
1 2 6
3 7
5 4
5 4
1—防冲击波设备 2—预滤器 3—手电动密闭阀门 4—插板阀 5—进风机 6—换气堵头 7—过滤吸收器 8—超压管
35
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分设进风机(滤毒式)
1 2 6
3 7
5 4
5 4
1—防冲击波设备 2—预滤器 3—手电动密闭阀门 4—插板阀 5—进风机 6—换气堵头 7—过滤吸收器 8—超压管
32
二、进风系统的组成
清洁通风和滤毒通风合用进风机(滤毒式)
1 2
3 7
8 5
4
6
1—防冲击波设备 2—预滤器 3—手电动密闭阀门 4—插板阀 5—进风机 6—换气堵头 7—过滤吸收器 8—超压管
33
二、进风系统的组成
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分设进风机
1 2 6
3 7
5 4

人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

人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

人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一、任务背景和目的人防通风施工是指在地下人防工程中,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地下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

本文旨在编写人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详细描述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安全措施等内容,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施工组织设计内容1.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项目经理、施工队长、技术员、安全员等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和协调,施工队长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

2.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内容。

根据地下人防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通风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制定通风管道的敷设方案,确保通风系统的合理布置和施工质量。

3. 安全措施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应详细描述安全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 -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清晰识别风险区域;- 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施工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应急处理方法;-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工序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工期。

根据地下人防工程的复杂程度和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5. 资源需求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人力资源包括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物力资源包括施工设备和材料,财力资源包括施工经费和预算。

6. 质量控制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地下人防工程的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检查标准和程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7. 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 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 施工过程中控制噪音、振动和粉尘的扩散,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环境。

人防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部)战时通风设计

人防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部)战时通风设计

人防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部)战时通风设计摘要:结合实际工程主要论述了战时掩蔽人数较多的人防地下室战时通风设计。

关键词:人防,掩蔽人员较多,战时通风Abstract: combining the actual project mainly discusses the number of wartime masking more civil air defence basement wartime ventilation design.Keywords: civil air defence, masking personnel is more, wartime ventilation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防空地下室的通风系统战时应按防护单元设置独立的系统,平时宜结合防火分区设置平时通风系统。

1.1 建筑概况本工程为某市万达广场大商业人防地下室建筑,建筑面积61488m2,人防面积54608m2,地下一层战时为物资库,分为4个防护单元,抗力等级为6级,防化等级为丁级;地下2层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1个防护单元,掩蔽人数10000人,抗力等级为6级,防化等级为丙级,本层设有柴油发电机房,供战时设备供电使用。

平时均为汽车库,本文仅讨论地下二层战时二等人员掩蔽部的战时通风设计。

1.2防护区战时设计参数如下:上表为整个防护单元内总设计参数,本工程主要难点在于总掩蔽人数较多,各种通风方式风量较大,机房内设置较多布置复杂,在人防区内结合平时防火分区设置七个战时送风机房,各机房总送风量满足战时通风量。

1.3战时送风系统设计战时设置3种通风方式(人掩):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通风,清洁进风,滤毒进风合用一台双速风机,本工程地下二层设有战时供电的柴油发电机,故不设置手摇送风机。

以一个送风机房为例(掩蔽人数1500人,清洁通风量7500m3/h, 滤毒通风量3000m3/h)说明战时送风系统。

根据清洁通风量选择LWP-D型油网滤尘器,由于滤尘器需要6片,且工程抗力为6级,所以设置了安装滤尘器的专用滤尘室,滤尘器采用立式图一(1-战时送风机2-测压管3-滤尘器4-过滤吸收器5-增压管6-密闭阀10-防火调节阀)加固安装。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人防通风工程,位于某城市地下二层,建筑面积为1211.2平方米,掩蔽人数为1050人。

工程主要包括人防通风系统的安装和施工,以及车库排风系统的建设。

人防通风系统需满足洁净通风量和滤毒通风量的要求,分别为5250m³/h和2100m³/h。

通风风管采用圆形钢板风管,其中电动脚踏两用风机后防火阀前一段巨型风管采用1.2mm厚镀锌钢板制作,其他部分采用3mm厚钢板。

二、编制依据《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34-200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275-98《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07FK02三、施工工艺1. 穿墙风管预埋:(1)绘制预埋件位置图:根据设计图纸,预先绘制穿墙风管预埋图,标明每处穿墙风管的标高、坐标位置及风管的规格和类型,以及管道支架预埋板的位置。

(2)穿墙风管制作:根据已绘制的风管预埋图,统计各种规格和类型的套管加工数量。

预埋风管的加工制作应根据设计选定的穿墙风管类型,按标准图集规定进行制作。

预埋管钢板厚度为3mm,直径与相连接的风管直径相同。

2. 系统风管现场测绘: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现场情况,进行系统风管的现场测绘,确定风管的走向、长度、直径等参数,为风管预制和安装提供依据。

3. 支架制安:根据风管的走向和长度,制作风管支架,包括吊架、支座等。

支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安装时应保证风管的水平和垂直度。

4. 风管预制:根据现场测绘的结果,预制风管。

预制风管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包括风管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

5. 风管安装:根据预制好的风管,进行现场安装。

安装时应保证风管的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同时要注意风管的走向和标高。

6. 附件安装:风管安装完成后,进行附件的安装,包括风阀、消声器、检查口等。

附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7. 系统试验: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试验,包括风管系统的气密性试验、风量测试等。

人防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工程安装施工方案

人防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工程安装施工方案

人防地下室通风及防排烟工程安装施工方案1.一.1.风管及部件制作、安装:1.一.1.1.安装工艺流程:风管制作→吊架制作→支吊架除锈、刷油→吊架膨胀螺栓在楼板上弹线→吊杆安装→风管吊装→风管连接→校直校平→风管部件安装(手电钻、专用法兰连接件、模具)1.一.1.2.主要施工工艺:1、风管及部件制作:1)本工程通风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其所用钢板厚度及法兰等部件配用应附合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02)的相关规定。

2)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绘制风管和部件加工图,加工图应详细标明各管段和部件的长度、尺寸,部件、设备的位置和所占的具体尺寸等。

3)加工图经核对无误后,按图进行展开放样,经复核无误后按划线形状进行剪切,然后进行倒角、折方、折边,压口、拼接,咬口缝结合应紧密,不得有胀裂和半咬口现象。

4)风管和部件与法兰连接时,将法兰套在风管上管端留出6-9mm左右的翻边量,管中心与法兰平面应垂直,然后将风管和部件与法兰铆固,再翻边。

风管翻边应平整并紧贴法兰四角,不得撕裂。

1.一.2.支吊架制作安装:1)首先依据设计图纸并参照现场土建基准线找出风管标高,确定支吊架的材料、型式和尺寸。

2)本工程的风管支吊架采用标准图集的型式。

吊杆采用圆钢。

横担及防晃支架的斜撑材料为角钢。

仅在防晃支架处设抱箍,抱箍用扁钢制作。

吊杆圆钢应根据风管安装标高适当截取,套丝不宜过长,应在50mm左右。

风管支吊架制作完毕后,应进行除锈,并刷两遍防锈漆。

3)按风管的中心线找出吊杆敷设位置,吊架按托盘的螺孔间距或风管的中心线对称装置。

吊架在打膨胀螺栓之前要在楼板上弹线,确保同一排的一切的支吊架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支吊架的吊杆应平直,螺纹完整。

支吊架的横担上的孔应采用机械钻孔,不得采用电气焊割孔。

4)支吊架的距离风管水平安装时,风管长边小于等于400mm,吊杆间距不超过4000mm;风管长边大于400mm,小于等于1250mm时,吊杆间距不超过3000mm:风管长边大于1250mm小于2500mm时,吊杆间距不超过2000mm;风管长边大于等于2500mm时,吊杆间距不超过1500mm。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人防地下室的相关概念及通风设计的计算要点,同时也对人防通风设计中极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清洁通风滤毒通风隔绝通风平战转换中图分类号: TU83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相关重要概念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是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防护建筑物,是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具有预定防护功能的地下室,同时还具有在紧急时刻储存粮食淡水的作用,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人防工程分类:人防工程按构筑形式可分为地道工程、坑道工程、堆积式工程和掘开式工程;按战时功能分为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五大类.3、通风方式:按防护通风标准,通风系统要满足清洁通风、滤毒通风和隔绝通风的要求。

工程概况某工程为核6级常6级二等人员掩蔽部,共设有五个防护单元,其中防护单元五为人防移动电站。

建筑概况:防护单元一,建筑面积1328平米,防护面积863平米;防护单元二,建筑面积1490平米,防护面积985平米;防护单元三,建筑面积1770平米,防护面积1100平米;防护单元四,建筑面积1600平米,防护面积990平米;人防移动电站96平米。

我院承担战时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所以平时通风、排烟不做考虑。

三种通风的卫生要求根据规范对新风量及对CO2容许浓度的对应要求选取;滤毒通风时,室内要求保持30—50Pa的超压。

通风计算清洁通风:根据GB50038—2005规定,二等人员掩蔽≥5m3/(p。

h),即为863x5=4315m3/h.同时根据5.1.3条“除满足防护和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潮、卫生及平时使用时的防火要求"的规定,考虑适量增大通风量。

根据防护通风设备样本,选清洁通风为5500 m3/h系列。

滤毒通风:根据GB50038-2005规定,二等人员掩蔽滤毒通风≥2m3/(p.h),即为863x2=1726m3/h.防毒通道的换气次数为40次/h,体积为4。

人防工程通风组织设计方案

人防工程通风组织设计方案

人防工程通风组织设计方案一、概述人防工程通风是指在人防设施中(主要是地下防空工程)通过科学有效的通风系统,解决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和温度问题,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应当考虑地下空间的大小、人员密度、使用功能以及地下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保证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

二、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1.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空间的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湿度合适,保持合理的空气流动速度和风速。

2.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空间的空气质量满足《地下工程通风与空气净化规范》(GB 50736)的要求。

3.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防空工程内的有害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排放和治理符合《建筑工程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的要求。

4.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在地下空间发生火灾时可以迅速排烟,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

5. 通风系统应当保证地下空间内的工作环境符合《建筑工程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GB/T 18883-2002)和《地下工程设计规范》(GB 50058)的要求。

三、通风系统的组织设计通风系统的组织设计是通风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通风系统的组织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地下防空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1. 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1)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满足地下空间的整体通风要求,保证通风系统的全面覆盖;(2)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保证地下空间内的通风通道畅通;(3)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兼顾地下空间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保证设备的合理设置和使用方便;(4)通风系统的设备布置应当满足设备安全运行和维护的要求,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1)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当满足通风系统的整体通风要求,保证管道的合理布局和通风效果;(2)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当满足地下空间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保证管道的合理设置和使用方便;(3)通风系统的管道布局应当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变量和调整,保证通风系统的灵活性和控制性。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防通风工程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3)三、主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3)总要求: (3)预留套管 (3)主要设备安装 (4)风管制作安装 (4)风管安装 (8)通风部件安装 ............. .. (9)通风设备安装 (10)通风系统调试 (11)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人防地下工程,战时为人员掩蔽部,防护单元一至四为五级,防护单元五至九为六级,平时为汽车库。

通风工况:平时为机械通风和消防排烟,辅助局部除湿;战时为人员掩蔽部,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通风。

平时通风及防火排烟概况(汽车库):1) 送风系统:有直接对外坡道,利用坡道自然进风,无直接对外坡道,主要采用机械进风。

2)排风系统:为了排除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co废气与汽油蒸汽,设置排风系统,汽车库内保证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小时,采用排风排烟两用风机运行排风。

3)排烟系统:排风系统兼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小时计算,火灾时,开启排风排烟两用风机进入排烟状态,常开的钢制的排风口兼排烟口,排烟口位置距最远点水平距离不超过30m。

当排烟温度≥280°C时,排烟防火阀关闭,并联动补风及排烟风机关闭,停止排烟。

排烟风机及进出口软接应采用在280°C情况下工作不少于30min的防火布。

4)补风系统:平时进风机兼作消防补风机,火灾时打开补风机,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

平时环保要求:1) 为减少震动和降低噪声,吊装风机等设备采用减震吊钩。

2)送风、排风管道在穿越机房墙壁时,必须把预留洞孔的四周用水泥堵塞,必要时还须用消音棉嵌密,防止漏声。

3)进风机的出口和排风机的进口均设有消声静压箱。

4)对贴近地面建筑物的进排风竖井做消声处理。

战时通风设计概况(二等人员掩蔽部):1) 设清洁式、滤毒式、隔绝式通风三种通风方式。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

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摘要:人防地下室是在遭受战争情况下提供人员避难的场所。

防护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提供新鲜空气,确保避难人员在地下室内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减少烟雾和有毒气体的积聚,从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引言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的蔓延,避免烟雾在地下室内积聚。

通过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迅速将烟雾排出地下室,消除火灾对人员造成的威胁,为紧急疏散和消防救援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要点(一)通风系统布局合理规划通风系统的布局,确保能够覆盖整个地下室,并达到均匀通风的效果。

通常可采用多点供风、多点排风的方式,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和废气的排出。

(二)通风量计算根据地下室的面积、高度、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计算通风量。

通风量的计算要满足人员需求,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足够的新鲜空气供应。

(三)气流分布和控制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方向,控制气流分布,避免产生局部死角或气流不顺畅的情况。

同时,可采用调节阀门和空气分配装置等措施,进行气流的调节和控制。

(四)进出口设计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进出口,以便实现正常的空气流通。

进口应放置在通风区域,具备过滤和调节功能,保证进入地下室的空气质量良好。

出口则应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便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

(五)过滤和净化安装过滤器可以净化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物和污染物,提供洁净的空气进入地下室。

根据需要,也可考虑安装额外的空气净化装置,如活性炭过滤器或紫外线消毒设备等。

(六)系统备份和紧急情况处理通风系统应设计具备备份措施,确保在电力中断或设备故障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

此外,还要考虑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设置备用通风口、紧急排烟装置等。

二、民用建筑人防地下室防护通风设计措施(一)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是地下室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旨在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保持空气流动和循环,以确保地下室内的氧气含量充足,并排除有害气体。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人防地下室通风设计
4、世界和平是一种力量平衡前提下的和平
4
5
武器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措施
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破坏效应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生化武器破坏效应 城市次生灾害
工程防护原则与措施
工程防护原则 工程防护措施
常用建筑防护设备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 防爆波活门和扩散室 密闭通道与防毒通道 洗消间 洗消污水集水坑
6

2、战时清洁式通风 战争时期,当工程外空气没有被污染而采取的 通风方式。
26
3、滤毒式通风
当敌人进行原子、化学或细菌武器袭击时,工程外空气被 沾染,进入工程内部的空气需要经过除尘滤毒处理,用过 的废气靠超压排风系统排出工程,这种通风方式称为“滤 毒式通风”。
转换时机
(1)有人员急需进出工程,需要造成工程内一定的超压值 ,为防毒通道通风换气,排除因人员进出带进防毒通道的 染毒空气 (2)毒剂沿缝隙进入工程,将威胁人员安全时 (3)当工程隔绝一段时间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到规定标准,难以继续隔绝维持时。
通风设计实例
• 清洁通风时,关闭阀301、302,开启阀 303、304;
• 滤毒式通风时,开启阀301、302,关闭阀 303、304;
• 隔绝式通风时,关闭所有阀门,开启堵头7 。换气堵头6在更换过滤吸收器后打开,将 可能残存于滤毒室的毒气吸入系统。
20
通风设计实例
• 人防地下室战时新鲜空气量标准
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 通道(房间)。通常由脱衣室、淋浴室和穿衣检查室组成。
12
口部平面布置
1—风机房 2—滤毒室 3—防毒通道 4—清洁区 5—染毒区 6—扩散室 7—掩蔽室 8—防护密闭门 9—密闭门 10—防爆波活门

人防工程通风预埋施工方案

人防工程通风预埋施工方案

人防工程通风预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人防工程是指为了防御战争与其他紧急情况,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造的防护工程。

在人防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通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保证人防工程内部空气的通畅,防止有毒气体积聚,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防工程通风预埋施工方案。

二、施工前准备1.了解设计要求:了解工程设计方案中对通风系统的要求,包括通风系统的类型、通风量、通风口位置等。

2. 准备施工图纸:根据设计要求,准备人防工程通风预埋的施工图纸。

3. 了解材料和设备:了解通风系统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如通风管道、通风口、通风机等,以及其规格和特性。

4. 落实安全措施:在施工前,必须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等。

三、施工流程1. 检查预埋位置:在人防工程建筑结构完工前,施工方需到达现场检查预埋通风系统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2. 预埋施工:根据通风预埋施工图纸要求,在人防工程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埋通风管道以及通风口。

3. 接口处理:通风管道与通风口的连接处,需要进行密封处理,确保通风系统不会有漏风现象。

4. 检测验收:在通风系统预埋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检测验收,确保通风系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质量保证:通风系统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不能出现瑕疵。

2. 防火处理:通风系统的预埋施工必须符合防火要求,所有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防火标准。

3. 施工现场整洁:在通风系统的预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严禁乱堆乱放材料和设备。

4. 施工时段安排:通风系统的预埋施工必须根据人防工程的施工时段安排,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五、施工后收尾1. 清理整理:通风系统的预埋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现场的清理整理,清除施工垃圾和材料。

2. 形成施工报告:施工结束后,需要形成通风系统预埋施工报告,详细记录施工过程的情况。

3. 效果验收:通风系统的预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效果验收,在验收合格后确认施工任务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GBZ-0614地下人防通风系统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34-2004《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75-98《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 07FK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人防通风系统的制作与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材料进场时严格检查风机等设备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配件是否齐全,各种材料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书或质量鉴定文件,确保质量合格。

安装所用的工器具准备齐全。

安装前按施工图测量放线,坐标和标高、走向,经复核符合设计要求。

3、施工工艺:穿墙风管预埋→系统风管现场测绘→支架制安→风管预制→风管安装→附件安装→系统试验3.1.穿墙风管等预埋:3.1.1 绘制预埋件位置图:根据设计图纸预先绘制穿墙风管预埋图,标明每处穿墙风管的标高、坐标位置及风管的规格和类型及管道支架预埋板的位置。

3.1.2 穿墙风管制作:根据已绘制的风管预埋图,统计各种规格和类型的套管加工数量。

预埋风管的加工制作应根据设计选定的穿墙风管类型,按标准图集规定进行制作;预埋管钢板厚度δ=3mm,直径与相连接的风管直径相同,预埋管的长度,若单面接风管L=墙厚+100mm;两面都接风管L=墙厚+200mm,预埋管的密闭肋(即翼环)外径为风管直径+100mm;钢板厚度δ=5mm。

密闭肋应位于墙体中心。

穿墙风管的焊接,均采用双面满焊,焊缝饱满无夹渣、气孔等缺陷。

3.1.3 穿墙风管预埋:穿墙风管预埋应在土建钢筋模板施工作业时配合土建做好预埋管的定位,当风管直径较大影响土建配筋,应事先与土建及有关部门协商好土建钢筋加密措施,并积极配合土建做好加密钢筋的焊接工作。

穿墙风管的定位必须准确,固定牢固,且应保证埋管的水平度和与墙面的垂直度。

密闭翼环应与结构钢筋焊牢,土建在浇砼时应有人监护,防止埋件走动。

3.1.4 风管支架的固定采用预钢板与支架焊接固定形式,因此,应按照预埋件位置图,在土建钢筋、模板施工作业时及时配合土建做好预埋件的定位,在土建浇砼时应有人监护以防预埋件移位。

3.1.5 测压管预埋:测压管埋设在滤毒室屋顶砼内的镀锌钢管,应根据设计图纸进出口位置,进行整体预制,预埋定位时进出口弯管朝下,浇捣砼时应有人监护,以免移位。

3.2系统风管现场测绘:人防工程通风系统施工,应按设计图纸结合现场预埋管口位置,绘制风管系统单线图,以确定风管预制的尺寸。

3.3 风管支架制作安装:风管支架的制作应根据设计选定的标准图,结合现场测绘的支架预埋板位置偏差做局部尺寸调整后进行加工制作,所有支架焊缝均采用双面满焊,焊后刷樟丹防锈底漆两遍,色漆二遍。

支架安装应根据现场测绘的风管单线图上支架的位置进行定位,安装水平风管的多个支架应接线找平,垂直风管支架定位应吊线找正。

支架与预埋板的焊接应保证焊缝饱满,而且进行双面满焊。

3.4.金属圆形风管预制(焊接式):3.4.1 下料:根据现场测绘的风管单线图,分节对各管段进行展开计算,按展开尺寸进行下料,若展开尺寸超过原材料板面尺寸,应先拼接后下料。

下料应控制板料的长、宽尺寸,其偏差应小于2mm,对角线偏差小于3mm。

板料的拼接按其拼接料的宽度应>200mm,长度与被拼接料相同,不允许出现T 字和十字形拼接缝。

下料切割采用切板机或气割下料,用气割下料时应保证切口的直线性,切割后用磨光机将切口打磨光滑平直。

板料拼接时其接口应留出0.5~1.5mm 对口间隙,并保证两板相接的对口错边量不大于0.5mm,对口时要用多点点焊定位,焊接采用从接缝中心向两侧分段倒焊法,一面焊缝焊接完成后应用木榔头打平后,再焊接另一面的焊缝,焊完后还需进行打平,要求其平整度偏差应小于5mm,焊缝外观无气孔、砂眼和未熔合等缺陷,焊缝表面光滑、无焊瘤。

3.4.2 卷圆:3.4.2.1 打头:卷圆前应对下好料的两合拢边,用相应管径的钢管作为胎具,用锤击法,将两头敲打出与风管直径相同的弧形,弧形长度100~150mm,弧度偏差用风管内径样板检查,其间隙不大于2mm。

3.4.2.2 卷圆:利用卷板机卷圆,成形应经过多次滚压,以免出现过压,当滚压到两边基本合拢时,应将合拢口转到上方进行对口,对口应保证端头错口<1mm,然后进行直缝对口,直缝对口要求:外圆对口错边量<1mm,对口间隙应留1~1.5mm,对口缝应采用多点点焊定位。

点焊定位应在卷板机上正反两个方向各转3~5 圈,然后取出进行直径焊接,焊接方法仍按从焊缝中心向两边,进行分段倒退焊,当管径>500mm 时应进行双面焊,直径<500mm 时管内焊缝焊接两端300~500mm 内焊缝。

焊接质量要求同拼接焊缝的要求。

3.4.2.3 校圆:直管焊接完成后,应进行找圆,焊缝处由于焊接变形和打头时的偏差,变形较大,应在管内焊缝处垫上钢轨在管外用木榔头敲打找圆,管身其它部分有变形也用此法校正。

直管两端头应用敲击法,仔细找圆,确保管端椭圆长短轴之差<2mm。

3.4.2.4 直管段组焊:根据现场测绘的风管单线图,进行风管直管段的组对焊接,直管段的组焊长度不易超过20m。

直管段的连接除与风阀等附件连接和必须用法兰连接的部位用法兰连接,其余应用焊接方式连接。

直管段焊接口组对,应预留0.5~1.5mm 的对口间隙,管外壁对口错边量应<5mm,焊接方式采用转动焊,焊缝高度应高出母材1~1.5mm,焊缝表面无夹渣、气孔和未熔合等缺陷。

焊后应用磨光机清除焊疤和飞溅。

3.4.2.5 法兰制作安装:法兰制作:法兰制作应在自制的专用胎具上,用热煨法进行煨制;也可以用卷板机或专用角钢煨弯机进行冷煨加工,无论是用热煨还是冷煨,煨制的角钢法兰,在截断时必须严格控制其展开长度,偏差应小于3mm。

截断后的法兰坯料应先校平,然后组对接口进行接口双面焊接,最后再校正角钢圈的直角度和平面平整度及椭圆度。

法兰制作偏差见下表:圆形角钢法兰制作允许偏差法兰组装;法兰与风管接装前,风管与法兰相接部位的焊缝和法兰对接内焊缝应用磨光机磨平;法兰插入风管时其端部应留出5mm 间距,法兰端面应与风管母线垂直,其偏差应<2‰;法兰内口满焊外口可采用间断焊。

3.5. 金属风管(焊接式)安装:根据现场测绘的风管单线图,将预制好的直管段风管及附件,在地面上进行排列,然后逐一吊装就位,吊装索具应采用柔性索具,以免损伤风管,吊点设置应保证不因吊装作业而使风管产生变形。

吊到支架上的风管连接,若因直管段过长(超过20m)直段,可分两段制作,在吊装就位后进行对口找正后进行全位置焊接,焊接要求同地面预制接口焊接要求。

直管段之间和与附件用法兰连接部位应确保两相连接的法兰平行且同心,填料采用橡胶垫,垫片不可伸入风管内壁以内,法兰连接螺丝方向一致,均匀对称把紧,螺纹露出2-3 扣,水平安装的风管其水平度偏差<3/1000,且总长偏差<10mm,垂直安装的风管其垂直度偏差应<2/1000,总高偏差<10mm。

染毒区的风管与密闭阀门的连接法兰,采用带有密封槽的平焊法兰连接,其橡胶垫片为无接头的整圈垫片。

3.6. 风管附件安装:3.6.1 密闭阀门安装:安装前应检查阀门开启到位、转动灵活,开关指示针的位置与阀板位置一致,启闭手柄的操作位置应准确。

安装时,阀门上前头指示方向应与冲击波的方向一致。

阀门应安装在单独支架上,固定要牢固。

3.6.2 过滤器及过滤吸收器安装应设单独支架,安装方向正确,固定牢固,与风管连接法兰间应垫δ=5mm 橡胶垫,螺栓均匀把紧,确保密封良好,过滤器与框架,框架与加固结构之间平整无明显间隙。

3.6.3 自动排气活门安装:自动排气活门与预埋管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预埋管上组焊法兰时应保证法兰平面与地面的垂直度,法兰预埋管的焊接采用双面满焊。

自动活门安装时应保证自动活门的重量位于最低处。

法兰之间加垫δ=5mm 橡胶板,螺栓均匀紧固。

自动活门的阀盘橡胶密封面应擦洗干净,不允许染有有油物质。

3.6.4 测压装置安装;超压测压装置安装在进风机房内,引至室外的管道已经预埋在土建结构内,室外部分的管道应有向下的弯头,室内部分按设计位置安装测压板及微压计,然后与已预埋的管端连通管路,管路安装应严密不漏,微压计应保持水平。

3.7、系统试验:3.7.1防毒密闭管路及密闭阀门的气密性试验,充气加压5,06×104Pa,保持5min不漏气;过滤吸收器的气密性试验,充气加压1,06×104Pa后5min内下降值不大于660Pa;过滤式通风工程的超压试验,超压值应为30~50Pa。

3.7.2 清洁式、过滤式和隔绝式、通风方式相互转换运行,对每种方式的进风、送风、排风及回风的风量风压进行测量,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4、质量要求:4.1.管道附件安装4.1.1圆形风管均采用3mm厚钢板卷焊加工,风管卷焊焊缝及连接焊缝均应饱满、均匀、严密。

4.1.2风管及铁件除锈后刷红丹防锈漆两道,待干后再刷灰色油漆两道4.1.3支、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离风口或插接管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

4.1.4风机进出口均设软接头,管道与设备连接的法兰处均设d=4-5mm厚橡胶垫,法兰垫料应尽量减少接头,接头形式采用阶梯形或企口形,接头处应涂密封胶。

连接法兰的螺母应在同一侧。

4.1.5为了保养设备不受锈蚀,手动密闭阀门等设备均应涂以黄油,且过滤吸收器前后手动密闭阀门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

4.1.6风管安装要求横平竖直,水平风管水平度允许偏差不大于3mm/米,总偏差不大于20mm。

竖直风管的垂直偏差:不大于2mm/米,总偏差不大于20mm。

4.1.7设置在滤毒区的进、排风管应按0.5%的坡度坡向室外。

4.1.8通风管的测定孔、洗消取样管应与风管同时制作。

测定孔和洗消取样管应封堵。

4.1.9通风管内气流方向、阀门启闭方向及开启度,应标示清晰、准确。

4.2.设备安装4.2.1基础表面应光滑、平整,并应设有坡向四周的坡度。

基础混凝土养护14d后,方可安装设备;二次浇筑混凝土养护28d后,设备方可运转。

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人防验收规范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的规定。

4.2.2通风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离心风机与减振台座接触紧密,螺栓拧紧,并有防松装置;管道风机采用减振吊架安装时,风机与减振吊架连接紧密,牢固可靠;采用支、托架安装时,风机与减振器及支架、托架连接紧密,稳固可靠。

4.2.3过滤吸收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的型号、规格、额定风量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安装方向正确;与管路连接时,宜采用整体性的橡皮软接头,并不得漏气;固定支架应平正、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