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环境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型大国,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7%,居第6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人工林面积4666.7万公顷,居世界首位,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煤就不用说了,稳居世界第一,如果全世界都只烧煤的话,我国的煤的储量可功全世界的人烧大约100年。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的发达,只注意发展经济,不顾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去谋求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类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造成了各种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以及污染,特别是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并正向农村蔓延。在一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污染尤为突出。森林减少、沙漠扩大、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气污染十分严重。全国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浓度年日均值为320微克/立方米,污染严重的城市超过800微克/立方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近10倍。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五座城市,都排在全球监测的五十多座城市里污染最严重的10名之中。全国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9%,而且酸雨严重区已越过长江,向黄河流域蔓延,青岛也监测到酸雨,全国每年造成的
经济损失达140亿元。以长沙、赣州、怀化、南昌等地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90年代以来,已成为全国最严重的酸雨区,其中心区域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高于90%。
水污染非常突出。全国七大水系近一半的监测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据对15个省市29条河流的监测,有2800公里河段鱼类基本绝迹。淮河流域191条支流中,80%的水呈黑绿色,一半以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沿岸不少工厂被迫停产,一些地区农作物绝收。1994年7月,淮河发生特大污染事故,两亿吨污水排入干流,形成70公里长的污染带,使苏皖两省一百五十多万人无水可饮。各地由于水污染导致的停工、停产及纠纷事件频频发生。
噪声和固体废物加剧。全国有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声环境中。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已累积70亿吨,每年仍以六、七吨的速度增加,垃圾“围城”现象十分普遍,受污染耕地达1.5亿亩以上。危险废物大多未得到有效处置,随意堆放形成重大环境隐患。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地区盲目发展污染重的企业和不合理地开发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致使一些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陷于人畜无饮水、草木难生长的境地。
各种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在环境问题上如果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而且可能重蹈50年代人口问题的覆辙。为此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
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入,环境是资源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也因如此,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核心就是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其核心内容就是将环境保护置于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地步,做到两者同步进行。当然,正确的理念须辅之以坚实的制度框架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不至于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与协调,首先,国家在规划和调整各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时,就应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将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将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将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其次,落实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规定,在相关的法规中做出明确的细则规定,从而使法律责任的追究成为可能。以上都是国家以及政府作出的保护环境的重要决策。但作为国家的一员,一位合法的、道德的公民,我们又将如何且切身投入到环境保护这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中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保护就是通过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措施,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还要依据人类的
意愿,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合于人类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消除那些破坏环境并危及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不利因素。环境保护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类身心的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的影响下变异和退化;二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的恢复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人类生命活动。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怎样来实施环境保护。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中也包括了环境,为了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另外,我们不仅应给予生态环境以更多的关切,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创新政治体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的改造符合生态规律,以至建立起能够使环境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政治架构,进而使切实改变那种传统的、占支配地位的偏好和价值,真正的体会“生态政治效能感”,进而为创造出更加适合公共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最后,将环境保护教育落实到基础教育教学当中。
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古话“人之初性本善”,假设我们把环保作为
了一种师生必修的科目,放入到教学事业中,那么相信即使大家在怎么不把环保放在心上,经过长期的熏陶、教育,至少也会耳濡目染吧。又假设我们把环境保护作为了一种必须执行的道德规范,谁要是作出了破坏环境的事情,不仅自己受罚,连家里人还会受牵连,就像美国一样,谁要是随便在街头吐痰被发现之后,连孩子能否入学都会受到牵连,这样以道德舆论来约束自我。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学科的教育,将环保意识灌输给自己或是别人。例如,在生物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有关内容,列举实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在讲课前几天,可用一个烧瓶,内放有水、两条小鱼、金鱼藻,用橡皮塞将口封严,做成一个简易的生态球,放到教室的窗台上。讲课时首先提出问题:“鱼为什么仍能自由自在地游泳?”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是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鱼呼吸。接着问:“假如多放几条鱼,情况会如何?”学生认为鱼会缺氧,甚至窒息死掉。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烧瓶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地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各种成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人类还在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那么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通过讨论,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唤起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了学生对未来负责的责任感。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峻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沉重的人口负担,人均资源不足。环境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