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合集下载

在PKPM处理楼梯间问题时通常有两种做法

在PKPM处理楼梯间问题时通常有两种做法

在PKPM处理楼梯间问题时通常有两种做法:
1.把楼梯间开成洞,然后通过手算把楼梯荷载理出来,以集中荷载的形式加在楼梯梁所在的位置。

但是请问应该如何计算楼梯荷载及其集中荷载啊?在PKPM建模中楼梯梁是设成层间梁吗?如果是的话,层间梁上的线荷载应该怎么计算,设了层间梁以后,是不是就不用加作用在框架梁上的集中荷载啊?在PKPM建模中是不是不设梯柱啊(因为可以用集中荷载的方式加在框架梁上,而且PKPM里
设梯柱的话它会自动默认为框架柱)?
2。

把楼梯间的板厚设为0,然后在板上加恒载和活载,那么建模时板上的恒载应该怎么计算啊?
如果用第2个方法的话,用不用改楼梯间对应的那块板的传导方式啊?
对于顶层标准层,还要在楼梯间对应的楼板上输入恒载和活载不?
问题的关键就是荷载不会计算,楼梯的荷载传导方式不知道,望各位能够给予详细指导。

谢谢^_^
板厚为0,上面荷载也就不起作用了。

我在砖混结构中用7.0,活载按房屋类型选用,把楼板厚度输入为0,输入平台梁,再指定导荷方式。

框架结构我一直仅输入楼层楼梯梁,把楼板厚度输入为0,按楼梯的实际情况,加梁间荷载,按集中力加上去的,这样才比较合适,符合实际受力情况吧。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对新手超有用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对新手超有用

PKPM模型中楼梯的输入输出及要点在以往PKPM整体建模时,虽输入楼梯但输出的整体结果却没有改变,这不是PKPM软件的问题,而是操作时其有特殊的步骤要求。

现将楼梯的输入及要点与大家分享,涂黄色的部分要重点注意。

楼梯进行整体计算的建模步骤:1、在PMCAD中的“楼层定义”选项中选择“楼梯布置”中的“楼梯布置”选项,鼠标选择需要布置楼梯的房间。

2、点击房间后会弹出楼梯智能设计对话框,点击“选择楼梯类型”选择楼梯形式,可按实际情况更改楼梯参数。

各层设置楼梯后,在整体模型中就可看到楼梯,但此时并未显示梯段板的平直段。

注意:楼梯间的板厚为0,荷载按10、3.5输入,导荷方式为梯跑方向两对边传力。

3、注意:如楼梯不通向顶层,则最高的一个标准层不应设置楼梯。

4、在存盘退出时,选择“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退出PMCAD建模。

5、改变工作目录,选择当前文件夹下的LT文件夹作为新的工作目录,以下所有6、重新进入PMCAD,在整体模型中就可以看到楼梯已经转化为斜板,检查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有坡屋顶的结构,楼梯可能会生成悬臂构件,导致模型失真,普通楼层不会出现此情况;另外,在每层楼梯的第一跑的平直段处生成一个粉色的斜杆,截面99mmx99mm,此构件不影响计算结果,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检查无误后退出,此时不必再勾选“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7、之后进入SATWE进行后续操作即可。

当T>Tg时,结构刚度增大是否也会使地震力增大?楼梯斜板刚度较大,会吃掉部分力,使得周边构件配筋相对减小。

经与PKPM软件人员沟通并进行实际算例验证后可见,楼梯参与整体建模后,结构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楼梯周边约2跨范围内的构件配筋普遍增大,与楼梯方向平行的梁配筋增大较明显。

但由于楼梯参与整体计算增大了结构的刚度,减小了层间位移,其余构件的配筋有可能相对减小而偏不安全,目前PKPM给出建议在配筋设计时最好取有楼梯和无楼梯2种结果的包络。

08版PKPM参数

08版PKPM参数

08版PKPM主要参数简介一:模型输入7.楼梯输入:抗震规范要求:对于有楼梯间的结构,计算时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应输入楼梯模型)。

7.楼梯间不宜开洞,板厚设为0 (先组装楼层,在布置楼梯间)7.楼梯柱(指楼梯间的柱子)不要太大,一般取500左右,不然生成的配筋会很大。

楼梯间的框架柱配筋可能比较大,注意钢筋能不能排开。

(否则,可加大框架柱,可修改周期折减系数,作用比较明显).7.楼梯间有层间平台,可能形成短柱(剪跨比= Hn/2h0<2),要全长箍筋加密.楼梯板上部配筋全长拉通,(以前经常采用分离式配筋)。

7.楼梯间平台梁(250x500那根)配筋一般都超筋,不用管,楼梯间的作用就是对整个结构刚度的影响,楼梯本身配筋没有意义。

7.主次梁输入: 大多人次梁按主梁输,如果荷载大,主梁抗扭,可能超筋,此时可在特殊构件中设梁两端铰接.区别:主要导荷方式不同(主梁按空间交叉梁计算,刚度计入结构整体,对地震力,周期,位移,内力等都有影响,按次梁输,正常)按主梁输后点不点铰接?(框架梁截面宽宜取350或250)。

如果时间允许次梁尽量按次梁输入。

7.荷载输入:物料重按恒载输,(别落了设备基础荷载);试验重或充水重减去物料重所得值按活荷载输入(均不包括自重)。

7.楼面高耸设备:(1)可建到模型里面模拟(高度,直径同设备,厚度手算,刚度近似等于设备)。

(2)近似算法:单质点计算水平地震力,不与风荷载同时考虑,设备轻计算风荷载,计算出附加弯矩,倒换成拉压力输入梁上(拉力也按压力输)均按活荷载输入。

二:SA TWE1.总信息: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指:地震力,风荷载作用方向与整体坐标的夹角,逆时针为正,一般在正负15度以内不用填。

2)刚性楼板假定。

指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限大。

仅计算位移比时选此项,强度配筋计算不能选。

选此项后结构振型不能超过结构总自由度数(一般3倍楼层数)。

3)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一次性加载,模拟施工加载1,模拟施工加载2,模拟施工加载3.(08版新加)一般选模拟3一次性加载:假定结构已完成,将荷载一次加载到工程中,有可能产生偏大的竖向位移,多适用于多层结构。

PKPM中楼梯间荷载如何输入及方法

PKPM中楼梯间荷载如何输入及方法

PKPM中楼梯间荷载输入
值得注意的是地梁这一层和楼梯最上面一层的荷载
有楼板的楼面层上,我采用的方法是梯板板厚取为0,楼面恒载分别取7.0和1.8(常见。

其他情况查规范),在架梯柱的框架梁上输入梯柱的集中荷载(梁间荷载)
地梁层如果也按这种方法输入的话,比实际的荷载要大一点,大的那一点,以双跑楼梯为例,多了上部那块梯板的一半荷载,这一半荷载已经考虑在了上一层的楼面恒载中。

这时,我们按以下方法处理:
起步的这块梯板一半的荷载加在地梁上,并且只分布在这根地梁一半的长度上;
与梯梁连接的两块梯板有一半的荷载加在梯梁上,沿梯梁全长分布,另外还要加上平台板一半的荷载;
在两边框架梁上各加上一个梯柱的集中荷载。

如下图示:
计算过程:
荷载2*10.000*1.30:梯板长2800,宽1300,楼板面荷载取7.0
7.0*2.8/2=9.8,取10
荷载1*11.500:平台板宽1.8。

1.8*1.8+10,取11.5
梯柱(200*250*1800)集中荷载:0.2*0.25*1.8*25
楼梯最上面一层,只有一块梯板两端分别搭于上一层的次梁和中间的梯梁上,没有其他荷载,楼面恒活载均为0,这板块梯板的荷载加在次梁上如下图示:
计算过程略。

PKPM楼梯计算

PKPM楼梯计算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官方方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

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250×500mm层间梁。

二跑楼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

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层间复制】。

楼梯建模步骤如下: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房间);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

PKPM如何考虑楼梯建模(优选.)

PKPM如何考虑楼梯建模(优选.)

一、楼梯布置.
先楼层组装再布置楼梯,并先布置标准层的楼梯,因为模型底层层高变大,标准层是实际层高,比较好确定参数。

这里应选择节点3,以保证楼梯平台落在框架柱上
一定要勾选
底层此项不能为,楼梯底标高为室内地坪
保证两处数字相同,才能使软件生成的平台梁搭在框架柱上,避免再新建平台柱;
退出程序时,注意勾选第一项,程序会自动在模型目录下生成一个LT文件夹。

二、参数修改
进入LT文件夹后,需在楼梯这一块进行如下操作:
1、板厚为0;
2、输入荷载,如原模型输入恒载8KN/m2,定义楼梯板厚120mm,则此时需输入恒载
5 KN/m2(8-25x0.12=5),活载不变;
3、要在顶层楼梯的水平斜杆端垂直加入一根梁(经验算,更符合实际情况),如下图:
4、程序自动生成的模型此处无梁,导致顶层垂直方向楼梯刚度变化很大,而顺梯方向刚度变化不大。

加上次梁厚,结果较为理想。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

pkpm结构设计中的楼梯计算

pkpm结构设计中的楼梯计算

板式楼梯1板式楼梯: TB-11.1基本资料1.1.1工程名称:工程一1.1.2楼梯类型:板式 A 型(╱),支座条件:两端弹性;支座弯矩取 -1/20·q·l02,跨中弯矩取 1/10·q·l2,跨中调整系数γm= 1.2 ??1.1.3踏步段水平净长 Lsn= 3520mm【Lsn=踏步宽*(踏步数-1)=320*(12-1)=3520】;梯板净跨度 Ln = Lsn= 3520mm,梯板净宽度 B = 1475mm1.1.4低端支座宽度 dl = 200mm,高端支座宽度 dh= 200mm计算跨度 L0=Min{Ln+ (dl+ dh) / 2, 1.05Ln} = Min{3720, 3696} =3696mm1.1.5梯板厚度 h1= L/ 27= 137mm,取 h1= 130mm1.1.6踏步段总高度 Hs= 1500mm【Hs=踏步高*踏步数=125*12】,楼梯踏步级数 n = 121.1.7线性恒荷标准值 Pk = 1kN/m;均布活荷标准值 qk= 3.5kN/m2,ψc= 0.7 【活载组合系数】1.1.8面层厚度 c1= 25mm,面层容重γc2= 20kN/m3;顶棚厚度 c2=20mm,顶棚容重γc2= 18kN/m3;楼梯自重容重γb= 25kN/m31.1.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fc = 14.331N/mm2, ft= 1.433N/mm2, ftk= 2.006N/mm2,Ec= 29791N/mm21.1.1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 360N/mm2, Es= 200000N/mm2;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 = 15mm 1.2楼梯几何参数1.2.1踏步高度 hs = Hs/ n = 1500/12 = 125mm踏步宽度 bs = Lsn/ (n - 1) = 3520/(12-1) = 320mm踏步段斜板的倾角α = ArcTan(hs / bs) = ArcTan(125/320) = 21.3°踏步段斜板的长度 Lx = Lsn/ Cosα = 3520/Cos21.3°= 3779mm1.2.2踏步段梯板厚的垂直高度 h1' = h1/ Cosα = 130/Cos21.3°=139.6mm踏步段梯板平均厚度 T = (hs + 2h1') / 2 = (125+2*139.6)/2 =202.1mm1.2.3梯板有效高度 h10=h1- as= 130-20 = 110mm1.3均布永久荷载标准值1.3.1梯板上的线载换算为均布恒荷 gk1= Pk/ B = 1/1.475【梯板净宽度】= 0.68kN/m21.3.2梯板自重 gk2=γb·T = 25*0.2021【梯板平均厚度】= 5.05kN/m21.3.3踏步段梯板面层自重gk3=γc1·c1·(n - 1)(h s + b s) / L n= 20*0.025*(0.125+0.32)*(12-1)/3.52 【梯段净跨度Ln】= 0.70kN/m21.3.4梯板顶棚自重 gk4' =γc2·c2= 18*0.02 = 0.36kN/m2gk4= gk4'·Lx/ Ln= 0.36*3.779/3.52 = 0.39kN/m21.3.5均布荷载标准值汇总 gk = gk1+ gk2+ gk3+ gk4= 6.81kN/m21.4均布荷载的基本组合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 Q(L) =γG·g k+ γQ·q k= 1.2*6.81+1.4*3.5 =13.07kN/m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 Q(D) =γG1·g k+ γQ·ψc· q k= 1.35*6.81+1.4*0.7*3.5= 12.63kN/m2最不利的荷载基本组合值 Q = Max{Q(L), Q(D)} = Max{13.07, 12.63} = 13.07kN/m21.5梯板的支座反力永久荷载作用下均布反力标准值 Rk(D) = 11.99kN/m可变荷载作用下均布反力标准值 Rk(L) = 6.16kN/m最不利的均布反力基本组合值 R = 23.01kN/m1.6梯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V ≤ 0.7·βh·f t·b·h0V = 1/2·Q·Ln·Cosα= 0.5*13.07*3.52*Cos21.3°= 21.4kNR = 0.7·βh·f t·b·h0= 0.7*1*1433*1*0.11= 110.3kN ≥ V = 21.4kN,满足要求。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 对新手超有用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 对新手超有用

PKPM模型中楼梯的输入输出及要点在以往PKPM整体建模时,虽输入楼梯但输出的整体结果却没有改变,这不是PKPM软件的问题,而是操作时其有特殊的步骤要求。

现将楼梯的输入及要点与大家分享,涂黄色的部分要重点注意。

楼梯进行整体计算的建模步骤:1、在PMCAD中的“楼层定义”选项中选择“楼梯布置”中的“楼梯布置”选项,鼠标选择需要布置楼梯的房间。

2、点击房间后会弹出楼梯智能设计对话框,点击“选择楼梯类型”选择楼梯形式,可按实际情况更改楼梯参数。

各层设置楼梯后,在整体模型中就可看到楼梯,但此时并未显示梯段板的平直段。

注意:楼梯间的板厚为0,荷载按10、3.5输入,导荷方式为梯跑方向两对边传力。

3、注意:如楼梯不通向顶层,则最高的一个标准层不应设置楼梯。

4、在存盘退出时,选择“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退出PMCAD建模。

5、改变工作目录,选择当前文件夹下的LT文件夹作为新的工作目录,以下所有6、重新进入PMCAD,在整体模型中就可以看到楼梯已经转化为斜板,检查模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有坡屋顶的结构,楼梯可能会生成悬臂构件,导致模型失真,普通楼层不会出现此情况;另外,在每层楼梯的第一跑的平直段处生成一个粉色的斜杆,截面99mmx99mm,此构件不影响计算结果,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检查无误后退出,此时不必再勾选“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

7、之后进入SATWE进行后续操作即可。

当T>Tg时,结构刚度增大是否也会使地震力增大?楼梯斜板刚度较大,会吃掉部分力,使得周边构件配筋相对减小。

经与PKPM软件人员沟通并进行实际算例验证后可见,楼梯参与整体建模后,结构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楼梯周边约2跨范围内的构件配筋普遍增大,与楼梯方向平行的梁配筋增大较明显。

但由于楼梯参与整体计算增大了结构的刚度,减小了层间位移,其余构件的配筋有可能相对减小而偏不安全,目前PKPM给出建议在配筋设计时最好取有楼梯和无楼梯2种结果的包络。

PKPM建模、施工图、结构鉴

PKPM建模、施工图、结构鉴

取H1=0 ● 若:H3≤300,跨高比大于3的梁程序都作为框架梁处理,间接方法是查SATWE.JCV和WNL*.OUT中的荷载总值与JCCAD的D+L比较。

五、覆土重的计算:程序可以自动计算基础及基础以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

● 程序按20KN/m3的平均重度计算覆土重;● 不选该项PKPM建模、施工图、结构鉴定加固软件常见问题分析第一部分建模常见问题及软件处理一、05版数据导入到08版软件中要注意的问题*能够导入的数据——构件信息、交互输入荷载信息、设计参数、楼层组装信息、原PM主菜单2中输入的楼面信息、原PM主菜单3输入修改的房间恒活信息、次梁荷载信息。

(个人建议:尽量不要导入,实在需要导入,导入完后重新检查模型)二、层间编辑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支持层间编辑的命令;●不支持层间编辑的命令;三、工程拼装方式1)(合并顶标高相同的楼层)方式。

选择该方式,如拼装的两楼层顶标高相同。

将合并形成一个新的标准层。

两个被拼装的结构,不一定必须从第一层开始拼装,可以从任意标高开始拼装。

2)(楼层表叠加)方式。

楼层叠加拼装方式可以对合并标准层的操作进行控制,使工程拼装更加灵活方便,特别合适大底盘多塔结构的建模。

四、建模——常见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08版)1、层间梁两端应有柱或墙,且不能跨越超过3个节点。

2、坡屋面斜梁可以与下层梁直接连接,不需要设短柱,但得布置封口梁,封口梁应输入下层梁,两梁重和。

3、坡屋面不考虑斜板作用,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屋面斜撑体现斜板刚度。

坡屋面设计注意事项:1)旧版软件除顶层外,斜梁上下端标高都不应超过本层结构标高。

对于体育场馆等越层斜梁,应按楼层分段输入。

新版软件允许布置越层斜梁,即上层斜梁可以跨越数层与下层的梁或墙相交,但在交点处应人工在下层梁或墙上增加节点,以确保构件链接。

2)生成坡屋面时形成的山墙或异性剪力墙,旧版不能分析,新版能。

4、斜杆只认两端节点,与其他杆件看上去相连,其实是不连系的。

pkpm结构设计中的楼梯计算

pkpm结构设计中的楼梯计算

板式楼梯1板式楼梯: TB-11.1基本资料1.1.1工程名称:工程一1.1.2楼梯类型:板式 A 型(╱),支座条件:两端弹性;支座弯矩取 -1/20·q·l02,跨中弯矩取 1/10·q·l2,跨中调整系数γm= 1.2 ??1.1.3踏步段水平净长 Lsn= 3520mm【Lsn=踏步宽*(踏步数-1)=320*(12-1)=3520】;梯板净跨度 Ln = Lsn= 3520mm,梯板净宽度 B = 1475mm1.1.4低端支座宽度 dl = 200mm,高端支座宽度 dh= 200mm计算跨度 L0=Min{Ln+ (dl+ dh) / 2, 1.05Ln} = Min{3720, 3696} =3696mm1.1.5梯板厚度 h1= L/ 27= 137mm,取 h1= 130mm1.1.6踏步段总高度 Hs= 1500mm【Hs=踏步高*踏步数=125*12】,楼梯踏步级数 n = 121.1.7线性恒荷标准值 Pk = 1kN/m;均布活荷标准值 qk= 3.5kN/m2,ψc= 0.7 【活载组合系数】1.1.8面层厚度 c1= 25mm,面层容重γc2= 20kN/m3;顶棚厚度 c2=20mm,顶棚容重γc2= 18kN/m3;楼梯自重容重γb= 25kN/m31.1.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 fc = 14.331N/mm2, ft= 1.433N/mm2, ftk= 2.006N/mm2,Ec= 29791N/mm21.1.1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 = 360N/mm2, Es= 200000N/mm2;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c = 15mm 1.2楼梯几何参数1.2.1踏步高度 hs = Hs/ n = 1500/12 = 125mm踏步宽度 bs = Lsn/ (n - 1) = 3520/(12-1) = 320mm踏步段斜板的倾角α = ArcTan(hs / bs) = ArcTan(125/320) = 21.3°踏步段斜板的长度 Lx = Lsn/ Cosα = 3520/Cos21.3°= 3779mm1.2.2踏步段梯板厚的垂直高度 h1' = h1/ Cosα = 130/Cos21.3°=139.6mm踏步段梯板平均厚度 T = (hs + 2h1') / 2 = (125+2*139.6)/2 =202.1mm1.2.3梯板有效高度 h10=h1- as= 130-20 = 110mm1.3均布永久荷载标准值1.3.1梯板上的线载换算为均布恒荷 gk1= Pk/ B = 1/1.475【梯板净宽度】= 0.68kN/m21.3.2梯板自重 gk2=γb·T = 25*0.2021【梯板平均厚度】= 5.05kN/m21.3.3踏步段梯板面层自重gk3=γc1·c1·(n - 1)(h s + b s) / L n= 20*0.025*(0.125+0.32)*(12-1)/3.52 【梯段净跨度Ln】= 0.70kN/m21.3.4梯板顶棚自重 gk4' =γc2·c2= 18*0.02 = 0.36kN/m2gk4= gk4'·Lx/ Ln= 0.36*3.779/3.52 = 0.39kN/m21.3.5均布荷载标准值汇总 gk = gk1+ gk2+ gk3+ gk4= 6.81kN/m21.4均布荷载的基本组合值由可变荷载控制的 Q(L) =γG·g k+ γQ·q k= 1.2*6.81+1.4*3.5 =13.07kN/m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 Q(D) =γG1·g k+ γQ·ψc· q k= 1.35*6.81+1.4*0.7*3.5= 12.63kN/m2最不利的荷载基本组合值 Q = Max{Q(L), Q(D)} = Max{13.07, 12.63} = 13.07kN/m21.5梯板的支座反力永久荷载作用下均布反力标准值 Rk(D) = 11.99kN/m可变荷载作用下均布反力标准值 Rk(L) = 6.16kN/m最不利的均布反力基本组合值 R = 23.01kN/m1.6梯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V ≤ 0.7·βh·f t·b·h0V = 1/2·Q·Ln·Cosα= 0.5*13.07*3.52*Cos21.3°= 21.4kNR = 0.7·βh·f t·b·h0= 0.7*1*1433*1*0.11= 110.3kN ≥ V = 21.4kN,满足要求。

PKPM建模中手算楼梯方法

PKPM建模中手算楼梯方法

P K P M建模中手算楼梯方法(总1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8章楼梯结构设计计算楼梯的平面布置,踏步尺寸、栏杆形式等由建筑设计确定。

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是最常见的现浇楼梯,宾馆和公共建筑有时也采用一些特种楼梯,如螺旋板式楼梯和剪刀式楼梯(图8-1)。

此外也有采用装配式楼梯的。

这里主要介绍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的计算机构造特点。

(a)剪刀式楼梯 (b)螺旋板式楼梯图8-1 特种楼梯楼梯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根据建筑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楼梯的结构型式和结构布置;2) 根据建筑类别,按《荷载规范》确定楼梯的活荷载标准值。

需要注意的是楼梯的活荷载往往比所在楼面的活荷载大。

生产车间楼梯的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小于/m(按水平投影面计算)。

除以上竖向荷载外,设计楼梯栏杆时尚应按规定考虑栏杆顶部水平荷载/m(对于住宅、医院、幼儿园等)或/m(对于学校、车站、展览馆等);3).进行楼梯各部件的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4) 绘制施工图,特别应注意处理好连接部位的配筋构造。

1.板式楼梯板式楼梯由梯段板、休息平台和平台梁组成(图8-2)。

梯段是斜放的齿形板,支承在平台梁上和楼层梁上,底层下端一般支承在地垄墙上。

板式楼梯的优点是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较方便,外观比较轻巧。

缺点是斜板较厚,约为梯段板斜长的1/25—1/30,其混凝土图8-2 板式楼梯的组成图8-3 梯段板的内力用量和钢材用量都较多,一般适用于梯段板的水平跨长不超过3m 时。

板式楼梯的计算特点:梯段斜板按斜放的简支梁计算(图8-3),斜板的计算跨度取平台梁间的斜长净距'n l 。

设楼梯单位水平长度上的竖向均布荷载q g p +=(与水平面垂直),则沿斜板单位斜长上的竖向均布荷载αcos 'p p =(与斜面垂直)(三角形斜边了),此处α为梯段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图8-4),将'p 分解为:αααcos cos cos ''⋅==p p p xαααsin cos sin ''⋅==p p p y此处','y x p p 分别为'p 在垂直于斜板方向及沿斜板方向的分力,忽略'y p 对梯段板的影响,只考虑'x p 对梯段板的弯曲作用。

PKPM楼梯建模

PKPM楼梯建模

PKPM楼梯建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

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250 ×500mm层间梁。

二跑楼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

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层间复制】。

楼梯建模步骤如下: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房间);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楼梯定义与布置,如图2所示。

楼梯荷载在PKPM建模的时候怎么输

楼梯荷载在PKPM建模的时候怎么输

楼梯荷载在PKPM建模的时候怎么输入???常婧雅的转帖┊常婧雅的首页楼梯荷载在PKPM建模的时候怎么输入???美文2007-08-27 10:08:08阅读1084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将楼梯荷载折算成楼面荷载,在输楼面恒荷载时,将楼梯的面荷载加大;第二种方法是将楼梯的荷载折算成线荷载,作用在梁上。

就使用而言,第二种方法更接近实际,更准确。

不过第一种方法更方便。

这个说法提得比较准,以前我们都是用第一种方法(这样就把单向斜板当成了双向板来算),仔细一想,第二种做法接近实际。

在结构楼面布置信息中取楼梯间板厚为零,不能为洞口!在楼面荷载传导时输入全部恒、活载,并指定受力边刚做设计的时候,单位的同事教的时候用的就是第一种方法:在楼梯间位置按楼板输入,荷载折算。

这种方法现在看来优点只是方便,方法不合理。

楼梯间处楼面近似于开洞,该处楼板不连续,楼板有缺失。

现在我按第二种方法建模,这种方法比较接近实际情况,个人认为对于一般多层建筑而言,第二种方法完全适用,框架结构只需对楼梯间柱子采取相应构造加强措施就可以了。

而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这种方法误差到底有多大就不知道了,也没见过相关的说明。

希望高手指教!我想请问下梯梁的截面取值一般是怎么规定的?谢谢双梁式楼梯的梯段梁的高度常取h=(1/18~1/12)ln,ln为梯段梁的水平投影的净距。

单梁式楼梯的梯段梁的高度常取h=(1/15~1/12)ln。

第二种应该有一部分是化为集中荷载作用在框架梁上吧有一部分是化线载顶楼上的,楼梯平台柱那部分要按集中荷载输吧我按第二种方法建模,这种方法比较接近实际情况楼梯平台柱间还得设计梁吧,这样还是线荷载啊。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对新手超有用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对新手超有用

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方法-对新手超有用PKPM是钢结构建筑设计中最为常用的结构分析软件之一。

它兼具分析和设计功能,适用于各种不同形式的钢结构建筑。

在PKPM中进行楼梯建模是很常见的操作,而对于新手来说,如何正确进行楼梯建模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PKPM模型中楼梯建模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对新手有所帮助。

PKPM软件简介PKPM是“平面构件有限元分析法”(Plane Fram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的缩写,是一种结构分析软件。

它采用平面构件叠合板法进行有限元分析,能够对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容器式结构及玻璃幕墙等各种类型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

PKPM的主要特点包括:•使用方便,具有直观的图形界面•适应性强,可以在不同的结构种类中自由切换•分析准确,能够计算出结构的荷载、变形、内力等各项参数•设计科学,可以进行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楼梯建模方法在进行PKPM模型的楼梯建模时,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设计楼梯的参数在进行PKPM模型的楼梯建模之前,需要对楼梯的参数进行设计和计算。

楼梯的参数包括台阶宽度、踏步深度、楼梯梯级数、楼梯高度等。

在确定了这些参数之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PKPM模型的楼梯建模。

2. 创建楼梯截面形状在PKPM软件中,可以通过选择“建模”-“楼梯”来进入楼梯建模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你需要先创建一个楼梯的截面形状。

具体地,你可以通过在“楼梯”菜单中选择“截面”来创建楼梯的截面。

楼梯的截面形状可以采用矩形或圆形等形状。

3. 绘制楼梯轮廓线接下来,在PKPM模型中绘制楼梯的轮廓线。

绘制楼梯轮廓线的过程就像画图一样简单,你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

绘制好楼梯轮廓线后,需要选择“修改”-“线性结构”命令,在PKPM模型中创建楼梯结构。

4. 设定楼梯的属性在PKPM模型中创建完楼梯结构之后,需要进一步设置楼梯的属性。

这包括楼梯的起始高度、终止高度和楼梯的质量等。

PKPM建模中手算楼梯方法

PKPM建模中手算楼梯方法

第8章楼梯结构设计计算楼梯的平面布置,踏步尺寸、栏杆形式等由建筑设计确定。

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是最常见的现浇楼梯,宾馆和公共建筑有时也采用一些特种楼梯,如螺旋板式楼梯和剪刀式楼梯(图8-1)。

此外也有采用装配式楼梯的。

这里主要介绍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的计算机构造特点。

(a)剪刀式楼梯(b)螺旋板式楼梯图8-1 特种楼梯楼梯的结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 根据建筑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楼梯的结构型式和结构布置;2) 根据建筑类别,按《荷载规范》确定楼梯的活荷载标准值。

需要注意的是楼梯的活荷载往往比所在楼面的活荷载大。

生产车间楼梯的活荷载可按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宜小于/m(按水平投影面计算)。

除以上竖向荷载外,设计楼梯栏杆时尚应按规定考虑栏杆顶部水平荷载/m(对于住宅、医院、幼儿园等)或/m(对于学校、车站、展览馆等);3).进行楼梯各部件的内力计算和截面设计;4) 绘制施工图,特别应注意处理好连接部位的配筋构造。

1.板式楼梯板式楼梯由梯段板、休息平台和平台梁组成(图8-2)。

梯段是斜放的齿形板,支承在平台梁上和楼层梁上,底层下端一般支承在地垄墙上。

板式楼梯的优点是下表面平整,施工支模较方便,外观比较轻巧。

缺点是斜板较厚,约为梯段板斜长的1/25—1/30,其混凝土图8-2 板式楼梯的组成图8-3 梯段板的内力用量和钢材用量都较多,一般适用于梯段板的水平跨长不超过3m 时。

板式楼梯的计算特点:梯段斜板按斜放的简支梁计算(图8-3),斜板的计算跨度取平台梁间的斜长净距'n l 。

设楼梯单位水平长度上的竖向均布荷载q g p +=(与水平面垂直),则沿斜板单位斜长上的竖向均布荷载αcos 'p p =(与斜面垂直)(三角形斜边了),此处α为梯段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图8-4),将'p 分解为:αααcos cos cos ''⋅==p p p xαααsin cos sin ''⋅==p p p y此处','y x p p 分别为'p 在垂直于斜板方向及沿斜板方向的分力,忽略'y p 对梯段板的影响,只考虑'x p 对梯段板的弯曲作用。

PKPM08

PKPM08

PKPM 2008版本的2009.11.6盘片改进说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2009年11月一、2009.11.6盘片对SATWE做的较大改进1、对剪力墙单元划分采用了全新的方法,使单元的质量和协调性大大提高,具体如下:(1)隐含推荐墙的单元长度为1m,并改进了剪力墙单元划分方法,使单元的形状更加合理,多使用矩形单元,减少三角形单元,且大小分布更加均匀;(2)平面相连的墙之间强制增加了中间协调节点,且为出口节点,使墙墙之间的协调计算更加合理;(3)取消了对洞口最小尺寸的限制;允许洞口靠近墙端节点,对于洞口靠墙端情况不再在墙端增加300宽墙段,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

对于转角墙那种两片墙的洞口相交的情况可以正确地计算;(4)对墙元的上端和下端的出口节点的个数不受限制,因此对于用户建模中墙的长度也不再限制。

(5)边框柱增加了与剪力墙中部的协调点。

在新SATWE中,“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单位m)”参数取为1m后。

虽然增加一些计算时间,但可以取得更好的计算结果。

另外,在对剪力墙作单元划分时,对相距过近的节点的归并距离从300mm调整到180mm,从而增加了程序处理的稳定性与合理性。

2、可以计算坡屋面等斜坡板房间的楼板,程序自动将其转换为弹性膜计算。

对于错层结构的不同高度的平楼板可以自动转换为不同高度的刚性楼板。

当用户采用强制楼板假定计算时,程序只对楼层高度处的楼面做刚性楼板假定计算,对于其他部分的构件,如楼梯间梁、错层梁等仍按照正常计算。

弹性楼板单元划分更加细化,楼板刚度的计算有了较大的改进。

3、增强了对梁的各种计算属性的自动识别,如主梁、次梁、边梁、中梁等。

对于主梁自动赋予调幅梁、赋予用户定义的梁的抗震等级,对于次梁自动赋予不调幅梁、赋予非抗震的5级抗震等级。

对于中梁和边梁自动赋予不同的梁刚度放大系数,不同的扭矩折减系数。

用户在SATWE的前处理部分:接PM生成SATWE数据下的…特殊梁柱定义‟中,可以在调幅梁、抗震等级、刚度放大系数、扭矩折减系数等菜单下直观地看到程序自动生成的相关数值,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修改,做到所见即所得。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

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250×500mm层间梁。

二跑楼梯的第一跑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

而在lt 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层间复制】。

楼梯建模步骤如下: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房间);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KPM08版考虑楼梯的计算方案
GB50011-2001(2008局部修订版)第3.6.6.1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
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

条文说明中指出考虑到楼梯的梯板等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
对结构的整体刚度有较明显的影响。

建议在结构计算中予以适当考虑。

为了适应新的抗震规范要求,PKPM08版给出了计算中考虑楼梯影响的解决方案:在PMCAD的模型输入中输入楼梯,可在四边形房间
输入二跑或对折的三跑、四跑楼梯。

程序可自动将楼梯转化成折梁,此后接力SATWE等的结构计算即包含了楼梯构件的影响。

模型输入退出时可由用户选择是否将楼梯转化为折梁到模型中,如用户选择此项,则程序将已建好的模型拷入工作子目录下的lt子目录,
并自动将每一跑楼梯板和其上、下相连的平台板转化成一段折梁,在中间休息平台处增设250500mm层间梁。

二跑楼梯的第一跑
下接于下层的框架梁,上接中间平台梁,第二跑下接中间平台梁,上接于本层的框架梁。

原有工作子目录中的模型将不考虑模型中的楼梯布置的作用,其计算与往常相同。

而在lt子目录下的模型中,楼梯已转化为折梁杆件,
该模型可由用户进一步修改。

在lt子目录下做SATWE等的结构计算,此时的计算可以考虑楼梯的作用。

1 楼梯输入
在PMCAD主菜单一的结构建模中输入楼梯,楼梯建模应在楼层组装后完成,因为此时各楼层的层高已经确定,只有层高确定之后,
各楼梯跑才能正确布置。

在楼层定义】菜单下增设楼梯布置】子菜单,在楼梯布置】菜单下有三个子菜单,分别为楼梯布置】、楼梯删除】、
层间复制】。

楼梯建模步骤如下:
1)点击楼梯布置】菜单,选择需布置楼梯的四边形房间(目前程序只能选择四边形房间);
2)点击鼠标右键,程序弹出图1所示对话框,对话框右上角显示楼梯的预览图,程序根据房间宽度自动计算梯板宽度初值,
用户可修改楼梯定义参数。

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楼梯定义与布置,如图2所示。

目前程序可布置两跑和对折的三跑、四跑板式楼梯。

修改楼梯时,要先用楼梯删除】菜单将该房间的楼梯删除再重新布置。

可用层间复制】菜单将本层楼梯复制到其它层,要求复制楼梯的各层层高相同,且必须布置了和上跑梯板相接的杆件。

图1 楼梯定义对话框
图2 已将楼梯转化成宽扁梁且自动增加层间梁的模型
2 生成楼梯模型数据
在退出PMCAD程序时,程序将弹出图3所示对话框,最上面有一个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

勾选该项,
则程序在当前工程目录下生成以lt命名的文件夹,该文件夹中保存着将楼梯转换为宽扁折梁后的模型。

如果用户要考虑楼梯参与
结构整体分析,则需将工程目录指向该lt目录重新进行计算;如果不勾选,则程序不生成lt文件夹,平面图中的楼梯只是一个显示,
不参与结构整体分析。

生成楼梯模型数据时,程序自动将每一跑楼梯用三段宽扁梁模拟,下段为模拟下平台的水平梁,中间为模拟梯板的斜梁,
上段为模拟上部平台的水平梁,三段梁的宽度均取楼梯板宽度。

程序在中间休息平台处自动增设一根250500mm的层间梁,
以传接折梁到两端柱上。

图3 生成数据
3 结构计算
考虑楼梯作用的结构计算时一定要把工作目录指向原来工作目录下级的LT子目录。

由于楼梯的布置与数据生成是在PMCAD中完成,SATWE、TAT、PMSAP 等计算程序接力的是已将楼梯转化成斜梁折梁杆件的三维模型,
计算软件一般不用再作什么特别的设置,直接计算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程序给出的楼梯计算模型主要考虑楼梯对结构整体的影响,对于楼梯构件本身的设计,用户应使用专门的楼梯设计软件LTCAD完成。

图4 SATWE计算模型
4 小结
在定义与布置楼梯时宜注意以下几点:
1)最好在进行完楼层组装后再进行楼梯布置,这样程序能自动计算出踏步高度与数量,便于建模。

2)楼梯间宜将板厚设为0,不宜开全房间洞。

因为考虑楼梯作用的计算模型是专门生成在lt目录下的,当前工作子目录的模型计算时
不会考虑楼梯,计算模型和没有楼梯布置的模型完全相同。

以前对楼梯荷载通常的做法是将其换算成楼面荷载布置到楼梯间,
并将楼梯间处板厚设为0。

这样做可延续先前的计算方法。

3)转换楼梯后的计算模型将楼梯间处原1个房间划分为3个房间,且原有房间的板厚、恒活荷载等信息丢失,如果对这部分生成楼板
则程序对这三个房间的板厚、恒活荷载取为本层统一的输入值。

需要时用户应手工修改。

4)为了解决底层楼梯嵌固问题,程序在底层梁端增加了一个支撑。

5)退出PMCAD时要勾选楼梯自动转换为梁(数据在LT目录下)选项,这样程序才能在LT文件夹中生成模型数据。

如果已经将
目录指向了LT目录,则在退出PMCAD时不要勾选该选项。

6)LT目录下包含了原有的模型和楼梯转换成斜梁的模型,用户可以对该模型进一步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