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概论和酸碱滴定分析法.ppt
合集下载
定量分析概论和酸碱滴定分析法-精选文档
![定量分析概论和酸碱滴定分析法-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c3b545331b765ce05081451.png)
5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要确定一个测定值的准确地就要知道其绝对误差,必 须知道真实值。但是真实值通常是不知道的。在实际 工作中人们常用标准方法通过多次重复测定,所求出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实值。显然,绝对误差越小,测 定结果越准确。但绝对误差不能反映误差在真实值中 所占的比例。例如,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个样品的质量 各为2.1750g和0.2175g,假定这两个样品的真实质量各 为2.1751g和0.2176g,则二者称量的绝对误差都是0.0001g,而这个绝对误差在第一个样品质量中所占的 比例,仅为第二个样品质量中所占比例的1/10。也就是 说,当被称量的量较大时,称量的准确程度就比较高 。因此用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更确切 的比较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这种表示误差的方法称为 相对误差,即:
第七章 定量分析概论与酸碱滴 定分析法
学习指导
1.了解定量分析的程序,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产生及表 示法,掌握有效数字表示及计算规则。 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标定,了解基准物的概念及 要求。 3.熟悉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特别是基本单元的确定。 4.了解滴定分析的分类及滴定方式及对应的计算。 5.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滴定曲线的作用。 6.熟悉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了解酸碱滴定法的 某些具体应用。
3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节 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分析的结果,有多种表示方法。按照我国现行国家 标准的规定,应采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质量浓度 加以表示。 1.质量分数(ωB) 质量分数在分析中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例如, 某食品中含有淀粉的质量分数为0.9520或95.20%。 2.体积分数(xB) 体积分数在分析中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例如 ,某天然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93或93%,工业 乙醇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0%。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
![滴定分析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0a244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4.png)
2024/3/14
12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一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 片剂(胶囊剂) 标示 %量 C1/W C0 标 VT示 W 量 10% 0
平行做2份,RAD≤0.5%。
第一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⑶ 所用基准物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取用
时应先用玛瑙乳钵研细,并按规定条件干燥,
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密称取;有引湿
性的基准物质宜采用“减量法”进行称重。
如系以另一已标定的滴定液作为标准溶液, 通过“比较”进行标定,则该另一已标定的滴 定液的取用应为精确量取(精确至0.01ml), 用量除另有规定外,应等于或大于20ml,其浓 度亦应按药典规定准确标定。
酸碱滴定法及其应用
盐酸滴定液(1、0.5、0.2或0.1mol/L) (1)配制中,如按药典的规定量取,则F
值常为1.05~1.10。因此,宜先与已知 浓度的氢氧化钠滴定液作比较试验,求 得其粗略浓度,在加水适量稀释,使其 F值为0.95~1.05,而后再进行标定。
2024/3/14
1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一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⑹标定中的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 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 和滴定的结果。
⑺初标者和复标者在相同条件各做平行 试验 3份,分别进行计算;3份平行试验结果的 RAD≤0.1%;初标平均值和复标平均值 RAD≤ 0.1%;标定结果按初、复标的平均 值计算,取4位有效数字。
定量分析基础—滴定分析法概述(基础化学课件)
![定量分析基础—滴定分析法概述(基础化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63f5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5.png)
滴定液的配制
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①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相符合; ②试剂的纯度高,一般要求纯度在99.9%以上; ③试剂的性质稳定; ④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盐酸和氢氧化钠 能否作为基准 物质,为什么?
常用的基准物质有:K2Cr2O7、AgNO3、Na2CO3、KHC8H4O4 、 Na2B4O7·10H2O、Zn等。
TT / A
a t
CT M A
103
例:用0.1000mol/L盐酸滴定液测定氧化钙含量,计算每
1mL0.1000mol/L盐酸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氧化钙的质量
(THCl/CaO) 2HCl + CaO = CaCl2 + H2O
练习:已知某HCl对CaO的滴定度为0.005608g/mL,求该HCI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0.2000mol/L)
基本概念
减小终点误差的方法 (1)选择正确的指示剂 (2)半滴加入 (3)控制指示剂用量
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
酸碱滴定法 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沉淀滴定法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银量法)。
Ag+ + X- = AgX↓ 式中: X- 代表Cl- 、Br-、I- 及SCN- 等离子。 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2MnO4- + 5C2O42-+ 16H+ = 2Mn2+ + 10CO2↑ + 8H2O 配位滴定法 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滴定分析的主要方式--置换滴定法
置换滴定法:先用适当的试剂与被测物质反应,使之定量置换出 一种能被直接滴定的物质,然后再用滴定液滴定置换出来的物质 的方法。 适用:没有定量关系或者伴有副反应的反应。 例:用Na2S2O3滴定K2Cr2O7,将得到S4O62-和SO42- 的混合物, 只能用碘量法测定K2Cr2O7:
定量分析方法验证_PPT幻灯片
![定量分析方法验证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59c0d4def78a6529657d5315.png)
再按在相同条件下,标准对照品测到的
E1% 1cmr
计算含量: 含% 量 E E1 1 1 1c c % % m mr x10% 0
注意:此法对仪器要求高,必须注意校正和检定 吸收系数> 100
(3)计算分光光度法 一般不宜用作含量 测定(当测定波长处于吸
收曲线陡升或陡降部位时,对测定影响大)
3、 含量计算
每1 ml标准溶液相 当于被测物质的量
(1)直接滴定法
药物的百分含 T量 V% 10= % 0 W
实际滴定度(或校正滴定度)T’的计算 T’=T*F
其中
实际滴定液浓度滴 (定 标液 定浓度)
F
规定滴定液浓度
含量 V T 1 % % 0 V 0 = T F 1% 00
W
W
片剂: V W T 标 平 标示 均 示 1% 0 量 片 V 量 0 T W F 重 标 % 平示 = 均 1% 0 量 片
药物的含量:药物所含主成分的量,用于评价药 物的质量
基于化学或物理学原理 含量测定 (容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
基于生物学原理
含量分析方法的比较:
容量分析:简便、准确、耐用性好,x相对 误差在0.2%以下,适用于对准确度和精密度要 求高的供试品测定。专属性差
光谱分析:简便、快速、灵敏,相对误差在 2%~5%,适用于对灵敏度要求高、样本量大 的供试品测定。专属性稍差
W
A r W
片 剂 : % = A x 标 A C r r W D 示 标 平 量 示 均 1量 片 0 % 0
液体制剂% : =A A 标 xr V Cr示 标 D 量 V 示1量 0% 0
(2)吸收系数法
按规定方法配制供试品,在规定的波长
分析化学课件-3.滴定分析概论
![分析化学课件-3.滴定分析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49cb0c589eb172ded63b7bc.png)
① 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要求纯度在 99.9% 以上;
②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若含结晶水,则其 含量也必须与化学式相符;
③ 性质稳定,在配制和贮存时不会发生变化。例如, 在烘干时不易分解,称量时不易吸湿,不吸收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不氧化变质。
④ 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因为摩尔质量越大,称取 的质量就越多,称量误差就降低。
例如,用硫代硫酸钠不能直接滴定重铬酸钾及其它强
氧化剂,因为在酸性溶液中, 重铬酸钾将
S2氧O化23
成
S4和O62 S等O42混 合物,即反应没有一定的计量
关系。但是, 如果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 KI,使
K2Cr2O7 还原并产生一定量的 I2 ,即可用 Na2S2O3 进 行滴定,反应式为:
Cr2O72- +6I- +14H+ =2Cr3+ +3I2 +7H2O 2S2O32- +I2 =2I- +S4O62-
季
4
由于物质的量浓度 c (B) 是物质的量 n (B) 的导出
量物,质因的此量选浓年择度的c(基B)本时单,元必不须同指,浓明度基也本会单不1元同。,所以使用
2. 滴定度 通常是以 “质量/体积” 为单位的浓度表示 方法。 “ 质量 ” 单位是g 或 mg;“ 体积” 为 标准溶液的体积, 单位是 mL 。有两种表示方法:
被测物质的质量, 以符号 T (X/S ) 表示 ( X 是被测物质的
化学式)。
例如,用 KMnO4 标准溶液测定铁的含量时,T (Fe/KMnO4) = 0.005682 g·mL-1 ,它表示 1mL KMnO4 标准溶液相当于 0.005682g 的 Fe 。此法适合于测定大批试样中同一组分的含 量,
分析化学课件酸碱滴定法分析
![分析化学课件酸碱滴定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628a8f33d4b14e84246842.png)
解:
故,Ka2·Kb2=Kw pKa2+pKb2=pKw=14 所以, pKb2=14-pKa2=14-7.20=6.80
例2 试求HS-的pKb值。已知: H2S的pKa1、pKa2分 别为7.24、14.92。
解: H2S Ka1
Ka2
HS-
S2-
Kb2
Kb1
故,Ka1·Kb2=Kw pKa1+pKb2=pKw=14 所以, pKb2=14-pKa1=14-7.24=6.76 14
五、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弱酸HA、弱碱A-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反应, 即它们与溶剂之间的酸碱反应为:
酸HA
HA H2O A H3O
碱A
A H2O HA OH
弱酸HA、弱碱A-的解离常数Ka、Kb分别为:
酸HA
[H ][ A ] Ka [HA]
碱A
Kb
[HA][OH [ A ]
]
(Ka越大),则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Kb越 小);若碱的碱性越强,则其共轭酸的酸性就
越弱。
11
酸式解离
碱式解离
酸
H3PO 4
Ka1 Kb3
H ++
H2PO
4
H2P
O
-
4
Ka2 Kb2
H+ +
2-
HPO 4
HP
O
2-
4
Ka3 Kb1
H+ + PO 43-
碱
Ka1Kb3=Kw Ka2Kb2=Kw Ka3Kb1=Kw
3.NO3是一元碱
4.NH4Ac 是两性物质
4
二、共轭酸碱对
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互相转变的每一对酸和
故,Ka2·Kb2=Kw pKa2+pKb2=pKw=14 所以, pKb2=14-pKa2=14-7.20=6.80
例2 试求HS-的pKb值。已知: H2S的pKa1、pKa2分 别为7.24、14.92。
解: H2S Ka1
Ka2
HS-
S2-
Kb2
Kb1
故,Ka1·Kb2=Kw pKa1+pKb2=pKw=14 所以, pKb2=14-pKa1=14-7.24=6.76 14
五、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关系
弱酸HA、弱碱A-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反应, 即它们与溶剂之间的酸碱反应为:
酸HA
HA H2O A H3O
碱A
A H2O HA OH
弱酸HA、弱碱A-的解离常数Ka、Kb分别为:
酸HA
[H ][ A ] Ka [HA]
碱A
Kb
[HA][OH [ A ]
]
(Ka越大),则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Kb越 小);若碱的碱性越强,则其共轭酸的酸性就
越弱。
11
酸式解离
碱式解离
酸
H3PO 4
Ka1 Kb3
H ++
H2PO
4
H2P
O
-
4
Ka2 Kb2
H+ +
2-
HPO 4
HP
O
2-
4
Ka3 Kb1
H+ + PO 43-
碱
Ka1Kb3=Kw Ka2Kb2=Kw Ka3Kb1=Kw
3.NO3是一元碱
4.NH4Ac 是两性物质
4
二、共轭酸碱对
因一个质子的得失而互相转变的每一对酸和
分析化学课件:滴定分析概论-
![分析化学课件:滴定分析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d52f398e87101f69e3195b3.png)
(1)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s):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2)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定量反应时的理论平衡点.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3)滴定终点(End point): 指示剂颜 色变化的转变点,停止滴定的点。
(4)终点误差(Titration error):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 一致造成的相对误差。 (5)滴定反应(Titration Reaction):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 反应。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适于常量分析1%以上,设备简 单,操作方便,快,准所以应用广泛,相对误差0.1% 左右。
M( 1 A) 1 M(A)
ZA
ZA
1 c( ZA A) ZA c(A)
1 n( ZA A) ZA n(A)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基本单元:
1、原子、分子等粒子;
2、粒子的特定组合
3、不一定是系统中确实独立存在的基本粒子。
如:n
(1 5
KMnO
4
)
1mol
c(
1 5
KMnO
4
)
0.1mol
示剂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返滴定 淡红色[Fe(SCN)]2+
3、置换滴定:反应无计量关系,不按确定反 应式进行
方法:被测物+适当试剂→产物← 标液(指示剂)
Na2S2O3+K2Cr2O7 K2Cr2O7 +过量KI
S4O62-+SO42无定量关系
定量生成 I2
Na2S2O3标液 淀粉指示剂
二、滴定分析计算示例
计算步骤:
1)写出反应式(不用配平)
2)确定反应物基本单元
(2)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定量反应时的理论平衡点.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3)滴定终点(End point): 指示剂颜 色变化的转变点,停止滴定的点。
(4)终点误差(Titration error):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 一致造成的相对误差。 (5)滴定反应(Titration Reaction):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 反应。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适于常量分析1%以上,设备简 单,操作方便,快,准所以应用广泛,相对误差0.1% 左右。
M( 1 A) 1 M(A)
ZA
ZA
1 c( ZA A) ZA c(A)
1 n( ZA A) ZA n(A)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基本单元:
1、原子、分子等粒子;
2、粒子的特定组合
3、不一定是系统中确实独立存在的基本粒子。
如:n
(1 5
KMnO
4
)
1mol
c(
1 5
KMnO
4
)
0.1mol
示剂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返滴定 淡红色[Fe(SCN)]2+
3、置换滴定:反应无计量关系,不按确定反 应式进行
方法:被测物+适当试剂→产物← 标液(指示剂)
Na2S2O3+K2Cr2O7 K2Cr2O7 +过量KI
S4O62-+SO42无定量关系
定量生成 I2
Na2S2O3标液 淀粉指示剂
二、滴定分析计算示例
计算步骤:
1)写出反应式(不用配平)
2)确定反应物基本单元
无机及分析化学11酸碱滴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11酸碱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f25d3b290c69ec3d4bb754a.png)
2020/10/28
=N—NH—
红色(醌式)
17
—SO3-
酚酞的变色原理
O
O-
2 O H-
O H-
2 H+
C
H+
COO-
无色(内酯式)
2020/10/28
粉色(醌式)
红色(羟酸盐式)
18
2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点和变色范围
变色点
HIn + H2O H3O+ + In-
K
θ a
(HIn)
c(H+ ) c(Inc(HIn)
2020/10/28
31
滴定过程溶液pH的计算
滴定前:用一元弱酸最简式计算。
c(H+ ) Kaθca 1.76 105 0.1 1.33103(mol L-1) pH 2.89
计量点前差半滴: VNaOH=19.98mL, 溶液中剩余HAc: 0.1*0.02mmol
生成Ac-: 0.1*19.98mmol
6
1.滴定分析法的类型
酸碱滴定法
强酸强碱的滴定
沉淀滴定法
H+ + OH- = H2O 银量法
Ag+ + X- = AgX
配位滴定法
EDTA法
M + Y = MY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MnO4-+5Fe2++8H+ = Mn2++5Fe3++4H2O
2020/10/28
7
2.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2020/10/28
2
11.1.1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N—NH—
红色(醌式)
17
—SO3-
酚酞的变色原理
O
O-
2 O H-
O H-
2 H+
C
H+
COO-
无色(内酯式)
2020/10/28
粉色(醌式)
红色(羟酸盐式)
18
2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点和变色范围
变色点
HIn + H2O H3O+ + In-
K
θ a
(HIn)
c(H+ ) c(Inc(HIn)
2020/10/28
31
滴定过程溶液pH的计算
滴定前:用一元弱酸最简式计算。
c(H+ ) Kaθca 1.76 105 0.1 1.33103(mol L-1) pH 2.89
计量点前差半滴: VNaOH=19.98mL, 溶液中剩余HAc: 0.1*0.02mmol
生成Ac-: 0.1*19.98mmol
6
1.滴定分析法的类型
酸碱滴定法
强酸强碱的滴定
沉淀滴定法
H+ + OH- = H2O 银量法
Ag+ + X- = AgX
配位滴定法
EDTA法
M + Y = MY
氧化还原滴定法
高锰酸钾法
MnO4-+5Fe2++8H+ = Mn2++5Fe3++4H2O
2020/10/28
7
2.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2020/10/28
2
11.1.1 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概论PPT演示文稿
![定量分析概论PPT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76a36f6328ea81c758f578db.png)
Example
第 七 章
试计算0.1000mol/L (1/6K2Cr2O7)溶液 对Fe的滴定度。(0.005585g/ml)
定 一含铁试样0.2420g,经处理后以TFe/K2Cr2O7
量 分 析 概
=0.002500g/ml的K2Cr2O7的标准溶液滴定
之,需用30.20ml,试计算试样中Fe的百分 含量。(31.20%)
定
量
表面张力等;
分
析
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仅仅决定于溶质的数
概 论
量。如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
26.10.2020
17
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ies):
第
定义:
七
章
只决定于溶质的颗粒和数目,而不决定于溶
质颗粒种类的溶液的性质。
定
计算分析结果
26.10.2020
6
7.1.3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第
待测组份的化学表示形式
七 章
通常以待测组分实际存在形式的含量表示。
或者是各种元素的氧化物、元素的含量表示。
待测组份含量的表示方法
定 量
(1)固体试样--质量分数表示。
分
(2)液体试样
析
① 质量百分数(m/m)
概
②体积百分数(V/V)
微量分析
0.1~10mg
0.01~ 1ml
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
5
7.1.2定量分析过程
第 七 章
完成一项定量分析工作,通常需进行的步骤: 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
试样的制备
(1)干燥
大学化学 第8章化学定量分析法(前半部分)课件
![大学化学 第8章化学定量分析法(前半部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7139c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7.png)
特点:是集分离和测定于一体,是多组分物质高效、快 速、灵敏的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仪
其他分析方法
质谱法、核磁共振 X射线、电子显微镜分析 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 毛细管分析
液相色谱仪
液质联用仪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测定三聚氰胺
(a)空白奶粉(b)添加1.0mg/kg三聚氰胺的 奶粉的毛细管电泳谱图
解:平均值
x
1 n
n i 1
xi
0.21 0.23 0.24 4
0.25
0.23
(%)
各次测定的偏差分别为
d1 0.21 0.23 0.02
d2 0.23 0.23 0
d3 0.24 0.23 0.01
n
d4 0.25 0.23 0.02
平均偏差 d i1 di 0.02 0.01 0.02 0.012
造成的误差(所选试样缺乏代表性、溶样不完全、 观察终点有误、观察先入为主等)。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以总体平 均值μ为原点,标准偏差σ为 横座标单位的曲线。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练习题
(1) 称取一定量无水碳酸钠溶解后定容于250 mL容量瓶 中,量取25 mL用以标定盐酸, 容量瓶和移液管采 取的校准方法是 ( )B
n
4
39
相对平均偏差
dr
d x
100 %
0.012 0.23
100 % 5.2%
标准偏差
n
S
xi x 2
i 1
0.02 2 0.012 0.02 2 0.017 (%)
n 1
4 1
相对标准偏差
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仪
其他分析方法
质谱法、核磁共振 X射线、电子显微镜分析 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 毛细管分析
液相色谱仪
液质联用仪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测定三聚氰胺
(a)空白奶粉(b)添加1.0mg/kg三聚氰胺的 奶粉的毛细管电泳谱图
解:平均值
x
1 n
n i 1
xi
0.21 0.23 0.24 4
0.25
0.23
(%)
各次测定的偏差分别为
d1 0.21 0.23 0.02
d2 0.23 0.23 0
d3 0.24 0.23 0.01
n
d4 0.25 0.23 0.02
平均偏差 d i1 di 0.02 0.01 0.02 0.012
造成的误差(所选试样缺乏代表性、溶样不完全、 观察终点有误、观察先入为主等)。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是以总体平 均值μ为原点,标准偏差σ为 横座标单位的曲线。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练习题
(1) 称取一定量无水碳酸钠溶解后定容于250 mL容量瓶 中,量取25 mL用以标定盐酸, 容量瓶和移液管采 取的校准方法是 ( )B
n
4
39
相对平均偏差
dr
d x
100 %
0.012 0.23
100 % 5.2%
标准偏差
n
S
xi x 2
i 1
0.02 2 0.012 0.02 2 0.017 (%)
n 1
4 1
相对标准偏差
分析化学 3-1滴定分析法概论
![分析化学 3-1滴定分析法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f129f1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d.png)
➢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 反应定量地完成(≧99.9%) ➢ 反应速度要快 ➢ 无副反应 ➢ 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法:满足上述5个条件的反应,即可用标 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基本)
2.返滴定法:当试液中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反应很慢、 无合适指示剂、用滴定剂直接滴定固体试样反应不 能立即完成时用。 (剩余滴定法)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直接配制法:直接称取基准物或优级纯物质,溶 解后用容量瓶配制, 定容。 直接配制:K2Cr2O7、KBrO3
2.间接配制(步骤):
(1).配制溶液 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
(2).标定 用基准物或另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滴定。
(3).确定浓度 由基准物质量(或体积、浓度),计算确定之。
M CaCO3
100 %
mCaCO3
2.返滴定法
例 : Cl- + 一定过量AgNO3 标准溶液 剩余AgNO3标准溶液 NH4SCN标准溶液
Fe3+ 指示剂 返滴定
淡红色[Fe(SCN)]2+
3. 置换滴定法
先加入适当过量的试剂与被测物质起反应,
使其被定量地置换出另一种可滴定的物质,再用标 准溶液滴定此物质.
2.摩尔质量(M):g·mol-1。 3.物质的量浓度(C):mol·L-1。 4.质量分数(ω):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可以是
百分数或mg·g-1。
5.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可
是g·L-1 、mg·L-1等。
第三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直接法: 用基准物质直接配制,
n(EDTA)总 - n(EDTA )过量 = n(Al) ( c ·V) (EDTA)总 - (c·V )(Zn) = (c·V )(Al)
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法:满足上述5个条件的反应,即可用标 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 (基本)
2.返滴定法:当试液中待测物质与滴定剂反应很慢、 无合适指示剂、用滴定剂直接滴定固体试样反应不 能立即完成时用。 (剩余滴定法)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直接配制法:直接称取基准物或优级纯物质,溶 解后用容量瓶配制, 定容。 直接配制:K2Cr2O7、KBrO3
2.间接配制(步骤):
(1).配制溶液 配制成近似所需浓度的溶液。
(2).标定 用基准物或另一种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滴定。
(3).确定浓度 由基准物质量(或体积、浓度),计算确定之。
M CaCO3
100 %
mCaCO3
2.返滴定法
例 : Cl- + 一定过量AgNO3 标准溶液 剩余AgNO3标准溶液 NH4SCN标准溶液
Fe3+ 指示剂 返滴定
淡红色[Fe(SCN)]2+
3. 置换滴定法
先加入适当过量的试剂与被测物质起反应,
使其被定量地置换出另一种可滴定的物质,再用标 准溶液滴定此物质.
2.摩尔质量(M):g·mol-1。 3.物质的量浓度(C):mol·L-1。 4.质量分数(ω):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含量,可以是
百分数或mg·g-1。
5.质量浓度( ):单位体积中某种物质的质量,可
是g·L-1 、mg·L-1等。
第三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直接法: 用基准物质直接配制,
n(EDTA)总 - n(EDTA )过量 = n(Al) ( c ·V) (EDTA)总 - (c·V )(Zn) = (c·V )(Al)
《定量分析概述》PPT课件
![《定量分析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2681599b89680202d82578.png)
精密度是指同一测定中多次平行测定结果 之间彼此符合的程度,它表示各测定结果之间的重复 性。精密度用偏差(d)表示,偏差越小,说明测定结 果精密度越高。偏差有多种表示方法。
•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第三节 有效数字和可疑值的取舍
•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 1、有效数字 • ①概念: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有实际意义
3、滴定分析法的简单计算
在滴定分析中要涉及到一系列的计算问题,如标准溶液
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标准溶液和被测物质间的计算关系以及
测定结果的计算等。
①滴定分析计算根据
对于任一滴定反应:
tT +
aA
P
(滴定剂)(被滴定物质)
(生成物)
当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 mol T恰好与a mol A 完
全作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定量进行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
四倍法
方法如下:
1、除去可疑数据外,将其余数据相加 求出算术平均值及平均偏差;
2、如可疑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大于4倍的平均偏差时,则弃去此可疑数据, 否则应予以保留。
例题见P95
第四节 滴定分析概述
• 滴定分析名词术语 • 滴定分析方法 •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 常用的滴定方式 •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 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
仪器 分析
滴定 质量 气体 光学 电化学 色谱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为 基础,通过精密仪器测定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 学性质而测出待测物含量。 仪器分析的特点:灵敏、快速、准确、应用广,但 设备昂贵。
三、定量分析的方法
•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第三节 有效数字和可疑值的取舍
• 一、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 1、有效数字 • ①概念: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有实际意义
3、滴定分析法的简单计算
在滴定分析中要涉及到一系列的计算问题,如标准溶液
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标准溶液和被测物质间的计算关系以及
测定结果的计算等。
①滴定分析计算根据
对于任一滴定反应:
tT +
aA
P
(滴定剂)(被滴定物质)
(生成物)
当滴定达到化学计量点时,t mol T恰好与a mol A 完
全作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定量进行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
四倍法
方法如下:
1、除去可疑数据外,将其余数据相加 求出算术平均值及平均偏差;
2、如可疑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大于4倍的平均偏差时,则弃去此可疑数据, 否则应予以保留。
例题见P95
第四节 滴定分析概述
• 滴定分析名词术语 • 滴定分析方法 •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 常用的滴定方式 •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 滴定分析的误差要求
仪器 分析
滴定 质量 气体 光学 电化学 色谱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 化学分析: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为 基础,通过精密仪器测定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 学性质而测出待测物含量。 仪器分析的特点:灵敏、快速、准确、应用广,但 设备昂贵。
三、定量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 定量分析概论
![第二章 定量分析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fa619c689eb172ded63b78b.png)
酸溶 碱溶 熔融
取样: 1. 取样: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所采试 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采取的试样的组成能代表全部物 料的平均组成。 料的平均组成。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 15cm的表地为试样 的表地为试样, 点式或5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或5点式 取样。每点采1 2kg,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 取样。每点采1-2kg,经压碎、风干、粉碎、过筛、缩分 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沉积物: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压碎、 沉积物: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经压碎、 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 风干、粉碎、过筛、缩分,取小于0.5 mm的样品作分析试 样。 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可任取。对钢锭和铸铁, 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比较均匀,可任取。对钢锭和铸铁, 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 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将钻屑置于冲击钵中捣碎混 匀作分析试样。 匀作分析试样。
例:采集矿石样品,若试样的最大直径为10 mm, k =0.2 采集矿石样品,若试样的最大直径为 , kg/mm2, 则应采集多少试样? 则应采集多少试样? 解: mQ ≥ kd 2 = 0.2 × 10 2 = 20 (kg) 号筛过筛 例: 有一样品 20 kg , k =0.2 kg / mm2, 用6号筛过筛 问应 号筛过筛, 缩分几次? 缩分几次? 解: mQ ≥ kd 2 = 0.2 × 3.36 2 = 2.26 (kg) 缩分1次剩余试样为 次剩余试样为20 缩分 次剩余试样为 × 0.5 = 10 (kg) 缩分3次剩余试样为 次剩余试样为20 缩分 次剩余试样为 × 0.53= 2.5 (kg) ≥ 2.26,故缩分 次 ,故缩分3次 从分析成本考虑,样品量尽量少, 从分析成本考虑,样品量尽量少,从样品的代表性考 虑,不能少于临界值 mQ ≥ kd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与误差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实值或标准值之间 相符合的程度,通常用误差的大小来表示。误差有两种
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实值
5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要确定一个测定值的准确地就要知道其绝对误差,必
须知道真实值。但是真实值通常是不知道的。在实际
11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例8-1】某样品产品中微量水的测定,若允许差为
0.05%,而样品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0.50%、0.66%,
应如何报告分析结果?
解:因为
0.66%-0.50%=0.16%>2×0.05%
故应再做一份分析,若这次分析结果为0.60%
0.66%-0.60%=0.06%<2×0.05%
第七章 定量分析概论与酸碱滴 定分析法
学习指导
1.了解定量分析的程序,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产生及表 示法,掌握有效数字表示及计算规则。
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标定,了解基准物的概念及 要求。
3.熟悉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特别是基本单元的确定。 4.了解滴定分析的分类及滴定方式及对应的计算。 5.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滴定曲线的作用。 6.熟悉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了解酸碱滴定法的 某些具体应用。
则应取0.66%与0.60%的平均值0.63%报告分析结果
。
12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2)多次测定结果 在严格的样品检验或开发性试验中 ,往往需要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这种情况下应 以多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或中位值报告结果,并报告 平均偏差及相对平均偏差。
10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3.分析结果的报告
不同的分析任务,对分析结果准确度要求不同,平 行测定次数与分析结果的报告也不同。
(1)例常分析 在例常分析和生产中间控制分析中, 一个试样一般做2个平行测定。如果两次分析结果之 差不超过允许差的2倍,则取平均值报告分析结果; 如果超过允许差的2倍,则须再做一份分析,最后取 两个差值小于允许差2倍的数据,以平均值报告结果 。
2.体积分数(xB) 体积分数在分析中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例如 ,某天然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93或93%,工业 乙醇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0%。
4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3.质量浓度 B
在分析中质量浓度用得比较多。例如,乙酸溶液中乙酸 的质量浓度为360g·L-1,生活用水中铁含量一般 ﹤0.3mg·L-1。在分析中,一些杂质标准溶液的含量和辅 助溶液的含量也常用质量浓度表示。
7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2.精密度与偏差 在定量分析中,待测组分的真实值一般是不知道的。 这样,衡量测定结果是否准确就有困难。因此常用测得 值的重现性又叫精密度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精 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几次测定(平 行测定)所得值互相符合的程度,通常用偏差的大小表 示精密度。
说,当被称量的量较大时,称量的准确程度就比较高
。因此用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更确切
的比较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这种表示误差的方法称为
相对误差,即:
6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相 对 误 差绝 真 对 实 误 值 差100%
因为测得值可能大于或小于真实值,所以绝对误差 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之分。为了避免与被测组分 百分含量相混淆,有时用千分数(‰)表示相对误差。
2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 组成、含量、结构及其多种化学信息的科学。分析化 学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 结构分析三大块。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 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给出物质的化学成分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各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 通过测定物质的空间构型、排布方式,从其微观结构 进一步研究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质。这一章我们 主要讨论的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 步骤:取样-试样的分解-测定-计算分析结果。首先我 们讨论一下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工作中人们常用标准方法通过多次重复测定,所求出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实值。显然,绝对误差越小,测
定结果越准确。但绝对误差不能反映误差在真实值中
所占的比例。例如,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个样品的质量
各为2.1750g和0.2175g,假定这两个样品的真实质量各 为2.1751g和0.2176g,则二者称量的绝对误差都是0.0001g,而这个绝对误差在第一个样品质量中所占的 比例,仅为第二个样品质量中所占比例的1/10。也就是
设测定次数为n,其各次测得值 x1、x2、3x,xn
差(di)是各次测得值(xi)与它们的平均值之差。
di = xi - x
8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d 平均偏差 是各次测定的个别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
平均值,即
d xi x n
相对平均偏差= d 1000 ‰ 分析测定常量组分时x,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一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节 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分析的结果,有多种表示方法。按照我国现行国家 标准的规定,应采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质量浓度 加以表示。
1.质量分数(ωB) 质量分数在分析中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例如, 某食品中含有淀粉的质量分数为0.9520或95.20%。
般小于0.2%,也就是2.0 ‰。 在确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时,常用“极差”表示精
密度。极差是指一组平行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另外,还有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可以表示精 密度。
9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在产品标准中,常常见到关于“允许差”(或称公差) 的规定。一般要求某一项指标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 绝对偏差不得大于某一数值,这个数值就是“允许差 ”,它实际上是对测定精密度的要求。在规定试验次 数的测定中,每次测定结果均应符合允许差要求。若 超出允许差范围应在短时间内增加测定次数,至测定 结果与前面几次(或其中几次)测定结果之差值符合允 许差规定时,再取其平均值。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 按规定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实值或标准值之间 相符合的程度,通常用误差的大小来表示。误差有两种
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实值
5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要确定一个测定值的准确地就要知道其绝对误差,必
须知道真实值。但是真实值通常是不知道的。在实际
11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例8-1】某样品产品中微量水的测定,若允许差为
0.05%,而样品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0.50%、0.66%,
应如何报告分析结果?
解:因为
0.66%-0.50%=0.16%>2×0.05%
故应再做一份分析,若这次分析结果为0.60%
0.66%-0.60%=0.06%<2×0.05%
第七章 定量分析概论与酸碱滴 定分析法
学习指导
1.了解定量分析的程序,掌握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产生及表 示法,掌握有效数字表示及计算规则。
2.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浓度标定,了解基准物的概念及 要求。
3.熟悉滴定分析中的有关计算,特别是基本单元的确定。 4.了解滴定分析的分类及滴定方式及对应的计算。 5.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滴定曲线的作用。 6.熟悉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了解酸碱滴定法的 某些具体应用。
则应取0.66%与0.60%的平均值0.63%报告分析结果
。
12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2)多次测定结果 在严格的样品检验或开发性试验中 ,往往需要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这种情况下应 以多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或中位值报告结果,并报告 平均偏差及相对平均偏差。
10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3.分析结果的报告
不同的分析任务,对分析结果准确度要求不同,平 行测定次数与分析结果的报告也不同。
(1)例常分析 在例常分析和生产中间控制分析中, 一个试样一般做2个平行测定。如果两次分析结果之 差不超过允许差的2倍,则取平均值报告分析结果; 如果超过允许差的2倍,则须再做一份分析,最后取 两个差值小于允许差2倍的数据,以平均值报告结果 。
2.体积分数(xB) 体积分数在分析中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例如 ,某天然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93或93%,工业 乙醇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95.0%。
4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3.质量浓度 B
在分析中质量浓度用得比较多。例如,乙酸溶液中乙酸 的质量浓度为360g·L-1,生活用水中铁含量一般 ﹤0.3mg·L-1。在分析中,一些杂质标准溶液的含量和辅 助溶液的含量也常用质量浓度表示。
7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2.精密度与偏差 在定量分析中,待测组分的真实值一般是不知道的。 这样,衡量测定结果是否准确就有困难。因此常用测得 值的重现性又叫精密度来表示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精 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进行几次测定(平 行测定)所得值互相符合的程度,通常用偏差的大小表 示精密度。
说,当被称量的量较大时,称量的准确程度就比较高
。因此用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更确切
的比较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这种表示误差的方法称为
相对误差,即:
6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相 对 误 差绝 真 对 实 误 值 差100%
因为测得值可能大于或小于真实值,所以绝对误差 和相对误差都有正、负之分。为了避免与被测组分 百分含量相混淆,有时用千分数(‰)表示相对误差。
2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 组成、含量、结构及其多种化学信息的科学。分析化 学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 结构分析三大块。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 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给出物质的化学成分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各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 通过测定物质的空间构型、排布方式,从其微观结构 进一步研究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性质。这一章我们 主要讨论的是定量分析。定量分析过程通常包括以下 步骤:取样-试样的分解-测定-计算分析结果。首先我 们讨论一下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工作中人们常用标准方法通过多次重复测定,所求出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实值。显然,绝对误差越小,测
定结果越准确。但绝对误差不能反映误差在真实值中
所占的比例。例如,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个样品的质量
各为2.1750g和0.2175g,假定这两个样品的真实质量各 为2.1751g和0.2176g,则二者称量的绝对误差都是0.0001g,而这个绝对误差在第一个样品质量中所占的 比例,仅为第二个样品质量中所占比例的1/10。也就是
设测定次数为n,其各次测得值 x1、x2、3x,xn
差(di)是各次测得值(xi)与它们的平均值之差。
di = xi - x
8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d 平均偏差 是各次测定的个别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
平均值,即
d xi x n
相对平均偏差= d 1000 ‰ 分析测定常量组分时x,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一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节 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一、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
分析的结果,有多种表示方法。按照我国现行国家 标准的规定,应采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质量浓度 加以表示。
1.质量分数(ωB) 质量分数在分析中可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例如, 某食品中含有淀粉的质量分数为0.9520或95.20%。
般小于0.2%,也就是2.0 ‰。 在确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时,常用“极差”表示精
密度。极差是指一组平行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另外,还有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可以表示精 密度。
9
概念 1 2 3 4 5 6 7 8 9
在产品标准中,常常见到关于“允许差”(或称公差) 的规定。一般要求某一项指标的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 绝对偏差不得大于某一数值,这个数值就是“允许差 ”,它实际上是对测定精密度的要求。在规定试验次 数的测定中,每次测定结果均应符合允许差要求。若 超出允许差范围应在短时间内增加测定次数,至测定 结果与前面几次(或其中几次)测定结果之差值符合允 许差规定时,再取其平均值。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 按规定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