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学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稿件各部分内容的要求
1.论文题名:
论文题名要简练并明确反映论文内容,一般在20~25字以内;题名所用每一词语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论文摘要:
摘要应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研究了……”、“作者研究了……”等字样;摘要应以过去时态阐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其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与论文同等数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亦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摘要应做到文字精炼、准确,避免自我评价,篇幅一般控制在500字以内;除实在无法变通外,摘要中不宜出现图、表、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对应,无语言表达错误,符合英文语言习惯;为便于国际交流,英文摘要可适当详细、篇幅适当加长。
3.关键词:
中英文关键词一般3~8个;应尽量使用主题词;应避免将词组作为关键词。
4.引言:
宜单列标题,标题为“引言”,无字数限制。引言应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以及本研究的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理论/工程意义等。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对摘要的注释,也不要写成研究内容或研究结果的简介。引言中应着重论述本研究的创新点,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摘要行文要有根有据,要提供必要的引文出处,以便于评审专家审核。
5.正文:
正文部分应明确阐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明确交待所用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对于以收集和处理已有数据资料为主的论文,则应详尽报告数据资料来源及其统计、处理方法、关键参数的修正及取值、计算时所用的软件等。应准确、完整地表述所得结果,以便于同行参考(如涉及技术秘密不宜交待,则不应投稿)。所报告的结果必须是本次实验得到的,或经过本次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处理后获得的,不能报告文献上已发表或内部资料上已有的数据。结果部分应单独设一节,不宜笼统放入“结果与讨论”中。如作者认为有必要,可在报告完结果之后再设“结果分析”、“讨论”、“分析与讨论”等,但所有的分析与讨论必须围绕本次实验结果进行,不能围绕文献上的结果进行讨论,不能写成对相关文献观点的总结。在解释或讨论实验结果/数据处理结果时,如有必要引用文献上的数据或学术观点,应给出引文。应正确处理文字与图、表的关系,文中应避免文字叙述与图、表内容的重复,各节应先见文字后见图表,避免节标题后紧跟图或表。
6.结论:
结论是本文作者通过实验或资料分析得出的最终、总体的结论,必须明确、完整、精炼且具有条理性(最好分条叙述)。不能将结论写成论文内容简介。本刊要求研究论文所报道的必须是作者(或作者群体)在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性研究成果,不能作出没有本次实验数据支持的结论,不能引述文献上的结论或作者前次研究获得的结果。如果导不出明确、有说服力的结论,也可以不给出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
7.致谢:
可在致谢部分对项目资助机构、为作者完成项目或完成本文提供过帮助地机构或个人提出感谢。
8.参考文献表:
引用他人观点、数据、图表及引用他人实验方法、公式时必须注明出处(参考文献或注解)。尚未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只能以页下注解的形式列出出处。因论证需要,作者已发表的内容需纳入本文的,
亦应已引文方式予以标注。引文标注及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格式应符合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
《环境科学学报》稿件版式要求
1.稿件用A4纸打印,上下及左右页边距各2cm。各级标题左顶格,通栏排版(不要双栏排版)。文题用3号或4号宋体字,作者姓名和单位、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各级标题和文字、文后致谢、通讯作者简介等一律用5号宋体字,图表标题、参考文献表、页下注等用小5号宋体字。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标题与具体内容间用冒号分隔;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2.文中附表应随文排,附图可以随文排亦可统一排在文后(但必须与正文放在同一个电子文件中)。本刊要求图表大小适中,应能够保证看清图表中的线条和文字。
3.在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下面左顶格排以下内容:
文章编号(“:
”后可留空位,编号由责任编辑确定),中图分类号(“:
”后可留空位),文献标识码(A)。
4.作者信息项置于文题下面,左顶格排版。作者项包括:
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邮编。各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分隔,责任作者(通讯作者)用“*”号标注(第一作者为责任作者时亦应标注);作者单位另起一行排版,不同单位之间一律换行;英文作者项格式与中文相同,置于英文文题下方,左顶格排版。作者姓名拼写一律姓前名后。
5.中英文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和录用日期等信息项(由责任编辑确定)分别排在中英文作者信息项之后。
6.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在论文首页地脚给出。其中基金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或其它项目资助情况等需注明项目编号;作者简介部分须注明第一作者的性别、出生年、学位、职称、电子邮箱、联系电话和
通讯作者标注信息等。通讯作者注释内容排在第一作者简介之后并与第一作者简介间用分号分隔,注释中可给出通讯作者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
此外,还应在文后(结论、致谢之后,参考文献表之前)另附通讯作者简介。
7.本刊外审实行“盲审”制度,有关作者信息(包括中英文作者姓名、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以及作者简介、联系电话、E-mail地址,基金项目等)必须隐去,不能出现在正文中。因此,对于初次投稿或需送专家再审的修改稿,不必满足上述第2条、第4条和第6条要求,在稿件送副主编终审时再将相应信息补回至相应位置。
《环境科学学报》稿件格式要求
1.章节设置:
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本刊要求论文包括以下3部分:
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如果有的话)。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统称作者信息项),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表。文章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
题名,作者信息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项,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和附录。本刊要求来稿的正文部分原则上应包括“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实验部分”、“结果”、“结果分析”/“讨论”等几部分。
2.标题和序号:
按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35-2001(《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按层次列标题。标题序号为3级(1→
1.1→
1.1.1),3级以下不设标题,可采用序号或字母列出顺序。标题务求简练,并避免“有序号,无标题”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