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产业政策与法规概要
鼓励支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纲要
![鼓励支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35ab11b06bd97f192379e94b.png)
鼓励支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纲要)一、鼓励支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会展业,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重点支持覆盖全国并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会展。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五)广告和会展:坚持国际、国内会展并重,吸引国内外会展商在京举办会展,吸引国际着名会展商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申办国际组织的专业会议和展览。
鼓励发展会展服务业,建立健全会展服务体系。
到2010年,文化会展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经全球展览协会认证的名牌展览达到15个以上。
《支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做好沟通协调,服务首都会展经济:(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大力支持各类来华展览会、技术交流会及商品展示会的开办,服务首都会展经济。
(二)加强沟通,明确海关监管要求和监管场所设置标准,支持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展览场所尽快投入使用。
(三)为国际展会经营者、展览场所经营者、物流企业等提供政策方面的咨询与服务;加强参展商品通关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加快口岸通关速度。
(四)发挥展品监管仓库作用,对大型国际性展会实行驻会监管,减少参展企业运作成本。
(五)积极支持发展常设展示厅,并作为大型展览会的有效补充,形成北京地区展览行业的点、面结合;通过展览会与保税物流功能的衔接,拓展展览会业务功能。
《广告会展类税收优惠政策》营业税:展销、展览组办业务,属于代理服务业务,对其取得的收入,允许以扣除实际代付的场租费、展台搭建费和参展客商差旅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照章征收营业税。
异地考察组办业务,暂比照旅游业营业税征收规定执行。
文件依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对代理业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地税营〔2001〕507号)。
上述减免税项目不需要审批二、相关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根据本决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国家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产业目录,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4ee30df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4.png)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会展业的法律法规一:引言会展业是现代商业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了维护会展市场的秩序,保护参与者的权益,各国和地区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监管会展业。
本文将介绍会展业的法律法规,以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相关规定,确保合规运营。
二:相关法律法规1. 会展行业管理法律1.1 会展行业管理法1.1.1 定义和范围1.1.2 会展活动的许可和备案1.1.3 会展活动组织者的权责1.1.4 参展商的权责1.1.5 参观者的权利和安全保障1.2 会展活动许可管理规定1.2.1 许可范围和条件1.2.2 许可申请和审批程序 1.2.3 许可证的管理和使用 1.3 会展活动安全管理规定1.3.1 安全责任和义务1.3.2 安全管理措施和要求1.3.3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2. 劳动法律法规2.1 劳动合同法2.1.1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解除 2.1.2 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2.1.3 劳动时间和休假制度 2.2 劳动保护法2.2.1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2.2.2 劳动者权益保护2.3 劳动争议处理法2.3.1 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 2.3.2 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3.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3.1 商标法3.1.1 商标的注册和保护 3.1.2 商标的使用和授权 3.2 版权法3.2.1 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 3.2.2 著作权的权利和限制 3.3 专利法3.3.1 专利的申请和审查3.3.2 专利的权利和义务4. 价格法律法规4.1 价格法4.1.1 价格形成和调控机制4.1.2 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5. 税务法律法规5.1 企业所得税法5.1.1 纳税义务和申报程序5.1.2 税务优惠和减免5.2 增值税法5.2.1 纳税人资格和纳税义务5.2.2 适用税率和抵扣办法三:附件本文档不包含附件,请参考相关法规文件获取。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 会展行业管理法:指专门用于管理会展行业的法律法规,包括会展活动的许可、备案、组织者和参展商的权责等方面的规定。
我国会展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会展法规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3fe849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e.png)
我国会展法规的主要内容
我国会展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会展管理机构:规定了负责会展管理的主管部门,如国家会展事务管理部门和地方会展管理机构。
2. 会展场地要求:明确了会展场地的选址要求、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和安全要求,保证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参展人员的安全。
3. 会展展览管理:包括展览管理的审批、备案、批准等程序,规定了展览的主题、范围、内容、展览品质量和保险要求等。
4. 参展人员权益保护:确保参展人员的权益受到保护,规定了展览的参展资格、参展合同的签署和履行、参展费用的管理等。
5. 会展服务管理:涉及会展期间的各项服务管理,包括会展策划、布展、设备租赁、物流运输、安全保卫、卫生环境、技术支持和维护等。
6. 税收政策:明确了会展活动的税收政策,包括展览费用的纳税义务和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7. 版权保护:保护会展活动中的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利用。
除了上述主要内容,会展法规还可能涉及其他方面,如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
具体法规的内容会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规定和补充。
第一章 会展业政策法规概述 《会展政策与法规》PPT课件
![第一章 会展业政策法规概述 《会展政策与法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d082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0.png)
1 审批 管理
2 办展资格
管理
3 法律 责任
1.2 国内会展业政策与法规 1.2.3 我国会展的主体资格
1)普通会展主办单位 的资格
2)在境内举办涉外展 览主办单位的资格
3)出国展主办单位的 资格
• (1)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 • (1)具有组织招商招展能力
立承担民事责任;
和承担举办展览的民事责
• (2)具有与展销规模相适
• (1)国家贸促会 • (2)商会和贸促会行业分
会 • (3)地方政府 • (4)贸促会分会 • (5)专业协会和展览公司
1.2 国内会展业政策与法规 1.2.4 我国会展的审批程序
1)国内办展 的审批
3)涉外会展 的审批
2)专业会展的 审批程序
4)出国展的 审批
1.2 国内会展业政策与法规 1.2.5 违反规定的处罚
我国已经颁布的《设立外商投资会议展览公司暂行规定》、《在境内举办对 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管理暂行办法》、《关于重申和明确在境内举办对外经济 技术展览会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 法》、《技术交易会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口展览品 监管办法》等一系列会展业法规条例,从不同的角度对会展业进行了监管。 它们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CHAPTER
ONE
第一章
会展业政策 法规概述
1.1 国外会展业政策与法规 1.1.1 会展的起源与发展
国际会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3个时期。
01 L萌OR芽EM期
集市大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末期至19 世纪中叶)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595266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c.png)
会展业的法律法规会展业的法律法规一、引言会展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涉及到多个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运作,保护参与者的权益。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会展业的法律法规,包括行业执照、展览合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二、行业执照1、会展业公司的设立与注册根据《企业登记管理条例》,会展业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注册。
在注册过程中,需要提交公司名称、股东信息、经营范围等材料,并缴纳相应的费用。
2、展览许可证会展业公司需要获得展览许可证才能举办展览活动。
根据《展览管理条例》,申请展览许可证时需要提交活动计划、场地信息、参展企业名单等相关材料,并根据展览规模缴纳相应的费用。
3、会展业从业资格证书根据《从业人员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会展业职业从业人员需要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获得资格证书需要参加培训并通过相关考试。
三、展览合同1、合同签订展览合同是会展业中的重要法律文件,用于规定参展企业与展览公司之间的权益和责任。
在签订合同前,双方需要就参展费用、展位分配、展览期限等事项进行交涉,并明确写入合同。
2、合同履行展览合同的履行需要双方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展览公司应按时提供展位和相关服务,参展企业应按时缴纳参展费用并遵守展览规定。
3、合同解除和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若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在展览合同中,双方应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和赔偿金额。
四、展览活动的法律责任1、安全责任展览公司应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展览现场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等。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展览公司应及时组织救援,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知识产权保护展览期间,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可能面临侵犯的风险。
展览公司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并对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违法违规责任在展览期间,参展企业和展览公司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
如有违法违规行为,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停业整顿等。
会展政策与法规
![会展政策与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3f87351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7.png)
会展政策与法规
会展是指专门为展览展示和交流而设立的场所、设施和活动。
会展政策与法规是为保障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和法规。
以下是会展领域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一、会展政策
1.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会展行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国际性会展,完善会展产业配套服务等措施,促进会展业发展。
2. 发改委《会展促进条例》:提出鼓励发展会展业,促进会展业创新发展,完善会展服务体系等内容。
3. 商务部《会展业发展指南》:提出加强会展业监管,培育会展人才,促进会展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等内容。
二、会展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展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会展行业市场主体的范围、注册事项、经营行为、监管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保障会展市场秩序和参展商的权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馆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展览馆的用途、管理机构、设施设备、安全环保、对外服务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展览馆正常运营和参展商的安全和便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明确规定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要依法履行经营手续,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为会展旅游提供保障。
总之,会展政策与法规的实施能够保障会展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会展行业的服务质量和行业诚信,从而促进会展产业的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会展政策与法规教案 第1章 会展法律概述
![会展政策与法规教案 第1章 会展法律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325e6662b160b4e767fcfa3.png)
会展政策与法规第1章会展业法律制度概述1.1 会展概述“朝阳产业”1.1.1 会展的起源与发展1)国际会展发展的历程(1)萌芽期——集市大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末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是世界上公认的会展业发源地。
公认最早的国际集会交易会是公元629年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圣丹尼斯举办的交易会。
(2)发展期——博览会大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40年代)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大展览会”)1928年11月22日,巴黎成立国际展览局(BIE),形成《国际展览公约》,最初31个国家,截至2002年底已有89个成员国。
(3)成熟期——会展旅游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二战后,会展经济的热浪(每年定期举行的大型展览会博览会有4000多个,国际会议40万个)会展业在各国受到重视2)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的历程(1)尝试阶段(1851—1926年)①出国参加世博会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以私人身份参加首届世博会1873年,英国人包腊代表中国参加了维也纳博览会1876年,中国政府第一次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费城博览会1915年,参加巴拿马博览会②国内办初期展览会1926年6月—11月,南京,晚清中国第一次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1929年,杭州,西湖博览会(2)起步阶段(1949—20世纪90年代)①1951新中国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
1953年第一次接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198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诺克斯威尔世博会②起步阶段的快速发展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一时期总体水平较低(3)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新世纪,各地会展业纷纷出现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会展产业带初步形成。
西部大开发西南会展业产业带正在形成。
中部崛起1.1.2 会展的概念1)会展的含义一般狭义:会议和展览(会展等同展会)一般广义:在一定地域和空间范围内,由多个团体或个人聚集,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业务会议、协会、社会团体会议、奖励旅游、节事活动、展览,甚至包括体育竞技活动和各种博览会。
会展政策及法规
![会展政策及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e111334859eef8c75fbfb3c3.png)
(1)出国展涉及的范围 (2)出国举办展览的审批权限和程序
14
会展政策与法规(第二版)
1.2.5 违反规定的处罚
1)国内展览违规处罚 2)违反出国办展规定及处罚措施
(1)对未经批准,出国办展、转让批件、借出国办展名义公费旅游、擅自增加展团人数或延长 在外天数、侵犯参展企业利益以及其他较轻的违规行为,将给予通报批评。
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主管部门可自行审批在本地区举办的展览面积 在1 000平方米以下的国际科技展览,审批结果需抄报主管地海关,并报科学技术部备案。
⑤具有主办资格的单位可自行举办展览面积在1 000平方米以下的国际科技展览,但应报当地 科技主管部门备案,主管地海关凭主办单位的申请按有关规定办理。
1)国内办展的审批
2)专业会展的审批程序
(1)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审批
(2)办国际科技展览的审批
①国外代表人数在150人以上的国际科技会议,需由主办单位提出申请,经科学技术部审核后 报国务院审批;国外代表人数在150人以下的国际科技会议由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及事业单 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主管部门,中国科协、中央直属 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自行审批,但需报科学技术部备案。
6
会展政策与法规(第二版)
1.1.2 国外会展业管理机构会展政策
1)管理体制 2)审批制度 3)行业协会
7
会展政策与法规(第二版)
● 1.2 国内会展业政策与法规 1.2.1 我国的会展政策法规体系
1)会展业专门的法律法规 2)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 3)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规章 4)会展产业发展政策
8
会展政策与法规(第二版)
关于促进会展博览产业发展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会展博览产业发展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d6ed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8.png)
促进会展博览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一、政策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化,会展博览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
会展博览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吸引外资、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为了促进会展博览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多个方面推动行业发展。
二、政策目标1. 促进经济增长。
会展博览产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就业和投资,还能够间接带动餐饮、酒店、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
2.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提高国内会展博览产业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3. 加强行业规范。
通过政策引导和行业监管,规范会展博览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三、政策措施1. 设立专项基金。
政府可设立会展博览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重点会展项目和企业的发展,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创新。
2. 简化审批程序。
简化会展项目举办和企业经营的审批流程,减少行政成本,提高效率,吸引更多会展项目和企业参与。
3. 提供税收优惠政策。
对投资会展博览产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包括减免企业所得税、免征增值税等,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专业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会展博览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5.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会展组织和交流活动,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
6. 建立行业标准。
制定并完善会展博览产业的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提高行业整体形象。
7. 加强宣传推广。
加大对会展博览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对会展产业的认识和理解,扩大市场需求。
8. 加强监管执法。
加大对会展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不良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四、政策建议1. 完善政策体系。
建议政府逐步完善会展博览产业相关政策和法规,形成统一的政策体系,保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会展行业相关政策
![会展行业相关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ecaf08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3.png)
会展行业相关政策会展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务活动形式,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品和服务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促进会展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下面就会展行业相关政策作一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1. 会展产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政府可以明确会展产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将其列为国家支持和重点发展的产业。
例如,制定发展会展经济的专项规划,明确会展行业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措施,并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专委会来协调、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
2. 会展行业的准入和管理制度:政府可以制定会展行业的准入和管理制度,明确会展从业人员的资质和条件,并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估、认证和培训体系。
同时,加强对会展企业的监管,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合规行为的发生。
3. 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的支持: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会展场馆和设施的建设,提供场地、基础设施和支持服务。
在城市规划中予以重视,充分考虑会展设施的需求,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和资本投资会展场馆项目。
4. 会展行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政府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会展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会展交流活动。
鼓励会展企业参加国际展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金保障,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5. 会展行业的税收和金融支持:政府可以对会展行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提供贷款和担保支持,降低会展企业的融资成本。
6. 会展行业的创新和科技支持:政府可以鼓励会展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金扶持,推动会展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7. 会展行业的安全和风险管理:政府可以加强对会展行业的安全和风险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会展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总之,会展行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对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推动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政策旨在为会展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推动会展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
会展政策与法规期末总结
![会展政策与法规期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42f039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6.png)
会展政策与法规期末总结引言:会展业是指以展览、展示、展销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商品流通、提升企业形象、拓展市场、加强交流合作为目标,通过展览、大型庆典、会议等组织形式而开展的一种综合性服务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展业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会展政策与法规的概念会展政策与法规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规范和促进会展行业的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会展政策与法规的出台,对于促进会展行业的规范化、高效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展政策与法规的分类根据会展政策与法规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宏观政策、行业管理政策、市场管理政策和财税政策等四大类。
1. 宏观政策宏观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会展行业整体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基本要求。
具体包括加强会展行业顶层设计,推动会展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会展行业发展环境,提升会展服务水平等。
2. 行业管理政策行业管理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规范会展行业的经营管理、保障市场秩序而制定的相关政策。
具体包括会展业户籍管理政策、展览会场选择和评审政策、会展项目评价与评定政策等。
3. 市场管理政策市场管理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会展市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政策。
具体包括展会组织者的资质管理、展会参展商的资质管理、展会门票价格管理等。
4. 财税政策财税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优化会展产业结构、降低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制定的相关政策。
具体包括会展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会展投资项目的财政支持政策等。
三、会展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会展政策与法规的出台对于健全会展市场秩序、提高会展行业效率、推动会展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规范市场秩序会展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能够有效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市场秩序的公平公正。
2. 提高效率水平会展政策与法规的出台能够促进会展行业从单一的展览展示向高效率会议、商务交流等多元化发展,提高会展行业的效率水平。
鼓励支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鼓励支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19a9a3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2.png)
鼓舞支持会展业进展的相关政策(纲要)一、鼓舞支持会展业进展的相关政策(纲要)《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进展规划纲要》文化会展业,进展各类综合及专业文化会展,重点支持掩盖全国并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会展。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进展规划》(五)广告和会展:坚持国际、国内会展并重,吸引国内外会展商在京举办会展,吸引国际闻名会展商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申办国际组织的专业会议和展览。
鼓舞进展会展服务业,建立健全会展服务体系。
到2022年, 文化会展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经全球展览协会认证的名牌展览达到15个以上。
《支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进展的若干措施》做好沟通协调,服务首都会展经济:(一)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大力支持各类来华展览会、技术沟通会及商品展现会的开办,服务首都会展经济。
(二)加强沟通,明确海关监管要求和监管场所设置标准,支持新国际展览中心等展览场所尽快投入使用。
(三)为国际展会经营者、展览场所经营者、物流企业等供应政策方面的询问与服务;加强参展商品通关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加快口岸通关速度。
(四)发挥展品监管仓库作用,对大型国际性展会实行驻会监管,削减参展企业运作成本。
(五)乐观支持进展常设展现厅,并作为大型展览会的有效补充,形成北京地区展览行业的点、面结合;通过展览会与保税物流功能的连接,拓展展览会业务功能。
《广告会展类税收优待政策》营业税:展销、展览组办业务,属于代理服务业务,对其取得的收入,允许以扣除实际代付的场租费、展台搭建费和参展客商差旅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照章征收营业税。
异地考察组办业务,暂比照旅游业营业税征收规定执行。
文件依据:《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对代理业征收营业税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地税营12001)507号)。
上述减免税项目不需要审批二、相关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打算》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依据本打算, 制定详细实施方法,明确我国鼓舞、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产业名目,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持续快速健康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境内主办单位应具有以下资格: (1)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境内主办单位,必须具有商务部审核 批准的主办资格。
(2)除省级、副省级市人民政府或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以及国务院部
门以外的境内主办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 具有组织招商招展能力和承担举办展览的民事责任能力。 ② 设有专门从事办展的部门或机构。并有相应的展览专业(包括策 划、设计、组织、管理及外语)人员;具有完善的办展规 章制度。 ③曾参与承办和协办五个以上较大规模的国际性展览会。
(三)对出国(境)举办经贸展览会组办单位资格的规定
根据《关于审核出国(境)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组办单位资格 的通知》,对出国(境)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组办单位资格作了明 确的规定。
出国(境)办展的组办单位,是指组织国内企业赴国(境)外 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或参加国(境)外举办的国际贸易展览会、博 览会的单位 。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贸促分会、各行业贸促分会;全 国性进出口商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均可出国(境)办展。此 外,其他出国(境)办展单位必须具有商务部审核批准的出国(境) 办展组办单位资格。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展览场馆近150个。会展数量逐年增加,规模
日益增大,国际性、专业性不断逐渐提高。
1993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赴港澳地区举办经贸活动的 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出国(境)招商活动加强管理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下发的《关于对出国(境)举办招商和办展等经贸活动的管理 办法》; 1996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制定了《各类商品和技术交流活动管理实行办法》;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对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加强 管理的通知》; 1998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下发了《关于审核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暂 行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工作有关 问题的函》;国家贸促会和外经贸部制定《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审批管理办 法》;年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下发了《关于审核出国(境)举办经济贸易展览 会组办单位资格的通知》; 2003年6月贸促会、外交部、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 步加强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4年海关总署和商务部下发《关于在我国境内举办对外技术展览会有关管理 事宜的通知》等。
(境)任务审批权。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外经贸主管部门可指定或设立 一至两家展览机构,专门组织本地区内的企业出国(境办展。该机构须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备承担举办展览的民事责任能力和组织招商招 展能力,并有相应的展览专业(包括策划、设计、组织、管理及外语) 人员,具有完善的办展规章制度。
(2)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均可申请出国(境)办展组办单位资格:
企业:
1、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具备承担举办展览的民事责任能力和组织 招商招展能力。 2、设有专门从事办展的部门或机构,并有相应的展览专业(包括策划、
设计、组织、管理及外语)人员,具有完善的办展规章制度。
3、具有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主办单位资格。 4、具有因公临时出国(境)任务审批权(尚未与行政机关脱钩的企业除 外)。 5、获得流通领域进出口经营权5年以上,且上一年度进出口额达1亿美元 以上。
新中国与世博会。1951年,新中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是我国 会展业发展的开始。1953年,我国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新 中国成立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会展业起步期才 真正开端,以1982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为标志,中国会展业 开始走上征途。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1、成立3年以上,具有独立的事业法人或社团法人资格,具备承担 举办展览的民事责任能力和组织招商招展能力。 2、设有专门从事办展的部门或机构,并有相应的展览专业(包括策 划、设计、组织、管理及外语)人员,具有完善的办展规章制度 3、开办经费或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 4、具有行业代表性。 5、具有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主办单位资格。 6、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本身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具有因公临时出国
二、关于会展举办单位根据《商品展销会管理办法》商品展销会举办单位应当具备以 下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具有予展销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场地和设施。 (3)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措施和制度。
(二)对境内举办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的主办单位资格的规定
会展产业 政策与法规
一、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
(一)萌芽阶段(1851年至新中国成立) 这个时期主要是民间企业出国展览的探索性尝试。出国参加世博会,如 1851年,中国商人虚荣村以私人身份参加的在伦敦举行的首届世界博览 会。国内办初期的展览会,如。1910年6-11月,在南京召开的晚清中国 第一次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1929年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 (二)起步阶段(1949年—20世纪90年代)
1952年,我国成立了中国贸易促进会,在商品展示,增进了各国友 谊和了解方面起到重大作用。1956年,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后 更名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20世纪70年代末,各省市纷纷建立贸促会 分会,成立了一批专业展览公司,在国内组织有会展性质的轨迹会议和 对外经贸洽谈会。 (三)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90年代后,我国会展业发展突飞猛进,呈高速发展势头。2001年, 举办了400多个出国展,各地会展业纷纷出现,北京、上海、大连等城 市都将会展列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2002年,是我国会展旅游 年,展会数量从2001年的2000多个增长到2500个。同年,全国新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