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究
摘要高校必须要传承文化,只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才能实现高校的文化创新。

同时,高校需要通过方式、格局的推进,进而达到文化创新的实现。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高校
一、背景——高校为何要传承文化?
社会要健康发展,除了经济力量的推动之外,还必须要有其他的力量,尤其是文化力量。

孔子曾说要“富而后教”,这是因为他看到单靠经济的发展一个社会不必然幸福和进步,反而还会有危机。

社会的下沉源于文化无力,即所谓的“礼崩乐坏”,或者虽然有着表面的礼乐形式,但内心却无法认同,只能作虚假的应酬。

霍韬晦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并非由其生理、种族、肤色、血缘界定,而是由其文化界定。

民族亦然,一个民族能够不死,所谓‘存亡国,继绝世’靠的绝对是其文化的力量”。

中国人如果看自己的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的层面上,更要深入“人的性情”,把文化立根于生命,这才能看到文化之源、文化生长的根据地。

文化若外在于人,则这个文化必然会失去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胡锦涛同志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也对民族文化作了阐述:“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往往沉淀
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可见,“文化”,尤其是深植于一个民族人民性情、生命中的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一个民族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涵——高校应传承何种文化?
“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能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它需要传承。

文化的传承,简要来说就是教育者对文化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文化的继承。

文化学上,指老一代人向新一代人传授文化和新一代人从上一代人身上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社会学上,称之为社会化过程;教育学上,则体现为教育过程。

尽管不同国家、民族、阶级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但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则是一切教育的基本要义,在古代,教育是两代人直接的口手相授、言传身教;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渐渐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它也从此担任起了文化传承的主要角色。

而其中,作为高深文化中心和高级文化人才荟萃之地的高校,其在文化传承功能上的体现尤为明显。

那么高校究竟应当传承一种怎样的文化呢?笔者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它们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
质或文化模式。

对于我国而言,它就是以孔子儒学及其“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文化和以提倡出世、精神修炼的佛教文化为补充的中华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也是最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基本差异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地渗入在政治、伦理、礼仪、习俗、以及教育、哲学等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并最终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同时,由于儒家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文化,因此这种文化的实质就是教育性的,儒家的教育可以说就是这种教育性文化的载体。

道家文化,虽然在历史上曾经势过儒家,但学界普遍认为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总体上属于隐逸文化:以崇尚消极恬静的人生哲学,以自然无为之道为其学说核心,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提倡“贵柔”、“知足”、“无功”、“无名”等品德。

佛教文化在中国初兴于东汉,在隋唐以后被广吸收而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朝时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完全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融化,形成了宋明理学,即新儒家学说。

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有着深远的影响。

2、西方理念引入后的我国近代文化、教育。

20世纪是中国的文化、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世纪,中国的文化在自身的传统土壤中,进行着历史性的重构。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把自己置身于当今的历史潮流中,面向世界,认为“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1917
年),并强调学习西洋并不是一味地抄袭,而是学习其教育的真精神:“乃自动的而非他动的,乃启发的而非灌输的,乃实用的而非虚文的,乃社会的而非私人的,乃直观的而非幻想的,乃世俗的而非神圣的,乃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乃推理的而非记忆的,乃科学的而非历史的”。

主张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引入中国文化,把科学和民主的教育纳入中国的教育当中。

其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开启了我国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程。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研究、有探索、有思考。

教育,对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递和继承,还在于不断地创新。

高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组织,是汇集、存储、研究、传播、教化创新社会先进文化的机构,具有社会文化的“集散地”和“提升机”的职能,是社会文化螺旋式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一个关节点。

i高校传承创新的文化应是流经大学,并在其中得到创新和提升的社会文化,它本质上应当是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最高成果。

那么,中国当代的高校究竟能够通过哪些途径来传承这些文化呢?
三、途径——高校对文化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作为国家唯一一所艺术设计示范性高职院校,同时又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高素质、有创意、懂材料、会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紧盯上海建设“设计之都”和创意产业产业发展的契机,目前已逐步形成以生产线实训工厂和各类工作室为主体的教学环境。

今天的上海工艺美院,一方面有重点地保护、开发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寻求传统工艺为当代生活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努力;另一方面,正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直接对接国际一流企业,并用这种新的体制引导教师们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加速改革和转型。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学院对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具体途径分为以下三大类:
1、以手工艺研究院为代表的“直接型”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传承)
传统的工艺美术,它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统合,常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活化石”。

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它不仅属于艺术品,而且在我们中国人上万年的生活历程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还有一部分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存在。

在当代以科技文化为主的情势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已成为当下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手工艺艺术研究院)
自2010年成立以来,有效集聚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师和能工巧匠,开始有重点地保护、开发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并定期组织进行工艺美术技能的理论研究和工艺传承。

民间特艺工作室的成立,是研究院的一大亮点。

木雕、银饰、家具等十个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尤其在银饰、瓷刻、木雕、砚刻、草编等多个工艺方面制作了一批工艺精、造型好的作品。

大型瓷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银饰壶、荷花茶海、木雕葡萄盘、明式案几等体现了一定工艺水平的作品,在校内外展览中得到好评。

自2012年2月起,为更好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落实学院发展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学院手工艺艺术研究院还启动了工艺大师传承研究班(简称大师班),成为研究院的又一特色。

研究班由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带教传艺”,开展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学习。

研究班的设立,也是美院探索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工艺高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探索我国艺术类高职教育新途径做出了贡献。

2012年12月,“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由杭州五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赵锡祥(萧山花边)、王文瑛(机绣)、嵇锡贵(陶瓷)、陈水琴(手绣)、朱炳仁(铜雕)率先招徒,每人带3名徒弟,力争通过5-8年时间培养出工艺美术行业的高端人才。

来自美院大师班的学员油志超和赵一菲最终以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其中,有幸成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大师的关门弟
子。

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陆君玖表示:在研究院“不是单纯地讨论工艺美术,而是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创新与当前工艺美术教学相结合,如何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更好的把工艺美术传承下去”。

研究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这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美术的途径。

希望让美院学生在学习现代设计的同时,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特色,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和展示中国工艺特色。

这既有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播,又对创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2、以当代工艺美术品创作为代表的“革新型”文化传承与创新(创新理念)
此处要论述的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工艺美术基础上的“革新型”传承。

它不同于前面所提的“非遗”类项目,在这里,虽然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子可见,但创新却是它的要求,只是这种创新不能从零开始,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而与时代风貌相结合。

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的创新。

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陆晔认为:现今的一些工艺美术礼品、装饰品,尤其是旅游产品,其设计和销售,创新理念和市场观念是非常落后的。

许多产品,或者几十年一个老面孔,或者是定位不准,或者是粗制
滥造。

如果工艺美术能像服装行业做到的“人要衣妆”一样,礼品要送工艺品,装饰要挂工艺品,收藏要留工艺品,服饰要配工艺品,游玩要带工艺品,形式和内同能做到不断创新,那么我们工艺品的销售就要大翻几番了。

3、以数码艺术学院为代表的“创新型”文化传承与创新(无传统影子,融合世界优秀文化、先进文化)
工艺美院新的专业形态,如今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版图,重新创新并构建教学空间。

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任务引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都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所谓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机械区隔,使彼此卷入复杂的交融和互动之中。

工作室教学在课堂与职业情景的交叉地带应运而生,为学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和视界,也极大地拓展了专业建设的空间。

校企合作的通路宽广,以工作室为背景的培养模式在四个二级学院的所有专业普遍施行,蔚为大观。

下面,让我们以数码艺术学院为例来看:在全球,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多学科交叉,使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边界日趋模糊,人才规格的多样化浮出水面。

数码艺术学院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文素养、专业认知的依赖途径,以不间断的社会调研结果为参照,糅合行业用人、学生发展和社会建设三方需求,不断摸索、逐步完善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大平台多元多向创新教学体系。

企业合作由“点”的布局转向系统集成和“质”的提升,使专业教学对接企业和岗位多元需求,开了校企良性互动、
合作共赢的新生面。

三种形态的工作室更是各有千秋:“真题项目工作室”完全依照真实项目设置,同步引入企业的能力标准;既是专业教学训练机构,也是教学科研机构。

主要功能是把真题项目科学转化为教学项目,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仅2011年,采用真题项目的工作室就有:avid数字影视工作室、天地软件游戏动画工作室、保罗.斯蒂德游戏工作室、摩意空间动画工作室等;完成的项目成果包括:建党90周年献礼片《红军东征》后期特效(部分)、绍兴博物馆大型4d数字动画《越魂》、美国社区网站facsbokes全部三转二游戏图形制作、美国动画片《天河》部分镜头制作等。

“虚拟项目工作室”的项目其实也源自真题,不过是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有一个模拟实验的试错机制,由此形成了以2011版教学计划为标志的专业教学执行规范。

依照“四步六点教学法”,科学地帮助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有序生成。

2011年末,数码艺术学院三年级学生在未经专门辅导的情况下参加多项国际性专业资质认证,一次通过率超过95%。

足以佐证融汇于日常教学的虚拟的项目教学,同样可以达到先进的行业标准。

“特训工作室”是数码艺术学院为高年级学生直接对接特定企业的具体用人要求而建立的。

针对数码艺术中小企业居多,技术更新快、岗位差异大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具体的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开展定向的特别训练,“特训工作室”通过学院如实介绍企
业背景、岗位能力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意愿,有学生自主报名加入。

2011年,数码艺术学院联系了20家企业合作创建定向特训工作室,最终组建了15个,5家企业因学生报名数量不足被舍弃。

显然在这里,我们看到,传统的工艺美术影子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项融合了先进科学技术、西方理念的专业形态。

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惟学历高,但求高标准的价值引领”、“项目包引领,工作室化教学、职业岗位对位的路径选择”、“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心手相连的教学理路”、“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自觉”等各种概念层出不穷,而这些,某种意义上正呈现了上海工艺美院一路转型、创新演进的问题意识、理念识别,也在整体上标树了美院示范建设之路的走向和界碑。

总结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

传承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动力和生命,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没有传承,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文化传承的动力是创新,离开创新,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

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创新来自对时代的回应。

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所有优秀传统的积淀、凝练和发扬,综合形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氛围。

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应当重视之,这样更好地担当起我们的历史使命。

注释:
1.王少安、侯菊英:“推进大学文化传承职能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8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林爽,赖佳,李国富,等.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论[m].齐鲁书社,2007.
[3]王军.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5]赵中建.学校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胡显章,曹莉.艺术、科学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和创造——略论学校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和地位[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
[9]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10]王少安,侯菊英.推进大学文化传承职能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