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技术创新的过程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过程
制造、营销等因素的并行过程。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SIN)
创
最新出现的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SIN)是一
体化模型的理想化发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
新
的特征,例如合作企业之间的更密切的战略联
结。SIN最为显着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创新的电
子化和信息化过程,更多地使用了专家系统来
管
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型技术部分代替了实物 原型。SIN将供货商和用户之间的计算机辅助
新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简称SPRU)根据创新的
管 重要性,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
创新、技术系统的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的变 更。
理 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渐进
的、连续的小创新。
创 技术创新的分类
A-U模型描述了特定产业中产品创新与 工艺创新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技术创 新对产业成长的作用。
A-U模型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主要创新率
不稳定阶段
过渡阶段
稳定阶段
主导设计的概念
某一产品种类的主导设计是赢得市场信赖 的一种设计,是竞争者和创新者为支配重 要的市场追随者所必须奉行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主导设计通常是以综合过去产 品变化中所采用的技术创新而形成的一种 新产品(或一系列特征)为形式的。
新 新是指与新产品制造、新工艺过程或
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包括技术、
管 设计、生产及商业的活动。
技术创新一般涉及到“硬技术”的变化,
理 侧重于对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改变。但技术
创新并非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 及到技术、生产、管理、财务和市场等一 系列环节的综合化的过程。
创新管理2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类型
创新模式 封闭式 合作
开放式
创新来源
内部研发
外部技术环境 知识贫乏
内部研发为主 ,合作伙伴间 资源共享
知识较丰富
内部研发与 外部资源并 重
知识丰富
网络组织
共享全球创 新资源
知识丰富
与其他企业的 竞争 关系
组织边界
完全封闭
创新组织方式 纵向一体 化
2020/7/30
竞合
合作伙伴间边 界可渗透,对 外部封闭 内部纵向一体 化,强调合作
分工协作
边界可渗透 ,动态开放
垂直非一体 化,动态合 作
合作
边界模糊, 完全开放
松散,非正 式
按照技术创新的主体 自主创新 Vs. 模仿创新
Innovation Vs. Imitation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反向工程等方 法,仿制和生产创新者的产品。
2020/7/30
根据技术变动与客户价值
重大价值
2020/7/30
技术创新的过程
2020/7/30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 (1)技术推动的创新模型
– 研发和科学发现是创新的主要来源,技术创 新是技术成果引发的线性过程
– 根本究 与开发
生产 销售
市场需要
2020/7/30
(2)市场/需求拉动的创新模型
• 市场是R&D构思的来源,并激发寻找满足需求的技术 解决方案的研发活动
2020/7/30
核心创新:核心创新是指在系统创新内部所发 生的支撑系统创新核心功能的关键零组件所发 生的技术变化
✓核心创新是个渐近的过程 ✓核心创新采用了‘部件品牌化’的策略 ✓核心创新不断吸纳外围创新 外围创新是指在系统创新所界定的竞争体制内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技术创新是指制定和应用新的思想、方法和技术,以改进现有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效率和价值,并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包括技术研发、市场调研、商业模式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和机制进行讨论,以深入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和要素。
首先,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科学研究阶段主要是通过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寻找和发现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研发阶段则是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最后,市场推广阶段是将技术产品或服务引入市场,通过市场营销和推广来促进其商业化和应用。
其次,技术创新的模式可以分为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
内部创新是指企业或组织自主进行创新,依靠自身的研发能力和资源来推动技术创新。
外部创新则是通过合作或收购外部技术,以快速获取创新成果。
内部创新通常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和风险承担,但有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积累。
外部创新可以快速获取先进的技术成果,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但也需要对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风险控制。
再次,技术创新的机制可以分为技术需求驱动和技术供给驱动。
技术需求驱动是指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来推动技术创新。
企业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了解市场的需求和痛点,然后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来满足这些需求。
技术供给驱动则是指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技术创新。
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来引领市场的变革和创新。
最后,技术创新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创新文化的建设。
企业需要建立创新驱动的组织架构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思维和实践,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企业还需建立开放和包容的创新文化,鼓励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共享,促进技术创新的协同和集成。
总之,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考虑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环节,采取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的模式,以技术需求驱动和技术供给驱动的机制来推动创新。
技术创新的过程
知识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4 并行模型 • 基本特点:将技术创新过程看做是同时涉 及创新构思的产生、研究与开发、设计、 制造和市场销售的并行的过程。强调技术 创新相关职能部门与供应商、用户之间的 沟通和合作。
创新构思
研究与开发 设计 制造 营销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4 并行模型 • 发展的特点:强调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和互动,导致了企业创新网络的兴起。即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既是企业不同部门职能 交叉的过程,又是多主体网络互动的结果。
知识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3 链环-回路模型 • 5条创新过程路径: – 第1条(C路径):创新过程的中心链。
R D 1 潜在 市场 C f K 2 发明 设计 F C f 3 1 K 2 设计 细化 试验 F R 3 1 C f F K 2 再设计 C 生产 f 销售 R 3 I 研究
2.1.5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型:
创新外部环境
创新内部环境 评估系统 •分析 •战备考虑
项目管理 •R&D •设计 •生产 •销售
创造性
项目 提倡者
新产品 新工艺
研究开发部门 销售部门 科学技术知识
市场需求知识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 ……
资料来源:傅家骥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4 并行模型
表2.2 并行模型的结构框架
创新阶段 职能 设计 概念开发 产品计划 …… …… 详细设计与开发 阶段1 …… 阶段2 ……
商业化 准备
……
市场引入 …… 进行商业 化生产, 达到预期 的质量、 产量和成 本目标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
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p243)
技术推动模式 市场拉动模式 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一体化创新模式 系统网络创新模式
现代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角度来看,一般是依照上述 第四种模式尤其是第五种模式进行,这样才能充分考 虑影响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 更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
本节约型创新 、劳动节约型创新 和中性技术创新 等。(p239)
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p239-240)
创造性 效益性 风险性 周期性 集群性 系统性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概述 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的机制
马克思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揭示了技 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由若干个阶段和环节构成的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多种划分。 (p240-241)
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由各个阶段 构成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系统的动态过程。
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
似乎是每一个角度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 我国的技术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 很大程度的改变,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 以来,这种改变更为显著,但是研究者 却很少关注造成这种改变的深层次原因。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是经济 与社会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造成某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4.创新教程 第四章(编辑稿)
第四章创新过程创新过程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的实践活动的长期、渐进的不断往复的活动。
创新过程中,创新者首先要寻找创新课题的方向,确定创新目标,遵循一定的原则制订创新计划,生成创新方案,发明创新成果。
然后,将创新成果以文字、模型等形式物化,并不断改进、完善。
创新过程是一个长期、渐进和不断反复的过程。
因此,中职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而且还要关注创新过程。
在这个创新过程中,创新者要利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才能成功创新。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如何选择创新课题并实施,运用什么原则进行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应用及推广。
掌握影响创新的个人、社会因素,扬长避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进行成功创新。
第一节创新课题的选择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是提出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新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大千世界中未被人们认识的事物不计其数,无数的问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但这些问题不可能都上升为我们创新的课题。
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选择其中的一个或部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寻找突破口,确定创新的方向。
因此,如何科学选择创新课题是创新过程的首要环节,也是创新关键的一步。
选择创新课题,必须具有接受新事物的悟性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观察新事物时,经常思考“为什么”,对司空见惯的熟悉事物从新视角进行求异思维,善于对新现象产生丰富的联想,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根据自己对事物的分析、理解、推理和判断, 抓准生长点作为创新课题。
一、寻找创新课题的方向选择课题可以从很多方面考虑:很多科学家从科学研究中探索理论知识内部的逻辑矛盾选题,也有些发明家从工农业、军事斗争实践中选题,也有些创新人员从国家面临的能源、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寻找课题方向。
但是,作为中职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经验和所处环境等限制,从上述过程中选题不太现实。
第4章技术创新的过程
第4章技术创新过程4.1技术创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技术创新概念主要是由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熊彼特(Schumpete)首先系统地定义了技术创新的概念(1911年)。
他认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弓I入生产体系。
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取潜在利润。
熊彼特创立创新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内在机理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
他确认创新能够引发经济增长,并根据创新理论,对利息、利润、经济周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现象都进行了一番重新定义。
熊彼特从创新的内在机理出发,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繁荣一衰退一萧条一复苏”四阶段循环的原因,说明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会导致长短不等的三种经济周期。
熊彼特所描绘的五种创新,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的改造,新生产方式的采用,新供给来源的获得,以及新原材料的利用;二是市场创新,包括扩大原有市场的份额及开拓新的市场;三是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组织形式及建立新的经营组织。
随后研究者对创新理论进行分解,并发展出二个独立的分支:一是技术创新理论,主要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研究对象;二是组织创新理论,主要以组织变革和组织形成为研究对象。
熊彼特等人对技术创新的定义,突出之处是强调了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即技术创新应是信息、人才、物质材料与企业家才能等经济要素的有机配合,形成独特的效用。
这是一种强调“投入”的观点。
4.2技术创新的管理学解释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就是从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
技术创新就是发明+发展+商业化。
因此,技术创新的管理学解释强调了“过程”与“结果” (将设想做到市场)。
在这一复杂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短缺,均不能形成最终的市场价值,见图。
任何一个环节的低效连接,均将导致创新的滞后。
图技术创新的管理学解释14.3技术创新与其他科学研究和技术经济概念的关系由于我们已熟知了其他诸如研究、发明、技术改造等概念,它们与技术创新的本质区别如何,为什么要用技术创新概念来取而代之?这可用表来总结。
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
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技术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或应用现有技术的新方法,改进现有技术,以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或改善产品、服务或流程的目的。
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方法是指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问题定义、需求分析、技术研究、方案设计、实施、测试和评估、推广和落地。
首先是问题定义阶段。
在技术创新之前,需要明确创新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明确的需求。
其次是需求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索,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为创新提供更准确的方向。
然后是技术研究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研究和评估,并寻找可能适用的新技术。
通过技术研究,可以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为创新提供更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方案。
接下来是方案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需求和技术研究的结果,制定创新的具体方案。
方案设计要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市场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
然后是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实施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开发和实验。
实施阶段需要关注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接着是测试和评估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创新的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估,包括技术性能、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反馈等方面的指标。
根据测试和评估结果,可以对创新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最后是推广和落地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创新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并进行相应的市场推广和落地运营。
推广和落地阶段不仅需要考虑技术问题,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以采用一系列方法来支持创新活动,例如创新方法论、设计思维、原型设计、实验室研究、用户参与和开放创新等。
创新方法论是指一系列的分析工具和思考模式,用于指导创新活动的进行。
例如,SWOT分析可以帮助发现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五力分析可以帮助分析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的机会;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识别创新的价值链和关键环节。
技术创新概念及过程
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源于科学发现 技术发明、新 技术的新应 用,或用户 需求
技术的新 构想
近期或未来的 利润、市场占 有或社会福利 等
基础 研究
应用 研究
开发 研究
生产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1 线性模型
1. 技术推动模型
特点:这类技术创新往往起源于根本性的技术 推动,并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例如:激光、无线电、半导体、材料等技术创 新。
飞利浦公司技术创新历史
¾ 1914 年发明了内置聚光镜的投射灯; ¾ 1917 年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只无线电真空管; ¾ 1922 年第一只 X 光管在飞利浦公司问世; ¾ 1926 年五极真空管诞生; ¾ 1932 年生产路灯钥灯; ¾ 1949 年发明了非金属磁体; ¾ 1957 年生产了全新的铅光导摄像管; ¾ 1960 年生产出全新的推基式晶体管; ¾ 1965 年全新的电脑电子记忆系统研究成功; ¾ 1970 年研制出 LOCOS 高密度集成电路生产程序; ¾ 1972 年推出光学录像激光视盘技术; ¾ 1980 年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于医疗诊断仪器中; ¾ 1986 年推出了硅片摄录影像管所用的影像感应器; ¾ 1990 年开发了红绿激光技术; ¾ 1991 年发明了 QL 感应照明系统等 。
于它的方便,在于随时随地都能喝 9 1943年:计算机 9 1944年:电冰箱 9 1950:复印机 9 1952:家用洗衣机
9 1953:电视机 9 1958:信用卡 9 1961:纸尿布,用完扔 9 1971:碗面:三分钟即得食用 9 1976:录象机 9 1986:微波炉 9 1989:移动电话 9 1993:微软视窗,使电脑操作界面复杂化变为更加简单 9 1995:DVD 9 1996:互联网 9 2000:数字电视
创新的过程与创新管理
流程化创新
3000个原始设想
300个提 交讨论思想
125个
9个大的
4个重大
1.7个被
小项目 开发项目 开发项目 市场接受
1个经济 上成功
创新漏斗模型示意图(以新药开发为例)
27
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自然风险
管理风险
市场风险
内部风险
外
部
风
险
生产 风险
创新项目
外
部
风
财务 风险
险
技术风险
政策风险
社会风险
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风险类型
(Interactive and coupling model)(70年代后期~80年代中期) 背景:石油危机导致产品供过于求,关注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新需要
社会和市场需求
构思产生
研发
原型生产
制造
营销与销售
市场
新技术(能力)
当前技术与生产最高水平
第三代:技术与市场的耦合互动模型(7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
适应 衍变
III 改进创新阶段
系统化 多样化
时间
15
产品、技术生命周期
技术的S曲线
◦ 一项技术的性能进步率和它的市场接受率都表现出一条S形的曲线形式
16
产品、技术生命周期
技术进步的S曲线
◦ 在初始阶段,技术的基本原理还在设计中,技术性能的提升很困难且成本很高; ◦ 当技术被更好地掌握后,性能开始加速提升; ◦ 最后,当技术达到其内在极限的时候,性能的提升速度又会减慢
22
产品、技术生命周期
销 售 额
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标准的产品生命周期形态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过程(PPT 95页)
企业创新举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苹果公司
苹果电脑的软、硬件及配件绝大部分不 能与其他电脑兼容,这种做法极大地限 制了它的发展。目前,苹果在美国个人 电脑市场占5%的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 5% 不足3%。 但苹果公司向来都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 的公司,每一款新电脑的推出都会引起 业界轰动。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未知的未来
苹果公司希望通过新产品和新计划使苹 果的全美市场份额达到5%以上,但时下 电脑业竞争如此激烈,各大软、硬件公 司都不断推出低价位的新产品吸引顾客。 苹果的iMAC能否畅销,最终还是要由顾 客说了算。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组织管理创新 创
新 管 理
组织管理创新是指在企业中引入新 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实现企业资源更 有效的配置。
在我国的研究中,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基本 上相通,都侧重于企业中“软技术的变化”。 组织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特别是 重大的技术创新,常常伴随着组织管理创新 同时进行。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技术创新过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创 新 管 理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设计创新构思产生、 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 与制造、用户参与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 列的活动。在创新过程中,这些活动相 互联系,相互连接,有时又形成循环交 叉或并行的操作。这些活动以不同的方 式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技术 创新过程模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技术创新的过程范文
技术创新的过程范文技术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现有技术、产品、服务或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以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或新颖创意的过程。
技术创新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技术发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现新的技术方案或解决方案。
这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对行业趋势的研究以及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来实现。
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需要积极地收集和整理各种信息,发现并掌握新的技术或市场趋势。
2.技术评估阶段:在发现新技术或解决方案之后,团队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模拟和预测结果等。
在这个阶段,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需要仔细考虑和解决可能遇到的技术或工程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3.技术开发阶段:在技术评估阶段确定新技术或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后,团队将开始进行具体的技术开发工作。
这可能包括设计和制造原型、进行实验室测试、优化和调整技术参数、开发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等。
在这个阶段,团队成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解决技术的实施问题,并保证技术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4.技术推广阶段:在技术开发阶段完成后,团队将开始将新技术或解决方案推向市场。
这包括制定和执行推广计划、培训和支持销售人员、开展市场宣传和推广活动等。
在这个阶段,团队需要与市场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合适的推广策略,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技术应用和改进阶段:技术创新的过程不应该止步于推广阶段,而应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团队需要与用户和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收集和分析市场反馈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优化。
团队成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技术知识,尝试并引入新的技术和工具,以不断提高技术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总结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实验和改进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协作。
需要保持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的敏感性,并灵活应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技术创新工作流程
技术创新工作流程第一步:问题定义和市场调研技术创新的起点是识别并明确问题。
这可以通过对市场进行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来实现。
这个阶段需要了解市场上已有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炼出具体的需求。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确定该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以及解决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施的可能性。
这个阶段需要进行技术研究,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并与相关专家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二步:创新思维和创意生成在问题定义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意生成。
这个阶段需要开展创新的头脑风暴和团队讨论,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寻找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创新思维和创意生成的关键是要打破常规思维,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看待问题。
可以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引入跨界思维,以及应用创新工具和方法,如思维导图、模拟和仿真等。
第三步:技术开发和实验验证在创意生成之后,需要进行技术开发和实验验证,以证明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这个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和实验方案,明确需求、目标和时间表,并进行相应的资源调配和团队组织。
技术开发和实验验证是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设计和制造实验设备和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以及不断优化和改进创新方案。
第四步:原型制作和演示展示在技术开发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需要制作原型,并进行演示展示。
原型制作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通过制作和展示原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创新方案的优势和效果,吸引用户和投资者的关注和支持。
原型制作和演示展示的过程需要注意形象设计和技术展示的兼顾。
要根据受众的需要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展示手段和方式,例如演示视频、实物展示、交互式展示等。
第五步:市场应用和推广推广在原型制作和演示展示之后,需要进行市场应用和推广。
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市场测试和用户反馈,验证技术创新方案在实际用户场景中的可行性和价值,了解用户对创新方案的需求和反馈。
技术创新过程PPT教学课件
一体化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创
构思产生
R&D新设计制造管营销理
80年代后期出现的第四代创新过程模型将创新 看作是同时涉及R&D(研究开发)、原型开发、
制造、营销等因素的并行过程。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SIN)
创
最新出现的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SIN)是一
体化模型的理想化发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
新
的特征,例如合作企业之间的更密切的战略联
2.蒸馏装置
3.实验步骤 在250 mL 蒸馏烧瓶中加入100 mL 工业乙醇,再在烧瓶 中投入少量碎瓷片,安装好蒸馏装置,向冷凝器中通入 冷却水,加热蒸馏.
(1)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3)冷却水进出水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 (4)收集77℃~79℃的馏分为95.6%的乙醇和4.4%水的共
要点二 苯甲酸的重结晶 ————————————————— 1.实验步骤 (1)加热溶解:将粗苯甲酸1 g加到100 mL的烧杯中,再加入
理 寻找可行的技术方案。
技术与市场交互 创 作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新需求
新
构思 产生
研究 开发
社会和市场需求
原型 生产
制造
营销
市场
管
新技术 (能力)
当前技术与生产最高水平
理
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模型加强了技术推动和需 求拉动模型中营销与技术的联结,意味着创新
管理是将市场需求与新技术能力相匹配,营销
与研究开发之间的反馈是实质性的环节。
企业技术中心
技术中心是大企业集团中从事重大关键 技术和新一代产品研究开发活动的专门 机构,通常有较完备的研究开发条件, 有知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技术力量。 企业技术中心一般采取矩阵式组织结构, 技术中心的大部分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 责制,组织由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 跨部门的课题组,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 课题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论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ppt 23页)
资料来源:J. L. Enos, Petroleum progress and profits: a history of process innovation,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62.
• 当技术的渐进性改进出现锐减的收益时,技术自身已经非常近于技术极限。 • 对于一条对称的S曲线,当R&D产出率达到其最大值时,技术改进的潜力一般还剩一半。 • 当技术发展趋近于饱和极限时,必须完成重大创新,使技术从一条S型曲线跃迁到更高层次的S型曲线。
创新的分类(2)
• 创新的SPRU(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 Sussex)分类
(1)渐进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 - 例如:集装箱,尽管在技术上并没有重大的突破,但其商业价值非常大:运输革命 - 甚至有可能出自于用户、制造部门
第一代工艺
第一代工艺(改进)
14.4
N.A.
+623
+200
第二代工艺
700
+21.7
-28
+50
第二代工艺(改进)
7200
0
+277
+240
第三代工艺
1100
+35.3
-32
-55
第三代工艺(改进)
115
0
+380
+57
第四代工艺
1500进)
>150
0
+225
+60
• 渐进创新与重大创新究竟何者具有更为重要的经济意义? • 大企业与小企业孰为工业创新主体?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 67页)
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p243)
技术推动模式 市场拉动模式 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一体化创新模式 系统网络创新模式
现代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角度来看,一般是依照上述 第四种模式尤其是第五种模式进行,这样才能充分考 虑影响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 更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有效运行 (p243-244)
下面分别从哲学、认识论、技术认识论 和价值观 的角度阐述技术 创新的本质。(p238)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包括多种类型。例如:
根据技术创新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产品创新 和工艺创新 ;
(p239)
根据技术创新中创新的强度不同,可以分为 基础技术创新
和渐进技术创新;(p239)
根据创新进入生产过程对生产要素的影响不同,可以分为资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由若干个阶段和环节构成的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多种划分。 (p240-241)
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由各个阶段 构成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系统的动态过程。
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
似乎是每一个角度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 我国的技术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 很大程度的改变,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 以来,这种改变更为显著,但是研究者 却很少关注造成这种改变的深层次原因。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是经济 与社会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造成某
内容:
一个企业的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主要包 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高技术的发明和研制阶段; 第二,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推广阶段; 第三,高技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阶段; 第四,市场开发阶段。
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规划→设计→试验研究→试制→批量 生产→市场经营→急速扩散→技术评估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技术创新过程4.1技术创新概念的经济学解释技术创新概念主要是由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规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熊彼特(Schumpeter)首先系统地定义了技术创新的概念(1911年)。
他认为,所谓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创新的目的在于获取潜在利润。
熊彼特创立创新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内在机理提供一种全新的解释。
他确认创新能够引发经济增长,并根据创新理论,对利息、利润、经济周期等经济学基本概念和现象都进行了一番重新定义。
熊彼特从创新的内在机理出发,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阶段循环的原因,说明了不同程度的创新,会导致长短不等的三种经济周期。
熊彼特所描绘的五种创新,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的改造,新生产方式的采用,新供给来源的获得,以及新原材料的利用;二是市场创新,包括扩大原有市场的份额及开拓新的市场;三是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组织形式及建立新的经营组织。
随后研究者对创新理论进行分解,并发展出二个独立的分支:一是技术创新理论,主要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研究对象;二是组织创新理论,主要以组织变革和组织形成为研究对象。
熊彼特等人对技术创新的定义,突出之处是强调了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即技术创新应是信息、人才、物质材料与企业家才能等经济要素的有机配合,形成独特的效用。
这是一种强调“投入”的观点。
4.2技术创新的管理学解释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就是从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的过程。
技术创新就是发明+发展+商业化。
因此,技术创新的管理学解释强调了“过程”与“结果”(将设想做到市场)。
在这一复杂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短缺,均不能形成最终的市场价值,见图。
任何一个环节的低效连接,均将导致创新的滞后。
图技术创新的管理学解释4.3技术创新与其他科学研究和技术经济概念的关系由于我们已熟知了其他诸如研究、发明、技术改造等概念,它们与技术创新的本质区别如何,为什么要用技术创新概念来取而代之?这可用表来总结。
技术创新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从上述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技术变革、技术进步等概念往往是综合性的经济学概念,在实际中操作性不强。
而技术发明、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概念与技术创新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市场化工作,因此,这些概念不能很好地解决先进的思想如何获得商业利润这一重大问题,以技术创新概念来逐步取代原有的技术经济概念,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市场的紧密结合,这是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脱离的重要理论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这些概念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产生高质量设想与产品、工艺设计的主要源泉之一,特别是开展重大的、突破型的创新,研究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技术引进可以带来新的设想,针对我国企业现阶段发展特点,它又可以显著地提高设备能力以及相应的生产制造能力;◆技术改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产能力。
4.4技术创新的类型划分1技术创新按其内容划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原材料创新、组织创新等等。
产品创新是向市场推出新的有独特性能产品,是面向用户的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对产品的加工过程、工艺路线以及设备所进行的创新。
产品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设计与性能的独特性;工艺创新的目的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消耗与改善工作环境。
2技术创新还可以按创新的规模分为如下二类:突破型创新。
这类创新需要全新的概念与重大的技术突破,往往需要优秀的科学家或工程师花费大量的资金来实现,经历的时间更长。
这些创新常伴有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以及企业组织创新,甚至导致产业结构的变革。
由于这种项目规模大,往往由实力强大的公司或政府承担。
积累型或渐进型创新。
国外有人称为“螺钉螺母式创新”。
这类小创新的作用虽不能和重大技术创新相比,但却起着突破型创新无法代替的作用,其内容遍及发展品种、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改善生产组织与改进管理等各个方面。
这类创新的特点是广泛的群众性,技术人员可以搞,企业一般的非技术型员工也可以搞。
在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之间,还可以细分两类创新:系统创新和构架创新。
这里的系统指产品或工艺的组成体系,是偏重“硬”的创新;而构架创新是指关键的产品或工艺的部件革新,是系统创新中的关键。
系统创新和构架创新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产品或工艺创新的“平台”,利用该平台,企业可以进行一系列渐进的技术改良,4.5技术创新概念的本质(1)技术创新强调基于要素组合的市场化行为。
技术创新必须使良好的设想获得商业承认,应面向市场,为满足市场和人民生活的需求服务。
(2)技术创新强调技术与市场的整合。
技术创新不能只考虑技术,必须将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市场的需要结合起来。
(3)技术创新强调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营销部门的有效整合。
企业应当系统地建设好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制造部门和营销部门,并着重加强这三个关键部门的联结。
绝大部分技术创新的失败不是由于技术上的失败,而是由于在市场调查、销售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缺点必须将研究与开发、市场和生产三方面很好地协调和组织起来,这是技术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技术创新的关键——连接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和营销(4)技术创新还必须强调企业与其用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的学习和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的知识、技能资源。
在保持自身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企业的社会关系,为什么许多企业至今仍无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仍然要从技术创新的真实定义出发。
技术创新的一般需要较强的研究与发展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研究与发展、生产制造和营销三个关键部门的联结,以及与用户的紧密联系。
而许多企业是从计划经济过渡而来,带有很强的强调生产的痕迹,对市场的关注不足,特别是研究与发展能力不足,研究与发展的投入难以与世界先进企业匹敌,许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部门分别割严重,而许多中小企业的研究与发展能力有限,因此,目前较多的企业无法有效地联结研究与发展、生产与营销,这就难以实现技术创新,实现财富创造。
这是许多企业在今后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4.6创新过程1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对于多种不同活动的有效管理,实际对创新活动的管理对组织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创新管理的总体框架可以用图表示。
一方面,企业内部职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内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也很重要。
图1 创新过程管理框架图1中定义了企业的三大主要职能:营销、研究与发展、生产与企业计划。
尽管不同企业内部有不同的职能设置结构,但上述三大职能对创新过程影响最大。
企业应积极鼓励、支持上述职能与外部环境之间交换信息流,以获取新的知识。
将创新过程进行阶段划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见图2):技术、顾客、市场、经验、专利图2 创新的三阶段过程(1)发明阶段,也即获得设想。
(2)实施阶段,也即将设想在公司内进行转化。
(3)市场渗透阶段。
一方面,要获取技术、占领市场和顾客,并形成企业的专长;另一方面,还需要良好的财务基础。
一个公司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意味着对反馈过程的准确把握。
在这一基本的创新过程中,信息是创新的基本投入要素,是保持生产力增长的中心所在。
从信息角度看,创新也是一个创造信息的过程,而信息的创造来源于企业的内外沟通。
在创新过程中,科技人员“技术诀窍”不易沟通,也很难掌握,同时可以通过诀窍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组织的创新活力。
第一,尽量使技术诀窍量化,使其操作程序规范化,以利于这种知识的传播;第二,给予组织中个人更多的工作实践机会,使他们有条件接触技术诀窍,获得技术诀窍。
上述知识交流、分享过程体现于图1的总体框架中。
在创新管理框架中特别强调不同部门、组织内外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通过交流网络的构建,能够激发工作创造力。
2基于知识管理的技术创新过程由于对知识的管理对当今技术创新的成功影响很大,故需要做进一步的阐明。
甘德利(John Gundry)提出的知识管理过程模型如图3所示。
他认为该过程由知识的创造、捕获、编码、分类、交流和获益共六个阶段组成一个循环。
知识的创造依赖于有知识的员工的实践活动;知识的捕获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捕获;知识编码指对有价值的知识的表述和结构化;知识的分类是把同类的知识放到一起,并给出知识的地图;知识的交流是指让员工能够得到所需的知识;最后一个阶段是知识的获益,主要是指知识的重复使用。
知识管理评估工具(KMAT)是由安德森(Arthur Andersen)和美国生产力与质量委员会(APQC)开发的一种调查工具,它集组织知识的实体、过程和组织性等于一体,如图4所示。
这个模型将支持组织创造知识的因素表示为两个动态的轨道。
外面的轨道包括关键的组织可行条件,即那些促进知识繁荣发展的技术、文化、领导和评价因素。
里面的轨道包括知识管理的关键过程:创造、识别、收集、适应、组织、共享、运用。
这些过程可以根据实体和过程的观点进行分类。
识别、收集和组织过程适合于知识体的集聚和管理,创造、共享、运用和适应适合于对知识的创造和更新。
技术通过以上两个模型的阐述,对知识管理的过程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上述模型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是这两种模型都是针对企业内部产生的知识,没有包括从企业以外的组织、渠道获取知识的部分,而获取外部知识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只有获取外部知识,企业才能随着社会进步同时成长,增强企业对快速变化环境的适应性;第二,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各阶段名称不致,阶段有多有少,内容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在借鉴上述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又可以得出新的知识管理过程模型(如图3-6所示)。
获得外部知识外部搜索共享应用收获隐性知识过滤编码捕获对外部知识的处理过程是从外部搜索开始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眼前常被各种信息所包围,而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却没有接触到,所以有必要对外部知识作一个全面的搜索。
在得到外部知识后,并不是直接存贮到企业知识库中去,而是要经过一个过滤系统,根据企业的战略方向或愿景,把对企业现在或未来发展真正有用的知识选择的出来。
经过过滤以后有用知识被存贮到企业的知识库中。
知识的使用从知识的共享开始,让企业员工能真正方便地得到对他们工作有帮助的知识。
员工应用这些知识与生产实践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识获得了增值,得到了知识应用方面的经验知识(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存在于员工的头脑当中,为了扩大隐性知识的作用范围,就要通过捕获和编码让其显性化,在企业的层次上应用这一成果。
3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过程一个产品从其产生、发展到衰亡经历了四个阶段。
这些阶段的划分同其销售量密切相关。
在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技术创新的类型,创新的数量以及它的作用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