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训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0.0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祠”“鸦”“衡”“鬓”“潦”等。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示例三: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峻”“逋”“荻”“扪”“膺”“皎”“辰”。
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惟”“零落”“暮”“鸥”。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逸豫”“蛾”“盈”“炼”“箜篌”“摧”“栈”“钩”。
(3)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以江上明月来渲染氛围,烘托送别时的情境。
(3)“子规”因其叫声极其哀切,利于抒发悲苦哀怨之情,自然就成了古诗文中的常客,如“,”。
(3)猿的啼叫常常在古诗文中出现,或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或营造凄清的气氛。比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两句以积土成山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做事须持之以恒,不能前功尽弃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事实。
【名句名篇默写训练】第12练 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

第12练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4)《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遭际联想到“_______________”的国事,抒发了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答案】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戎马关山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繁,寡,戎。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六国论》中表现诸侯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念奴娇·过洞庭》一词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⑤《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模拟考之名句名篇默写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模拟考之名句名篇默写题汇集2023教育部新课标四省高三联考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 ? ”两句,问答之间交代了主人公忧思的缘由。
(2)诸葛亮在后世深受推崇,如陆游《书愤》中“ ,”两句,就表达了对他由衷的赞叹。
(3)古代诗歌中往往用不同季节来表现时序更替、光阴流逝,如“ , ”。
【参考答案】(1)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示例: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2023广东省四校高三联考)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吃和住,而应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称得上“好学”。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3)“梦”是课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怀等,如“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023河南郑州高三一检)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代文人喜欢以“酒”寄托情感,表达人生感慨,杜甫和苏轼分别在《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 ”和“ ”来以酒寄情。
(2)《逍遥游》中庄子在阐述“小大之辩”时,以“ ,两句来表现两种生物寿命极短的情况。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初中50篇含答案)(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1【劝学+登高】训练题及答案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1.【劝学+登高】训练题及答案一、原文回顾:《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zhòng)规。
虽有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ān)省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ì)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yú)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qíj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shàn)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含答案 高考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

(1)《劝学》1、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逍遥游》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2、承上启下的句子: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3、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师说》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
2、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阿房宫赋》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赤壁赋》1、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苏轼《赤壁赋》中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题】专题练附答案

2023年高三语文复习【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题】专题练第一组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赠李蟠的原因是“”。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老人孩子过着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4.《阿房宫赋》用“,”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5.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6.黄鹂俗称黄莺,常常被赋予美好欢快的象征意义,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等等。
7.《琵琶行》中“”一句运用多个动词写出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一句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
8.《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9.在《氓》中,用“淇水、湿地”的有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10.《谏太宗十思疏》中用“,”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由”是因为“”,他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12.古代诗人非常喜欢用比喻的手法来描绘声音,如:“,。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就像苏轼《赤壁赋》中说:在这天地茫茫之间“”,若不是自己拥有的,就应“”。
14.《阿房宫赋》中,作者运用夸张手法描写阿房宫占地之广,建筑之高的句子是“,”。
15.在《谏逐客书》中,作者先后列举泰山高大和河海深邃的例子,目的是说明“,”。
16.面对落花,多情而敏感的诗人们常常为之感叹,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诗句“,”。
17.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2023届高考最新名校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含答案)

2023届高考最新名校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含答案)新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模考练习班级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总分一、2023广东深圳高三第二次调研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王维《山居秋暝》中“,”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人间”常作为展示生存环境或表达生命体验的载体在古诗词中出现,比如“,”。
二、2023河北张家口高三二模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和《赤壁赋》中的“”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来表现音乐之动人的。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3)洞庭湖水蔚为壮观,古代曾有“八百里洞庭”美誉,如“,”便写出洞庭湖景象的雄伟壮阔。
三、2023湖北武汉高三四月调研考试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2)《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典明志,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23广东茂名市高三二模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记·礼运》中“______,______”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体现了儒家的“仁”。
【名句名篇默写训练】第04练 必修上册《劝学》《师说》理解性默写(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

第04练必修上册《劝学》《师说》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受”“砺”“庸”“乎”“攻”。
2.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和名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接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用蚯蚓“爪牙”不利、“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好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相反的事例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
(6)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系列练习0107(共十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一)(1)《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重从人们的主观感受侧面描写阿房宫错综复杂的建筑特点。
(3)《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见到“贤”与“不贤”之人的两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4)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如果君主靠严刑来督察百姓,靠威怒来威吓百姓,那么,就会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
(5)古人写诗填词,常常使用典故,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诗词意蕴,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写到,盘庚迁都之时,虽然“____________ ”,且“ ____________”,但他并不是因为有人抱怨、反对就改变自己的计划。
(3)《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此生无缘再相聚的忧虑和伤感,体现了他对爱情的忠贞。
(4)“古之学者必有师。
”对于老师,《论语》中孔子和《师说》中韩愈的择师标准分别是“ ___________ ” 和“ _____________ ” 。
(5)古诗词中游子、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常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读者为之洒一把同情之泪,如“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1)《赤壁赋》在写到赤壁之战古战场时,指出此地可以远望夏口和武昌,接着以“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其景色。
2024届高考复习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名校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2024年学易高考第一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都非常关注学习。
孔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提出了“好学”的表现,荀子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方法、态度等角度论述了学习不能停止。
(2)《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作为例证。
(3)李白在《把酒问月》中有“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之慨,在他之前,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言,这“同曲”之思或可印证王羲之“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之说。
2(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了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的景象。
(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
3(2024华大新高考联盟11月)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只是“_________________”,所以如果你只是整天思考,还“______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练(统编版)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11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易错字填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由也为之,()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
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三子者之()。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春者,春服既成,()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风乎舞(),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能为之大?”【答案】吾知、摄、馑、比、哂、俟、焉、端章甫、铿、乎、撰、莫、冠、沂、雩、会、孰二、理解性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救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在谈到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和十来人一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听了子路的志向后笑了笑,这是因为他认为“________,________”。
【名句名篇默写训练】第13练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复习

第13练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饱、矣、喻、利。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运》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名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省”“睦”“迩”。
3.《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高中语文(选修上中下三册)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专练-带答案

高中语文(选修上中下三册)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专练-带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孔子认为“_______ ,_______”,继而得出了处理好朴实与华美的关系才能成为君子的结论。
(2)古人常以动物入诗来表达情感,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就以此来表现相思无法传递的愁情。
(3)李白在《将进酒》中以“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不屑态度以及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弟子们既要向优秀的人学习,又要加强自我反省。
(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肯定以及不为金钱所驱使的豪迈之情。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从无穷的江水间探索出绵延久长的人类与明月共存的哲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善于用典。
《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3)在《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信、豪迈、洒脱的诗人形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幕遮》《贺新郎》《长亭送别》《朝天子咏喇叭》理解性默写-2024年高考语文默写(统编版)解析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60篇默写每日一练第33练《苏幕遮》《贺新郎》《长亭送别》《朝天子·咏喇叭》一、易错字填空《苏幕遮》(周邦彦)()()香,消()暑。
鸟雀呼晴,()晓窥()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轻舟,梦入芙蓉()。
【答案】燎沈、溽、侵、檐、楫、浦《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刘克庄)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也不干曾遇()()母。
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
事机()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舞。
君莫道()()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柱。
【答案】戎主、付授、骊山、频、屡、投鞭、题《长亭送别([正宫][端正好])》(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北雁南飞。
()来谁()霜林()?总是离人泪。
【答案】紧、晓、染、醉《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民听了民()。
那里去()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飞罢!【答案】愁、怕、辨、鹅二、理解性默写1.苏幕遮(1)《苏幕遮》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
(2)《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小鸟清脆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3)“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的“长安”借指汴京,词人长久羁旅汴京,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答案】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2.贺新郎(1)刘克庄在《贺新郎》中,“________”点出了当前局势的危急;“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渴望能够长缨在手,缚住敌酋。
《赤壁赋》《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

第05练必修上册《赤壁赋》《登泰山记》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表达宇宙万物无穷无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徘徊”“须臾”“羡”。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到达了本质的飞跃:“_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藉”“盈”“蝣”“沧”。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写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掷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姚鼐《登泰山记》中,写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附答案)答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者,所以德行、言语、形表也。
2)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出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其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答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论语》中XXX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做事情不能心浮气躁,要有耐心和恒心。
答案】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1)唐代诗人XXX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_,一岁一枯荣。
”2)唐代诗人XXX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天上人间。
海上明月共潮生。
11.在《阿房宫赋》中,XXX揭露秦统治者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表达。
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描写XXX的儿子XXX带兵出征及其结果,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XXX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
12.在《阿房宫赋》中,XXX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XXX草草封狼居XXX赢得仓皇北顾”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
在《离骚》中,用“芳与泽其杂糅兮(XXX),日出而XXX开,云归而岩穴暝”表达。
在《醉翁亭记》中,XXX用对偶句“窈窕之章,妙曼其妙”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13.在《钱塘湖春行》中,XXX描绘了早莺和XXX在春日里欢快忙碌的情景,紧接着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赤壁赋》中,XXX感受着江上微拂的清风,看着眼前平静的江面,不由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4.在XXX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了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名篇名句理解性默写训练
1.《师说》中,表明韩愈对那个孩子老师的否定,阐述心目中的老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韩愈在《师说》中,批评那些士大夫在为孩子择师学习上,存在着不明智和谬误的句子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明也”。
3.《师说》中,韩愈盛赞手工业者互相学习的句子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4.《师说》中,揭示世俗嘲笑从师者的原因是因为年龄、学问和修养相当就不能称为老师的句子是“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5.《师说》中,韩愈对从师之道不能恢复发出感叹的句子是“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6.《师说》中,韩愈用对比的方法,批判了当时社会轻视师道恶劣风气的句子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韩愈在《师说》中,首先提出了“圣人无常师”的论断,接着,列举“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这一观点。
8.《师说》中,孔子尊奉为老师的人的才德,总体不一定都超过孔子,但孔子还是虚心向他请教了某些问题的句子是“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9.《师说》中,韩愈列举了孔子从师谦逊的态度:孔子认为,众人中,至少一人比我强一点,我就能看拜他为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师说》中,韩愈对师生关系结论性概括的句子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1. 《师说》中,表现韩愈倡导以能者为师原因的句子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