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

合集下载

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随着科技的发展,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肿瘤的方式。

而免疫微环境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免疫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

什么是免疫微环境?免疫微环境是指在机体内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能够影响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治疗效应。

目前关于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化学物质、细胞外基质、免疫抑制因子等方面。

这些因素能够影响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和转移,同时也能够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免疫细胞的影响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这些细胞能够通过特定的受体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并释放细胞因子来攻击和杀死肿瘤细胞。

然而,肿瘤细胞也能够通过一些机制来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例如:1.肿瘤细胞通过表达免疫抑制因子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例如PD-1和CTLA-4。

2.肿瘤细胞可以通过造成抗原表达水平的下降、抗原逃避变异、表面标志物变化、调节免疫效应等机制来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

3.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改变免疫微环境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例如在肿瘤微环境中,大量的免疫抑制细胞和免疫抑制因子被释放,从而抑制了免疫细胞的活性。

对于这些逃避机制,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就是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恢复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增加治疗的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与免疫微环境的关系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通过激活肿瘤免疫应答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但是,由于肿瘤细胞的逃避机制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很多患者并不能够从肿瘤免疫治疗中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新型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案也出现了。

这些方案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细胞工程疗法、癌症疫苗等。

这些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促进免疫系统的活性,并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击能力。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PD-1和CTLA-4等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从而恢复免疫系统的活性。

放疗对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及增强免疫治疗疗效机制的研究进展

放疗对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及增强免疫治疗疗效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1.20.0836放疗对肿瘤微环境的重塑及增强免疫治疗疗效机制的研究进展张强1,吴邵雅2,张靖3New Insight 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modelling and Augmente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by Radiotherapy ZHANG Qiang 1, WU Shaoya 2, ZHANG Jing 31.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48109, USA;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3. Department of 1st Thoracic Medical Oncology, Hubei Cancer Hospital, Wuhan 430079, China收稿日期:2020-07-17;修回日期:2020-10-08作者单位:1. 48109 安娜堡,美国密歇根大学放射肿瘤科;2. 430070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3. 430079 武汉,湖北省肿瘤医院胸内一科作者简介:张强(1980-),男,博士,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肿瘤放疗中DNA 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专家论坛·Abstract: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based tumor immunotherapy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cancer treatment. However, ICI treatment benefits small percentage of patients in most types of cancer (10%-30%), and is basically ineffective in some cancers (such as pancreatic cancer and glioma). Combining ICIs with existing and potential therapies to overcome tumor innate and acquired resista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icacy, increasing the durability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longing patients’ survival. Radiotherapy can not only kill tumor cells, but also cause the release of pro-inflammatory molecules and immune cell infiltration in tumors. In addition, radiotherapy can induce micronuclei in tumor cells, thereby activating cytosolic DNA/RNA sensors,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the cyclic GMP-AMP synthase (cGAS)-STING pathway. Radiotherapy can also regulate immune surveillance through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neoantigens.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in depth the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radiotherapy o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ICI as a potential cancer treatment, and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radiotherapy on non-tumor cells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cluding dendritic cells, T cell infiltration, as well as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Key words: Radiotherapy;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mmunotherapy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摘 要: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 )为主的免疫治疗改变了传统癌症治疗手段,但对于大多数类型的癌症,ICIs 治疗受益十分有限(10%~30%),并且在某些癌症类型中基本无效(如胰腺癌、脑胶质瘤)。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研究目标: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引言:近年来,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门话题。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生长和发展所在的特殊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血管、细胞外基质等组成部分。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复杂的细胞和信号网络,对肿瘤生长、转移和耐药等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

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对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方法:1. 文献调查和回顾:通过系统搜索相关的文献和回顾现有研究成果,了解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现状。

2. 组织标本采集:收集肿瘤和正常组织标本,并进行蛋白质和基因的提取。

3. 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使用合适的抗体标记肿瘤标本中的免疫细胞和相关信号分子,观察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分布。

4. 转录组测序: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肿瘤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差异基因的分析。

5. 细胞实验: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模拟体内肿瘤微环境,研究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二、实验设计:1. 对肿瘤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密度,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进行关联分析。

2. 对肿瘤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进一步筛选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的靶点和信号通路。

3. 设计体外细胞实验,将肿瘤细胞与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共培养,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凋亡、免疫细胞激活等。

4. 测试不同免疫治疗药物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细胞的影响,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基因编辑等。

5. 设计小鼠模型验证实验,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肿瘤生长和预后的影响。

三、数据采集和分析:1. 分析肿瘤标本中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并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

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研究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细胞、信号分子、基质以及微血管等多种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这一生态系统的形成对于肿瘤的奇异特性、进展和治疗响应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显示,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的免疫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多种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macrophages)和树突状细胞(DC)。

这些细胞表现出各自的功能,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通过抗体的分泌和细胞介导作用来消除真正的肿瘤细胞。

而巨噬细胞则通过吞噬和消化肿瘤细胞,DC则通过递呈肿瘤抗原来获取T淋巴细胞的反应力。

NK细胞则可以杀死没有适当MHC表达的细胞如肿瘤细胞等。

在未经治疗的肿瘤微环境中,这些免疫细胞被肿瘤所解禁或抑制,由于某些免疫逃逸机制或介导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的缺失,这些免疫细胞可能被肿瘤所调节或转化并且低下其抗肿瘤反应性。

此外,肿瘤还可以通过分泌多种它们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生长因子、化学信使等),这些分子可以抑制免疫应答程序或者启动放大炎症程序,或者直接攻击免疫细胞,从而帮助肿瘤逃避免疫识别和生长。

然而,新兴的免疫治疗(例如肿瘤免疫疗法和传统化学疗法等)被广泛认为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体的肿瘤免疫学又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种条件下,免疫治疗的疗效会好过在另外一些条件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肿瘤微环境。

因此,研究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推动进一步的治疗方法和战略发展。

二、肿瘤微环境与细胞因子浓度实验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浓度,如tumor necrosis factor(TNF)、interleukin-1 (IL-1), 和interleukin-6 (IL-6) 等,对于肿瘤和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极为重要。

肿瘤微环境环境对肿瘤生长和治疗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环境对肿瘤生长和治疗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环境对肿瘤生长和治疗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由肿瘤细胞及其周围的血管、免疫细胞、基质以及其他成分组成的复杂网络。

这个环境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发展和转移至关重要。

由于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它的研究已经成为肿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肿瘤微环境的组成肿瘤微环境由肿瘤细胞、基质和周围的血管组成。

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形成类似于网络的结构,为肿瘤细胞提供了生长和扩散所需的条件。

1.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是肿瘤微环境的核心。

这些细胞分化水平低、增殖速度快、凋亡机制失调,因此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2. 基质基质包括胶原、弹性纤维、半透明基物、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外泌体等。

基质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护,同时也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的行为。

3. 血管生长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需要血液供应。

肿瘤细胞能够促进血管新生,形成血管网,这些血管将营养和氧气输送到肿瘤细胞,维持它们的生存和增殖。

二、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发展的影响肿瘤微环境环境对肿瘤的生长、扩散、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讨论它们的作用。

1. 生长和扩散肿瘤微环境提供了肿瘤细胞所需的物质和信号,因此是肿瘤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质的存在与肿瘤细胞的交互作用将调节细胞的增殖、转移途径和迁移速率。

此外,血管是维持肿瘤生长的重要条件,通过血管的分泌和血管生成来提供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2. 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

通过通常与克服缺血、缺氧反应的关键因子VEGF协同作用,肿瘤细胞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能力。

它通过促进血管增生进而导致血管分支,进一步增强肿瘤对宿主组织的侵袭性和扩散能力。

3. 免疫逃逸肿瘤微环境可以抑制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和出现,同时诱导免疫反应,增加T细胞的抑制剂,阻断T细胞的活化和出现,最终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三、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肿瘤微环境环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十分明显,例如放射治疗和化疗。

癌症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

癌症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

癌症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肿瘤治疗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许多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这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肿瘤微环境的作用。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周围组织、血管和免疫细胞等细胞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这个微环境对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治疗反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讨论癌症肿瘤微环境对肿瘤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改善肿瘤治疗效果。

一、肿瘤免疫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肿瘤免疫环境在肿瘤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例如通过抑制T细胞的激活或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来阻止免疫细胞的活化。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然而,并非所有患者对免疫治疗都有良好的反应。

肿瘤免疫环境的特征,如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细胞类型及其功能状态等对免疫治疗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肿瘤免疫环境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预测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二、肿瘤血管环境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肿瘤血管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治疗靶点。

在肿瘤生长过程中,肿瘤血管的形成和稳定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功能导致了肿瘤血管的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肿瘤的治疗效果。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肿瘤血管环境的异质性,某些肿瘤可能对抗血管生成药物具有抗性。

因此,了解肿瘤血管环境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三、肿瘤细胞外基质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肿瘤细胞外基质(ECM)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结构,由许多细胞外分子组成,如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

ECM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迁移和转移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许多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受到ECM的制约。

肿瘤细胞和ECM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肿瘤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近年来,阻断肿瘤细胞与ECM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因此,了解肿瘤细胞与ECM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恶性肿瘤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而肿瘤微环境及免疫治疗则被认为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复杂环境,包括浸润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血管和细胞外基质等各种成分。

而免疫治疗是指利用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一、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逃避免疫攻击等恶性特征的形成。

同时,肿瘤微环境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的成分和结构,提供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二、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机制肿瘤微环境通过多种机制来抑制免疫系统的攻击。

一方面,肿瘤细胞能够产生免疫抑制因子,如TGF-β、IL-10等,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还能够吸引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浸润,如调节性T细胞(Treg)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破坏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

三、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的关系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之间的密切联系。

肿瘤微环境中充满了抑制性因子,使得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能力强。

因此,要想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就必须针对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机制进行干预。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因子的作用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如使用PD-1/PD-L1抗体来阻断肿瘤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肿瘤细胞周围的血管和细胞外基质,增加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性,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四、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的挑战和前景尽管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针对其中一个因子进行治疗可能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

其次,免疫治疗在某些患者中并不一定有效,可能会存在耐药性。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认识,人们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

未来,我们可以预期通过进一步研究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的相互作用,发展出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原理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原理

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原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作为两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一起。

放射治疗以其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而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联合应用这两种治疗方式,可能会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原理进行探讨。

一、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直接损伤肿瘤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分裂和增殖受到抑制,甚至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

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二、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微环境,包括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强肿瘤抗原的释放和呈递、促进免疫原性和调节性细胞的活化等。

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

免疫治疗也可以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

三、放射治疗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放射治疗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包括调节炎症反应、促进抗原的释放和呈递、增强免疫细胞的浸润等。

这些变化有助于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其更容易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四、免疫治疗的调节作用免疫治疗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包括抑制肿瘤相关的免疫抑制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等。

这些变化有助于修复受损的免疫功能,增强对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

五、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可以发挥两种治疗方式的协同效应,提高对肿瘤的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其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而免疫治疗则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从而加强放射治疗的疗效。

六、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已经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肺癌的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

肺癌的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

肺癌的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但却常常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和治疗抵抗现象。

在过去的几年中,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免疫治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其能够主动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免疫治疗不直接对肿瘤细胞进行打击,而是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其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肺癌免疫治疗的核心是利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和CAR-T细胞治疗等手段提高免疫应答,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肺癌免疫治疗药物之一。

肿瘤细胞能够通过调节免疫检查点分子的表达来逃避免疫监视,从而使免疫细胞无法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这些免疫检查点分子的活性,恢复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强其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除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外,肺癌疫苗也是一种重要的肺癌免疫治疗手段。

肿瘤疫苗通过提供肿瘤相关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针对肿瘤特异性抗体和细胞免疫应答。

这样一来,免疫系统就能够主动地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阻断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与传统的疫苗不同,肺癌疫苗一般是由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和肺癌相关抗原制备而成的,因此能够提高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

此外,CAR-T细胞治疗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免疫治疗方法。

CAR-T细胞治疗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表达特异性受体,从而使其能够主动地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

然而,由于其技术复杂和高昂的治疗成本,CAR-T细胞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还面临一些难题。

肺癌的免疫治疗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和分子环境,包括肿瘤相关炎症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细胞和免疫细胞等。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原理
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患者的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使其对肿瘤细胞产 生特异性的识别和攻击,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
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意义
互补作用
放射治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缩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免疫治疗可以增强患 者的免疫应答反应,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的攻击,二者具有互补作用。
感染性疾病
对于一些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 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感染的清除。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未 来展望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前景
克服肿瘤耐药性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克服肿瘤耐药性,提高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 识别和杀伤作用。
增强免疫应答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 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清除。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探索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概述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 放射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未来展望
01
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概述
放射治疗定义和原理
放射治疗定义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通过破坏肿瘤 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肿 瘤的目的。
提高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对患者的正常组织损伤较小,减少治疗后的 并发症。
克服免疫抑制
放射治疗可以克服免疫抑制作用,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免疫治疗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免疫治疗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免疫治疗肿瘤一直被视为众多疾病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种。

尽管科学家和医生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研究和治疗肿瘤方面,但是治愈肿瘤仍然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然而,在最近几年中,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抵抗肿瘤以及其他疾病。

不同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如化疗、放疗和手术等,免疫治疗是通过协同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

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在肿瘤微环境中诱导机体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免疫治疗的缺陷就是效果不尽如人意,治疗疗效随机体差异大,容易出现治疗失效等不良反应。

因此,科学家们对免疫治疗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基于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免疫治疗应运而生。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周围的生态系统,包括肿瘤细胞、免疫细胞、血管、细胞外基质及其信号通路。

肿瘤微环境对于肿瘤的生长、进展、转移和逃逸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肿瘤形成过程中,肿瘤细胞会不断地改变周围的微环境,抑制免疫细胞对自己的攻击,从而保持自己的生存。

因此,基于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免疫治疗可以通过改变微环境中的因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肿瘤免疫治疗目前主要有两个策略:一是通过提高肿瘤细胞所在的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性,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二是干预免疫抑制环境,增加机体免疫细胞的杀伤性,从而达到肿瘤治疗的效果。

在肿瘤细胞所在的微环境中,肿瘤细胞通常释放一些抑制免疫反应的分子,包括细胞因子、抗原和膜联蛋白,这会导致免疫系统失去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因此,一些研究者通过抑制这些分子的释放来提高微环境对免疫细胞的反应性,从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

这种策略的成功实现需要设计和合成一些化合物,使其具有选择性地影响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反应性,同时又不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目前已经有一些化合物被证明可以在肿瘤微环境中起到免疫强化的作用,包括选择性手段抑制细胞信号转导与调节的分子、调节肿瘤细胞的代谢和代谢相互作用等。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癌症是一种极具威胁性的疾病,现今对其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等,但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诸多弊端,如对身体的损伤较大、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等。

在这种情况下,免疫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免疫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涉及到肿瘤微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放在了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研究上。

一、肿瘤微环境的概念和组成肿瘤微环境,指肿瘤周围的细胞和分子,包括肿瘤细胞、间质细胞、免疫细胞、血液微管等。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复杂的、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对肿瘤的生长、进展和治疗效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最主要的成分,它们能够通过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相互作用,干扰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攻击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

2.间质细胞:间质细胞包括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它们位于肿瘤周围,起到支持、抑制、修复、重构和分化的作用,能够激活肿瘤细胞的生长、扩散和转移。

3.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它们能够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控制肿瘤生物学行为,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的影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1.肿瘤细胞反应调节剂: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出一些因子,如肿瘤生长因子、干扰素等,这些因子可以对免疫细胞造成抑制作用,从而压制免疫细胞的活力。

2.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抑制免疫细胞,如抑制CTL激活、抑制免疫检查点、分泌代谢产物等,从而逃避体内免疫攻击。

3.间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作用:间质细胞和免疫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相互作用,彼此影响,间质细胞的分泌物和细胞膜受体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激活和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

三、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目前出现了一些新型免疫治疗技术。

临床分析疾病的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分析疾病的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

临床分析疾病的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已经在多种肿瘤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由于肿瘤的复杂性和异质性,仅仅依靠单一的免疫治疗手段未必能够完全治愈肿瘤。

因此,临床上对于疾病的微环境的分析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临床分析疾病的微环境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

一、肿瘤微环境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细胞、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独特环境。

该环境包含了多种细胞类型,如肿瘤细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并包括了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

肿瘤微环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发展和进展,同时也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1. 免疫抑制环境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如免疫检查点分子、抑制性细胞因子等。

这些因子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阻碍其对肿瘤细胞的攻击。

因此,当患者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抑制因子时,免疫治疗的效果往往较差。

2. 免疫逃逸机制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如抑制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调节T细胞的活性等。

这些免疫逃逸机制使得免疫治疗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充分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机制,针对性地设计免疫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 免疫差异性不同肿瘤的微环境具有差异性,这导致了不同肿瘤对于免疫治疗的敏感性不同。

因此,对于疾病的微环境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成功率。

二、临床分析疾病的微环境的方法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分析,临床医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通过观察组织切片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了解免疫细胞的密度、类型以及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通过对肿瘤组织的染色结果分析,医生可以初步了解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2. 基因表达分析基因表达分析可以通过分析肿瘤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了解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

肿瘤微环境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肿瘤微环境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方法

肿瘤微环境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方法肿瘤微环境指肿瘤细胞周围的组织环境,包括肿瘤细胞、血管、免疫细胞、间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

因此,深入了解肿瘤微环境的特征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一、肿瘤微环境的生物学特征1.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最基本的成分,肿瘤细胞的特性决定了肿瘤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肿瘤细胞通常具有异常的增殖和凋亡、增加的易感性和恶性生长的能力。

2. 血管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是供应肿瘤细胞血液和氧气的通道,血管的质量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通常具有新生血管形成、异常的血流分布和结构紊乱等特点。

3.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识别和杀死癌细胞,对抗肿瘤的发展。

然而,在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经常被肿瘤细胞所抑制,从而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4. 间质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间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其他的细胞类型,它们可以与肿瘤细胞互相作用,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5. 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是肿瘤微环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许多不同的蛋白质、糖类等分子,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肿瘤的发展和治疗。

二、肿瘤微环境的治疗方法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成分都可以被作为治疗靶点,用来干预肿瘤的发展和治疗。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肿瘤微环境中的治疗方法。

1. 血管生成抑制血管生成是肿瘤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可以抑制肿瘤的发展。

目前已有多种血管生成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例如贝伐珠单抗。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加速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攻击的速度。

目前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例如PD-1抑制剂。

3. 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它可以刺激免疫细胞杀死肿瘤细胞。

目前,IL-2已经被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肾癌和淋巴瘤等。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肿瘤细胞转移是恶性肿瘤最危险的特点之一,它导致了大多数肿瘤相关的死亡。

近年来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转移与肿瘤微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治疗策略。

一、肿瘤微环境的特征肿瘤微环境包括最近在肿瘤周围形成的细胞、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

肿瘤微环境包括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细胞、血管、成纤维细胞、多种分泌物、细胞外基质和受体,以及周围的化疗药物、放射线治疗和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和T细胞。

这些免疫细胞可以杀死肿瘤细胞,然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逃避免疫攻击。

此外,肿瘤微环境中的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其它细胞类型也可以对肿瘤细胞变得有利。

肿瘤细胞可以释放许多化学物质,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非编码RNA分子和蛋白酶,在整个环境中造成的改变有助于癌细胞进一步生长,分裂和转移。

二、肿瘤微环境促进转移的机制肿瘤微环境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通过多种机制,包括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蛋白酶等。

(1)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表面的、但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的分子。

这些标志物用于诊断和治疗肿瘤,然而,它们也与肿瘤细胞的转移有关。

例如,肿瘤标志物CD44已被证明可以帮助肿瘤细胞侵入并重新组织其周围的基质。

(2)肿瘤相关细胞肿瘤微环境包括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

这些细胞可以释放各种介质以及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分子。

例如,内皮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细胞进入和撕裂血管壁。

(3)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是细胞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结构基础。

它包含诸如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基质蛋白和蛋白酶等分子。

这些分子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改变肿瘤细胞的态势和功能。

(4)蛋白酶肿瘤细胞可以产生过量的蛋白酶以便加速肿瘤细胞侵入和转移。

随后,这些蛋白酶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穿过基质和血管壁,侵入周围组织和远处器官。

免疫疗法与肿瘤微环境重塑肿瘤治疗的关键

免疫疗法与肿瘤微环境重塑肿瘤治疗的关键

免疫疗法与肿瘤微环境重塑肿瘤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治疗方式备受瞩目。

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相比,免疫疗法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势。

然而,由于肿瘤微环境的存在,免疫疗法在某些情况下面临挑战。

因此,免疫疗法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重塑肿瘤治疗的关键。

一、肿瘤微环境的特点与作用肿瘤微环境是指包括肿瘤细胞、免疫细胞、血管、间质细胞等在内的肿瘤组织的环境。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具体而言,肿瘤微环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发展,如提供养分、调节免疫应答、促进血管生成等。

此外,肿瘤微环境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攻击,从而减弱肿瘤的免疫监视。

二、免疫疗法对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免疫疗法通过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具有重塑肿瘤微环境的潜力。

一方面,免疫疗法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另一方面,免疫疗法可以改变肿瘤微环境的免疫阻抗能力,破坏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抵抗能力。

这样一来,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因子得以削弱,使得免疫细胞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三、重塑肿瘤治疗的关键免疫疗法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肿瘤治疗的效果。

因此,重塑肿瘤治疗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和干预肿瘤微环境。

首先,需要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和调控机制,以便更好地了解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其次,在免疫疗法治疗肿瘤的过程中,需要及时识别和监测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根据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可以利用合适的药物或干预手段改变其免疫抑制能力,进一步增强免疫疗法的效果。

综上所述,免疫疗法与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对于肿瘤治疗来说,重塑肿瘤微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全面认识和干预肿瘤微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免疫疗法的作用,从而实现肿瘤治疗的最佳效果。

希望随着对肿瘤微环境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
目录
• 肿瘤免疫微环境概述 • 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 • 肿瘤免疫微环境对放射治疗的影
响 • 放射治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

目录
•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的联 合治疗策略
• 研究展望
01
肿瘤免疫微环境概述
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
肿瘤免疫微环境是指肿瘤组织内部及其周围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基质细胞 和信号分子等所构成的复杂网络,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反应具有重要影 响。
THANKS
联合治疗策略的实践与效果
临床试验进展
目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在探索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的联合治 疗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实践案例分析
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表明,联合治疗策略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疗效评估方法
为了准确评估联合治疗策略的疗效,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 考虑肿瘤大小、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等多个指标。
诱导肿瘤组织坏死
放射治疗可以导致肿瘤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可以作为抗原,进一步 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影响血管生成
放射治疗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和代 谢途径,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05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 的联合治疗策略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
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对 放射治疗有反应,可以增强放射治疗的疗效 。
放射治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 的影响
放射治疗不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可以影响肿瘤 免疫微环境,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
联合治疗策略的潜在优势
通过联合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可以 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 不良反应。

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策略

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策略

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策略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主要的致死性癌症之一。

过去几十年来,许多治疗方法被应用于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

然而,免疫治疗逐渐引起了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免疫治疗与放疗联合策略,并分析其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一、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的热点。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抗击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效果。

肺癌细胞表面的肿瘤相关抗原(TAA)可激活T细胞,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效应。

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是通过抗体激活T细胞。

1. PD-1/PD-L1抑制剂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和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是肺癌免疫逃逸的重要分子。

PD-1分布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与PD-L1结合后可抑制T细胞活性,形成免疫耐受。

PD-L1则表达在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表面,通过与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PD-1/PD-L1抑制剂是近年来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免疫治疗药物。

2. CTLA-4抑制剂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是免疫抑制信号分子,主要在T细胞活化初期表达。

CTLA-4抑制剂可以抑制CTLA-4与B7分子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二、放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放疗作为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以达到杀灭肿瘤的效果。

放疗主要分为传统放疗和新型放疗两种。

1. 传统放疗传统放疗是指通过外部照射的方式将放射线直接照射到肺癌组织,破坏肿瘤细胞结构,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然而,传统放疗对健康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导致严重的放射性肺炎等放射损伤。

2. 新型放疗新型放疗主要包括调强放疗(IMRT)、容积调强放疗(VMAT)、呼吸门控放疗等。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抵抗性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抵抗性

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抵抗性引言:肿瘤是一种复杂的生物系统,其中包含恶性细胞及其周围的各种细胞和非细胞组分。

这些成分合称为肿瘤微环境(TME)。

肿瘤微环境起着调控肿瘤发展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作用。

其中,免疫细胞是TME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并对某些癌种显示出显著的效果。

然而,某些患者对免疫治疗表现出抵抗性,这导致了更严重的临床问题。

本文将讨论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抵抗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目前针对这一问题所采取的策略。

一、肿瘤微环境对免疫治疗影响在理解免疫治疗抵抗性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

肿瘤微环境包含多种细胞类型,如肿瘤细胞、免疫细胞、间质细胞等。

这些细胞之间通过分子信号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1. 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某些肿瘤微环境因素可以抵制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限制了免疫治疗的效果。

例如,免疫抑制因子PD-L1和CTLA-4在肿瘤微环境中过度表达,抑制了T细胞的激活和增殖。

此外,产生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对癌细胞缺乏足够强的识别能力,进一步降低了治疗效果。

2. 免疫刺激性肿瘤微环境然而,并非所有肿瘤微环境都是免疫抑制性的。

事实上,某些患者对于免疫治疗表现出显著的反应,并获得长期生存率。

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微环境中存在较高水平的T细胞浸润和丰富的抗原表达。

因此,了解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刺激性特征可以帮助筛选潜在的治疗对象。

二、克服免疫治疗抵抗性的策略针对免疫治疗抵抗性,目前已提出多种策略来改善其治疗效果。

1. 联合治疗联合治疗是当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策略之一。

通过同时使用多种不同机制的药物,可以从不同方面增强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力度。

例如,联合使用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可以协同作用,提高免疫细胞激活和癌细胞杀伤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联合治疗方式正在不断发展中。

2. 改变肿瘤微环境除了联合治疗外,还有一些策略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来提高免疫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合疗法中,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抗肿 瘤免疫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局部放疗能触发针对特异性肿瘤抗原的
T细胞免疫反应
Vaccine, 2015,16;33(51):7415-22
程序性细胞死因子PD-1 ,PD-L1为PD-1的配体,两者被称为检 查点分子,主要维持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 PD-1主要在效应阶段,通过与其配体PD-L1和PD-L2作用在肿瘤 微环境中抑制T细胞功能。
抑制负性调节: — 抑制免疫系统负性调节,如TGFβ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nti-CLTA-4 antiPD-1
Demaria S et al. JAMA ONCOLOGY
2015,8
放疗协同免疫治疗的机制
射线致细 胞死亡 激活炎症信号 释放特异性Ag
激活固有免疫
激活特异免疫答
DC/NK/M1
T细胞为主
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募集免疫抑制细胞
Pennock GK. et al. The Oncologist ,2015;20:812–822.
肿瘤抑制免疫系统的机制--代谢改变
糖代谢
谷氨酰胺 代谢
脂质代谢
Warburg 效应:即使供氧充足,肿瘤细胞不依赖线粒体 脂质代谢增强:肿瘤细胞高表达单酰基甘油脂肪酶 最终引起包括T 细胞在内的所有免疫细胞的代谢 内的氧化磷酸化( OXPHOS )供能,而选择糖酵解途径 (MAGL ),促进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水解酶,调 谷氨酰胺代谢增强:肿瘤的“必需氨基酸” 发生重塑 节脂肪酸代谢网络促进癌症的发生 作为主要产能方式
放疗诱导形成原位疫苗,促进抗CTLA-4治疗效果
--放射治疗诱导急性炎症反应及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形成促进抗肿瘤免疫微环境--肿瘤原位疫苗
Vaccine, 2015,16;33(51):7415-22
抗CTLA-4治疗+RT,两者具有协同效应
抗CTLA-4可通过ADCC作用清除肿瘤内 Tregs,增强抗肿瘤免疫 多项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抗CTLA-4+ RT,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治疗,优势互补
除图中给出的免疫分子外,目前发现补体片段如C3a、C5a 等也介入了放疗引起的免疫反应
Barker et al.,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15 ,15:409-425 Immunity , 2015,42, 767–777
肿瘤逃避和抑制免疫系统的机制
抑制肿瘤抗原的递呈 免疫细胞活性异常调节
TME中T细胞的代谢重塑
Biswas SK, Immunity, 2015,43:435-449
效应T细胞是抗肿瘤免疫的“特种兵”
肿瘤抗原递呈给 T细胞 T细胞被激活, 并增殖分化成 效应T细胞和 记忆T细胞
肿瘤细胞释放 肿瘤抗原
效应T细胞识 别肿瘤Ag T细胞杀 灭肿瘤
Pennock GK. The Oncologist, 2015,20:812-822
Demaria S et al. JAMA ONCOLOGY 2015,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CTLA-4
局部放疗联合抗CTLA-4
肿瘤抗原提呈↑ 趋化因子上调↑ 抗原清除能力↑
放疗远位效应↑
伊匹单抗可封闭CTLA-4,解除其对T细胞的抑制,致肿瘤缓解
Demaria S et al. JAMA ONCOLOGY 2015,8
放疗诱导DAMPs等 释放,活化DCs
放疗使CRT转移到细胞 表面,增强肿瘤抗原 MHC-1交叉提成作用
为初始T细胞提供共 刺激信号,交叉激活 CTLs
被交叉激活的CTLs, 诱导肿瘤细胞发生 免疫细胞死亡
Kalbasi A, et al. J Clin Inv, 2015,123:2756-2763
放疗引起肿瘤免疫抑制的可能机制
此外,还可通过TGF-β, ROS ,RNI等消耗L-精氨 酸抑制CTLs
MDSCs 和TAMs分泌细 胞因子,抑制DCs,共 刺激下调,同时激活 Tregs,抑制CTLs
肿瘤新生血管异常,乏 氧诱导HIF-1,生成SDF-1, 后者趋化MDSCs 和TAMs, 释放大量炎症因子 MHC-1表达下调
射线致细胞死亡
DC提呈抗原 T细胞识别肿瘤Ag
产生抗肿瘤T细胞
2015,8
Demaria S et al. JAMA ONCOLOGY
放疗可改善T细胞抑制/阻遏状态
正向: ---重组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 使 血管正常化 ---趋化因子↑,效应T细胞募集 ---提高肿瘤细胞MHC1、FAS受 体表达
肿瘤与免疫
Kalbasi A, et al. J Clin Invet, 2015,123:2756-2763
对肿瘤生长具有调控功能的免疫细胞
Native NK ceii
与肿瘤相关的免疫细胞有T细胞(T效应、T辅助、T调节)、NK细胞、 巨噬细胞(M1、M2)、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DC细胞等
死亡
免 疫 耐受
Treg通过释放CTLA4抑制 CD8+细胞激活
Barker et al.,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15 ,15:409-425
放疗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可能机制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特定化学药物或放射治疗时,肿瘤细胞释放 DAMPs,由非免疫原性细胞转变为免疫原性细胞,在体内激发CTLs介导 的肿瘤细胞杀伤效应
免疫检查点
例如CTLA-4 、PD-1
Demaria S et al. JAMA ONCOLOGY
2015,8
免疫阻斥型: T细胞浸润作用受阻,
致肿瘤组织中参与免疫调节的T细胞减少集↓ 放疗影响:血管正常化、趋化因子↑ 等使肿瘤中效应T细胞聚集 免疫靶点:促肿瘤抗原提呈回输效应 细胞、共刺激分子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代谢重塑
▷ 细胞外氨基酸↓ ,乳酸 堆积,饥饿→AMPK ↑ →TCR 表达↓,糖酵解↓ →效应T细胞↓ ▷ AMPK ↑ → 糖酵解↓ , OXPHOSP ↑,FAO ↑,肿 瘤微环境中因子(TGF-β , IL-10) ↑ →Treg细胞↑
代谢改变影响T细胞的 分化类型→免疫抑制, 肿瘤生长
RT+PD-L1增加肿瘤细胞对ICD的敏感性
单独应用抗PD-L1没有 明显的细胞毒效应
RT+PD-L1阻断剂可上调肿瘤细胞 MHC、FAS,增强其对T细胞介导 的细胞毒作用的敏感性
Facilitating T Cell Infiltration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Overcomes Resistance to PD-L1 Blockade
---实验发现:大量T细胞浸 润对于PD-L1阻断疗法治疗 肿瘤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PD-L1阻断疗法阳性 的EGFR+肿瘤,使用LIGHT 与抗EGFR抗体的融合蛋白 可以增加肿瘤中T细胞浸润, 从而改善检查点阻断疗法耐 药性
前期和早期肿瘤病灶中功能异常的 T细胞类似于人类肿瘤后期肿瘤激 活的T细胞
持续的抗原接触导致了T细胞功 能异常,与微环境因素无关
Schietinger A et al., Immunity, 2016, 45:389-401
放疗对肿瘤微环境(TME)产生的影响
肿瘤 血管 免疫 系统 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诱导肿瘤血管新生
肿瘤细胞表达PD-L1 和 PD-L2,通过PD-1受体 抑制CTLs功能
CTLs—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Kalbasi A, et al. J Clin Inv, 2015,123:2756-2763
对策:利用正性调节,抑制负性调节
体外扩增T细胞回输
免疫系统负性调节
肿瘤抑制 —
抗肿瘤T细胞再活化 运用正性调节 : 过继细胞疗法ACT 再次激活T细胞抗肿瘤效应 免疫检查点
Haidong Tang,et al. Cancer Cell ,2016, 29:285–296
肿瘤组织中T细胞浸润贫乏的机制
B-链蛋白信号的激活和TH1 型细胞因子CXCL9、CXCL10 的沉默,致肿瘤CD8+T细胞 浸润贫乏,反之则T细胞浸 润增加
Weiping Zou, et al. 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 2016,8:328
3.策略: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免疫抑制型: T细胞活化功能受到抑制
TLR7激动剂+放疗:NCT01421017 TGF-β阻滞剂+放疗:NCT01401062
免疫抑制
原因: --DC耐受、抗原性减弱、负向调 节因子高表达致T细胞活化↓ 放疗影响: --抗原提呈、清除↑ --肿瘤原位疫苗 免疫疗法: --杀伤位点激动剂 --回输效应细胞和共刺激分子 --抑制/拮抗负性调节位点
抑瘤效应:T效应、T辅助、NK、DC、M1细胞 促瘤效应:T调节、M2、MDSC
Kalbasi A, et al. J Clin Invet, 2015,123:2756-2763 Van de Burg SH,et al. Nature Rev Cancer,2016,16:219-233
对肿瘤生长具调控作用的免疫分子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策略因瘤而异
潜在靶点:根据肿瘤免疫表型分为
--免疫阻斥型(immune
exclusion)增加T细胞募
T细胞浸润作用受阻,致肿瘤组织中参与免疫调节的T细胞减
--免疫抑制型(immune suppression)增强T细胞活化
T细胞活化功能受到抑制 --免疫检查点 抑制免疫功能 免疫应答不足/T细胞耗竭,抑 制
肿瘤免疫微环境与放射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伍 钢 2016年8月27日--长春
免疫与肿瘤的关系
免疫逃逸:肿瘤细 胞发生更多的突变 导致不可控性生长、 侵袭、转移 免疫平衡:免疫表 型发生转化的肿瘤 细胞能逃避CTLs的 杀伤 免疫清除:肿瘤细胞 被CD8+CTLs特异性识 别,通过细胞毒性机 制对其杀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