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
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
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规定和管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产品或过程的管理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持续提升。
以下是一个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的示例,包括不合格材料的定义、分类、处置程序以及责任分工等方面的内容:一、不合格材料的定义1.材料的外观、性能、尺寸等不符合规定要求。
2.材料的质量认证、检测报告等文件存在问题或不完整。
3.材料的标识、包装等有误或不完善。
二、不合格材料的分类1.严重不合格:指不合格材料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或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2.一般不合格:指不合格材料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或不稳定,但不会对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的情况。
3.轻微不合格:指不合格材料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但仍需要及时纠正的情况。
三、不合格材料的处置程序1.发现不合格材料后,责任人应将其隔离,防止与其他合格材料混淆。
2.责任人应立即上报不合格材料的情况,并填写不合格材料处理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不合格材料的数量、产地、批号等信息。
3.质量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问题分析和调查,并确定不合格材料的原因和责任。
4.根据不合格材料的分类,进行相应的处理:-严重不合格材料:责任人应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材料,并进行停产整改,同时进行事故隐患排查。
-轻微不合格材料:责任人应立即纠正问题,并记录不合格的原因和纠正措施。
四、责任分工1.生产部门负责材料的验收工作,并负责及时发现和隔离不合格材料,做好记录。
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不合格材料的处置过程,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估。
3.供应商管理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不合格材料的及时处理和赔偿。
4.部门负责人要建立健全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每个员工对不合格材料管理的重视程度。
通过制定并执行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材料,防止不合格材料对产品质量和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同时,该制度还能够促进企业内部不合格问题的整改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工程原材料报审验收制度
工程原材料报审验收制度一、前言工程原材料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工程原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特制定此工程原材料报审验收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原材料采购、报审和验收的管理。
三、报审验收管理程序1. 原材料采购:(1)工程项目部门在确定所需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后,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选定供应商。
(2)供应商提供原材料的报价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3)工程项目部门对报价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审查,确认符合要求后,签订采购合同。
2. 原材料报审:(1)供应商向工程项目部门提交原材料的报审申请。
(2)工程项目部门接到报审申请后,委托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报审。
(3)报审人员对原材料的产品质量、规格、性能等进行检查和评估,出具报审意见。
(4)工程项目部门根据报审意见决定是否批准原材料入场使用。
3. 原材料验收:(1)供应商将原材料送至工程项目部门。
(2)工程项目部门对原材料实施验收,包括外观质量、尺寸规格、性能等方面的检查。
(3)验收合格的原材料进入工地存放,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退回供应商。
四、工程原材料报审验收管理要求1. 原材料质量标准:(1)原材料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
(2)原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书或检验证书。
2. 原材料报审要求:(1)报审申请应提供详细的原材料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性能参数、质量标准等。
(2)报审材料应真实可靠,不得虚假夸大。
3. 原材料验收要求:(1)原材料验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严格合格标准。
(2)验收记录要详细、准确,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信息。
4. 原材料管理要求:(1)原材料使用前应做好标识,并合理存放。
(2)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原材料质量不受损。
五、报审验收管理的责任人1. 工程项目负责人:(1)负责确定工程原材料采购和管理的相关规定。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一、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1.材料采购管理(1)确定采购原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要求;(2)制定供货商评价制度,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3)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遵守公平竞争原则,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
2.材料验收管理(1)建立材料验收制度,明确验收标准和程序;(2)根据材料性质和用途,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检测;(3)对凡购进的原材料,必须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
3.材料保管管理(1)建立材料保管制度,明确仓库管理责任和管理要求;(2)定期对仓库进行盘点,确保材料库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采取适当的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确保材料的安全性。
4.材料使用管理(1)材料使用前应进行清点确认,核实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和质量;(2)合理安排材料的使用顺序,遵守施工工艺要求;(3)对于余料和报废材料,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防止交叉使用。
1.不合格材料鉴定和处理(1)对于不合格材料,应进行鉴定和分类,明确质量缺陷的性质和程度;(2)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包括重新检验、复验、调整工艺、退货、退款等处理方式,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2.销毁和处理不合格材料(1)严禁擅自销售或继续使用不合格材料;(2)对于无法改造或修复的不合格材料,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销毁处理;(3)确保销毁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并做好销毁记录。
3.不合格材料的责任追究(1)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不合格材料的产生和使用,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2)对于存在不合格材料问题的项目,进行整改并记录,以避免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通过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和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风险,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工程的质量水平,落实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物资的供应及时性和稳定性。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一、原材料管理制度原材料是工程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非常重要。
1.原材料采购管理在原材料采购阶段,应编制采购清单,并明确采购数量、品种规格、供应商等相关信息。
原材料的采购应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确保公平竞争,并选取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同时,在选择供应商时,还应考虑其交货周期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2.原材料验收管理原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应进行验收。
验收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和数量的检查等。
对于带有质量合格标识的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抽检,并记录检测结果。
对于未通过质量抽检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要求其进行整改或更换。
3.原材料入库管理通过验收合格的原材料应按规定存放在仓库中,并标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批号、产地和存放日期等信息。
在入库过程中需要做好合理摆放,防止杂乱堆放导致的质量问题。
4.原材料使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按需取用原材料,并做好材料消耗的记录。
材料消耗的记录不仅有利于质量控制,还能为工程量的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5.原材料质量追溯管理不合格材料是指在原材料验收或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
对于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不合格材料的报告和记录对于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记录的信息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发现时间、原因和处理情况等。
2.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退货、整改后重新验收、报废处理等。
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不合格材料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
3.不合格材料责任追究对于造成不合格材料的责任方,应进行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的方式可以包括书面警告、罚款、合同解除等。
对于严重违法的行为,可以报请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不合格材料的学习总结对于发现的不合格材料,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总结。
020混凝土公司不合格原材料评审处置管理制度
XXXX商品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管理制度BDBW/ZD020-2024不合格原材料评审处置措施管理制度版本号:A/0受控号:BW230020批准:审核:编制:2024-1-5发布 2024-1-5实施XXXX商品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发布不合格原材料评审处置措施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本公司商混站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公司不合格原材料的管理。
第三条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商混站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3.2试验室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的检测和识别,并对不合格品出具处置意见,并采取纠正措施后进行验证;并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处置,并建立不合格品台账。
第二章不合格原材料处置方式第四条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置方式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包括:退货、降级处理、调整后放行;第五条退货:经检验性能指标不符合国家、行业质量标准要求,或达不到公司内控要求的原材料,应做退货处理;第六条降级处理:经检验,部分非主控技术指标达不到公司内控要求,降级使用不会对产品性能造成影响的原材料,可经站点总工程师审核,进行降级处理,降级处理的原材料应按降级后价格结算;第七条调整后放行:对于经检验不合格,但可通过调整并经验证达到要求的原材料,可调整后放行。
第三章原材料质量评价第八条各部门每月对当月供应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评价一次,评价内容要全面具体。
第九条粉煤灰供应商的评价内容包括:当月供货数量,达到一级和二级灰的数量,是否继续作为合格供方提出建议。
第十条矿粉供应商评价的内容包括:当月进货数量,达到S95级标准矿粉的数量及降级使用的数量分别是多少,是否继续作为合格供方提出建议。
第十一条砂子供应商的评价内容应包括:当月进货数量,各项指标按内控标准的合格率,降价接收的数量是多少,是否继续作为合格供方提出建议。
第十二条石子、水泥、外加剂等材料供应商按照内控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价。
第十三条各部门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供方评价报告报技术质量部,技术质量部汇总后上报公司总工,经总工批准后,提交给材料部执行。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及不合格材料处理方案
海天·森林假日(南区)工程材料检测及不合格材料处理方案***: *****: ***秦皇岛正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11年11月1日原材料进场检测及不合格材料处理方案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不合格产品严禁流入工程。
相关规范规定检测材料,材料员、质检员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验收。
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应登记在不合格材料检测台帐上。
相关材料检测及不合格材料处理:1、热轧带肋钢筋每批应由同厂.同炉号.同级别.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一进场时间,进入同一施工现场,每批重量不大于60T的钢筋组成;每批送样钢筋长度50cm的7根,30cm的2根。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2、钢筋电弧焊,以300个同接头型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为一批。
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楼层中以300个同接头型式、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一批。
取样数量:拉伸试验 3件/批。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结果仍不合格,则进行返工处理。
3、钢筋电渣压力焊,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构中,应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中300个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仍应作一批。
取样数量:拉伸试验 3件/批。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结果仍不合格,则进行返工处理。
4、水泥,本工程所使用的水泥由宜兴市金墅水泥有限公司提供。
水泥进场应提供水泥3天及28天强度检测报告、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进场后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见证取样,并送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如检测不合格,将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5、砖每3.5万块为一批,每批次10块。
初次检测不合格时加倍取样进行复试,如复试合格则允许用于本工程,不合格应予以退场。
6、砂检测应以在施工现场堆放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以400立方米或600吨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批计。
不合格原材料管理制度
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通过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防止不合格材料投入到混凝土生产中,制定并实施纠正和处理措施,保证原材料质量管理,促进进场材料质量管理,确保不合格原材料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适用于进厂的不合格原材料以及在生产中出现的原材料问题。
1.为了减少不合格品出现的频率,原材料进厂时采购人员应联合试验人员对进厂原材料与合格原材料进行比对,如存在较大差异直接退场;对目测对比合格的原材料过磅进入待检区。
2.进厂的原材料检测过程发现不合格时,需根据不合格项目进行相关处理,如砂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不满足要求时,需用专用清洗工具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砂需进行含泥量、泥块含量和颗粒级配的试验检测,碎石需做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检测。
试验检测合格的方可投入混凝土生产中,如处理后检测仍不合格必须对其进行清退;进厂的原材料除砂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不合格时,需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他原材料发现不合格时直接退场,严禁用于生产。
3.严格执行公司原材料初检规定,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分别处置4.仓库保管员须逐车核对随车资料和送货单,与约定不符或资料不全者拒绝进场,并上报材料班长。
5.对于目测就不合格且供货商对目测结果无异议的原材料,应坚决退货,并及时上报公司领导。
6.当供需双方对目测结果有异议时,应当即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快速试验,由搅拌站技术经理根据试验结果作为最终判定结果。
7.当对原材料怀疑、目测无把握时,应及时取样送试验室进行快速试验,由搅拌站技术经理根据试验结果决定是否退货。
8.材料班应按照有关规定对进场原材料按批量随机取样,将样品送试验室进行检测,如检测不符合标准要求,试验室应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材料班,由材料班进行记录,并报告技术经理,采取措施禁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
9.当巡场发现有不合格原材料或料场有混料时,应由公司技术经理根据不合格程度或混料状况,决定是否清运出场或降级使用10.试验室负责不合格材料的检测及上报,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工作。
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
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一、概述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是指在建设工程过程中,出现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的材料、构件或工艺等不合格品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严格执行工程不合格品处理制度,可以规范工程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二、工程不合格品的分类在建设工程中,不合格品主要包括材料不合格、构件不合格和工艺不合格等三种类型。
具体分类如下:1. 材料不合格: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质量不合格等。
2. 构件不合格:指施工过程中加工或安装的构件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如墙体砌筑不垂直、梁柱连接不牢固等。
3. 工艺不合格:指施工过程中操作不符合施工规范或标准规范要求,如施工工序顺序不当、操作技术不到位等。
三、工程不合格品处理的原则1. 整改原则:发现不合格品后,应立即停工整改,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2. 追溯原则: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合格品,要对责任人进行追究,确保合理合法。
3. 合理原则:不合格品处理应当合理、公平,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
4. 安全原则:不合格品处理过程中要重视安全问题,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四、工程不合格品处理的流程1. 不合格品发现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发现不合格品时,应当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将不合格品进行整理、分类和登记。
2. 不合格品评定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定,确定不合格品的性质、数量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
评定结果可以是合格、待处理或报废等。
3. 整改计划制定根据不合格品评定结果,相关部门制定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时间等。
对于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较大的不合格品,应当立即整改。
4. 整改实施责任人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工作,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整改过程中要加强监督,防止虚假整改或瞒报情况的发生。
5. 不合格品处理结果评定整改完成后,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处理结果进行评定,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建设单位工程材料制度
建设单位工程材料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建设单位工程材料的采购、验收、存储、使用、报废等环节,确保工程材料质量,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工程效率。
2. 建设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材料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工程材料的全过程管理。
3. 所有参与工程材料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
二、材料采购1. 材料采购前,应根据工程需求编制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包括材料种类、规格、数量、预算等信息。
2. 采购过程中,应至少选择三家以上合格供应商进行比价,确保材料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
3. 采购合同应明确材料的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以法律形式保障双方权益。
三、材料验收1. 材料到货后,应由专业验收人员按照采购合同和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 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及时入库,不合格材料应立即退回供应商并记录原因。
3. 验收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和结果应详细记录,作为后续管理的重要依据。
四、材料存储1. 材料入库后,应按类别、规格分区存放,设置清晰的标识,便于管理和使用。
2. 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检查,防止受潮、变质、损坏等情况发生。
3. 建立材料出入库台账,实时更新库存信息,确保账物相符。
五、材料使用1. 工程使用材料时,应按照施工计划和材料需求单进行领用,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
2. 现场使用的材料应有专人负责监督,避免浪费和滥用。
3. 对于特殊或价值较高的材料,应实行专项管理,确保其安全和合理使用。
六、材料报废1. 对于不可再用或剩余的工程材料,应进行评估是否可回收或再利用。
2. 确定报废的材料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报废材料的处理应有详细记录,包括报废原因、处理方式和时间等信息。
七、监督管理1. 建设单位应定期对工程材料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重者应追究法律责任。
3.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材料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工程材料制度
建筑工程材料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流程,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相关管理人员。
3. 材料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确保材料供应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二、材料采购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需求,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2. 采购计划应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计使用时间及供应商信息。
3. 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其资质、信誉、供货能力及历史合作情况,必要时可进行招标或询价。
三、材料验收1. 材料到货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2. 验收时应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规格尺寸、性能指标等,并做好记录。
3. 如发现材料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处理,并做好退换货手续。
四、材料存储1. 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材料存储区域,保证材料的安全、防潮、防盗。
2. 材料应按类别、规格分区存放,便于管理和使用。
3. 定期对存储区进行清理和维护,防止材料损坏和浪费。
五、材料使用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使用材料,禁止随意更改或浪费。
2. 对于特殊材料或关键部位,应实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记录。
3. 材料使用情况应定期汇报给项目管理部门,以便及时调整采购和使用计划。
六、材料回收与废弃物处理1. 鼓励对剩余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废弃物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七、监督与考核1.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材料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
2.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进行处理。
3. 定期对材料管理情况进行评估,作为施工单位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管理部负责解释。
2. 如有变更或补充,需经项目管理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工程质量不合格品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未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的材料、构件、工艺或工程结构等。
第四条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单位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的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由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监理单位代表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第二章质量不合格品的分类与管理第五条工程质量不合格品分为三类:(一)轻微不合格品:影响工程质量的程度较轻微的不合格品,一般可以通过维修或调整进行处理;(二)一般不合格品:影响工程质量的程度较一般的不合格品,需要进行更换或整改;(三)严重不合格品:影响工程质量的程度十分严重的不合格品,需要拆除或重建。
第六条对于轻微不合格品,施工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向监理单位报告。
监理单位应当及时进行确认,并进行记录。
第七条对于一般不合格品,施工单位应当提交整改措施,经监理单位确认后进行整改。
整改后,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进行记录。
第八条对于严重不合格品,施工单位应当立即停工整改,并向监理单位报告。
监理单位进行复核后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进行重新验收。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不合格品处理台账,对不合格品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保存。
第十条质量控制小组应当定期对工程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保证措施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第十二条监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工程质量验收,对已建成的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第四章处罚与奖励第十四条对于未按规定处理工程质量不合格品的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
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一、引言不合格材料是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等方面的不合格。
对于不合格材料的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以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
二、不合格材料管理的意义及目标1. 意义不合格材料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合理有效的不合格材料管理有助于避免不合格材料的流入生产流程,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其次,及时处理不合格材料可以降低对生产过程的干扰,提高生产效率。
最后,不合格材料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目标制定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降低质量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 确保在采购过程中,只有合格材料被使用;- 尽早发现不合格材料,并及时处理;- 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生产流程;- 分析不合格材料的原因和趋势,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三、不合格材料管理制度内容1. 不合格材料鉴别与判定(1)制定明确的不合格材料鉴别标准,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建立鉴别与判定机构,负责对不合格材料进行检验和鉴别。
机构应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
2. 不合格材料处理(1)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不合格材料管理系统中做好相应的记录。
(2)对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可以包括修复、返工、报废等措施,具体处理方法应根据不合格材料的性质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3)记录不合格材料处理的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3. 不合格材料追溯与分析(1)建立追溯机制,对不合格材料的来源进行溯源,找出责任方。
(2)对不合格材料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分析阶段应包括对不合格材料的频率、趋势和影响程度的评估。
4. 不合格材料记录与报告(1)建立完善的不合格材料记录系统,包括记录不合格材料的数量、性质、影响程度等相关信息。
建设工程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管理制度
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xx省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原材料管理制度1. 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
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地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工地试验室具体执行。
3.1 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工程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3.2 检测工程质量参数,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3 指导工程材料的合理使用.3.4 研究开发新材料,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推广应用工作。
3。
5 参与有关的施工工艺制订,并进行技术指导。
4。
试验工作职责4。
1 中心试验室4。
1。
1严格按集团公司中心试验室授权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
4.1。
2负责工程材料:水泥、外掺料、外加剂、质量检验的质量检验;配合比 (耐久性混凝土、孔道压浆、级配碎石、改良土)选定;耐久性混凝土特殊指标(冻融、电通量)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测定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选定填料改良方案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工程实体耐久性检测、隧道衬砌质量检测。
4.1。
3对本试验室不能进行试验的项目负责联系外检单位。
4。
1.4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查;配合第三方现场检测;4.1.5参加质量管理会议;协助集团公司指挥部进行施工前原材料及配合比检测,过程抽查检验、工后检测及验收等工作.5.1。
6统一管理工程检测工作,对工区试验室的检测质量、标准化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4.1.7定期与工区试验室进行比对试验及人员培训。
4.1.8做好检测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台帐及各种统计报表.每月对各工区、梁场试验资料等进行统计,汇总后填写《工程试验工作报表》,上报给集团公司指挥部相关部门、集团公司中心试验室。
4。
1.9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中心试验室、工区试验室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4.1。
工程材料管理规章制度
工程材料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了加强工程材料的管理,确保材料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
3. 材料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高效的原则,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的可靠性。
二、材料采购1. 材料采购前,必须进行市场调研,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价格、质量和服务,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
2. 采购合同应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质量要求等条款。
3. 对于大宗材料和重要材料的采购,应经过项目负责人审批。
三、材料验收1. 材料到场后,应由专人负责验收,对照采购单和合同进行核对。
2. 验收时应注意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规格尺寸、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3.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立即与供应商联系,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四、材料存储1. 材料应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材料应单独存放,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存储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3. 定期对存储的材料进行盘点,确保账物相符。
五、材料使用1. 材料的领用应由施工班组提出申请,经过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领用。
2. 施工中应合理使用材料,避免浪费,对于剩余材料应及时回收利用。
3. 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材料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项目负责人处理。
六、材料核算与结算1. 材料使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核算,确保材料用量的准确性。
2. 材料费用的结算应根据实际使用量和合同约定进行,避免超支。
3. 对于节约的材料,应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合理使用材料。
七、监督与考核1. 公司应定期对项目的材料管理进行检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2. 对于违反材料管理规定的行为,应依据公司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3. 材料管理的绩效应纳入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范围,以此激励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材料管理制度。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范文(4篇)
不合格原料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该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不合格原料的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适用于本单位的原料采购、接收、储存和使用等环节。
二、术语定义1. 不合格原料:指无法满足质量要求或者超出规定标准的原料;2. 合格原料:符合质量要求并且符合规定标准的原料;3. 供应商:指提供原料的外部供应商;4. 质量部门:指负责质量控制和检验的部门。
三、不合格原料处理流程1. 发现不合格原料a) 原料接收环节(1) 供应商交付的原料必须在质量部门的监督下进行验收,并提供相关质检报告;(2) 如验收发现不合格原料,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填写不合格原料登记表。
b) 储存和使用环节(1) 储存过程中如发现不合格原料,应立即通知质量部门;(2) 在使用原料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2. 不合格原料处理a) 质量部门的责任(1) 质量部门应对不合格原料进行风险评估,判断其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影响;(2) 如不合格原料存在潜在的风险,质量部门应及时通知生产部门停止使用该原料,并进行相关调查。
b) 处理方式(1) 如不合格原料存在较大的风险,应将其隔离并标记,以防止误用;(2) 如不合格原料可以进行改良、调整或者修复,质量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监督其执行;(3) 如不合格原料无法改良、调整或者修复,质量部门应与供应商进行协商,协商结果可能包括退货、换货或者其他方式;(4) 不合格原料的处理记录应详细记录,并由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3. 不合格原料追溯和整改a) 追溯责任(1) 质量部门应负责对不合格原料的追溯工作,确定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和影响范围;(2) 如追溯发现,供应商存在违规行为或者质量控制不当的情况,质量部门应尽快向上级部门报告。
b) 整改措施(1) 质量部门应制定整改措施,并将其执行情况报告给上级部门;(2) 生产部门应配合质量部门的整改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试验室不合格原材料管理制度
试验室不合格原材料管理制度篇一:试验室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试验室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总则工程材料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作为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材料性能检验是材料生产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保证工程的质量,体现试验工作的真实性,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所述“不合格品”系指经试验检验不合格的各种材料、构件样品,包括水泥、粗骨料、细骨料、钢筋、外加剂、矿物掺和料等原材料和过程试验所取检验试件。
图1 进场材料检测试验流程图二、不合格材料样品的处理程序1、原材料不合格1)经试验发现原材料样品不合格,必须及时通知试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试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对试验数据应认真进行检查复核,对试验操作过程进行考证,确认材料样品是否不合格。
2)如果材料样品不合格应封存样品(原材料),并在结束试验2小时内电话通知安质部门和相关单位,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下发通知。
3)协同安质部督促相关单位进行处理,砂、碎石可用作临建或清退出场。
钢筋、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材料清退出场。
4)确认处理结果的真实性,必要时还应留存影像资料,不合格材料处置完成后,填写不合格材料处置单。
相关人员签认。
2、过程质量控制不合格1)出现焊件不合格应立即通知安质部,配合安质部门监督处理不合格批及部位,处理方式:补焊或切除原焊缝重新焊接。
2)混凝土试件、砂浆试件不合格通知安质部,由项目部执行公司《不合格品程序》文件。
3、不合格品资料管理1)试验检测出现不合格品(材料)时,要正常填写原始记录,出具不合格报告,及时填写不合格台帐。
2)不合格材料台账应由责任心强、办事认真且具有检测资格的人员负责填写并与其它试验台帐统一归档管理,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台账记录人、试验室主任及技术负责人等的签名必须是本人签名,他人不得代签。
3)不合格材料处置单以及影像资料合并存档。
4 、不合品(材料)处置监督为保障不合格材料样品处理的公正性,试验室应随时接受监理单位、业主单位等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工程建设的材料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的材料管理制度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涉及大量的材料采购、存储、使用和回收等环节。
因此,制定一套全面的材料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该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材料需求计划制度应规定项目经理部在项目启动初期,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材料需求计划。
这包括材料的种类、规格、数量以及预计使用时间等。
需求计划应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材料采购管理材料采购是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
制度中应明确采购流程,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价格谈判、合同签订等。
同时,应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和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以保证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材料验收与入库所有进场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符合项目要求后方可入库。
制度中应详细规定验收标准和程序,以及不合格材料的处理办法。
应建立材料入库登记系统,确保每一笔材料流动都有明确的记录。
四、材料储存与保管合理的材料储存不仅能保证材料质量,还能减少损耗和浪费。
制度中应包含材料储存的环境要求、堆码规范和安全措施等。
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材料仓库的管理,定期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五、材料领用与退库为了有效控制材料使用,制度应规定严格的领用程序。
施工班组需根据实际需要填写领料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批。
未使用完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避免资源浪费。
六、材料使用监督制度应明确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的监督责任,确保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使用。
对于关键材料的使用,应实行全程跟踪管理,确保材料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七、废料回收与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妥善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
制度中应制定废料分类、回收和处理的具体措施,鼓励采用可再生材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八、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应设立专门的监督团队,对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应明确相应的责任追究和纠正措施。
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与奖罚制度,提高仓库原材料管理质量
第一部分: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1.凡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影响使用并不能修复的原材料为不合格品。
2.经确认为不合格品时,必须打上明显标志,挂好待处理标识卡,退回仓库,摆放整齐,由仓库进行保管,同时仓库应立即清点,并做好隔离。
3.检查人员负责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交采购部,采购部应及时通知供货商退货,限期对不合格品作出处理。
4. 当供货商到公司处理原材料问题时,由采购部处理原材料不合格品的人员,与供货商进行质量处理。
5.当处理时限超过2天,采购部门未对不合格原材做处理,仓库发出书面通知采购部;当处理时限超过5天,采购部门仍未对不合格原材做处理且没有合理解释,则仓库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上报处理意见。
对于因此造成的损失由采购部和相关人员承担。
具体处罚见《原材料管理奖罚制度》。
第二部分:原材料管理奖罚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原材料管理,提高购买产品质量,严肃质量、储存及使用管理纪律,奖励先进,处罚落后,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特制订本制度。
2、对职工的奖惩实行以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为主、经济奖惩为辅的原则;3、奖惩原则: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鼓励上进,鞭策落后;奖罚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
4、本奖罚制度申明:奖罚只是手段,提高原材料管理质量才是目的,所有处罚均不可以替代工程发生的质量事故责任。
5、本管理奖罚制度发行后执行。
二、奖励制度:奖励是成绩的体现、进取的动力、激励的措施,奉行有功必奖的原则,特设立如下激励项目;三、处罚及赔偿制度:注:以上处罚细节,只为处罚金额,不含公司损失赔偿额度。
2、原材料质量问题分类与赔偿额度3..处罚调整原则4、奖励、处罚金额管理:所有质量奖罚制度出现的原材料管理奖励、处罚,由质检部出具依据,由财务部在工资发放时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管理制度及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xx省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原材料管理制度1. 目的为检查生产用原材料、辅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施工的要求提供准则,确保来料质量合乎标准,严格控制不合格品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进厂用于生产的原、辅材料和外协加工品的检验和试验。
3. 定义来料检验又称进料检验,是工地制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
来料检验由工地试验室具体执行。
3.1 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工程材料、半成品、成品、构件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3.2 检测工程质量参数,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3 指导工程材料的合理使用。
3.4 研究开发新材料,参加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的推广应用工作。
3.5 参与有关的施工工艺制订,并进行技术指导。
4. 试验工作职责4.1 中心试验室4.1.1严格按集团公司中心试验室授权的业务范围开展工作。
4.1.2负责工程材料:水泥、外掺料、外加剂、质量检验的质量检验;配合比 (耐久性混凝土、孔道压浆、级配碎石、改良土) 选定;耐久性混凝土特殊指标(冻融、电通量)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测定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选定填料改良方案和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工程实体耐久性检测、隧道衬砌质量检测。
4.1.3对本试验室不能进行试验的项目负责联系外检单位。
4.1.4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查;配合第三方现场检测;4.1.5参加质量管理会议;协助集团公司指挥部进行施工前原材料及配合比检测,过程抽查检验、工后检测及验收等工作。
5.1.6统一管理工程检测工作,对工区试验室的检测质量、标准化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4.1.7定期与工区试验室进行比对试验及人员培训。
4.1.8做好检测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台帐及各种统计报表。
每月对各工区、梁场试验资料等进行统计,汇总后填写《工程试验工作报表》,上报给集团公司指挥部相关部门、集团公司中心试验室。
4.1.9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中心试验室、工区试验室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
4.1.10及时审核、签发本标段的试验报告。
4.2 工区、梁场试验室4.2.1配合本级物资部门选定工程材料料源,将初步选定的工程材料样品送中心试验室进行检测确认。
4.2.2负责管区内砂、石、级配碎石常规项目检测;混凝土施工控制(施工配合比换算、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温度检测);砂浆试件的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试验;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养护及抗压强度试验、弹性模量试验;路基施工控制(K30、E vd、E v2、孔隙率、压实度检测);钢材及焊件试验;水泥、外掺料、外加剂等取样送检;冻融、抗渗、电通量试件的制作、养护和送检。
4.2.3负责进场原材料的质量监控及反馈;负责派试验员驻各专业作业队/搅拌站并指导其试验工作。
负责材料含水率测定、配合比(耐久性混凝土、孔道压浆、级配碎石、改良土)现场施工换算及验证。
4.2.4及时、规范填写试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并送中心试验室审核签字,按分项工程做混凝土、砂浆强度评定。
4.2.5收集各搅拌站及作业队的送检材料,集中送中心试验室检测;对中心试验室检测范围外的材料及试件送中心试验室指定的检测场所。
4.2.6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查;配合第三方现场检测。
4.2.7建立本工区的原材料、配合比试验台帐,按单位工程统一保管材质单、试验记录及报告。
4.2.8对本工区各施工队的试验、检测工作进行管理。
作好本工区试验、检测的工作计划,按计划及时开展检测工作,保证检测频率、数量满足规范及竣工验收要求。
4.2.9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本级试验室、施工队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做好各种工作记录和台帐。
4.2.10按要求及时填写各种统计报表并上报中心试验室。
4.2.11参加工程竣工文件的编制工作。
4.3 驻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员4.3.1 负责每批进场材料的取样送检。
4.3.2 负责每次混凝土施工前砂、石含水率测定和混凝土现场施工配合比换算。
4.3.3 负责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初机温度的测试。
并对拌合站的混凝土质量进行监督控制。
4.3.4负责按规定的频率制作、养护和送检混凝土和砂浆检查试件。
4.3.5 及时作出各种工作记录,保管好试验资料;定期送工区试验室存档。
5. 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5.1 工程材料的采购5.1.1 对于工程材料供方必须认真考察,物资部门应按集团公司《程序文件》进行调查、评价,确认其质量保证能力和供货能力。
5.1.2 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供货厂家初步确定后,物资部门应将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提供给试验室,由试验室抽样检验。
确认质量合格后方能采购。
5.2 材料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5.2.1 每批材料进场后,物资部门应将材料出厂合格证(或其它质量证明文件)提交给各工区试验站和材料使用单位各一份(复印件)。
5.2.2 材料使用单位进行验收后,应及时取样送各工区试验室或中心试验室进行检验。
5.2.3 施工单位依据检验合格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该批材料方可使用。
5.2.4 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如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重新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1) 由于运输、保管不当可能发生变质;(2) 超过储存期限可能发生变质;(3) 材料外观有变质迹象。
5.2.5 同一批量原材料用于多个单位工程使用时,可由其中的一个单位取样送检,但中心试验室必须将检验试验报告向全部使用单位送达,使每个单位工程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资料。
5.2.6 工程材料取样送检应遵守国家见证取样的规定,由工地监理工程师监督取样过程并在委托单上签字。
5.2.7 本试验室不能检测的样品或检验项目有特殊要求的样品,由中心试验室负责送外部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
6. 主要原材料检验频率6.1 钢材6.1.1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
6.1.2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生产工艺、同交货状态的预应力筋每30t为一批,不足30t也按一批计。
6.2水泥6.2.1 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且同品种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检验一次。
6.2.2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每500 t(袋装水泥每200 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
6.3 矿物掺和料6.3.1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编号的矿物掺和料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矿物掺和料检验一次。
6.3.2 粉煤灰: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每车检验细度,合格后才能入仓。
6.4 砂石料6.4.1任何新选料源;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细骨料达一年检验一次。
6.4.2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其中细骨料有机物含量每3个月检验一次。
6.5 外加剂6.5.1 任何新选货源;使用同厂家、同批号且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检验一次。
6.5.2 聚羧酸系及其它类型减水剂:同厂家、同批号且同品种以及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 t为一批,不足50 t时也按一批计。
6.5.3 引气剂:同厂家、同批号且同品种以及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t为一批,不足5t时也按一批计。
6.5.4 速凝剂和膨胀剂的检测试验按国家标准和规定执行。
6.6混凝土拌和水6.6.1 新水源或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检验一次。
6.6.2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
7. 试验检测工作质量管理7.1各级试验检测机构必须公正、科学地开展试验检测工作,不受行政、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干预;检测人员应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认真按规范、标准等进行检测。
7.2 各试验室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体系要求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试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7.3 试验室必须独立取样,所取样品要有代表性。
7.4试验检测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
采用经有关部门认可的、专业化管理软件进行信息采集、处理、汇总及上报。
实现客专试验检测工作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序化,以便各级机构及时掌握试验检测工作的动态,分析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7.5试验检测单位应建立试验人员守则、信息上报等各项管理制度,人员离岗必须严格执行逐级请假制度。
中心试验室主任及分部试验站负责人请(休)假必须在十五天前向指挥部工程管理部请假;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不得同时请(休)假。
7.6对施工所用工程材料进场前按国家或行业相关文件要求进行试验检测,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试验检测项目应立即停工,经施工处理或返工后重新检验合格方可继续施工。
7.7中心试验室,分部试验站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实事求是,字迹清楚,数据准确可靠;要有试验、复核签字,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签发并加盖试验检测专用章。
中心试验室对其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承担相应法律和经济责任。
7.8试验室建立单独的不合格报告台帐,凡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通知被检测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
7.9试验检测单位不得具有下列行为:1)超出资质允许的试验检测范围,出具试验报告。
2)与被检测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建设工程质量标准。
3)捏造数据,伪造试验检验报告。
4)不遵守职业道德、玩忽职守、营私舞弊,造成试验检测工作差错,影响工程质量。
5)非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
7.10各级试验机构有义务配合上级单位的检查和现场抽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
7.11为保证各级试验机构的独立行使检测工作的职能,指挥部所属各部门或个人均不得对其试验检测工作进行行政干预。
8. 附则8.1未尽事宜参照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标准化试验室建设及工作指导手册》、《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和《过程控制标准化》。
8.2本制度由xx省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力.惠州上园项目经理部归口管理,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负责解释。
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1. 目的通过对不合格材料的识别和处理,防止不合格材料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制定并实施纠正和处理制度,保证原材料质量管理,促进进场材料质量管理,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适用于xx省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力.惠州上园项目经理部施工区域。
3. 职责3.1本标段内各试验室负责不合格材料的检测及上报,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工作。
3.2针对材料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由负责处置的项目负责人批准,针对体系性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由项目经理批准。
3.3安质部负责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不合格信息的收集、汇总,并下发纠正和预防指令。
对不合格材料实施监督、检查及处置。
3.4工程部负责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不合格信息的收集、汇总,并下发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监督、检查及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