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胎儿颅内异常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胎儿颅内异常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分析作者:陈凤珍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5期【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色超声诊断对胎儿颅内异常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4800例怀孕18~24周的孕妇,所有孕妇进行胎儿颅内超声扫查,对胎儿脑部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检查出颅内异常50例。
结论:产前彩色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颅内异常比较方便、直观、可靠、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胎儿;颅内异常;彩色超声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5-0060-02产前颅内彩色超声检查是胎儿颅内异常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
随着彩色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胎儿脑部缺陷筛查已成为重要的产前检查项目[1]。
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彩色超声诊断胎儿颅内异常的效果,为进一步采取处理干预措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4800例孕妇,孕龄18~24周,年龄21~36岁,平均26.7岁,全部为单胎妊娠,其中3600例为初产,1200例为经产,均行胎儿颅内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1.2.1 仪器采用GE-73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
1.2.2 方法孕妇检查前8 h禁食,空腹进行检查,孕妇采取仰卧位,根据需要可变换体位。
先确定胎位和胎儿头部位置,行以胎儿头部横切面为主的全面扫查,在第三脑室平面、标准丘脑平面、小脑平面上进行观察和测量,对可疑部位进行重点探查。
重点观察头颅形态和大小、第三脑室、大脑半球、侧脑室及其内的脉络丛、胼胝体、透明隔、小脑半球、四脑室、颅后窝池等。
测量头围(HC)、双顶径、小脑横径、双侧脑室后角宽度、后颅窝池深度和颈后软组织层厚度等。
2 结果彩色超声检测出50例发生颅内异常的胎儿,详见表1。
3 讨论3.1 脑室扩张和脑积水单纯轻度的脑室扩张一般不伴有脑积水,但是也有少数病例有脑发育异常和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胎儿头颅超声是孕妇产前检查中的重要一环,通过超声技术可以对胎儿的头颅结构和发育情况进行全面的观测和评估。
而在进行胎儿头颅超声检查时,医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切面来进行观察,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
1. 矢状位切面。
矢状位切面是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常用的一种切面,通过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胎儿的中线结构,包括大脑、脑室、脑沟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脑部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脑积水、脑囊肿等异常情况。
2. 横断位切面。
横断位切面是指将超声探头垂直于胎儿头颅的横向方向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头颅的横断面结构,包括颅骨、脑组织、脑室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颅内结构是否正常,排除颅内出血、颅内占位等情况。
3. 冠状位切面。
冠状位切面是将超声探头平行于胎儿头颅的冠状面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头颅的前后方向结构,包括额叶、颞叶、枕叶等。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大脑皮层发育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大脑发育异常、脑裂畸形等情况。
4. 斜冠状位切面。
斜冠状位切面是将超声探头略微倾斜于胎儿头颅的冠状面进行扫描,这个切面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胎儿颅骨的结构和脑组织的分布情况。
医生可以通过这个切面来评估胎儿的颅骨发育是否正常,排除颅骨畸形、颅内损伤等情况。
总结。
胎儿头颅超声标准切面是产前检查中的重要内容,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切面进行观察和评估。
通过对胎儿头颅超声的标准切面观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头颅发育异常、颅内畸形等情况,为产前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医生在进行胎儿头颅超声检查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标准切面的操作技巧,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胎儿超声检查常用切面及检查方法
双顶径标准切面:测量双顶径、头围的标准切面,也称丘脑平面。
国内外文献,包括超声教材、专着,对于双顶径的测量标准,多是这样规定的:在头颅横向切面,从近场颅骨外缘至远场颅骨内缘的距离。
吴乃森、接连立、范斯萍主编的《胎儿畸形超声诊断图谱》中双顶径的测量标准:“测量颅骨外缘到对侧颅骨外缘的距离即为双顶径,胎头软组织不包括在内”。
测量双顶径,尽量避免颅内中线结构与探头声束平行(入盆后),容易因侧壁声影影响测量结果。
该切面通过侧脑室前角、测脑室后角、透明隔、丘脑。
从前到后的结构:侧脑室前角靠近中线,成八字形无回声区;透明隔成长条状无回声区,边缘在中线两侧成平行条状高回声;丘脑靠近中线,成放倒的“吊钟”样或“蘑菇”低回声;后角远离中线分开,可看到脉络丛高回声。
两侧透明隔之间的腔隙即为透明隔腔,正常时不超过10mm。
有必要把脑室率这个概念在这里阐述一下,因为这个测量有重要意义,并且可能容易发生测量错误(参考):脑室率是在双顶径切面略向上平行移动的切面(测量侧脑室的标准平面),脑中线至侧脑室侧壁距离/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
妊20周以后,脑室率大于1/3区可考虑脑积水。
但这个标准诊断脑积水容易有假阳性,可以“提示”或“注意”但不应该“诊断”脑积水。
还应该参考胎头双顶径明显大于胎龄、脑中线移位及漂浮、头围明显大于腹围等情况。
个人认为,采用脑室率大于50%比较可靠,被多数的超声医生沿用。
可以简单地用目测估计:两侧侧脑室外缘的距离超过双顶径的一半就应该考虑有脑积水了。
胎儿小脑切面:在双顶径测量切面基础上,略旋转探头并向颅底移动,显示小脑及颅后窝,使切面经过侧脑室前角、透明隔、小脑、小脑延髓池。
小脑横径在20-24周时,其数值(mm)与妊娠周数数值相当,以后逐渐大于妊娠周数。
小脑延髓池的深度是测量小脑蚓部至颅骨内缘的最大距离,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称为颅后窝池更合适。
小脑延髓池的深度其正常测值为5±3mm,最大不超过10mm。
胎儿大脑中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胎儿大脑中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适应症:1、高血压、子痫前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慢性缺氧的宫内监测。
2、胎儿宫内溶血、贫血的诊断与宫内治疗的评价手段。
超声特点:1、正常情况下,自妊娠中期,大脑中动脉的PI就一直保持相对恒定,直至妊娠晚期34周起,PI值明显下降。
PI的改变可能与脑部的新陈代谢率增加、脑需氧量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能适应分娩时宫缩引发的一过性的脑缺血。
2、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流速(PSV)随孕周的增加,呈不断上升的抛物线形,供应大脑发育所需的养分。
3、由于胎位、胎儿呼吸样运动、探头压力的影响,有假阳性的可能,可疑患者需要动态监测。
病理生理改变:1、在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时,由于pH值、二氧化碳分压的增高,使脑血流相对于体循环的比例比例明显增加、阻力下降,称之为“脑保护效应”。
2、当脑缺氧失代偿激发脑水肿时,压力的缘故会使大脑中动脉的PI反而会上升,类似正常改变,因此与胎儿脐动脉共同监测、动态评价大脑中动脉PI有助于评价胎儿宫内缺氧的程度。
3、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胎儿宫内溶血、贫血的情况下,大脑中动脉的PSV也会有明显的上升,对于地中海贫血、Rh宫内溶血、微小病毒B19所导致的宫内溶血都有较敏感的预测价值,一般以PSV大于1.5MOM为诊断依据,为临床的产前宫内介入治疗提供了依据。
临床特点:1、IUGR、子痫前期时,胎儿发生缺氧,伴随脐动脉血流的改变,大脑中动脉阻力下降、PI降低,因此,对于脐动脉异常的患者,需要同时评价大脑中动脉。
2、胎儿大脑中动脉的峰值血流速度与胎儿贫血程度呈负相关,大脑中动脉PSV大于1.5MOM被认为有贫血。
妊娠29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胎儿大脑中动脉PSV明显大于1.5MOM。
3、在妊娠晚期发生的单绒毛双羊膜囊双胎羊水量的不一致,可以通过比较双胎大脑中动脉的动态变化,目前以一个胎儿的PSV大于1.5MOM,而同时另一胎儿的PSV小于0.8MOM作为产前超声诊断“双胎贫血与红细胞增多症序列(TAPS)”的依据。
《胎儿的超声测量》PPT课件
根据月经周期计算的妊娠龄常不准确,许多孕妇的末次月 经时间不准确,对于月经史清楚者,月经周期的个体 差异也较大,从25-33天不等,甚至有更长者。
但是,不管这些指标如何变化,多数学者认为,最准确的妊娠龄 估计在早孕期。
因为,此时期生物学变异相对较少。
腹围=〔前后径+横径〕*1.57
②电子测量仪〔椭圆功能键〕沿 腹壁皮肤外缘直接测量
①腹围测量切面要尽可能接近圆形
②肝门静脉段显示不能太长
③腹围与胎儿的体重关系密切,常用于了解胎儿宫内营养状况,假设腹围小于正 常值,那么要注意胎儿是否有胎儿宫内生长缓慢〔IUGR〕
④股骨长 / 腹围*100% 该值小于20%可能为巨大儿,大于24%可能有IUGR
⑤孕35周前,腹围小于头围 孕35周左右,两者根本相等 孕35周后,胎儿肝脏增长迅速,皮下脂肪积累腹围大于头围
股骨长是最易识别的长骨,股骨测量适用于中晚期妊娠的孕 龄评估尤其在妊娠晚期较其他径线测量值更有意义
标准切面:声束与股骨长径垂直,从股骨外 侧扫查,完全显示股骨,且股骨两端呈平行 的斜面
测量值:测量点应在股骨两端的中点上
6周初由于胎芽太小,测量不准确
在8周以前,由于头部明显屈曲,所测得的头臀长实际 是颈臀长
胚胎发育到胚末期,头逐渐伸展,尾逐渐退化,此时 测量才是真正的头臀长。
由于正常胚胎生长速度几乎与 1mm/d 的速度线性生 长,妊娠龄的大小约等于胚的长度〔mm〕+42d
另有的学者采用下式计算孕周:
〔1〕适用于孕7至12周 〔2〕要测量胎儿的最长径线〔一般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3〕测量时不能包括胎儿肢体或卵黄囊
HC=〔BPD+OFD〕*1.6
国际妇产科超声协会2022年更新版《中孕期常规胎儿超声检查》临床指南解读
·指南与共识·《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5卷第2期国际妇产科超声协会2022年更新版《中孕期常规胎儿超声检查》临床指南解读陈佩文 陈欣林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武汉,430070)【摘要】 本指南是国际妇产科超声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UltrasoundinObstetricsandGynecology,ISUOG)的临床标准委员会制定并推荐的中孕期常规超声检查的指南和共识声明,反映ISUOG认可的目前中孕期常规超声检查最佳的实践操作方法。
经腹部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和解剖结构,确定胎先露和胎盘位置,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脐带插入,评估羊水量;阴道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测量宫颈管长度。
【关键词】 中孕;产前超声;胎儿【中图分类号】 R714.51、R445.1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23.02.007 通信作者:陈欣林,Email:928339431@qq.com1 引言超声检查被广泛用于产前评估胎儿生长、解剖结构和多胎妊娠的管理。
中孕期超声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胎儿的解剖结构。
在专家的手中,可以检测出最具临床意义的结构异常[1]。
然而各医疗中心之间和各检查者之间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
中孕期胎儿超声检查也可作为胎儿生长的基线,与后续的超声检查进行比较,以评估胎儿发育。
虽然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胎儿超声检查的地方指南,但世界上仍有许多地区尚未实施这些指南。
大多数国家提供中孕期常规超声检查作为产前管理的一部分。
本文是2010年发布的指南[2]的更新版本,提出了中孕常规超声检查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2 总则推荐:检查前应告知孕妇或夫妇常规中孕期胎儿超声扫查的内容、益处和局限性,检查包括以下内容:-心脏活动;-胎儿的个数(多胎妊娠确定绒毛膜囊和羊膜囊的个数);-胎龄/胎儿大小;-胎儿解剖学结构;-胎盘外观和位置;-羊水量。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超声筛查
无脑回畸形、破坏性脑损伤) 4.最终发现异常22.8%:
围产期死亡3.7%,染色体异常异常3.8%, 神经系统后遗症(轻中度认知障碍)11.5% 5.合并其他畸形和进行性扩张者预后不良 6.单侧脑室扩张97%正常
全前脑
前脑未分裂为左右两叶,常与 染色体畸形有关。
预后:无叶全前脑和半叶全前 脑常为致死性,出生后不久夭 折、叶状全前脑可存活,但常 伴脑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无叶全前脑
正常小 脑和颅 后窝
典型D-W畸形产后病死 率约20%,存活着常在 1岁内出现脑积水或其 他神经系统症状, 40~70%出现智力和神 经发育障碍。
丘脑切面
侧脑室前角 透明隔腔 丘脑 海马回
小脑切面
小脑
后颅窝池
在孕早期,小脑蚓部 没有完全占据第四脑 室,会出现小脑蚓部 缺失的假象,在20 周以前通常脊柱的长轴切 面可以显示椎骨的三个骨化中心(一个位于 椎体,两个分别位于椎体两侧椎弓)围绕中 部的神经管,依扫查方向不同表现为两条或 三条平行线。另外,通过纵切或横切面还应 扫查皮肤的完整性。
Dandy-Walker畸形
27W
脉络丛囊肿6×5 mm
定量测量
• 双顶径BPD • 头围HC • 侧脑室 • 后颅窝 • 小脑 • 透明隔腔
双顶径和头围测量
双顶径测量: 外-内测量
头围测量: 外外测量
• BPD 30周前每周增长3mm,30周后每周增长 2mm,36周后周增长1mm。
• 通常认为BPD达8.5cm以上,则91%的胎儿体重 超过2500克;BPD在9.0~10cm,胎儿体重在 3000~3950克之间;BPD大于10cm,胎儿体重 在4000克以上。
孕期胎儿颅脑超声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孕期胎儿颅脑超声检查的意义与方法胎儿颅脑超声检查是孕期重要的检查项目之一,旨在评估胎儿发育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和预防颅脑畸形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孕期胎儿颅脑超声检查的意义以及常用的检查方法。
一、意义1. 评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胎儿大脑、脑室、脑回、脑血管和脑干等部位的发育情况。
通过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神经系统异常,如脑积水、颅内占位性病变等,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2. 诊断胎儿颅内畸形: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可发现颅骨结构异常、大脑发育不良、颅内占位性病变和脑出血等问题。
对于颅内畸形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助于及时纠正或干预,提高胎儿出生后的预后。
3. 确认胎儿疾病风险:通过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评估染色体异常、某些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的风险。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提前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
4. 指导产前管理: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可以为孕妇和胎儿的产前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评估胎儿是否需要特殊照护,制定合理的分娩计划,降低产前并发症的发生率。
二、方法1. 经腹超声检查:这是常见的胎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孕妇躺在床上,医生用超声探头通过孕妇的腹壁进行检查。
这种检查方法简单、无创伤,并且可以多次重复检查。
在早期孕期(12-14周)和中期孕期(18-22周)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胎儿头颅发育情况、脑室的大小、脑血流情况等。
2. 经阴道超声检查:这是一种更为详细的胎儿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适用于孕妇盆腔情况较好、胎盘位置正常的情况下。
孕妇需要取侧卧位,医生将超声探头插入阴道进行检查。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更准确地评估胎儿颅脑结构和血流情况。
3. 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检查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超声技术,可以提供胎儿头颅更为真实的三维图像。
通过此方法,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胎儿的颅脑结构和发育情况。
尽管这种方法仍在发展中,但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解读】胎儿超声测量正常值(二)
【解读】胎儿超声测量正常值(二)1.脑室宽度:正常值:侧脑室各部、后颅窝池、透明隔腔(第五脑室)宽均<10mm;10~15mm: 脑室轻度扩张;>15mm: 脑室重度扩张或脑积水;LVW(脑中线至侧脑室外侧壁距离)/HW (脑中线至颅骨内缘距离)<1/3;第三脑室宽<3.5mm,一般宽为1mm左右。
2.小脑横径:孕24周前:小脑横径约等于孕周;孕20~38周:增长速度1~2mm/周;孕38周后:增长速度0.7mm/周。
3.双顶径增长速度:31周前:3mm/周;31~36周:1.5mm/周;36周后:1mm/周。
4.头径指数CI=双顶径(BPD)/枕额径(OFD)×100%正常值:70%~86%异常值:>85%诊为短头畸形,<70%或>86%应改用头围来评估孕周。
5.脉络丛:孕13周前几乎充满整个侧脑室,13~15周始侧脑室前角出现无回声。
6.胼胝体:按照膝体部--压部--嘴部顺序发育,18~20周发育完全,应20周之后检查。
7.颅后窝结构:20~22周前检查,颅后窝内的小脑半球、小脑蚓部、第四脑室、颅后窝池等难以分辨,可能显示出第四脑室与颅后窝池相通,应在20~22周后再检查。
8.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呈圆锥状,其最低位置随孕周增大,逐渐升高,中晚孕位于L2~L3之间。
一般相当于肾脏最下缘水平,过低时应注意探查是否存在脊柱裂。
9.大脑中动脉(MCA)意义: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值降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CA- PSV)升高是一些不良妊娠预后不好的指标。
但是单独使用MCA血流指标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并不高,应当脐动脉UA的指标综合评估。
①MCA-PI/ UA-PI<1.08,提示缺氧,发生脑保护效应②MCA-PSV超过1.5倍MOM值,以下情况不同孕周时PSV升高提示贫血风险提高:20周PSV >38cm/s;24周PSV >44cm/s;24周PSV>56cm/s;32周 PSV>66cm/s;36周PSV >80cm/s;40周PSV>95cm/s。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一)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充满无限期待。
近年来,我国产前超声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对产前超声诊断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超声医师之间,产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以及留取图像等无统一标准,缺乏规范化,直接影响了产前超声检查质量和学科的发展。
同时,由产前超声诊断漏检畸形引发的医患矛盾日益突出,有时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如何规避产前超声诊断风险?如何尽可能多检出胎儿畸形?如何使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以和谐友善的关系处理纠纷、化解误会?这是中国产前超声医师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及时机一、产前超声检查的分类1、早孕期超声检查(孕13+6周以内):①早孕期普通超声检查②11-13+6周NT超声检查2、中晚孕期超声检查:① 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产前超声检查)②常规产前超声检查(II级产前超声检查)③系统产前超声检查(III级产前超声检查)④针对性产前超声检查(IV级产前超声检查)3、有限产前超声检查二、产前超声检查的时机中国医师协会产前超声检查指南推荐产前超声检查的3个重要时间段为11-13+6周、孕20-24周、28-34周。
中孕期(系统产前超声检查)标准切面的制定和规范是产前超声质量控制和产前超声规范培训的基础,也是最大限度减少胎儿严重畸形漏诊的保证。
系统产前超声检查(III级)1.适应证适合所有孕妇,尤其适合有以下适应证的孕妇:一般产前超声检查(I级)或常规产前超声检查(II级)发现或疑诊胎儿畸形、有胎儿畸形高危因素者。
2.检查内容①胎儿数目②胎方位③观察并测量胎心率④胎儿生物学测量:双顶径、头围、小脑横径、股骨长度、腹围⑤胎儿解剖结构检查胎儿头颅:观察颅骨强回声环。
观察颅内重要结构:大脑半球、脑中线、侧脑室、丘脑、小脑半球、小脑蚓部、颅后窝池。
胎儿颜面部:观察上唇皮肤的连续性。
胎儿颈部:观察胎儿颈部有无包块、皮肤水肿。
医学专题新生儿颅脑超声
-后角层面 5.枕叶层面
第八页,共四十八页。
一、冠状切面(qiēmiàn)——额叶层面
第九页,共四十八页。
一、冠状切面——侧脑室前角层面 (将探头(tàn tóu)轻轻向后偏转约20度)
侧脑室前角宽度(kuāndù)0-
3mm
第十页,共四十八页。
一、冠状切面——第三脑室(nǎoshì)层 面(将探头继续向后偏转至40)
二、矢状切面(qiēmiàn)—正中矢状切面(qiēmiàn)
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
二、矢状切面(qiēmiàn)—侧脑室前角层面
第十五页,共四十八页。
二、矢状切面(qiēmiàn)—侧脑室中央部 -后角 层面
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侧脑室宽度:该切面正 中(zhèngzhōng)位置测量;
正常值:新生儿1-3mm;
检查 部位 (jiǎnchá)
经后囟检查
显示近于水平位的脑结构,弥补(míbǔ)了前囟扫描是不易 探及的颅底部声像的不足。
较小,且闭合早,实际可探查的范围有限,故不常用。
第四页,共四十八页。
检查 部位 (jiǎnchá)
经侧囟检查 从另一角度对颅内作近似水平断面的探查,显示 大脑脚、丘脑、颅底血管等结构。
大量出血,临近额顶叶表面时可被探测到
新生儿颅脑超声
神经元广泛坏死征象
重度患儿,病变持续7-10天,高回声不消退,应 视为不可逆的神经元广泛坏死
其特点是双侧脑半球高回声持续不退,分布不均, 形成散在分布的粗大颗粒,点片状高回声;脑室恢 复至正常大小
是脑水肿之后最早出现的脑损伤后遗改变
脑萎缩改变 严重的神经元损伤,未达到集中大 片完全坏死、液化的程度,最终的结局多以脑萎 缩形式出现。根据萎缩的程度和分布不同,可分 为全脑性萎缩和中央性脑萎缩
颅脑超声特点便捷、安全、无射线,多方位二维和 血流检测,是新生儿脑损伤首选筛查方法
CT检查对HIE神经病理分型、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和 出血类型有重要作用
Huppi PS, Semin Neonatol, 2001
基底节、丘脑和内囊 后肢损伤
非点状白质损伤
点状白质损伤
37+5周,生后6天, T1WI示:基底节、丘
脑腹后外侧核、内囊 后肢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39+2周,生后2天, T2WI示双侧额叶、枕叶 深部白质异常高信号。
足月儿41+2周,生后8天, T1WI示双侧半卵圆区散 在点状白质异常高信号。
病变3-4周后,出现显而易见的无回声软化灶,大 小部位与原发灶相符
脑梗塞
足月儿,生后7天,左侧大脑中动脉梗塞,T2WI(左)DWI(右)示异常 高信号
Khong PL, Clinical Radiology, 2003.
脑脓肿
脑实质内出现圆形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囊腔, 囊壁高回声囊壁完整,囊内回声不均匀,高低相 间,可见不规则液区,有流动感
形成高回声团块 ◦ 出血吸收期:7-10天后,出血部位原有的强回声消
失
◦ 吸收期后的改变:部分不能被完全吸收,最终液化, 以小囊腔形式存在,常存在于侧脑室前角附近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基本相等,35周后,腹围大于头围。
孕周 12 15 18 21
各孕周胎儿头围正常值(cm)
均数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7.6
24
11.3 27
22.3 36
32.3
25.2 足月 33.8
15.4 30
28.1
18.8 33
29.8
3、眼距、眼内距、眼外距
眼距:眼眶的左右径
眼内距:双侧眼眶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眼外距:双侧眼眶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双眼晶体间距:双眼晶体中心点之间三的距离
❖ 测量切面:双眼横切面
庭 五
❖ 一般内侧-内侧间距=1/3外侧-外侧间眼距
❖ 眼眶中心间距(mm)约=孕周数,据此可以判断 有无眼间距变窄或增宽。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吉旭姣
三、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1. 双顶径BPD 2. 头围HC 3. 眼距EYES 4. 鼻骨NL 5. 小脑CER、CV 6. 后颅窝池CM 7. 透明隔CSP 8. 侧脑室LV 9. 第三脑室3V 10. 头径指数CI
1、双顶径BPD
❖ 测量平面:丘脑平面
异常情况
2 神经板
无脑畸形
3 神经管
神经管闭合不全、脑膨出、脊髓脊膜膨出
5
3个脑泡:前脑泡、中脑泡、后 或菱脑泡
6 5个脑泡:前脑-端脑和间脑
前脑无裂畸形(前脑未分出半球或叶)、面 部异常
6 联合板
胼胝体发育不全
2、脑室-脑池的发生阶段
7-8
脉络膜丛,四脑室贯通蛛网膜下 蛛网膜囊肿交通性脑积水,导水管狭窄性脑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
( 1)前连合(2)穹窿柱(3) 第三脑室、下丘脑(4)乳头丘脑 束(5)视束(6)尾状核头(7) 内囊前肢(8)豆状核(壳)(9) 外囊 (10)屏状核(11)前穿质 (12)最外囊 (13)岛叶皮质 (14)大脑纵裂(15)额叶(16) 外侧沟和蝶嵴 (17)终板旁回 (18)胼胝体下区(19)扣带回 (20)额上回 (21)额中回(22) 额下回 (23)海马旁回(24)海 马(25)海马伞(26)尾状核尾 (27)侧副隆起(28)皮质脊髓 束(29)黑质(中脑) (30)红 核(31)内侧丘系(32)中脑水 管(33)管周灰质(34)颞叶 (35)枕极 (36)小脑蚓 (37) 小脑半球 (38)四叠体池 (39) 环池 (40)窦汇 (41)枕内隆 突(42)小脑幕
2、侧脑室水平横切面
• 在获得背侧丘脑水平横切面后,声束 平面平行向胎儿头顶方向稍移动或探 头由颅顶部向下方平行移动,即可获 此切面,这一切面是测量侧脑室的标 准平面。
• 在此切面上 ,颅骨强回声环呈椭圆形, 较丘脑平面略小。侧脑室枕角显
• 示清楚,呈无回声区,内有强回声的 脉络丛,但未完全充满枕角。图像中 央尚可显示两侧部分背侧丘脑,脑中 线可见。侧脑室额角内侧壁几乎和大 脑镰相平行,枕角向两侧分开离脑中 线较远。测量枕角与额角的内径可判 断有无脑室扩张及脑积水,真个妊娠 期间,胎儿侧脑室枕角内径均应小于 10mm。中孕期,由于侧脑室内脉络 丛
• 由于胎儿体位的关系,胎儿头颅的超 声检查主要采用横切面检查。冠状切面 和矢状切面较少使用。
• 将探头置于胎头一侧,声束平面垂直 于脑中线,自颅顶向颅底横向扫查可获 得一系列颅脑横切面、侧脑室水平横切 面和小脑横切面。
• 1、背侧丘脑水平横切面(双顶径与 头围测量平面): 标准平面要求清楚 显示透明隔腔、两侧丘脑对称及背侧 丘脑之间的裂隙样第三脑室,同时, 颅骨光环呈椭圆形,左右对称。在此 平面内主要可见到以下重要结构:脑 中线、透明隔腔、丘脑、第三脑室、 大脑及大脑外侧裂等结构。
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
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胎儿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胎儿侧脑室是胎儿大脑中最大的脑室,其大小与形态对胎儿的神经发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胎儿超声检查中,侧脑室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关于胎儿侧脑室测量的标准切面方法,帮助临床医生准确地评估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
胎儿侧脑室测量的标准切面通常包括横断面和矢状面两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切面的测量方法:1. 横断面:横断面是通过在胎儿颅骨水平切面上测量侧脑室的大小。
用超声探头在胎儿头部正中线位置横向扫描,直到得到清晰的侧脑室横断面图像。
然后,测量侧脑室的横向径和前后径,计算出侧脑室横断面积。
正常情况下,胎儿侧脑室横断面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超出这一范围则可能说明侧脑室扩张。
在进行胎儿侧脑室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检查姿势和充分的饮水,可以提高超声图像的清晰度,有助于测量的准确性。
2.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头部姿势不正、设备参数设置不当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3. 侧脑室的正常测量值会随着胎儿的孕龄而不同,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参考相应的胎龄标准值。
4. 如果发现侧脑室扩张或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患者,并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或咨询专科医生,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胎儿侧脑室测量是胎儿超声检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评估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保障胎儿的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胎儿侧脑室测量是孕期彩超检查中的常规项目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胎儿大脑发育情况,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异常。
侧脑室测量是通过测量胎儿侧脑室的大小来评估大脑发育的一种技术。
在进行侧脑室测量时,医生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切面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侧脑室测量标准切面方法,希望能帮助广大孕妇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技术。
胎儿头颅的超声检查ppt课件(2024)
2024/1/28
5
检查方法与技巧
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探头
选择合适的切面进行扫查 ,如丘脑水平横切面、侧 脑室水平横切面等
注意观察胎儿头颅各结构 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关系
2024/1/28
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技术,观察胎儿颅内血流 情况
熟练掌握超声仪器的调节 和操作技巧,以获得清晰 的图像
6
02
胎儿头颅正常超声表现
支持。
22
胎儿头颅超声检查新技术与
06
新进展
2024/1/28
23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胎儿头颅检查中的应用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原理及优势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更真实地展现胎儿头颅的立体结构,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三维超声在胎儿头颅检查中的适应症
包括胎儿颅脑结构异常、颅内出血、脑室扩张等疾病的诊断。
2024/1/28
17
检查后结果解读与报告书写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 对胎儿头颅进行描述
和评估。
报告需包含胎儿头颅 的各项测量数据、形 态结构描述、异常情
况说明等。
针对异常情况,给出 可能的诊断和建议, 供临床医生参考。
报告需清晰、准确、 客观,避免使用模糊 或不确定的词汇。
2024/1/28
18
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与临床关
超声造影技术
利用造影剂增强超声信号的反射,提高胎儿头颅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024/1/28
人工智能技术在胎儿头颅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自动识别和诊断胎儿头颅的结构异常和病变,提高 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26
2024/1/28
THANKS
感谢观看
胎儿颅脑超声检查(三)
胎儿颅脑超声检查
小脑生长发育
• 12-13W显示小脑半球 • 19W后显示小脑蚓部 • 妊娠中期小脑生长和孕龄呈直线回归关系
< 24w 横径(mm)=孕周 > 24W 横径明显大于孕周 20~38W 平均每周增长↑ 1~2mm > 38W 平均每周增长↑ 0.7mm
• 小脑延髓池宽度正常值:2-10mm,低于2mm或 消失时提示脊柱裂
胎儿核磁共振
• 检查孕周:妊娠28周之后 • 适用症:超声不能确定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
孕妇非常肥胖、胎儿已入盆等导致超声不能提供诊 断信息的病例。 • 优点:视野大,软组织对比好,更利于评价胎儿解 剖异常的空间关系及较大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缺点:不能用于心脏畸形的诊断,有些四肢的畸形 由于胎儿体位关系也不能很好显示 • 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王光彬教授
小脑延髓池增宽
Dandy-walker综合征
• 典型的综合征以小脑蚓部缺失,第四脑室和颅后 窝池扩张为特征,1/3伴有脑积水
• 发生率1/30000 • 分类
– 典型Dandy-walker畸形:以小脑蚓部缺失为特征 – Dandy-walker变异型:以小脑下蚓部发育不全为特征,
可伴有或不伴有颅后窝池增大 – 单纯颅后窝池增大,小脑蚓部完整,第四脑室正常
脑挫伤
胎儿缺氧,脑组织水肿,回声增强
颅内出血
T侧脑室不相通 • 中线囊肿较大时可引起脑积水
Galen静脉瘤并发症
• 中枢神经系统:大量血液回流心脏—周围脑实质血液供应 相对减少—局部区域梗死或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瘤体大时 可压迫中脑水管
• 心血管系统:长期高心输出量—胎儿充血性心力衰竭—心 脏扩大,胎儿水肿
多普勒显示内部有高速低阻血流信号是其重要鉴别点
B超--正常胎儿测量 PPT课件
医学课件
17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医学课件
18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 股骨和肱骨的测值缩短提示胎儿患唐氏 综合征的危险性。
医学课件
19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尺骨 (UL)
• 标准切面 声束与尺骨长轴垂直,完全显
示尺骨长轴后,测量两端的距离 , 不包括两端的骨骺。
医学课件
20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32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医学课件
33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侧脑室宽度(LVW)
• 标准切面
在获得丘脑水平面后,声束平面 平行向胎儿头顶方向稍移动或探头由 颅顶部向下方平行移动,即可获得此 切面。
从15周到分娩,侧脑室平均大小 约7.6+ 0.6mm,大于10mm提示侧脑 室扩大。大于15mm提示 脑积水。
21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胫骨 (TL)
• 标准切面 声束与胫骨长轴垂直,完全
显示胫骨长轴后,测量两端的距 离,不包括两端的骨骺。
医学课件
22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医学课件
23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医学课件
24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足长(FT)
• 标准切面 显示胎儿足底全貌,测量足跟到第
二趾趾尖的距离。 显示胎儿足的矢状切面,测量足跟
2. 眼距过远:最常的原因多为额部脑或脑膜 膨出,也可见于中部面裂综合征(额鼻发 育不良)、颅缝早闭(少见)等。
医学课件
46
中晚期妊娠的超声测量
羊水指数 (AFI)
• 标准切面
以母体脐部为中心, 声束垂直二水平面,分别 测量四个象限内羊水池的 最大深度,四个测值之和 为羊水指数。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
26周胎儿超声测值标准是参考胎儿头部、腹部和四肢的尺寸进行评估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超声测值标准:
1. 头部测量:
- 头围(BPD):约为22-25厘米
- 大脑室宽度(室间孔直径):约为4-6毫米
- 颅骨宽度(BWT):约为5-7厘米
- 颞骨厚度:约为6-8毫米
2. 腹部测量:
- 腹围(AC):约为21-24厘米
- 腹壁厚度:约为4-6毫米
- 胃泡直径:约为4-6毫米
- 肾上腺腺体长度:约为4-6毫米
3. 四肢测量:
- 大腿骨长(FL):约为4.2-5.6厘米
- 上臂骨长(HL):约为3.2-4.2厘米
- 前臂骨长(UL):约为2.7-3.5厘米
- 胫骨长(TL):约为2-3.5厘米
这些测量值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只有医生才能准确评估超声测值结果,并与其他指标综合考虑进行胎儿发育评估和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第三脑室3V
❖ 测量平面:丘脑平面 ❖ 妊娠晚期距离<2mm, >5mm为扩张 ❖ 临床意义
全前脑,其超声表现为第三脑室缺失,丘脑融合; 脑积水,其超声表现为3V扩张,通常由于中脑导 水管的狭窄所致; 胼胝体发育不全,其超声表现为第三脑室明显扩 张并上抬,似大脑半球间囊肿。
10、头径指数CI
异常情况
2 神经板
无脑畸形
3 神经管
神经管闭合不全、脑膨出、脊髓脊膜膨出
5
3个脑泡:前脑泡、中脑泡、后 或菱脑泡
各孕周胎儿双顶径正常(mm)
孕周 12 15
均数 20 32
孕周 24 27
均数 62 71
孕周 36 足月
均数 92 95
18 42 30 80
21 52 33 85
2、头围HC
❖ 测量平面:丘脑平面 ❖ 测量方法:椭圆功能键沿着胎儿颅骨声像外
缘直接测量。 ❖ 注意事项: 1. 不包括颅骨外的头皮等软组织 2. 孕35周前,腹围小于头围,35周左右,两者
7、透明隔腔CSP
❖ 测量平面:采用丘脑平面 ❖ 透明隔不存在:胼胝体发育不全?全前脑? ❖ 透明隔腔的扩张,其意义尚处于争议之中。有学者
认为其为正常的变异,也有学者提出与脑中线囊肿、 先天性脑积水及染色体异常有关,透明隔腔扩张可 能影响脑脊液的循环,造成脑积水。 ❖ 透明隔腔大约在16周时可见,近足月或出生后不久, 该腔将逐渐吸收。
中点---中点
❖ 测量方法:三种 ❖ 注意事项:
外缘至内缘 。
内缘至外缘
1. 不包括颅骨外的软组织
2. 妊娠31周前每周增长约3mm,31-36周每周增长 1.5mm,36周后每周增长1mm。
3. 孕36周前的胎儿双顶径测值与妊娠月份数相近似, 如 BPD:60mm,相当于6个月;
4. 16-26周,测BPD是估计孕周的可靠方法,32周后 的胎儿最好采用头围数值估计胎龄。
眼外距:双侧眼眶外侧壁之间的距离
双眼晶体间距:双眼晶体中心点之间三的距离
❖ 测量切面:双眼横切面
庭 五
❖ 一般内侧-内侧间距=1/3外侧-外侧间眼距
❖ 眼眶中心间距(mm)约=孕周数,据此可以判断 有无眼间距变窄或增宽。
❖ 20周以上胎儿正常时眼内距约等于眼距。
❖孕20周前左右眶内距=眼内距=1/3眼外距,孕20周 后眼内距略大于1/3眼外距
4、鼻骨
❖ 测量切面:胎头颜面部的正中矢状面,声束 与鼻骨长轴成60°-90°,放大至胎头占据屏 幕的2/3以上。
❖ 测量方法:光标置于鼻骨两端的外缘,测量 鼻骨长径
❖ 测量时间:11-13+6周或胎儿CRL45-84mm时进 行检查测量。
各孕周胎儿鼻骨正常值(mm)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 颈后皮肤皱褶
标准切面:小脑平面 测量方法:
枕骨外缘至胎头皮肤 外缘之间的距离 测量值: 在孕14-20周<6mm为正 常, >6mm为异常,
6、后颅窝池CM
❖ 测量平面:小脑平面 ❖ 测量方法:小脑蚓部后缘到枕骨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 正常值2-10mm ❖ 临床意义:
<2mm—香蕉小脑---开放性脊柱裂, >10mm---后颅窝池扩张, ❖ 正常胎儿CM在32周前随孕周增加而增宽,33周之后 随孕周的增加而缩窄,29-32周最易检测。
基本相等,35周后,腹围大于头围。
各孕周胎儿头围正常值(cm)
孕周 12 15 18 21
均数 7.6 11.3 15.4 18.8
孕周 24 27 30 33
均数 22.3 25.2 28.1 29.8
孕周 36 足月
均数 32.3 33.8
3、眼距、眼内距、眼外距
眼距:眼眶的左右径
眼内距:双侧眼眶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15 5
27 9.5 足月 12
18 6
30 10
21 8
33 11
24 9
36 12
5、小脑横径
❖ 标准切面:小脑平面 ❖ 测量方法:测量小脑半球间最大径线。
❖ 孕10-11周就可显示小脑声像图,类似板栗状 ❖ 预测胎龄,24周以前,小脑横径(mm)约相
当于孕周,如:小脑横径20相当于孕20周, 孕20-38周平均增长速度为1-2mm/周,孕38周 后平均增长速度约为0.7mm/周。 ❖ 孕36周后小脑不易完整显示
三庭五眼
三 庭
五 眼
三 庭
五 眼
各孕周胎儿眼眶内距正常值(mm)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15
8
27
16
足月 22
18
11
30
18
21
12
33
19
24
14
36
21
各孕周胎儿眼眶外距正常值(mm)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孕周 均数 15 21 27 45 足月 57 18 29 30 49 21 35 33 51 24 41 36 56
❖ 在同一平面上测量,CI=胎头短轴/长轴, CI=BPD/OFD×100%
❖ C常范围时,双顶径适合评估孕周 CI>85%,可诊断为短头畸形 CI<70%或CI>86%改用头围评估孕周
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四个阶段
时 间 正常发育 (周)
1、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
8、侧脑室前角FH、后角OH
❖ 测量平面:胎头横切侧脑室平面 ❖ 测量方法:
前角的宽度为脑室外侧壁至中线的距离, 后角的宽度则为侧脑室脉络丛球部后缘内外侧壁内侧缘 之间的距离。 ❖ 任何妊娠龄侧脑室前后角的宽度均不超过10 mm, ❖ 侧脑室后角内径临床意义: 正常任何孕周<10mm 10~15mm,提示脑室扩张 >15mm,提示脑积水 脑室率:测量脑中线至侧脑室外侧壁的距离LVW/脑中线 到颅骨内缘的距离HW,在妊娠23周后应<1/3.
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吉旭姣
三、胎儿头颅超声测量
1. 双顶径BPD 2. 头围HC 3. 眼距EYES 4. 鼻骨NL 5. 小脑CER、CV 6. 后颅窝池CM 7. 透明隔CSP 8. 侧脑室LV 9. 第三脑室3V 10. 头径指数CI
1、双顶径BPD
❖ 测量平面:丘脑平面
小脑蚓部测量
❖ 测量切面:颅脑正中矢状切面 ❖ 测量方法:
小脑蚓部上下径:小脑蚓部最上缘到最下缘之间的 距离
小脑蚓部前后径:小脑蚓部后缘到第四脑室尖之间 的距离
小脑蚓部面积;用轨迹线描绘小脑蚓部边缘 测量 小脑面积。 ❖ 18周后在标准切面上,第四脑室不应与透明隔腔相交通, 而应由完整的小脑蚓部相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