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添加剂

合集下载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看法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用于改善食品品质、保护食品安全的物质。

虽然食品添加剂能够增加食品的美味和保质期,但是由于使用不当会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对食品添加剂持谨慎的态度。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范围。

有些食品添加剂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安全评估后被允许使用的,如维生素C等,而有些则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如防腐剂等。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尽量避免含有有害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其次,我们需要注意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虽然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长期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适量摄入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和监管问题。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消费者也应该积极参与,通过投诉和舆论监督等方式监督企业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总之,对于食品添加剂,我们应该持谨慎的态度,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适量摄入,并关注使用安全和监管问题,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健康。

- 1 -。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对食品进行的直接添加或间接接触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旨在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质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储运性能等。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甜味剂、食品香精、酸味剂、食品保鲜剂、酶制剂、调味剂等。

食品添加剂按照其作用和用途可以分为增色剂、香精香料、甜味剂、酸味剂、保鲜剂和增稠剂等多个类别。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性评价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各国都设立了相关的安全性评价机构。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进行。

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毒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和致敏性等方面的评价。

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价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才能被允许使用。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使用条件和限量标准。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主要包括食品类别、用量限制和最大残留量等方面的规定。

对于不同的食品类别,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也有所不同。

四、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各国都要求在食品包装上标明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和用量。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主要包括名称、用量、功能和剂型等方面的规定。

消费者只有对食品添加剂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五、食品添加剂的追溯体系建设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风险,各国都在建设食品添加剂的追溯体系。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追溯体系主要包括生产企业的备案登记、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追溯和消费者投诉受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追溯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效能。

六、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为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工作,各国都设立了相关的监督检查机构。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公示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公示制度

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公示制度简介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持食品质量、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营养价值、提高食品保鲜期等目的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和公示制度,以监督和管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并告知消费者相关信息。

1.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加工、制造、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会被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根据其作用和用途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被分为多个类别,如防腐剂、色素、增稠剂、酸味剂等。

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

这些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2.1 食品添加剂的注册和许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商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注册和许可。

只有获得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才能被合法使用。

2.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针对每种食品添加剂都会有使用限量的规定。

这些限量规定通常基于科学研究的数据,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在安全范围内。

2.3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和说明食品添加剂在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其名称、用途、添加量等信息,以便消费者了解其使用情况。

此外,一些国家还要求在成分表中明确列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和编号。

2.4 食品添加剂的禁止使用针对某些食品添加剂,一些国家规定其禁止使用。

这些禁止使用的规定通常基于科学研究结果,以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食品添加剂的公示制度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许多国家都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的公示制度。

这些制度要求生产商和销售商公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以便消费者选择合适的食品。

3.1 食品添加剂公示的途径食品添加剂的公示通常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产品包装上的标签和说明:生产商通常会在产品包装上清楚地标明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相关信息。

•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许多国家的食品监管机构会在其官方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上提供相关的食品添加剂信息查询服务。

50种食品添加剂

50种食品添加剂

50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质地、色泽、香味、保鲜等特点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这些添加剂通常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严格检测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今天,我们将介绍50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及其用途。

第一类:色素类食品添加剂1. 甲基红:常用于果酱、糖果等食品,赋予红色。

2. 胭脂红:常用于饮料、肉制品等食品,赋予鲜艳的红色。

3. 日落黄:常用于清凉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金黄色。

4. 洋红:常用于饮料、糕点等食品,赋予紫红色。

5. 孔雀蓝:常用于口香糖、冷饮等食品,赋予蓝绿色。

第二类:增味剂类食品添加剂6. 酸味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用于调节酸味。

7. 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用于增加甜味。

8. 麦芽糊精:常用于奶粉、巧克力等食品,增加香甜味道。

9. 酵母提取物:常用于面包、酱料等食品,增加鲜味。

第三类:防腐剂类食品添加剂10. 亚硝酸盐:常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具有抑菌作用。

11. 苯甲酸:常用于果脯、糖果等食品,具有防腐作用。

12. 乙酸钠:常用于饮料、豆制品等食品,具有抗菌效果。

第四类:增稠剂类食品添加剂13. 明胶:常用于果冻、炖品等食品,提高质地稠度。

14. 卡拉胶:常用于冷冻食品、糖果等,增加黏性。

第五类:稳定剂类食品添加剂15. 亚油酸盐:常用于酱料、沙拉等食品,防止油脂溢出。

16. 多聚磷酸钠:常用于肉制品、罐头等食品,保持食品稳定。

第六类:酸度调节剂类食品添加剂17. 乳酸:常用于饮料、乳制品等食品,调节酸碱度。

18. 苹果酸:常用于糕点、果酱等食品,调节酸度。

第七类:抗氧化剂类食品添加剂19. 大豆异黄酮:常用于油脂、食品添加剂等,保持食品新鲜。

20. 维生素C:常用于果汁、保健食品等,延长食品寿命。

第八类:硝化剂类食品添加剂21. 硝酸钠:用于腌制食品、火腿等,改善食品风味。

第九类:膨松剂类食品添加剂22. 无水葡萄糖酸钠:常用于面包、蛋糕等食品,增加体积松软度。

第十类:增酸剂类食品添加剂23. 柠檬酸:常用于饮料、果汁等食品,增加酸味。

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

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

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口感、保质期等特性,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提高食品的加工工艺水平而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

1.天然食品添加剂:指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或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如植物提取物、动物制品、微生物发酵产物等。

例如:维生素C、维生素E、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等。

2.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例如:味精、阿斯巴甜、糖精、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防腐剂是指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而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防腐剂可以抑制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防止食品发生化学变化。

常见的防腐剂有:1.化学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等。

2.天然防腐剂:如茶多酚、辛夷提取物、樾橘素等。

3.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抑制微生物生长、杀死微生物、阻止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酸度等。

4.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在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会被代谢、排出体外。

但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5.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口感、保质期,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但过量使用或使用非法添加剂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身体健康。

6.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监管: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监管非常严格,要求所有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都必须经过安全评价和审批,才能在食品中使用。

同时,我国还定期对食品进行监督抽检,确保食品中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习题及方法:1.习题: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定义分别是什么?解题方法:通过回忆课本中关于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定义,结合题目中的描述,给出准确的答案。

食品添加剂组成

食品添加剂组成

食品添加剂组成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增加食品营养、保持食品安全、延长食品保质期等目的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以下几类:
1. 防腐剂:如硫酸盐、亚硝酸盐、苯甲酸等,用于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2.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BHA、BHT等,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3. 发酵剂:如酵母、面粉、酸奶等,用于促进食品发酵。

4. 调味剂:如盐、糖、味精、酱油等,用于增加食品的味道。

5. 着色剂: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焦糖色等,用于改变食品的颜色。

6. 增稠剂:如明胶、果胶、卡拉胶等,用于增加食品的粘稠度。

7. 乳化剂:如卵磷脂、甘油脂肪酸酯等,用于使食品中的油水混合均匀。

8. 膨松剂:如小苏打、泡打粉等,用于使食品膨胀。

9. 酸度调节剂:如柠檬酸、醋酸等,用于调节食品的酸碱度。

10. 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促进食品的消化吸收。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避免食品中的添加剂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避免食品中的添加剂

食品安全知识如何避免食品中的添加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工业化和快速生活节奏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和添加剂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食品安全知识,特别是关于避免食品中添加剂的方法。

一、了解食品添加剂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的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外观、口感及其它特征而被加入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质。

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色素、香料、抗氧化剂、增稠剂、防腐剂、甜味剂等不同种类。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有一定法律法规限制的,在生产中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合法使用是为了达到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避免食品中的添加剂的方法1.选择新鲜食材新鲜食材是避免食品添加剂的关键。

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避免购买过多加工食品。

在购买食材时要注意货源,选择正规的商家,减少购买可能含有添加剂的食品的几率。

2.选择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

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禁用化肥、农药和食品添加剂,更加注重环保和食品安全。

选择有机食品可以减少摄入添加剂的可能性。

3.学会阅读食品标签购买加工食品时,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的成分和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避免购买含有过多的人工合成添加剂的食品。

特别注意一些图文标签含有过多过低微字体等。

4.尽量自己动手烹饪自己动手烹饪可以更好地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在家里做饭时,可以选择新鲜的食材和天然的调味品,避免使用大量的添加剂。

5.培养科学的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避免食品中的添加剂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减少对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的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健康食品,增加对新鲜食材的需求,从而减少对加工食品和添加剂的依赖。

6.关注食品安全状况关注食品安全状况是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

及时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和法律法规,关注食品检验报告和相关机构的公示,选择符合标准的食品。

结论为了避免食品中的添加剂,我们应该加强食品安全意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方式。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1.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质期、增加营养或改变食品特性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通常可以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香料、增味剂、着色剂等多个分类。

2. 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基础。

针对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科学家们会进行严格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估,以确定其在食品中的使用标准。

2.1 食品添加剂的毒性评估毒性评估是通过动物试验和体外实验来评估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科学家们会确定各种剂量下的毒性反应,并确定合适的使用剂量范围。

只有经过科学验证的剂量范围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才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

2.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安全性评估是在确定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基础上进行的。

科学家们会考虑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对食品添加剂的敏感度,并制定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使用标准。

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估的食品添加剂才可以在食品中使用。

3.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健康,确保食品安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需要综合考虑科学研究的结果、国内外相关法规以及行业实践等因素。

3.1 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的确定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首先需要确定每种食品添加剂在哪些食品中可以使用。

根据不同食品添加剂的特性和用途,制定使用范围可以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减少对人体的潜在风险。

3.2 食品添加剂使用剂量的限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还需要规定每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最大允许使用剂量。

这些限制可以帮助生产商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确保食品中添加剂的安全性。

3.3 食品添加剂标签的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还规定了食品包装上的标签要求。

标签上必须清楚地标明食品中添加了哪些食品添加剂,以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成分,并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监管和执行制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只是第一步,监管和执行是确保这些标准得到有效执行的关键。

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化学知识

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化学知识

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化学知识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知识》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性质而添加的一些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分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增稠剂等多种类型,它们在食品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硫酸盐、亚硝酸盐、苯甲醛、色素、甜蜜素等。

这些化学物质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检验才能够被允许使用的,因此它们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

例如,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捕捉游离基的方式延缓食品的氧化过程,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稠剂可以通过形成大分子结构增加食品的黏度和稠度;甜味剂可以模拟天然甜味物质,为食品增加甜味。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食品添加剂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它们在食品中的作用和安全性,但是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有毒物质,或者与其他食品成分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种类,以及进行必要的标识和说明。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知识对于食品生产和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和安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食品,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国标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国标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国标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国标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指中国食品工业标准中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定。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保存食品、调整食品特性而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健康。

一、通用要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并取得食品添加剂使用许可证。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正确的原则和方法,且使用时要保证质量稳定。

二、食品添加剂分类:根据国际通行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原则,国标2760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0个类别,包括酸度调节剂、氧化剂、抗结剂、漂白剂、膨松剂、安定剂、增稠剂、乳化剂、加工助剂、色素、甜味剂、香精、酶制剂、增甜剂、甜蜜素、香辛料、食用植物提取物、食用纤维素、食用胶体和其他。

三、使用限量: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的使用量是有上限的,国标2760中规定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

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遵守这些限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限量。

四、特殊规定:一些食品添加剂有一些特殊的使用规定,国标2760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规定。

例如,对于亚硝酸盐类的防腐剂,在使用中必须控制使用量和剂型;对于合成着色剂,必须进行食品安全性评价并取得批准;对于部分食品添加剂,国标2760规定了各自的使用方法和标记要求等。

总的来说,国标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通过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限量以及特殊规定等进行明确规定,以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在食品安全和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操作,并定期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

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

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加工、制作、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各种物质。

了解食品添加剂及其基本知识对于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有帮助。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1. 防腐剂:防止食品变质和腐败,如山梨酸、山梨醇酯等。

2. 色素:改变食品的颜色和色泽,如红曲色素、胭脂红等。

3. 甜味剂:增加食品的甜度,如蔗糖、蜂蜜等。

4. 酸味剂:增加食品的酸味,如柠檬酸、乳酸等。

5. 发酵剂:促进食品发酵,如酵母、面粉等。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

1. 添加剂是不能替代食品原料的,只能作为辅助。

2. 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注册和准入规定。

4.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根据食品标签上的添加剂明细,进行选择。

以上是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规范,选择健康食品。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一、防腐剂: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

1.苯甲酸:也叫做食品乙酸钠,可以抑制微生物和酵母菌的生长,被广泛应用于果汁、糖果、蛋糕和罐头等各类食品中。

2.山梨酸:是一种天然产物,也常用于食品防腐中,特别是在面包、奶酪、沙拉酱、调味料和肉类加工品等食品中。

3.丙二酸二钠:简称双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

它主要用于肉类、奶制品、糖果、罐头和饮料等食品生产中,作为一种pH调节剂和防腐剂。

4.溴酸钾:常用于处理海产品,如龙虾、蟹类、虾和鱼等,也适用于水果和蔬菜。

5.亚硝酸盐:它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主要应用于肉制品、鱼类加工品和罐头等食品中。

二、抗氧化剂:可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1.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作用,在果汁、蔬菜制品、饼干等食品中广泛使用。

2. 维生素E:也称为生育酚,就像维生素C一样,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在油脂含量较高的食品中经常使用,如坚果、油炸食品和动物脂肪等。

3. 茶多酚:属于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茶叶和一些水果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4. 硫代双胍:是一种对空气中的氧气有极强的还原作用,可以延缓食品氧化变质。

在麦片、罐头、饼干、肉制品等食品中应用广泛。

5. 花青素:也称为花色素,是一种天然的颜料,在葡萄酒、蔬菜、水果和豆腐等食品中广泛存在,并以其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而著名。

三、酸味剂:可使食品呈现酸性。

1. 柠檬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柠檬、石榴、草莓和柑橘等水果中的有机酸,常用于饮料、果酱、罐头、沙拉酱、糖果和蛋糕等食品的调味中。

2. 苹果酸:也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苹果、圆桌等水果中的有机酸。

它通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水果汁等。

3. 葡萄糖酸: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固体,具有很强的酸味和抗菌作用,广泛用于罐头、饮料、果冻、糖果和口香糖等食品制造中。

4. 醋酸: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有机酸,常用于腌制、调味、制作饮料和酱汁等食品。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食品添加剂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手段,也备受争议。

本文将探讨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和保存性能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用途和性质,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增香剂、防腐剂、着色剂、增味剂等多种类型。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好处1. 改善食品口感和外观:某些食品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香味、口感和色泽,提高人们对食物的感官享受。

2. 增加食品保存期限:防腐剂等添加剂可以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降低食品腐败变质的风险。

3. 提高食品安全性:食品添加剂能够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保障人们食用食品的安全性。

三、食品添加剂的负面影响1. 过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有害:高浓度的食品添加剂摄入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反应,如过敏、中毒等。

2. 对特定人群有风险: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食品添加剂更为敏感,过量摄入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 不良互作用效应:不同食品添加剂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产生一些不良效应。

四、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的关系1. 遵循合理使用原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不能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以免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市场监管,加大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3.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健康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搭配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依赖,选择天然食材和低添加剂的食品。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正确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但过量摄入和滥用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

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法规

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法规

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法规作为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问题被广大消费者高度关注。

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法规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法规,包括其定义、分类、监管机构、法律法规和控制措施等相关内容。

一、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或维持食品品质特征,增加食品适口性或延长食品保质期的物质。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香精香料等多种类型。

二、分类根据其用途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其中,常见的分类包括色素类、防腐剂类、抗氧化剂类、增稠剂类、乳化剂类、稳定剂类和香精香料类等。

1. 色素类:常见的色素类添加剂包括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天然色素来自于动植物的提取物,如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

合成色素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染料等。

2. 防腐剂类:防腐剂类添加剂可以抑制食品腐败和细菌滋生,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山梨酸、苯甲酸和亚硝酸盐等。

3. 抗氧化剂类:抗氧化剂类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中的脂肪氧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4. 增稠剂类:增稠剂类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黏性和质地,提升口感。

常见的增稠剂包括明胶和果胶等。

5. 乳化剂类:乳化剂类添加剂可以使液体和油脂混合,形成稳定的乳状悬浮液。

常见的乳化剂包括卵磷脂和大豆蛋白等。

6. 稳定剂类:稳定剂类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中的成分分离,保持食品的稳定性。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等。

7. 香精香料类:香精香料类添加剂可以增加食品的香气和口感。

常见的香精香料包括香草精和柠檬酸等。

三、监管机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监管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

该机构负责对食品添加剂的评估、审批和日常监管工作。

同时,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负有对本地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责任。

四、法律法规为了保障食品中的添加剂安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建议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延长保鲜期、增加食品色香味等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化学物质。

在食品行业中,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以下是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一些建议:1.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管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审批和监督,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建立完善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标准和规定。

2.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和认知。

消费者应该选择标注清晰、合法合规的食品产品,避免购买添加剂含量过高的食品。

3.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加大对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寻找更安全、更健康的替代品。

尽量减少对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推动食品行业向更健康、更绿色的方向发展。

4. 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针对新型食品添加剂或有争议的食品添加剂,加强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

及时公布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结果,让消费者了解和信任食品市场的产品。

5. 鼓励食品企业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推动食品企业使用天然食品添加剂,减少对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依赖。

天然食品添加剂来源于植物、动物等天然物质,相对来说更安全,更符合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6. 强化食品企业的自律管理:食品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标准和规定。

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和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7. 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标识和说明:食品添加剂应在产品标签上明确标注,消费者能够清晰了解食品中所含的添加剂种类和含量。

同时,提供添加剂的说明书,包括安全使用方法和可能的风险提示。

8. 鼓励消费者选择无添加剂食品: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可以优先选择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的食品,减少对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

通过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护自身的健康。

9. 建立食品添加剂安全数据库:建立全面、准确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数据库,收集并整理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

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调查报告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藏或运输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保存性能和食品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向食品中添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外观、口感、保鲜性和营养价值,但过量或长期摄入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功能:1.色素类:用于改变食品色泽,提高食品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2.防腐剂:能抑制、延缓或阻止食品腐败、变质和霉变,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抗氧化剂:可以抑制食品中脂肪氧化和变质,延长食品货架期限,保护食品的色泽、香味和营养成分。

4.酸味剂、甜味剂和增味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和口味,使食品更加可口。

5.稳定剂:用于防止食品中一些成分在制作过程中分离或沉淀。

6.发酵剂:用于促进食品的发酵作用,制作出蓬松的面包和面点等。

7.调味剂:用于增加食品的风味和食欲。

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1.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部分食品添加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炎、肠胃不适等症状。

2.长期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

一些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和增味剂,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负担过重,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3.部分食品添加剂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一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存在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等潜在危害,对人体造成健康隐患。

三、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和管理:1.国家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2.食品企业的自律和社会责任:食品企业应加强自律,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3.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应加强对公众的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对于食品选择的自主能力。

4.不断完善监督和检测体系: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和检测,确保食品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

食物添加剂了解身边的化学品

食物添加剂了解身边的化学品

食物添加剂了解身边的化学品食物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的质量、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增加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而添加的化学物质。

在现代社会中,食物添加剂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食物添加剂的了解却相对较少。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化学品。

一、防腐剂防腐剂是一类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们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质。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亚硝酸盐、硫酸盐、苯甲酸等。

亚硝酸盐主要用于肉制品的防腐,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硫酸盐常用于果蔬类食品的防腐,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

苯甲酸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但长期摄入过量可能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因此,在选择食品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不含或含量较低的防腐剂。

二、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类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们可以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口感。

常见的增稠剂包括明胶、果胶、海藻酸钠等。

明胶是一种动物源性的增稠剂,常用于糕点、果冻等食品中。

果胶是一种植物源性的增稠剂,常用于果酱、果汁等食品中。

海藻酸钠是一种海藻提取物,常用于冰淇淋、奶酪等食品中。

这些增稠剂在适量使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但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

三、色素色素是一类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们可以增加食品的色彩,提高食品的吸引力。

常见的色素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

合成色素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亚洲红、苏丹红等。

天然色素是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中提取得到的,如胡萝卜素、叶绿素等。

在选择食品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使用天然色素的食品,避免过量摄入合成色素对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

四、甜味剂甜味剂是一类常见的食物添加剂,它们可以增加食品的甜味,降低食品中的糖分含量。

常见的甜味剂包括糖精、阿斯巴甜、麦芽糊精等。

糖精是一种合成甜味剂,常用于低糖或无糖食品中。

阿斯巴甜是一种合成甜味剂,常用于饮料、糖果等食品中。

麦芽糊精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常用于饼干、巧克力等食品中。

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

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

4)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为 了改善或保护食品的色泽,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对 食品进行着色外,有时还需要添加适量的发色剂, 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1)发色剂的发色原理和其他作用:①发色作用, 为使肉制品呈鲜艳的红色,在加工过程中多添加 硝酸盐(钠或钾)或亚硝酸盐。硝酸盐在细菌硝 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 盐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亚硝酸。在常温下,也可 分解产生亚硝基(NO),此时生成的亚硝基会很 快的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稳定的、鲜艳的、亮 红色的亚硝化肌红蛋白。故使肉可保持稳定的鲜 艳。②抑菌作用: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对抑制 微生物的增殖有一定的作用。
5)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 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 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 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 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 品添加剂。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 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 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 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 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 平具有重要意义
4)有利食品加工制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 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 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 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高果糖浆
高果糖广泛用于冷冻食品中,也用于全麦面包、 汉堡包和松饼。还可以加进啤酒、软饮料,甚至 番茄酱中。有研究者提出这种液体甜味料可能会 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危险。

食品添加剂目录大全

食品添加剂目录大全

作为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具有增稠作用,改善食品口感。 为食品提供褐色至黑色的色泽,广泛应用于酱油、可乐等食品中。 能有效抑制油脂等食品的氧化,延长其保质期。 具有抗氧化作用,还能螯合金属离子,防止食品变色和营养损失。 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稳定性,在冰淇淋、果冻等食品中常用。 可提高食品的黏度,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为食品提供白色色泽,常用于糖果、口香糖等。 调节食品的酸度,赋予食品柔和的酸味。 具有爽口的酸味,可增强食品的风味。 调节食品的酸碱度,在饮料等食品中应用较多。 用于改善面粉的加工性能,增强面团的韧性。 可形成凝胶,增加食品的黏稠度和稳定性。 可将一些易挥发、不稳定的物质包埋起来,提高其稳定性。 在食品加工中起膨松作用,同时可补充钙和磷元素。 促进食品发酵,产生气体使食品膨胀。 调节食品的酸度,具有独特的酸味。 为食品增添酸味,可与其他酸度调节剂配合使用。 能使食品中的油脂和水更好地融合,改善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和稳定作用,可提高食品的品质。 可补充钙元素,同时也能调节食品的酸度。 作为锌的补充剂,有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增强食品的鲜味,与谷氨酸钠等协同作用效果更佳。 为食品增添特殊的风味,提升食品的口感。 具有独特的鲜味,可用于增强食品的味道。 调节食品的酸度,在醋等食品中含量较高。 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食品中的油脂等成分不被氧化。
127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 酯
乳化剂
128 麦芽三糖
甜味剂、保湿剂
129 乳糖醇
甜味剂
130 异麦芽酮糖
甜味剂
131 低聚果糖
膳食纤维、甜味剂
132 低聚木糖
膳食纤维、甜味剂
133 低聚半乳糖
膳食纤维、甜味剂
134 植酸钠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一、食品添加剂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分类:按来源分:天然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一般化学合成品、人工合成天然同等物)按功能分:我国目前(2011年)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约2400种,其中添加剂334种,香料1853种,加工助剂158种,胶姆糖基础剂55种。

另有营养强化剂约200种。

(最实用)按安全性评价分♦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属于食品添加剂;♦农残、兽残等污染物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淀粉、蔗糖、食盐等食品加工配料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GB14880-2012):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

食品加工助剂:有助于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与食品本身无关。

如助滤、澄清、吸附、脱模、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

2、食品添加剂的意义和作用: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营养价值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和成分3)提高食品质量稳定性,改善食品感官性状4)便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和贮藏、3、带入原则:添加剂通过配料而进入制品中。

a 根据国标,食品配料中允许使用该食品添加剂b 食品配料中该添加剂的量不应超过允许的最大使用量c 应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使用这些配料,并且食品中该添加剂的含量不应超过由配料带入的水平d 由配料带入食品中的该添加剂的含量应明显低于直接将其添加到该食品中通常所需要的水平4、毒理学评价的目的:鉴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毒性。

毒理学试验的4个阶段:a.急性毒性试验——测定LD50b.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初步估计MNLc.亚慢性毒性试验——初步确定MNL: 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d.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确定MNL5、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指标LD50——半数致死量;MNL——最大无作用剂量;ADI——每日允许摄入量(简称“日允量”);GRAS ——一般公认为安全的;二、防腐剂1、防腐剂: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而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12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 2760-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963-2011 蜂蜜特此公告。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pdf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pdf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pdf蜂蜜.pdf时间:2011年5月13日下午主持人:宋树立(卫生部办公厅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媒体的朋友们,欢迎出席卫生部媒体通气会。

近期关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问题引起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卫生部非常重视,今天的通气会主要是介绍刚刚修订出台的四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情况。

我们邀请了卫生部监督局、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以及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的领导和专家,通报有关情况,并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

出席通气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卫生部监督局标准处处长张旭东;卫生部监督局评估处处长张志强;卫生部监督局督察处副处长史根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副所长王竹天,研究员吴永宁,副研究员樊永祥和王君;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处标准处处长高小蔷;副调研员李晓瑜。

下面请陈锐副局长向我们通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四项国家标准情况。

陈锐: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卫生部负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公布工作,最近公布了四项食品安全标准分别是:《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蜂蜜》(GB14963—2011)等4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报告略,见卫生部网站新闻稿:卫生部公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感谢媒体对食品安全工作一贯大力的支持,希望大家继续支持食品安全工作。

主持人:下面进入交流和媒体提问阶段,提问之前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

健康报:如何判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规定的食品标签真实、准确、通俗易懂,有科学依据的要求?樊永祥:《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了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一是食品标签标示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标签的文字、表述和宣传等;二是标签应当通俗易懂,有科学依据,不能标示任何封建迷信、贬低其他食品或者违反任何营养知识的内容。

三是标签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不得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者以欺骗性的文字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能利用食品的字号、大小、颜色的差距等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以饮料为例,如果产品是水、色素和香精香料生产的果味饮料,这种饮料不能以果汁来命名产品名称,更不能称为“纯果汁”或者标明果汁含量有多少,也不得以含有果汁要求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严卫星:这是国家标准对所有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对于企业来说,标签是对消费者的承诺,对社会的承诺。

凡是食品标签上标注的内容,就必须是真实的。

国际台:食品添加剂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食品添加剂存在哪些问题?我们的工作还有哪些亟待改善的地方?严卫星:我们一直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向社会和群众普及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知识。

媒体朋友很关注这个问题,也帮助我们为社会和消费者做广泛的宣传。

可能大家一般的印象是,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社会上统称为添加物和添加剂。

这是基本概念的错误。

从专业角度上,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是截然不同的两类物品。

非食用物质是食品中禁止使用的物品,涉及面很广,有相当不确定性和未知的东西,是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

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都是如此。

而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是按照标准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能够起到改善食品品质或者改变口感等方面作用。

食品工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对食品安全来说,食品添加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防腐剂,如果没有防腐剂,食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腐败变质了,加入防腐剂后,保质期延长了,让我们得到丰富的各种各样的食物。

国家公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并不是要求必须在食品中加入添加剂,而是对需要加添加剂的,则必须执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标准中规定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安全评价和工艺的必要性审查,这两者都符合要求后才会列入到我们的标准中去。

《食品安全法》公布后,我们加强了食品添加剂工艺使用必要性的审查,不是说符合安全性要求就可以了,工艺上必须有必要性。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和国际标准是基本接轨的。

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的食品添加剂来说,绝大部分或者说基本都是在国际或者各个国家已经广泛使用了的品种。

这些品种,有化学合成的,也有天然食物中提取的,都是经过很长时间使用,我们国家才将它列入标准允许使用。

只有很少的品种,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这些添加剂在我们国家有漫长的使用历史,也是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和安全考察,很多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已经长期使用过。

比方说中国所特有的品种,腐乳,红红的颜色,这是我们传统使用的红曲红,也列在添加剂名单里。

我国自主的东西非常少,大部分添加剂是国外广泛使用的,各个国家也批准使用的,国际组织也列入到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中。

对于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滞后的问题,食品用香料等品种还缺一部分产品标准。

由于各个国家的管理制度不一样,国际组织是通过列名单方式进行管理,我国是列名单和制定产品标准的管理方式,产品标准相对少一点,要求制定产品标准的呼声较高。

大家反映添加剂的问题,其实有很多时候更多是关注非食用物质问题,把这些东西都归为添加剂问题,其实是冤枉了添加剂。

添加剂标准,尤其确保安全方面,我觉得我们国家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与国际基本上是对接的。

所以,大家更多讲的是非食用物质这一块。

国际台:非食用物质等化学物质成百上千,在检测中存在很多困难,不可能都进行检测,怎么办?严卫星:近期的食品安全的问题,反映了几个方面情况。

第一,属于违法犯罪人为有意添加非食用物质,无论出于经济利益或其他动机,往奶中加亚硝酸盐,甚至为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达到谋财害命的目的。

我觉得这一类是属于以食品为载体的犯罪行为,不应该完全归为食品安全问题。

但这并不等于说政府不要管,而是要依据其他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这一类问题不完全等同于国际上通行认为的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有些属于为了牟取经济利益,以违法使用添加剂达到造假售假的目的。

如没有牛肉的说成食品中加了牛肉,有牛肉味,将没有苹果的果汁说成是苹果汁等。

这些问题如何看待?如果使用的添加剂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从安全的角度来说,一般不会构成太大的安全隐患。

当然这属于违法行为。

我们如何来看待这种违法行为?纳入食品安全还是纳入防范造假行为?国际社会大家都比较共识的,真正的食品安全,从科学上的角度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更多是在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过程中非人为污染带进来的,加工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这一类是我们更多需要关注的。

从政府的角度,有意的犯罪、造假都需要关注。

但是以哪个法律来调整,依据哪个法律来打击,大家可以进行讨论。

关于检测方法问题,对有意的犯罪,我们要采取一些检测和防范的措施,但是人为的犯罪,如果我们把建立所有非食用物质的检验方法作为预防犯罪手段的话,大家可想而知,这个工作如何来做呢?国家要投入多少钱?因为不知道会加什么东西?无论是国际经验也好还是国内所发生的案例也好,政府也在加紧制定“黑名单”,我们就公布出来了,也在抓紧制定黑名单的检验方法。

这些方法的问题,有些是可以制定方法的,有些是没法制定方法的,不是说所有的都可以制定方法,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京报:第一个问题,GB2760标准是否可以称作升格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成为国家标准之后,使用原则规定了不得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这些添加剂,如果还是有企业违反国家标准的话,在处罚力度上比过去也会更严格呢?第二个问题,关于水,GB2760中有77种食品添加剂物质是不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像大米、面粉,而水只列了天然矿泉水,是否其他瓶装水都可以添加添加剂?张旭东:GB2760是新发布的标准,并不是说原来没有添加剂使用的标准。

原来的是《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07年公布的。

这次修订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对添加剂的规定,对原有标准进行修订,添加剂既要符合安全性的要求,也要满足工艺必要性的要求。

从标准内容来看,比上一版本减少了一些品种。

按照《食品安全法》,这个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在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

《食品安全法》对不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法律上新的处罚制度,如经济赔偿,加大处罚力度等,涉嫌犯罪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标准规定了列入到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方可以使用,同时规定了应该在保证工艺的情况下,使用越少越好。

标准中也有不允许使用添加剂的食品名单,如生鲜食品、大米、植物油等初级农产品等,禁止添加添加剂。

第二个问题,关于水的问题,原来标准中规定了矿泉水,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对水使用添加剂的问题进一步明确。

我们正在对饮料通则在内的涉及到天然矿泉水和纯净水等标准进行清理整合,体现出新标准的要求,比如说水中是否可以添加气体呢?这些饮料、饮用水的标准还在进一步完善。

现在发布了新的标准,并不是说标准工作就一劳永逸了。

我们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生产工艺,及时对添加剂标准进行调整,增加或者撤销一些添加剂,或者调整使用范围。

要按照公开透明的要求,在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广泛听取食品的监管部门,各个行业协会、企业,尤其是消费者以及新闻媒体的意见,在标准修订过程中进行认真研究。

王竹天:食品添加剂的一些品种毒性非常低,有的已经是食物成分的一部分,比如某些淀粉。

对于这些产品的管理,一般是在良好生产规范(GMP)条件下使用。

所以在这样的规定条件下,使用范围是很宽的,但即使符合GMP条件,也不是说随便在水里面加气的。

在不允许添加的品种中,包括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和其他的饮用水。

77种可以按照生产需要使用的添加剂,可以用于饮用水,完全是一种误解。

需要我们加强标准的沟通和交流,也就是借今天这次机会,把这个问题很好地沟通一下。

严卫星: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规定了例外的情况,这种添加剂基本上在各类食品中都可以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觉得在各类食品,范围就很大了,还有一些种类食品是不允许添加的。

添加剂使用标准是肯定列入制,列入的可以使用,没有列入的不能使用,列入范围的才可以使用,没有列入范围不可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