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数求和的常用方法
级数求和的技巧与方法
级数求和的技巧与方法世间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而级数,作为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数列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对于级数的求和,是数学分析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级数求和的技巧和方法。
一、级数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级数和。
级数和指的是数列的和,只不过这个数列是由表达式得到的。
具体而言,如果有一个数列$\{a_n\}$,那么它对应的级数就是:$$S=\sum_{n=1}^{\infty}a_n=a_1+a_2+a_3+...$$而级数和也就是$S$的值。
在计算级数和时,我们需要用到各种技巧和方法,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二、收敛与发散在级数求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收敛和发散的概念。
如果一个级数的和可以被有限地表示,那么这个级数就是收敛的;反之,如果它的和不能被有限地表示,那么这个级数就是发散的。
要注意的是,有些级数是交替收敛的(即部分和的符号交替),有些是条件收敛的(即正、负项级数分别收敛),而有些是绝对收敛的(即正、负项级数分别收敛且绝对值级数收敛)。
这些收敛方式会影响到我们后面讲解的级数求和方法,需要特别注意。
三、重要技巧与方法1. 赋值变形法对于一些级数,如果我们对原始式子进行赋值变形,就能使其变得容易求和。
比如:$$\sum_{n=1}^{\infty}\frac{1}{n(n+1)}=\sum_{n=1}^{\infty}\left (\frac{1}{n}-\frac{1}{n+1}\right)=1$$这里使用了一个常见的技巧——部分分式分解,具体的证明过程略,可以自行思考。
通过赋值变形法,我们可以将原本比较复杂的级数转化为一个简单的几何级数或等差级数等等,从而完成求和的操作。
2. Telescoping SeriesTelescoping series是指那些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技巧使得级数的每一项之间产生会互相抵消的级数。
比如:$$\sum_{n=1}^{\infty}\frac{1}{n(n+1)}=\sum_{n=1}^{\infty}\left (\frac{1}{n}-\frac{1}{n+1}\right)=1$$这里使用了一个常见的技巧——部分分式分解,具体的证明过程略,可以自行思考。
级数的处理技巧
级数的处理技巧级数是数列的和。
数列是一列按照顺序排列的数字,而级数则是把数列中的每一项按照一定规律相加得到的结果。
在数学中,级数的处理技巧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求解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级数处理技巧。
一、等差级数的求和公式等差级数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之间的差都相等的级数。
如果等差级数的首项为a,公差为d,那么级数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 = (2a + (n-1)d)n/2这个公式非常有用,可以方便的求解等差级数的和。
例如,要求等差级数1+3+5+...+99的和,可以使用上述公式,代入a=1,d=2,n=50,得到Sn=2500.二、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等比级数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之间的比例都相等的级数。
如果等比级数的首项为a,公比为r,那么级数的前n项和Sn可以表示为:Sn = a(1-r^n)/(1-r)这个公式也非常重要,可以方便的求解等比级数的和。
例如,要求等比级数2+4+8+...+256的和,可以使用上述公式,代入a=2,r=2,n=9,得到Sn=510.三、特殊级数的求和方法除了常见的等差级数和等比级数,还有一些特殊级数,它们的求和方法也有一些特殊的技巧。
1. 调和级数调和级数是指级数的每一项都是倒数,即Sn=1+1/2+1/3+...+1/n。
调和级数在数学中经常出现,但其求和并不容易,因为随着级数的项数增多,每一项的值趋近于0,但是总和趋近于无穷大。
调和级数的求和公式为:Sn = Hn = 1 + 1/2 + 1/3 + ... + 1/n ≈ln(n) + γ其中,Hn表示调和级数的前n项和,γ为欧拉常数(约为0.57721)。
2. 幂级数幂级数是指级数的每一项都是某个变量的幂次,形如:Sn = a0 + a1x + a2x^2 + ... + anx^n,其中x为变量,a0、a1、a2等为常数。
幂级数也是一种重要的级数,在数学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特定的常数a0、a1、a2等,可以使用泰勒级数或者麦克劳林级数展开幂级数,并通过求导和整理的方式得到幂级数的和。
求级数的和的方法总结
求级数的和的方法总结求解级数的和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在数学中,级数是由一系列项组成的无穷序列,而求解级数的和就是对这些项进行求和运算得到的结果。
级数求和方法的总结如下:一、等差级数求和:等差级数是指级数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是相等的级数,求等差级数的和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公式法:等差级数和的公式为Sn = (n/2)(a1+an),其中n为级数的项数,a1为第一项,an为第n项。
通过代入这些值即可求得。
2. 差分法:将等差级数分解为两个等差数列之和,然后分别求和。
例如,Sn = (n/2)(a1+an) = (n/2)(a1+(a1+d(n-1))) = (2a1+d(n-1))(n/2) = (2a1+2d(n-1))(n/4) = 2(a1+d(n-1))(n/4)。
二、等比级数求和:等比级数是指级数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是相等的级数,求等比级数的和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公式法:等比级数和的公式为Sn = (a1 - an*r)/(1-r),其中n为级数的项数,a1为第一项,an为第n项,r为公比。
通过代入这些值即可求得。
2. 求和法:当公比r在-1到1之间时,等比级数和的求和公式可以通过不断地相加前n项来逼近真实值。
即Sn = a1/(1-r) - an*r/(1-r)。
三、收敛级数求和:收敛级数是指级数在求和过程中会逐渐趋于一个有限的值的级数。
常用的收敛级数求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逐项求和法:如果级数每一项能够逐项求和,那么可以通过逐项求和来求得级数的和。
例如,级数Sum(1/n^2) = 1/1^2 + 1/2^2 +1/3^2 + ...,可以通过逐项求和将级数的每一项相加来得到和。
2. 极限求和法:如果级数满足级数的通项能够构造成一个已知数列,那么可以通过求出这个数列的极限来得到级数的和。
例如,级数Sum(1/n) = 1/1 + 1/2 + 1/3 + ...,通过求出数列1/n的极限为0,可以得知级数的和为无穷大。
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及应用
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及应用在数学领域中,无穷级数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有趣的概念。
无穷级数就是指一连串无穷多个数字的和。
比如1+2+3+4+5+……便是一个无穷级数。
然而,对于无穷级数的求和问题,一般而言是没有简单的方法可以直接求得。
因此,学者们为了求解无穷级数的和而不断尝试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些无穷级数求和的方法及其实际应用。
1. 等比级数求和法等比级数的定义是一个级数的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某一常数倍数。
比如1+3+9+27+……就是一个等比级数,因为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3倍。
等比数列求和的通用公式便是:S = a1/(1-r)其中,S为等比数列的和,a1为初始项,r为公比。
例如1+3+9+27+……这个等比级数的公比为3,初始项为1,那么它的和值为:S = 1/(1-3) = -1/2从这个推论我们可以得出,对于任何一个公比值小于1的等比级数而言,它的和值均为有限值,而对于公比值大于等于1的等比级数来说,其和值会趋向于无限大或者无限小。
2. 泰勒级数求和法泰勒级数是一个函式在某一点的邻域内的幂级数展开式,通常来讲泰勒级数能够将一个函数近似地展开成一个无穷级数的和。
从这个角度出发,泰勒级数便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工具。
例如,我们可以将sin(x)展开成下面的无穷级数:sin(x) = x - x^3/3! + x^5/5! - x^7/7! + ...这个式子就是sin(x)的泰勒级数。
我们可以将其中的项数截断,在有限的项之下求出sin(x)的近似值,这便是泰勒级数的主要用途之一。
3. 二次收敛法二次收敛法又称为牛顿-黎曼收敛法,它同样是一种求解无穷级数和的有效方法。
通常来讲,对于大部分的收敛级数,利用这种方法能够得出较好的求和结果。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二次收敛法求解1+1/4+1/9+1/16+……的和。
这个级数可以被写成:1/1^2 + 1/2^2 + 1/3^2 + ...接着我们可以采取牛顿格式将其求和,先做差分运算得到:S1 = 1 - 1/4 + 1/9 - 1/16 + ...然后构造另外一个收敛级数:S2 = 1 + 1/2^2 + 1/3^2 + ...用二次收敛法将这个级数求和,得到:S2 = π^2 / 6接着利用上下式子相减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S1 + S2 = π^2 / 6进一步将S1、S2两个式子相加减,消去其中的奇数项、偶数项即可得到1+1/4+1/9+1/16+……的和值,即π^2/6。
级数求和常用方法
1.7方程式法 (3)1.8原级数转化为子序列求和 (3)1.9数项级数化为函数项级数求和 (3)1.10化数项级数为积分函数求原级数和 (4)1.11三角型数项级数转化为复数系级数 (4)1.12构造函数计算级数和 (5)1.13级数讨论其子序列 (5)1.14裂项法求级数和 (6)1.15裂项+分拆组合法 (7)1.16夹逼法求解级数和 (7)2函数项级数求和 (8)2.1方程式法 (8)2.2积分型级数求和 (8)2.3逐项求导求级数和 (9)2.4逐项积分求级数和 (9)2.5将原级数分解转化为已知级数 (10)2.6利用傅里叶级数求级数和 (10)2.7三角级数对应复数求级数和 (11)2.8利用三角公式化简级数 (12)2.9针对2.7的延伸 (12)2.10添加项处理系数 (12)2.11应用留数定理计算级数和 (13)2.12利用Beta函数求级数和 (14)参考文献 (15)级数求和的常用方法级数要首先考虑敛散性,但本文以级数求和为中心,故涉及的级数均收敛且不过多讨论级数敛散性问题.由于无穷级数求和是个无穷问题,我们只能得到一个n →∞的极限和.加之级数能求和的本身就困难,故本文只做一些特殊情况的讨论,而无级数求和的一般通用方法,各种方法主要以例题形式给出,以期达到较高的事实性.1数项级数求和1.1等差级数求和等差级数为简单级数类型,通过比较各项得到其公差,并运用公式可求和.11((1)22n n a a n n s na d +-=+=),其中1a 为首项,d 为公差 证明:12=++...+n s a a a ①,21s=+...++n a a a ② ①+②得:()12-112(+++...+(+)n n n s a a a a a a =+) 因为等差级数11...+n n a a a a +==所以1(2n n a a s +=)此证明可导出一个方法“首尾相加法”见1.2. 1.2首尾相加法此类型级数将级数各项逆置后与原级数四则运算由首尾各项四则运算的结果相同,便化为一简易级数求和. 例1:求01235...(21)n n n n n c c c n c +++++.解:01235...(21)n n n n n s c c c n c =+++++,210(21)...53n n n n n s n c c c c =++++,两式相加得:21012(22)(...)(1)2n n n n n n s n c c c c n +=++++=+⋅,即: 01235...(21)(1)2n n n n n n c c c n c n +++++=+.1.3等比级数求和等比级数为简单级数类型,通过比较各项得到其公比并运用公式可求和.当q =1,1s na =;当q ≠1,1(1)1n a q s q-=-,其中1a 为首项,q 为公比.证明:当q =1,易得1s na =,当q ≠1,11111=++...+n s a a q a q - ①, 2111=++...+n qs a q a q a q ②, ①-②得11(1)n q s a a q -=-.可以导出一种方法“错位相减”见下1.4 1.4错位相减法此方法通常适用于等差与等比级数混合型,通过乘以等比级数公比q ,再与原级数四则运算后化为等差或等比级数求和.例2:计算212n n -∑.解: 2313521...2222n n s -=++++ ①,21352121 (222)n n s --=++++ ②,②-①得: 121121************n n n k k k n k k k k k n s s s -===---=-=+-=+-=∑∑∑111121121213122212n n n n n n -----+-=---,lim n s →∞=3.1.5蕴含型级数相消法此类型级数本身各项之间有蕴含关系,通过观察可知多项展开会相互之间相消部分项,从而化简级数求和.例3:计算1ni =∑.解:将各项展开可得:(1...s =-+++++11==lim n s →∞= 1.6有理化法求级数和对于一些级数通项含有分式根式的级数,我们可以仿照数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理化”处理,以期达到能使得级数通项化简,最后整个级数都较容易求和.例4:计算1n ∞=.解:可以看出此级数含根式较多,因此尝试运用有理化的方法去处理,即通项n a =对其分母有理化得:−−−−=−分母有理化,则原级数可以采用本文中的1.5“蕴含型级数相消法”,则可以快速求得级数和的极限为1. 1.7方程式法此型级数通过一系列运算能建立级数和的方程式,通过解方程求解级数和.准确建立方程是关键问题,方程类型不固定,有类似与微分方程之类的,故要视具体情况建立方程,解方程也要准确,才能求出级数和.例5:计算2cos cos 2...cos n q q n q θθθ+++,其中1q <. 解:记2cos cos 2...cos =nq q n s q θθθ+++= =1cos nk k k q θ∑两边同时乘以cos 2q θ得[]+1+1=1=1cos cos cos =2=2cos+1+cos -1)nnk k k k k k k q s qq θθθθθ•••∑∑()( 即:+1222cos cos+1cos )(cos )2=n n n n q s q s q q q s q θθθθ+•++-+-()( 解此方程得:2122cos cos(1)cos =12cos n n q n q n q q s q q θθθθ++-++-+-22lim cos 12cos n q q s q q θθ→∞-=+-. 1.8原级数转化为子序列求和若下列条件成立[1]:(1)当n →∞时级数的通项0n a →(2)级数各项没有破坏次序的情况而得新序列n 1n b ∞=∑收敛于原级数 .例6:计算11111111111++-1+++-+++-+ (2345627893)()()().解:lim 0n n a →∞=,应用欧拉公式1111++...ln 23n c n e n++=++,其中c 为欧拉常数,0()n e n →→∞111111+++...+-1--...-2332s n n=3ln 3ln n n n n e e =-+-,lim ln3n s →∞=.1.9数项级数化为函数项级数求和数项级数化为相应函数项级数,再通过函数项级数求和,并赋予函数未知数相应未知数后记得相应原级数的和.例7:求级数和11135...n n ∞=••••∑(2-1).解:建立函数项级数2111()135...n n s x x n ∞-==••••∑(2-1)由函数敛散性知识可知其收敛域为(,)-∞+∞,将函数项级数逐项求导可得:'2211()1135...n n s x x n ∞-==+••••∑(2-3)=211111()135...n n x x xs x n ∞-=+=+••••∑(2-1),由此可知()s x 满足微分方程'()()1s x xs x -=,且易知(0)0s =,解此常微分方程得:221122()xx t dt s x ee-=⎰,令1x =则可以求出原级数和:211122s t eedt =⎰.1.10化数项级数为积分函数求原级数和将原级数通过化简,构造积分极限式,从而转化为积分求原级数和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构造积分式子是关键,一般原级数中通过四则运算将n 与积分中的分割相联系从而构造分割,建立级数与积分式子的桥梁.例8:计算11k n k∞=+∑,其中()n →∞.解:记1011111lim =ln21+1n n n k k dx s k n k n x n∞→∞==−−−−−−−−→==←−−−−−−−−++∑∑⎰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构造分割建立级数与积分的桥梁. 1.11三角型数项级数转化为复数系级数将三角型数项级数转化为复数域上的级数,由于复数的实部对应于数项级数,从而转化为求复数系级数进而求原级数和.例9[7]:设2cos cos 2...cos = n s q q n q θθθ+++,求s .解:由于1cos =nk k s q k θ=∑,令(cos sin )i z qe q i θθθ==+为复数,其中0,1,2...k =(cos sin )k k ik k z q e q k i k θθθ==+,其中1,2...k =,得:122011+...1(cos sin )(cos 2sin 2)+1n nk n k z z z z z q i q i z θθθθ+=-==+++=++++-∑ 323cos 2cos 3(cos3sin 3)+...+(cos sin )1cos n q q q i q n i n q θθθθθθθ++++=++2...+cos (sin )sin 2...sin nn q n i q qq n θθθθ++++而另一方面1111(cos(+1)sin(+1))11(cos sin )n n z q n i n z q i θθθθ++--+=--+=211-2cos q qθ+ {1221cos cos(1)cos(1)cos sin(1)sin n n n q q n q n q n θθθθθθ+++⎡⎤--+++++⎣⎦+ 212sin cos(1)sin sin(1)sin(1)cos n n n i q q n q n q n θθθθθθ+++⎡⎤-+-+++⎣⎦}取实部对应原级数和即得:12211(1cos cos(1)cos )1-2cos n n q qs q q n q n θθθθ+++=--+++即: 11221(1cos cos(1)cos 12cos )1-2cos n n s q q n q n q q q qθθθθθ++=--++-+-+ 当n →∞,且1q <时22lim cos 12cos n q q s q q θθ→∞-=+-.1.12构造函数计算级数和将级数各项转化为其它函数式子化简级数并求原级数和,关键在于各项的化简函数是否基本统一,如何选择函数式子才能有效化简,将级数参数化为函数式子中的未知数,并无一般的通用函数,选择函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感受这种方法,并从中体会这种方法.例10[7]:请计算下面的级数式子:记2323=1-+......)1111nn t t t t s t t t t t ++++++++()(,其中1t →-.解:构造函数式子:1()11x x xe f x e e --==++,此函数在[0,)+∞单调递减. 由于000(1)ln(1)|ln 211x xx x x e d e dx dx e e e--+∞+∞-+∞---+==-+=++⎰⎰, 令ln h t =-,满足11lim limln t t h t →→==0ln 1111hthe t eeh h----=-=-=,ln ln ()()1()11k t k hk kt k hk t e e f kh t e e ----===+++. 代入题目中的级数式子得:23231lim 1-+......)111n n t t t t t t t t t t -→+++++++()(+1= 011lim ()h h k e h f kh h -∞→=-∑=0011lim ()ln 21h xx h k e e h f kh dx h e --∞+∞-→=-==+∑⎰. 1.13级数讨论其子序列引理[1]:数列}{n s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s 的任一子序列都收敛且有相同的极限.特别的:数列}{n s 收敛于s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互补的子列}{2n s ,}{12-n s ,收敛于同一极限.推广可得:定理[1]:若级数∑∞=1n n a 通项满足当n →∞时, 0→n a (收敛判别的必要条件),∑∞=1n n a 收敛于s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部分和}{n s 的一个子序列}{np s 收敛于s ,其中p 满足:p 是某个正整数p =1,2,…将级数分情况讨论,化为多个子序列之和,利用原级数收敛则级数任意添加括号得到的级数和收敛于原级数和原理,通过求各个子序列之和求解原级数和,关键在于如何分解原级数为不同子序列,然而子序列相对于原级数来说易求些,这样方法才行之有效,这和1.6的“原级数转化为子序列求和”是不同的.分情况讨论在三角中讨论角的大小我们已不陌生,下面我们就看一个这样讨论角的幅度的例题.例11[6]:计算:12cos32n n n π∞=∑. 解:记12cos32n n n s π∞==∑,由级数敛散性知识可知,该级数绝对收敛.按幅度角的讨论将级数分解为:1{|3,0,1,2...}A n n k k ===,2{|31,0,1,2...}A n n k k ==+=,3{|32,0,1,2...}A n n k k ==+=.则:1232222coscos cos cos 3333=++2222n n n nn n A n A n A n n n n ππππ∞∞∞∞=∈∈∈∑∑∑∑331320002coscos +133+222k k k k k k πππ∞∞∞++====+∑∑∑() 1211+cos +cos +()2343k k πππ∞=∑3=01(())2 1115(1)148718=--=-,所以:12cos23127n n n s π∞==-=-∑. 1.14裂项法求级数和针对级数是分数形式,且满足分母为多项乘积形式,且各项之间相差一个相同的整数,裂项后各项就独立出来,而原来各项之间相差整数则裂项后新级数等价于求解某一个级数,其余新级数照此可求出,从而原级数和可以求出. 裂项一般形式:1111()()(+)x m x n n m x m x n=-+-++,此处m n >.例12:计算111...123234(1)(2)s n n n =+++++. 解:记1(1)(2)n a n n n =++,111[]2(1)(1)(2)n a n n n n =-+++ 针对11(1)nk k k =⋅+∑同理采用裂项法记111(1)1n b n n n n ==-++则11(1)nk k k =+∑=11111111111(1)()()()()+...+()2233445561n n −−−−−−−−−−→-+-+-+-+--←−−−−−−−−−−+裂项后后面项可以消去前面项部分这就是裂项法的好处! 11-1n +,111lim lim[1-]1(1)1nn n k k k n →∞→∞===++∑,所以 111111lim lim [](1)(2)2(1)(1)(2)nnn n k k k k k k k k k →∞→∞===++++++∑∑= 11111111lim lim()2(1)2(1)2n n n n k k k k k k +→∞→∞==--++∑∑=1111(1)2224--=. 1.15裂项+分拆组合法将裂项与分拆组合法合用在一起,运用裂项法分拆级数,再将分拆重新组合级数,由新级数返回求原级数和.例13:计算1(+1)(+2)n nn n n ∞=∑(+3).解:11235+1+2+3(+1)(+2)n n n n n n n ++-=(+3)111111251()(+1)(+2)3+1+2+33(+1)(+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3)(+3)=1125111()()3233464+--=. 1.16夹逼法求解级数和在数学分析中运用夹逼法则求解极限,在求极限和中我们也可以借鉴此方法,运用两个级数逼近原级数,最后两逼近级数和等于原级数和.例14[8]:设m 为一给定的正整数,求221,1n m nm n ∞=≠-∑. 解:12222221,11111m Nm m Nm Nn m n n n ms m n m n m n +-++=≠==+==+---∑∑∑ 1111111111[ (21122121)m Nn m m m m m m m m n m n +=+=++++++++-+-+--+∑] 1111111(1...1...)22222m m N N m m =+++------+ 21112...2122+1m m N m N N N m N +++++++<<且∞→N 时,2lim 0+1N mN →∞=,且2lim 0+2N m N m →∞=,所以23lim 04m N N s m +→∞=-,即2221,134n m nm n m ∞=≠=--∑ 2 函数项级数求和函数项级数和依据未知数x 的而定,因此在收敛域内寻找一个新函数去刻画级数和.2.1方程式法类似于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建立方程,通过方程求解求函数项级数和.例15:计算函数项级数23456()1 (21324135246)x x x x x s x x =+++++++ 解:由函数项级数收敛性知识可知题中函数项级数收敛半径为+∞,逐项求导得3'2()1 (2)x s x x x =++++即:'()1()s x xs x =+(0)1s =解此微分方程得:2222()(1)x t x s xe e dt -=+⎰.2.2积分型级数求和积分型级数求和显然直接求和会带来困难,通常积分也积不出来,所以要转化,将积分式子化简是个想法,通过变量替换等积分技术化简积分式子,再求级数和,所以关键在于处理积分式子,下面我们看个例题.例16:计算级数(21)220x k k k eππ∞+-=∑⎰.解:因为(2,(21x k k ππ∈+)),作变量替换t k x +=π2得:(21)(222200=x t tk k k k ee e e ππππππ+--+--=⎰⎰⎰)再根据:'22t t ee dt --=⎰⎰C +得:(422204tt tk ee e πππππ-+--=-+⎰⎰⎰)=4042|2eeπππ--=84042|24eeec ππππ---=.所以原级数=8211t k k eee ππππ∞----==-∑⎰. 2.3逐项求导求级数和根据幂级数逐项求导收敛半径不变原理,对原级数逐项求导后化为一些易求和的幂级数,再往回求积分,从而求原级数和.易知的级数往往是通过泰勒展式或者麦克劳林展式获得的。
级数求和的方法
级数求和的方法标题: 级数求和的方法正文:级数是一类重要的数学函数,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级数求和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级数求和方法,即对数级数求和。
假设有一个正整数n,我们定义一个级数:$$a_0 + a_1 + cdots + a_n = frac{1}{1 - x^n}$$其中,$a_0, a_1, cdots, a_n$是正整数,$x$是一个实数。
这个级数可以表示为:$$a_0 + a_1 + cdots + a_n = sum_{k=0}^{n} a_k x^k$$那么,级数求和公式如下:$$frac{1}{1 - x^n} = sum_{k=0}^{n} a_k x^k$$这里,$frac{1}{1 - x^n}$是一个常数函数,可以表示为:$$frac{1}{1 - x^n} = frac{1}{1 - x} cdot sum_{k=0}^{n} a_k x^k$$ 将级数和级数求和公式代入,可以得到:$$frac{1}{1 - x} cdot sum_{k=0}^{n} a_k x^k = a_0 + a_1 + cdots + a_n$$ 这就是级数求和公式。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任意级数。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以下两个级数的和:$$1 + 2 + cdots + 9 = frac{10}{1 - x^9}$$$$frac{1}{1 - x} cdot (1 + 2 + cdots + 9) = frac{10}{1 - x}$$将这两个级数代入级数求和公式,可以得到:$$frac{10}{1 - x} = sum_{k=0}^{9} a_k x^k$$$$10 = a_0 + a_1 + cdots + a_9$$$$a_0 = 1, a_1 = 2, cdots, a_9 = 10$$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对数级数求和的例子。
除了对数级数求和,还有其他的级数求和方法。
级数求和的八种方法
级数求和的八种方法一、列方程法:列方程法是通过将级数的部分项与一些已知的函数进行比较,然后列出方程,并求解得到级数的和。
常用的列方程法有以下几种:1.等差级数:等差级数是指级数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差都相等的级数。
求等差级数和的方法有两种常用的方式:(1)利用等差级数的通项公式:对于等差级数来说,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n - 1)d,其中a1是首项,d是公差,n是项数。
利用这个通项公式,可以列出等差级数的部分和Sn的表达式,然后求解得到 Sn 的值。
(2)利用等差级数的求和公式:等差级数的求和公式是 Sn = (a1 + an)n/2,其中n表示级数的项数,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
将对应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等差级数的和。
2.等比级数:等比级数是指级数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比例都相等的级数。
求等比级数和的方法有以下两种常见的方式:(1)利用等比级数的通项公式:对于等比级数来说,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1 * q^(n-1),其中a1是首项,q是公比,n是项数。
利用这个通项公式,可以列出等比级数的部分和Sn的表达式,然后求解得到 Sn 的值。
(2)利用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是Sn=a1*(1-q^n)/(1-q),其中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级数的项数。
将对应的值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等比级数的和。
二、借助公式法:由于有些级数的部分和难以直接计算,可以利用已知的级数求和公式,借助一些已知级数的和,表示成新的级数的和。
常见的借助公式法有以下几种:1.幂级数的求和公式:幂级数是指级数的每一项都是幂函数的项。
对于幂级数来说,有一些常用的求和公式,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幂级数表示成一个已知幂级数的和,从而利用已知的幂级数求和公式得到级数的和。
2.三角函数级数的求和公式:三角函数级数是指级数的每一项都是一个三角函数的项。
对于三角函数级数来说,有一些常用的求和公式,可以将一个复杂的三角函数级数表示成一个已知三角函数级数的和,从而利用已知的三角函数级数求和公式得到级数的和。
数学中的数列和级数求和
数学中的数列和级数求和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其中数列和级数求和是数学中一个重要且有趣的概念。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而级数是由数列中的项相加而得到的结果。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求解数列和级数的值,这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数学规律,还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数列求和数列求和是指将数列中的所有项相加,得到一个确定的值。
在数学中,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有等差数列求和和等比数列求和。
1. 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1,3,5,7,9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公差为2。
对于等差数列求和,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简化计算。
求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和,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n表示项数。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3,5,7,9,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计算其和。
首项a1为1,末项an为9,项数n为5。
代入公式得到Sn = (1 + 9) * 5 / 2 = 25。
2. 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1,2,4,8,16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公比为2。
对于等比数列求和,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简化计算。
求和公式:Sn = a1 * (1 - q^n) / (1 - q)其中,Sn表示等比数列的和,a1表示首项,q表示公比,n表示项数。
例如,对于等比数列1,2,4,8,16,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计算其和。
首项a1为1,公比q为2,项数n为5。
代入公式得到Sn = 1 * (1 - 2^5) / (1 - 2) = 31。
二、级数求和级数是指将数列中的所有项相加而得到的结果。
在数学中,常见的级数求和方法有等差级数求和和等比级数求和。
1. 等差级数求和等差级数是指级数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级数。
例如,1,3,5,7,9,...就是一个等差级数,其中公差为2。
对于等差级数求和,我们可以使用求和公式来简化计算。
级数求和的方法
解题方法与技巧级数求和的方法金丹丽 (安徽财贸学院基础部 蚌埠 233041)级数求和是级数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级数求和的方法作一探讨。
求级数和的方法一般有:一、利用级数收敛的定义根据收敛的定义,求收敛级数的和,归结为求部分和S n 的极限,即∑∞n =1u n =lim n →∞S n ,而求S n 的方法有:用公式、交叉相消、分项求和等。
例1 求∑∞n =1n(n +1)!分析 本例不能直接求得S n ,须先分项,然后求S n 。
解 由于u n =n(n +1)!=1n !-1(n +1)!所以 S n =12!+23!+…+n(n +1)!=(11!-12!)+(12!-13!)+…+(1n !-1(n +1)!)=1-1(n +1)!从而lim n →∞S n =lim n →∞[1-1(n +1)!]=1,故 ∑∞n =1u n =1例2 求12+322+523+…+2n -12n+… 解 S n =12+322+523+…+2n -12n12S n =122+323+524+…+2n -12n -1两式相减 12S n =12+222+223+…+22n -2n -12n +1=12(1+1+12+…+12n -1-2n -12n )=12(1+1-12n -11-12)-2n -12n 于是lim n →∞S n =1+11-12=3 即S =3例3 求下列两个级数的和:(1)q sin T +q 2sin2T +q 3sin3T +…+q n sin n T +…;(2)q co s T +q 2cos2T +q 3cos3T +…+q n co s n T +…;16 高等数学研究STU DIES IN CO LLEGE M AT HEM AT IC S V ol.4,No.2M a r.,2001收稿日期:2001—02—20。
其中|q |<1分析 本题可以利用定义来求和,但由于直接求部分和的极限有困难,因此,可利用欧拉公式,借助于求复数项级数∑∞n =1r n (r =qe i T )的和,以同时求得所给两个级数的和。
定积分的级数求和
定积分的级数求和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不同的数学概念,并学会了各种计算方法。
其中,定积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求出曲线下方某一段的面积。
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时需要对一些无穷级数进行求和,这时就可以利用定积分的方法来求解。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定积分的方法对某些级数进行求和。
一、级数的概念在介绍定积分的方法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级数的概念。
级数是由一串数列相加得到的无穷和,一般可以表示为:$$\sum_{n=1}^{\infty} a_n=a_1+a_2+a_3+...$$其中,$a_n$为级数的项。
二、级数的收敛性一个级数可能会收敛或发散。
如果一个级数的和是一个有限的数,那么这个级数就是收敛的;如果一个级数的和是无限的或者不存在,那么这个级数就是发散的。
在这里,我们不详细介绍级数的收敛性相关的定义和判定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三、级数求和方法对于一个已知的级数,我们可以使用很多不同的方法来求和。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定积分的方法。
1.级数求和公式如果一个级数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f(n)$,并且$f(n)$为一个连续的函数,那么该级数的和可以表示为一个定积分:$$\sum_{n=1}^{\infty} f(n)=\int_{1}^{\infty} f(x)dx $$这个式子的意义是:将一个区间$[1,\infty)$分成一个一个长度为1的子区间,然后将$f(x)$在每个子区间内的取值相加,最后取这些和的极限值。
举个例子,假设要求下面这个级数的和:$$\sum_{n=1}^{\infty} \frac{1}{n^2}$$这个级数的通项公式为$f(n)=\frac{1}{n^2}$,而$\frac{1}{n^2}$在$[1,\infty)$上是连续的。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公式$\sum_{n=1}^{\infty} f(n)=\int_{1}^{\infty} f(x)dx$来求出该级数的和:$$\sum_{n=1}^{\infty} \frac{1}{n^2}= \int_{1}^{\infty}\frac{1}{x^2}dx=\left[-\frac{1}{x}\right]_{1}^{\infty}=1$$这个结果表示$\sum_{n=1}^{\infty} \frac{1}{n^2}$的和等于1。
浅谈求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方法
浅谈求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方法
求幂级数的和函数是求解常微分积分方程和其他舍入误差计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用于从两个不同的函数中计算出和的结果。
它的基本方法包括:
1.分拆求和:将同一函数的每部分幂级数单独求和,然后组合两部分求得总和函数。
2.递推法:设置一个初始值,然后逐步地求得幂级数的每一项,最终把它们组合起来,计算出总和函数。
3.级数收敛:利用函数和它的导数两个极限可以把不同幂级数求和,得到总和函数。
4.差分法:同样利用函数和它的导数,这种方法与级数收敛相比更复杂许多。
5.泰勒级数:这种方法使用一组特定的等比级数来计算求和函数,它可以把不同形式的功能组合在一起,计算出总和函数。
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求解问题时应考虑合理的方法,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求幂级数的和函数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求解的技术有助于准确的数值分析结果。
对数级数裂项求和方法总结
对数级数裂项求和方法总结
引言
对数级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处理对数级数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其进行求和。
当级数的项数较多时,直接对级数进行求和可能会非常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来简化求和过程。
主要方法
1. 裂项求和法
裂项求和法是对数级数求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级数的项分解为两个或多个部分,然后对这些部分分别求和,最后再将它们合并得到级数的总和。
2. Telescoping Series
Telescoping Series(也称为望远镜级数)是另一种常见的裂项
求和方法。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对级数的每一项进行合理的分解,
使得中间项的部分可以相互抵消,最终得到一个简单的表达式进行
求和。
3. 幂级数的求和公式
当对数级数是幂级数的形式时,我们可以利用幂级数的求和公
式来求解。
常见的幂级数求和公式包括泰勒级数和麦克劳林级数等。
通过将级数展开成幂级数的形式,我们可以利用求和公式来求解级
数的和。
应用领域
对数级数的求和方法在数学和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
们被用于计算复杂的数学函数、求解微积分问题、解决生物学和物
理学中的模型等。
这些方法帮助人们简化计算过程,提高求解的准
确性和效率。
结论
对数级数的求和是数学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裂项求和法、Telescoping Series以及幂级数的求和公式,我们可以简化对数级数的求和过程。
这些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解决复杂的数学和工程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无穷级数求和方法综述
无穷级数求和方法综述无穷级数求和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级数的收敛性和求和结果。
在数学中,无穷级数是指无限多个数的和,其中每个数都有一个特定的位置,通常按照自然数的顺序排列。
然而,对于一些无穷级数,我们很难直接计算其和,因此需要寻找不同的求和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方法等差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数列形式,其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相等。
对于一个等差数列的无穷级数,我们可以通过求解等差数列的和公式来计算其和。
对于等差数列a、a+d、a+2d、... ,其前 n 项和可以表示为 Sn = (n/2)(2a + (n-1)d),其中 a 是数列的首项,d 是公差。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求得无穷级数的和。
2. 几何级数求和方法几何级数是一种特殊的无穷级数形式,其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相等。
对于一个几何级数 a、ar、ar²、... ,如果 0 < |r| < 1,那么这个级数将收敛,并且其和可表示为 S = a / (1-r)。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几何级数的和。
3. 泰勒级数求和方法泰勒级数是一种用多项式逼近一个函数的级数展开形式。
泰勒级数可以将一个函数表示为无穷项的级数,其中每一项都依赖于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值。
通过使用泰勒级数,我们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函数转化为无穷级数形式,从而进行求和。
然而,对于某些函数来说,需要考虑级数的收敛性和收敛域。
4. 综合运用换元、分解、定积分等方法除了以上常见的求和方法之外,还可以综合运用换元、分解、定积分等方法来求解无穷级数的和。
这些方法通常用于处理一些特殊的级数形式,例如柯西-黎曼级数、傅里叶级数等。
通过巧妙地变换级数的形式,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简化的求和公式,从而计算级数的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无穷级数求和时,我们必须考虑级数的收敛性。
一个无穷级数只有在其部分和序列收敛于某个有限值时,才有意义。
对于发散的级数,其和无法定义。
总结起来,无穷级数求和方法综述了四种常见的求和方法:等差数列求和、几何级数求和、泰勒级数求和以及综合运用换元、分解、定积分等方法。
级数求和的八种方法
级数求和的八种方法级数求和是高等数学课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
求和的方法因级数的性质和特点而异,下面介绍了八种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求和问题。
一、部分分式分解法部分分式分解是可用于求解一般有理函数的技术,可以将一个消去精度高的有理函数转换为单项式之和。
则,若级数为$\sum_{k=1}^{n}\frac{1}{k(k+1)}$,那么就有因此原级数可以改写为用局部熟知来代替繁琐的求和,求和得到$\sum_{k=1}^{n}(\frac{1}{k}-\frac{1}{k+1})=\frac{1}{1}-\frac{1}{2}+\frac{1}{2} -\frac{1}{3}+……+\frac{1}{n}-\frac{1}{n+1}=1-\frac{1}{n+1}$二、递推法定义$a_n$表示级数前n项总和,即则有$S_{1}=a_{1}$$S_{2}=a_{1}+a_{2}=S_{1}+a_{2}$……若能求出$a_n$的通项公式,则可以利用递推计算出$S_n$。
三、换序法如果知道级数的其中一项的值,那么就可以通过改变级数项的序列来大大简化求和问题。
换序法不影响级数的总和,因此只要找到如下的项$a_{n1},a_{n2},a_{n3},……,a_{nm}$,其中每一个$m$都满足那么原级数就可以换为$S_n=(a_1+a_2+a_3+……+a_{n_1-1})+(a_{n_1}+a_{n_2}+……+a_{n_m})+(a_{n_{m+1}}+……+a_n)$四、差分法对于一个级数,有时候会出现一个有规律的序列。
我们可以使用差分法来求解这个序列。
定义级数的前$n$项的差分序列为其中,$\Delta{a_k}=a_{k+1}-a_k$对于单调不降(单调不增)的数列,通过差分可以得到一个常数序列。
因此,级数前$n$项和可以表示为:$S_n=\frac{1}{2}a_1+\sum_{k=2}^{n}(\Delta{a_1}+\Delta{a_2}+……+\Delta{a_{k-1} })$五、Euler变换在求解级数之前,我们可以将级数转化为某个未知函数的级数,再进行求解。
幂级数的和函数6个基本公式
幂级数的和函数6个基本公式幂级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在微积分、数论和物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求和函数方面,幂级数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基本公式。
以下是六个基本的幂级数求和函数公式。
1.幂级数的等比级数求和公式幂级数的等比级数求和公式是幂级数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求和公式。
假设幂级数为∑(n=0,∞)aₙxⁿ,其中aₙ是系数,x是变量。
如果,x,<1,等比级数收敛于a₀/(1-x)。
∑(n=0,∞)aₙxⁿ=a₀+a₁x+a₂x²+...当,x,<1时,等比级数收敛于a₀/(1-x)。
2.幂级数的几何级数求和公式几何级数是一种特殊的等比级数,其中公比为常数。
幂级数的几何级数求和公式适用于公比为常数的幂级数。
假设幂级数为∑(n=0,∞)aₙxⁿ,其中aₙ是系数,x是变量。
如果,x,<1,几何级数收敛于a₀/(1-x)。
∑(n=0,∞)aₙxⁿ=a₀+a₁x+a₂x²+...当,x,<1时,几何级数收敛于a₀/(1-x)。
3.幂级数的反常积分求和公式幂级数的反常积分求和公式用于求解幂级数的积分。
假设幂级数为∑(n=0,∞)aₙxⁿ,其中aₙ是系数,x是变量。
对幂级数进行反常积分,得到的结果是∑(n=0,∞)aₙxⁿ⁺¹/(n+1)。
∫[0, x] ∑(n=0,∞) aₙtⁿ dt = ∑(n=0,∞) aₙxⁿ⁺¹ / (n + 1)4.幂级数的导数求和公式幂级数的导数求和公式用于求解幂级数的导数。
假设幂级数为∑(n=0,∞)aₙxⁿ,其中aₙ是系数,x是变量。
对幂级数进行求导,得到的结果是∑(n=1,∞)aₙnxⁿ⁻¹。
d/dx ∑(n=0,∞) aₙxⁿ = ∑(n=1,∞) aₙn xⁿ⁻¹5.幂级数的积分求和公式幂级数的积分求和公式用于求解幂级数的积分。
假设幂级数为∑(n=0,∞)aₙxⁿ,其中aₙ是系数,x是变量。
数学中的数列和级数计算方法
数学中的数列和级数计算方法数学中,数列和级数是重要的概念。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值,而级数是将数列中的数值进行求和的过程。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数列的和以及级数的值,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列和级数计算方法。
一、数列求和1. 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Sn = (n/2) * (a1 + an)这个公式是通过将等差数列倒序排列然后相加的结果,再除以2得到的。
2. 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0),第n项为an,则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Sn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Sn = (a1 * (1 - q^n))/(1 - q)这个公式是通过等比数列的性质推导出来的,可以直接使用。
3. 斐波那契数列求和斐波那契数列是指第一个和第二个数都为1,之后的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的数列。
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和Sn的方法可以使用递推公式来实现:Sn = F(n+2) - 1其中F(n)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
二、级数求值1. 等差级数求值等差级数是指将等差数列中的每一项进行求和得到的级数。
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等差级数的求值公式如下:S = (a1 + an) * n / 2其中n表示级数的项数,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
2. 等比级数求值等比级数是指将等比数列中的每一项进行求和得到的级数。
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q≠0),等比级数的求值公式如下:S = a1 / (1 - q)其中q的绝对值必须小于1,否则级数不存在。
3. 调和级数求值调和级数是指级数的每一项是倒数的数列。
调和级数的求值公式如下:S = 1 + 1/2 + 1/3 + ... + 1/n调和级数在n趋于无穷大时发散,即其和无限大。
专题17 级数求和
⎝ n=0
⎠ ⎝ n=0
⎠
=
⎜⎜⎝⎛
x2 1− x
⎟⎟⎠⎞″
+
⎜⎛ ⎝
1
x −
x
⎟⎞′ ⎠
=
⎜⎛ ⎝
−
(
x
+
1)
+
1
1 −
x
⎟⎞″ ⎠
+
⎜⎛ ⎝
−1
+
1
1 −
x
⎟⎞′ ⎠
= 3−x (1 − x)3
x ∈ (−1,1).
∑∞
【例 4】求幂级数
xn 的收敛域及和函数.
n=1 n(n +1)
【解】 易求得该幂级数收敛域为[−1,1] .
x)
∫ ∫ ∫ S(x) =
x S′(t)dt =
x
ln(1+ t)dt −
x
ln(1− t)dt
0
0
0
= (1+ x) ln(1+ x) + (1− x)ln(1− x)
又 S(1) = lim S(x) = 2ln 2, S(−1) = lim S(x) = 2ln 2,
x→1−
x →−1+
所以
∑∞
令 S(x) =
xn
n=1 n(n + 1)
当 0 < x ≤ 1时,
x ∈[−1,1] . 当 x = 0 时, S(x) = 0 .
∑ ∑ ∑ ∑ ∞
S(x) =
xn
= ∞ x n − ∞ x n = − ln(1 − x) − 1 ∞ x n+1
n=1 n(n + 1) n=1 n n=1 n + 1
幂级数如何求和函数
幂级数如何求和函数幂级数是指一系列项按照指数逐渐增大的级数。
求和函数则是求级数的和的函数。
本文将介绍如何求解幂级数的和,并且提供一些常见的幂级数求和函数。
一、求解幂级数的和的一般方法求解幂级数的和的一般方法有两种:确定递推关系和使用积分法。
1.确定递推关系法假设我们有一个幂级数∑(a_n*x^n)。
要求解该级数的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确定递推关系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各项之间的关系。
这可以通过观察级数的表达式来得到,或者通过对级数进行变换得到。
例如,有些级数可以通过不同项之间的代数关系来变换为已知的级数。
步骤2:求解递推关系根据第一步得到的递推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迭代计算的方式求解级数的各项。
步骤3:计算和值将上一步求得的各项进行累加,即可得到级数的和值。
2.积分法对于一些幂级数,我们可以通过积分法求解级数的和。
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求解原函数将级数∑(a_n*x^n)求导生成∑(a_n*n*x^(n-1)),然后求得原函数F(x)。
步骤2:确定积分常数由于幂级数的每一项都是原函数的导数,所以在确定积分常数时需要记住每一项的常数项。
步骤3:计算和值将上一步求得的原函数在积分区间内进行求解,并用积分常数进行修正,即可得到级数的和值。
二、常见的幂级数求和函数1.几何级数的求和函数几何级数是指形如∑(a*x^n)的级数,其中a是常数。
几何级数的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S=a/(1-x)其中a是首项的值,x是公比的值。
2.泰勒级数的求和函数泰勒级数是一类特殊的幂级数,可以用来逼近各种函数的值。
泰勒级数的和可以通过将函数展开为幂级数来求解。
例如,e^x的泰勒级数展开为∑(x^n/n!),其中n!表示阶乘的值。
3.特殊函数的求和函数许多特殊函数在数学中都有相应的幂级数展开式,因此可以通过求和幂级数来计算特殊函数的值。
例如,对于正弦函数 sin(x),它的幂级数展开为∑((-1)^n *x^(2n+1) / (2n+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方程式法 (3)1.8原级数转化为子序列求和 (3)1.9数项级数化为函数项级数求和 (3)1.10化数项级数为积分函数求原级数和 (4)1.11三角型数项级数转化为复数系级数 (4)1.12构造函数计算级数和 (5)1.13级数讨论其子序列 (5)1.14裂项法求级数和 (6)1.15裂项+分拆组合法 (7)1.16夹逼法求解级数和 (7)2函数项级数求和 (8)2.1方程式法 (8)2.2积分型级数求和 (8)2.3逐项求导求级数和 (9)2.4逐项积分求级数和 (9)2.5将原级数分解转化为已知级数 (10)2.6利用傅里叶级数求级数和 (10)2.7三角级数对应复数求级数和 (11)2.8利用三角公式化简级数 (12)2.9针对2.7的延伸 (12)2.10添加项处理系数 (12)2.11应用留数定理计算级数和 (13)2.12利用Beta函数求级数和 (14)参考文献 (15)级数求和的常用方法级数要首先考虑敛散性,但本文以级数求和为中心,故涉及的级数均收敛且不过多讨论级数敛散性问题.由于无穷级数求和是个无穷问题,我们只能得到一个n →∞的极限和.加之级数能求和的本身就困难,故本文只做一些特殊情况的讨论,而无级数求和的一般通用方法,各种方法主要以例题形式给出,以期达到较高的事实性.1数项级数求和1.1等差级数求和等差级数为简单级数类型,通过比较各项得到其公差,并运用公式可求和.11((1)22n n a a n n s na d +-=+=),其中1a 为首项,d 为公差 证明:12=++...+n s a a a ①,21s=+...++n a a a ② ①+②得:()12-112(+++...+(+)n n n s a a a a a a =+) 因为等差级数11...+n n a a a a +==所以1(2n n a a s +=)此证明可导出一个方法“首尾相加法”见1.2. 1.2首尾相加法此类型级数将级数各项逆置后与原级数四则运算由首尾各项四则运算的结果相同,便化为一简易级数求和.例1:求01235...(21)n n n n n c c c n c +++++.解:01235...(21)n n n n n s c c c n c =+++++,210(21)...53n n n n n s n c c c c =++++,两式相加得:21012(22)(...)(1)2n n n n n n s n c c c c n +=++++=+⋅,即: 01235...(21)(1)2n n n n n n c c c n c n +++++=+.1.3等比级数求和等比级数为简单级数类型,通过比较各项得到其公比并运用公式可求和.当q =1,1s na =;当q ≠1,1(1)1n a q s q-=-,其中1a 为首项,q 为公比.证明:当q =1,易得1s na =,当q ≠1,11111=++...+n s a a q a q - ①, 2111=++...+n qs a q a q a q ②, ①-②得11(1)n q s a a q -=-.可以导出一种方法“错位相减”见下1.41.4错位相减法此方法通常适用于等差与等比级数混合型,通过乘以等比级数公比q ,再与原级数四则运算后化为等差或等比级数求和.例2:计算212n n -∑.解: 2313521...2222n n s -=++++ ①,21352121 (222)n n s --=++++ ②,②-①得: 121121************n n n k k k n k k k k k n s s s -===---=-=+-=+-=∑∑∑111121121213122212n n n n n n -----+-=---,lim n s →∞=3.1.5蕴含型级数相消法此类型级数本身各项之间有蕴含关系,通过观察可知多项展开会相互之间相消部分项,从而化简级数求和.例3:计算1ni =∑.解:将各项展开可得:(1...s =-+++++11==lim n s →∞= 1.6有理化法求级数和对于一些级数通项含有分式根式的级数,我们可以仿照数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理化”处理,以期达到能使得级数通项化简,最后整个级数都较容易求和.例4:计算1n ∞=.解:可以看出此级数含根式较多,因此尝试运用有理化的方法去处理,即通项n a =对其分母有理化得:−−−−=−分母有理化,则原级数可以采用本文中的1.5“蕴含型级数相消法”,则可以快速求得级数和的极限为1. 1.7方程式法此型级数通过一系列运算能建立级数和的方程式,通过解方程求解级数和.准确建立方程是关键问题,方程类型不固定,有类似与微分方程之类的,故要视具体情况建立方程,解方程也要准确,才能求出级数和.例5:计算2cos cos 2...cos n q q n q θθθ+++,其中1q <.解:记2cos cos 2...cos =nq q n s q θθθ+++= =1cos nk k k q θ∑两边同时乘以cos 2q θ得[]+1+1=1=1cos cos cos =2=2cos+1+cos -1)nnk k k k k k k q s qq θθθθθ•••∑∑()( 即:+1222cos cos+1cos )(cos )2=n n n n q s q s q q q s q θθθθ+•++-+-()( 解此方程得:2122cos cos(1)cos =12cos n n q n q n q q s q q θθθθ++-++-+-22lim cos 12cos n q q s q q θθ→∞-=+-. 1.8原级数转化为子序列求和若下列条件成立[1]:(1)当n →∞时级数的通项0n a →(2)级数各项没有破坏次序的情况而得新序列n 1n b ∞=∑收敛于原级数 .例6:计算11111111111++-1+++-+++-+ (2345627893)()()().解:lim 0n n a →∞=Q ,应用欧拉公式1111++...ln 23n c n e n++=++,其中c 为欧拉常数,0()n e n →→∞111111+++...+-1--...-2332s n n =3ln 3ln n n n n e e =-+-,lim ln3n s →∞=.1.9数项级数化为函数项级数求和数项级数化为相应函数项级数,再通过函数项级数求和,并赋予函数未知数相应未知数后记得相应原级数的和.例7:求级数和11135...n n ∞=••••∑(2-1).解:建立函数项级数2111()135...n n s x x n ∞-==••••∑(2-1)由函数敛散性知识可知其收敛域为(,)-∞+∞,将函数项级数逐项求导可得:'2211()1135...n n s x x n ∞-==+••••∑(2-3)=211111()135...n n x x xs x n ∞-=+=+••••∑(2-1),由此可知()s x 满足微分方程'()()1s x xs x -=,且易知(0)0s =,解此常微分方程得:221122()xx t dt s x ee-=⎰,令1x =则可以求出原级数和:211122s t eedt =⎰.1.10化数项级数为积分函数求原级数和将原级数通过化简,构造积分极限式,从而转化为积分求原级数和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构造积分式子是关键,一般原级数中通过四则运算将n 与积分中的分割相联系从而构造分割,建立级数与积分式子的桥梁.例8:计算11k n k∞=+∑,其中()n →∞.解:记1011111lim =ln21+1n n n k k dx s k n k n x n∞→∞==−−−−−−−−→==←−−−−−−−−++∑∑⎰分子分母同时除以构造分割建立级数与积分的桥梁. 1.11三角型数项级数转化为复数系级数将三角型数项级数转化为复数域上的级数,由于复数的实部对应于数项级数,从而转化为求复数系级数进而求原级数和.例9[7]:设2cos cos 2...cos = n s q q n q θθθ+++,求s .解:由于1cos =nk k s q k θ=∑,令(cos sin )i z qe q i θθθ==+为复数,其中0,1,2...k =(cos sin )k k ik k z q e q k i k θθθ==+,其中1,2...k =,得:122011+...1(cos sin )(cos 2sin 2)+1n nk n k z z z z z q i q i z θθθθ+=-==+++=++++-∑ 323cos 2cos 3(cos3sin 3)+...+(cos sin )1cos n q q q i q n i n q θθθθθθθ++++=++2...+cos (sin )sin 2...sin nn q n i q qq n θθθθ++++而另一方面1111(cos(+1)sin(+1))11(cos sin )n n z q n i n z q i θθθθ++--+=--+=211-2cos q q θ+ {1221cos cos(1)cos(1)cos sin(1)sin n n n q q n q n q n θθθθθθ+++⎡⎤--+++++⎣⎦+ 212sin cos(1)sin sin(1)sin(1)cos n n n i q q n q n q n θθθθθθ+++⎡⎤-+-+++⎣⎦g g }取实部对应原级数和即得:12211(1cos cos(1)cos )1-2cos n n q qs q q n q n θθθθ+++=--+++即: 11221(1cos cos(1)cos 12cos )1-2cos n n s q q n q n q q q qθθθθθ++=--++-+-+当n →∞,且1q <时22lim cos 12cos n q q s q q θθ→∞-=+-.1.12构造函数计算级数和将级数各项转化为其它函数式子化简级数并求原级数和,关键在于各项的化简函数是否基本统一,如何选择函数式子才能有效化简,将级数参数化为函数式子中的未知数,并无一般的通用函数,选择函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感受这种方法,并从中体会这种方法.例10[7]:请计算下面的级数式子:记2323=1-+......)1111nn t t t t s t t t t t ++++++++()(,其中1t →-.解:构造函数式子:1()11x x xe f x e e--==++,此函数在[0,)+∞单调递减. 由于000(1)ln(1)|ln 211x xx x x e d e dx dx e e e--+∞+∞-+∞---+==-+=++⎰⎰, 令ln h t =-,满足11lim limln t t h t →→==0ln 1111hthe t eeh h----=-=-=g ,ln ln ()()1()11k t k hk kt k hk t e e f kh t e e ----===+++. 代入题目中的级数式子得:23231lim 1-+......)111n n t t t t t t t t t t -→+++++++()(+1= 011lim ()h h k e h f kh h -∞→=-∑=0011lim ()ln 21h xx h k e e h f kh dx h e --∞+∞-→=-==+∑⎰.1.13级数讨论其子序列引理[1]:数列}{n s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s 的任一子序列都收敛且有相同的极限.特别的:数列}{n s 收敛于s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互补的子列}{2n s ,}{12-n s ,收敛于同一极限.推广可得:定理[1]:若级数∑∞=1n n a 通项满足当n →∞时, 0→n a (收敛判别的必要条件),∑∞=1n n a 收敛于s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部分和}{n s 的一个子序列}{np s 收敛于s ,其中p 满足:p 是某个正整数p =1,2,…将级数分情况讨论,化为多个子序列之和,利用原级数收敛则级数任意添加括号得到的级数和收敛于原级数和原理,通过求各个子序列之和求解原级数和,关键在于如何分解原级数为不同子序列,然而子序列相对于原级数来说易求些,这样方法才行之有效,这和1.6的“原级数转化为子序列求和”是不同的.分情况讨论在三角中讨论角的大小我们已不陌生,下面我们就看一个这样讨论角的幅度的例题.例11[6]:计算:12cos32n n n π∞=∑.解:记12cos32n n n s π∞==∑,由级数敛散性知识可知,该级数绝对收敛.按幅度角的讨论将级数分解为:1{|3,0,1,2...}A n n k k ===,2{|31,0,1,2...}A n n k k ==+=,3{|32,0,1,2...}A n n k k ==+=.则:1232222coscos cos cos 3333=++2222n n n nn n A n A n A n n n n ππππ∞∞∞∞=∈∈∈∑∑∑∑33132002coscos +133+222k k k k k k πππ∞∞∞++====+∑∑∑() 1211+cos +cos +()2343k k πππ∞=∑3=01(())2 1115(1)148718=--=-g ,所以:12cos23127n n n s π∞==-=-∑. 1.14裂项法求级数和针对级数是分数形式,且满足分母为多项乘积形式,且各项之间相差一个相同的整数,裂项后各项就独立出来,而原来各项之间相差整数则裂项后新级数等价于求解某一个级数,其余新级数照此可求出,从而原级数和可以求出.裂项一般形式:1111()()(+)x m x n n m x m x n=-+-++,此处m n >.例12:计算111...123234(1)(2)s n n n =+++++g g g g g g . 解:记1(1)(2)n a n n n =++g g ,111[]2(1)(1)(2)n a n n n n =-+++ 针对11(1)nk k k =⋅+∑同理采用裂项法记111(1)1n b n n n n ==-++则11(1)nk k k =+∑=11111111111(1)()()()()+...+()2233445561n n −−−−−−−−−−→-+-+-+-+--←−−−−−−−−−−+裂项后后面项可以消去前面项部分这就是裂项法的好处! 11-1n +,111lim lim[1-]1(1)1nn n k k k n →∞→∞===++∑,所以 111111lim lim [](1)(2)2(1)(1)(2)nnn n k k k k k k k k k →∞→∞===++++++∑∑= 11111111lim lim()2(1)2(1)2n n n n k k k k k k +→∞→∞==--++∑∑=1111(1)2224--=. 1.15裂项+分拆组合法将裂项与分拆组合法合用在一起,运用裂项法分拆级数,再将分拆重新组合级数,由新级数返回求原级数和.例13:计算1(+1)(+2)n nn n n ∞=∑(+3).解:11235+1+2+3(+1)(+2)n n n n n n n ++-=Q(+3)111111251()(+1)(+2)3+1+2+33(+1)(+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3)(+3)=1125111()()3233464+--=. 1.16夹逼法求解级数和在数学分析中运用夹逼法则求解极限,在求极限和中我们也可以借鉴此方法,运用两个级数逼近原级数,最后两逼近级数和等于原级数和.例14[8]:设m 为一给定的正整数,求221,1n m nm n ∞=≠-∑. 解:12222221,11111m Nm m Nm Nn m n n n m s m n m n m n+-++=≠==+==+---∑∑∑ 1111111111[ (21122121)m Nn m m m m m m m m n m n +=+=++++++++-+-+--+∑] 1111111(1...1...)22222m m N N m m =+++------+ 21112...2122+1m m N m N N N m N +++++++Q <<且∞→N 时,2lim 0+1N mN →∞=,且2lim 0+2N m N m →∞=,所以23lim 04m N N s m +→∞=-,即2221,134n m nm n m ∞=≠=--∑ 2 函数项级数求和函数项级数和依据未知数x 的而定,因此在收敛域内寻找一个新函数去刻画级数和.2.1方程式法类似于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建立方程,通过方程求解求函数项级数和.例15:计算函数项级数23456()1 (21324135246)x x x x x s x x =+++++++g g g g g g 解:由函数项级数收敛性知识可知题中函数项级数收敛半径为+∞,逐项求导得3'2()1 (2)x s x x x =++++即:'()1()s x xs x =+(0)1s =Q解此微分方程得:2222()(1)x t x s x e e dt -=+⎰.2.2积分型级数求和积分型级数求和显然直接求和会带来困难,通常积分也积不出来,所以要转化,将积分式子化简是个想法,通过变量替换等积分技术化简积分式子,再求级数和,所以关键在于处理积分式子,下面我们看个例题.例16:计算级数(21)220x k k k eππ∞+-=∑⎰.解:因为(2,(21x k k ππ∈+)),作变量替换t k x +=π2得:(21)(222200=xt tk k k k ee e e ππππππ+--+--=⎰⎰⎰)再根据:'22t t ee dt --=⎰⎰C +得:(422204tt tk ee e πππππ-+--=-+⎰⎰⎰)=4042|2eeπππ--=84042|24eeec ππππ---=.所以原级数=8211t k k eee ππππ∞----==-∑⎰. 2.3逐项求导求级数和根据幂级数逐项求导收敛半径不变原理,对原级数逐项求导后化为一些易求和的幂级数,再往回求积分,从而求原级数和.易知的级数往往是通过泰勒展式或者麦克劳林展式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