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对比

合集下载

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小说比较

七、中西爱情小说比较
1、情感表达的差异 中国:含蓄内敛;注重外在表现的描述;克制 感情。 西方:直率冲动;注重内在心里描写;不克制 情感。 2、结构与内容上的差异 中国:忽略男女主人公相恋的过程,侧重于他 们爱情所受的阻力以及他们由此而做的抗争。 西方:集中描绘男女主人公相爱的过程,把男 女主人公双方作为矛盾冲突的对立面来加以刻 画。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深刻、多方 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1、叙事性 2、虚构性 3、故事性 4、形象性

三、中西小说源头比较
1、中国小说从唐代开始才具备独立的意义,
从小说发展的源流来看,主要源于史传作品。 2、西方小说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学艺术,都源 于两希神话和史诗。 3、主要原因: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是纵向 发展,文化传统绵延不断;西方各国的历史 若断若续,纵横交错。

《静静的顿河》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间 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 史事件和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这10年中的动荡生 活,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 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 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 大旋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 这部小说场景宏伟,画面生动;气势雄浑的 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场面相互转换, 风景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众多人物及 其命运在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得到了深刻表现。

啊,顿河,光荣的土地。 用哥萨克的头颅来播种, 用年轻寡妇来点缀装饰, 静静的顿河呀,你靠孤儿来繁荣。 顿河的波涛是父母的眼泪在汹涌。
3、两部作品主题比较

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景物描写

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景物描写

•网首页•网首页•术社团•术期刊•学所•学系•士后•问学者•文学评论网络版•文学遗产网络版•文学年鉴网络版•文学人类学通讯•界要闻•创天地•界文学•外汉学•者风采•人访谈•著评介•术争鸣•专题研究•诗文鉴赏•古籍整理•书目文献用户:密码:注册会员中心投稿指南联系我们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景物描写:《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之收藏文章阅读数[860]比较李建军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与文学传统有着密切联系的世界,因而,也是一个在民族文学格局和世界文学系统中有着多重可比性的世界。

在本世纪的中国长篇小说中,《白鹿原》便是这样一部作品。

它的博大的人道情怀,独特的历史意识,圆整的人物塑造,巨大的艺术成就,都使它具备了与世界上优秀文学作品的可参比性。

在森林般的世界文学巨著中,《白鹿原》无疑与《静静的顿河》有着更多的契合点: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和战争观,站在两种冲突原则之间的第三种立场上的叙述态度,对妇女命运和境遇的关切和同情,悲悯的生命意识,对正义、爱情等美好事物的热情赞美,对民族苦难的深切体察和难以释怀的忧患,等等。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白鹿原》是从《静静的顿河》这棵大树上摇落的一粒种子,它因缘际会,在二十世纪暮色苍茫的中国文坛上,爆燃出一片奇幻美丽的火树银花。

陈忠实少年时期便如痴如醉地读了《静静的顿河》[1],后来,当他写出了《白鹿原》,在举例说明“民族间的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交流的最好手段,便是文学”的时候,所举的例子,便是《静静的顿河》。

[2]由此可见,这部作品对陈忠实的文学创作,确实有着深巨的影响。

但是,吸纳是为了生长,借鉴是为了超越,因此,脱不出前人范围的文学努力,都是失败的。

对此,陈忠实的认识很清醒:“一个在艺术上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的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风姿,永远不能形成独立的艺术个性,永远走不出被崇拜者的巨大荫影……必须尽早甩开被崇拜者那只无形的手,去走自己的路。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带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宫阙.(què) 婵.娟(chán) 凄.凉(qī) 伛.偻提携(yǔ)B.琅琊.(yá) 烂柯.人(kē) 金樽.(zūn) 觥.筹交错(gōng)C.阴翳.(yì) 庐陵.(líng) 潜.形(qiǎn)宠辱偕.忘(xié)D.朝暮(zhāo) 骚.人(sāo) 萧.然(xiāo) 波澜.不惊(lá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心无旁鹜断章取义不可名状丰功伟绩B.形消骨立李代桃僵相得益彰可望而不可即C.俯拾即是自惭形秽彬彬有礼随心所欲D.眼花瞭乱扭捏作态附庸风雅随机应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A.电影《流浪地球》突破天际的想象、架构宏大的故事与源于传统文化的道具设计,让广大影迷叹为观止....。

B.鲁南高铁临沂北站主体工程于2019年5月6日成功封顶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施工者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C.有大雾的清晨,沂河两岸仿佛笼罩在多层纱帘后,扑朔迷离....,连中国地级城市第—高塔“临沂塔”都看不清了。

D.虽然双腿瘫痪的史铁生每周多次去医院做透析维持生命,但他依然锲而不舍....,创作了《病隙碎笔》《我与地坛》等著作。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B.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散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C.由于芦苇丛中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用劲地嗅着。

D.我在太空还遇到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经常时不时地出现敲击声。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是()A.别踩,我怕疼。

(“爱护草坪”公益广告)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 酷爱(kù)仰望(yǎng)分泌(bì)棱角分明(léng)B. 妥帖(tiē)温柔(róu)主宰(zǎi)别具匠心(jiàng)C. 宽敞( chǎng)慰藉(jí)履行(lǚ)独树一帜(zhì)D. 蔓延(màn)镶嵌(qiàn)云霄(xiāo)余音绕粱(liáng)2.下列词语中, 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A. 纳萃屏障漫不经心曲指可数B. 譬喻妥贴锐不可当恃才放旷C. 琐屑戳穿轻飞漫舞神采奕奕D. 秘诀清明通宵达旦随身附和3.下列选项中, 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沧海桑田、湖草蓝天, 万物各得其所, 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曲卷。

B. 每逢佳节, 与亲人团聚, 共享天伦之乐, 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

C. 现实生活中, 我们不必为平儿而义愤填膺, 因为平儿也是一种美丽。

D.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 一年到头兀兀穷年, 奉献自己的芳华。

4.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没完成《节日里》的作文是因为我没安排好清明假期的原因。

B.研究人员积极摸索出便捷的检测方法, 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 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C.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 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

D. 《经典咏流传》大赛的获奖名单将于下周正式在景堂体育馆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公布。

5.选出下列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没有崇高理想, 没有科学知识, 没有奉献精神, 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2)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 让人欣喜, 让人着迷。

(3)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 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近二十年陈忠实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陈忠实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陈忠实研究综述李颖【摘要】陈忠实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也是陕西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自1993年《白鹿原》发表以来,近二十年中,学者围绕陈忠实及其作品在文化研究、乡土与创作的联系、纵横比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从写作手法与创作模式等角度认同并反思了传统的儒家文化,从方言运用和生活经历探究陈忠实乡土创作的文化寻根历程,在陈忠实与国内外作家的作品对比中挖掘体现他的独特价值.【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6【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陈忠实;文化;乡土;比较【作者】李颖【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陈忠实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小说家,他继承并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藩篱,以广阔的文化视角、强烈的现代意识、坚定的民族立场,探索有关民族、人性以及人类命运等深刻命题。

《白鹿原》于1993年发表,1997年修订版获得茅盾文学奖,以及陈忠实的一系列小说和散文创作,都为学者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

本文着重分析归纳近二十年来的陈忠实研究,以此探求陈忠实的研究现状,同时发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寻更大的研究空间。

陈忠实突破了原有的“历史—家族”模式,重新对历史做出阐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直面社会现实,在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中认同并反思传统文化。

纵观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研究陈忠实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在历史个案中发现历史运行的丰富性,并将其融入于独特的家族叙事中,陈忠实对“历史—家族”叙事模式实现了新突破,学者对这种突破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陈思和的《“历史—家族”民间叙事模式的创新尝试》对此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陈思和教授指出:“庙堂叙事要素的改变,在《白鹿原》出版后引起了普遍的争议,同时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同,遂成为民间历史叙事的主流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两大要素——历史和家族建构而起的。

达州中考总复习优秀PPT_专题句子排序

达州中考总复习优秀PPT_专题句子排序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每个雨天,打起这把伞,我的心里就会不自觉地升起一股子温暖。
②十二岁的时候,我要步行两公里到另外一个村子去上学。
类型2 语句排序的解题方法
句子排序题主要考查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 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 前后的衔接;对于句意的理解,要结合平时的语境和关键语句来进行。 语句排序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句子,整体感知。 粗略地读一遍句子,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提供的信息和 表达内容的主旨。把握排序的总方向,掌握语句间的层次(总分、并列、 递进、转折、因果等)。
课堂变式练
1.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而语文教师,面对的是自以为的“已知者” ②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作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 ③自然科学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未知到已知 ④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 知转化为未知 ⑤再雄辩地揭示深刻的奥秘,让他们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 光荣称号 A.③①④⑤② B.③①②④⑤ C.④⑤③①② D.④⑤②③①
①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抬眼时便是一幅图画。
②墙为纸,物为墨,随风摇曳,影布墙上。
③这个园子多回廊,亭堂又多窗。
④窗外常是粉墙,窗与墙之间或植竹数竿,或插梅一枝。
⑤且天生的艳红翠绿,这是任何丹青高手所不能企及的。
A.①④②⑤③
B.③①④②⑤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⑤①④
【解析】观察选项,①句或③句应为首句,③句是对园子整体特点的描 写,更适合为首句,排除A、C两项。分析五个句子,①句引出“一幅图 画”,②④⑤句是对“一幅图画”的具体描述,故①句应在②④⑤句之 前,排除D项。故选B项。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加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加答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加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惩.(chěnɡ)罚虐.(nüè)待憎.(zènɡ)恶越俎.(zǔ)代庖B.券.(xuàn)门踮.(diǎn)脚叱咤.(zhà) 半身不遂.(suí)C.不禁.(jìn) 笨拙.(zhuó) 累.(léi)赘深恶.(wù)痛疾D.嘈.(cáo)杂明晃.(huànɡ)晃星宿.(sù) 如丧.(sānɡ)考妣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萌发帷幕消声匿迹震耳欲聋B.烦躁坍塌锋芒毕露微不足道C.喧器狼藉坦荡如砥无动于衷D.云霄安详骇人听闻大相径庭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中央政治局委员。

B.按照《规划》,遵义所辖各县都要修建飞机场,机场建成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C.近年来非洲年轻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断高涨,他们越来越倾向于把汉语作为到中国寻找梦想的工具。

D.由于韩美执意举行联合军演,使朝鲜产生了取消元首会面的想法。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B.一串串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C.蒲公英的朵朵黄花开得绚丽烂漫一一小巧,娇嫩,好像是一些雏鸡,它们扑动着,欢笑着,显得那么亲切可爱。

《白鹿原》影评

《白鹿原》影评

白鹿原》影评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16身为农民的女儿,从小在属于黄土高原的陇中地区长大,又作为一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我定为《中的底层民众世界解读》,因为我爱像我的先辈们一样的白鹿原民众。

他们同样都过着简陋质朴的生活,经历着天灾人祸的层层考验,似黄沙土石一般经受着风吹日晒雨打,却也磨砺出了从容坚忍,乐天知命的品性,自立于黄土高原之上。

我是想借助做毕业论文的机会,更认真更仔细地审视我的先辈们,体验他们的易与难、喜与忧,希图描画出黄土高原的土地与文化,精细地雕刻出这片土地上民众灵魂的轨迹。

正当我准备写作论文的期间,电影《白鹿原》上映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莫大的惊喜。

我认为文学与影视,殊途而同归,其目的都是为诠释人而来。

我很想知道,一群土生土长的电影人,是如何通过镜头诠释了他们眼中心中的土地和民众,再现了他们的悲欢与离合。

带着这样的期待和疑问,我看完了手机版的《白鹿原》,一个人,很安静地 ......... 总体而言,有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意犹未尽者,因其优长处;遗憾者,因其不足处。

电影是诉诸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艺术,因此画面和色调必须很好的扣合情调,在这一点上,电影把握得甚是充分。

影片所呈现的色调大体有三种:黄、白、黑。

丰收的千里麦浪,冬雪夏水静静的覆盖与流淌,期间跃动着身着青黑棉布衣服的高原农民,他们一起融汇成黄土高原的阔达与厚重。

李建军写有一篇评论小说的文章《景物描写:与之比较》,指出白与黑是两篇小说的总体色调,同时这种色调的所指具有很强的民族、地域和文化的意蕴。

著名评论家何西来在《评论集》的序里面对此作了很高的肯定和赞扬一一“抓住了《白鹿原》的白,抓住了《静静的顿河》的黑,高屋建瓴,对照鲜明,真是神来之笔。

你闭上眼睛一想,就觉得非常准确。

”①同样,这个赞誉也可赠予影片《白鹿原》,可以说,当影片抓住了色调的黄、白、黑,也就抓住了黄土地上人们生活的情调,同时为表现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心理做好了充足的渲染和铺垫。

从景物描写中看《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之异同

从景物描写中看《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之异同

从景物描写中看《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之异同作者:余春甲牛晓利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年第13期摘要:一個伟大的人物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同样,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它是一个在民族文学叙述话语和世界文学系统中有许多可比性的世界。

《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就是这样的作品。

它们描写的广阔宏大的历史画面、臻于完美的人物塑造、悲凉压抑的情感格调,都使其具备了内在的可比性。

关键词:景物描写《白鹿原》《静静的顿河》《白鹿原》在景物描写上,采取的写作思路是注重故事情节,淡化描写;注重精简,淡化渲染;陈忠实通常将景物描写融于叙述之中。

又不让景物描写阻滞或间断故事情节的叙述,而是使之服务服从于叙述的需要。

作者将传统的绘画手法移植到写作技巧里,这使得《白鹿原》的景物描写显得极其节制非常简约,如《白鹿原》中的一段景物描写:“田野已经改换过另一种姿容,斑斓驳杂的秋天的色彩像羽毛一样脱光褪尽荡然无从了,河川里呈现出喧闹之后的沉寂。

灌渠渠沿上堆积着刚刚从田地了清除出来的包谷秆子。

麦子播种几尽尾声,刚刚播种不久的田块裸漏着湿漉漉的泥地,早种的田地已经泛出麦苗幼叶的嫩绿。

秋天的淫雨季节已告结束,长久弥漫在河川和村庄上空的阴沉和沉闷已全部廓清。

大地简洁而素雅,天空开阔而深远。

”②这段描写除了第一句有一个比喻,其他全是素净的简洁的描写。

前边一句总括性的描写,中间几句分别描写了三个近景描写,最后又是简练地对天空和大地进行了远景描绘,总体看来,简洁明丽好比一幅乡村风景画,给人一种舒心悦目的美感。

又如,第十六章写白稼轩与鹿三铡草:“切断的苜蓿草齐刷刷扑落到脚面上,散发出一股清香的气味,从土打围墙上斜泄过来的一抹夕阳的红光照在主仆二人身上。

”(第266页);我来自农村,对这一段描写有深刻的体会,柔和的阳光、清香的气味、嚓嚓的切草声、气力的展示,美啊;第二十章写鹿三杀小娥,走进村巷是“月亮已经沉落,村巷一片漆黑”(第351页)。

格里高力和黑娃悲剧人生溯源

格里高力和黑娃悲剧人生溯源

格里高力和黑娃悲剧人生溯源作者:张杰雅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0期摘要:《静静的顿河》里的格里高力和《白鹿原》里的黑娃是这两部作品中人生经历最为曲折的主人公。

这两个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人生经历有诸多相似之处。

本文试图结合心理学理论分析二者悲剧人生的原因。

通过对比,为重新认识这两部作品提供新的角度和阐释的可能性,使这两部文学作品的意义得以扩大并延伸。

关键词:格里高力;黑娃;心理学[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01《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作品以顿河两岸哥萨克为主人公,讲述了1912年到1922年发生在前苏联的诸多重大事件。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

作品讲述了渭河平原上白鹿村白、鹿两家在五十年变迁过程中明争暗斗的曲折故事。

作为两部作品里的主人公,格里高力和黑娃的人生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曾参加革命,当过土匪,都曾为爱私奔,又另娶她人,都曾离开家乡,最后又回归故土。

两个人物的一生都充满悲剧色彩,而导致二者悲剧性的原因却有很大不同。

格里高力出生在顿河两岸哥萨克族的富裕家庭里,完全继承了哥萨克传统的群体性格,同时又具有独立不羁的气质和刚直孤傲的秉性。

他“生着同父亲一样的鹰钩鼻子,在微微上挑的眼眶里,嵌着一对热情的扁桃形蓝眼睛,高高的颧骨上紧紧绷着一层棕红色皮肤。

格里高力也和父亲一样有点儿驼背,甚至笑起来也和父亲一样粗犷。

”【1】6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对“优越感”有过这样的描述:“我疯狂的所在,只有一点,那就是我对优越地位的解释。

”格里高力行为不羁,个性潇洒,体现出他对自己哥萨克血统的骄傲小说里有这样一段:“小心点儿,别忘了,要不然,从今天起就不准出去玩。

不准离开家门一步。

就这样!……格里高力咬紧嘴唇,跟着父亲后面走着。

“爹,随你怎样发狠,你就是把我的腿拴起来,我今天也要出去玩。

”他一面拿眼睛恶狠狠地盯住父亲那扁平的后脑勺,一面想。

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对比五篇

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对比五篇

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对比五篇第一篇: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对比《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摘要:《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均以史诗般的气魄和规模分别再现了哥萨克民族和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人的命运的升降沉浮,它们沉重、厚实、悲壮、哀怨,像两支庞大的交响乐,其旋律在人们心头久久萦绕回荡,令人不能忘怀,那挥之不去、抹之不尽的感触所蕴含的到底是何种神秘的力量? 关键词:哥萨克名族、中华民族、力量《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邦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叙述了前苏联1912年至1922年间重大的历史事件: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等。

重点表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动荡岁月里苦难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以葛利高里为代表的哥萨克人在战争中的彷徨、困惑的苦境。

作品以战争为主线,在前台位置予以正面书写。

《白鹿原》是我国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以清末维新运动到“文革”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渭河平原白鹿村白、鹿两个家族明争暗斗、互相较劲的曲折历史。

作品以两个家族成员之间的争斗、纠结为重点,对革命斗争事件没有作太多的直接描写。

细读《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便会发现这两部小说都带有史诗般的悲剧色彩,都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事件,围绕具体的地域环境,展现世事的变幻不定以及人性在残酷的现实中反反复复的变形和扭曲,二者在主题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叙述的视野超然于冲突双方的立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充满对生命的悲悯意识和对民族苦难的深切忧患,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陈忠实曾自述在少年时期便拜读了《静静的顿河》,他曾以《静静的顿河》为例,说明“民族间的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交流的最好手段,便是文学”。

由此可见,《静静的顿河》对陈忠实的文学创作确实有过影响,因此使得这两部作品具有可比性。

关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尝试:有从人物对比的角度入手,将葛利高里与黑娃比较,葛利高里与白嘉轩比较,阿克西妮亚与小娥比较等;也有从景物描写入手的,将《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景以黑和白概括对比;还有从悲剧的角度进行分析等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 红晕.(yūn) 宽宥.(yòu) 汲.取(jí)B.沆.砀(hàng) 鲜妍.(yán) 游弋.(yì) 骈.进(bìng)C.妖娆.(ráo) 栖.息(qī) 亵.渎(xiè) 睿.智(ruì)D.佝.偻(gōu) 风骚.(sāo) 皓.月(hào) 层累.(lé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峭壁情有可原虚妄惟妙惟肖B.演绎漠不关心取缔自暴自弃C.纯粹混为一谈服侍不言而喻D.记载挑拨离间惘然天轮之乐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弥漫着收获喜悦的果园里,将甜美诱人的水果从丰硕的枝头摘下,无疑是惬意..的农家生活中最浪漫的劳作。

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

C.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一般虚无缥缈了。

D.2017 年底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融会贯通....,成为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宽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C.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轻轻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论肖洛霍夫对陈忠实小说创作的影响——以《静静的顿河》和《白鹿原》为例

论肖洛霍夫对陈忠实小说创作的影响——以《静静的顿河》和《白鹿原》为例

论肖洛霍夫对陈忠实小说创作的影响——以《静静的顿河》
和《白鹿原》为例
杜和平
【期刊名称】《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2)004
【摘要】肖洛霍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他创作的<静静的顿河>获得了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陈忠实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白鹿原>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通过对<静静的顿河>和<白鹿原>的比较分析,我们可看到陈忠实在小说的创作思想、人物形象塑造和审美价值追求等方面都受到了肖洛霍夫的影响.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杜和平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贵阳,5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灞河史诗与顿河史诗的本土化特色——陈忠实与肖洛霍夫之比较研究 [J], 冯望岳
2.《静静的顿河》中格里高里与肖洛霍夫性格解析 [J], 张晓冰
3.一部催生文学史最滑稽谣言的杰作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J], 李思达
4.肖洛霍夫巨著《静静的顿河》的生态意识解析 [J], 轩秀敏
5.任何人都会在它的翅膀下感到温暖——论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 [J], 李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摘要:《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均以史诗般的气魄和规模分别再现了哥萨克民族和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人的命运的升降沉浮,它们沉重、厚实、悲壮、哀怨,像两支庞大的交响乐,其旋律在人们心头久久萦绕回荡,令人不能忘怀,那挥之不去、抹之不尽的感触所蕴含的到底是何种神秘的力量?关键词:哥萨克名族、中华名族、力量《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邦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叙述了前苏联1912年至1922年间重大的历史事件: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等。

重点表现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动荡岁月里苦难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以葛利高里为代表的哥萨克人在战争中的彷徨、困惑的苦境。

作品以战争为主线,在前台位置予以正面书写。

《白鹿原》是我国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以清末维新运动到“文革”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渭河平原白鹿村白、鹿两个家族明争暗斗、互相较劲的曲折历史。

作品以两个家族成员之间的争斗、纠结为重点,对革命斗争事件没有作太多的直接描写。

细读《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便会发现这两部小说都带有史诗般的悲剧色彩,都有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事件,围绕具体的地域环境,展现世事的变幻不定以及人性在残酷的现实中反反复复的变形和扭曲,二者在主题和人物塑造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叙述的视野超然于冲突双方的立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充满对生命的悲悯意识和对民族苦难的深切忧患,引发读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陈忠实曾自述在少年时期便拜读了《静静的顿河》,他曾以《静静的顿河》为例,说明“民族间的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交流的最好手段,便是文学”。

由此可见,《静静的顿河》对陈忠实的文学创作确实有过影响,因此使得这两部作品具有可比性。

关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尝试:有从人物对比的角度入手,将葛利高里与黑娃比较,葛利高里与白嘉轩比较,阿克西妮亚与小娥比较等;也有从景物描写入手的,将《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的景以黑和白概括对比;还有从悲剧的角度进行分析等等。

本文仅从自身的阅读感受出发,从历史和人性的角度对两部作品作简要的分析。

一.历史的反思《静静的顿河》和《白鹿原》两部作品都选择国家民族经历的动乱年代作为时代背景,既有对外族的战争,亦有国内的党派之争。

《静静的顿河》以战争、革命的历史作为主线再现哥萨克民族的精神和生活困境;而《白鹿原》则是以白鹿两大家族的争斗为主线,将其投射到历史的画卷中,两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在战乱岁月的夹缝中挣扎生存的状态,个体命运在历史的浪潮中随波逐流,人性与残酷的现实搏击,无论战争的胜利属于谁,带给人类的都是无尽的苦难与创伤。

这就是历史留给人类永久的记忆———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静静的顿河》卷首的哥萨克古歌:“我们的光荣的土地不用犁铧耕耘……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耕耘,光荣的土地上播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静静的顿河上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是我们的父亲!哎呀,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啊呀,我的水,怎么能不浑!寒泉从我的河底向外奔流,白色的鱼儿在我的中流乱滚。

”古歌再现了顿河哥萨克父老乡亲在两次革命和战争中的艰难命运。

他们与命运搏击,在生与死之间痛苦挣扎。

顿河的水是用血和泪汇成的,无论战争正义与否、人类都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头颅、尸骨、寡妇、孤儿装饰着顿河,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无论白军还是红军都残忍地杀害对方的俘虏,都以哥萨克人的性命为代价争取胜利。

作品主人公葛利高里也为此陷入苦恼、困惑之中,在革命斗争中处于飘忽状态。

作者在卷首引用古歌,使人感到尽管历史风起云涌,顿河水依旧静静流淌,似乎在低吟、哀叹,所有的是非功过都消融在静静的顿河水中,从中感受到民族苦难与历史的沉重和悲壮。

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如果从辛亥革命算起,到新中国成立,其革命道路显得尤为曲折与复杂。

辛亥革命由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领导,是在城市发动和进行的,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因为没有深入农村而半途夭折。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民主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探索,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渭河流域的白鹿原就是一个重要的农村根据地。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更加微妙、复杂,或合作或敌对或貌合神离,这都在当地白、鹿两大家族中有着相应的体现和反应。

从中国历史演进看,《白鹿原》这部具有史诗性的作品更多的是一部中国农业社会的文明史。

它所描写的主要是以农村宗族为社会基础、以儒家理学为理论体系、以伦理纲常为道德准则、以宗族祠堂祖宗为图腾崇拜的古老农业文明在二十世纪中国近五十年的历史遭遇。

在《白鹿原》里小说展现了从清末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到土地改革、“文革”这一翻云覆雨的历史时期内,渭河平原白鹿村的人世沧桑,白鹿两家的世代恩怨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黑娃的死、鹿兆鹏的失踪、白灵的活埋都给我们提出了深沉的历史反思,正义和真理,人性的善恶与美丑等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两部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战争的毁灭性,无论正义与否都必得以人的生命为代价,以人的苦难为依托。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无论战争对错,尊重生命是我们永恒的启示!二.人性的反思《静静的顿河》与《白鹿原》都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极为关注人性中的善与恶,展现了人间百态。

尽管个体生命在历史的漩涡中显得极其渺小,但人性的光辉在扭曲变形中却彰显出他的灿烂辉煌,这就是作品人道主义的立场所在。

静静的顿河》描写了顿河两岸的哥萨克人在战争中的迷茫、困惑以及内心的痛苦煎熬,人的善与恶,人性与兽性都得以充分地揭示。

其中的彭楚克在革命法庭工作负责处决犯人,尽管他一再告诫自己枪毙的是革命的敌人,但仍为此事精疲力竭,感觉心都被掏空了,这种兽性的行为使他作为人的天性受到伤害,因此精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锅圈儿”无故砍杀俘虏兵,米哈伊尔·科舍沃伊与米特里·科尔舒诺夫相互残杀家人;当娜塔莉娅不能忍受葛利高里与阿克西妮亚的私奔而回到娘家时,她的兄弟米特里·科尔舒诺夫的同情心被潜藏的兽性取代,竟不顾兄妹之情想乘机侮辱她;妲丽亚原本是个美丽可人的女人,战争毁灭了她善良的人性,当她听到彼得罗的死讯后,对生活彻底失望,兽性在她的心中膨胀,亲手打死了苏维埃领导人伊万,获得了白军的奖金。

这都是失去理智的兽性行为,是战争导致了兽性的狂热、人性的沉沦。

作品中葛利高里是其中最具自我意识的人物,也正是这种意识觉醒,使他在红军和白军之间摇摆不定,两次参加红军,两次参加白军,两次参加匪帮,试图找到一条属于哥萨克的中间道路,可以像哥萨克祖宗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

葛利高里的内心始终处于人性与兽性不断挣扎的状态,当他在军队里目睹了哥萨克轮奸福兰妮亚的情景,“几乎是第一次差点哭出来”。

他一想起就感到心被刺痛;当他第一次砍死奥地利兵以后,“他的脚步又沉又乱,就想肩上扛着一种不能胜任的重负似的;憎恶和疑惑的心情揉碎了他的灵魂。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的痛苦都沉重地折磨着他,无论醒着还是梦中都时常忆起当时的情景。

当“锅圈儿”无故砍杀俘虏兵后,葛利高里被激怒了,他甚至拿起枪要同他决斗。

当葛利高里成为红军军官时,他看到波乔尔科夫残害被俘的哥萨克军官并处死全部俘虏,他深为不满,于是离开队伍回到家乡。

他在人性的急流中挣扎,几番沉浮,一次次地回归人性,又被卷入兽性的旋涡中。

在顿河叛乱中,他被推举为叛军师长,“他变得冷酷无情,铁石心肠……他怀着冷漠、蔑视的心情拿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当儿戏”,尤其是他的哥哥彼得罗被红军打死后,他杀人如麻,变得凶狠残暴。

在一次战斗中,他砍死了4个红军,突然倒在雪地上哭泣起来,喊叫着:“我杀死的是什么人呀?弟兄们,不能饶恕我!为了上帝,砍死我吧……”此后,他带着负罪心理,释放了被关押的200 多名红军家属,营救被俘的红军,并用酗酒和放荡来驱逐自己沉重的精神负担。

他怀着负罪感再次加入红军,奋勇杀敌,屡建战功,企图洗心革面,然而命运再次与他失之交臂,他害怕红军算他的旧帐,最后落入福明的匪窝。

葛利高里的命运不能仅从历史的角度去评判,而应该更多从人的本性出发,看到人的复杂性,既有人性的善良一面,也有兽性的残忍的一面。

作为人的个体在战争中显得尤为弱小,命运在历史的激流中飘忽不定,有人的本性在岁月的长河中投射出奇异的光彩。

与哥萨克民族不同,中华民族受儒家传统影响,人被强大的伦理道德所束缚,但仍不乏兽性的体现。

《白鹿原》以白鹿两家世代的恩怨情仇为主线,展现人在战争、饥荒、瘟疫等生死不幸中的善恶本性。

作者以白、鹿两家为背景设立了具有对立斗争意义的两组人物形象,白嘉轩———鹿子霖,白灵———田小娥,白孝文———鹿兆谦(黑娃),冷先生———朱先生,从他们生死较量的过程中可以窥见人性与兽性斗争的残酷性与复杂性。

白嘉轩以族长自居,思想里充斥着儒家的仁义道德,却始终与阴险狡诈的鹿子霖进行互相倾轧的角逐,偷换风水宝地以战胜鹿家。

白灵是美丽善良的人性美的代表却落得活埋的悲惨结局;与之相对的田小娥由于正常的人性得不到满足,完全任由兽性的发展而沦落为淫妇的典型;在对待田小娥的态度上,鹿子霖阴险狡猾,既以小娥的美貌来满足无耻的淫欲,又将她作为引诱白孝文的工具。

白嘉轩貌似平和宽厚的态度,实则对她进行精神折磨,活着不让她进祠堂,死了还在她的骨灰上修盖镇邪塔,让她永身;曾经为匪的黑娃一心开始学习仁义道德,却遭到同一战壕的朋友白孝文的陷害;忠于革命的鹿兆鹏不知所终,鹿子霖在精神的折磨下疯死在柴房里,只有白嘉轩僵尸一般的活下来。

这一系列的是是非非都体现出人性的缺失,无论什么党派其作为人的本性是相通的,尽管其中充满仁义忠诚,却同时包容着兽性,处处隐藏着杀机。

作品中的黑娃也和葛利高里相似,他两次参加红军,一次参加白军,一次参加匪帮,同样表现出摇摆不定的显著特征,但他没有葛利高里那样强烈的觉醒意识,没有探讨第三条路,黑娃的摇摆不定更多地来自于他的反抗意识和倔强个性。

他曾憎恶白嘉轩挺直的腰板,但最终还是跪倒在祠堂里;他悔过自新却被曾沦为乞丐,后翻身为县长的白孝文所陷害,黑娃的经历同样表现了战争中人处于无奈的生存困境,人性受到压抑,在战乱中迷失自我。

作品正是通过两个家族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展现了人的本来面目,是非对错的背后彰显的是人性与兽性的较量。

两部作品都反映出战乱时期人在积极与消极、孤独与彷徨、困惑与迷惘等复杂思想情绪的伴随下,最终走向悲剧性的结局.《静静的顿河》由于对历史的真实再现,曾一度被禁出版;《白鹿原》同样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的历史,正是作者的这种客观写实精神,使得读者看到了历史真实的一面,引发我们更好地反思历史和人性的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