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背内容:三 18个文言虚词
必背三18个文言虚词(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一)以(1)介词①表示工具、手段,可译为:拿,用,凭借,按照a.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②表示提宾作用,可译为:把,用虽董之以.严刑。
(《谏太宗十思疏》)③表示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于,从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苏武传》)④表示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陈情表》)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魏公子列传》)(2)连词①表示并列、递进关系,可译为:又,而,而且,并且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②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③表示修饰,可译为:地,而,或不译木欣欣以.向荣。
(《归去来兮辞并序》)④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⑤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3)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可不译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表》)(4)同“已”,已经前以.降及物故。
(《苏武传》)(5)复音虚词“以是”“是以”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可译为:因此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6)动词①以为,认为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任用,是意念上的被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涉江》)③率领,带领欲以.客往赴秦军。
(《信陵君窃符救赵》)(二)之(1)代词①代人、物、事,可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我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②指示代词,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2)助词①表示修饰,限制,可译为: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③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高考文言文虚词(15个)常见用法归纳
高考文言文虚词(15个)常见用法归纳一、而1、代词,通“尔”、“你”。
2、连词(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递进: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承接: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
例:图穷而匕首见(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
3、复音虚词(不译)【而已】罢了;【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既而】【俄而】不久,一会儿二、何1、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哪里、什么、2、疑问副词,放在句前或谓语前,译为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3、复音词【何如】【奈何】【若何】,译“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等;【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无何】译“不久”;[何乃]译“怎能”三、乃1、副词(1)“于是”、“就”、(2)表判断,是、就是;(3)却、竟然(4)只、仅2、代词:你的、你、这样;3、复音词【无乃】恐怕;【乃尔】这样四、其1、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的”……(2)第一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3)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其中”……2、语气副词(一般放在句首或名词代词后)(1)表推测语气:大概、恐怕(2)表反问语气:难道3、语气助词(不译)4、连词(1)表假设(通常放在句首)可译为“如果”;(2)表选择,其…其…。
可译为“是…还是”。
五、且1、连词,表并列、假设、递进、选择等关系。
2、副词(+谓),可译“将要”、“姑且”、“将近”等六、若1、动词,像,好像;2、代词,你、你们、你的、这、这样、如此;3、连词(1)表假设,“如果”“假设”(2)表选择,“或“或者”4、复音词【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译为“要说那”、“像那”;【若何】怎么样;【若属】你们。
七、所1、助词所+动,“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高中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高中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
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
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
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
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
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
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
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18个文言虚词课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万钟于我何 加焉!
(11)“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2.情势为“如 …… 何”译为 “把…… 怎么样”。①如太行、王屋何?
②其如土石何?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如: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 悦,免成役
1.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⑴而已:放句末, “罢了”。 1.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 2.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 控于地而已矣。
⑵而后:以后,后来。 1.假诸人而后见也。 2.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而况:“何况”,更何况。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
(2)“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3)“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4)“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例:车后若干递送夫。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就是车子后边有几个递茶送水的人。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
通“伪”,假装 假装
①安有为天下阽diàn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哪里有治理天下,(已经)危急到这般地步,可 是主上不震惊的呢?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 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 ③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①此何遽不为福乎? • 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
• 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 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
臣。
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不是离人远看起来小而近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城。 带着峨冠(峨冠是宋朝士子比较流行带的一种帽子, 那种高高的帽子)、而且长着很多胡子的就是苏东 坡。
高考复习策略之常见文言虚词(含复音虚词)用法集锦
附录一:常见文言虚词用法高考《考试说明》中对本考点的要求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
2.虚词的用法要注意以下四点:
(1)分清虚实;
(2)辨明用法;
(3)善于把虚词和现代汉语比较;
(4)注意特殊虚词。
3.考查虚词用法时步骤:
(1)弄清题干要求;
(2)弄清每项的句意;
(3)把该词的词性、用法和句意结合起来,进而确定它的意义,最后确定答案。
※常用复音虚词用法
复音虚词是指由几个单音虚词构成的语言单位,常以固定形式出现,所以有人称之为“固定结
构”,在理解文意、翻译文句时会经常碰到。
常见。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汇总(精创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一)而1.连词(1)表转折,译为“然而”、“可是”、“却”,例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2)表修饰,用在偏正关系中,译为“着”、“地”等,或不译,例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3)表假设,连接主语和谓语,译为“如果”、“假使”,例如: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4)表并列,译为“而且”、“又”、“和”或不译,例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5)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6)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以后”“然后”,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7)表因果关系译为“因此”、“因而”、“以致”,或不译,例如: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2.代词,通“如”,作“好像”、“如同”讲,例如: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3.代词,通“尔”,作“你(的)”讲,例如:①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4.构成复音词,【而已】仅止于此、罢了,例如: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如: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而后】以后才、方才,还有“而上(下、今、后、外、来、往、降)”,例如: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实词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实词指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则是指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需要依附于实词来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归纳整理:
一、实词
1. 爱:喜爱、珍惜、吝啬
2. 安:安定、安全、舒适
3. 被:覆盖、遭受、穿着
4. 倍:加倍、背向、违背
5. 本:根基、原本、本原
6. 鄙:低微、轻视、边疆
7. 兵:军队、武器、战争
8. 病:疾病、困苦、弊病
9. 察:观察、考察、审查
10. 朝:朝廷、朝代、早晨
二、虚词
1. 之:代词,代替名词,如“之子于归”
2. 而:连词,表并列、转折、递进,如“人而不知”
3. 以:介词,表示手段、原因、标准等,如“以诗会友”
4. 也: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肯定、停顿,如“孔子者也”
5. 其:代词,代替名词,如“其人虽已没”
6. 者:助词,用于名词后,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学者”
7. 于:介词,表示在、比、从、向,如“于归”
8. 与:连词,表并列、参与,如“与民同乐”
9. 所:助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被动、位置、范围,如“所见”
10. 则:连词,表条件、假设、推论,如“一则以喜”
这些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中的基础词汇,掌握它们对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词的具体用法和语境,以及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功能。
高考文言文复习18个常用虚词详解
2、相当于“他(们)”。例:见~发矢十中八九|余嘉~能行古道。 3、相当于“自己”。例:余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相当于“这”、“那”。例:有蒋氏者,专~利三世矣|~人视端容寂。 5、相当于“其中的”。例: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⑵副词。1、表示估计、推测。相当于“大概”。例:先生~此类乎? 2、表示希望。相当于“应当”、“还是”。例:诸君~筹之|吾~还也。 3、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例:且行千里,~谁不知? 4、表示强调。例:如~克谐,天下可定也。 5、表示动作发生在未来。相当于“将要”。例:我今不乐(行乐),日月~除(逝去)。 ⑶连词。1、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例:~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2、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3、表示承接。相当于“至”。例:~在高宗,时旧劳于外。 4、表示转折。相当于“然则”、“那么”。例:先君若问与夷,~将何辞以对? ⑷助词。1、作发语词。例:~以沛为联汤沐邑。 2、作语助,表示限定。例:若是~甚与(像这样地严重么)? 3、作语助,无义。例: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几矣!⑸名词。姓。 ㈡[jī]助词。作语助,表示疑问。例:夜如何~? ㈢[jì]助词。作语助,无义。例:彼~之子。
十二、矣[yǐ] ⑴助词。句末语助词。1、表已然。相当于“了”。例:使人索扁鹊,已逃秦~。
2、表将然。相当于“了”。例: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 3、表必然。相当于“了”。例: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4、表命令或祈使。相当于“吧”。例: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第三人称 之、其、彼、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人称复数 辈、侪、属、族、众、类、徒 若属皆且为所虏
指示代词
分类
示例
例句
近指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
弘兹九德
远指代词 彼、夫、其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旁指代词 他,译为“别的,其他的”
备他盗出入之非常也
虚指代词 或、某
某所,而母立于兹
无指定代 莫,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没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
表仅限
唯、特、徒、独、直、第、但、仅, 译为“只,仅仅”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 灾可以死
表共同
共、同、并、相、相与,译为“共同、 互相”
相与枕藉乎舟中
时间副词
(1)过去、一向: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者曾经发生。
分类
示例
例句
表示“已经、曾经” 既、已、曾、尝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表过示去“”以前、当初、向、初、始、曩、昔 表向示来“”常常、经常、素、雅、恒
表示“突然、急忙、遽、卒(同“猝”)、
立刻”
立、即、猝然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时间副词
(2)正在、变化: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发生变化。
分类
示例
例句
表示“将要、接近”
将、且、行将 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示“终于、终归”
终、卒、竟
有志者,事竟成
语气副词
分类
示例
例句
表肯定、确认
必、诚、信、果、固,译为“一定,实 在,果真”
兼词 诸
用法
例句
相当于“之于”。“之”, 代词;“于”,介词。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4)其他用法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 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 今》)
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 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不正确的
一项是
A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D】
B①豫州今欲何至?
什么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哪里
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为什么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 在; 后一个“乎”: 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 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 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 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 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 比。)
(三)可作词尾
乎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例释: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 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 在)
文言常用虚词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一、考查形式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
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一)五类常考实词1.通假字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方法、道理”。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18个+课件29张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译为“被”。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例: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例: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例: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例: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且:(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例: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3.让步关系,尚且,还。 例: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例: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例: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高考必考18个文言虚词表格总结
凭、靠、凭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以勇气闻于诸侯.
对象≈与
与、跟、同、对、和(率领、带领)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
时间、处所
于、在、从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
奉宣室以何年?
论事标准、行为依据
按照、依照、根据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为什么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定语
什么,为什么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其间旦暮闻何物?
然则何时而乐耶?
副词
程度副词
多么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疑问副词
怎么,为什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且
Conj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经由,条件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原因
因为、由于
祥符年间,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Conj
承接上文表结果
于是、就、便、因而
相如因持璧却立。
n
机会、缘由
于今无会因。
v
沿袭、承袭
高考语文常见的18个文言文虚词整理(完整版)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之以而其于若所为何乎乃且焉也因与则者
二、教材中另外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然遂惟已矣犹哉
P。S。为的读音
[wéi]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十八个常见文言虚词+课件
3.可译为“只”“仅仅”。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②嬴<zzd>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如此”。 夫我<zzd>乃</zzd>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三)固定用法
1.无乃,表揣测,可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zzd>无乃</zzd>后乎?(《勾践灭吴》) ②<zzd>无乃</zzd>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zzd>无乃</zzd>与仆之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二)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通“尔”,可译为“你”“你的”。妪每谓余曰:“某所,而</zzd>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而
(三)固定用法
1.既而,可译为“不久”。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2.而已,通常放在句末,可译为“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且
(一)连词
1.表递进,可译为“况且”“再说”。 ①<zzd>且</zzd>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zzd>且</zzd>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③<zzd>且</zzd>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几年高考常见文言虚词归纳复习为今年高考复习准备依据2011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需要理解的常见文言虚词是15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现结合历年高考题对常见文言虚词作归纳复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其”全都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③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④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⑤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⑥而今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⑦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⑧会其怒,不敢献。
A ③④⑥⑦B.②③⑥⑧C.③⑤⑦⑧D.①④⑤⑧①中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
②中的“之”是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
③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意思,这里代指“璧”。
④中的“其”是表揣测的语气词。
⑤中的“之”是人称代词,代指“诸侯”。
⑥中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⑦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亦即前文中的“师”。
⑧中的“其”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意思,即项羽和亚父。
正确答案是C项。
2、下列句中的“则”与“则忧其民”中的”则”的意义、用法相同的是()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A.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B.复之以掌,虚若无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C.公使阳处父追之,及渚河,则在舟中矣。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A项中的“则”处在对举句中,相当于“就”,其意义和用法如题干中的词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及“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中的“则”。
B项中的“则”是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可是”。
C顶中的“则”相当于表转折意味的“原来已经……”。
D项中的“则”可译为“就是”。
答案是A项。
3、下列各句中的“以”字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中的“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A.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题干中的“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因而”。
D项中的“以”也是因果连词,与题干中的“以”义同,因而选D项。
A、B、C三项中的“以”都是“来”的意思,是顺接连词。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是()若堕业者:A.你对正事怠惰B.如果对正事怠惰从表面看,似乎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实际上,本题是在考查虚词“若”。
根据文意,全文没有郑善果“堕业”的介绍,倘此处译“若”为“你”,就成了对郑善果“堕业”已成事实的指责,这显然与文意不符。
此处的“若”如果解释为“如果”,则是郑善果母亲对儿子的劝诫,且本句并非专指某一人,既可指前文中的“王后、大夫、士妻”,也可指“吾”,因而不能解释为“你”(郑善果)。
正确答案是B项。
5、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②永以书抵幕府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④毋以此贾祸1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①表凭借。
②表工具。
③表目的。
④表原因。
意义和用法各不相同,因而选D项。
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飞骑因番请见。
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
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B.“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据文意,“因”和“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止”和“仅”都是“只”的意思。
所以选B项。
7、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①和④中的”以”都是介词,但①中的“以”字在意义上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方式,这里是凭借某种身份;④中的“以”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这里指用刀来杀死李若水,这是两者不同的地方。
②和③中的“以”都是连词,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②的意思是“保全首领而死”,③的意思是“扈从而行”,所以从意义和用法上看,两者都是相同的。
所以C项正确。
8、下列各组句子巾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A B.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人遂竞贡新果。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C. D.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A项中的两个“但”字均为副词,意思是“只,只管”。
B项中的两个“以”字,从用法上说,下文的动作均表示上文动作的目的;从词性上说,两个“以”字均是表目的的连词。
C顶中的两个“遂”字均为副词,从用法上说都表示事理之相承,表示下文事情是由上文的事情引起的,相当于“于是、就”。
D项中的两个“且”字却不同,“且活千室”中的“且”字是副词。
表示“将要”的意思;“且在邦域之中矣”的“且”是递进关系的连词,相当于“而且”。
本题的正确选顶是D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A B.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C.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A项中的两个“故”字,从词性来看前者是连词,后者是情态副词;从意义来看,前者表示结果,相当于“所以”,后者表示特意做某事,相当于“特意、故意”。
B项中的两个“每”字均用在2动词谓语之前,是副词,表示“每次、每当”的意思。
C项中的两个“因”字均为介词,表示“通过、经由”义。
D项中的两个“及”字,也是介词,表示某一动作涉及到某一处所或范围。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A。
10、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是()若仁会眩惑圣听,致仁袆非常之罪……A.像仁会这样迷惑是上的听闻,致使仁袆遭受极大的罪名……B.如果仁会迷惑皇上的听闻,致使仁袆遭受极大的罪名……这一题从形式上看是在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其实还是在考查一个重要的虚词“若”字。
“若”,孤立地看,译为“像”也不是不可,但若将它与后面的“则”联系在一起,译为“像”就不妥了。
“若”译为“如果”,后面的“则”译为“那么”,就恰当了。
答案为B项。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同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遣使约降于燕。
A. B.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故内惑于郑袖。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C.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相如持壁却立。
A项中的两个“以”字,从词性来看均为连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后一动作为前一动作的目的,应当说意义与用法是相同的。
B项中的两个“于”字,从词性上看均为介词,但表达的语法意义都有不同。
作为介词主要有三大类用法,一是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或者时间、处所,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是表示比较,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是表示被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试题原文中的“降于燕”意思是“向燕投降”,表示的是动作“降”所涉及的对象;而后一句“内惑于郑袖”是指“被郑袖所迷惑”,“于”字的作用是在被动句中引出施事者。
因而这一组中的两个‘’于”字用法不同。
C项中的两个“乃”字从词性上看均为副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先后相继的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可译为“于是,就”。
两个”乃”字用法相同。
D项中的两个“因”字,虽然从词性上看,有人解为副词,有人解为连词,但它们词义相同,都为“于是,就”,对此却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从表达的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两个动作或两件事情的承接。
两个“因”字的用法也相同。
此题选项是B。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郡吏为叩头请,不许。
请以给赏,民无所扰。
A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天将以酬长厚者。
使平价粜而偿直于官。
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
C. 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公使阳处父追之,则在舟中矣。
A项中的两个“为”字;都是介词,当“替”讲,B项中的两个“以”字也都是介词,且都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因而都可解释为“用”、“拿”。
C项中的两个“而”为连词,用在两个动词之间,表示承接关系、只有D项中的两个“则”,前者用于承接关系,表示事理上的联系,译为“就”,后者则用在且有转折意味的关系句中,可译为“却……”“原来巳经……”,表示一种结果,所以两字的用法不同,答案为D项。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令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A. 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会天大雨.道不通。
度已失期既出塞.出东道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C.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A项中的两个“以”字,从词性来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前者表示率领,后者表示工具,因而两者是不相同的。
B项中的两个“会”字,均是副词,都是“正好、恰巧”的意思。
C项中的两个“既”字也是副词,都表示“已经”、“之后”的意思。
D项中的两个“无”字,均表示“无论、不论”的意思。
正确选项是A项。
14、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A项中的“之”,称代的是胡兵感到奇怪的现象,指前文李广部队“解鞍”、“士皆纵马卧”这些情况迷惑了胡兵,才使得李广的小部队得以保全而未被消灭。
这一选项是正确的。
B项中的“之”是承接上文“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而来,显而易见,“避之”的“之”正是称代李广。
这一选项也是正确的。
C项“饮食与士共之”的“之”,称代的应是本句开头的“饮食”一词,“之”字是指前文的“饮食”,并非称代更远的“赏赐”。
这一项是错误的。
D项中的“之”是称代李广“遂引刀自刭”一事,也正因此事,才使老壮为他痛哭。
故答案是C项。
15、下面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
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A B.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以恪为左辅……是为四友使求过丸C. D.是说也.人常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