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1(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梁跨度
b=1m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的确定※
已知: 板上承受: 均布荷载q1 次梁上承受:均布荷载q2 主梁上承受:集中荷载G+Q
第三节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计算
主梁:
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板、次梁:按塑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一、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
(一)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活荷载的位置是变化的
叠加法作弯矩图※
F B
1 = m Fl 4
A
A
F B
+
m
A
1 Fl 4
C
C
l 2
l 2
1 Fl 4
l 2
l 2
C
l
1 Fl 4
+
1 Fl 8
+
1 Fl 4
q
A
重要规律※
B
qa 2
qa 2
q
a
a
qa 2
结构对称, 载荷反对称, 则V图对称, M图反对称
qa 2
a 2
qa 2
均简化为 铰支座
2、计算跨数
跨度相近、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按五跨计算
3、计算跨度
按实际支座的支承条件取
(1)板(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 中间跨(板与次梁整浇)的计算跨度:取次梁净跨 边跨(板一端搁置在砖墙上,另一端与次梁整浇) 的计算跨度:取次梁净跨+板厚/2
(2)次梁(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图12-26
回顾
了解分布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 微分关系及其应用
m n m
M ( x)
V x
y
n
x
m n
dx
M ( x ) dM ( x )
V ( x ) dV ( x )
m
dx
n
q( x)
x
V qx dx V dV 0
q x dx M Vdx M dM 0 2
按照跨高比条件,要求连续单向板厚h≥L0/40 (L0为板的短向计算跨度),此时 h≥ mm。 对民用楼面而言,板厚不应小于60, 故取较大板厚h=__mm。
次梁的截面尺寸选择方法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 = L/20~L/12 =__~_, 故选取h=__mm, 并取截面宽度b=__mm。
h b
第二节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单向板肋梁楼盖
整浇楼盖类型 肋梁楼盖 双向板肋梁楼盖
无梁楼盖
Leabharlann Baidu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中四边支撑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长边/短边≥3,宜按沿短边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3>长边/短边>2,宜按沿双向板计算; 长边/短边≤2,应按沿双向板计算;
M图 V图
M图 V图
M图 V图
1、活荷载采用不同位置布置时的 计算截面的最不利内力(Mmax、Vmax)※ (1)、跨中
求最大正弯矩:本跨布置,隔跨布置 求最大负弯矩:左右布置,隔跨布置
例
求跨中1最大正弯矩:
1 2 3
求跨中1最大负弯矩:
(2)、支座
求最大负弯矩的布置方法:左右布置,隔跨布置 求最大剪力的布置方法: 同上
例
求支座B最大负弯矩: 求支座B最大剪力:
A
B
C
D
E
F
求支座C最大负弯矩: 求支座C最大剪力:
恒荷载满跨布置
A
B
C
D
E
F
●
等跨连续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内力求法
方法一:结构力学
方法二:查表(附表25-1、2、3、4)※ 集中荷载作用下: M=表中系数×Fl0 V=表中系数×F
2、内力包络图 弯矩包络图:由恒载弯矩图与活载弯矩图 的叠合图形的外包线构成
kNm
回顾
q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A
C
D
B
FA
a
c
b l
FB
FA
+
x
+
FAa
-
FB
FBb
回顾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F
Fa
2kN m
4m
a
F
a
5
3kN
kN
kN
4
3
Fa
kNm
kNm
2.25
回顾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3kN
D
4.5kN m
A
2kN m
B E
C
FA 10kN 1m 2m
2m
FB 2kN 1m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土木系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十二章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计算 双向板肋形楼盖按弹性理论的设计计算 楼梯的计算与构造
第一节
概述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的组成
板:提供活动面,直接承受并传递荷载; 梁:板的支撑构件,承受板传来的荷载并传递; 柱:承受楼面体系(梁、板)传来的荷载并传递; 墙:承受楼面体系(梁、板)传来的荷载并传递; 基础:将柱及墙等传来的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地基;
剪力图是斜直线.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内力图突变规律(从左向右画)
1、集中力作用处※ : M图:斜率突变,突变成的尖角与集中力的 箭头是同向。 V图:突变,方向、大小与力同。 2、集中力偶作用处: M图:发生突变,顺下逆上,大小与M同。 V图:不发生变化。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主梁的截面尺寸选择方法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L/12~L/8 =__~__, 故选取h=__mm, 并取截面宽度b=__mm。
(二)荷载传递和计算
荷载类型
恒荷载:g 活荷载:q
(三)计算简图 1、实际支座的简化
板的支座:次梁 次梁的支座:主梁 主梁的支座:①砖墙 ②现浇钢筋混凝土柱 (梁柱刚度比≥5时)
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要求熟练记忆※
截开后若取左边为分析对象,则符号如下: 向上的外力引起正剪力,向下的外力引起负剪力; 向上的外力引起正弯矩,向下的外力引起负弯矩; 顺时针引起正弯矩,逆时针引起负弯矩。 截开后若取右边为分析对象: 向上的外力引起负剪力,向下的外力引起正剪力; 向上的外力引起正弯矩,向下的外力引起负弯矩; 顺时针引起负弯矩,逆时针引起正弯矩。
中间跨(次梁与主梁整浇)的计算跨度:取主梁净跨 边跨(次梁一端搁置在砖墙上,另一端与主梁整浇) 的计算跨度:取次梁净跨+支承长度/2
(3)主梁(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取实际支座中心线的距离图12-28
中间跨(主梁与柱整浇)的计算跨度:取柱中心线间距离
边跨(主梁一端搁置在砖墙上,另一端与柱整浇) 的计算跨度:取柱净跨+支承长度/2 +柱宽/2
b Vb V ( q g ) 2 Vb V
b Mb M Vb 2
b/2
左
右
M<0
V<0
截开后若取左边为分析对象,则符号如下:
逆时针引起负弯矩;
向下的外力引起负剪力;
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梁按支承方法的分类
悬臂梁
简支梁 ※
外伸梁
固定梁
连续梁 ※
半固定梁
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
静定梁
支座反力可以由静力平衡方程求解的梁
超静定梁 ※ 支座反力仅由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解的梁
墙
楼板
梁
q
l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作用在梁上的载荷形式
分布荷载
集中力 ※
Me
均匀分布荷载 ※
集中力偶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q
l
2
l
图示梁,A处为固定铰链支座,B,C二处为辊轴支座.梁作用有均布荷载.已 知:均布荷载集度q=15N/m,L=4m,梁圆截面直径d=100mm,结构力学求该 梁的弯矩内力图.
剪力包络图:由恒载剪力图与活载剪力图 的叠合图形的外包线构成
符号规定:
左 右
M> 0
M<0
使微段梁产生向下凸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左 右
V>0
V<0
使微段梁有顺时针转动趋势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
(二)、折算荷载
●折算原因: 减少忽略实际支座限制转动的误差 ;
●处理方法: 增大恒载、减小活载,总荷载不变。
一、 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布置原则 1、尽量采用主梁横向布置方案
【了解】整浇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横向承重为主:
纵向承重为主:
2、跨度
主梁跨度(横向柱网间距):5-8m 次梁跨度(主梁间距): 4-6m 板跨度(次梁间距): 1.7-2.7m
3、单向板的最小厚度(mm)
板 的 类 别 屋面板 厚 度
恒荷载满跨布置
活荷载隔跨布置时
θ’
1 A B 2 C 3 D E
θ’ > θ
F
θ
●折算荷载取值※
连续板
q g g 2
'
q q 2
'
连续梁
q ' g g 4
3q q 4
'
(三)支座截面弯矩和剪力的内力 设计值的修正 支座中心线
g+q Vb Mb V M
1、支座边缘剪力 均布荷载作用时 集中荷载作用时 2、支座边缘弯矩
7
kN
3 3
x 1.56
2 2
kNm
2.44
2
回顾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4kN m
6kN
2kN m
1m
1m
2m
4.5 1.5
kN
5.5 kNm
4
8.5 7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叠加法作弯矩图※
F
q
B
F
q
B
A
= A
l
F
+
l
A
l
B
F
qL F+qL
1/2qL2+FL 1/2qL2
FL
ql qx 2 M x 2 2
ql 2 8
回顾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图示悬臂梁AB,自由端受力F的作用,
F
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X
A
l
B
V x F
kN
0xL 0 xL
V
FL
M x Fx
kNm
回顾
20 kN
X1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10kN m
X2
40 kN m
A
35kN
q
A
FA
C
①列静力平衡方程
B
L2
FC
F
M
y
0
FA FB FC qL 0
L qL2 FC FB L 0 2 2
L2
FB
A
0
②写出变形协调方程
C q C FC 0
7.5kNm
5qL4 FC L3 0 384 EI Z 48 EI Z
FA 3 qL 16
单
双 密 悬
向
向 肋 臂
板
板 板 板
民用建筑楼板 工业建筑楼板 行车道楼板 肋间距小于或等于700mm 肋间距大于 700mm 板的悬臂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m 板的悬臂长度大于 500mm
无 梁 楼 板
60 60 70 80 80 40 50 60 80 150
连续单向板厚h≥L0/40
板的截面尺寸选择方法
F
l 2 l 2
q
F l
l
+
1 Fl 4
0.125ql 2
回顾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F a
梁的剪力和弯矩
A
FA
B
分析
V FA M FA x
l
M
FB
FA
剪力图和弯矩图
x
V
根据以上方程画出
回顾
作图示梁的内力图
q
B
A FA
x
l
FB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ql 2 ql 2
ql V qx 2
B
1m
15
4m
2.5
25kN
V x1 20kN
M x1 20 x1
0 x1 1 0 x1 1
20
20
kN
25
V x2 25 10 x2
2 x2 M x2 25 x2 10 2
0 x2 4
20
31.25
0 x2 4
③求出
3 FB qL 16
5 FC qL 8
4.22kNm
4.22kNm
M
max
7.5kNm
作图示刚架的内力图
2kN
B 4m
2kN/m
2
C
4m
V
8kN
8
( kN )
A
2kN
24kNm
8
8
N
2
(kN )
24
M
(kNm)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熟练记忆以下荷载的布置情况的弯 矩内力图※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叠加法作弯矩图※
=
6kN
A
6kN
2kN m
B D
+
2kN m
C
2m
2m
4
2m
2m
2m
2m
+
+
4
6
4
-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左 右
符 号 规 定 :
V>0
左 右
V<0
M>0
M<0
使微段梁有顺时针转动趋势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 使微段梁产生向下凸变形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
梁高宽比(h/b)要求
h
b b
h
►
矩形截面梁 T 形截面梁
h/b 一般取 2.0 ~ 3.5 ; h/b 一般取 2.5 ~ 4.0
► 梁肋宽b 一般取为120、150、180;200、220、250mm (250mm以下的级差为30mm); ► 梁高度h 一般取为250、300、350、400、450、500、 550、600、650、700、750、800、 (800mm以下的级差为50mm) 900、1000mm 。
例:试画出下图中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
已知: 板上承受: 均布荷载q1 次梁上承受:均布荷载q2 主梁上承受:集中荷载G+Q
回顾:
单向板(长边/短边>3)
的主要特点:板上荷载沿短向传递
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
●
荷载范围※
主梁
板带的荷载范围
主梁的集中荷载范围
次梁 柱 次梁的荷载范围
次梁计算宽度
2
dV q dx dM V dx
继续回顾材料力学以及结构力学相关内容※
牢记弯矩,剪力与均布荷载的关系※
dV 0 dx dM 0 dx dV q dx
dV q dx
V C
dM V dx
弯矩图是斜直线.
d 2 M dV q 2 dx dx
剪力图是水平直线.
M C
弯矩图是水平直线. 弯矩图是二次抛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