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专题》复习资料
思想政治理论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 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 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 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 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科学地阐明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 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 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
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 ; 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 ; 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 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 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
参考教材:
专题:十八大三中全会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20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 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 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 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法精 神与法律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近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阐述了物质 世界的本质规律 :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初二政治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初二政治会考专题复习资料
简介
本资料为初二政治会考的专题复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政治知识,并加深对重要议题的理解。
目标
- 熟悉重要政治概念和相关内容
- 掌握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理解政治制度和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 能够分析和评估政治事件的影响
复主题
1. 政治概念
- 国家、政府、民族、国际组织等的定义和关系
- 政治权力、政党、选举等的基本概念
2. 政治制度
- 各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 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的对比与分析
- 中国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3. 公民权利
- 公民权利的概念和种类
- 公民权利的保护和限制
- 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性和方式
4. 政治事件与影响
- 重要的国际政治事件和影响
- 国内政治事件的分析与评估
- 媒体对政治事件的报道和影响
复方法
- 阅读政治教科书,重点关注各主题的核心概念和关系
- 制作复卡片,将重要的政治概念和知识点整理成简洁的问题和答案
- 参与讨论和辩论,加强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阅读相关新闻和报道,分析政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 制定复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好复的重点和难点
小结
初二政治会考专题复习资料涵盖了重要政治概念、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政治事件等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复习政治知识,并
提升对相关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合理的复习方法和坚持的努力,相信学生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祝愿大家成功!。
专题15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件)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3)
体制保证
②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
依法行政
③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公正司法
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①在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 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 由。 ②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 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 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③事实证明:中国人民享有越来 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等权利。
治国 第
理政
基本 七
方式
课
机一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八 课
第
法 治
九
中 国
课建
设
基本要求
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内
措
涵
施
内措
内
措
涵施
涵
施
内
措
涵
施
内涵 措施 内涵 措施 内涵 措施
02 梳理知识 突破考点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框架梳理
法的 产生
法的 本质
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
正和权威。
公正司法
2.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
①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
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正确云政治专题十二复习答案
正确云政治专题十二复习答案1、7.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单选题] *A.私有制B.阶级对立C.平均分配(正确答案)D.国家制度2、7. 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 [单选题]*A、走出去B、引进来C、强强联合D、技术进步(正确答案)3、15. 在我国村委会和居委会属于()。
* [单选题] *A、基层政协自治组织B、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正确答案)C、基层经济自治组织D、基层民间自治组织4、8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3. 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单选题] *A、自然状态下的空气、阳光、河水B、商场里过期的饮料C、农贸市场中的待售蔬菜(正确答案)D、朋友送的钢笔6、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单选题]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正确答案)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劳动资料与劳动者的统一D.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单选题]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8、72.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反映国体。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是(? ?)[单选题] *A.古典政治经济学B.西方经济学C.黑格尔哲学D.空想社会主义(正确答案)10、25.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是()。
[单选题] *A.一分为二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C.矛盾斗争D.合二为一11、2.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单选题] *A.生产资料(正确答案)B.生产资料所有制C.劳动对象D.劳动者12、19. 为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主要有():(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2022届高考政治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解析版】
2022届高考政治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社会主义理论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正确率:__________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原始畜牧业时代D.原始农业时代解析:原始社会长期生产力水平较低,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2.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同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②阶级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③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④生产关系在任何社会历史中都具有决定性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由材料可知,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是一定时期经济关系的产物,②③符合题意;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①错误;生产力起决定性作用,④错误。
答案:B3.葬品种类繁多,有象牙嚣、绿松石、鳄鱼鳞板等。
相比之下,许多小墓穴十分简陋、窄小,没有奢侈品,仅有死者生前使用过的一些工具和陶器。
大汶口墓葬中的“富墓”与“贫墓”反映了() A.原始社会末期的贫富不均B.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C.奴隶社会之间的阶级对立D.奴隶制国家已经建立解析:从时间上看,“大汶口墓葬群”,距今约5 000年,应该是原始社会末期,大汶口墓葬中的“富墓”与“贫墓”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贫富不均,A项符合题意。
当时还没有出现阶级和国家,C、D两项错误。
B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A4.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奴隶、农民、工人的人身自由状况依次是()A.毫无人身自由、有了人身自由、有一定的人身自由B.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了人身自由、毫无人身自由C.毫无人身自由、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了人身自由D.有了人身自由、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毫无人身自由解析:在奴隶社会,奴隶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对地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有了人身自由。
政治学考复习资料
政治学考复习资料政治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考生在备考政治学时需要注意参考的复习资料是否全面、准确、可靠。
在这里,本文将为考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政治学考复习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一、政治学教材政治学教材是考生进行政治学学科学习的基础教材,因此在备考政治学时,必须要掌握好政治学教材。
考生可参考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政治学教材,如《政治学概论》、《比较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等。
二、政治学论文集政治学论文集是对政治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和归纳,对于理解政治学学科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考生可参考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出版社等,如《政治学年鉴》、《政治学研究》、《政治学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等。
三、名师政治学讲义名师政治学讲义是由一些具有权威性、经验丰富的政治学教授或研究员编写的政治学理论、实践、方法论等方面的复习资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读性。
考生可参考名师政治学讲义,如李文教授的《李文政治学》,刘汉元教授的《刘汉元政治学讲义》等。
四、政治学名著政治学名著是指那些被广泛阐述和评论,既是政治学研究经典,又是政治学学科文化遗产的经典著作。
政治学名著中的学术观点、理论框架、政治思想等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
考生也应该掌握政治学名著,如韦伯的《政治学与社会学关系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霍布斯的《利维坦》等。
五、政治学网站和博客政治学网站和博客是我们获取政治学学科最新信息和见解的重要途径。
考生可以参考政治学权威网站,如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网、新浪新闻等,也可以参考有一定权威性和经验的政治学博客,如胡景晖的《胡景晖博客》、李银河的《嘻哈政治学》等。
总之,政治学考生在备考中需要获取全面、准确、可靠的考复习资料,同时也要关注最新的政治学学科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对政治学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政治学与人类社会间的联系和反思。
《政治生活重点理论》课件
以选举和代表制为基础,政府由民选代表 组成。
君主制
国家元首为君主,拥有绝对权力。
社会主义制度
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设计,是新 的尝试和实验,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社会各 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
政治理论的主要流派
自由主义
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主张市场经济和有限 政府。
社会主义
主张公有制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追求社会 公平和正义。
社会公示
政府在决策前将草案向社会公示, 广泛征求意见。
03
02
咨询专家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咨询专家意见,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公民参与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邀请公民参与决 策过程,充分表达意见。
04
政治参与与民主决策的关系
政治参与是民主决策的前提
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能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民主决策是政治参与的保障
的方向和速度;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会影响政治文化的演变和变革。
THANKS
感谢观看
《政治生活重点理 论》ppt课件
目录
• 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 • 政治制度与理论 • 公民权利与义务 • 政治参与与民主决策 • 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
01
CATALOGUE
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
政治生活的定义
政治生活定义
政治生活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领域中从事的实践活动,包括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 管理和政治文化等方面。
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选举投票
通过选举投票参与政治决策,是公民行使权利的重要 方式。
政治协商
通过政党、社会团体等渠道,就国家大事和地方重要 事务进行协商。
民主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使决策 更加科学合理。
中考政治总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总复习资料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1.2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2.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2.2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势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2.4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2 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意义3.3 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优越性3.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3.5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二、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1. 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道路1.1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1.2 社会主义经济特点的形成过程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和作用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3.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3.1 物质文明的发展和重点领域3.2 精神文明的培育和传承3.3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质量与效益3.4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互动关系三、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1.1 社会主义政党的本质和特点1.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1.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特点和党员队伍建设2.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2.1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2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2.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指导意义3. 法治国家建设3.1 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解决的问题3.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3.3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和路径3.4 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领域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1 社会主义文化的特点和作用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承1.3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挖掘1.4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新2. 生态文明建设2.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2.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3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路径2.4 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五、民族团结和宗教事务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1 民族团结的价值和意义1.2 民族团结的基本经验和实践1.3 民族团结的条件和基础2. 宗教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政策2.1 宗教信仰的自由和平等2.2 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的自律2.3 宗教事务与国家政治的关系2.4 宗教事务的管理和法律保障六、国防和军队建设1. 国防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1 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和保障1.2 国防力量的基本任务和职责1.3 国防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原则2. 军队建设的改革与发展2.1 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和作用2.2 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针2.3 军队建设的新时代任务和目标3. 国防科技和军民融合3.1 国防科技的重要性和发展方向3.2 军民融合的概念和作用3.3 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举措结语: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根本保障。
政治书传承知识点总结
政治书传承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政治理论的起源政治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对政治进行系统思考和理论探讨的哲学家。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关于政治组织和治理的一系列观点,强调统治者应当具备智慧和公正的品质,倡导以哲学家为统治者的理想国家。
亚里士多德则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政体的特点和优缺点,为政治学的后继发展奠定了基础。
2.政治理论的发展历程在西方,政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古典政治理论到现代政治理论的长期演进过程。
除了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罗马的共和政治思想家西塞罗、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和孟尼尔等,他们的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近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和现代实用主义政治理论等各种不同的政治学思潮相互碰撞、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当今世界政治学理论的多元体系。
二、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指国家机构和其代理人行使权力的能力,是国家行使统治、管理和控制的手段和方式。
政治权力通常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基本形式,是国家统治的核心要素。
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关于国家组织形式、国家管理方式、国家权力运行规则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如民主制度、专制制度、君主制度等,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动向。
3.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政治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对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态度,它对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4.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活动中所具有的参与权利和义务。
政治参与的方式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示威游行等,它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和支撑。
5.政治决策政治决策是指国家领导人和政府机构在面对各种政治问题和社会矛盾时所采取的政策和方案。
高三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第18课时 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
专题四生活与哲学第18课时哲学思想与辩证唯物论[备考导航]律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b判断题(2017,11月,T9)选择题Ι(2017,4月,T29、2018,11月,T26)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综合题[2016,10月,T39(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选择题Ι(2017,11月,T27、2016,10月,T31)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b)1.(2016·4月浙江选考,8)你有你的世界观,我有我的世界观,我们都是哲学家。
()[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答案] F2.下列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观点错误。
故选A。
[答案]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3.(2017·4月浙江选考,8)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答案] F4.(2016·10月浙江选考,8)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科学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世界观的指导,题中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 F5.19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玩乐的艺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高考政治专题复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一、开篇引入:穿越时空的社会主义之旅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回到那遥远的过去,看看社会主义是如何从空想一步步走向科学,又是如何从理论变为实践的。
听起来是不是很酷?别担心,我会用最简单易懂、又不失风趣的语言,带你们领略这段精彩的历史。
二、知识点梳理:社会主义的演变之旅(一)社会主义的空想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空想社会主义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时的哲学家们就开始思考理想社会的模样。
不过,真正形成系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还是在16世纪初的欧洲。
那时候,资本主义刚刚兴起,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激化,人们开始渴望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说到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那就不得不提三大空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改革方案,比如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实现财产共有、消除阶级差别等等。
不过,这些方案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所以,我们称他们的思想为“空想”。
(二)社会主义的科学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当人们还在为如何实现理想社会而苦苦思索时,一位伟人出现了——他就是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这个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还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三)社会主义的实践阶段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1917年,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革命。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2023中考:初中政治知识点大全(内附各科复习资料)
2023中考:初中政治知识点大全(内附各科复习资料)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中考准备的学生提供初中政治知识点的全面整理,同时还提供了其他各科的复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政治知识点1. 政治概念和基本原则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3. 全球化和国际组织4. 政党制度和沟通方式5. 国家的组织和管理6. 法律法规和公民的权益保护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8.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9.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0. 政治参与和公民责任各科复资料语文1. 诗歌鉴赏技巧和古代文学作品2. 散文阅读和现代文学作品3. 文言文阅读和句式翻译4. 写作技巧和范文写作数学1. 整数运算和代数式2. 几何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性质3. 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分析4. 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英语1. 词汇运用和语法知识2. 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3. 听力训练和口语表达物理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2. 电路的原理和实验3. 光的传播和成像4. 动力学和力的作用化学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 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实验3. 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4. 化学能量和化学计量生物1. 细胞组成和功能2.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进化论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4. 人体器官和健康保健历史1. 古代文明和历史人物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农业发展3. 世界两次大战和新中国的成立4. 当代世界和国际关系发展地理1. 自然地理和气候变化2. 人文地理和经济发展3. 区域规划和环境保护4. 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阅读技术1. IT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2. 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应用3. 创新设计和智能制造4. 社交媒体和数字媒体应用本文档提供了完整的中考政治知识点和各科的复资料,希望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祝大家考试顺利!。
最新考研政治复习资料8024
最新考研政治复习资料单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B.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答案:B暂无解析单选题2、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答案: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推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多选题3、充满活力是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其涵义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C.创造才能得以发挥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答案:A,B,C,D暂无解析单选题4、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答案:C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
多选题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A.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B.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C.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D.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答案:A,B,C,D暂无解析单选题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B.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D.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答案:C暂无解析多选题7、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变到了和平与发展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与挫折的历史经验C.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D.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答案:A,B,C,D暂无解析单选题8、马克思:唯物史观A.新民主主义理论:毛泽东B.列宁:武装斗争理论C.邓小平:改革开放理沦D.思格斯:科学发展观答案:C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所创立,改革开放理论为邓小平所创立。
【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必修一专题0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专题02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目录思维导图 (1)知识梳理 (1)知识清单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知识清单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5)易混易错 (7)典例精析 (9)真题赏析 (12)知识清单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⑴背景: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⑵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⑶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①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⑷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心骨诞生)①成立条件:a.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①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3·阳江高三统考)在有的人眼里,乡下是净土;在有的人眼里,乡下净是土。
漫画表明()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没有客观标准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具有主体差异性③立场和角度不同,人们的境界就会不同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4·山东高三期中)近来,人格类型测试在网络走红,并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日常交流话题。
还有人将测试结果作为人生参考,指导生活。
尽管该测试备受欢迎,但在学术领域,却一直面临争议。
有学者认为,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不理想。
也有人认为,该测验的描述含混,属于“巴纳姆效应”——因为描述模糊而普遍,以至于放诸四海而皆准。
对人格类型测试的讨论表明()①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认识③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是科研的目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④经过科学理论反复检验的认识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推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3·江苏高三统考)“液桥”是连接着两个固体表面之间的一段液体。
地面上的“液桥”通常长度很小,只有2-5mm左右,一旦大于5mm,“桥”的表面张力将小于重力而被破坏。
而在“天宫”空间站的微重力环境中,液体处于“漂浮”状态,便可以形成尺寸较大的液桥。
这是因为,地球引力消失后,表面张力大显神威。
“液桥”实验证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C.新问题推动了新的探索研究D.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2024·安徽高三联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逐步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并设计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进入新时代,在党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突破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作了集中论述和深刻阐释,并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政治理论考试题答案
政治理论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主义革命C. 人的全面发展D. 物质生产方式答案:D2.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在()中形成的。
A. 《新民主主义论》B. 《论持久战》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C3.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
A. 改革开放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一国两制”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A. 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C.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以人为本B.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 发展是硬道理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特征。
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分析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方向的深刻揭示。
它强调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并且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在外交政策上的独立自主原则等。
3.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答:邓小平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基础;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了哪些要求?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理论专题》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C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 D )A.实事求是B.反对本本主义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 A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C.毛泽东思想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D.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4.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惟一正确的科学态度是( A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C.依靠引证马克思对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5.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C )A.中共六大B.中共八大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6.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C )A、封建社会B、前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7、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 )A、帝国主义的侵略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C、封建主义的腐朽D、反动势力的联合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社会主义本质论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说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D )A、完善公有制B、消灭私有制、消除剥削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发展社会生产力10.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D )A.底子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B.生产力不发达,教育科技落后C.社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D.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B )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1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B )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3.我国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 B )A.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 B.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要求 D.发展生产力的要求14.我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A.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集中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B )A.执法组织形式B.政权组织形式C.行政组织形式D.司法组织形式16.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实现祖国统一 C.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2000年翻两番,实现小康1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 B )A.坚持爱国主义 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C.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D.坚持改革开放1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是( D )A.以人为本B.以民为本C.社会公平D.公平和正义19.“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C )A.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B.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C.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D.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20.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的核心和最重要原则是( A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1.下面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条件的是( D )。
A、国际格局多极化B、经济发展全球化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化D、南半球贫困化22.关于政策与策略的理论属于毛泽东思想的( A )。
A、应用理论部分B、主要理论部分C、基本理论部分D、哲学基础部分23.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 B )这一过渡形式实现的。
A、限制B、国家资本主义C、协商D、合作社24.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二为”方向指的是( B )。
A、为国家,为人民B、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小康社会服务25.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 A )。
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B、签订《南京条约》C、五四运动D、建立新中国26.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D )。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生产力高度发达2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C )。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B、基础党的基本路线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8.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B )。
A、知识分子B、农民C、小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2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C )。
A、军队问题B、工人问题C、农民问题D、知识分子问题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 )。
A、新式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农民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3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B )。
A、正确处理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B、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C、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教育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3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的领导人是:( C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3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D )。
A、全面发展B、协调发展C、可持续发展D、以人为本3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A )。
A、民主集中制B、协商制度C、绝对领导制D、民主制35.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C )A、民主政治斗争B、群众运动C、武装斗争D、农民运动36.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B )。
A、知识分子B、农民C、小资产阶级D、手工业者37.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C )。
A、港、澳、台享有高度自治权B、中国坚持社会主义C、祖国统一D、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3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我们寄希望于( C )。
A、我国建成小康社会B、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台湾人民D、台湾当局39.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 D )A、工人阶级的先锋队B、中国人民的先锋队C、中华民族的先锋D、三者都是40.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D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C、中国资本主义的软弱D、帝国主义的侵略1.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 ABD )。
A、封建主义B、帝国主义C、资本主义D、官僚资本主义2.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的阶级是( ACD )。
A、无产阶级B、官僚资产阶级C、农民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BD )。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C、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D、重视发挥计划的作用4.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有(ABC )。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C、私营企业主D、知识分子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特点主要有(ABC )。
A、“新干涉主义”盛行B、在国际事务中奉行双重标准C、单边主义膨胀D、实行“先发制人”战略6.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BCD )。
A、公私兼顾B、劳资两利C、城乡互助D、内外交流7.解放初期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遭到打击。
下列属于“无毒”行为的是( BD )。
A、受贿 B 、盗骗国家财产 C、制造假货D、偷工减料8.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 ABD )。
A、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B、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社会C、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社会主义D、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9.党的生命线是指( BCD )。
A、认识路线B、群众路线C、政治路线D、思想路线10.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BCD )。
A、毫不利己,专门利人B、爱国守法、明理诚信C、团结友善、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1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BD )A、大力发展生产力B、什么是社会主义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2.过去对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是( BCD )A、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D、社会主义本质与体制模式的区别1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BD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生产资料公有制C、计划经济D、按劳分配1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 CDE )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任务不同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E、革命前途不同1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BCE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1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BCD )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1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BCDE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E、个体经济18.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ABCDE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承包经营 D.租赁经营 E.合作制1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段专政,其原因在于它们的( ABCD )A.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阶段基础是一样的 C.本质内容是一样的D.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E.政权组成的阶段结构和专政对象是一样的20.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ABCDE )A.发展民主 B.加强法制 C.建设服务型政府D.完善民主监督 E.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二、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2、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