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吸虫
第三章吸虫--日本血吸虫
![第三章吸虫--日本血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5366973d227916888486d7e1.png)
第三章吸虫第五节日本血吸虫一、学时分配:2学时。
二、教学大纲要求【掌握】1、寄生人体的种类:我国常见的种类——日本血吸虫。
2、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形态特点及与其他吸虫的主要区别。
3、日本血吸虫虫卵及尾蚴的特点。
4、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部位、虫卵去路、中间宿主、感染方式。
5、日本血吸虫虫卵的致病机理。
6、血吸虫病的各种病原学学诊断方法的原理、意义。
【熟悉】1、童虫在人体内的移行。
2、虫卵肉芽肿的致病作用、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急性期、慢性期。
3、血吸虫感染中伴随免疫的特点。
4、血吸虫病的流行分布与环节。
5、血吸虫病的防治原则。
【了解】1、虫体在钉螺体内的发育。
2、尾蚴性皮炎。
3、血吸虫感染中免疫逃避的机理。
4、血吸虫病的各种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原理、意义。
5、钉螺孳生地类型。
6、综合性防治措施的意义。
三、主要教学内容裂体吸虫隶属于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人及其他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血吸虫或住血吸虫。
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以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引起的血吸虫病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
此外,还有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寄生人体的报道。
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即通常所说的血吸虫病。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在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等方面和其他人体吸虫有不同特点:1.雌雄异体2.成虫在血管(肠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3.尾蚴尾部分叉,在水中经皮肤侵入宿主4.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一、形态1.成虫:雌雄异体,虫体呈圆柱形,口、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
(1)雄虫:乳白色,长10-20㎜,宽0.5-0.55㎜,背腹扁平,自腹吸盘以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的沟槽称为抱雌沟。
(2)雌虫:前细后粗。
虫体长20-25㎜,宽0.1-0.3㎜,,腹吸盘大于口吸盘,但不及雄虫明显。
虫体因肠管内含较多红细胞消化后残留物而呈灰褐色。
雌虫常居留于抱雌沟内,与雄虫呈合抱状态。
§3-吸虫学01(1)
![§3-吸虫学01(1)](https://img.taocdn.com/s3/m/62378737453610661ed9f42a.png)
一、吸虫学概论 Trematode
吸虫纲(Class Trematode)
一、虫种
常见
肝吸虫 肠吸虫
肺吸虫 血吸虫
少见
异形吸虫 横川后殖吸虫
肝片吸虫 棘口吸虫
猫后睾吸虫……
常见人体寄生吸虫
二、形态特点
人体吸虫都属 复殖目 (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
单殖目 寄生于鱼类水生动物 (无性生殖)
一、形态
1. 成虫
大小 (mm) 形状 颜色 吸 盘
口吸盘
(7.5~12)×(4~6)×(3.5~5)
似半粒花生米,椭圆形或梭形, 虫体肥厚,背面隆起,腹面扁平 活体暗红色,略透明;固定后灰白色 口吸盘位于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中 线之前, 两者大小相近 口、咽、食管、肠支,无肛门; 肠支3~4个弯曲
双腔吸虫: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2+2)+(2+2+2)] =24
卫氏肺吸虫: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3+3+3+3+3)+(3+3+3+3+3)] =60
斯氏肺吸虫: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3+3+3+3+3+3)+(3+3+3+3+3+3)] =72
最大 卵细胞和 扁卷螺 人、猪 直接涂片 卵黄细胞 水生植物 等 法
卫氏并殖吸虫 (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简
介
卫氏并殖吸虫,又称卫氏肺吸虫
(human lung fluke),其成虫寄 生于宿主肺内,引起肺吸虫病 (paragonimiasis)。人的感染多因生 食含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所致。 肺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本 病分布广泛,我国有23个省、区 有本病流行。
第三章 吸虫
![第三章 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c153306e81c758f5f71f670f.png)
第三章吸虫一、选择题【A型题】3001.下列哪项不是吸虫的形态结构特点()A.外观呈叶状或长舌状B.腹背扁平C.多为雌雄同体D.具口,腹吸盘E.有体腔3002.吸虫的受精过程一般可以是()A.自体受精B.异体受精C.自体及异体受精D.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E.以上都不是3003.寄生人体吸虫的繁殖方式()A.幼虫进行有性生殖,成虫进行无性生殖B.幼虫进行无性生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C.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无性生殖D.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有性生殖E.幼虫不繁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3004.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吸虫()A.华支睾吸虫B.日本血吸虫C.卫氏并殖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异形吸虫3005.华支睾吸虫的主要保虫宿主为()A.纹沼螺B.淡水鱼及淡水虾C.猫,狗D.牛,羊E.家禽3006.华支睾吸虫对宿主的特异性要求不严格,表现在()A.可寄生于螺,也可寄生于鱼,虾B.所寄生的鱼类繁多(包括大型食用鱼和小杂鱼)C.我国各地吃鱼习惯不同,但均有病例报告D.终宿主除人体,还可寄生于肉食性哺乳动物E.幼虫和成虫所寄生的宿主种类较多及地区都较广泛3007.布氏姜片虫的中间宿主()A.纹沼螺B.赤豆螺C.拟钉螺D.扁卷螺E.川卷螺3008.我国布氏姜片虫的最主要保虫宿主是()A.家鼠及野鼠B.鸡,鸭C.猪D.狗,猫E.牛,羊3009.影响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在自然界生存的最重要因素为()A.温度B.水的酸碱度(PH)C.干燥D.光线E.水的深度3010.肝片形吸虫的重要性在于()A.人体感染范围广泛B.保虫宿主种类多C.虫体较大,引起症状严重D.使牛,羊致病,影响畜牧业发展E.椎实螺分布广泛,致本虫易于散播3011.并殖类吸虫的形态特征是()A.卵巢与子宫并列B.两个睾丸并列C.两侧卵黄腺并列分布D.卵巢与子宫并列和两个睾丸并列E.生殖孔与排泄孔并列3012.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A.纹沼螺B.长角涵螺C.川卷螺D.扁卷螺E.拟钉螺3013.感染肺吸虫是由于:A.食入未煮熟的淡水鱼B.生食水红菱,荸荠(马蹄)C.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溪蟹D.食入未煮熟的淡水螺E.吸入感染性虫卵3014.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A.骨盆静脉丛B.肠系膜静脉及痔静脉丛C.膀胱静脉丛D.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E.脾静脉3015.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感染期)是()A.虫卵B.感染性虫卵C.尾蚴D.囊蚴E.成虫3016.日本血吸虫致病的主要生活史阶段是()A.尾蚴B.童虫C.成虫D.虫卵E.毛蚴3017.日本血吸虫尾蚴自钉螺逸出后 ,在水中主要分布()A.分散于水体B.沉在水底C.浮在水面下D.在水生植物附近E.在遮荫的水域3018.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各阶段,可致脑型血吸虫病的是()A.虫卵B.毛蚴C.尾蚴D.童虫E.成虫3019.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是()A.急性患者B.无症状感染者C.慢性患者D.牛,鼠等哺乳类动物E.鸡,鸭等家禽3020.血吸虫的异位寄生最常见的部位是()A.肺,皮肤B.皮肤,脑C.脑,脊髓D.肺,脑E.生殖器3021.日本血吸虫卵能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最主要原因是()A.肠蠕动增加 B.腹内压增加 C.血管内压增加D.卵内毛蚴分泌的破坏肠壁的作用E.粗糙食物的刺激3022.日本血吸虫所致的尾蚴性皮炎属于()A.速发型(I型变态反应)B.细胞毒型(II型变态反应)C.免疫复合物(III型变态反应)D.迟发型(IV型变态反应)E.速发型及迟发型(I及IV型变态反应)3023.引起稻田皮炎是由于()A.丝虫感染性幼虫B.钩虫感染性幼虫C.日本血吸虫尾蚴D.犬钩虫幼虫E.禽类或畜类血吸虫尾蚴3024.日本血吸虫病急性虫卵结节中哪种细胞大量集聚()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3025.某人接触疫水两周,疑为血吸虫感染可用的诊断方法有()A.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B.粪便沉淀法查虫卵C.毛蚴孵化法D.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E.先用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筛选3026.机体的免疫力致使血吸虫童虫受损及清除,主要起作用的器官,组织是() A.皮肤 B.肺 C.肝 D.皮肤,肺 E.皮肤,肝3027.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为()A. 查治病人,病牛B.消灭钉螺C.粪便管理D.个人防护E.包括以上各项的因时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科学防治3028.常见人体吸虫的虫卵中,下列哪一种虫卵没有卵盖()A.肝吸虫卵B.姜片虫卵C.肺吸虫卵D.日本血吸虫卵E.以上都不是3029.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A.十二指肠B.结肠C.肝内胆管D.小肠上段E.以上都不是3030.并殖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虫卵B.囊蚴C.尾蚴D.成虫和童虫E.以上都不是3031.下列有关并殖吸虫生活史的内容哪项是错误的()A. 虫体寄居于人体的肺及多个脏器组织B.需二个中间宿主C.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喇蛄D.感染阶段是尾蚴E.有多种保虫宿主3032.关于血吸虫的形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虫体基本呈长圆柱形B.雌雄异体C.雌虫细长,雄虫粗短D.雄虫有抱雌沟E.睾丸分支位于虫体后段3033.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尾蚴B.童虫C.成虫D.虫卵E.以上都不是3034.人感染肝吸虫是由于()A. 生食或半生食猪肉B.生食或半生食溪蟹C.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E.以上都不是3035.布氏姜片虫最重要的保虫宿主是()A.牛B.猪C.犬D.鼠类E.禽类3036.下列寄生虫对人体的主要损害部位,哪是错误的()A. 血吸虫损害肠,肝B.肝吸虫损害肝,胆C.卫氏肺吸虫损害肺脏D.姜片虫损害小肠和肝脏E.肝片形吸虫损害肝胆3037.肝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查以哪种方法检出率最高()A. 十二指肠液引流检查法B.大便直接涂片法C.自然沉淀法D.饱和盐水浮聚法E.厚血膜消化法3038.肺吸虫病的感染主要是由于()A.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B.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类C.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D.生食或半生食石蟹,喇蛄E.以上均不是3039.在肺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A. 直接涂片法B.自然沉淀法C.饱和盐水浮集法D.痰液检查法E.皮下包块活检3040.布氏姜片虫感染的方式是()A.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B.生食和半生食溪蟹,喇蛄C.生食或半生食猪肉D.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E.生食和半生食淡水螺3041.日本血吸虫病所引起的肝硬化为()A. 门脉性肝硬化B.胆汁性肝硬化C.干线型肝硬化D.坏死后性肝硬化E.淤血性肝硬化3042.华睾吸虫病的主要防治原则是()A. 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B.不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B. 不生食和半生食蛇,蛙肉D.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喇蛄E.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3043.人体吸虫的生活史中,都必需的中间宿主是()A.淡水鱼类B.淡水甲壳类C.淡水贝类D.水生植物E.以上都不是3044.在预防尾蚴皮炎中,哪种措施是毫无意义的()A.消灭钉螺B.涂敷防蚴剂C.根治牛的血吸虫病D.禁止在稻田中放鸭E.禁止畜禽粪下田3045.血吸虫感染出现的尾蚴性皮炎属于()A.I型变态反应B. II型变态反应C. IV型变态反应D.I型和II型变态反应E. 一般炎症反应3046.慢性血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最好选用()A.尼龙筛集卵法加NaOH消化法B.饱和盐水浮聚法C.生理盐水直接涂D.自然沉淀法E.肛门拭子法3047.COP和CHR是哪种寄生虫病的特殊诊断方法()A.肺吸虫病B.日本血吸虫病C.旋毛虫病D.黑热病E.猪囊虫病3048.生活史中需一个中间宿主的吸虫是()A. 卫氏并殖吸虫B.斯氏狸殖吸虫C.华支睾吸虫D.异形吸虫E.日本血吸虫3049.仅用于血吸虫病的论断方法是()A.IHAB.ELISAC.COPTD.IDTE.Western blot3050.姜片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A.牛B.猪C.兔D.犬E.猫3051.与其它吸虫比较,肺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主要是()A.雌雄同体B.有口腹吸盘C.肠管分为两支D.卵黄腺在虫体内侧E.生殖腺并列3052.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是()A.钉螺B.沼螺C.豆螺D.短沟蜷E.拟钉螺3053.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原体学名是()A.Blood flukeB.Schistosoma mansoniC.Biharzia japonicumD.Schistosoma japonicumE.Schistosoma Japonicum3054.在痰中可查到的寄生虫虫卵可能是()A.卡氏肺孢子虫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D.血吸虫E.蛔虫3055.斯氏狸殖吸虫的主要致病虫期是()A.虫卵B.成虫C.尾蚴D.囊蚴E.童虫3056.新鲜粪便中查到的日本血吸虫卵内含有()A.卵胚B.卵细胞C.卵黄球D.空泡E.毛蚴3057.肝片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是()A.拟钉螺B.萝卜螺C.沼螺D.扁卷螺E.川卷螺3058.幼虫不寄生在淡水螺体的吸虫是()A.异形吸虫B.巨片形吸虫C.枝双腔吸虫D.后睾吸虫E.异盘并殖吸虫3059.The infective stag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A.ovum B.miracidium C.sporcyst D.cereariaE.schistosomula3060.Clonorchis sinensis属于()A.异形科B.片形科C.后睾科D.并殖科E.棘口科3061.吃了未熟的鱼肉,可感染()A.蛔虫B.旋毛虫C.华支睾吸虫D.姜片吸虫E.以上都不是3062.吸虫生活史第一中间宿主多为()A.脊椎动物B.哺乳动物C.淡水鱼类D.淡水螺类E.以上都不是3063.寄生人体吸虫的成虫繁殖方式是()A.无性生殖B.有性生殖C.孤雌生殖D.接合生殖E.以上都不是3064.吸虫的受精方式是()A.自体受精B.异体受精C.自体与异体受精D.体外间接受精E.以上都不是3065.除...以外,其余吸虫成虫虫体均为扁平形()A.后睾科B.异形科C.片形科D.裂体科E.双腔科3065 D3066.在人体血管内寄生的吸虫属于()A.血管科B.后睾科C.裂体科D.血居科E.异形科3067.吸虫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吸虫纲,属于()A.PlatyhelminthesB.NemathelminthesC.MolluseaD.AcanthocephalaE.Coelenterata3068.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虫期是()A.adultB.CercariaC.metacercariaD.SporacystE.Cysticercus3069.生吃水红菱,可能感染()A.卫氏并殖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华支睾吸虫D.蛔虫E.旋毛虫3070.寄生在人体肺部的寄生虫是()A.华支睾吸虫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D.布氏姜片吸虫E.钩虫3071.华支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除了淡水鱼类外,还可见于()A.水生植物B.溪蟹C.淡水虾D.喇蛄E.野猪3072.成虫主要寄生在牛羊中,偶而可感染给人的吸虫是()A.布氏姜片吸虫B.肝片吸虫C.异形异形吸虫D.血吸虫E.以上都不是3073.虫卵中的毛蚴在水中不逸出,而被螺蛳吞食后,在螺的消化道内逸出毛蚴的吸虫是()A.东方次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曼氏血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以上都不是3074.只需一个中间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吸虫是()A.华支睾吸虫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D.血吸虫E.以上都不是3075.血吸虫尾蚴所致皮炎属于()A.尾蚴机械损害B.I型变态反应C.II型变态反应D.III型变态反应E.IV型变态反应3076.日本血吸虫雄性成虫的睾丸数为()A.1-3个B.3-5个C.7个左右D.10个左右E.15个左右3077.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分布于()A.南方13省市B.南方12省市C.长江流域8省市D.珠江流域E.闽江流域3078.日本血吸虫尾蚴从钉螺全内逸出后,主要分布在()A.水体表面B.水体中部C.水体低部D.整个水体均匀分布E.以上都不是3079.曼氏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A.膀胱静脉丛B.胃底静脉丛C.门脉一肠系膜静脉丛D.肾静脉丛E.痔静脉丛3080.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是()A.家畜B.螺类C.淡水鱼类D.肉食哺乳动物E.以上都不是3081.成虫寄生在血管内,虫卵却出现在尿中,可能是()A.日本血吸虫B.血居吸虫C.广州血管圆线虫D.曼氏血吸虫E.以上都不是3082.华支睾吸虫的流行区仅限于()A.欧洲西部B.东南亚C.北美D.南美E.南部非洲3083.除...以外,其它吸虫的虫卵均有卵盖()A.布氏姜片吸虫B.肝片吸虫C.华支睾吸虫D.日本血吸虫E.卫氏并殖吸虫3084.吃鱼生粥或生拌鱼片可感染()A.姜片虫病B.卫氏并殖吸虫病C.华支睾吸虫病D.肝惩吸虫病E.血吸虫病3085.生活史中有两代胞蚴的寄生虫是()A.华支睾吸虫B.姜片吸虫C.日本血吸虫D.肝片吸虫E.卫氏并殖吸虫3086.儿童皮下有游走性包块,经切开包块后,发现是童虫,它可能是()A.华支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人蛔虫D.血吸虫E.以上都不是3087.只有一个吸盘的吸虫,称单盘类,它们是()A.华支睾吸虫B.异形异形吸虫C.东方次睾吸虫D.横川后殖吸虫E.以上都不是3088.寄生胆道内的吸虫是()A.华支睾吸虫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D.血吸虫E.以上都不是3089.拟钉螺可作为哪种吸虫的中间宿主()A.卫氏并殖吸虫B.斯氏狸殖吸虫C.布氏姜片吸虫D.枝双腔吸虫E.血吸虫【B 型题】3090~3094A.新鲜虫卵B.感染性虫卵C.尾蚴D.囊蚴E.丝状蚴3090.血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1.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2.肝片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3.卫氏并殖吸虫感染虫期是()3094.斯氏狸殖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5~3099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D.呼吸系统E.神经系统3095.日本血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6.埃及血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7.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8.华支睾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9.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100~3104A.十二指肠液B.粪便C.尿液D.血液E.痰液3100.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1.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2.诊断布氏姜片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3.诊断埃及血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4.诊断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5~3109A.短沟蜷B.萝卜螺C.扁卷螺D.纹绍螺E.钉螺3105.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3106.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07.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08.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09.卫氏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10~3114A.经口感染B.经呼吸道感染C.经皮感染D.接触感染E.虫媒感染3110.日本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1.肝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2.丝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3.斯氏狸殖吸虫的感染方式是()3114.肺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5~3119A.westermani,B.buskiC.japonicumD.sinensisE.skrjakini 3115.SChistosoma 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6.Paragonimus 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7.Clonorchis 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8.Pagumogonimus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9.Fasciolopsis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20~3124A.猫B.猪C.牛D.野猪E.羊3120.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1.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2.布氏姜片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3.枝双腔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4.卫氏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是()3125~3129A.纹沼螺B.扁卷螺C.钉螺D.川卷螺E.拟钉螺3125.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6.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7.布氏姜片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8.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9.日本血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30~3134A. 铁锈色痰B.肝,脾肿大,腹水C.腹痛,腹泻,浮肿D.胆囊炎,胆管炎E.游走性皮下结节3130.卫氏并殖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1.布氏姜片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2.日本血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3.斯氏狸殖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4.华支睾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5~3139A.鱼塘B.菱塘C.湖汊,洲滩D.山涧小溪流E.农田,菜地灌溉沟3135.布氏姜片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6.斯氏狸殖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7.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8.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9.异形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40~3144A.肝吸虫B.血吸虫C.肺吸虫D.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E.链状带绦虫3140.食"米猪肉"可感染()3141.接触疫水可感染()3142.用生蛙肉敷贴伤口可感染()3143.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可感染()3144.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可感染()3145~3150A. 粪便直接涂片法B.粪便自然沉淀法C.肛门拭子法D.痰液检查法E.饱和盐水浮聚法3145.诊断卫氏并殖吸虫病应首选()3146.诊断蛔虫病应首选()3147.诊断蛲虫病应首选()3148.诊断慢性血吸虫病首选()3149.诊断急性何米巴应首选()3150.诊断钩虫应首选()3151~3155A.兰氏贾第鞭毛虫B.曼氏迭宫绦虫C.斯氏狸殖吸虫D.猪带绦虫E.蛔虫3151.以幼虫作为人体寄生虫阶段而无成虫寄生的是()3152.以滋养体作为人体寄生阶段的是()3153.善钻孔的寄生虫是()3154.以裂头蚴作为人体主要寄生阶段的是()3155.以成虫和囊尾蚴作为人体寄生阶段的是()3056~3160A.钩虫病B.丝虫病C.血吸虫病D.疟疾E.肺吸虫病3156.可有典型的间歇热的是()3157.可引起咳嗽,胸痛,血痰的是()3158.可有离心性淋巴管炎的是()3159.成虫寄生于肠道,并造成贫血的是()3160.成虫寄生于血管,并引起肝脾肿大的是()3161~3165A.纹沼螺 D.拟钉螺B.扁卷螺C.钉螺 E.川卷螺3161.卫氏并殖血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62.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63.日本血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64.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65.斯氏狸殖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66~3170A.囊尾蚴B.囊蚴C.裂头蚴D.丝状蚴E.尾蚴3166.丝虫的感染阶段是()3167.肺吸虫的感染阶段是()3168.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3169.猪带绦虫的感染阶段是()3170.曼氏迭宫绦虫的感染阶段是()3171~3175A.蛔虫B.蛲虫C.钩虫D.并殖吸虫E.姜片吸虫3171.以猪作为重要保虫宿主的是()3172.可致肛周搔痒,输卵管炎,阴道炎()3173.可引起癫痫,偏瘫,失明()3174.可引起皮炎的是()3175.可引起阑尾炎,胆囊炎的是()3176~3180A.终宿主B.转续宿主C.中间宿主D.保虫宿主3176.蛇,鸟是曼氏迭宫绦虫的()3177.蚊是丝虫的()3178.蚊是疟原虫的()3179.猪是姜片吸虫的()3180.人是疟原虫的()3181~3184A.血吸虫病B.疟疾C.丝虫病D.蛔虫病E.皮肤利什曼病3181.宿主产生伴随免疫的是()3182.宿主产生带虫免疫的是()3183.宿主能产生消除性免疫的是()3184.传播不需中间宿主的是()3185~3189A.卵内容物为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B.卵内容物为一个毛蚴C.卵内容物为一个幼虫D.卵内容物为一个卵细胞和十余个卵黄细胞E.卵内容物为折光颗粒3185.肝吸虫卵()3186.蛲虫卵()3187.血吸虫卵()3188.未受精蛔虫卵()3189.肺吸虫卵()【C 型题】3190~3193A.肝B.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3190.日本血吸虫可寄生在()3191.华支睾吸虫可寄生在()3192.卫氏并殖虫可寄生在()3193.布氏姜片吸虫可寄生在()3194~3197A.毛蚴孵化法B.集卵沉淀法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3194.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5.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6.斯氏狸殖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7.布氏姜片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8~3201A.有保虫宿主B.有第二中间宿主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198.华支睾吸虫()3199.日本血吸虫()3200.肝片吸虫()3201.十二指肠钩虫)(3202~3205A.肝肿大B.门脉高压C.两者均出现D.两者均不出现3202.日本血吸虫病时可出现()3203.肝吸虫病时可出现()3204.肺吸虫病时可出现()3205.布氏姜片虫病时可出现()3206~3207A.粪便孵化法查毛蚴B.活体组织检查C.二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06.接触疫水2周,疑为血吸虫感染,诊断方法采用()3207.生吃溪蟹1月,疑为肺吸虫感染,诊断方法可用()3208~3209A.一个中间宿主B.二个中间宿主C.两者均需D.两者均不需3208.卫氏并殖吸虫完成生活史需要()3209.日本血吸虫完成生活史需要()3210~3211A.I型变态反应B.迟复型变态反应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210.血吸虫病所致肾小球病变为()3211.血吸虫尾蚴性皮炎是()3212~3213A.姜片虫卵B.肝吸虫卵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12.卵圆形,无盖,一侧有小棘,内有毛蚴的虫卵是()3213.灯泡形,个体很小,有盖,内有毛蚴的虫卵是()3214~3215A. 引起肝脏病变B.引起肺部病变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3214.姜片虫()3215.血吸虫()33216~3217A.湖汊,洲滩B.缸罐积水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16.适合于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水域环境是()3217.适合于卫氏并殖吸虫病流行的水域环境是()3218~3219A.肝硬化B.门脉高压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218.血吸虫病可致()3209.肝包虫病可致()3220~3221A.肝B.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20.日本血吸虫可寄生于()3221.华支睾吸虫可寄生于()3222~3225A.肝B.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22.日本血吸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3.华支睾吸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4.卫氏并殖吸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5.布氏姜片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6~3227A.拟钉螺B.长角涵螺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2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227.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228~3229A.猪B.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28.布氏姜片虫的最主要保虫宿主是()3229.日本血吸虫的主要保虫宿主()3230~3231A.可在外周血液中找到病原体B.可在粪便中找到病原体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0.血吸虫()3231.姜片虫()3232~3233A.成虫形态B.虫卵形态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2.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的鉴别可根据()3233.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鉴别可根据()3234~3235A.痰查虫卵B.活体组织检查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4.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可用()3235.诊断斯氏狸殖吸虫病可用()3236~3237A.日本血吸虫病人B.日本血吸虫病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36.人体血吸虫病传染源是()3237.人体血吸虫病的保虫宿主是()3238~3239A.毛蚴孵化法B.粪便沉淀法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8.布氏姜片虫病病原学诊断用()3239.斯氏狸殖吸虫病病原诊断用()3240~3243A.毛蚴孵化法B.沉淀集卵法C.两者均适用D.两者均不适用3240.华支睾吸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1. 日本血吸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2. 斯氏狸殖吸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3. 布氏姜片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4~3246A.成虫形态B.虫卵形态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44.华支睾吸虫与异形吸虫虫种形态鉴别可依据()3245. 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虫种形态鉴别可依据()3246.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虫种形态鉴别可依据()3247~3250A.肝B.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3247.日本血吸虫可寄生在()3248.华支睾吸虫可寄生在()3249.卫氏并殖虫可寄生在()3250.布氏姜片吸虫可寄生在()3251~3254A.毛蚴孵化法B.集卵沉淀法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3251.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2.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3.斯氏狸殖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4.布氏姜片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5~3258A.有保虫宿主B.有第二中间宿主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255.华支睾吸虫()3256.日本血吸虫()3257.肝片吸虫()3258.十二指肠钩虫()3259~3262A.肝肿大B.门脉高压C.两者均出现D.两者均不出现3259.日本血吸虫病时可出现()3260.肝吸虫病时可出现()3261.肺吸虫病时可出现()3262.布氏姜片虫病时可出现()【X 型题】3263.吸虫的生活史特点()A.需要中间宿主B.第一中间宿主多数是淡水螺C.与水关系密切D.幼期发育过程均经蜕皮E.均需哺乳动物或人体作终宿主3264.下列吸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A.华支睾吸虫B.卫氏并殖吸虫C.日本血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肝片形吸虫3265.卫氏并殖吸虫可寄生于人体的()A.肺部B.肝脏C.脑D.皮肤E.胃肠3266.斯氏狸殖吸虫在人体寄生的特点()A.寄生在肺部B.童虫在体内移行窜扰C.在组织中形成虫体体穴道D.常见游走性皮下结节E.痰液检查可查到虫卵3267.布氏姜片吸虫的致病作用是()A.成虫引起肠梗阻B.成虫影响宿主肠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C.童虫破坏肠组织D.成虫吸盘对肠道的损害E.虫体代谢产物刺激机体引起病理性变态反应3268.经过40年血防工作,现在已经消灭血吸虫病的省市是()A.福建B.广东C.广西D.浙江E.上海市3269.寄生人体的血吸虫除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与埃及血吸虫外还有()A.间插血吸虫B.牛血吸虫C.湄公血吸虫D.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E.毛毕吸虫3270.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病传染源的是()A.病人B.病畜C.钉螺D.疫水E.昆虫3271.日本血吸虫病的分布地区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菲律宾E.老挝3272.急性血吸虫的变态反应主要是()A.I型过敏反应B.IV型细胞反应C.III型免疫复合物反应D.II型细胞毒性反应E.代谢产物引起的反应3273.日本血吸虫病的致病虫期是()A.虫卵B.毛蚴C.尾蚴D.胞蚴E.成虫3274.钉螺主要分布在()A.湖滩B.草滩C.沟渠D.菜地E.牛棚3275.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A.巨脾B.腹水C.侏儒D.异位寄生E.发热3276.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A.结肠B.皮肤C.肝D.肾E.胃3277.日本血吸虫尾蚴可存在于()A.湖水B.露水C.杂草D.芦苇E.渠水3278.与线虫比较,吸虫的形态特征是()A.虫体扁平B.具有口腹吸盘C.尾端有交合器D.口有钩齿E.睾丸在一个以上3279.引起人体幼虫移行症的寄生虫是()A.日本血吸虫B.布氏姜片虫C.华支睾吸虫D.卫氏并殖吸虫E.斯氏狸殖吸虫3280.日本血吸虫病的常见异位损害是()A.脑B.肺C.皮肤D.生殖器E.肾3281.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有()A.豆螺B.拟钉螺C.川卷螺D.扁卷螺E.小豆螺3282.作为布氏姜片虫传播媒介的水生植物有()A.芦苇B.蓠芭C.卜及D.菱角E.莲蓬3283.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我国()A.广东省B.东北地区C.内蒙草原D.西北地区E.西藏高原3284.血吸虫毛蚴孵化需要的条件是()A.水质清B.光线好C.温度适宜D.PH适宜E.干净的容器3285.寄生牛体的血吸虫有()。
寄生虫-寄生虫练习题5
![寄生虫-寄生虫练习题5](https://img.taocdn.com/s3/m/56639dbfb4daa58da0114ad4.png)
第三章吸虫一、选择题【A型题】3001.下列哪项不是吸虫的形态结构特点()A.外观呈叶状或长舌状B.腹背扁平C.多为雌雄同体D.具口,腹吸盘E.有体腔3002.吸虫的受精过程一般可以是()A.自体受精B.异体受精C.自体及异体受精D.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E.以上都不是3003.寄生人体吸虫的繁殖方式()A.幼虫进行有性生殖,成虫进行无性生殖B.幼虫进行无性生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C.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无性生殖D.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有性生殖E.幼虫不繁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3004.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吸虫()A.华支睾吸虫B.日本血吸虫C.卫氏并殖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异形吸虫3005.华支睾吸虫的主要保虫宿主为()A.纹沼螺B.淡水鱼及淡水虾C.猫,狗D.牛,羊E.家禽3006.华支睾吸虫对宿主的特异性要求不严格,表现在()A.可寄生于螺,也可寄生于鱼,虾B.所寄生的鱼类繁多(包括大型食用鱼和小杂鱼)C.我国各地吃鱼习惯不同,但均有病例报告D.终宿主除人体,还可寄生于肉食性哺乳动物E.幼虫和成虫所寄生的宿主种类较多及地区都较广泛3007.布氏姜片虫的中间宿主()A.纹沼螺B.赤豆螺C.拟钉螺D.扁卷螺E.川卷螺3008.我国布氏姜片虫的最主要保虫宿主是()A.家鼠及野鼠B.鸡,鸭C.猪D.狗,猫E.牛,羊3009.影响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在自然界生存的最重要因素为()A.温度B.水的酸碱度(PH)C.干燥D.光线E.水的深度3010.肝片形吸虫的重要性在于()A.人体感染范围广泛B.保虫宿主种类多C.虫体较大,引起症状严重D.使牛,羊致病,影响畜牧业发展E.椎实螺分布广泛,致本虫易于散播3011.并殖类吸虫的形态特征是()A.卵巢与子宫并列B.两个睾丸并列C.两侧卵黄腺并列分布D.卵巢与子宫并列和两个睾丸并列E.生殖孔与排泄孔并列3012.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A.纹沼螺B.长角涵螺C.川卷螺D.扁卷螺E.拟钉螺3013.感染肺吸虫是由于:A.食入未煮熟的淡水鱼B.生食水红菱,荸荠(马蹄)C.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溪蟹D.食入未煮熟的淡水螺E.吸入感染性虫卵3014.日本血吸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A.骨盆静脉丛B.肠系膜静脉及痔静脉丛C.膀胱静脉丛D.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E.脾静脉3015.日本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感染期)是()A.虫卵B.感染性虫卵C.尾蚴D.囊蚴E.成虫3016.日本血吸虫致病的主要生活史阶段是()A.尾蚴B.童虫C.成虫D.虫卵E.毛蚴3017.日本血吸虫尾蚴自钉螺逸出后 ,在水中主要分布()A.分散于水体B.沉在水底C.浮在水面下D.在水生植物附近E.在遮荫的水域3018.日本血吸虫生活史各阶段,可致脑型血吸虫病的是()A.虫卵B.毛蚴C.尾蚴D.童虫E.成虫3019.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是()A.急性患者B.无症状感染者C.慢性患者D.牛,鼠等哺乳类动物E.鸡,鸭等家禽3020.血吸虫的异位寄生最常见的部位是()A.肺,皮肤B.皮肤,脑C.脑,脊髓D.肺,脑E.生殖器3021.日本血吸虫卵能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的最主要原因是()A.肠蠕动增加B.腹内压增加C.血管内压增加D.卵内毛蚴分泌的破坏肠壁的作用E.粗糙食物的刺激3022.日本血吸虫所致的尾蚴性皮炎属于()A.速发型(I型变态反应)B.细胞毒型(II型变态反应)C.免疫复合物(III型变态反应)D.迟发型(IV型变态反应)E.速发型及迟发型(I及IV型变态反应)3023.引起稻田皮炎是由于()A.丝虫感染性幼虫B.钩虫感染性幼虫C.日本血吸虫尾蚴D.犬钩虫幼虫E.禽类或畜类血吸虫尾蚴3024.日本血吸虫病急性虫卵结节中哪种细胞大量集聚()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3025.某人接触疫水两周,疑为血吸虫感染可用的诊断方法有()A.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B.粪便沉淀法查虫卵 C.毛蚴孵化法D.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E.先用免疫学诊断方法进行筛选3026.机体的免疫力致使血吸虫童虫受损及清除,主要起作用的器官,组织是()A.皮肤B.肺C.肝D.皮肤,肺E.皮肤,肝3027.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为()A. 查治病人,病牛B.消灭钉螺C.粪便管理D.个人防护E.包括以上各项的因时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科学防治3028.常见人体吸虫的虫卵中,下列哪一种虫卵没有卵盖()A.肝吸虫卵B.姜片虫卵C.肺吸虫卵D.日本血吸虫卵E.以上都不是3029.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A.十二指肠B.结肠C.肝内胆管D.小肠上段E.以上都不是3030.并殖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虫卵B.囊蚴C.尾蚴D.成虫和童虫E.以上都不是3031.下列有关并殖吸虫生活史的内容哪项是错误的()A. 虫体寄居于人体的肺及多个脏器组织B.需二个中间宿主C.第二中间宿主是溪蟹,喇蛄D.感染阶段是尾蚴E.有多种保虫宿主3032.关于血吸虫的形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虫体基本呈长圆柱形B.雌雄异体C.雌虫细长,雄虫粗短D.雄虫有抱雌沟E.睾丸分支位于虫体后段3033.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A.尾蚴B.童虫C.成虫D.虫卵E.以上都不是3034.人感染肝吸虫是由于()A. 生食或半生食猪肉B.生食或半生食溪蟹C.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E.以上都不是3035.布氏姜片虫最重要的保虫宿主是()A.牛B.猪C.犬D.鼠类E.禽类3036.下列寄生虫对人体的主要损害部位,哪是错误的()A. 血吸虫损害肠,肝B.肝吸虫损害肝,胆C.卫氏肺吸虫损害肺脏D.姜片虫损害小肠和肝脏E.肝片形吸虫损害肝胆3037.肝吸虫病的病原学检查以哪种方法检出率最高()A. 十二指肠液引流检查法B.大便直接涂片法C.自然沉淀法D.饱和盐水浮聚法E.厚血膜消化法3038.肺吸虫病的感染主要是由于()A.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B.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类C.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D.生食或半生食石蟹,喇蛄E.以上均不是3039.在肺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中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A. 直接涂片法B.自然沉淀法C.饱和盐水浮集法D.痰液检查法E.皮下包块活检3040.布氏姜片虫感染的方式是()A.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B.生食和半生食溪蟹,喇蛄C.生食或半生食猪肉D.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E.生食和半生食淡水螺3041.日本血吸虫病所引起的肝硬化为()A. 门脉性肝硬化B.胆汁性肝硬化C.干线型肝硬化D.坏死后性肝硬化E.淤血性肝硬化3042.华睾吸虫病的主要防治原则是()A. 不生食或半生食猪肉B.不生食或半生食水生植物B. 不生食和半生食蛇,蛙肉D.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喇蛄E.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3043.人体吸虫的生活史中,都必需的中间宿主是()A.淡水鱼类 B.淡水甲壳类 C.淡水贝类D.水生植物 E.以上都不是3044.在预防尾蚴皮炎中,哪种措施是毫无意义的()A.消灭钉螺 B.涂敷防蚴剂C.根治牛的血吸虫病 D.禁止在稻田中放鸭E.禁止畜禽粪下田3045.血吸虫感染出现的尾蚴性皮炎属于()A.I型变态反应B. II型变态反应C. IV型变态反应D.I型和II型变态反应E. 一般炎症反应3046.慢性血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最好选用()A.尼龙筛集卵法加NaOH消化法B.饱和盐水浮聚法C.生理盐水直接涂D.自然沉淀法E.肛门拭子法3047.COP和CHR是哪种寄生虫病的特殊诊断方法()A.肺吸虫病B.日本血吸虫病C.旋毛虫病D.黑热病E.猪囊虫病3048.生活史中需一个中间宿主的吸虫是()A. 卫氏并殖吸虫B.斯氏狸殖吸虫C.华支睾吸虫D.异形吸虫E.日本血吸虫3049.仅用于血吸虫病的论断方法是()A.IHA B.ELISA C.COPTD.IDT E.Western blot3050.姜片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A.牛 B.猪 C.兔 D.犬 E.猫3051.与其它吸虫比较,肺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主要是()A.雌雄同体 B.有口腹吸盘 C.肠管分为两支D.卵黄腺在虫体内侧 E.生殖腺并列3052.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是()A.钉螺 B.沼螺 C.豆螺 D.短沟蜷E.拟钉螺3053.在我国流行的血吸虫病原体学名是()A.Blood flukeB.Schistosoma mansoniC.Biharzia japonicumD.Schistosoma japonicumE.Schistosoma Japonicum3054.在痰中可查到的寄生虫虫卵可能是()A.卡氏肺孢子虫 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 D.血吸虫 E.蛔虫3055.斯氏狸殖吸虫的主要致病虫期是()A.虫卵 B.成虫 C.尾蚴 D.囊蚴 E.童虫3056.新鲜粪便中查到的日本血吸虫卵内含有()A.卵胚 B.卵细胞 C.卵黄球 D.空泡E.毛蚴3057.肝片吸虫第一中间宿主是()A.拟钉螺 B.萝卜螺 C.沼螺 D.扁卷螺E.川卷螺3058.幼虫不寄生在淡水螺体的吸虫是()A.异形吸虫 B.巨片形吸虫 C.枝双腔吸虫D.后睾吸虫 E.异盘并殖吸虫3059.The infective stag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A.ovum B.miracidium C.sporcyst D.cereariaE.schistosomula3060.Clonorchis sinensis属于()A.异形科 B.片形科 C.后睾科 D.并殖科E.棘口科3061.吃了未熟的鱼肉,可感染()A.蛔虫 B.旋毛虫 C.华支睾吸虫D.姜片吸虫 E.以上都不是3062.吸虫生活史第一中间宿主多为()A.脊椎动物 B.哺乳动物 C.淡水鱼类D.淡水螺类 E.以上都不是3063.寄生人体吸虫的成虫繁殖方式是()A.无性生殖 B.有性生殖 C.孤雌生殖D.接合生殖 E.以上都不是3064.吸虫的受精方式是()A.自体受精 B.异体受精C.自体与异体受精 D.体外间接受精E.以上都不是3065.除...以外,其余吸虫成虫虫体均为扁平形()A.后睾科 B.异形科 C.片形科D.裂体科 E.双腔科3065 D3066.在人体血管内寄生的吸虫属于()A.血管科 B.后睾科 C.裂体科D.血居科 E.异形科3067.吸虫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吸虫纲,属于()A.PlatyhelminthesB.NemathelminthesC.MolluseaD.AcanthocephalaE.Coelenterata3068.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虫期是()A.adultB.CercariaC.metacercariaD.SporacystE.Cysticercus3069.生吃水红菱,可能感染()A.卫氏并殖吸虫 B.布氏姜片吸虫C.华支睾吸虫 D.蛔虫 E.旋毛虫3070.寄生在人体肺部的寄生虫是()A.华支睾吸虫 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 D.布氏姜片吸虫 E.钩虫3071.华支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除了淡水鱼类外,还可见于()A.水生植物 B.溪蟹 C.淡水虾 D.喇蛄E.野猪3072.成虫主要寄生在牛羊中,偶而可感染给人的吸虫是()A.布氏姜片吸虫 B.肝片吸虫 C.异形异形吸虫D.血吸虫 E.以上都不是3073.虫卵中的毛蚴在水中不逸出,而被螺蛳吞食后,在螺的消化道内逸出毛蚴的吸虫是()A.东方次睾吸虫 B.布氏姜片吸虫 C.曼氏血吸虫 D.斯氏狸殖吸虫E.以上都不是3074.只需一个中间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吸虫是()A.华支睾吸虫 B.卫氏并殖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 D.血吸虫 E.以上都不是3075.血吸虫尾蚴所致皮炎属于()A.尾蚴机械损害 B.I型变态反应 C.II型变态反应D.III型变态反应 E.IV型变态反应3076.日本血吸虫雄性成虫的睾丸数为()A.1-3个 B.3-5个 C.7个左右 D.10个左右 E.15个左右3077.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分布于()A.南方13省市 B.南方12省市 C.长江流域8省市 D.珠江流域E.闽江流域3078.日本血吸虫尾蚴从钉螺全内逸出后,主要分布在()A.水体表面 B.水体中部 C.水体低部 D.整个水体均匀分布E.以上都不是3079.曼氏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A.膀胱静脉丛 B.胃底静脉丛 C.门脉一肠系膜静脉丛 D.肾静脉丛E.痔静脉丛3080.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是()A.家畜 B.螺类 C.淡水鱼类 D.肉食哺乳动物 E.以上都不是3081.成虫寄生在血管内,虫卵却出现在尿中,可能是()A.日本血吸虫 B.血居吸虫 C.广州血管圆线虫 D.曼氏血吸虫E.以上都不是3082.华支睾吸虫的流行区仅限于()A.欧洲西部 B.东南亚 C.北美 D.南美 E.南部非洲3083.除...以外,其它吸虫的虫卵均有卵盖()A.布氏姜片吸虫 B.肝片吸虫 C.华支睾吸虫 D.日本血吸虫E.卫氏并殖吸虫3084.吃鱼生粥或生拌鱼片可感染()A.姜片虫病 B.卫氏并殖吸虫病 C.华支睾吸虫病 D.肝惩吸虫病E.血吸虫病3085.生活史中有两代胞蚴的寄生虫是()A.华支睾吸虫 B.姜片吸虫 C.日本血吸虫 D.肝片吸虫E.卫氏并殖吸虫3086.儿童皮下有游走性包块,经切开包块后,发现是童虫,它可能是()A.华支睾吸虫 B.布氏姜片吸虫 C.人蛔虫 D.血吸虫 E.以上都不是3087.只有一个吸盘的吸虫,称单盘类,它们是()A.华支睾吸虫 B.异形异形吸虫 C.东方次睾吸虫 D.横川后殖吸虫E.以上都不是3088.寄生胆道内的吸虫是()A.华支睾吸虫 B.卫氏并殖吸虫 C.斯氏狸殖吸虫 D.血吸虫E.以上都不是3089.拟钉螺可作为哪种吸虫的中间宿主()A.卫氏并殖吸虫 B.斯氏狸殖吸虫 C.布氏姜片吸虫 D.枝双腔吸虫E.血吸虫【B 型题】3090~3094A.新鲜虫卵 B.感染性虫卵 C.尾蚴 D.囊蚴 E.丝状蚴3090.血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1.华支睾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2.肝片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3.卫氏并殖吸虫感染虫期是()3094.斯氏狸殖吸虫的感染虫期是()3095~3099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泌尿系统 D.呼吸系统 E.神经系统3095.日本血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6.埃及血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7.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8.华支睾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099.布氏姜片吸虫成虫寄居于终宿主的()3100~3104A.十二指肠液 B.粪便 C.尿液 D.血液 E.痰液3100.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1.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2.诊断布氏姜片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3.诊断埃及血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4.诊断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最佳检查材料是()3105~3109A.短沟蜷 B.萝卜螺 C.扁卷螺 D.纹绍螺 E.钉螺3105.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3106.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07.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08.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09.卫氏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10~3114A.经口感染 B.经呼吸道感染 C.经皮感染 D.接触感染 E.虫媒感染3110.日本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1.肝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2.丝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3.斯氏狸殖吸虫的感染方式是()3114.肺吸虫病的感染方式是()3115~3119A.westermani,B.buskiC.japonicumD.sinensisE.skrjakini3115.SChistosoma 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6.Paragonimus 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7.Clonorchis 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8.Pagumogonimus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19.Fasciolopsis学名的后半部分是()3120~3124A.猫 B.猪 C.牛 D.野猪 E.羊3120.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1.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2.布氏姜片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3.枝双腔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3124.卫氏并殖吸虫的转续宿主是()3125~3129A.纹沼螺B.扁卷螺C.钉螺D.川卷螺E.拟钉螺3125.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6.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7.布氏姜片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8.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29.日本血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30~3134A. 铁锈色痰B.肝,脾肿大,腹水C.腹痛,腹泻,浮肿D.胆囊炎,胆管炎E.游走性皮下结节3130.卫氏并殖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1.布氏姜片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2.日本血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3.斯氏狸殖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4.华支睾吸虫可能出现的症状,体征()3135~3139A.鱼塘B.菱塘C.湖汊,洲滩D.山涧小溪流E.农田,菜地灌溉沟3135.布氏姜片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6.斯氏狸殖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7.华支睾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8.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39.异形吸虫中间宿主生活的适宜水域环境()3140~3144A.肝吸虫B.血吸虫C.肺吸虫D.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E.链状带绦虫3140.食"米猪肉"可感染()3141.接触疫水可感染()3142.用生蛙肉敷贴伤口可感染()3143.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可感染()3144.生食或半生食溪蟹可感染()3145~3150A. 粪便直接涂片法B.粪便自然沉淀法C.肛门拭子法D.痰液检查法E.饱和盐水浮聚法3145.诊断卫氏并殖吸虫病应首选()3146.诊断蛔虫病应首选()3147.诊断蛲虫病应首选()3148.诊断慢性血吸虫病首选()3149.诊断急性何米巴应首选()3150.诊断钩虫应首选()3151~3155A.兰氏贾第鞭毛虫B.曼氏迭宫绦虫C.斯氏狸殖吸虫D.猪带绦虫E.蛔虫3151.以幼虫作为人体寄生虫阶段而无成虫寄生的是()3152.以滋养体作为人体寄生阶段的是()3153.善钻孔的寄生虫是()3154.以裂头蚴作为人体主要寄生阶段的是()3155.以成虫和囊尾蚴作为人体寄生阶段的是()3056~3160A.钩虫病B.丝虫病C.血吸虫病D.疟疾E.肺吸虫病3156.可有典型的间歇热的是()3157.可引起咳嗽,胸痛,血痰的是()3158.可有离心性淋巴管炎的是()3159.成虫寄生于肠道,并造成贫血的是()3160.成虫寄生于血管,并引起肝脾肿大的是()3161~3165A.纹沼螺 D.拟钉螺B.扁卷螺C.钉螺 E.川卷螺3161.卫氏并殖血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62.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63.日本血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3164.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65.斯氏狸殖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166~3170A.囊尾蚴B.囊蚴C.裂头蚴D.丝状蚴E.尾蚴3166.丝虫的感染阶段是()3167.肺吸虫的感染阶段是()3168.血吸虫的感染阶段是()3169.猪带绦虫的感染阶段是()3170.曼氏迭宫绦虫的感染阶段是()3171~3175A.蛔虫B.蛲虫C.钩虫D.并殖吸虫E.姜片吸虫3171.以猪作为重要保虫宿主的是()3172.可致肛周搔痒,输卵管炎,阴道炎()3173.可引起癫痫,偏瘫,失明()3174.可引起皮炎的是()3175.可引起阑尾炎,胆囊炎的是()3176~3180A.终宿主B.转续宿主C.中间宿主D.保虫宿主3176.蛇,鸟是曼氏迭宫绦虫的()3177.蚊是丝虫的()3178.蚊是疟原虫的()3179.猪是姜片吸虫的()3180.人是疟原虫的()3181~3184A.血吸虫病B.疟疾C.丝虫病D.蛔虫病E.皮肤利什曼病3181.宿主产生伴随免疫的是()3182.宿主产生带虫免疫的是()3183.宿主能产生消除性免疫的是()3184.传播不需中间宿主的是()3185~3189A.卵内容物为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B.卵内容物为一个毛蚴C.卵内容物为一个幼虫D.卵内容物为一个卵细胞和十余个卵黄细胞E.卵内容物为折光颗粒3185.肝吸虫卵()3186.蛲虫卵()3187.血吸虫卵()3188.未受精蛔虫卵()3189.肺吸虫卵()【C 型题】3190~3193A.肝 B.肺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3190.日本血吸虫可寄生在()3191.华支睾吸虫可寄生在()3192.卫氏并殖虫可寄生在()3193.布氏姜片吸虫可寄生在()3194~3197A.毛蚴孵化法 B.集卵沉淀法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3194.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5.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6.斯氏狸殖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7.布氏姜片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198~3201A.有保虫宿主 B.有第二中间宿主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3198.华支睾吸虫()3199.日本血吸虫()3200.肝片吸虫()3201.十二指肠钩虫)(3202~3205A.肝肿大 B.门脉高压 C.两者均出现 D.两者均不出现3202.日本血吸虫病时可出现()3203.肝吸虫病时可出现()3204.肺吸虫病时可出现()3205.布氏姜片虫病时可出现()3206~3207A.粪便孵化法查毛蚴B.活体组织检查C.二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06.接触疫水2周,疑为血吸虫感染,诊断方法采用()3207.生吃溪蟹1月,疑为肺吸虫感染,诊断方法可用()3208~3209A.一个中间宿主B.二个中间宿主C.两者均需D.两者均不需3208.卫氏并殖吸虫完成生活史需要()3209.日本血吸虫完成生活史需要()3210~3211A.I型变态反应B.迟复型变态反应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210.血吸虫病所致肾小球病变为()3211.血吸虫尾蚴性皮炎是()3212~3213A.姜片虫卵B.肝吸虫卵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12.卵圆形,无盖,一侧有小棘,内有毛蚴的虫卵是()3213.灯泡形,个体很小,有盖,内有毛蚴的虫卵是()3214~3215A. 引起肝脏病变B.引起肺部病变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3214.姜片虫()3215.血吸虫()33216~3217A.湖汊,洲滩B.缸罐积水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16.适合于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的水域环境是()3217.适合于卫氏并殖吸虫病流行的水域环境是()3218~3219A.肝硬化B.门脉高压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3218.血吸虫病可致()3209.肝包虫病可致()3220~3221A.肝B.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20.日本血吸虫可寄生于()3221.华支睾吸虫可寄生于()3222~3225A.肝B.肺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22.日本血吸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3.华支睾吸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4.卫氏并殖吸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5.布氏姜片虫吸虫寄生或可引起病变的脏器()3226~3227A.拟钉螺B.长角涵螺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26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227.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是()3228~3229A.猪B.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28.布氏姜片虫的最主要保虫宿主是()3229.日本血吸虫的主要保虫宿主()3230~3231A.可在外周血液中找到病原体B.可在粪便中找到病原体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0.血吸虫()3231.姜片虫()3232~3233A.成虫形态B.虫卵形态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2.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的鉴别可根据()3233.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鉴别可根据()3234~3235A.痰查虫卵B.活体组织检查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4.诊断日本血吸虫病可用()3235.诊断斯氏狸殖吸虫病可用()3236~3237A.日本血吸虫病人B.日本血吸虫病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236.人体血吸虫病传染源是()3237.人体血吸虫病的保虫宿主是()3238~3239A.毛蚴孵化法B.粪便沉淀法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3238.布氏姜片虫病病原学诊断用()3239.斯氏狸殖吸虫病病原诊断用()3240~3243A.毛蚴孵化法B.沉淀集卵法C.两者均适用D.两者均不适用3240.华支睾吸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1. 日本血吸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2. 斯氏狸殖吸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3. 布氏姜片虫病粪便检查诊断方法()3244~3246A.成虫形态B.虫卵形态C.两者均可D.两者均不可3244.华支睾吸虫与异形吸虫虫种形态鉴别可依据()3245. 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虫种形态鉴别可依据()3246.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虫种形态鉴别可依据()3247~3250A.肝 B.肺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3247.日本血吸虫可寄生在()3248.华支睾吸虫可寄生在()3249.卫氏并殖虫可寄生在()3250.布氏姜片吸虫可寄生在()3251~3254A.毛蚴孵化法 B.集卵沉淀法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3251.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2.日本血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3.斯氏狸殖吸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4.布氏姜片虫病的检查方法可用()3255~3258A.有保虫宿主 B.有第二中间宿主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3255.华支睾吸虫()3256.日本血吸虫()3257.肝片吸虫()3258.十二指肠钩虫()3259~3262A.肝肿大 B.门脉高压 C.两者均出现 D.两者均不出现3259.日本血吸虫病时可出现()3260.肝吸虫病时可出现()3261.肺吸虫病时可出现()3262.布氏姜片虫病时可出现()【X 型题】3263.吸虫的生活史特点()A.需要中间宿主B.第一中间宿主多数是淡水螺C.与水关系密切D.幼期发育过程均经蜕皮E.均需哺乳动物或人体作终宿主3264.下列吸虫是人兽共患寄生虫()A.华支睾吸虫B.卫氏并殖吸虫C.日本血吸虫D.斯氏狸殖吸虫E.肝片形吸虫3265.卫氏并殖吸虫可寄生于人体的()A.肺部 B.肝脏 C.脑 D.皮肤 E.胃肠3266.斯氏狸殖吸虫在人体寄生的特点()A.寄生在肺部 B.童虫在体内移行窜扰 C.在组织中形成虫体体穴道D.常见游走性皮下结节 E.痰液检查可查到虫卵3267.布氏姜片吸虫的致病作用是()A.成虫引起肠梗阻 B.成虫影响宿主肠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C.童虫破坏肠组织 D.成虫吸盘对肠道的损害E.虫体代谢产物刺激机体引起病理性变态反应3268.经过40年血防工作,现在已经消灭血吸虫病的省市是()A.福建 B.广东 C.广西 D.浙江 E.上海市3269.寄生人体的血吸虫除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与埃及血吸虫外还有()A.间插血吸虫 B.牛血吸虫 C.湄公血吸虫D.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 E.毛毕吸虫3270.可作为日本血吸虫病传染源的是()A.病人 B.病畜 C.钉螺 D.疫水 E.昆虫3271.日本血吸虫病的分布地区是()A.中国 B.日本 C.印度D.菲律宾 E.老挝3272.急性血吸虫的变态反应主要是()A.I型过敏反应 B.IV型细胞反应 C.III型免疫复合物反应D.II型细胞毒性反应 E.代谢产物引起的反应3273.日本血吸虫病的致病虫期是()A.虫卵 B.毛蚴 C.尾蚴 D.胞蚴 E.成虫3274.钉螺主要分布在()A.湖滩 B.草滩 C.沟渠 D.菜地 E.牛棚3275.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A.巨脾 B.腹水 C.侏儒 D.异位寄生 E.发热3276.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A.结肠 B.皮肤 C.肝 D.肾 E.胃3277.日本血吸虫尾蚴可存在于()A.湖水 B.露水 C.杂草 D.芦苇 E.渠水3278.与线虫比较,吸虫的形态特征是()A.虫体扁平 B.具有口腹吸盘 C.尾端有交合器 D.口有钩齿E.睾丸在一个以上3279.引起人体幼虫移行症的寄生虫是()A.日本血吸虫 B.布氏姜片虫 C.华支睾吸虫 D.卫氏并殖吸虫E.斯氏狸殖吸虫3280.日本血吸虫病的常见异位损害是()A.脑 B.肺 C.皮肤 D.生殖器 E.肾3281.斯氏狸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有()A.豆螺 B.拟钉螺 C.川卷螺 D.扁卷螺 E.小豆螺3282.作为布氏姜片虫传播媒介的水生植物有()A.芦苇 B.蓠芭 C.卜及D.菱角 E.莲蓬3283.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我国()A.广东省 B.东北地区 C.内蒙草原 D.西北地区 E.西藏高原3284.血吸虫毛蚴孵化需要的条件是()A.水质清 B.光线好 C.温度适宜 D.PH适宜 E.干净的容器3285.寄生牛体的血吸虫有()A. Schistosoma mansoniB. Schistosoma japonicumC. Schistosoma haematobiumD. Ornithobilharzia turkestaniaE. Trichobilharzia paoi 3286.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有()。
动物学 6-2吸虫
![动物学 6-2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031783c96137ee06eff9182d.png)
侏儒症
(一)外部形态构造
• 虫体柔软,扁平,前端较 窄,后端略宽,体长1025mm,体宽3-5mm。虫体 大小与寄主大小,寄生胆 管大小,寄生的数目多少 有关。 • 口吸盘大于腹吸盘,在虫 体的前端,腹吸盘 (acetabulum)位于虫体腹 面前约1/5处.有两个前后 排列的树枝状睾丸,为本 虫主要特征。故称枝睾吸 虫。
3、病 症
●肝脾肿大,肝腹水 ●成人丧失劳动力 ●妇女不孕 ●儿童侏儒症 ●重症病人死亡
4、 日本血吸虫的发生情况
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有蔓延趋势: 全国有427个、市发生血吸虫病 受威胁人口:6500万人 患者:81万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主要流行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 苏、四川、云南 重灾区:洞庭湖、鄱阳湖的湖洲滩地 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
熟后,自螺体逸出→第二中间宿主 -某些淡水鱼 (草、青、鲤、鲫、麦穗鱼等),虾(米虾,沼虾 等),则侵入其皮肤,肌肉,鳍部,鳞片等部位, 脱去尾,形成囊蚴→囊蚴是感染期,人或动物吃了 未煮熟的或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在宿
主存活20年左右。
二、吸虫纲的分类
约3000种
(一)、单殖亚纲(Monogenea)
5. 日本血吸虫的控制和预防
● 普查、治疗病人,消灭虫源 ● 消灭钉螺 ● 做好粪便、水源管理 ● 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
查螺
灭螺
吸虫纲特点
a、寄生生活,体内或体外寄生。 b、具附着器官(吸盘), c、消化系统简单,神经系统和感官退化。 d、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 e、具合胞体:特殊的保护和吸收结构。
(3)虫卵: 小呈黄褐 色,顶端小,有卵盖, 卵盖与卵壳间形成肩 峰,底端钝圆,有一 豆点状小刺,称小疣。 卵内含有已成熟的毛 蚴。大小29X17微米。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ccf6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d.png)
预防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血吸虫病的概述1.1 血吸虫病的定义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源传播。
1.2 血吸虫病的危害血吸虫病可引起肝脏、肠道和膀胱等器官的损害,严重时可导致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1.3 血吸虫病的流行情况血吸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贫困农村地区。
第二章: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2.1 接触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源,如池塘、河流、湖泊等。
2.2 皮肤侵入尾蚴通过皮肤侵入人体,主要发生在人体暴露在疫水中的时候,如游泳、洗衣、灌溉等。
2.3 中间宿主血吸虫的生命周期中需要两个宿主,中间宿主为钉螺,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为终宿主。
第三章: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3.1 避免接触疫水在疫区活动时,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如游泳、洗衣、灌溉等。
3.2 个人防护接触疫水前,应穿着长袖衣物、长裤和防水鞋,涂抹防蚊液等防护用品。
3.3 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卫生设施建设,推广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减少疫水暴露。
第四章:血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4.1 血吸虫病的诊断血吸虫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液中血吸虫抗原检测、粪便或尿液中虫卵检测等。
4.2 血吸虫病的治疗血吸虫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praziquantel 药物等,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完成疗程。
4.3 并发症的处理血吸虫病严重时可引发并发症,如肝硬化、腹水等,需及时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第五章:健康教育与社区参与5.1 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5.2 社区参与的必要性鼓励社区居民参与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共同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5.3 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讲座、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
第三章 吸虫纲
![第三章 吸虫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ebadccb9f3f90f77c61b01.png)
(二)免疫学诊
常用的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分布范围
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本病流行,波及200多个县。各地人群感染 率高低不一。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自治区)为本病重流行区。
防治原则
1、开展卫生宣教,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2、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水源污染
第三章 吸虫纲
第一节 概述
吸虫纲是扁形动物门的一纲。 一、分类 按形态特征和生活史形态不同分为三个个亚纲: 1.单殖亚纲:寄生于鱼类、两栖类的皮肤、鳃腔、口腔内; 2.盾腹亚纲: 3.复殖亚纲: 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或其他器官内,少数种类寄生 在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体内。(寄生于人体的有30多种) 我国常见的主要有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
二、形态
(一)成虫 成叶状或长舌状,两侧对称,有口吸盘或腹吸盘,起吸附和移动作 用。
1.消化系统
3.排泄系统
不完整,有口无肛门。肠管分左右两支。
2.生殖系统 除裂体吸虫外,都为雌雄同体。 位于虫体两侧的管状系统,
焰细胞—毛细管—集合管—排泄囊—排泄孔—体外
吸虫成虫的排泄系统
(二)虫卵
椭圆形,可含有多个卵细胞。
(三)生活史
生活史较复杂,但基本生活史类型包括卵、毛 蚴(刚从吸虫卵中孵化出的幼体)、胞蚴(毛蚴之后呈囊状,无消化器 官、排泄器官和分泌腺等)、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 (从囊中脱出的幼虫与成虫)。
第1节
华支睾吸虫
1874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加尔各答一华 侨尸体胆管内。成虫主要寄生于终宿主肝 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本病在日本、朝 鲜、越南和中国感染率较高。
3吸虫概论、华、姜、并殖吸虫
![3吸虫概论、华、姜、并殖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2d8db90f2f60ddccdb38a00c.png)
在1~2个中间宿 主体内发育
卵必须入水发育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 有1~2个中间宿主
有多个保虫宿主
毛
蚴
胞 蚴
雷 蚴
尾 蚴
囊
蚴
返回
动画
1 成虫
体形狭长似葵花籽仁状 ,大小10~25×3~5mm 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5处,雌雄同体 ,睾丸一对,分支 状,前后排列于虫体后1/3处
吸虫纲并殖科的吸虫通称并殖 吸虫,亦称肺吸虫。
并殖吸虫的特征: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 两个睾丸左右并列
1 成虫 2 虫卵
长7.5 ~ 12×宽4 ~ 6×厚3.5 ~ 5mm 80~118×48~60µ m
咽
口吸盘 食道
腹吸盘 子宫 睾丸
卵巢 生殖孔 卵黄腺 睾丸 排泄囊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
卵盖 卵壳
免疫酶染色 试验等
分布:国内分布广泛,山东、江苏、 湖南等23个省、区。贵州有本虫的存 在,未发现当地感染的病人。 流行因素:1、病人、带虫者及保虫宿主。
2、中间宿主的存在。
3、生吃或半生吃溪蟹、
蛄的习惯。
防治原则:
1. 加强卫生宣传,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 饮生水。 2. 普查普治病人,处理病畜,以减少传染
卵细胞
卵黄 细胞
卫氏并殖吸虫卵
Egg: 椭圆形,金黄 色;
卵盖大而明显, 卵壳厚薄不均; 内含一个卵细 胞和多个卵黄 细胞。
(特点)
痰或粪
成虫
卵
入水
毛蚴
3周
胞蚴
母雷蚴 子雷蚴
人和多种哺乳 动物的肺内
侵入川卷螺 第一中间宿主
成虫
肺 穿 过 膈 肌 腹 腔
童虫
穿 过 肠 壁
吸虫的形态构造和发育史课件
![吸虫的形态构造和发育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6443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a.png)
毛蚴具有纤细的毛状突起,有助于其 在水中游动和寻找适宜的宿主。
毛蚴在宿主体内进行进一步的发育和 分化。
胞蚴
胞蚴是吸虫发育的第二个阶段,由毛蚴发育而来。
胞蚴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持续进 行雷蚴的繁殖。
胞蚴通常在宿主体内形成多个囊状结构,为雷蚴提供营 养和保护。
物理防治
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照 射、高温处理等对吸虫进 行灭杀。
改变生态环境
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如调节 水域酸碱度、降低水体透 明度等,抑制吸虫的生长 繁殖。
提高人们对吸虫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宣传册等,向公 众普及吸虫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
认知水平。
建立咨询平台
设立专门的咨询平台或热线,为公众 提供关于吸虫病的咨询和解答服务。
吸虫的体表通常具有一些突起或刺,这些突起或刺在某些种类中起到感觉器官的作 用。
内部器官系统
01
02
03
04
吸虫具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等器官
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器和消化道, 口器用于吸附宿主,消化道则 用于消化吸收宿主的组织。
神经系统由一系列神经节和神 经纤维组成,控制吸虫的各种
行为和生理活动。
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分别负责 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除
。
生殖系统
吸虫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和雌性生殖器 官,这些器官负责繁殖后代。
雄性生殖器官通常包括睾丸、输精管和 雄性生殖孔等结构,而雌性生殖器官则 包括卵巢、输卵管和雌性生殖孔等结构
。
吸虫通过交配的方式进行繁殖,精子通 过雄性生殖孔进入雌性体内,与卵细胞 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
3.吸虫
![3.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445071e1ba0d4a7302763ad0.png)
第五节 并殖吸虫
• 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肺脏,故又 称肺吸虫; – 我国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 殖吸虫两种 • 所致疾病称为肺吸虫病 – 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我国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一、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和多种肉食类哺 乳动物的肺脏 人因生食含有活囊蚴的溪蟹和蝲蛄 而感染 成虫为主要致病阶段
48
2.免疫应答 • 人类对人体血吸虫均无先天性免疫 • 免疫应答结果是诱发病理反应和保 护性免疫
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有 一定的抵抗力,这种抵抗力不能 清除体内原有的成虫,但能杀伤 再感染时侵入的童虫,一旦清除 体内成虫 ,则免疫力消除 49 。
3.免疫调节(自学)
4.免疫逃避 (自学) • 抗原伪装和抗原模拟 • 封闭性抗体 • 蛋白酶的作用 • 诱导负向免疫调节
5.童虫:尾蚴脱尾即为童虫
32
二、生活史
生活史要点★
• • • • • • • 终宿主: 人 保虫宿主: 水牛等哺乳动物 中间宿主: 钉螺 感染阶段: 尾蚴 传播途径: 经皮肤侵入 成虫寄生部位: 门脉-肠系膜静脉 成虫产卵于: 肠黏膜下层的静脉末梢
34
• 虫卵沉积部位: 肠壁组织和肝组织 • 童虫体内移行:皮肤→毛细血管→ 肺、心→动脉→静脉→门脉-肠系膜 静脉
胸肺型(胸痛、咳嗽、咳血痰或铁锈
色痰等);腹肝型、皮下包块型、脑 型等
二、斯氏狸殖吸虫 是我国独有的并殖吸虫虫种 成虫主要寄生在果子狸等动物体内, 引起动物病变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 生活史与卫氏并殖吸虫相似 人是该虫非正常宿主,主要引起幼虫 移行症(皮肤型与内脏型) 两种肺吸虫病可依据痰或粪便查虫卵, 或手术摘除包块查虫体确诊。
• 平均大小27×17m • 形似芝麻状,黄褐色 • 卵壳稍厚,有小卵盖 其周围卵壳增厚成肩峰
吸虫概论与肺吸虫完整PPT
![吸虫概论与肺吸虫完整PPT](https://img.taocdn.com/s3/m/f70cfe04ba0d4a7303763ad3.png)
二、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两个类型 :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一)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其和斯氏狸殖吸虫同属并殖吸虫科,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肺及其他组织内, 均称肺吸虫,前者又称卫氏肺吸虫,它 主要寄生于人体肺脏,引起肺型及其他 类型并殖吸虫病(简称肺吸虫病),其病 为典型的人兽共患病。
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幼虫营无性生殖。
(1)痰检虫⑵卵,包括第直接二涂片法中。 间宿主:淡水鱼、蟹、虾等。
(3)对皮肤型患者可用皮下包块活检的方法,查找虫体诊断。
⑶ 终宿主:人 (粪/痰) (水)
(第一中宿主)
吸虫均有保虫宿主,为脊椎动物。
(水) (第二中宿主)
生活史(LIFE CYCLE)
睾丸产生的精子沿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而 到生殖腔,由此进入雌性生殖系统,沿子宫逆 行经卵模到受精囊,在输卵管进行受精。吸虫 可以进行异体受精或自体受精。
4.排泄系统 为对称的管状系统。始于焰 细胞,通过彼此连接的毛细管→二侧集 合管→排泄囊,开口于虫体后端。
(二)形态特征小结
1. 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外)。 2. 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3. 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4. 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5. 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
2.吸 (粪/痰) (水) 虫生活史 (第一中宿主) 复杂,常需 (水) (第二中宿主) 1-2个中间宿主,幼
(蟹/ 蛄)
(小肠)
(肺)
虫营无性生殖。 形态(MORPHOIOGY )
吸虫概论
![吸虫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9b5c3521eb91a37f0115c33.png)
肝片吸虫卵
姜片吸虫卵
血吸虫卵
26
2、毛蚴 虫卵在水中或被宿主吞食后孵出毛蚴。其体形近 似三角形,前部宽,后部逐渐小,外被纤毛。
姜片吸虫毛蚴
27
3、胞蚴 为囊状构造,内含胚细胞和简单的排泄器官。
姜片吸虫胞蚴
肝片吸虫胞蚴
28
4、雷蚴
也为囊状构造,与胞蚴不同的是已有咽 和口。
肝片吸虫雷蚴
姜片吸虫雷蚴
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长度范围多在1毫米至3 厘米之间.大的有的可长达6-7厘米以上。
片 形 吸 虫
前殖吸虫
8
3)颜色 新鲜的虫体为肉红色或鲜红色 ,固定后 为灰白色。
9
4)吸盘
虫体的前端通常稍尖,有两个发达的肌质吸盘,位于前
端的称为口吸盘,口吸盘的底部为口孔,腹吸盘位于虫
体腹面,一般在中1/3的前面,但也有的腹吸盘位于虫体
1~3.毛蚴
4~6.胞蚴
7~9.雷蚴
10~14.尾蚴
25
15~18.囊蚴
1、虫卵
多数吸虫寄在动物的消化道及其附属腺,吸虫的虫 卵从生殖孔排出体外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多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除日本血吸虫、嗜眼吸 虫外,都有卵盖,卵内含受精卵和许多卵黄细胞, 也有的虫卵产出时已有幼虫——毛蚴(如分体吸虫 、双腔吸虫)。
双
形,位于卵巢
腔
之前,并列、
吸 虫
斜列或前后排
列腹吸盘的后
方。
矛 形 双 腔 吸 虫
19
5、前殖科(Prosthogonnimidea)
小型虫体,前
尖后钝,腹吸
生
盘在虫体前半
殖
部,卵黄腺呈
孔 开
葡萄状,生殖
寄生虫学实验课课件:吸虫(30学时)五年制改
![寄生虫学实验课课件:吸虫(30学时)五年制改](https://img.taocdn.com/s3/m/dc40a07b4b35eefdc8d333ea.png)
问题1
这几种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如何?查什么?
肝吸虫病原学检查1、肝Biblioteka 虫-粪便(胆汁)直接涂片法
卵
2、十二指肠胆汁引流法
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方法
病原学诊断方法 1、直接涂片法
2、自然沉淀法 3、毛蚴孵化法 4、直肠组织活捡
免疫学诊断方法
1‘、COPT 2、尾蚴膜试验 3、IHA 4、ELISA
虫卵在组织内发育
初产卵
变
性
空泡期卵
、 死
亡
卵
胚胎期卵
成熟虫卵(毛蚴 SEA) 嗜酸性脓肿 嗜酸性肉芽肿
作业
绘肝吸虫、日本血吸虫卵低、高倍镜图。
带问题看录像
1、血吸虫卵在组织内是怎样发育的(经过哪几个阶段) ? 2、在组织内的血吸虫卵,为什么能够随粪便排出?
3、血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联系?特别注意 (1)、自然沉淀法 (2)、毛蚴孵化法
4、血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有哪些?特别注意 (1)、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
特别注意;原理、操作、结果判断 (2)、环卵沉淀试验(COPT) 特别注意;原理、操作、结果判断(环沉率)
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asis
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斯氏狸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iyabini
布氏姜片吸虫 Faciolopsis buski
裂体吸虫
日本血吸虫 Schistosoma japonnicum 曼氏血吸虫 Schistosoma mansoni 埃及血吸虫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第三章 肝胆寄生虫(华支睾吸虫)
![第三章 肝胆寄生虫(华支睾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909bd70b376baf1ffc4fad8f.png)
2. 肠检胶囊法 将一粒装有尼龙线的胶囊让受检者吞入,尼龙
线的游离端留于口外。胶囊被吞人后溶解,尼龙线 释出、松开伸展,约经3~4小时到达十二指肠和空 肠,原虫滋养体可粘附于尼龙线上。轻轻将尼龙线 抽出,刮取其上附着物作生理盐水涂片镜检。
此法主要适用于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2.免疫学诊断 ELISA、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免
疫金银染色试验等。 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3.影像学检查 B超与CT检查有助于肝吸虫病的诊断,其中CT检
查对华支睾病诊断也有较大价值。
【流行与防治】
1.分布 人体感染较高的国家:中国、日本、朝鲜、越南 和中南亚洲国家。 我国:20个省市、自治区有不同程度流行人群感 染率在1~30%之间。 广东:为高发区,平均感染率4.08%,珠江三角 州有的流行区感染率高达21.1%。
第三章 肝脏与胆管寄生虫
常见肝脏和胆管内的寄生虫
线虫 肝毛细线虫 华支睾吸虫
吸虫 肝片形吸虫 细粒棘球绦虫
绦虫 多房棘球绦虫
肝脾大、肝胆阻塞、 肝门脉高压、黄疽、 肝硬化、肝腹水等
易误诊为病毒性 肝炎等肝胆疾病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
生食/半生食含活囊蚴 的淡水鱼虾 8. 世代交替: 有阶段性,各阶段不可愈越 9.从感染囊蚴到排卵需1个月 10.成虫寿命:约为20~30年
【致病性】
1. 致病机理
分泌物与 代谢产物
胆管上 皮脱落
增生
机械性刺 激与压迫
虫卵、死亡虫体碎片
胆石症
阻塞性黄疸
胆汁性 肝硬化
人体寄生虫之吸虫PPT
![人体寄生虫之吸虫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defccced630b1c58eeb512.png)
• (2)慢性期:多由急性期发展而来,或少量多次反复 感染而致。以腹泻为常见症状,粪便带粘液和脓血; 另有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
四、血吸虫感染的免疫
2.流行环节 〔1〕传染源:病人、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病人和
病牛为重要。 〔2〕传播途径:含卵人或动物粪便污染水体、当地
有钉螺孳生和人体接触疫水,是造成该病传播流行的 三个重要环节。 〔3〕易感人群:人对该虫均有易感性。
3.流行区类型: 〔1〕湖沼型:也称江湖洲滩型,主要是长江中、下
1.分布:日本血吸虫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 菲律宾、印尼等。在我国,曾经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 南的13个省〔市〕,经过多年的防治努力,截至2001 年,有5个省〔市〕的247个县已经到达传播阻断标准, 有63个县到达传播控制标准。约有100个县〔市〕未控 制该病,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 省的湖区及四川、云南省的山区。现有血吸虫病患者 约70万。
〔二〕临床表现:
1.胸肺型:最常见,可出现咳嗽、胸痛、痰 中带血或铁锈色痰。
2.腹型:约占1/3,表现为腹痛、腹泻,肝 肿大、肝区疼痛等。
3.脑型:约占10~20%,可出现头痛、视力障 碍、癫痫发作、偏瘫等。
4.皮下包块型:约占10%,多为游走性皮下 结节或包块,常见于腹部、胸背、头颈等处。
尾蚴
•由体部和尾部组成 •体部有口、腹吸盘 •尾部分叉 •前端头器内有头腺 •体中后部有5对穿刺腺 •尾蚴常分布于水的表面
二、生活史
三、致病作用
血吸虫从尾蚴侵入人体开场以后的每 个阶段都能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但主要的致病阶段是虫卵。
医学寄生虫之吸虫
![医学寄生虫之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6d2621694a7302768f993930.png)
卵盖 卵壳 卵细胞 卵黄 细胞
卫氏并殖吸虫卵
Egg: 椭圆形,金黄 色;
卵盖大而明显, 卵壳厚薄不均; 内含一个卵细 胞和多个卵黄 细胞。
(特点)
痰或粪
成虫 卵
入水 毛蚴
3周
胞蚴
人和多种哺乳 动物的肺内
侵入川卷螺 第一中间宿主
母雷蚴 子雷蚴
成虫
肺穿 过腹 膈腔 肌
(异位寄生) 移行
童虫
囊蚴 尾蚴
华支睾吸虫病分布
1、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2、用人粪喂鱼 3、动物粪便随水流流入鱼塘
1 加强卫生宣教。 2 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鱼虾。 3 加强粪便管理,消灭螺类宿主。 4 查治病人、带虫者和病畜。
首选药:吡喹酮
1. 成虫
(1)虫体肥厚,为大型吸虫。 大小为 20~ 75×8~20mm
(2)腹吸盘比口吸盘大4~5倍,呈漏斗状。 (3)睾丸一对,高度分支,珊瑚状,前后
成虫通常寄生肺,但其童虫有时成虫 亦可寄生于皮下、脑、肝、眼等寄生,引 起损害。 临床表现 1、胸肺型:胸痛、咳嗽、
咯血、铁锈色血痰等。
2、脑型:头痛、头晕、癫痫、功能紊乱等。
4、皮肤型:游走性皮下包块、结节。
5、亚临床型: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多种 免疫反应呈阳性。
返回
主要是成虫致病
机理:
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的化学性刺激引起胆 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腔狭窄,胆管阻塞, 胆汁潴留。
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头晕,食欲减退,乏力, 上腹不适,腹泻,肝区隐痛等;儿童反复 感染可引起发育障碍和侏儒症;有资料显 示本虫感染可诱发肝癌。
常见体征: 肝肿大。脾肿大少见。 虫卵、死亡虫体常可诱发胆道结石。
卵 粪 毛蚴
第三章 吸虫
![第三章 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9d703989daef5ef7ba0d3c98.png)
2
免疫学诊断
24
皮内试验 ELISA 间接血凝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五、流行与防治
1
分布
•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如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国家。
• 在我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等尚未见报道外,在27个省、市、自治
区均有发现或流行。 • 据2001—2004年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流行区感染率为 2.4%。
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狸殖属寄生虫,1959年首次由我国学
者陈心陶报道,主要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一、形 态
拟钉螺
虫卵
囊蚴
成虫
主要特点
1.虫体两端较尖,呈梭形 2.终宿主为果子狸、犬等 3.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 4.人为非正常宿主 5.临床表现以幼虫移行症为主要特征 皮肤型——皮下包块 脑 型——脑脓肿、头痛、癫痫等 腹 型——腹痛、腹泻等 6.诊断时依皮下包块活检为主要依据
3
概述 一、形态
二、生活史
三、致病
4
四、实验诊断
五、流行与防治
一、形态
1
成虫
• 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 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
• 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
5
肝吸虫成虫
一、形态
1
成虫
• 口吸盘(oral sucker)稍大于腹吸盘 (ventral sucker),肠分两支,延伸到 虫体后端,生殖系统中受精囊和劳氏管 明显,睾丸分支状,在虫体后1/3处,前 后排列。
致病原因
虫体机械性刺激作用;
虫体阻塞作用;
虫体代谢产物和分泌物作用。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果子狸、狗、狼等 (终宿主)
第四节 斯氏狸殖吸虫
三、致 病
人可能是本虫的非正常宿主,侵入的虫体大多数停留 在童虫状态,到处游窜,难于定居,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 变 ──幼虫移行症。主要表现为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 常见于胸背部、腹部,亦可出现于头颈、四肢、腹股沟、 阴囊等处。包块多紧靠皮下,边界不清,无明显红肿,摘 除切开包块可见隧道样虫穴,有时能查见童虫,镜检可见 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坏死渗出物及夏科雷登结晶等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 一、形 态
成
虫
虫卵
尾蚴
囊蚴
川蜷螺
溪蟹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
肺吸虫病变犬肺图
虫囊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
二、生活史
水
中
发育
发育
发育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寄生在人,猫、 孵出
川卷螺体内
狗、狼等脊椎动 物肺部,虫卵随
(第一中间宿主)
痰、粪便排出
发育
消化道脱囊
移行入肺
囊蚴
童虫
成虫
(感染途径)
《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
第五节 日本裂体吸虫
日本裂体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Katsurada,1904)] 简称日本血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寄生
虫。寄生人体的血吸虫还有曼氏血吸虫(S.mansoni)、埃及血 吸虫S.haematobium)、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和湄公 血吸虫(S.mekongi)。此外,人体尚见有牛血吸虫(S. bovis)、 梅氏血吸虫(S.mattheei)和梭形血吸虫(S.Spindalis)等寄生
二、生活史
水
中
发育
发育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尾蚴
寄生在人,猫、狗、
孵出
猪、鼠等脊椎动物门
钉螺体内
静脉系统血管内,虫
(中间宿主)
卵随坏死肠壁组织入
肠腔,随粪便排出
经皮肤、粘膜感染童虫 体循环
肺循环
体循环 成虫
(感染途径)
移行到肠系膜下血管内发育
人,猫、狗、猪、鼠等脊椎动物
(终宿主,保虫宿主)
第五节 日本裂体吸虫
组织内发育
石蟹、蝲蛄体内 (第二中间宿主)
人,猫、狗、狼等 (终宿主,保虫宿主)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
三、致 病
1. 成虫致病: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2. 童虫致病:脑、眼、肌肉等病变
四、实验诊断 1. 病原学检查:痰液、粪便找虫卵 2. 免疫学诊断:皮内抗原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
第一节 概 述
一、形态
1.外形:舌状或叶片状、背腹 扁平(血吸虫除外)
2.有口、腹吸盘 3.♀♂同体(血吸虫除外) 4.消化系统不完整、肠管为盲 端,无肛门
二、生活史 均需中间宿主,均属生物源性 蠕虫
吸虫模式图
全国高职高专检验专业教育部卫计委规划教材
《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Cobbold, 1875) Looss, 1907)]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后睾科支睾属寄生虫。 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的肝胆管内,俗称肝吸虫。成虫寄生导 致损害,称华支睾吸虫病。虫体于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 各答一华侨尸体的胆管内检获,在湖北江陵出土的2300多 年前的西汉古尸体内也检获虫卵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一、形态
卵盖 肩峰
底棘 虫卵
成虫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二、生活史
水
中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
寄生在人,猪 孵出 发育 发育 发育 发育
、狗、猫等动
物肝、胆管内
豆螺体内
淡水鱼、虾
体内寄生。虫
(一中间宿主)
(二中间宿主)
卵随粪便排出
口腔---消化道----肝、胆管
第六节 布氏姜片吸虫
吸虫
姜片吸虫尾蚴
中间宿主扁卷螺
第六节 布氏姜片吸虫
二、生活史
水
中
成虫 寄生在人,猪 、野猪等动物 肠腔内,虫卵 随粪便排出
孵出
发育
发育 发育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扁卷螺体内(中间宿主)
形成
消化道脱囊
肠腔内发育
囊蚴
幼虫
成虫
水生植物表面
人,猪、野猪等脊椎动物 (终宿主,保虫宿主)
第六节 布氏姜片吸虫
三、致病 姜片吸虫病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粪便找虫卵 2.免疫学诊断:皮内抗原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1.分布 2.流行因素
第六节 布氏姜片吸虫
(二)防治 1.加强卫生宣教 2.加强粪便和水管理 3.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吡喹酮、槟榔、黑丑)
第四节 斯氏狸殖吸虫
四、实验诊断
免疫学诊断或皮下包块活体组织检查是本病的主要 诊断方法(见卫氏并殖吸虫)
第四节 斯氏狸殖吸虫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1. 分布 2. 流行因素
(二)防治原则 1. 加强卫生宣教 2. 加强粪便和水管理 3.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吡喹酮、硫双二氯酚)
全国高职高专检验专业教育部卫计委规划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检验专业教育部卫计委规划教材
《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
第三节 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Kerbert,1878) Braun,1889]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并殖属寄生虫。 虫体雌、雄生殖器官并列排列为其特征之一,简称并殖吸虫 (paragonimus)。1877年Westerman在印度虎肺内首次发现 成虫,1879年Ringer在我国台湾淡水一葡萄牙人尸体肺内检获 成虫。成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肺部,引起并殖吸虫病 (paragonimiasis),简称肺吸虫病,肺吸虫病是我国重要食 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
第六节 布氏姜片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
57)Odhner,1902)]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片形科姜 片属寄生虫,俗称姜片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猪小肠内 的大型吸虫,可致姜片虫病。我国早在1600多年前的东 晋时期已有本虫的记载,1960年,在广州出土的两具明 代干尸体内发现姜片虫卵,而临床上确诊的第一例病例 也是在广州发现
的病例。我国流行的仅为日本血吸虫。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 土的西汉女尸体内检获日本血吸虫卵,证明早在2100余年前,我 国长江流域已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
第五节 日本裂体吸虫
一、形 态
雌♂
♀
雄
合
抱
体
抱 雌 沟 雄虫 日本血吸虫形态
雌虫
第五节 日本裂体吸虫 虫卵
毛
尾
蚴
蚴
第五节 日本裂体吸虫
第五节 日本裂体吸虫
幼虫
发育
成虫
人,猪、猫等体内(终宿主,保虫宿主)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三、致 病 肝、胆管损害,可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四、实验诊断
1. 病原学检查:粪便找虫卵(直接涂片法、自然沉淀法) 2. 免疫学诊断:皮内抗原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 行
1. 分 布 2. 流行因素
第四节 斯氏狸殖吸虫
一、形 态
拟钉螺
虫卵
囊蚴
成虫
第四节 斯氏狸殖吸虫
二、生活史
水
中
发育
发育
发育
成虫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寄生在果子狸,猫 孵出
拟钉螺体内
、狗、狼等脊椎动 物肺部,虫卵随痰
(第一中间宿主)
、粪便排出
发育
消化道脱囊
移行入肺
囊蚴
童虫
成虫
(感染途径) 组织内发育
石蟹、蝲蛄体内 (第二中间宿主)
寄生虫学检验
全国高职高专检验专业教育部卫计委规划教材
《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
第三章 吸虫
制作:陆予云
全国高职高专检验专业教育部卫计委规划教材
《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
学习目标
1.掌握: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裂体吸虫、布氏 姜片吸虫卵的形态、感染阶段、感染途径与方式、实验诊断 方法
2.熟悉: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日本 裂体吸虫、布氏姜片吸虫的生活史过程、造成流行的因素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1. 分布 2. 流行因素 (二)防治原则 1. 加强卫生宣教 2. 加强粪便和水管理 3.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吡喹酮、硫双二氯酚)
全国高职高专检验专业教育部卫计委规划教材
《寄生虫学检验》第4版
第四节 斯氏狸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 (Chen,1959) ]属扁 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并殖科狸殖属寄生虫,1959年首次由 我国学者陈心陶报道,主要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
⑴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⑵ 中间宿主:豆螺、沼螺,淡水鱼、虾 ⑶ 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吃生或半生鱼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二)防治原则 1. 加强卫生宣教,改进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的鱼、虾, 注意生熟炊、食具分开 2. 加强粪管水管,防止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畜动物粪便污 染水源 3. 结合农业生产治理鱼塘或定期用药物灭螺 4. 查治病人病畜。首选药物吡喹酮,也可用阿苯达唑等药
第五节 日本裂体吸虫
五、流行与防治 (一)流行 1.分布 2.流行因素 传染源;中间宿主;传染源粪便污 染水;与疫水接触 (二)防治 1.查治病人病畜:吡喹酮 等药 2.加强粪便和水的管理 3.消灭中间宿主钉螺 4.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疫水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