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题原创:碳海绵:世界最轻固体材料 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三诊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目前世上最轻的固态材料是“碳海绵”,其性能有:对有机溶剂(如油)有超强的吸附力;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放在温度为﹣196℃的液氮中,弹性依然;有很多空隙,可以做保温材料;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mg/cm3.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可能被用来清除海上漏油B.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大容量手机电池C.有可能被用来制造抵抗低温的宇航服D.1m3“碳海绵”的质量最小为0.16gD【解析】【分析】①已知碳海绵内部有很多孔隙,有超强的吸附力;②碳海绵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③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做保温材料;④已知不同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关系,利用公式m=ρV比较质量关系.【详解】A. 碳海绵内部有很多孔隙,有超强的吸附力,有可能被用来清除海上漏油;故A正确;B. 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大容量手机电;故B正确;C. 有很多空隙,可以做保温材料,有可能用来制造抵抗低温的宇航服;故C正确.D. 由ρ=mV得,1m3“碳海绵”的质量m=ρV=0.16×10−3g/cm3×1063cm=160g;故D错误.故选D.2.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下列选项A.F甲>F乙η甲=η乙B.F甲<F乙η甲=η乙C.F甲>F乙η甲>η乙D.F甲<F乙η甲<η乙A【解析】【分析】由图知,甲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所以12F G G =+甲物动(); 乙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13F G G =+乙物动(); 所以甲所用的拉力大于乙所用的拉力,即F 甲>F 乙.由题知,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两滑轮组中动滑轮和物体的重力均相同,提升相同的高度,所以额外功相等,有用功也相等; 根据()W Gh GW G G G G h η===++有用总动动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即η甲=η乙. 故选A .3.如图中,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 .5N ,竖直向下B .3N ,竖直向上C .2N ,竖直向上D .8N ,竖直向下B 【解析】 【详解】绳子没断之前,受重力、浮力、绳子的拉力且三力平衡,故重力等于浮力、绳子拉力之和,则可求得浮力为5N-3N=2N ;木块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只受浮力和重力,因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而木块的质量不变,其重力不变,因浮力大于重力,则木块所受合力等于浮力减重力,即5N-2N=3N ,合力方向与较大的浮力方向一致,竖直向上.故选B .4.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密度的计算(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密度的计算(含解析)

密度的计算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5•兰州模拟)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制备出了一种“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记录,实验室昵称它为“碳海绵”.如图所示,一块约8立方厘米的“碳海绵”可以轻松立在桃花花蕊上.经检测,结果显示“碳海绵”密度为0.16mg/cm3.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若每立方米的空气质量为1.29千克,则“碳海绵”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B.若用此材料制作手机电池,将来的某一天,手机待机时间将大幅延长C.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迅速吸油D.若用此材料填充保温材料做成宇航服,则能抵御晚上月球表面的低温2.(2015•利通区一模)由如图所示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不能确定3.(2015•梅州)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B.4:3C.2:1D.1:24.(2015春•滨湖区期中)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g 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约为()A.0.92×103kg/m3B.1.1×103kg/m3C.1.2×103kg/m3D.11×103kg/m35.(2014•佛山自主招生)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小的物体,质量一定小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C.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D.质量相等的物体,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6.(2014秋•威海期末)小明同学在完成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操作后,根据测量的数据作出了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其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B.甲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大于乙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C.甲物质的密度是5×103kg/m3D.乙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7.(2014秋•孝南区期末)某钢瓶氧气密度为6kg/m3,一次气焊用去氧气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A.2 kg/m3B.3 kg/m3C.4 kg/m3D.6kg/m38.(2014秋•通州区期末)分别由不同物质a、b组成的两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小B.b物质的密度小C.a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9.(2014秋•莒南县期末)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20g、60g,体积分别为15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10.(2014秋•中江县期末)由不同物质做成的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3:5B.5:3C.1:1D.2:3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3年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自青岛运来,碑芯石成品高a=14.7m,宽b=29m,厚c=1m;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了博物馆,找了当年的“芯石”的样品,测其体积为14cm3,质量为37.8g.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下列几个问题:(1)碑芯石的体积是多少?(2)碑芯石的密度是多少g/cm3?(3)碑芯石的质量是多大?12.小明她姐姐在自由市场里买了一条银项链,他让小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鉴别项链是否是纯银的,小明到试验室借来托盘天平和量筒,测的项链质量是12.6g,体积为1.5cm3,请你计算确定这条银项链是否是纯银制造的.(ρ银=10.5×103kg/m3)13.将一个实心小球挂到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在空气中称时(不计空气的浮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9N,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g=10N/kg).(1)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铜球的体积是多少?(3)液体的密度是多少?14.容器底面积是400cm2,液面高度是30cm,把实心凹形物体轻轻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液面高度上升1.4cm,若把凹形物体装满水再放入水中,容器底对凹形物的支持力是3.6N.求:(1)凹形物体的质量.(2)凹形物体的密度.15.小明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16.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把重4N的小石块放在木块上,静止时液体深h1;如图乙所示,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2=14cm,此时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2.4N;如图丙所示,取出小石块后(假设没有液体带出),液体深h3=12cm.求:(1)小石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3)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17.如图所示,某工地工人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提升水中的物体,其提升速度始终为1.5m/s,物体未露出水面前,被匀速提升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卷扬机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1,卷扬机的输出功率为P1.物体离开水面后,仍被匀速提升,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卷扬机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2,卷扬机的输出功率为P2.已知P1:P2=2:3,N1:N2=5:3,被提升物体的体积为0.1m3,g取10N/kg,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卷扬机的质量;(2)物体的密度;(3)物体未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4)物体离开水面后,卷扬机的输出功率.18.一个质量是82g的实心小球,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沉入水底,溢出了0.8N的水,求:(1)小球的密度(取g=10N/kg);(2)现将小球放入密度为1.05×103kg/m3的盐水中,小球在盐水中静止时,所受到的浮力.19.一个体积为5×10﹣2m3的木块浮在水面上,要使它全部浸没入水中且保持静止,需要给它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它的重力的力,求这个木块的质量和密度各是多少.g=10N/kg.20.图甲为用汽车打捞在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5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滑轮的摩擦以及水面变化所引起的影响,g取10N/kg,求:(1)圆柱形重物的质量;(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3)如果已知在水中深h处的液体压强可用p=ρ水gh求得,则打捞前圆柱形重物上表面所受的水的压力(要考虑大气压的影响,大气压值p0取105Pa)密度的计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5•兰州模拟)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制备出了一种“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记录,实验室昵称它为“碳海绵”.如图所示,一块约8立方厘米的“碳海绵”可以轻松立在桃花花蕊上.经检测,结果显示“碳海绵”密度为0.16mg/cm3.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对有机溶剂具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报道的吸油力最高的材料;“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若每立方米的空气质量为1.29千克,则“碳海绵”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B.若用此材料制作手机电池,将来的某一天,手机待机时间将大幅延长C.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迅速吸油D.若用此材料填充保温材料做成宇航服,则能抵御晚上月球表面的低温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制造时不同的用途,结合“碳海绵”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选项中的描述可逐一做出判断.解答:解:A、若每立方米的空气质量为1.29千克,则“碳海绵”的密度和空气密度一样大,故A错误;B、因为“碳海绵”有超强的储电能力,所以我们相信将来的某一天,手机电池带电时间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故B正确;C、因为“碳海绵”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所以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可以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迅速吸油,故C正确;D、气凝胶非常坚固耐用,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用它制造的宇航服,宇航员可以穿上它能抵御晚上月球表面的低温;故D正确.故选A.点评:以“碳海绵”这种新型的材料为考查内容,主要考查了我们对其相关特性及应用的理解,结合题干中的材料找出有用的信息是解答的关键.2.(2015•利通区一模)由如图所示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ρ甲>ρ乙D.不能确定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甲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物质的密度.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根据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大,即:ρ甲>ρ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计算,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相关的信息.3.(2015•梅州)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A.3:4B.4:3C.2:1D.1:2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种球的密度关系.解答:解: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ρ甲V=2ρ乙V,ρ甲:ρ乙=2:1.故答案为:C.点评: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V均相同,可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4.(2015春•滨湖区期中)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g,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g,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g 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g,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约为()A.0.92×103kg/m3B.1.1×103kg/m3C.1.2×103kg/m3D.11×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饮料瓶装满水后盖上盖,测出其质量为128g,瓶中放入33g干玉米粒后,水流出一部分后又把瓶盖上瓶盖,把瓶擦干后测得总质量为131g,则溢出水的质量为(128g+33g)﹣131g=30g;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干玉米粒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ρ=求出干玉米粒的密度.解答:解:瓶中放入干玉米粒后,溢出水的质量:m水=(128g+33g)﹣131g=30g,由ρ=可得,干玉米粒的体积:V玉米=V水===30cm3,干玉米粒的密度:ρ玉米===1.1g/cm3=1.1×103kg/m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测量、计算方法,关键是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灵活运用,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5.(2014•佛山自主招生)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小的物体,质量一定小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C.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D.质量相等的物体,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考点:密度的计算;质量及其特性.专题:简答题.分析:根据密度的性质可以选出该题答案.解答:解:根据密度的性质可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质的质量、体积改变而改变,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该题的关键.6.(2014秋•威海期末)小明同学在完成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操作后,根据测量的数据作出了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其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B.甲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大于乙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C.甲物质的密度是5×103kg/m3D.乙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分析图示物质的m﹣V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可以看出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计算密度大小,可以在横轴取相同体积,得出相应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求物质的密度.解答:解:(1)如图,向下延长线段,两条图线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由此可见: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可得同种物质,其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故A正确;(2)当体积V=30cm3时,甲物体的质量为60g,乙物体的质量为30g,则:ρ甲===2g/cm3,ρ乙===1g/cm3,可见,甲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大于乙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故BD正确、C错.故选ABD.点评:信息题是中考经常考查的形式,它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工具性.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迅速确定有用信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7.(2014秋•孝南区期末)某钢瓶氧气密度为6kg/m3,一次气焊用去氧气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A.2 kg/m3B.3 kg/m3C.4 kg/m3D.6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用去其中的后,质量减少但体积不变,根据公式ρ=可求剩余气体密度.解答:解: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氧气的质量为m,此时氧气的密度ρ=,剩余氧气的质量为m′=(1﹣)m=m,因为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ρ′===ρ=×6kg/m3=4kg/m3.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密度的计算,首先要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情况下,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变,密度不变.此题的不同就是氧气瓶中的氧气少了,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会减少.8.(2014秋•通州区期末)分别由不同物质a、b组成的两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小B.b物质的密度小C.a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可采取两种方法:①相同体积比较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②相同质量比较体积,体积小的密度大;2、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图象b中找出一组对应的数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算出b物质的密度;解答:解:当体积为V=2m3时,(1)a物质的质量为4×103kg,所以a物质的密度为ρa===2×103kg/m3;(2)b物质的质量为1×103kg,所以b物质的密度为ρb===0.5×103kg/m3.所以选项B、C正确,选项A、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考查了学生根据物理知识分析图象的能力,这类题在试题中经常出现,一定要掌握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注意图象中的体积单位是m3.9.(2014秋•莒南县期末)a、b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20g、60g,体积分别为15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先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各自的密度,再进行比较,密度大的为实心,密度小的为空心.解答:解:a的密度ρa===8g/cm3,b的密度ρb===5g/cm3,因为ρa>ρb,所以实心球是a,制作这两个球的材料密度是8g/cm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利用密度来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这也是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10.(2014秋•中江县期末)由不同物质做成的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3:5,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A.3:5B.5:3C.1:1D.2: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题知,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体积之比是1:1,代入密度公式ρ=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V1=V2,m1:m2=3:5;则ρ1:ρ2=:=:=3: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1953年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自青岛运来,碑芯石成品高a=14.7m,宽b=29m,厚c=1m;碑身由413块花岗岩组成碑基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3000多平方米,与天安门遥遥相对,上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到了博物馆,找了当年的“芯石”的样品,测其体积为14cm3,质量为37.8g.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下列几个问题:(1)碑芯石的体积是多少?(2)碑芯石的密度是多少g/cm3?(3)碑芯石的质量是多大?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知道碑芯石成品高、宽、高,根据V=abc求出碑芯石的体积;(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因此,花岗岩样品的密度与整块碑心石的密度是相同的,根据公式ρ=求出样品的密度即为碑心石的密度;(3)知道碑芯石的密度和体积,根据m=ρV求出碑芯石的质量.解答:解:(1)碑芯石的体积:V=abc=14.7m×29m×1m=426.3m3;(2)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碑心石的密度:ρ=ρ样品===2.7g/cm3=2.7×103kg/m3;(3)碑芯石的质量:m=ρV=2.7×103kg/m3×426.3m3=1151010kg=1151.01t.答:(1)碑芯石的体积是426.3m3;(2)碑芯石的密度是2.7g/3;(3)碑芯石的质量是1151.01t.点评:本题考查了体积、密度、质量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同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12.小明她姐姐在自由市场里买了一条银项链,他让小明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鉴别项链是否是纯银的,小明到试验室借来托盘天平和量筒,测的项链质量是12.6g,体积为1.5cm3,请你计算确定这条银项链是否是纯银制造的.(ρ银=10.5×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知道项链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项链的密度,然后与银的密度相比较得出答案.解答:解:项链的密度:ρ===8.4g/cm3=8.4×103kg/m3,因8.4×103kg/m3<10.5×103kg/m3,所以,这条银项链不是纯银制造的.答:这条银项链不是纯银制造的.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物质的鉴别,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3.将一个实心小球挂到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在空气中称时(不计空气的浮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9N,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N(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g=10N/kg).(1)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铜球的体积是多少?(3)液体的密度是多少?考点: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浮力.分析:(1)利用称重法F浮=G﹣F示求铜球受到的浮力;(2)知道铜球的重力,可求得其质量,利用ρ=可求得其体积;(3)因为铜球浸没,所以V排=V,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铜球受到的浮力:F浮=G﹣F示=8.9N﹣8.1N=0.8N,(2)铜球的质量:m===0.89kg,由ρ=得铜球的体积:V===1×10﹣4m3,(3)铜球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1×10﹣4m3,由F浮=ρ液gV排得:ρ液===0.8×103kg/m3.答:(1)铜球受到的浮力是0.8N;(2)铜球的体积是1×10﹣4m3;(3)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涉及到称重法测浮力的应用,要求灵活将F浮=G﹣F和F浮=ρ液V排g结合使用.14.容器底面积是400cm2,液面高度是30cm,把实心凹形物体轻轻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液面高度上升1.4cm,若把凹形物体装满水再放入水中,容器底对凹形物的支持力是3.6N.求:(1)凹形物体的质量.(2)凹形物体的密度.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容器底面积和凹形物体放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可求得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可计算凹形物体受到的浮力,因为漂浮,F浮=G,然后可求得其质量;(2)沉底时F浮=G物﹣F支,然后可知里面水的质量,由此可求得水的体积,即为凹形物体的体积,最后利用密度公式可求得其密度.解答:解:(1)凹形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400cm2×1.4cm=560cm3=5.6×10﹣4m3,凹形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5.6×10﹣4m3=5.6N,因为漂浮,F浮=G=5.6N,则凹形物体的质量m===0.56kg,(2)沉底时F浮=G物﹣F支=5.6N﹣3.6N=2N由F浮=ρgV排可得,则水的体积V水===2×10﹣4m3,则V水=V物=2×10﹣4m3,凹形物体的密度ρ===2.8×103kg/m3.答:(1)凹形物体的质量为0.56kg.(2)凹形物体的密度为2.8×103kg/m3.点评:此题考查密度的计算,涉及到浮力的计算,漂浮条件的应用等多个知识点,明确凹形物体内水的体积,即为凹形物体的体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小明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知道一盒牛奶和空盒的质量,可求盒中牛奶的质量,又知道牛奶的净含量(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牛奶的密度;和纯牛奶的密度范围比较得出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解答:解:一盒牛奶的总质量m1=250g,空盒质量m2=26g,牛奶的质量:m=m1﹣m2=250g﹣26g=224g,牛奶的体积:V=200mL=200cm3,牛奶的密度:ρ===1.12g/cm3=1.12×103kg/m3,在(1.1~1.2)×103kg/m3的范围之内,该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答: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1mL=1cm3,1g/cm3=1×103kg/m3.16.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把重4N的小石块放在木块上,静止时液体深h1;如图乙所示,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2=14cm,此时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2.4N;如图丙所示,取出小石块后(假设没有液体带出),液体深h3=12cm.求:(1)小石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3)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考点: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专题:压强和浮力.分析:(1)由图丙和图乙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应改为(h2﹣h3)S,求出小石块的质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小石块的密度.(2)在图乙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液gV石,小石块受到的重力与浮力之差就是石块对杯底的压力,据此求出液体的密度.(3)对比甲、乙图时石块和木块受到的总浮力,求出增大的浮力,再利用ρ液gS(h1﹣h2)可求得h1的深度,再利用ρ液gS(h1﹣h2)可求得h1的深度,然后应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解答:解:(1)由丙、乙两图可知,小石块的体积:V石=(h2﹣h3)S=(0.14m﹣0.12m)×100×10﹣4m2=2×10﹣4m3,小石块的质量:m石===0.4kg,小石块的密度:ρ石===2×103kg/m3.(2)由图乙所示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F石浮=G石﹣F=4N﹣2.4N=1.6N,由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密度:ρ液===0.8×103kg/m3,(3)甲图时石块和木块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总=G石+G木乙图时石块和木块受到的总浮力为:F′浮总=G石﹣F+G木则△F浮总=F浮总﹣F′浮总=F=2.4N,ρ液gS(h1﹣h2)=2.4N,即:0.8×103kg/m3×10N/kg×100×10﹣4m2×(h1﹣0.14m)=2.4N,解得:h1=17cm,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ρ液gh1=0.8×103kg/m3×10N/kg×0.17m=1.36×103Pa;答:(1)小石块的密度为2×103kg/m3;(2)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3)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36×103P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获得所给图中信息,利用浮沉条件和密度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灵活选用公式,求出液体密度是本题的关键.17.如图所示,某工地工人用固定在水平工作台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提升水中的物体,其提升速度始终为1.5m/s,物体未露出水面前,被匀速提升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卷扬机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1,卷扬机的输出功率为P1.物体离开水面后,仍被匀速提升,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卷扬机对工作台的压力为N2,卷扬机的输出功率为P2.已知P1:P2=2:3,N1:N2=5:3,被提升物体的体积为0.1m3,g取10N/kg,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卷扬机的质量;(2)物体的密度;(3)物体未露出水面前受到的浮力;。

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四川省绵阳市2019-2020学年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目前世上最轻的固态材料是“碳海绵”,其性能有:对有机溶剂(如油)有超强的吸附力;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放在温度为-196笆的液氮中,弹性依然;有很多空隙,可以做保温材料;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mg/cm3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可能被用来清除海上漏油B.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大容量手机电池C.有可能被用来制造抵抗低温的宇航服D. In?"碳海绵”的质量最小为0.16gD【解析】【分析】①已知碳海绵内部有很多孔隙,有超强的吸附力;②碳海绵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③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做保温材料;④已知不同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关系,利用公式m=pV比较质量关系. 【详解】A.碳海绵内部有很多孔隙,有超强的吸附力,有可能被用来清除海上漏油;故A正确;B.具有超强的储电能力,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大容量手机电;故B正确;C.有很多空隙,可以做保温材料,有可能用来制造抵抗低温的宇航服;故C正确.D.由p=mV 得,lm3"碳海绵"的质量m=pV=0.16^10-3g/cm3x 106cm3 = 160g;故D 错误.故选D.2.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铁轨下铺放枕木B.书包带做得较宽C.推土机装有宽大的履带D.篆刻刀的刀口做得锋利D【解析】【详解】A.铁轨下铺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符合题意.B.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不符合题意.C.推土机用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不符合题意.D.篆刻刀的刀口做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符合题意.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解析】【详解】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放低些,故A错误;B.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即可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而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D 正确。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解析

故选 D
【点睛】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 H2O2和 H2O 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
2020-2021 全国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 总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 C60
1.“碳海绵 ”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 “碳海绵 ”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答案】 C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解析】
试题分析: A 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此项正
确。 B 碳海绵是碳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所以其为灰黑色固体的推测是可成立的。此项正
确。 C 碳的单质大多难溶解于水,此项推测不正确。 D 碳海绵中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会产
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答案】 C
【解析】 A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 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
B、 CO 和 CO 2的组成元素相 C.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
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
试题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做还原剂;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一、选择题1.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A.铅笔 B.圆珠笔C.红墨水笔 D.碳素笔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3.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5.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6.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7.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氧气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要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O2的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二、填空题9.“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在红热木炭上撒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0.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一氧化碳(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泄露的石油D.属于复合材料(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三、实验探究题1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四、计算题14.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1)氯化钙的质量为g.(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山东省德州市乐陵二中xx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同学们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需要长期保存,因此书写时必须使用()A.铅笔 B.圆珠笔C.红墨水笔 D.碳素笔【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素笔中含有碳,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碳素笔中含有碳,其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因此同学们用碳素笔填写的“毕业生登记表”能长期保存.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掌握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考虑;B、根据石墨的颜色考虑;C、根据碳单质的溶解性考虑;D、根据碳完全燃烧的产物考虑.【解答】解:A、“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A说法正确;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故B说法正确;C、碳单质难溶于水,碳海绵难溶于水,故C说法不正确;D、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因为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3.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均具有可燃性B.CO和CO2均能与H2O反应C.CO和CO2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CO和CO2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CO和CO2的密度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选项说法错误.C、CO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使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过多,会使人窒息,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不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故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使用,故选项错误;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过多,会使人窒息,但是二氧化碳没有毒,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要记忆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全球变暖,因此我们应提倡低碳经济.有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5.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考点】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PM2.5属于空气中的烟尘;B、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苯(C6H6)等有毒物质;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解答】解:A、PM2.5属于空气中的烟尘,与一氧化碳无关,故A错误;B、新装修的房屋内空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甲醛、苯(C6H6)等有毒物质,与一氧化碳无关,故B 错误;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与一氧化碳无关,故C错误;D、燃气热水器主要是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燃料,与一氧化碳有关,与主题相符,故D正确.故选:D.【点评】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6.某班同学在对CO2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CO2的功,又可以体现CO2的过的是()A.CO2可以使人窒息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C.CO2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CO2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解:A、CO2可以使人窒息主要体现了CO2的过.A不符合题意;B、CO2可以作气体肥料主要体现了CO2的功.B不符合题意;C、CO2的量过多时可以产生温室效应主要体现了CO2的过,促进植物光合作用CO2主要体现了CO2的功.故C符合题意;D、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是体现了CO2的功.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但是要求在日常生活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提倡低碳生活,本题重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7.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气 D.氧气【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反应前的物质是盐酸和大理石,接触后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生成,由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此气体应该是二氧化碳.【解答】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盐酸会生成二氧化碳从而发出嘶嘶声;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酸的化学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与碳酸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8.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要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用水将此装置中O2的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B、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NaOH溶液小,所以气体应从A端通入;C、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A端通入;D、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该从长管进入.【解答】解:A、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故A错误;B、除去H2中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NaOH溶液小,所以气体应从A端通入,故B错误;C、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装置的A端通入,故C正确;D、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该从长管进入,气体从短管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检验和干燥方法,要记忆常用气体的性质,理解应用.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把握.二、填空题9.“炭火烧烤”是许多同学喜爱的食物,其原理是利用木炭燃烧的高温来烤熟食物,木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O2.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吃“烧烤”,容易发生的危险是CO中毒.在红热木炭上撒一些氧化铁红棕色粉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2Fe2O34Fe+3CO2↑.【考点】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来分析,根据木炭的还原性来分析解答.【解答】解: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在高温的条件下,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O2;CO中毒;3C+2Fe2O34Fe+3CO2↑.【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10.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一氧化碳(2)如图“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只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泄露的石油D.属于复合材料(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CO2(填化学式)的排放量.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骑自行车上学.【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2)根据碳海绵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分析;(3)根据低碳的意义和做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所以应选B;(2)A、由题意,“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题意,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题意,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题意,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是一种新型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3)“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例如:骑自行车上学,及时关灯,尽量少开空调等;故填:CO2;骑自行车上学.【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低碳生活的理念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化学实验.【分析】(1)认识常见的收集气体的方法;(2)收集气体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填:向上排空气法;(2)长颈漏斗的末端一定要伸入液面以下,为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故填:防止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处逸出;(3)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故填: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了.【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细致、全面,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原理等知识,并会结合装置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解答该题,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可以采用把握全局的策略进行分析.三、实验探究题1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CO2═CaCO3↓+H2O.2(4)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解答】解:(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c相连,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故答案为: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EA.(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为bhidcj;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据固体加热制取气体以及收集氧气的方法来分析;(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E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利用A装置通过排水法可以收集氧气;故答案为:EA;(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时,可以通过B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b导管导出后,通过h导管进入浓硫酸中干燥,再从i导管导出二氧化碳气体,再从d导管进入C装置中,即可以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集满后,再通过c导管导出二氧化碳,再通过j导管进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答案为:bhidcj;CO2+Ca(OH)2=CaCO3↓+H2O.【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四、计算题14.某大理石样品(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与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将滤液蒸干,冷却后称量所得氯化钙固体,相关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不计损耗):(1)氯化钙的质量为11.1g.(2)计算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电子天平显示的数据进行计算;(2)根据氯化钙的物质的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钙的物质的量.。

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分类训练——专题十九: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

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分类训练——专题十九: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

2020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分类训练——专题十九: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其密度只有空气的1/7。

它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2.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3.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活性炭做冰箱除臭剂B.用焦炭炼铁C.用碳粉和铅可制成铅笔芯D.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电极4.如下图中的实验,是为了检测石墨电极芯的()A.导热性B.导电性C.吸附性D.可燃性5.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6.戴在腕上的不一定是表,有可能是重庆造石墨烯手机。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下列有关石墨烯说法错误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B.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C.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是一种碳单质考点二: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1.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2.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3.实验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K,将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加入到充满CO2的锥形瓶中,立即关闭K,振荡,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C.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D.该实验说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4.为了区分O2和CO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中不可行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满上述两种气体的集气瓶中B.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用软质塑料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各倒入相同体积的水,盖紧瓶盖,振荡5.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测试含答案(1)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测试含答案(1)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测试含答案(1)一、选择题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

此项正确。

B碳海绵是碳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所以其为灰黑色固体的推测是可成立的。

此项正确。

C碳的单质大多难溶解于水,此项推测不正确。

D碳海绵中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此项推测中成立。

所以应选C项。

考点:碳的几种单质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解析:D【解析】【详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3.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A.导电性B.还原性C.滑腻感D.稳定性解析:B【解析】【详解】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滑腻感、稳定性,故选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B.盐酸用于除铁锈C.木炭用作燃料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解析:D【解析】【详解】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沪教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达标提高题检测试卷

沪教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达标提高题检测试卷

沪教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达标提高题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

此项正确。

B碳海绵是碳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所以其为灰黑色固体的推测是可成立的。

此项正确。

C碳的单质大多难溶解于水,此项推测不正确。

D碳海绵中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此项推测中成立。

所以应选C项。

考点:碳的几种单质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解析:A【解析】【详解】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似,不是同一种物质,金刚石是无色的,由于物理性质不同,所以用途有所不同。

故选A。

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解析:A【解析】【详解】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附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附解析

中考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附解析一、选择题1.含碳元素36%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碳层,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将得到的气体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最终得到的沉淀的质量是()A.40g B.60g C.30g D.50g2.“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反应物是A.大理石和稀盐酸B.大理石和浓盐酸C.碳酸钠和稀盐酸D.大理石和稀硫酸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B.反应中,装置I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5.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材料B.纳米管具有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性质C.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纳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6.我国科学家将立方金刚石中的每个碳原子,用一个由四个碳原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结构单元取代,形成了用途更为广泛的“T﹣碳’,(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T﹣碳”的说法正确的()A.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B.其中的碳原子静止不动C.它是一种新型的含碳化合物D.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7.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均正确的一组是()A物质的分类B物质的检验冰水、雨水和蒸馏水都是混合物消石灰、纯碱和烧碱都是碱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用酚酞试液能区分熟石灰和氢氧化钠C化学与生活、生产D“低碳经济”的措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硫酸铵不能与草木灰(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描述不正确...的是A.清朝的碳素字画能长久保存的原因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在一定条件下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C.CO和CO2都会导致动物死亡是因为它们具有毒性D.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以用来还原氧化铜9.化学就在生活中,以下对生活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补铁酱油:酱油中含有铁单质B.轮胎爆炸: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C.食物腐败: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害物质D.用碳素笔写档案:碳与O2能发生反应10.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A.实验时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B.丙可防止液体倒吸C.丁装置只起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D.炭粉和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吸热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B.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C.Ca(OH)2溶液可区分CO和CO2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1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收集,验满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4.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沪教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达标提优专项训练试题

沪教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达标提优专项训练试题

沪教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达标提优专项训练试题一、选择题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

此项正确。

B碳海绵是碳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所以其为灰黑色固体的推测是可成立的。

此项正确。

C碳的单质大多难溶解于水,此项推测不正确。

D碳海绵中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此项推测中成立。

所以应选C项。

考点:碳的几种单质2.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大壶水C.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紧密堆积,减少和氧气的授触面积D.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解析:D【解析】A. 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错误;B. 一氧化碳难溶解于水,错误;C. 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注意通风,错误;D. 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正确。

故选D。

3.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B.燃气的可燃性C.氧气的氧化性D.干冰的升华解析:A【解析】【详解】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故选A。

4.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A.含碳量:生铁>钢B.硬度:纯铁>生铁C.pH:食盐水>石灰水D.熔点:青铜>纯铜解析:A【解析】【分析】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易错题测试提优卷试题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易错题测试提优卷试题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石墨单元易错题测试提优卷试题一、选择题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

此项正确。

B碳海绵是碳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所以其为灰黑色固体的推测是可成立的。

此项正确。

C碳的单质大多难溶解于水,此项推测不正确。

D碳海绵中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此项推测中成立。

所以应选C项。

考点:碳的几种单质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证明通入的气体是CO2证明CO2能灭火A.A B.B C.C D.D解析:A【解析】【详解】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目的;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A。

3.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B.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化学性质D.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解析:C【解析】【详解】A. 絮凝剂可使悬浮物沉淀,此选项正确;B. 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此选项正确;C.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所以吸附性是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此选项错误;D. 投药的目的是消毒杀菌,此选项正确。

【化学】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

【化学】中考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一、选择题1.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H2CO2。

【详解】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错误;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错误;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D。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答案】C【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B、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山东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山东初三初中化学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具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能与水反应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B.20°C时,50g水中溶解了18g氯化钠,则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C.任何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相同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8.5mL水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中,各放一块纸片,调平后,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并调整游码,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C.加热试管前,用抹布将试管外壁擦干,以防试管受热不匀而破裂。

D.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自然界中甲只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乙元素存在单质形式B.甲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乙不能C.甲能夺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3价,乙元素显+2价7.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测: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万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试题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试题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试题1.2013年我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

“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碳的一种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海绵”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属于“碳海绵”的物理性质C.“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石油泄漏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错误,B、高弹性和强吸附性属于“碳海绵”的物理性质,正确,C、“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于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正确,D、“碳海绵” 的主要成分是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正确,故选A【考点】碳单质的性质2.(4分)从下列六种物质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A.生石灰B.石墨C.汞D.干冰 E.化石燃料F.浓硫酸(1)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2)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3)能做食品干燥剂的是(4)大量使用易引起“雾霾”的是【答案】(1)C (2)D (3)A (4)E【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温度计中填充的液态金属是C金属汞(2)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D干冰(3)能做食品干燥剂的是A生石灰(4)大量使用易引起“雾霾”的是E化石燃料.【考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5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请回答:A.纯铜片、黄铜片相互刻划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木炭还原氧化铜(1)A实验探究的目的是;(2)B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3)C实验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原因是。

【答案】(1)比较纯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大小(2)隔绝氧气加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3)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移出防止铜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解析】(1)黄铜是铜锌合金,让纯铜片、黄铜片相互刻划,探究的目的是:比较纯铜片与黄铜片的硬度大小(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没有氧气,所以水在这里起到了隔绝氧气的作用),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与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故热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加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3)为了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所以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移出,实验结束后一定要等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原因是:防止铜在高温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考点】金属和合金的性质,燃烧的条件探究,碳的还原性4.关于金刚石、石墨判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B.同种元素C.同种单质D.同种结构【答案】B【解析】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的关系,即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他们是不同的物质,也是不同的单质,当然也有不同的结构,但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2022至2023年初二下册3月份月考物理题带答案和解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

2022至2023年初二下册3月份月考物理题带答案和解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

选择题目前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轻”说明“碳海绵”()A. 密度小B. 体积小C. 硬度小D. 弹性小【答案】A【解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即相同体积的“碳海绵”和其它物质相比,质量最小,据此分析。

“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

由=可知,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

选择题小聪想知道自己眼镜的质量,于是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他将天平调平衡后测出了眼镜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滑动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平衡螺母的调节方向和眼镜的质量是()A. 向右31.2gB. 向右31.6gC. 向左31.2gD. 向左31.6g【答案】A【解析】(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平时,指针偏左,即需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使得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线处或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为止。

(2)眼镜的质量m=20g10g 1.2g=31.2g。

故选:A。

选择题2017年5月18日,我国全球首次海域试采可燃冰(固态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取得成功,已知1m3的可燃冰质量约0.9t,则可燃冰的密度最接近于下列哪种物质()A. 水B. 空气C. 铁D. 铅【答案】A【解析】答:可燃冰的密度ρ===0.9×103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故燃冰的密度最接近于水的密度。

故选A.选择题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B.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D. 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A、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故A错误;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CD、由图可知,当m甲=20kg时,V甲=4m3;当m乙=10kg时,V乙=8m3,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kg/m3:1.25kg/m3=4:1.故C正确,D错误.故选C.选择题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若从瓶子放出一半质量气体,则瓶内余下气体的密度将()A. 仍为ρB. 变为C. 变为2ρD. 变为【答案】B【解析】从瓶内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那么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一半;但由于是一只钢瓶内的气体,所以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仍是一只钢瓶的体积,体积并没有变化;根据ρ=可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只有原来的一半,也就是ρ.故选:B选择题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生活中的水平仪、铅垂线都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试题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试题

初三化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试题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A由于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的推测是成立的。

此项正确。

B碳海绵是碳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所以其为灰黑色固体的推测是可成立的。

此项正确。

C碳的单质大多难溶解于水,此项推测不正确。

D碳海绵中主要含碳元素,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此项推测中成立。

所以应选C项。

【考点】碳的几种单质2.如图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盛装C和CuO的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2)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_________ ;(2)如图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答案】(1)黑色粉末变红;(2)提高温度;(3)CO2+Ca(OH)2=CaCO3↓+H2O【解析】依据反应原理,(1)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故可推得试管中的现象;(2)该反应需要高温条件,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温度;(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考点】木炭还原氧化铜3.2013年,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具有吸附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答案】A【解析】A.“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C.“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D.“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单质,在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考点】碳单质的性质4.“神九”的成功发射与安全返回,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题原创:碳海绵:世界最轻固体材料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使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浙江大学实验室采用更为简便的制备方法,将石墨烯做成三维多孔材料冲击最轻材料的记录,碳海绵的形状、尺寸可任意调节,大规模制造成为可能。

我国的石墨储备非常丰富,占全世界的2/3,我国科学家不断探索石墨高效利用的方法。

则:
(1)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让其保留完整的骨架。

在电子显微镜下,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者都是碳单质)共同支撑起碳海绵的无数个孔隙,则碳海绵属于一种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化学式)。

(2)碳海绵由碳原子构成,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碳元素的原子序数
为____,请推测石墨烯可能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

(3)最轻材料碳海绵具有高弹性、超快超高的吸附性,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

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强吸附性,都属于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请你设想出这种最轻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前景有(至少一点)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3.【最新】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即“碳海绵”其密度仅是空气的1/6,这种材料放桃花花蕊上,花蕊也能承受重压(如图)。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海绵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碳海绵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C.碳海绵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D.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abc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可知碳海绵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

2.混合物CO2 6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可燃性和还原性物理
可用于重复处理海上的石油泄漏问题,可制作保温宇航材料、吸音材料和高效复合材料,还用于制备高储电量的手机电池等
【详解】
(1)碳海绵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都是碳单质,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结合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

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可以燃烧,具有还原性。

(3)碳海绵具有高弹性和强吸附性,这两种性质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最轻材料碳海绵具有高弹性、超快超高的吸附性,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可用于重复处理海上的石油泄漏问题,可制作保温宇航材料、吸音材料和高效复合材料,还用于制备高储电量的手机电池等。

3.A
【详解】
A、碳海绵中含有的物质均是无机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单质具有还原性,碳海绵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单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答案第1页,总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