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1篇第十九讲电阻的测量试题

中考物理第1篇第十九讲电阻的测量试题
中考物理第1篇第十九讲电阻的测量试题

第十九讲电阻的测量

一、选择题

1.(2016·盘锦)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 A )

A.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

B.实验需要多测几组数据,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C.继续分析实验数据也能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D.若把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得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阻值几乎相同

2.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如果考虑到电流表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具有分压作用),电压表本身也有一定的电阻(具有分流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值

B.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值

C.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值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画出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U-I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 Ω

B.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它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改变而改变

C.由乙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跟灯丝的温度有关

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4.如图所示,几个同学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利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设计了四个测未知电阻R x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C )

二、实验探究题

5.(2016·随州)如图甲是某小组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R x”的电路图,图乙为实物电路。

(1)在图乙中将缺少的两根导线补画完整。

解:如图所示:

(2)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盘面如图丙,则读数为__0.66_V(0.64_~0.68_V均可)__。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目前位置滑至左端时,V的读数增量为ΔU,A的读数增量为ΔI,则R x=__ΔU_/ΔI__(用ΔU和ΔI表示)。

6.(2016·衡阳)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选取了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一个阻值约为10 Ω的定值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进行实验。

(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中。

解:如图所示:

(2)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__A__(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若发现电压表指针向左偏转,说明电压表的__正负接线柱接反了__。

(4)正确连接电路后,电流表示数为0.2 A,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11__Ω。

7.(2016·济宁)小希在测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电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实验时,小希按电路图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电流表无示数,其可能的原因是__灯泡L 断路__。排除故障后,小希通过实验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并画出了I -U 图象,如图乙所示。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10__Ω。

(3)选取图象中的三组数据,通过计算后发现电阻值相差较大,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灯泡灯丝的电阻跟温度有关__。

8.(2015·呼和浩特)小刘同学想测量某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 x (大小在10 Ω~20 Ω之间),手头有如下器材:待测电阻R x 、电流表一只(自身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一只(电阻从0变化,最大阻值R m =10 Ω)、单刀开关一个、电源一个(电源电压不变,大小未知)、导线若干。 (1)他想在一个电路中测量待测电阻阻值,请你帮他画出电路图。

解:如图所示:

(2)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待测电阻表达式R x =__10 Ω×I b

I a -I b (I a 表示滑片滑到a 端时电流表

读数,I b 表示滑片滑到b 端时电流表读数)__。(简

要说明各个字母的含义)

9.(2015·咸宁)在测量未知电阻R x (阻值约为150 Ω)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3 V)、滑动变阻器R (0~50 Ω)、电阻箱R 0(0~9999 Ω)、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根据实验器材数据可粗略估算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则最大电流是__0.02__A ,最小电流是__0.015__A ,你认为小华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出R x 阻值。

(2)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先将开关S 拨至__1__,调节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1;再将开关S 拨至另一位置,调节__电阻箱阻值__,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U 1,记下电阻箱的示数为R ′,则未知电阻R x 的测量值为__R ′__。

10.(2015·德州)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 x 阻值的实验电路,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1)同学们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改变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三次测量,其中第二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 /V 1.0 1.6 1.8 电流I /A 0.32 0.5 0.56 电阻R x /Ω 3.13 3.2 3.21 电阻的平均值R x /Ω

3.18

(2)同学们又设计了两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0。

①方案一:闭合开关S ,如果电压表V 1和V 2的读数分别为U 1和U 2,则电阻R x 的阻值表达式为R x =__U 2R 0

U 1

__。

②方案二:电路中R x ≠R 0,将S 接到a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1;再将S 接到b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2;由I 1R 0=I 2R x 可得R x =

I 1R 0

I 2

。请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__该方案不正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不为0时,两种情况下R x 和R 0两端的电压不相等__。

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电压和电阻(精校版)

2018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电压和电阻 一.选择题 1.小雅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1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 D )A.两表都可能被烧坏B.两表都不会被烧坏 C.电流表不会被烧坏D.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 2.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5V,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6?,电流表、电压表量程 应分别选择( B ) 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 C.电流表(0~3A)、电压表(0~3V)D.电流表(0~3A)、电压表(0~15V) 图1图2 图3图4 3.如图3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灯均能发光,则(B) A.甲为电流表,乙为电压表B.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 C.甲、乙都为电流表 D.甲、乙都为电压表 4.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V1、V2的示数分别是U、U1、U2,关于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D ) A.U=U1=U2 B.U>U1+U2 C.U<U1+U2 D.U=U1+U2 5.青少年科技创新材料中有一种变光二极管,电流从其P端流入时发红光,从其Q端流入时发绿光,奥秘在于其内部封 装有一红一绿两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其符号为,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能通电且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二极管不能发光,则该变光二极管的内部结构可能是下图中的(C) 6.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导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7.关于电压、电流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B.电荷移动就能形成电流 C.电路中有电流时它两端一定有电压D.电压的作用是电路中产生自由电荷 8.材料、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两根电阻丝(温度相同),a的长度大于b的长度,则( C ) A.a的电阻小于b的电阻B.a的电阻等于b的电阻 C.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D.无法判断a与b电阻的大小 9.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B) 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B.导体的长度C.通过导体的电流D.导体两端的电压10.(多选)中国科技馆有一个“会发电的衣服”的展台,在展台中可以做模拟“发电纤维发电”的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踩动踏步机踏板,带动压电薄膜振动,使得一些与压电薄膜相连的小灯发光;增大踩动踏板的频率,压电薄膜振动得更剧烈,发光小灯的数量增加.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BC) A.压电薄膜振动时可以产生电压B.小灯发光说明振动的压电薄膜中产生了电流

人教版中考物理电压 电阻(word)

人教版中考物理电压电阻(word) 一、电压电阻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为使L1与L2串 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B. 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C.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D. 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答案】B 【解析】【解答】解: L1与L2串联,由图可知a表跟灯泡L1并联,所以应为电压表;b表与灯泡L2并联,应为电压表;c表跟灯泡L2串联,所以应为电流表. 由上述可知选项A、C、D都不正确. 故选B. 【分析】(1)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并且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去掉后对电路有影响;(2)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去掉后对电路没有影响.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的是() A. 灯L1两端的电压 B. 灯L2两端的电压 C. 电源两端的电压 D. 开关S两端的电压 【答案】B 【解析】【解答】解:本题中电压表画在左上角,好象是在电池的两端,离L2很远,其实电压表是并联在L2的两端的,测的是L2的电压. 故选B. 【分析】电压表的使用规则要求,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 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2示数为10 V,电压表V1示数为8 V,若电源电压为15 V,则灯L2两端电压为()

A. 2 V B. 3 V C. 5 V D. 7 V 【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电路图,电压表V1测量L1和L2,电压表V2测量L2和L3,则L3的电压为15V-10V=5V,L2的电压为8V-5V=3V,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计算各用电器的电压。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 A. 灯泡L1亮度不变、L2变亮 B. 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不变 【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电路图判断是并联电路,滑片上连接电压表,所以滑片的移动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但改变了电压表测量的范围,电压表测量的反应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滑动变阻器上连接电压表,移动滑片不影响电路,但改变电压表测量的范围,电压表示数改变。 5.如图所示,是标有“6V 3.6W”字样的小灯泡,通过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现将两只此规格的灯泡串联到6V电源的两端,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高精度接触电阻测量系统

一.设计名称:高精度接触电阻测量系统 二.具体要求: 用于检测各种电器的接地电阻、接触电阻等,以确定良好接地或导通。 1.被测对象 用电器与蓄电池负极电阻值 接触器、开关的接触电阻值 2.测量范围 0.5mΩ—100mΩ 3.测量精度 10uΩ(0.01mΩ) 4.测量点数 20点 5.超限报警 三.具体设计 接触电阻是触点接触工作性能的最基本的参数, 接触电阻直接反映继电器触点接触的可靠性。在研究继电器可靠性过程中, 一般都要对触点接触电阻进行监测。因此触点接触电阻的测量是继电器可靠性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接触电阻的测量有多种方法。工程中, 通常采用四端法(其测试条件为开路电压6V , 电流10mA ) 来测量实际触点的接触电阻, 对于大容量的触点,也有采用27V ×100mA 的方法来测量接触电阻。本设计采用矩形脉冲电流来测量接触电阻。 在正常情况下, 继电器触点的接触电阻Rj约在10m8 左右, 触点流过10mA 电流时, 触点两端的电压降Uj为100LV , 由于此电压降数值较小, 对测量接触压降U j 的仪表要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但是灵敏度提高信杂比变小, 要想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颇为困难。为了提高测量精度, 同时为了根据接触电阻来研究触点接触可靠性, 可以设法提高通过触点的电流的数值。一般认为测量电流提高, 接触电阻也升高, 触点上的电流电压呈现非线性关系。当通电电流增加时, 触点间的电压降也随之增大, 由接触电阻而产生的焦耳热使触点温度升高, 而接触电阻与温度间关系可表示为: 如果大电流通过触点, 但通电时间很短(如小于300Ls) , 接触电阻产生的焦耳热使触点温度升高不多, 则由(1) 式可知, 接触电阻值变化不大。另一方面, 由于温度上升不多, 虽然接触压降可能超过触点材料的软化压降或熔化压降, 但触点接触面也不会发生软化或熔化。同时, 由于电流值较大, 在触点上的接触压降较高, 使得测量精度提高, 减少了信杂

数字式电阻测量仪(完整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数字式电阻测量仪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申明 2011 年秋季学期

摘要 本设计电阻测量是利用A/D转换原理,将被测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并用数字方式显示测量结果的电子测量仪表。通常测量电阻都采用大规模的A/D转换集成电路,测量精度高,读数方便,在体积、重量、耗电、稳定性及可靠性等方面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指针式万用表。其中,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逻辑控制电路产生控制信号,按规定的时序将A/D转换器中各组模拟开关接通或断开,保证A/D 转换正常进行。A/D转换结果通过计数译码电路变换成ASCII码,最后驱动显示器显示相应的数值。本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系统的控制核心,结合A/D转换芯片 AT89C51设计一个电阻测量表,能够测量一定数值之间的电阻值,通过LCD液晶显示。具有读数据准确,测量方便的特点。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电压;A/D转换;TLC548

目录 设计要求 (1) 1 电路的论证与对比 (1) 1.1 方案一 (1) 1.2 方案二 (2) 1.3 方案的对比与比较 (2)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 2.1 CPU时钟 (2) 2.2 A/D转换电路模块 (2) 2.2.1主要性能 (3) 2.2. 2 TLC548芯片的组成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TLC548引脚功能 (5) 2.3 主控芯片AT89C51模块 (5) 2.3.1主要功能特性 (6) 2.3.2 主要引脚功能 (7) 2.4 显示控制电路的设计及原理 (9) 3程序设计 (10) 3.1 初始化程序 (10) 3.2主程序 (10) 3.3显示子程序 (11) 3.4 A/D转换测量子程序 (144) 4系统调试与分析 (15) 5元器件清单 (17) 6 总结与致谢 (17) 7 参考文献 (18) 附一:原理图 ............................................................

初三物理电压和电阻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电压和电阻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4.8V,1.2V B. 6V,1.2V C. 1.2V,6V D. 1.2V,4.8V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由图a可知,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 ∴电压表V1示数应大于电压表V2示数,则 电压表V1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电压表示数U=6V; 电压表V2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U2=1.2V; ∴电阻R1的电压U1=U﹣U2=6V﹣1.2V=4.8V. 故选A. 【分析】由图a可知,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确定电压表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示数,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R1两端的电压. 2.在图中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灯L 突然变亮,两表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A. 灯L短路 B. 灯L断路 C. 电阻R断路 D. 电阻R 短路 【答案】 D 【解析】【解答】先根据灯泡的亮度变化确定短路还是断路,然后根据电表的示数情况来判断电路故障具体位置.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一定出现短路现象电阻R短路。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路故障的分析能力。先根据灯泡的亮度变化确定短路还是断路,然后根据电表的示数情况来判断电路故障具体位置,是短路还是断路。 3.在如图电路中,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V2、V3的读数分别是U1、U2、U3,则U1、U2、U3的关系正确的是() A. U1=U2+U3 B. U1=U2=U3 C. U1>U2>U3 D. U3>U2>U3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两盏灯并联,V1并联在L2两端,所以V1测量L2两端的电压;而V3与L1并联,所以V3测量L1两端的电压;V2直接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V2测量电源电压;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U3.故选B. 【分析】分析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明确各电压表所测电路电压间的关系. 4.下列可以用超导材料制成的是() A. 电炉丝 B. 电动机的线圈 C. 日光灯灯丝 D. 电热水器发热体 【答案】B 【解析】【解答】超导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电阻为零,所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用电器不能使用超导材料 . 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 . B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B . 【分析】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用电器不能使用超导材料 .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若电路中的电阻R出现断路故障,当闭合开关S 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示数不为零,电流表A示数为零 B. 电压表V示数不为零,电流表A1示数为零

电阻测量系统设计说明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电阻测量系统设计 自动电阻测试仪 【摘要】本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具有手动四档及自动三档量程转换电阻测试功能,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使用仪表运放来精确采集被测电阻两端电压,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单片机进行处理。最后通过LCD12864夜晶显示出结果,能自动显示小数点和单位;并且该装置具有电阻自动筛选和自动测量显示电位器变化曲线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多项指标优于题目要求。 【主要技术】(1)通过编程来实现对电阻值的直接测量 (2) 12 位A/D 转换技术 (3)量程转换技术

(4)液晶显示器的有效应用 (5)串并转换技术 (6)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实现对电位器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模数转换;自动量程转换;INA114;电阻;MCU液晶显示;

目录 一、系统方案 (4) 1.1 设计要求 (4) 1.1.1 任务 (4) 1.1.2 要求 (4) 1.2 总体方案 (5) 1.2.1 方案论证与比较 (5) 1.2.2 系统组成 (5) 二、理论计算与电路分析 (6) 2.1 电阻测量原理 (6) 2.2.1 测量电路 (6) 2.1.2 基准电压电路 (7) 2.2 自动量程转换与筛选的设计 (7) 2.2.1 自动量程转换 (7) 2.2.2 筛选功能 (8) 2.3 电位器阻值变化曲线装置的设计 (8)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8) 3.1 电路设计与分析 (8) 3.1.1 电源模块 (8) 3.1.2 测量及转换模块 (9) 3.1.3 控制显示模块 (10) 3.1.4 辅助装置 (10) 3.2 程序流程图设计 (11) 四、系统测试方案与结果 (13) 4.1 测试条件 (13) 4.2 测试方案 (13)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13) 五、结论和系统特色 (14)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 电阻的测量是恒定电路问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恒定电路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电阻测量的六种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欧姆表测电阻 1、欧姆表的结构、原理 它的结构如图1,由三个部件组成:G是内阻为Rg、 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计。R是可变电阻,也称调零电阻, 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图1 欧姆档测电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当红、黑表笔接上待测电阻Rx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I = E/(R+Rg+Rx+r)= E/(R内+R X) 由电流的表达式可知:通过电流计的电流虽然不与待测电阻成正比,但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测出相应的电流,就可算出相应的电阻,这就是欧姆表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2.使用注意事项: (1)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度越大,待测电阻阻值越小,所以它的刻度与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正好相反,即左大右小;电流表、电压表刻度是均匀的,而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左密右稀,这是因为电流和电阻之间并不是正比也不是反比的关系。 (2)多用表上的红黑接线柱,表示+、-两极。黑表笔接电池的正极,红表笔接电池的负极,电流总是从红笔流入,黑笔流出。 (3)测量电阻时,每一次换档都应该进行调零 (4)测量时,应使指针尽可能在满刻度的中央附近。(一般在中值刻度的1/3区域)

(5)测量时,被测电阻应和电源、其它的元件断开。 (6)测量时,不能用双手同时接触表笔,因为人体是一个电阻,使用完毕,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档,一般旋至交流电压的最高档或OFF 档。 二.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2.控制电路的选择 控制电路有两种:一种是限流电路(如图2); 另一种是分压电路。(如图3) (1)限流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串联,通过改变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电路的电流,但电流的改变是有一定范围的。其优点是节省能量;一般在两种控制电路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优先考虑限流电路。 (2)分压电路是将电源和可变电阻的总值串联起来,再从可变电阻的两个接线柱引出导线。如图3,其输出电压由ap 之间的电阻决定,这样其输出电压的范围可以从零开始变化到接近于电源的电动势。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分压电路: ① 要求测量数值从零开始变化或在坐标图中画出图线。 ② 滑动变阻器的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 ③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小。 3.测量电路 由于伏特表、安培表存在电阻,所以测量电路有两种:即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 (1)电流表内接和电流表外接的电路图分别见图4、图5 图 2 图3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五)电阻的测量专题

电阻的测量专题 1.(2019威海,25)图甲是测量定值电阻R阻值的实验电路图。 (1)闭合开关S,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的阻值为Ω;调节滑片P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突然变大,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2.(2019乐山,38)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来测量电源电压U和电阻R1的阻值 (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要求: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最大阻值为Ω。 3.(2019南京,28)有两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R1、R2。 (1)图甲是用伏安法测R1阻值的实物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Ω。 ①甲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用实线且不能交叉)。 ②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两电表均无示数,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R1断路 C.R1短路 ③故障排除后,正确操作实验器材,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R1=Ω。

④现有以下三组数据,分析可知,不可能通过以上实验获得的数据有(填序号)。 (2)图丙是能巧测R2阻值的实验电路图。图中R为电阻箱,R0为定值电阻(阻值未知)。要求仅利用电阻箱读数表达R2的阻值请在空白处填上适当内容。 ①将开关接a,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至适当位置,记下; ②将开关接b,调节,保持不变,记下; ③则R2=。 4.(2019年郴州,27)为了测量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某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根据图甲所示电路,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选填“a”或“b”)端; (3)假设电源电压恒为U0,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如果电压表示数用U表示,电流表示数用I表示,则U与I的关系式为U=(用U0、I、R1表示); (4)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进行多次实验,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并画出了U﹣I图象,如图丙所示。图象是一条直线,与U、I坐标轴分别交于3V和0.6A处。由此可知,电源电压U0=V,定值电阻R1=Ω。

电阻测量系统设计说明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电阻测量系统设计

自动电阻测试仪 【摘要】本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具有手动四档及自动三档量程转换电阻测试功能,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使用仪表运放来精确采集被测电阻两端电压,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便单片机进行处理。最后通过LCD12864液晶显示出结果,能自动显示小数点和单位;并且该装置具有电阻自动筛选和自动测量显示电位器变化曲线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多项指标优于题目要求。 【主要技术】(1) 通过编程来实现对电阻值的直接测量 (2) 12位A/D转换技术 (3) 量程转换技术 (4)液晶显示器的有效应用 (5)串并转换技术 (6) 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机实现对电位器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模数转换;自动量程转换;INA114;电阻;MCU;液晶显示;

目录 一、系统方案 (4) 1.1 设计要求 (4) 1.1.1 任务 (4) 1.1.2 要求 (4) 1.2 总体方案 (5) 1.2.1 方案论证与比较 (5) 1.2.2系统组成 (5) 二、理论计算与电路分析 (6) 2.1 电阻测量原理 (6) 2.2.1测量电路 (6) 2.1.2基准电压电路 (7) 2.2 自动量程转换与筛选的设计 (7) 2.2.1 自动量程转换 (7) 2.2.2 筛选功能 (8) 2.3 电位器阻值变化曲线装置的设计 (8)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8) 3.1 电路设计与分析 (8) 3.1.1 电源模块 (8) 3.1.2 测量及转换模块 (9) 3.1.3 控制显示模块 (10) 3.1.4 辅助装置 (10) 3.2 程序流程图设计 (11) 四、系统测试方案与结果 (13) 4.1 测试条件 (13) 4.2 测试方案 (13)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13) 五、结论和系统特色 (14)

电阻测试题

电阻测试题 1.导体对 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甲、乙两条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电阻线,R 甲< R 乙,则甲的横截面积 乙的横截面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通过实验发现导体电阻的大小还受 影响,同一只电灯,发光时比不发光时的电阻 (选填“大”或“小”)。 4.实验室里常用的变阻器有 和 。 5.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线 来改变 ,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 。 6.一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2A”字样,它表示该变阻器 的 为50Ω,允许通过的 为2A 。 7.图4所示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一种情况,则连入电路的 电阻是______(填“AP”或“BP”)部分;若要使它连入电路的电阻 减小,则滑动片P 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8.如图5 所示,电阻箱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此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 二、选择题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绝缘体有电阻,导体没有电阻。 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一定越小C .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流为零,但电阻 不为零 D .只有导体才能用作电工材料 10.有两只定值电阻,上面分别标有“2A 10Ω”和“1A 5Ω”的字样,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A . 1A B .2A C . 3A D . 不能确定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 B .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C .铜导 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D .同种材料长度相等,粗导线的电阻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12.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 ( ) 图5 图4

届中考物理《电压和电阻》复习教案

《电压和电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电压,会使用电压表;能从器材安全和提高测量精度的角度,正确选择电压表的量程,会使用电压表做测量。 (2)知道串并联电路电压关系探究实验过程,知道实验所选择的器材及其作用,明确实验操作过程及其操作原因,知道实验现象及结论。 (3)知道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规律及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规律及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电路示教版、灯泡、三节干电池、导线若干、铅笔芯(约10厘米长)、亮度可变台灯、电位器。 滑动变阻器、小灯泡3.8V、4.5V电源、开关、导线、实验报告单(共计12组,每4人一组。)【教学方法和学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转换法等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 = 103V)和毫伏(mV,1mV = 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 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 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 ~ 3V”和“0 ~ 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 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 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 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U=U1+U2 3、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U=U1=U2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 = 103Ω)和兆欧(MΩ,1MΩ = 106Ω)。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阻.doc

2017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阻 出国留学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阻,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n 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n 符号:R。 (二)单位

n 国际单位:欧姆。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n 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n 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n 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

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n 实验原理: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n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n

实验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 度有关。 n 结论理解: ⑴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 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电阻的测量练习题

百度文库 1 《电阻的测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C.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D.保护电路 ()2、一个白炽灯泡,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一次电阻,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一次电阻,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比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大10倍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两次测量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B.两次测量灯丝温度不同 C.两次测量通过灯丝的电流不同D.两次测量室内的温度不同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二、实验、探究题 4、为了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x的阻值, 许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请连接实物图。 (2)电路连接正确后,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 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3)许华同学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 置时,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右图,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可计算出电阻值为____________Ω。许华仅把这一 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 结果,小明认为不合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许华还设计了另一种 不同的方案测该电阻的阻值(电路 如下图所示,仍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电流表仍有和0-3A 两个量程),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③闭合开关S1和S2,读出电流表示数I2。 则未知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R 0为已知电阻)。可供选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 第五讲 电压和电阻(无答案) 新人教版

广西平南县六陈高级中学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第五讲电压和电 阻新人教版 测量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 实验室用的电压表一般有两个量程和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分 别是 0~3伏和 0~15伏;接0~3伏时每大格为1伏,每小格为0.1伏;接0~15伏时每 大格为5伏,每小格为0.5伏. 电压表使用时:①电流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接法要正确;③被测电 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导体的材料、 长度和横截面积. 电阻的符号是“ R”,单位是“欧姆”,单位符号是“Ω”. 1兆欧(MΩ)=1000 千欧(kΩ);1千欧(kΩ)=1000欧(Ω). 超导现象: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一些金属或合金,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它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逐渐改变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流. 达 到控制电路的目的. (二)、练习 一、填空 1、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主单位是。测量电流的仪表是表,应联 在电路中,并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压表的电阻非常。1kV= V= mV= μV。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V,2节串联后的总电压是 V;2节并联后的总电压是 V。一 节蓄电池的电压是 V,2节串联后的总电压是 V。照明电压是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是不高于 V。 3、电阻就是导体对的阻碍作用,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和。电阻的主单位是;1MΩ= kΩ= Ω。 4、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的来改变电阻的。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电 阻应为最;某变阻器上标有“50Ω2A”字样,表示该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Ω,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A。 5、超导材料是一种为零的材料。因此,人们想到用它来实现既能远距离输送极 大的电流,又不会因为导线存在电阻而损失电能。但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常温下的超导材料, 因为一般物质都是当其温度要(选填“升高”或“降低”)到一定值时,才出 现超导现象。

微电阻测量系统-毕业设计

微电阻测量系统 学生:XX指导老师:XX 内容摘要:本设计根据题目要求制作一台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能够测量100Ω、1kΩ、10k Ω、10MΩ四档不同的量程,并实现其中前三档的自动量程转换功能,同时自动显示小数点和单位。基于这些要求,经过讨论,决定利用555多谐振荡电路将电阻参数转化为频率,频率f是单片机很容易处理的数字量,一方面测量精度高,另一方面便于使仪表实现自动化,而且单片机构成的应用系统有较大的可靠性。通过输入单片机AT89C51控制继电器控制被测RC 振荡电路频率的自动选择,输入输出控制采用键盘输入控制电路、LCD12864显示系统和报警控制电路组成,能很好的实现各个要求。单片机具有可编程性,硬件的功能描述可完全在软件上实现,另一方面便于使仪表实现自动化,设计时间短,成本低,可靠性高。 关键字:AT89C51单片机 555多谐振荡电路继电器自动量程转换

The resistance measurement system Abstract:The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subject demand produced a simple automatic resistance tester, capable of measuring 100 Omega Omega, 1K, 10K, 10M Omega Omega four profile at different range, and realizes the automatic conversion range before the third, while automatically display a decimal point and unit. Based on these requirements, after discussion, decided to use the 555 multivibrator circuit resistance parameters are transformed into frequency, frequency of F SCM is easily handled the digital quantity, a high measuring precision, on the other hand, so easy to realize automation of instrumentation, and chip microprocessor application system has higher reliability. Through the input of single-chip AT89C51 control relay to control the tested RC oscillating circuit frequency automatic selection, input / output control using the keyboard input control circuit, LCD12864 display system and an alarm control circuit, can achieve a very good all. Microcontroller having programmable, hardware description of the function can be completely realized in software, on the other hand, so easy to realize automation of instrumentation, short design time, low cost, high reliability. Keywords: single chip AT89C51 555 multivibrator circuit relay automatic range switching

电阻的测量练习题

电阻的测量练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电阻的测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B.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 C.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D.保护电路 ()2、一个白炽灯泡,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一次电阻,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一次电阻,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比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大10倍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两次测量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同 B.两次测量灯丝温度不同C.两次测量通过灯丝的电流不同 D.两次测量室内的温度不同()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 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二、实验、探究题

4、为了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x的 阻值,许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请连接实物图。 (2)电路连接正确后,在闭合开关之前,滑 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3)许华同学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右图,电压表示 数为________V,可计算出电 阻值为____________Ω。许华 仅把这一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小明认为不合适,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许华还设计了另一种不同的方案测该电阻的阻值(电路如下图所示,仍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电流表仍 有和0-3A两个量程),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 下: ①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读出电流表示数I1,

物理中考题实验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

2017年物理最新中考题—实验:电流与电压电阻篇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中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出了多组数据,并记录如表中,请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分析判断出他们实验时所使用的电路图可能是() U/V I/A A.B.C.D. 2.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 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电阻越小 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 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 3.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4.李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乙导体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到电压为2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6A C.导体甲的电阻小于导体乙的电阻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5.如图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D.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6.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b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B.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C.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 D.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 a >R b 7.某校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6伏,E、F两点间的电阻为4Ω时,电流表示数0.5A,在此探究实验过程中,当E、F两点间的电阻由4Ω更换为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A.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B.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 C.改变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D.闭合开关,将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 8.如图所示,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闭合电键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③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 ④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两次的作用是() A.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 B.均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物理)中考物理电压 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电压电阻练习题及答案 一、电压电阻选择题 1.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 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为() A.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答案】C 【解析】【解答】解:∵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且电源的电压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I= ,R1两端的电压不变; ∴R2支路的电流变小,R1支路的电流不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 ∴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故选C.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但通过R2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2.下列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不需要控制电流一定的是() A. 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 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C. 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 D. 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答案】 A 【解析】【解答】A、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流大小无关,探究与长度的关系,不用控制电流一定,A符合同意; B、由Q=I2Rt可知,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路中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要探究热量与电阻的关系,需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B不符合题意; C、由W=UIt可知,要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需使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C不符合题意; D、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有关,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或条件加以人为控制,使其中的一些条件按照特定的要求发生变化或不发生变化,最终解决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