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作业(美学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考查类课程答题本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系、年级**************** 任课教师***教授
考试科目美学概论
考试日期2011年12月
评分
注:1、无评卷人签名试卷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阅卷,使用红色。用铅笔阅卷无效。
一、在古今中外的建筑物中你最喜欢那哪一座?试分析这座建筑的审美特征与象征意义。
我最喜欢得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长城的美主要是崇高美,即壮美。构成长城这种审美特征的主要因素,在于它自身的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融合,在于它的审美形式与悲剧性精神内涵的高度统一。长城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以它的雄伟外观和深厚的精神内涵,震撼我们的心灵。它无愧于“中国的脊梁”、“民族魂魄”的称号。
远望万里长城就
像一条巨龙盘旋在中
国山脉,它越群山,
经绝壁,穿草原,跨
沙漠,起伏在崇山峻
岭之巅,黄河彼岸和
渤海之滨。
第一,中国传统宇
宙观认为:“一阴一阳
之谓道。”这种阴阳两
极在中国传统美学中
体现为优美和壮美。长
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
称为壮美、崇高美,来
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
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长城,以它的奇伟、雄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征服了无数的瞻仰者。
第二,长城的美在形式上首先表现在它的建筑本身。它整齐、流畅的墙体线条,以及方形、圆形、多角形等形态各异的敌楼,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长城本身还富于强烈的生命节奏,这种节奏感源于自然,长城把自然中的节奏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显示出来。这是一条有生命的线,神奇的线,寓奇险于沉实,藏变化于整齐。敌楼、雄关、亭障墩堠与长城的城墙主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
第三,与长城本身的建筑美相比,长城的形式美更在于建筑与自然的结合。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所写:“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生动地体现了长城的壮美与北国风光的融合。长城建基于大地之上,以群山为座,蓝天之下,以云天为幕,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展示出一种人文与自然相融合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第四,除了与不同的地形地貌相得益彰,长城在四季时令,雨雪云雾,晦明晨昏,都有着各种不同的风姿和美。云对长城的崇高形象有奇特的烘托作用。高山本身便具有升腾的特性,长城建在山脊之上,是升腾山势的延续。而白云又在长城之上,使长城的气势与宇宙相通。
第五,长城的美还来源于它深厚的精神内涵。我们括之为“悲剧性”精神内涵。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因为万里长城自构筑的那天起,它就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象征,两千年多年来,任何人都没有能从认识上割裂万里长城,因而也就无法割裂中华民族。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自然象征着军事、象征国防、象征国家的安全和巩固。长城的历史还蕴含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勇敢、善良等美好品质。孟姜女的故事,不仅表现了爱情的真挚,还表现了善良的品质和反抗暴政的精神,显示出令人震撼的崇高感。
二、给你最熟悉的一首唐诗配上一幅图片,阐明其意境美。
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夜宿山寺》是一首记游写景短诗,极具超凡的意境之美。其诗是:“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意思是说:“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填上的神仙。”
古人写诗
特别注重语言
的锤炼,杜甫
有:“为人性僻
佳句,语不惊
人死不休。”
贾岛有“推”与
“敲”一字之炼
的佳话。诗歌
语言锤炼应当
包含炼意、炼
句和炼字三个
层面,该诗首
句正面描绘
寺楼的峻峭
挺拔、高耸
入云。发端
一个“ 危”
字,倍显突
兀醒目,与
“高”字在同
句中的巧妙
组合,就确
切、生动、
形象地将山
寺屹立山
巅、雄视寰
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三、四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山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也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夜宿深山里的寺庙,在寺院经楼,凭栏远眺,星光闪烁的画面,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在山水诗的创作中最擅长于以情写景,以景抒情,这首《夜宿山寺》诗描写的是山中的一座小寺院。从诗的语句看,诗人只是写了一座小寺院,但仔细咀嚼,山寺的静穆,环境的净谧,以及超脱凡世喧嚣的佳境,都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李白之诗的雄奇豪阔,及他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这正是这首诗所体现的意境美。
三、以一部雕塑或绘画作品为例,说明造型艺术寓动于静的美。
徐悲鸿的《逆风》从平凡中发现闪光的东西,借助画笔去感悟,用心灵去感应,凭视觉去感受,他选取在疾风劲草中表现顽强奋飞得麻雀,在精神境界上与供赏心悦目的普通花鸟画拉开距离,作品中的劲草和小雀造型写实,但又不失笔墨浓淡疏密变化的多样性和写意特点,在苍劲的笔墨中自由一种不屈的精神操守洋溢在里面,尽显寓刚于柔、寓动于静之美。
徐悲鸿
主张现实主
义美术,强
调写实,提
倡师法造
化。“尽精
微、致广
大”。反对因
循守旧,注
重兼蓄并
收,对中国
画主张“古
法之佳者守
之,垂绝者
继之,不佳
者改之,未
足者增之,
西方绘画可
采入者融
之”。《逆风》
中,画者完
全醉心于小
雀的顽强拼
博,不畏艰
难,遇挫愈
勇的意境之
中,托物拟
人,把人的生命过程比作一群小雀的飞奔,深化了画里画外意境,在描绘自然景致的同时,寄情于景,真实地表达了画家的感悟。画家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把小草随风摇曳的形状和草干在狂风中激烈的晃动过程展现在读者面前,把草丛整体的“大动”与小雀的逆风交错呼应,为景物描写增添了无限情调,将飞雀的形状、敏锐的眼神、奋力的鼓翼、强劲的肢体、飞奔的方向、执着的信念等描绘的淋漓尽致。
在这样一幅看似简简单单的静止的画中,我们却看到了原本柔弱的小草在急风中摇摆,娇小的麻雀在疾风劲草中逆风奋飞,看到了不畏艰难、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作者把这样一幅动态的场景和可敬的精神用这幅静态的画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这就是《逆风》寓动于静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