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说课稿教学教材
六年级音乐感恩心说课稿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讲课稿一、说教材《感恩的心》是一节歌表演的音乐课,也是这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
这首歌曲是一首手语歌,分为三段,采纳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感人至深。
前一部分为前九小节,音区较低,旋律朴素、流畅,似在深情的诉说;第二部分为中间八小节,固然音区上没有变化,但节奏更加紧凑,孕育着激烈的感情;第三部分音区较高,沿用了第二部分的切分节奏,旋律起伏较大,似在激情的呼喊。
同时为了教育学生对父亲母亲要心存感恩,让“爱的人间”各处都充满“感恩的心”。
二、说目标1、认知目标:运用平和、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认识一下这首歌曲由来的故事,并能用正确的表达歌曲中的思想感情。
2、技术目标:能够学会手语,并能进行歌表演。
3、感情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谊是人间最崇拜的感情,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的美好感情,懂得应以踊跃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三、说重、难点要点:学会运用平和、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并能够把三部分正确的表达演唱出来。
难点:学会用手语并能够进行歌表演。
四、说教法我在本课中的教课方法是联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依据以审美教育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教课中,主要运用了创建情境、听唱法、谈论法等教课方法。
五、说学法学生的学习方法:经过整体感知、谈论、小组合作、模拟等方式。
指引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到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并能很好的用手语及演唱的形式表演《感恩的心》。
六、说过程一)故事导入,揭露课题本环节:主若是经过故事使学生认识一下感恩的心的由来,使他们知道父亲母亲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父亲母亲,感恩他们,以此激起学生们学习这首歌的兴趣。
二)听联合,整体感知a)教师示范表演b)节奏练习c)哼唱旋律d)学生随琴轻声填歌词。
e)歌曲接龙游戏。
f)有感情的演唱。
本环节主若是让学生先整体体验一下这首手语歌曲采纳了教师示范;随后进行节奏的训练,使学生正确掌握节奏,朗诵歌词一方面能够培育学生的音准,还可以同时掌握节奏;歌曲在学习过程中练习是一定的,我采纳了歌词接龙的形式,有益于学生们对歌曲的掌握更进一步,使师生、生生之间互动,降低了教课难度,激发了学生参加学习的热忱;最后让学生再赏识一遍音乐,掌握好感情在三部分中的有的放矢。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唱歌感恩的心》人教版(4)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 唱歌感恩的心》人教版(4)一. 教材分析《唱歌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第一节课。
这首歌颂扬了感恩之情,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内涵,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体会感恩的重要性,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情感的表达还不够自信,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锻炼。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较少接触感恩的主题,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感恩的心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重点:歌曲《感恩的心》的学唱和情感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2.运用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实践。
3.采用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
4.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
2.学唱歌曲: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和歌词。
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发音、节奏等方面进行纠正。
4.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歌曲表达感恩之情,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感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感恩之心付诸实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歌曲名称:《感恩的心》2.歌曲歌词(部分)3.感恩的意义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歌曲《感恩的心》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唱歌感恩的心》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 唱歌感恩的心》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1.1 唱歌《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歌曲《感恩的心》旋律优美,歌词感人,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唱歌、欣赏、演奏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唱歌、欣赏、演奏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同时,学生对感恩的主题有深刻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理解歌曲的教育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的品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体验音乐的魅力。
3.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感恩的心》的背景、结构、旋律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感恩的心》,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以及旋律中的音程跳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音乐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结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学习高音部分。
3.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4.合唱练习:全班学生一起练习合唱,教师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5.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展示,评价小组之间的表现。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主题。
小学音乐六年级感恩的心教案三篇

小学音乐六年级感恩的心教案三篇导读:本文小学音乐六年级感恩的心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朋友、感激周围一切。
2、通过学习感恩教育,使学生们懂得“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周围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3、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感恩。
活动过程:一、引入中队长主持人: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真情的雨露成长。
鲜花感恩阳光雨露,苍鹰感恩长空,高山感恩大地,我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
我班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那么什么是感恩教育呢?谁能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发言)2、你平常是怎样对待别人的?3、别人是怎样对待你的?4、说一说感激父母的什么?感激老师的什么?感激朋友的什么?感激周围一切的什么?(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感激老师给了我们的知识;感激朋友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感激我周围的一切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二、学会感恩1.感恩父母班长朗读: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傍晚时分,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关怀,琐碎之中,爱在荡漾,爱在澎湃。
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
像高山似大海,他包容着一切。
多么宽容的父爱,多么博大的襟怀。
中队长主持: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一次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学习委员朗读文章:《给妈妈的一封信》。
中队长主持人:父母的点点滴滴都是情,都是爱啊!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地感受,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拥有的爱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请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回想自己父母,然后老师深情吟诵: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
曾几何时,岁月的年轮写在父母的身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激和对亲人、朋友的感恩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能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音乐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同时,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容易受到音乐作品的感染。
在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曲时,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恩的心》,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培养音乐审美。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感恩的心》,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分析音乐主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感恩的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以及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认为什么是感恩?”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欣赏歌曲: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在学习歌曲过程中的感受,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说课稿)

《感恩的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感恩的心》。
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说教材一说教材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感恩的心》是六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它是解决行为实践问题,同时也为下面单元中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作了有力的准备。
学习本课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心理素质、唤回学生们回报爱心的良知,帮她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构筑健全的人格,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奠定高尚的人生观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为了使这节课达到我们预设的教学效果,结合我对本课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能够体会父母对他们的养育之恩,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体会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和教师的辛劳,体会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树立感恩的意识。
2、能力目标:树立感恩意识,培养学会感恩的能力,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
3、知识目标:了解感恩的含义以及为什么感恩,懂得怎样去感恩。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难点:教会学生们在生活中用行动感恩。
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视频、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播放故事、广告、音乐等材料,激发学生的体验;同时,学生在看,听,说、唱的探究过程中也获得了情感体验。
教学中,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有效控制课堂,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自觉、自发去感悟父母、老师、社会在日常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爱。
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进行思想意识的升华。
能将觉醒的意识转化为一种行动力,并付诸于实践。
说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体会感恩的情感,学会用心去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事。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
2. 音乐欣赏和分析。
3. 音乐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
2. 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
2. 音乐情感的表达。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欣赏法: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欣赏并分析。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学唱、分析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感恩的心》,了解歌曲的背景,理解歌曲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
2. 音乐欣赏和分析。
3. 音乐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
2. 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的演唱。
2. 音乐情感的表达。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2. 欣赏法: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欣赏并分析。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实践活动。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歌曲学习: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不同版本的《感恩的心》,学生欣赏并分析,感受歌曲的魅力。
4. 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乐器伴奏,感受音乐的和谐之美。
5.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感恩的理解。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经典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1.2 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学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1.3 教学内容:介绍一首经典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含义。
二、知识点讲解2.1 歌曲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2 歌曲结构: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框架。
2.3 歌词含义:解读歌曲歌词,使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恩主题。
三、教学内容3.1 歌曲学唱: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学会演唱《感恩的心》。
3.2 歌词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感恩之意,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
3.3 情感表达:教授学生如何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歌曲《感恩的心》的旋律,学会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5.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
以下是剩余五个章节的教案,请参考:六、教学过程6.1 课前准备:为学生准备音乐教材、音响设备等教学资源。
6.2 教学步骤:1)欣赏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学唱歌曲:教授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学会演唱。
3)讨论歌曲背后的故事: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
4)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演唱,互相评价,提高演唱能力。
5)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七、教学评价7.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7.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感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并能用真挚的情感演唱。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感恩的心》。
2. 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感。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较高音的演唱。
2. 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音乐教材。
3. 钢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感恩的意义。
3. 歌曲学唱: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4.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感恩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环节:学生代表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这五个章节构成了《感恩的心》音乐教案的初步框架,后续章节将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感恩主题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信写作等,让学生以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2. 邀请家长参加感恩音乐会,让学生在父母面前演唱《感恩的心》,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歌曲演唱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情感表达。
2. 观察学生在感恩主题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感恩意识的培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演唱《感恩的心》,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2. 家长协助孩子录制演唱视频,至班级群,分享学习成果。
十、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关于感恩的歌曲、故事、演讲等视频资料。
2. 纸质资源:感恩主题的书籍、文章等。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录音等。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经典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和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体验音乐的魅力。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提升音乐素养。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让学生了解《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的背景、作者和创作年代。
分析歌曲的风格、节奏和旋律特点。
2.2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感恩主题。
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汲取感恩的情感,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运动,感受音乐的韵律。
3.2 歌曲学习分组让学生跟唱《感恩的心》,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主题。
3.3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歌曲,感受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感恩之情,鼓励学生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参与演唱、讨论等。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升音乐素养。
4.2 歌曲演唱评价学生对《感恩的心》歌曲的掌握程度,如音准、节奏等。
鼓励学生大胆演唱,提升自信心。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创作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感恩歌曲,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进行创作,提升音乐表达能力。
5.2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主题。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表达对他人关爱和感激之情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准备乐谱和歌词,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小学音乐教案:《感恩的心》

小学音乐教案:《感恩的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学唱,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品德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学习。
2.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学习。
3. 歌曲的合唱练习。
三、教学重点:1. 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记忆和演唱。
2. 歌曲的合唱技巧和表现力。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2. 合唱时音量的协调和和谐。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感恩的心》的乐谱或多媒体教学资料。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合唱练习。
3.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鼓、沙锤等,用于辅助教学。
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通过歌曲学唱,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品德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学习。
2. 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学习。
3. 歌曲的合唱练习。
三、教学重点:1. 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记忆和演唱。
2. 歌曲的合唱技巧和表现力。
四、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演唱。
2. 合唱时音量的协调和和谐。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感恩的心》的乐谱或多媒体教学资料。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合唱练习。
3.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鼓、沙锤等,用于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经历。
2. 教师播放歌曲《感恩的心》的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
二、歌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感恩的心》,引导学生跟唱。
2. 教师解释歌曲中的关键词语,如“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等,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
《感恩的心》说课稿

《感恩的心》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恩的心》。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感恩的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深意。
这首歌不仅在音乐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在情感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能够在音乐的熏陶中培养感恩的情怀,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并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此外,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音乐元素,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音乐学习素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音乐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于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感恩的体验,但对于感恩的内涵和意义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通过学习《感恩的心》这首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感恩,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感恩的心》,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感恩之情,能够用恰当的情感和声音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表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老师、朋友以及社会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回报社会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理解歌曲中感恩的内涵,并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较复杂的节奏型,如切分音和附点音符,学生可能会出现演唱不准确的情况;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恩之情通过音乐表现得更加真挚和深刻。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经典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学唱、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介绍歌曲《感恩的心》的背景、作者和创作年代。
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2 歌词解析:解读歌词的含义,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感恩主题。
讨论歌曲中的感恩对象,如父母、老师、朋友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放松身体。
引导学生进行音阶练习,熟悉音乐的基础知识。
3.2 学唱歌曲:分组让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学唱歌曲。
针对学生的音准、节奏等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3 演奏歌曲:引导学生使用乐器(如口琴、吉他等)演奏歌曲。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为歌曲添加自己的特色演奏。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为歌曲《感恩的心》编配伴奏。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伴奏,大家共同讨论交流,选出最佳伴奏方案。
4.2 个人活动: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如绘画、写作等),创作一幅以“感恩”为主题的作品。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感恩之情。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主题。
强调学生在家练习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5.2 反思: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学生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参与度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6.2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感恩的心》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感恩的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激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同时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事物。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借鉴,勇于表现。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恩的心》,让学生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感恩的心态,增强对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合作、个人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学会《感恩的心》的歌词和旋律,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感恩的心》的歌词和旋律,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理解歌曲的内涵,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歌词,引导学生跟唱、讨论,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认为什么是感恩?”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出课题《感恩的心》。
2.新歌教学: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词,讲解歌词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3.旋律学习: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准确掌握音高和节奏。
在学生熟悉旋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歌词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深入解读,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感恩之情。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下册音乐《感恩的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感受感恩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学会用歌曲表达感恩之情,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 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感受音乐的深厚内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感恩的心》,理解歌曲的内涵,培养感恩意识。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设备2. 乐谱3. 教学视频或图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感恩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
2. 学习歌曲:教师教唱歌曲《感恩的心》,讲解歌曲的背景,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感恩之情。
3. 练习: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 合唱: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表演:学生自选形式,将歌曲《感恩的心》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才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歌曲《感恩的心》。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内涵,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
3.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感恩的故事或人物,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向家长表达感恩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或朋友演唱歌曲《感恩的心》,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2. 家长协助孩子记录每天感恩的事情,培养孩子的感恩习惯。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标准1. 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歌曲《感恩的心》,发音准确,节奏正确(30分)。
2.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内涵,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能用语言或行动表达感恩之情(30分)。
3.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20分)。
4.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或人物(10分)。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 《感恩的心、欢乐颂、音乐家贝多芬》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感恩的心、欢乐颂、音乐家贝多芬》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感恩的心》、《欢乐颂》和《音乐家贝多芬》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三个重要内容。
《感恩的心》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歌曲,歌词表达了感恩的情感,旋律温馨动人。
《欢乐颂》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而《音乐家贝多芬》则是介绍贝多芬生平的一篇文章,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他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家的生平,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了解音乐家的生平。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感恩的心》和《欢乐颂》两首歌曲,并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两首歌曲的音乐特点。
2.让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认识到他在音乐领域的成就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感恩的心》和《欢乐颂》两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家贝多芬的生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信息和音乐家的生平。
2.采用示范法,让学生通过听赏和模仿,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3.采用互动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然后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新课教学:先教唱《感恩的心》,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然后教唱《欢乐颂》,让学生感受欢乐的氛围。
3.歌曲欣赏: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其他音乐作品,让学生对贝多芬的音乐有更深的理解。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贝多芬的生平简介、两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音乐作品的欣赏要点。
小学音乐教案:《感恩的心》

小学音乐教案:《感恩的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理解和体会感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 学会歌曲中的基本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学习。
2. 歌曲的基本旋律学习。
3. 歌曲的合唱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和基本旋律。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感恩的心》的视频或音频。
2. 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教学资料:歌曲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或播放课件,向学生介绍歌曲《感恩的心》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2. 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每句歌词的含义,并注意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3. 旋律学习:教师弹奏歌曲的基本旋律,引导学生跟唱,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4. 合唱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声音的和谐和统一。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感恩之心。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或播放专业歌手的演唱视频,为学生示范歌曲的正确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
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唱练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合唱效果。
3.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设置感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表达感恩之心。
七、教学步骤:1. 歌词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歌曲《感恩的心》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感恩主题,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表达感恩。
2. 旋律练习: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随演唱,重点练习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3. 合唱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领唱、伴唱等),进行合唱练习。
4. 情境表演:教师设置一个感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演唱歌曲,表达对感恩的理解和感受。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教案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经典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感恩的心》。
学会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旋律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利用集体合作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感恩的心》,培养学生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介绍歌曲《感恩的心》的背景、作者和创作年代。
讲解歌曲的主题、结构、旋律特点等。
2.2 音乐理论知识讲解节奏、音高、旋律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引导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进行简单的音乐游戏。
3.2 歌曲学唱分组进行歌曲学唱,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
老师逐句教唱,学生跟随老师学唱,重点讲解难点句子。
3.3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演唱评价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表情等方面。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
4.2 学生音乐理论知识评价对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感恩主题的歌曲,如《谢谢你》、《祝福》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5.2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感恩歌曲。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品准备准备音乐教材、乐谱、录音机、音响等教学物品。
准备歌词卡片、节奏图谱、音乐符号等教学辅助材料。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感恩的心》|人教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感恩的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想感谢的人或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感恩的奥秘。
-音准控制: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准确地控制音准是一个挑战,尤其是在合唱部分,音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整体效果。
-情感表达:学生往往难以将内在的情感通过歌声和动作有效地表达出来,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体验和表达情感。
-团队协作:在合唱过程中,如何做到声音和谐、配合默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感恩的心》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旋律、节奏和歌词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感恩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感恩的心》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旋律和歌词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练习。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样的态度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前提。
4.培养学生合唱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5.引导学生运用身体语言表达歌曲情感,提高舞台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感恩的心》,使学生能够辨识歌曲的旋律、节奏及和声,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唱歌感恩的心》人教版(1)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1.1 唱歌感恩的心》人教版(1)一. 教材分析《唱歌感恩的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第一节课。
这首歌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歌曲,歌词表达了对感恩的理解和表达,旋律简单优美,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培养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增强对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在学习这首歌时,他们可以通过对歌词的理解和演唱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节奏和音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恩的心》,让学生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增强对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歌曲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理解歌词的意义,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感恩的心》,理解歌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及用歌声表达感恩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音乐教材、钢琴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感恩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感恩的理解。
2.学唱歌曲:教师范唱《感恩的心》,学生跟随演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鼓励。
4.情境演唱: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演唱歌曲,增强他们对感恩的情感体验。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感恩的心》和歌词中的重点词语,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歌曲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音乐《感恩的心》说课稿
一、说教材
《感恩的心》是一节歌表演的音乐课,也是这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
这首歌曲是一首手语歌,分为三段,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感人至深。
前一部分为前九小节,音区较低,旋律质朴、流畅,似在深情的诉说;第二部分为中间八小节,虽然音区上没有变化,但节奏更加紧凑,孕育着强烈的感情;第三部分音区较高,沿用了第二部分的切分节奏,旋律起伏较大,似在激情的呼喊。
同时为了教育学生对父母要心存感恩,让“爱的人间”到处都充满“感恩的心”。
二、说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亲切、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了解一下这首歌曲由来的故事,并能用正确的表达歌曲中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能够学会手语,并能进行歌表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情是人间最崇高的情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三、说重、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亲切、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并能够把三部分正确的表达演唱出来。
难点:学会用手语并能够进行歌表演。
四、说教法
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创造情境、听唱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模仿等方式。
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并能很好的用手语及演唱的形式表演《感恩的心》。
六、说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故事使学生了解一下感恩的心的由来,使他们知道父母不光给了我们生命还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感谢父母,感恩他们,以此激起学生们学习这首歌的兴趣。
二)听结合,整体感知
a) 教师示范表演
b) 节奏练习
c) 哼唱旋律
d) 学生随琴轻声填歌词。
e)歌曲接龙游戏。
f) 有感情的演唱。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先整体体验一下这首手语歌曲采用了教师示范;随后进行节奏的训练,使学生准确把握节奏,朗诵歌词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音准,还能同时掌握节奏;歌曲在学习过程中练习是
必须的,我采用了歌词接龙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们对歌曲的掌握更进一步,使师生、生生之间互动,降低了教学难度,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最后让学生再欣赏一遍音乐,把握好情感在三部分中的有的放矢。
三)学习手语
a) 教师示范手语。
b) 师生互动。
c) 小组进行练习。
d) 歌表演。
本环节:通过小组交流表演的形式,既能面向全体同学,又能让同学们在主动参与动作中展现他们自己的个性和创作才能。
四)拓展延伸,资源共享
1)出示一首赞美父母的小诗。
2)下面找一位同学来读。
3)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本环节:让同学们通过这首赞美诗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五)情感交流,思想灌输
让学生说一说父母不容易,你会为他们作点什么?
让我们再次演唱《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父母吧!
本环节:对学生进行热爱父母的教育,使学生明白父母的付出不是应该、应当应份的。
再次温故这首歌曲,以此结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