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危大工程基坑监测方案
危大工程基坑监测方案一、引言基坑工程是指在市区内进行的土方开挖工程,是一项大型的土木工程,通常伴随着工程地下空间的利用、建筑物的修建等工程。
基坑开挖是土建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也是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需要对基坑开挖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本文将结合一个具体的基坑工程案例,介绍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工程案例,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从而为类似工程的监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基坑工程案例介绍某市中心区域将进行一项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建设工程,预计将占地10000平方米,地下室将设置3层,地下室深度为15米。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必须对基坑开挖进行全程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变化、周边建筑物变形等。
监测需要覆盖整个开挖阶段,并在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期间进行持续监测。
三、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1. 监测技术选型在进行基坑监测方案的制定之前,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
常用的监测技术包括建筑物变形监测、地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
由于本工程对监测精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选择高精度、实时性好的监测技术。
具体技术包括全站仪、GNSS、水平测量仪等。
2. 监测方案制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基坑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监测频率、数据传输和处理等内容。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表位移、建筑物变形等。
监测点布设应尽量覆盖整个基坑范围,并考虑到周边建筑物对基坑影响较大的地点。
监测频率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常在基坑开挖和支护阶段需要增加监测频率。
数据传输和处理应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自动处理。
3. 监测人员培训在制定监测方案的同时,还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监测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等。
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考核,确保监测人员具备监测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引言基坑工程是现代建设中常见的一项工程活动,其施工会涉及到土壤力学、结构力学、水文地质等多个学科。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后期使用,需要进行基坑监测。
本文将就基坑监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监测目标基坑监测的目标是为了掌握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位移、应力等信息,以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以提供监测数据支持,为工程提供安全、稳定的施工条件。
监测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坑变形监测: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掌握基坑结构的变形状态,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基坑地下水位监测:监测基坑附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了解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相应的水文调节。
3. 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进行监测,以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周边建筑物监测:对接近基坑的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防止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三、监测方法与方案基坑监测应综合运用现场监测和远程监测两种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本方案提出以下监测方法与方案:1. 现场监测(1)地表变形监测:通过布设测点,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等),定期监测地表的沉降、侧移等变形情况。
(2)支护结构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设置应变计、位移计等传感器,实时检测支护结构的应力、位移等变化。
(3)地下水位监测:设置水位监测井,并配备合适的水位传感器,进行地下水位的定期监测。
(4)周边建筑物监测:通过定点振动传感器、应变计等监测周边建筑物的位移、应力等参数。
2. 远程监测(1)数据采集与传输:将现场监测获得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信号、有线传输等方式传输到远程监测中心。
(2)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远程监测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及时反馈给相关监理单位和工程管理人员。
四、监测频率与报告基坑监测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的要求,确定监测频率。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一、背景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沉降、地陷等地质灾害,采取基坑支护措施是必要的。
但是,随着基坑的深度增加,存在越来越大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就需要对基坑支护工程进行监测检测。
二、检测内容
为了全面了解基坑支护的变形情况和稳定性,应进行以下内容的监测检测:
1. 地下水位的监测,包括测量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压力变化等指标。
2. 基坑附近围岩(土体)变形的监测,重点关注基坑周围的土壤沉降、变形、裂缝等情况。
3. 基坑的位移变形、变形速率,关注基坑深度、周边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
4. 测量支撑结构的应力变化,包括水平横向支护应力、垂直支撑应力、拉杆应力等,以确保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进行振动、噪音检测,避免施工对周边环境和生态带来过大的影响。
三、监测设备和方法
1。
基坑支护变形测量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变形观测方案Xx有限公司xx年xx月xx日1、工程概况Xx项目基坑支护项目位于xxxxxx,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沿基坑四周布设水平及竖向位移观测点SS1--SS26共计26个、沉降观测点C1--C9共计9个。
2、执行的标准和技术依据①《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②《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③《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④《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⑤《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⑥《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⑦《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⑧委托人及设计单位有关技术要求;⑨项目技术设计书。
3、监测实施方案3.1、监测流程本工程监测工作按以下流程进行。
3.2、实施方案3.2.1、监测点位埋设本工程的基坑监测共需埋沉降观测基准点3个,位移观测基准点3个,基坑观测点详见《基坑支护变形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3.2.2、监测频率与周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以下频率进行监测。
①基坑开挖前,各监测点采集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2次;②每层土方开挖后监测一次,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2~5天监测一次,半个月后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15天观测一次。
③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进行加密监测,观测时间间隔现场定;④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进行连续监测。
3.2.3、信息反馈在工程的监测过程中,监测数据报送的的及时性是发挥监测工作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监测快报、周报、月报等。
(信息反馈流程图)具体各监测报告按以下要求进行报送。
3.2.4、检查验收(1)、实行二检一审制度1)、一级检查包括监测过程中作业组内的自检、互检技术负责人组织的队级质量检查。
对于本工程,作业组必须有至少另外一个技术人员的独立数据处理文件并进行比对方可提交二级检查和审定,独立数据处理人员需承担该工程技术负责人技术责任的50%,且在审核意见处理表上需两人共同签名确认。
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方案一、前言基坑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施工和监测检测工作至关重要。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基坑工程进行监测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以及结构稳定。
本文将针对基坑工程的监测检测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监测检测的目的基坑工程监测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和变化规律,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监控和控制;同时也是为了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保护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三、监测检测的内容1. 地表沉降监测:通过设置地表沉降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了解地表变形情况。
可以采用测量仪器,如沉降仪、倾斜仪等进行监测,并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
2. 基坑轴线监测:针对基坑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基坑结构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全站仪、GPS等工具进行轴线监测,实时记录基坑的变形情况。
3. 支护结构受力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支护结构的安全性。
可以采用应变计、位移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 地下水位监测:对基坑附近地下水位进行监测,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可以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分析,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
5. 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对基坑周边建筑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可以采用地质雷达、声波检测等技术进行监测,确保基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四、监测检测方法1. 传统监测方法:采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监测,如全站仪、GPS、沉降仪、倾斜仪、应变计等。
这些仪器可以准确监测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且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分析。
2. 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自动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和存储。
可以采用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等进行布设,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全方位监测。
3.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基坑工程的监测,减少人工操作和提高监测效率。
可以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进行监测,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大范围监测。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检测方案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检测方案一、前言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检测是为了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基坑支护检测方案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需要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测。
本文将对基坑支护检测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检测的内容、方法和定期检测的频率等。
二、基坑支护检测的内容1. 基坑支护结构的材料检测:包括支撑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等。
需要检测支撑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是否具有相应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土体力学性质的检测: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密度、压缩性和黏性等。
需要检测土体的力学性质是否符合预期,并且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 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包括支护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平整度等。
需要检测支护结构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且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质量标准。
4. 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包括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地表下沉和结构变形等。
需要监测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
三、基坑支护检测的方法1. 材料检测:可以采用化学分析、质量检测和力学测试等方法进行材料的检测。
化学分析可以对支撑材料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质量检测可以对支撑材料的外观和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力学测试可以对支撑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
2. 土体力学性质的检测:可以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等方法进行土体力学性质的检测。
原位测试可以通过现场取样和测试来获取土体的力学性质,室内测试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土体的力学性质。
3. 施工质量检测:可以采用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等方法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测。
现场测量可以对支护结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平整度进行检测,实验室测试可以对支护结构的材料和结构进行检测。
4. 周边环境监测:可以采用地下水位监测、地表下沉监测和结构变形监测等方法进行周边环境的监测。
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地表下沉监测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基坑周边地表下沉的情况,结构变形监测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和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
基坑监测监控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及地下管线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
一.监测频率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
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IOd 观测一次。
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
混凝土底板浇完IO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
此后可每周观测一次至回填土完工。
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1)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2)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3)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4)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
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二、监控报警1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
2、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2mm∕d o3、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
4、本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报警值设为15mm,倾斜报警值设为IOmm,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Imm/55、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报警:6、周围建筑物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变形裂缝;7、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IOmm的裂缝;三、紧急预案1基坑开挖和喷锚支护施工过程中,由于破坏了土层中的原有的应力平衡,坡面肯定会发生变形,直到达到新的平衡。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是指针对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测与监测的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性对于项目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基坑支护监测检测,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个综合的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首先,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目标。
基坑支护监测的目标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和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主要包括垂直变形、水平变形和倾斜变形的监测,可以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固定支护结构的变形测量尺、倾斜计等工具来进行监测。
而基坑周边地下水位监测则是为了掌握基坑工程的水工环境变化,可以通过设置水位计、流速计等设备来进行监测。
其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时间。
基坑支护监测的时间应从开挖基坑之前开始,直到支护完工和周边地下水位稳定为止。
监测的时间应根据具体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规划设计要求进行确定,通常在基坑开挖前、支护过程中和支护完工后进行定期监测。
再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位置。
监测位置的选择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周边环境的变化以及监测目的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监测点应位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支撑桩的顶部、支护墙的顶部和底部等位置。
此外,还应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监测点位于基坑的周边环境,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
最后,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需要确定监测方法。
基坑支护监测的方法包括实测和网络监测两种。
实测是指通过安装传感器、测量仪器等工具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化进行现场测量。
网络监测是指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基坑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
实测方法可以通过现场测量仪器进行,如位移传感器、倾斜计等,也可以通过无人机、激光扫描仪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
总之,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是预防基坑工程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的特点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测方案,采用适当的监测方法和工具,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评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运行。
基坑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方案一、基准网的建立为了科学地预测基坑支护的稳定和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时预报和提供准确可靠的变形数据,因此建立基坑支护施工变形与沉降观测网,定期进行变形沉降观测。
二、基坑支护变形观测(1)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在基坑边坡顶上布置基线(每基坑边一条),每条基线上设4个变形观测点,同时又作为沉降观测点。
(2)基坑支护沉降观测利用远离场区的城市高程系水准控制点或独立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与以上点联测,构成基坑支护沉降观测网。
四面围墙周边附近各布置四个沉降观测点,与基坑周边浅埋基础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监测点一起构成监测周边环境的沉降观测网。
三、观测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分别在基线点四个角上设站,用J2型经纬仪观测四边网的水平角度(四边形内角),并与城市的大地控制网三角点联测水平夹角,检查基线点是否发生位移,在基线点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同时在四角测端上分别以对应的相邻角点定向,并观测定向基线上各预埋点的水平位移量初始读数。
(2)沉降观测对基坑边上的各点及周边点建立的沉降观测网的测量方法为:首先自远离基坑的城市水准控制点开始观测,引测至基坑周围后,按编定的各点观测次序依次观测,最后测至另一水准控制点符合,观测仪器采用S3型精密水准仪。
四、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等的监测措施工程对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并特别对临近坑边1.5H~2.0H范围内建(构)筑物,包括道路、市政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管网等加强监测力度。
具体监测措施是:(1)对建(构)筑物,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2)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整个场地的地下管线进行摸底,并在地面投影其轴线走向,布置变形观测点进行监测;对某些变形要求较高及紧邻基坑开挖边缘的重要管线,预先做好加固处理措施。
五、质量保证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不仅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程序,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技术措施,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施工全过程进行全方位控制,强化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杜绝不合格和返工。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62441(总8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XXX三期基坑支护监测方案XXX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十月十二日XXX基坑支护监测方案1.工程概述工程概况本工程合肥市XXX•XXX项目三期基坑支护指定分包工程由合肥新站XXX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工程地点位于合肥市万佛湖路与潜山路交口西北侧ZWQTC-036地块。
合肥市XXX•XXX项目三期基坑支护指定分包工程由江苏东南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基坑支护详见设计图纸。
本支护工程为临时性工程,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基坑使用期为12个月。
、本工程支护范围内土层分布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粘土、强风化泥质砂岩、中风化泥质砂岩,基坑底落于粘土中,场地地下水类型为主要为上承滞水。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基坑靠近星光东路有较多管线,北侧会所周边有天然气管道。
经放线,管道在基坑上口线外侧3m,对基坑施工无影响。
、本次设计图纸分为4个剖面,分别为1-1剖面、1a-1a剖面,2-2剖面、3-3剖面。
1-1剖面设计为Φ800旋挖桩,间距,桩长10米,距桩顶2m处设置一道锚索,基坑内侧喷锚护面。
1a-1a剖面设计为Φ1000旋挖桩,间距,桩长15米,基坑内侧喷锚护面。
2-2剖面、3-3剖面设计为土钉墙。
潜山路一侧设计为自然放坡,放坡比例为1:。
地下底板面标高为,基坑开挖深度为约,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拟建场地地基土构成层序自上而下为:①层杂填土(Q ml)——层厚~,层底标高为~。
褐、褐灰,褐黄、黄褐色等,湿,松散状态,状态不均匀。
该层主要成分为粘性土,表部主要含碎砖石、砼块等建筑垃圾,含有植物根茎,局部地段夹生活垃圾和淤泥质土等。
②层粉质粘土(Q4al+pl)——此层仅局部分布,层厚~,层底标高为~。
褐灰、灰黄色等,可塑状态,湿,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氧化铁、铁锰结核及高岭土等。
③1层粘土(Q3al+pl)——层厚一般为~,层底标高为~。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背景介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基坑支护是一个常见的施工技术。
建筑基坑支护是指在挖掘基坑过程中对周围土层进行支撑,以确保基坑墙壁的稳定性和防止土体滑塌等安全问题。
基坑支护工程需要对支撑结构进行监测检测,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监测对象基坑支护监测检测方案的监测对象为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土体。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支护结构的形状、变形、位移、应力等;2.土体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沉降、应力等;3.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等。
监测方法基坑支护监测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监测方法,以获取准确的监测数据。
下面是一些常规的监测方法:1.测量法:使用测量仪器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准确的测量,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测斜仪、倾斜仪等。
2.监测孔法:在支护结构周围钻孔,将监测仪器通过孔隙的方式安装,进行监测。
3.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器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扫描,获取其三维形状和位移等数据。
4.无损检测法:利用声波、电磁波、红外线等无损检测方法,对支护结构进行检测。
监测频次监测的频次决定了监测结果的精度和有效性。
监测频次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进度和监测结果来决定,一般需要在以下时期进行监测:1.基坑开挖前;2.基坑开挖过程中,每个开挖周期结束后;3.支护结构施工阶段中,每个施工周期结束后;4.基坑土方施工结束后;5.筑块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束后。
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进行评估和预警。
监测数据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数据的时序分析,找出数据的变化规律和趋势;2.监测数据的空间分析,判断监测点之间的关系和区域的变化情况;3.监测数据的差异分析,分析并比较前后监测数据的变化。
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是监测结果的重要输出,需要根据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结果,撰写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监测对象和监测位置;2.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3.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4.监测数据的评价和预警;5.相关的建议和措施。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一、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1.监测目的(1)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变形加剧或者失稳的情况。
(2)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的裂缝、位移等问题。
(3)监测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地下水位对支护结构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
(4)监测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监测内容(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包括土体沉降、支护结构位移、裂缝变化等情况。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包括混凝土浇筑质量、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裂缝情况等。
(3)地下水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
3.监测方法(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可以采用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如全站仪、测斜仪、倾角仪等。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可以采用超声波检测仪、裂缝位移计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3)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采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可以采用激光测距仪、地震波等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4.监测频率(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根据施工进度和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地下水位监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监测,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4)周边建筑物、管线等的影响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二、监测结果处理1.监测结果的处理(1)基坑开挖过程的变形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开挖,并做好防护措施。
(2)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如发现支护结构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补救措施。
(3)地下水位监测结果要及时分析,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排水和抗渗措施。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基坑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挖掘的大面积或深度较大的坑洞,在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于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铁等工程建设中。
基坑的支护是确保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监测基坑支护的方案则是在施工过程中对支护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一、监测内容1.地表沉降监测:通过安装沉降观测点,测量地表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地表沉降变化的趋势和速度,以判断基坑支护工程是否存在变形和下沉情况。
2.周边建筑物位移监测:通过设置位移观测点,监测周边建筑物的位移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周边建筑物变位的情况,以评估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3.土体应力监测:通过在基坑周边和支护结构上设置应变计和应变片,实时监测土体的应力分布情况,了解土体的变形和变位情况。
4.土体测斜监测:通过设置测斜孔和监测测斜仪,监测土体的倾斜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土体的变形和位移情况,以评估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5.土体水位监测:通过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观测点,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地下水位的涨落情况,以评估基坑支护结构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二、监测方法1.建立监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合理布设监测设备,建立监测点的坐标系和标注体系,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监测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的监测设备和仪器,包括位移仪器、应变仪器、测斜仪器、水位仪器等,保证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3.数据采集与处理:设立数据采集终端和服务器,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建立数据处理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预警机制与措施: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阈值,设置相应的预警机制,建立监测数据与预警信号的关联模型,一旦出现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支护修补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三、监测频率与报告1.监测频率: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施工进度,制定监测频率,一般为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实时监测的数据可随时查看。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一、前言基坑工程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要工程之一。
但是,基坑在挖掘过程中,坑壁的支护架设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点。
基于此,对基坑支护工程的监测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至关重要。
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反馈基坑工程的变化情况,及早发现问题和隐患。
本文旨在探讨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基坑支护监测的主要目标是检测工程施工阶段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裂隙、渗流、沉降等情况,及时发现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供实时监控数据和合理管理方案,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
三、监测内容基坑支护监测包括土体的变形、沉降、倾斜、裂缝、地下水位、地下水承压力、渗流等方面的监测。
1. 土体变形监测在基坑工程施工期间,对周边建筑物、路基、地下管线等进行变形监测,也可以对基坑内部土体变形进行监测。
使用关键点测量法和导线测量法联合进行。
2. 土体沉降监测使用测距仪、水准仪等工具,在开挖前、挖土过程中和结束后的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及时反馈土体沉降的情况。
3. 土体倾斜监测使用磁测倾斜仪、电子水准仪、倾斜仪等工具进行倾斜监测,检测基坑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建筑物、工地及地下设施倾斜情况,并进行动态监测。
4.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监测使用测点设备在支护结构重要点位上进行测量及记录,监测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5. 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缝隙监测对支护结构变形缝隙进行检测监测,能够及时反映支护结构的运行状况。
6. 基坑支护结构钢筋应力监测通过安装应力传感器或测力盒来实现钢筋应力的长期监测。
7. 地下水位监测安装地下水位监测井,监测井深度等要与基坑相同,记录地下水位的高度、变化情况,检测水流方向和水流速度。
8. 地下水承压力监测在基坑支护结构底部设定地下水压力计,观测地下水承压力的变化情况。
9. 渗流监测通过渗透流量计监测地下水的渗流量,对渗透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预测地下水的进入量和基坑的稳定性。
四、监测频率监测需要设置监测周期,根据建筑物、盖板、围护结构和泵站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
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案一、基坑支护工程检测的目的和意义:1.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地面沉降和侧倾等安全问题;2.检测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3.及时发现基坑支护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补或改善;4.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基坑支护工程的后期维护和改造提供依据。
二、基坑支护工程的检测内容:1.地下水位的检测:地下水位是基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需要通过地下水位监测井进行定期检测,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2.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检测:包括监测基坑支护结构的沉降、倾斜、变形等情况,并根据监测数据判断其稳定性;3.地下管线的安全检测: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检测,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损害到地下管线的安全;4.基坑地下室的检测:对于有地下室的基坑工程,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包括地下室结构的变形情况、地下室地面的沉降等;5.基坑周边土体的检测:通过监测基坑周边土体的应力变化、变形等情况,判断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土体的影响程度,同时也可以评估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
三、基坑支护工程检测方法:1.地下水位检测方法:可以使用水位计进行测量,根据勘察资料确定测量点,定期测量并记录数据;2.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检测方法:可以采用全站仪进行监测,定期对支护结构进行测量,判断其变形情况;3.地下管线安全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地下雷达和金属探测仪等仪器,对地下管线进行检测,及时发现管线的位置和深度,避免损坏;4.基坑地下室检测方法:可以使用沉降仪和倾斜仪进行监测,定期测量并记录地下室结构的变形情况;5.基坑周边土体检测方法:可以使用应变计和振动计等仪器,对周边土体的应力和变形进行监测,评估基坑支护工程对周边土体的影响。
四、基坑支护工程检测的频率和要求:1.基坑支护结构的高度和复杂程度;2.基坑支护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3.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周期;4.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工程规模。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1. 前言在基础设施和建筑工程中,基坑是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
在进行基坑开挖和土方填筑时,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支护,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因此,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是基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介绍基坑支护监测方案的重要性、监测对象和方法以及监测结果处理等内容。
2. 基坑支护监测的重要性基坑开挖和土方填筑会对周围的地质环境和建筑物产生影响,容易引发地面沉降、裂缝、地基下沉等问题,从而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稳定产生威胁。
因此,在进行基坑施工时,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支护措施,以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基坑支护监测是对基坑支护措施和周围地区状况的实时监测,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问题,保证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的稳定。
同时,监测也可以提供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效果的反馈,有利于施工人员及时调整和完善支护方案,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 监测对象和方法基坑支护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地表沉降、地下水位、支撑结构变形等方面。
对于不同的监测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监测方法。
3.1 地表沉降的监测方法地表沉降是基坑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对于地表沉降的监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1 钢管测深仪法钢管测深仪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测量地表沉降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管道内置放探头,利用液位计原理实时记录管道沉降变化,从而计算出地表沉降量。
3.1.2 相间测量法相间测量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地表沉降的方法。
该方法采用两个相互平行的基准线,并在其上设置测点。
通过比较不同测点之间的沉降差异,计算出地表沉降量。
3.2 地下水位的监测方法地下水位的变化对于基坑支护也有很大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监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2.1 井孔法井孔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位监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井孔内设备记录井孔水位,从而反映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2.2 基准面法基准面法是一种基于地面潜水位的监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置基准面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基坑支护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障基坑的稳定和安全,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支护和加固的工作。
支护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是基坑支护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通过对支护变形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支护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及要求、监测指标、监测位置、监测方法、监测频率、数据采集及处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编制等。
首先,制定支护变形监测的目标和要求,明确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基坑支护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要求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监测过程和监测数据要有追溯性和可比性。
其次,确定监测指标,根据基坑支护的设计方案和工程特点,确定需要监测的变形指标,如土体位移、支撑结构内力等。
同时,要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范围和安全要求,确定相应的限值,以便及时判断支护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然后,确定监测位置,根据基坑支护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支撑位置,选择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应覆盖整个基坑,并合理布置,可以反映整个基坑支护的变形情况。
接下来,确定监测方法,根据监测指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监测方法。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全站仪监测、测斜仪监测、应变计监测、压力传感器监测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设计监测仪器的安装和固定方式。
然后,确定监测频率,根据工程的施工周期、支护结构的变形速度和变形范围等因素,确定监测的频率。
一般来说,监测频率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着,确定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设备,并设计数据处理的算法和流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和存档工作,以备查验和分析。
然后,进行监测结果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指标的限值,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判断支护状况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基坑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最后,编制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整理、分析和汇总,编制监测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供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参考和执行。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一、概述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是指建筑工程中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定期监测,旨在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并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本方案将从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以及监测报告等方面详细介绍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二、监测内容1.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情况的监测,包括竖向沉降和水平沉降的监测。
2.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包括支撑杆和支护桩的变形监测以及支护墙的水平位移监测。
3.地下水位的监测,包括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和基坑内水位的监测。
4.基坑周边地下管线的变形和沉降监测。
三、监测方法1.测量仪器:使用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和沉降监测。
2.定点测量:选择关键位置进行定点测量,包括支撑杆和支护桩的变形测量、支护墙的水平位移测量以及地下管线的变形和沉降测量。
3.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监测频率1.施工前的基础测量:在施工前进行基础测量,记录基坑周边地表高程和地下水位的基准数据。
2.施工期间的定期测量:在施工期间定期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测量,一般为每周测量一次。
3.土方开挖期间的实时监测:在土方开挖期间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实时数据和预警功能。
4.施工结束后的后期监测: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情况的后期监测,确定工程的影响范围和效果。
五、监测报告1.监测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监测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2.监测数据的图表展示:将监测数据制成图表,直观地展示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和沉降情况。
3.问题分析和处理建议: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4.监测报告的归档和共享:将监测报告进行归档,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共享,以备后期工程评估和参考。
六、总结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通过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定期监测,可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基坑支护监测方案1. 引言基坑支护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
为了及时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变化情况,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基坑支护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全面的基坑支护监测方案,以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2. 监测项目基坑支护监测方案的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基坑变形监测基坑的变形监测是基坑支护监测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监测•基坑边坡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2.2. 地质监测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性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因此地质监测也是基坑支护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岩土体的力学参数测试•岩层裂缝的测量•地下水水质监测2.3. 施工过程监测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进行监测,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靠,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支护结构的安全监测•地下管线的监测•周边环境的监测3. 监测方法基坑支护监测的方法与仪器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规模和情况进行选择,但总体上应当具备以下要求:•精度高:监测仪器应具备较高的测量精度,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实时性强:监测数据应能够实时传输,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对策。
•易操作性:监测仪器应具备良好的易操作性,以便监测人员能够熟练操作。
•可靠性好:监测仪器应具备较好的可靠性,以确保长时间的连续监测。
常用的基坑支护监测方法和仪器包括:•全站仪:用于基坑变形监测和地质监测,能够测量地面点和墙体点的三维坐标;•倾斜仪:用于基坑边坡位移监测,能够测量点的倾斜值;•压力计: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钻孔雷达:用于地下岩层裂缝的探测。
4. 监测频次和报告基坑支护监测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变化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监测频次一般为每月一次。
对于关键节点,如施工期间的大雨天气、大型机械施工等,应增加监测频次,确保及时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变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航紫金·云熙基坑支护监测方案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审核:审定: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2014年4月30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监测目的和依据三、监测内容及项目四、基准点、监测点布设及保护五、监测方法及精度六、监测期间工作安排与监测频率要求七、预警指标及应急方案八、监测组织措施九、报表、报告提交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龙岩大道东侧,双龙路南侧,与龙岩万达广场隔路相望。
周边条件:场地北侧为双龙路,与龙岩万达广场隔路相望;场地东侧现为隔壁在建工地活动房;场地西侧为高速路接驳口,场地南侧现为空地,局部堆土较高。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建筑设计±0.00=342.30,现地面平整后标高340.00m~342.00m(黄海),设二层地下室,计算底标高详平面图,基坑计算深度为9.00~10.30m,基坑开挖面积约50000m 2 ,基坑周长约900m。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 r=1.0。
支护形式:基坑北侧、西侧、东北侧采用灌注桩+2道锚索支护,其余侧采用锚管土钉墙的支护方式。
地质条件:自上而下揭露土层特征如下:杂填土、填土、耕土、粉质粘土、细砂、含卵石粗砂、含泥质粉质粘土、含卵石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含角砾粉质粘土、含碎石粉质粘土、粉砂岩残积粘性土。
水文条件:地下水位埋深1.0-5.1m,标高334.32-338.75m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下渗及外围含水层地下水的侧向渗透补给。
二、监测作业实施规范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有关设计施工图纸7、其他技术要求:三、监测目的基坑工程的围护设计虽能够大致描述正常施工条件下,围护结构与相邻环境的变形规律和受力范围,但因其涉及众多岩土工程问题且围护周期较长,因此必须在基坑开挖和支护施工期间开展严密的现场监测,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开展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目的主要为:1、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内力的变化情况,以及邻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将监测数据与设计预估值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
2、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地保护提供依据。
通过对相邻土层的现场监测,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3、将监测结果用于反馈,优化设计,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4、通过对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比较、分析,并判定被支护体系的安全状态,可以检验设计的正确性。
四、监测内容(1)地下水位观测。
在基坑四周布设8个水位观测孔,每孔深12米。
(具体见监测点位图,下同)(2)基坑坡顶顶水平位移及沉降。
在基坑四周布设35个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
(3)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
在基坑四周布设7个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点,每监测点布设约18米测斜管。
(4)锚索应力。
选择有代表性锚索(特别是中部、阳角处)进行锚索应力监测。
每边监测点不少于2个断面监测(每个断面相应位置每层锚索1个)。
共9个断面监测,预计共布设12个监测点。
(5)灌注桩内力钢筋应力。
在支护桩受力、变形较大且有代表性位置布置9根支护桩内力监测点。
每根支护桩内力监测点在竖直方向内力监测传感器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布设于标高-9.00m,),每根支护桩监测点相应位置(靠近坑内侧最外边埋设1个内力传感器)。
(6)基坑周边道路的水平位移、沉降监测。
布置10个监测点。
五、监测方法1、地下水位监测采用钢尺水位仪,利用水的导电性,测得当前水位与观测井口的距离,再通过井口标高,计算当前水位的高程。
通过观测数据,绘制水位变化的历时曲线,当水位达到控制值时,及时预警。
2、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深基坑开挖时,基坑坡顶将产生向基坑内的位移,当位移快速增大时将使围护系统失稳。
因此,观测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变化是判断围护结构安全状态的重要环节。
监测方法,采用视准线法或坐标法。
采用视准线法测量时,基坑边选取两个远处固定目标,构成视准线,用精密经纬仪直接观测各点水平位移量;采用坐标法测量时,将工作基准点和监测点构成变形监测网,用全站仪观测,平差得出监测点坐标,计算坐标差求得变形量。
工作基准点与基准点间应按5″导线精度要求定期进行复测。
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均要求≤±1mm。
视准线法和坐标法均测两测回。
在形成监测报表时,分别注明当前位移变化量及累计量,并计算每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日均变化量。
3、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在围护桩后土体埋设测斜管,测斜管埋设深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用 CX—03型测斜仪,测得一定距离内测斜管与垂直方向的倾角。
由于测斜管的下端已埋入位移变化为零的稳定土层中,位移便可根据倾斜角和测点间距的换算求得。
观测时,沿管壁每1.0m采集数据,通过至少两次数据的采集,即可绘制土体内深层位移变化曲线,其测量精度要求≤±1mm。
在侧向土体位移变化曲线图中,分别绘制前次和当前的变化曲线,注明最大位移变化量,并标明其变化深度。
4、基坑坡顶沉降监测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观测,观测时将工作基准点和监测点构成水准路线网,平差得出各监测点的高程,其水准网闭合差不超过±0.6N mm(N为测站数)。
工作基准点与基准点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定期进行复测。
5、灌注桩内力钢筋应力监测随着基坑土方向下开挖,围护桩身的内力发生变化明显,为了监测围护桩身内力变化,必须在围护桩内钢筋笼主筋上焊接一组钢筋应力计,采用频率测试仪测得钢弦的频率变化,从而测出钢筋所受作用力的大小。
通过测得数据,绘制桩身内力沿深度变化曲线,据此判定支护桩的稳定性。
6、锚索应力监测对锚索应力进行监测时,应在测力计安装前由振弦式频率测试仪测得初值。
通过前后测得数据计算锚索拉力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拉力的历时变化曲线,判定锚索的受力情况。
7、基坑道路监测在基坑施工期间,邻近建筑(构)物的变形情况是保证基坑能否顺利施工的重要指标之一。
故在基坑及地下室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周边道路进行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进行观测。
观测时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要求闭合差≤±0.3N mm (N为测站数)。
上述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前一周,先进行基数测量,且不少于两次。
六、监测点布置及埋设(一)、基准点布设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并且应埋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方;基点数量根据需要埋设,预计布设3个,基准点要牢固可靠。
其埋设方法如下图所示:(二)、各监测内容监测点埋设要求1、地下水位监测水位观测孔的施工主要包括测量放线、成孔、井管加工、井管下放及井管外围填砾料等工序。
(1)成孔:水位观测孔采用清水钻进,钻买沿铅方向钻进。
在钻进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地层岩性及变层深度、钻进时间及初见水位等相关数据;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停钻,及时将钻孔清洗干净,检查钻孔的通畅情况,并做好清洗记录。
(2)井管加工:井管的原材料为外径φ50、管壁厚度为5的PVC管。
为保证PVC管的透水性,在PVC管下端0~5m范围内加工蜂窝状φ8的通孔,孔的环向间距为12mm,轴向间距为12mm,并包土工布滤肉,井管的长度比初见水位长6.5m。
(3)井管放置:成孔后,经校验孔深无误后吊放经加工且检验合格的内径φ43的PVC井管,确保有滤孔端向下;水位观测孔应高出地面0.5m,在孔口设置固定测点标志,并用保护套保护;(4)回填砾料:在地下水位观测孔井管吊入孔后,应立即在井管的外围填砾料;(5)洗井:在下管、回填砾料结束后,应及时采用清水进行洗井,并做好洗井记录。
2、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点采用顶部有测量标志的钢筋钉入地面约1米深度,并用砼固定。
钢筋头露出土体,其周围砌砖块保护。
3、深层土体侧向位移监测在围护桩间的高压旋喷桩水泥土体中,采用钻机施工ф130mm钻孔,孔深18米。
在孔内设置PVC测斜管,管壁与孔壁之间用水泥浆体填实,埋设时,保证测斜管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并在管内注满清水。
管口应砌砖保护,并设测点显目标志。
4、基坑坡顶沉降监测沉降监测点采用顶部有测量标志的钢筋钉入地面约1米深度,并用砼固定。
钢筋头露出土体,其周围砌砖块保护。
5、灌注桩内力钢筋应力监测按设计图纸的布设位置,做好需布设钢筋应力计的围护桩编号,与钢筋班组紧密联系。
在围护桩施工期间,将钢筋应力计牢固焊接在钢筋笼内外侧,并将导线引出地面用钢管保护。
在-9.00标高基坑内侧最外侧主筋布设1个钢筋应力计,并做好每个应力计的详细编号(包括埋深)。
6、锚索应力监测对需测试的锚索做好标记,并编号。
具体测试部位根据现场情况布设,与施工单位紧密联系。
在锚索施工期间,将钢筋应力计牢固焊接在钢筋主轴上,并将导线引出地面用钢管保护。
7、基坑道路监测道路沉降监测点主要布设在沿线地面,每隔约35m布设一个监测点。
(三)、监测点埋设注意事项对于支撑轴力应力埋设,施工单位在协助埋设钢筋应力计。
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小心操作,避免破坏测斜管、水位观测井、应力计等各个监测点。
七、监测频率要求在土方开挖期间,坡顶位移及沉降1-2天观测一次,其余情况下可延至5-7天一次。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应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具体由设计人员确定:a、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b、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变化速率较快;c、存在勘察中为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d、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e、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及长时间降雨;f、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超设计限值;g、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表出现较大的沉降或地表出现严重开裂;h、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及流砂等现象。
2、监测时间从土方开始施工至地下室土方回填,预计历时6个月;3、监测次数预计约90次以上。
八、预警指标及应急方案(一)、预警指标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预警值为4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2、基坑坡顶向位移预警值为3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3、周边地表竖向位移预警值为3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4、深层水平位移的预警值为30mm或变化速率连续三天大于3mm/d。
5、应力的预警值为70%构件承载能力设计值。
6、周边建筑的裂缝宽度预警值为3mm或裂缝持续发展。
7、周边建筑倾斜的预警值为建筑整体倾斜度累计值达到2‰或倾斜速度连续3天大于0.0001H/d(H为建筑承重结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