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11.14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回顾与前瞻-郑永廷.ppt
理论背景:社会信息化、网络领域发展。 理论要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现实与虚拟相结合
的新领域;网络可以作为教育信息 “集散 地” 、 “优化场” 、 “新空间” 、“新平 台”;虚拟信息规范、道德、心理需要重建与 发展;现实与虚拟的协调、和谐需要探索。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前沿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理论探索
——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的辩证思想发 展主旋律教育
理论背景:全球化、开放性; 理论要点:主旋律教育面临全球化与民族化辩证
统一发展新趋势 ;必须遵循全球化与民族化的 辩证统一在内容、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发展;爱 国主义教育重点:立足于民族振兴,维护国家 经济与文化安全。
主要用于提高逻辑与形象思维能力、道德水平、 人文精神 社会类专业知识: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 学,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社会化水平与适应能力 教育类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主要用于增 强教育、自我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前沿
——生活领域划分与专业化研究是专业化关键: ☆政治生活:主要是党团生活(大学生党员培养
我国已有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思想政治 教育,是否有必要从国外引进通识教育 概念、体系?
重视通识教育的高校是不是同时也重视思 想政治教育?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学校并行 发展的结果会怎样?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论争
4、学科论争的发生与作用 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生的三次论争既
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思想政治教育 自身的问题 正视论争的矛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是 推进学科发展的契机 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与系统是危险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论争
通识(或人文)教育的实质:“实质就是对西方自由与 人文传统的继承。”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圣才出品】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法)【圣才出品】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法7.1复习笔记⼀、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称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有⽬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树⽴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法。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基本原理、思想观念的传授、学习、宣传进⾏教育的⽅法。
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最基本的⽅法。
1.理论教育法的根据之所以要有理论教育法,是因为政治意识、思想观念等精神领域的东西,有其⾃⾝的发展规律和特殊作⽤,这就是意识的相对独⽴性和它对社会存在的反作⽤。
这种相对独⽴性和反作⽤在⼈的思想和⾏动⽅⾯的表现,就是⼈的⾃觉能动性,以及⼈们的科学世界观形成的⾮⾃发性。
⼈的⾃觉能动性,⼜称为⼈的主观能动性。
⼈的⾃觉能动性理论,说明了⼈对理论、思想、精神的需要与追求,⽽这种需要与追求的途径和⽅式,就是理论教育法或理论学习法。
⼈的⾃觉能动性理论,决定了理论教育法产⽣的必然性。
2.理论教育法的具体⽅式理论教育或思想灌输的具体⽅式是多种多样的,按教育的形式划分,有⼝头灌输和⽂字灌输;按教育的途径划分,有他⼈灌输和⾃我灌输;按教育的范围划分,有普遍灌输和个别灌输;按教育的作⽤划分,有形象灌输和启发灌输。
常⽤的理论教育⽅式主要包括:(1)讲授讲解①讲解讲授法的定义讲解法,⼜称讲授法,是教育者通过⼝头语⾔向受教育者传授理论知识,解释政治和伦理概念,论证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道德原则,阐述思想发展变化规律的教育⽅法,是⼀种他⼈灌输的⽅法,是使⽤最多,应⽤最⼴的⼀种理论教育⽅法。
这种⽅法既⽤于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伦理道德知识,也⽤于针对思想实际,阐述思想政治道理。
②讲解讲授法的具体⽅式a.讲述。
侧重于形象⽣动地描绘某些政治、道德现象,叙述历史事件发⽣发展的过程和历史⼈物评传材料,使受教育者形成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思想道德情感。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
郑永廷
【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1(027)004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有许多现实的实际与理论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许多新的课题被不断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总页数】5页(P1-5)
【作者】郑永廷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0
【相关文献】
1.把握学科前沿突出军事特色科学制订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2009研究生培养方案特点分析
2.把握学科前沿突出军事特色科学制订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2009研究生培养方案特点分析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型特点及其研究生培养路径选择
4.配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导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分支前沿探索
5.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的认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笔记及典型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法论》复习笔记及典型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法)第⼗⼀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法11.1 复习笔记⼀、预防教育法1.预防教育的重要性(1)预防教育的含义预防教育,就是针对⼈们可能或将要发⽣的思想问题与⾏为偏向,事先进⾏教育,防⽌思想问题与⾏为偏向发⽣,或者将思想问题与⾏为偏向进⾏引导和转化。
预防教育包含两⽅⾯的意思:①在不良思想和错误⾏为刚刚冒头时,就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阻⽌其蔓延,或者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即“防微杜渐”;②在不良思想和错误⾏为发⽣之前,就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不良思想和错误⾏为发⽣,即“防患于未然”。
(2)预防教育的必要性①预防教育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性;②预防教育能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③预防教育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预防教育的具体⽅法预防教育法是预测⼈们可能或将要发⽣的思想问题,事先进⾏思想政治教育,防⽌和避免错误思想与⾏为产⽣的⽅法。
预防教育的⽅式⽅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常⽤的主要有以下⽅法:(1)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是通常运⽤的两种预防形式。
①普遍预防的含义普遍预防,是根据客观情况的重⼤变化,针对⼤多数⼈可能出现的思想问题,事先进⾏教育,避免错误思想与⾏为倾向⼤⾯积产⽣的预防。
它是⼗分重要的,运⽤得好,它能有效保证单位和社会的平稳发展,避免不必要的曲折和损失。
进⾏普遍预防,要关⼼群众利益,掌握社会⼼理,坚持正⾯引导,注意化解⽭盾,努⼒避免思想积怨和⽭盾激化。
②重点预防的含义重点预防,是对突出的⼈和事以及关键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事先疏导,防患于未然。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抓⼈,关注思想上后进的⼈,纪律上松散的⼈,⽣活上困难的⼈,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预防⼯作,防⽌发⽣意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单位各项⼯作的顺利进⾏。
③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的辩证关系普遍预防和重点预防是⼀般和个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定要结合起来进⾏。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章节题库(13-16章)【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一、选择题(多选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时()A.要有一定创新的要求B.要有一定信息量的要求C.要有一定质的要求D.要讲究反馈方式【答案】BCD【解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根本任务,是为实现正确的教育目标服务的。
为达到一定目标,必然对信息反馈提出特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要有一定信息量的要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产生大量信息,要将这些信息全部反馈到思想政治教育决策部门和教育者,既难以做到,也没有必要。
②要有一定质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对信息质的要求高,基本的要求是:一要准确,二要及时。
③要讲究反馈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要讲究方式,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毫无目的的到处反映,而是要把反馈信息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机关和教育者。
二、概念题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答: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是指教育对象给教育者做出反应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收集实施教育后的反应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表现为接到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方案后,迅速将执行过程中的反应汇报到教育主管部门,以便其随时进行调整或追踪决策。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过程,也是一种对教育情况进行检查和管理调控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根本任务,是为实现正确的教育目标服务的。
2.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答: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依据反馈信息,采取相应措施,以增强教育效果的活动。
调节的过程表现为围绕教育目标,结合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采取跟踪决策措施,对教育行为作出调整或改变,以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方法主要包括正反馈调节与负反馈调节、目标调节与手段调节、主体调节与环境调节、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
三、简答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有什么样的作用与要求?答: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就是指教育对象给教育者作出反应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收集实施教育后的反应信息的过程。
郑永廷跟进时代发展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难题修改素材PPT文档59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郑永廷跟进时代发展探索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前沿难题修改素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郑永廷 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郑永廷第一篇概论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体系构建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及其研究对象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含义1.方法与方法论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方法论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系规律3.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规律4.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第二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与知识鉴赏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科理论基础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理论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知识借鉴1.既有部分教育内容交叉,又可直接引入某些教育方法学科2.借鉴学科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移植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与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功能1.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研究指明方向2.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任务的工具3.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方式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1.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2.实用性和规范性的统一3.渗透性和交叉性的统一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结构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层次结构1.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2. 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3. 思想政治教育的操作方式4.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艺术和技巧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体系构建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纵向发展结构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横向发展结构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中国古代政治教育方法特点1.伦理法的传承性2.教育方式的内在性3.方法使用的强制性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教化方法2.自我修身法第二节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1.宗教方法主导阶段2.权威方法主导阶段学科方法主导阶段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1.宗教方法的传承性2.方法理论基础的多样性3.教育方式的渗透性4.方法选择的自由性三、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道德认知发展方法2.价值澄清方法3.社会学习方法4.政治社会化技术5.隐性教育方法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继承与改革第一节坚持继承与改革的统一一、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发展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人类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总结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证明是正确方法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继承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二、坚持在改革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方法新功能1.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重要途径2.改革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扬弃第二节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1.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初步形成2.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成熟3.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二、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原则和方法1.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针2.继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3.继承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原则4.继承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依靠群众,齐抓共管第三节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的进程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的成果1.群众自我教育方法得到发展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人本色明显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日益丰富4.方法创新促进了机制建设5.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的特点1.坚持在继承、改进传统方法的过程中创新2.坚持在借鉴、转化域外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创新3.坚持理论武装,通过理论创新推进方法创新4.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探索中进行改革创新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要求1.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方法不断发展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方法不断创新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化方法有新发展4.社会信息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2.我国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3.现代社会环境内容的影响4.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研究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1.分化和综合相统一的发展趋势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发展趋势3.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趋势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方法第一节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时机一、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途径1.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客观条件入手2.从人们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入手3.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4.从分析社会环境因素入手二、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时机第二节社会调查方法一、调查方法的作用与要求1.敢讲真话,力戎弄虚作假2.相信群众,力戎居高临下3.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力戎偏听偏信二、调查的具体方式方法1.访问调查法与书面调查法2.普遍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3.典型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4.网络调查法与电话调查法第三节观察体验方法一、观察体验方法的作用与应用原则1.观察体验方法的作用2.观察体验方法的应用原则(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全面性)二、观察体验法的类型与方式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2.定性观察与定量观察3.主题观察与转向观察4.描述性观察与分析性观察三、观察体验的程序与局限1.观察体验的程序2.观察体验的局限第四节心理测试方法一、心理测试的一般方法二、大学生心理测试方法第五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预测方法一、思想行为预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二、思想行为预测的条件和步骤三、思想行为预测的具体方法1.判断性预测法2.因果预测法3.规范性预测法4.类推预测法5.征候分析法四、思想与行为预测的困难和局限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分析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分析及优化一、思想政治信息分析的作用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的特点1.思想的能动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着眼于动态分析2.思想的内在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透过人们的言行认识其思想本质3.思想的开放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放在开放的环境中来进行4.思想的多样性,决定了思想信息分析必须把握人们思想的共同本质和主导方面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优化1.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2.分析教育环境的有关信息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法1.发现思想矛盾2.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3.把握思想矛盾的特性4.分析思想矛盾的转化二、系统分析法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要素分析2.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结构分析(1.结构模型分析 2.结构层次分析3.结构优化分析)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环境分析三、因果分析1.思想信息因果分的特点2.思想信息因果分析法的运用四、比较分析法1.比较分析法的作用2.比较分析的主要方法(1.纵向比较 2.横向比较3.运用比较分析的要求)五、定性定量分析法1.定性定量分析及其作用2.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和特点一、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1.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2.选择正确的实际行动3.科学地利用资源和时机4.适应和驾驭现代社会的复杂环境二、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特点1.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弹性决策2.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3.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具有前瞻性4.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三、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关联性原则4.预见性原则5.可调性原则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类型和方法一、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二、规范性决策和非规范性决策三、确定性决策和风险性决策四、群体性决策和个人决策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程序一、确定内容和目标二、提出可行性方案三、进行方案评估与优选四、组织方案实施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第一节理论教育途径及方法一、理论教育途径的根据二、理论教育的具体方式1.讲授讲解2.理论学习3.宣传教育4.理论培训三、理论教育法的运用条件第二节实践教育途径及方法一、实践教育途径的理论基础二、实践教育法的方式及发展1.劳动教育2.志愿者服务3.社会考察4.虚拟实践第三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1.直接式批评与间接式批评2.参照式批评与评估式批评3.监督式批评与揭露式批评4.商讨式批评与警醒式批评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条件1.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明确的目的2.民主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条件3.要善于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4.要注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第四节基本途径的相互关系和整体作用一、基本途径的相互关系二、基本途径的整体作用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方法第一节疏导教育法一、疏导教育法的含义二、疏导教育法的具体方式1.分导2.利导3.引导第二节比较教育法一、比较教育法的含义二、比较教育法的具体运用1.比较鉴别法2.回忆对比法3.类比法4.比较教育法运用的条件第三节典型教育法一、典型教育法的作用二、典型教育的类型1.正面典型2.负面典型第四节自我教育法一、自我教育法的运用条件二、自我教育的若干方法1.自我修养(1.反省2.反思3.自我改造)2.自我管理(1.自制 2.自律3.自我调控)第五节激励、感染教育法一、激励教育法1.激励教育的内容2.激励教育的方式(1.目标激励 2.奖罚激励3.竞争激励)二、感染教育法1.感染教育的取向与特点2.感染教育的内容与方式(1.形象感染 2.艺术感染3.群体感染)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隐性教育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隐性教育方法概念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类型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及方法1.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与特点3.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渗透式教育方法,1.活动载体 2.文化载体 3.传媒载体4.管理载体陶冶式教育方法,实践体验教育方法)第二节活动载体与寓教于行的方式一、活动载体的作用与类型1.活动载体的作用2.活动载体的类型(1.本职工作 2.竞赛活动3.文化活动4.社会活动5.休闲活动)二、寓教于行的主要方式1.生产活动方式2.实践活动方式3.志愿服务活动方式第三节文化载体与寓教于境方式一、文化载体的类型二、寓教于境的主要方式1.团体文化方式2.社区文化方式3.教育情景创设方式第四节传媒载体与寓教于情方式一、现代传媒体的类型1.现代印刷载体2.电子载体3.网络载体二、寓教于情的主要方式1.人文精神培养与人文环境创造2.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渗透第五节管理载体与寓教于管理方式一、管理载体的类型1.组织管理2.制度管理3.生活管理二、运用管理载体的要求三、寓教于管的主要方式1.结合、渗透方式2.规范养成方式3.比较、激励方式第十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一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特点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1.网络虚拟性2.网络适用性3.网络综合性第二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具体方式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1.科学性与价值型相结合的方法2.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3.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4.主动传播与引导选择相结合的原则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1.网络信息引擎方式2.网络疏导方式3.网络咨询辅导方式4.网络自我教育方式5.虚拟实践体验方式三、网络异常行为的解决方法第一、网络成瘾的矫正方法1.网络认知行为矫正法2.网络注意力转移法3.网络替代延迟满足法4.网络团体辅导法第二、网络恶搞的引导与规制方法第三、网络欺诈与规制方法第三节网络舆情的掌握与引导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特点第一、网络舆情形成的条件1.社会热点、焦点、敏感议题是网络舆情形成的前提条件2.众多网民参与议题讨论、辩论是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要条件3.网络虚拟空间的自由互动和即时传播是网络舆情形成的重要条件第二、网络舆情的特点1.直接性与客观性2.即时性与突发性3.丰富性与多样性4.互动性与反馈性5.情绪化与偏差性二、网络舆情的掌握方式1.网络舆情前期把握方式2.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方式3.网络舆情分析方式4.网络舆情处理方式三、网络舆情的引导方法1.调控策略2.转化办法(1. 情感感化与信息认同的方法 2.双面说理与促进内化的办法3.行为规范与加强转化的办法)3.网络舆情的引导方式(1.网上引导方式 2.网下引导方式)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第一节预防教育法一、预防教育的重要性1. 预防教育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导性2. 预防教育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3. 预防教育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二、预防教育的具体方法1.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2.明示与暗示3.启示与警示第二节心里疏导与心里危机干预一、心里问题及其疏导二、心理疏导的主要方式1.心理疏导2.交友谈心3.心里危机及其干预第三节思想转化方法一、思想转化法运用的要求1.正确对待,积极引导2.摸清情况对症下药3.耐心等待,持之以恒二、思想转化的具体方式1.情感融化,打开思想转化的通道2.事理说服,提高思想转化的效果3.行为约束,增强思想转化的力度第四节、冲突调解法一、思想与行为冲突的类型及其产生的条件1.思想与行为冲突的基本类型(1.按冲突的形式,分为自我冲突和自我与环境的冲突 2.按冲突的程度,分为一般性冲突和剧烈性冲突 3.按冲突时间,分为暂时冲突、阶段冲突和长期冲突 4.按冲突的原因,分为直接冲突和转移冲突 5.按冲突次内容,分为政治性冲突和非政治性冲突)2.思想与行为冲突产生的条件二、思想与行为冲突调解的具体措施1.调解矛盾,防止激化(1. 瞄准矛盾焦点,及时疏导分流2.针对大众心理,理顺对立情绪3.强化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2.寻求有效方法,妥善处理冲突(1.“热处理”方式 2.“冷处理”方式3.隔离方式4.转移方式5.调解和限制)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方法第一节综合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一、综合教育及综合教育方法二、综合教育的必要性三、综合教育的作用与条件1.形成教育合力2.产生综合教育效果第二节综合教育的主要方式一、主从式综合方式与并列式综合方式主从式综合方式(1.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2.现实方法与虚拟方法的综合)并列综合方式(1.教育与管理的综合 2.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二、协调式综合方式与交替式综合方式三、渗透式综合方式与融合式综合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业务工作过程中带共性的思想问题进行教育2.要以业务活动、业务知识为载体,坚持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有统一的原则实施思想政治教育3.发动业务工作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综合与良性循环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1.思想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二、形成良性循环的综合方式1.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2.抓好教育阶段的衔接与转变3.加强预防教育与反复教育第四篇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评估方法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基本理论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理论分析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机理分析1.输入思想信息2.发出控制信息3.输出反映信息4.处理反馈信息5.控制干扰信息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的基本程序1.信息整合2.方案调整3.实施调整4.调节校正5.总结评估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方法一、信息反馈的作用与要求第一、信息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调控过程中的作用1.检测教育决策的执行,以利修正、调节原决策方案。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圣才出品】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调节方法11.1复习笔记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方法1.信息反馈的作用与要求(1)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的定义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系统输出的全部或一部分信息通过一定的通道返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反馈,就是指教育对象给教育者做出反应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收集实施教育后的反应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表现为接到思想政治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方案后,迅速将执行过程中的反应汇报到教育主管部门,以便其随时进行调整或追踪决策。
(2)信息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信息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向,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决策的全过程中须臾不可缺少信息反馈。
离开信息反馈,就无从知道发现了什么问题,确立的目标是否可行,价值选择是否适当,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无从作决策。
因此,在教育追踪决策之前,必须通过信息反馈,认真研究反馈信息,抓住思想问题,把握思想动向,进行调查研究。
总之,没有信息反馈,就不会有正确的决策。
②监测教育决策的执行,以利修正、调节或追踪决策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正确与否,必须由教育实践来检验。
切忌订出计划,提出方案,就以为完事,就可以取得成效。
必须随时收集关于决策执行情况的反映,及时做出相应的调节。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发现教育对象不理解,应当及时加以解释;当发现决策(如下达的计划或规划)不甚合理,应当及时做局部修正;当实践证明决策失误时,则应当坚决撤销,及时做出新的决策。
③保障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和决策的正确执行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保障系统的协调运行和决策的顺利实施。
当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工作矛盾信息一来,其教育管理部门便能迅速加以疏导并协商一致;当教育者的讲演难以被教育对象接受时,教育者得到信息即可及时改进。
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
2021·03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点问题。
江南大学侯勇教授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基本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深化,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提出多方面的新观点新思路。
本书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是一部具有较大原创性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问题的专著。
一是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问题研究。
本书重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两类前沿问题,一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中的前沿问题,从基本原理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澄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问题;另一方面是选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性与公共化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制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转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等问题。
本书通过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学科建设、话语阐释、组织建制、公共关注、系统建设等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与外部化研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前沿理论的发展。
二是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学术观点。
本书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语义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争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公共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制、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等相关专题的前提澄清、研究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路径提出了新的看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本书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史轨迹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概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现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的建设理路。
三是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视野。
本书以社会为视角,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问题,运用系统论观点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从历史与社会的角度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建制、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整合等主题。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
二、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具有体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选举、任免、 管理制度,保证高校正常运行
☆创立了我国高校教育与管理学科,促进教育与 管理由经验走向科学
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管理体系,在改革开 放新时期形成并不断丰富完善,是我国高校与 西方国家高校区别的根本所在,是高校领导必 须掌握的基本准则
程和说服(用规则、要求)过程
☆教育与教学的区别:教学是教师把知识与技能
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 担任教育工作而不是教学
一、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教育的特性:具有整体性、全面性、育人性、 方向性,育人(取向与规范)是教育之本,因 而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最重要的是教育理 念、教育价值
展创新教育 ☆明确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强化和完善干部任免、监察、审计、问责等一
系列管理制度
二、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2、党的十七大部署文化建设新战略 一是改变文化的“三大组成”:突出精神
文化地位 二是提升精神文化价值“三个表述”:民
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综合国 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家软实力提高
一、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和政治制度的自觉、系统反映;体现和服务于一 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意识形态领域:是社会结构中与经济基础相 适应并竖立其上的“观念上层建筑” 领域,既 有主流意识形态,也有异质、残余、新型意识 形态因素
——意识形态及相关概念的关系: 意识∈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领域
究场、特殊研究方法
一、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4、思政教育在经受不断冲击下显示成效和发展 ☆16号文件下达前:思想道德学、思想现象学、
思想关系学、思想工作学、思想理论教育学、 “两课学”等概念先后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及学 科政治内容的边缘化倾向 ☆在制定16号文件期间,中央领导经过调查研 究,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概念,制止冲击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章节题库(9-12章)【圣才出品】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章节题库(9-12章)【圣才出品】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隐性教育方法一、选择题(单选题)下列那哪一项不是管理载体的类型?()A.组织管理B.生活管理C.人本管理D.制度管理【答案】C【解析】将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由管理的特征、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管理类型有以下几种:①组织管理,组织管理是把组织本身作为对象,从组织要素的变化把握管理的规律性,实现组织运行合理性。
②制度管理,制度管理以其规范性、有序性和程序性,保证单位运转,规范人员行为,形成文化传统,养成良好习惯。
③生活管理,生活管理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指导,生活管理直接决定着人们良好品质的形成、学习工作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环境的优化。
二、名词解释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答: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
2.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答: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指充分利用各种文化氛围与产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文化载体之中,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中,通过文化感染人、教育人,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3.陶冶式教育方法答:陶冶式教育方法,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努力营造一个健康、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陶冶中所包含的身、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
三、简答题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类型。
答: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操作并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发生联系的一种方式和外在表现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类型有:(1)管理载体管理载体,就是通过管理承载教育内容,并运用管理活动、管理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行为,调动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复习笔记及典型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15.1 复习笔记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始终伴随着的是研究、探索和创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课题,迫切需要通过研究、发展理论和方法,提供指导和提高教育水平。
(1)我国社会的开放、快速发展和竞争、创新的推进,要求不断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
(2)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品格,要求教育者不断认识教育对象的实际与特点。
(3)社会科技化与科技社会化要求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
(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加强和深化,要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水平。
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澄清和纠正一些思想偏见和错误认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
(2)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助于增强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能力。
所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提出的要求,仅凭人们的简单操作、盲目碰撞和狭隘经验是无法满足的,要求人们不断学习研究,获得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和环境变动,不断提出新要求,也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都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都寄希望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丰硕成果。
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有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实现科研目的而必须采用的有效研究途径、程序、手段和技巧。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ppt课件
.
13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
5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1、当代社会的客观背景 ——开放环境、信息社会、风险频发交错 ——竞争领域、虚拟领域、多元文化领域交叉 ——竞争压力、信息压力、选择压力交汇 ——三大现实背景、三大复杂领域、三大社会压
力相互渗透,形成了当代社会一系列复杂适应 系统
.
6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隐性模式是指系统中不是用来构成驱使完成其 当前基本任务的那部分系统,行为主体在合法 系统中相互作用时,通过非正式渠道而建立起 另一种网络,作为合法系统影子(故称影子系 统),其主体遵循各自规则,实质上并不执行 系统当下的主要任务 ,从而使系统趋于复杂与 多样
.
3
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
▲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的辩证 ▲坚持一元主导与自主多样发展的准则 ▲流变风险冲击与理性作用发挥的困难 ▲社会竞争取向与理想信念确立的张力
.
4
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
▲实践形态发展与思想教育价值的实现 ▲人的发展便捷与人的发展阻抗的失调 ▲学生主体发展与社会化程度提高模式 ▲社会环境影响与思想教育作用的互动 ▲教育隐性功效与教育显性释放的关联
——具有综合性——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实际 内容、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单一内 容传授与搭配
团支部年度工作总结
2. 提倡向党组织靠拢 本学院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专业。我们团支部积极开展入党培 训系列活动,组织了部里4名还没有 入党的团员,积极参加第78期入党积 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经各团员的坚持 与努力,均获得优异的成绩通过培训, 合格率达到100%。
3.注重同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 我支部多次举办有关心理健康教 育的活动;对于每一位团员的生 活上、思想上的变化都了解细微 ,优秀党员与团员之间相互交流 ,确保每一位团员心理都能健康 发展。
(三) “弘扬中 国精神,实现中国梦” 学术交流报告会
(二)“创新开启时代,跨越 谱写篇章”——中国政党制度VS西 方政党制度学术论坛
活动月实施方案
以人为本
服务大众
祝愿研究生会工作蒸蒸日上!
祝愿百年华农 繁荣昌盛,桃李满堂,更加辉煌!
谢谢观看,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户外拓展——组织学院师生攀登白云山进行户外活动
响应学校活动——研究生篮球联赛
二、工作反思
体育活动表现不够
备份工作不够到 位
团委分工不 够明确以Fra bibliotek为本服务大众
展望
(一)承办校级知识竞赛: 《贯彻“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国梦”》知识竞赛
Big
idea
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 谱写新时代华彩篇章
跟进时代发展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难题修改 郑永廷课件
一、时代与学生特征提出思政教育新要求
——由传统教育个体思维与行为转变为互 由传统教育个体思维与行为转变为互 由传统教育个体思维与行为转变为 动思维与行为,增强组织聚集能力 组织聚集能力, 动思维与行为,增强组织聚集能力,开 发教育资源涌现模式 参阅: 参阅: 霍兰: 隐秩序》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霍兰:《隐秩序》,上海科技出版社 年版
3、教育环境与对象发展变化提出教育新 要求
一、时代与学生特征提出思政教育新要求 适应复杂、 ——教育模式的时代性 教育模式的时代性 适应复杂 多样、 教育模式的时代性——适应复杂、多样、多 变的立体、互动模式, 变的立体、互动模式,改变传统平面模式 ——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时代内容、理论内容、 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时代内容、 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时代内容 理论内容、 实际内容、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 实际内容、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单 一内容传授与搭配 ——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目标、内容、需要、 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目标、 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目标 内容、需要、 个体的多样性决定方式多样性, 个体的多样性决定方式多样性,改变传统单一 说教方式
二、重视思政教育科学决策优化教育资源 1、大学生思政教育科学决策的缘由
——实现战略目标与完成战略任务的需要(面向 实现战略目标与完成战略任务的需要( 实现战略目标与完成战略任务的需要 未来的目标决策) 未来的目标决策) ——应对竞争、复杂、多变、风险的需要(面向 应对竞争、复杂、多变、风险的需要( 应对竞争 现实的宏观决策) 现实的宏观决策) ——适应社会科学化与科学社会化的需要(经验 适应社会科学化与科学社会化的需要( 适应社会科学化与科学社会化的需要 应对向科学决策的转变) 应对向科学决策的转变)
(4)自信性与自悲性相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ppt课件
.
13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
18
一、时代的理性模式与隐性模式 辩证运动过程
☆显性模式是规范行为主体或系统对当前基本任 务的认识并驱使其实现的一系列规则系统 ,主 要执行系统中合法的任务(故称合法系统), 导致行为主体表现为同一、服从与重复的行为
.
19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
26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三是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的“三个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学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5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1、当代社会的客观背景 ——开放环境、信息社会、风险频发交错 ——竞争领域、虚拟领域、多元文化领域交叉 ——竞争压力、信息压力、选择压力交汇 ——三大现实背景、三大复杂领域、三大社会压
力相互渗透,形成了当代社会一系列复杂适应 系统
.
6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3、教育与学研究面临复杂适应系统 ——教育与研究要素的系统结构
.
11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意识形态领域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_郑永廷
4
2007 年 05 月 第 05 期 总第 143 期
本刊专稿
上层建筑职能, 即通过思想( 价值取向) 、政治( 包括 政治目标、原则与法制) 、道德( 规范) 的作用来保证 多 样化大体都 能遵循一 致的方向、规 范 发 展 , 以 维 护社会的安 定与秩序, 推 动社会与 个 体 全 面 、协 调 和可持续发展。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如果脱离了思 想、政治、道德的方向主导与规范, 主体相互之间必 然产生矛盾、发生冲突, 甚至导致社会混乱, 主体的 多样化发展也丧失了条件。相反, 思想、政治、道德 的主导, 离开了主体多样化发展, 就会成为教条、形 式, 甚至成为主体发展的障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涉及的范围广泛, 教育 的内容丰富, 教育的方式多样, 需要研究的领域、问
题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 基础与特长, 确立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同时, 思想 政治教育学科必须明确研究重点, 并组织力量深化 重点研究, 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需要和思 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需要。没有研究重点或重点研 究不能深化,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就会止步不 前, 就会滞后于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青年学 生的迅速成长。
2007 年 05 月 第 05 期 总第 143 期
思想教育研究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本刊专稿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
( 中山大学
郑永廷 社会科学教育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 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 以主导性思想政治教 育和生活化思想政
第二, 个体层面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状 态。所谓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 是指大学生在市 场体制条件下拥有自主权和民主发展条件下拥有 自由性 , 能够独立、自 主和创造性 地 发 展 自 己 主 体 性与个性特点的同时, 必须融入社会的政治、经济、
怀念恩师郑永廷教授
作者: 彭颜红[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F2-F2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摘要:郑永廷教授是我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郑永廷教授历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常务副书记,正局级巡视员.他退休前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的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郑永廷教授2005年1月到广西教育学院作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的学术报告,长期对广西教育学院和《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的发展十分关心.郑永廷教授于2021年7月19日9时20分在广州逝世,我们深表哀悼!本期刊载有关郑永廷教授的纪念文章,以寄托哀思,表示敬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三是强调精神文化建设的“三个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学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趋势性、发展性、探索性
三、前沿理论与实际的混杂 前沿不是边缘 前沿不是沿袭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探索
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
▲时代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坚持面向世界与立足民族发展的辩证 ▲坚持一元主导与自主多样发展的准则 ▲流变风险冲击与理性作用发挥的困难 ▲社会竞争取向与理想信念确立的张力
——以开放视野认识理论教育系统的相关性与复 杂性。霍兰在《隐秩序》一书中强调:“本书 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复 杂性
霍兰:《隐秩序》,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1、解决这一矛盾是当前最突出的难题 ——在社会竞争、科技创新大潮中,物质与科技 发展强劲,价值取向突出,精神与人文受到不 同程度挤压
——思想教育系统也是由大量的按一定规则进行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组成的
动态系统,符合其特征
——CAS系统的核心思想、核心概念、目标向 度可用于思想教育系统与理论研究系统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理论教育系统实际存在显性模式与隐性模式 的辩证运动
CAS系统方法在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中的运用
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即“泰罗制”,偏重
物本管理,蕴涵精神文化不多 ——20世纪初开始,经济的激烈竞争促使资本家 寻求发展条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论, 认为人的文化需要处在需要的最高层次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美国管理上有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人是 “社会人”不是“经济人”的命题,把人际关 系、人的情感等非生产性文化因素在企业发展 中突显出来,形成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开始 注重人本管理
前沿理论与实际问题
▲实践形态发展与思想教育价值的实现
▲人的发展便捷与人的发展阻抗的失调
▲学生主体发展与社会化程度提高模式
▲社会环境影响与思想教育作用的互动
▲教育隐性功效与教育显性释放的关联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1、当代社会的客观背景
——开放环境、信息社会、风险频发交错
——竞争领域、虚拟领域、多元文化领域交叉
人之精神,培养增益吾人之精力);文化学家刘 永佶称为“意识形态”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属性与价值
——本质属性:社会的思想灵魂,人的本质体现 (国家文化为国魂,团体文化为群魂,个体文 化为人魂)
——功能属性:价值取向作用(社会旗帜),精 神动力作用(精神空气),民族凝聚作用(社 会水泥),社会规范作用(行为准则) ——社会属性:民族性,阶级性,社会性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社会形而下层面基础领域影响:既包括社会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多样多重因素影响,
更包“四大压力”的直接影响,还包括学校、社 会 教育影响。在现实客观条件影响下,许多学生重 在直接应对社会压力而倾向功利,忽视适应与转 化压力的主观条件准备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个体与群体:成长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个体与
源涌现模式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5、现代思维实现方式——复杂适应系统方法
——所谓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是指由 大量的按一定规则或模式进行非线性相互作用 的行为主体所组成的动态系统 ——CAS的核心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CAS的核心概念——适应性主体
——CAS的目标向度——探讨CAS的演化过 程、演化性质和演化机理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3、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审视
——理论思维的直线式
——内容选择的平面式
——教育关系的单向式
——精神资源的积累式 ★教育思维模式的转变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体现时代性——适应复杂、多样、多变的立 体、互动模式,改变传统平面模式
——具有综合性——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实际 内容、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改变传统单一内 容传授与搭配
—— 当代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学习型组织理论、 文化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软实力理论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学习型组织理论 1968年美国学者赫钦斯在《学习社会》一书 中 最早提出“学习社会” 概念;1972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编写 《学会生存》一书阐述“学习 化社会”思想 ;1979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研究 报告《学无止境》阐发“社会学习、团体学习” 理念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意识形态领域影响
(主导、多样文化)
←
— —
个体与群体
社会基础领域影响
(社会客观因素与教育活动)
→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理论教育与学科研究结构解读:
★社会形而上层面意识形态领域影响:包括社会 主义意识形态的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等意 识形式的综合作用,也包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封建意识形态残余影响,还包括大众文化、宗 教文化、迷信等影响 在多样思想文化影响下,一方面一些学生已经形 成先入为主观念增添教育难度,另一方面教育 面临多样文化的比较与选择,也影响教育进度
力相互渗透与发展,社会问题与思想难题增多, 实现思维转化的关键是: ☆认识现代社会领域、自然领域、思维领域正处 在常规问题应对与研究向模糊问题(或灰色、
偶发)应对与研究转变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突破传统线性思维局限,拓展非线性思维
☆突破传统个体思维与行为局限,增强群体
思维交汇与组织聚集能力,注重主体互动以及 主体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突破传统时空观念,确立面向未来、心理、生 态、虚拟领域的压缩时空与效率观念,开发资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2001年江泽民第一次提出要在我国“构筑终身 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思想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学习型社会” 写进了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09年《关于加强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与学习型党组织要求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实质:发展活力、动力、凝聚力、 竞争力、批判力、创造力,提高软实力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 世界。 《列宁全集》38卷,228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思维的真理性就是理性思维符合规律性;意识 反映、创造客观世界就是运用理论指导实践
★当代社会客观实际提出了富有时代性理论要求
——开放需要广阔(全局观念)视野;竞争需要 内在动力(理想信念);复杂需要辨别方向 (确立目标);多样需要正确选择(价值判断) 信息需要合理整合(理性思维);创新需要系统 策划(系统思维)
——竞争压力、信息压力、选择压力交汇
——三大现实背景、三大复杂领域、三大社会压 力相互渗透,形成了当代社会一系列复杂适应 系统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2、适应与发展当代社会的理论诉求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 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 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1卷 ,16
——要有多样性——目标、内容、需要、个体的 多样性决定方式多样性,改变传统简单说教理 论
一、时代的理论诉求与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化
——进程的互动性——备课、教育、研究 是真理(书本)、事理(实际)、人理 (对象)、情理(情感)的协调与互动 进程,改变传统线性过程 3、教育与学研究面临复杂适应系统 ——教育与研究要素的系统结构
——理论教育效果受到影响与冲击的主要原因是 价值认识与追求
——精神文化与人文精神发展相对滞后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2、精神文化概念、属性与价值 ★概念:指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形态上的对象化, 表现为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 马克思称之为“精神空气”;毛泽东称之为 “观
念文化”;梁漱溟称为 “精神食粮”(涤畅涵泳 吾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软实力理论
美国学者克莱因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有名的 “国力方程”,把“战略目标”与“国民意志” 作为衡量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学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质性、社会综合程度、 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都视为软力量 英国著名学者罗伯特· 库伯认为:合法性是软实力 的核心要素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4、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势
☆越是竞争激烈领域,越需要精神文化且精神文
化发展越快。革命战争年代激烈的斗争既需要
革命文化,也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文化 ☆在经济领域,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企业文化发 展,其主要体现是管理理论的不断更新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20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在企业采用定额奖惩
1990年美国学者彼得· 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 书中提出 “学习型组织”理论
二、精神文化彰显与人文精神缺失的矛盾 彼得· 圣吉认为,现在全世界在管理上正在酝酿一 个新趋势,这个趋势由全球竞争所带动。在过 去,低廉的天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 键,而传统的管理系统也是被设计来开发这些 资源。然而这样的时代正离我们而去,发挥人 们的创造力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努力的重心。然 而更重要的是,有些领导者与管理者已经开始 深切地体验到,我们一定能找出对策来化解那
群体,一方面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特征,另一
方面也明显反映时代难题 总之:教育与研究要素、结构的现代变化:人们 主体性选择性增强;社会环境(开放、信息环 境)影响加大;市场竞争功利倾向明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