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倒春寒:该区春季低温期长,常受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在作物播种期及苗期影响该区,造成减产。
2.1.4水资源状况
一、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全团有一河、一沟、二泉。
一河:即伊犁河,该河从六十七团北部边缘流经该团,多年平均径流量129亿m3,目前主要是通过扬水和引取察布查尔干渠尾水两种方式加以利用。但由于其水源位置偏低,想扩大扬水范围较困难;察布查尔干渠尾水,目前控制的灌溉面积0.4万亩,由于所处的位置为察布查尔干渠的最下游,供水量极不稳定,近几年实际年引水量仅为200万立方米左右,满足不了所控灌溉面积用水的需求。
1.623
最小
1961年
1.30
1.010
1.240
2.920
4.730
2.820
2.850
5.270
2.500
2.500
1.460
1.070
历年平均
1.148
1.059
1.141
3.050
8.310
10.450
8.050
5.040
2.840
2.840
1.520
1.315
表2-2洪海沟多年平均流量年内分配情况表(P=50%) 单位:m3/s
(3)工程形式及处数
根据现场踏勘及各连队的分布情况,结合水源地确定,供水区共设五处,即团部与四连为一个集中供水区,一连、三连、六连、园艺连各自为一个独立供水区。
根据实际的水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方案比选后确定,团直供水区和三连、六连、园艺连供水区采用地下水,一连采用洪海沟河水。其中,团直区和一连区输水型式为重力输水,其它连队输水型式为井水加压供水方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均
流量
径流量(亿m3)
4-9平
均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
1.12
1.03
1.11
2.97
8.10
10.18
7.84
4.91
2.77
2.03
1.48
1.28
3.74
1.183
6.13
年内分配(%)
2.5
2.3
2.5
6.6
18.1
22.7
17.5
11.0
6.2
4.5
3.3
2.8
一沟:即洪海沟,年均流量3.85m3/s,年均径流量1.214亿m3(与地方共用,东岸引3/8,西岸引5/8)。是六十七团灌区的主要水源。
洪海沟发源于67团南部山区,流域面积为339km2,河长37.6km,河源高程3420m,流域平均高程2416m,河网密集系数为0.49,流向由南向北与伊犁河正交,除特大洪水外,常年无水流汇入伊犁河,据洪海水文站所测资料(1960—1969年)。该沟年均流量为3.85m3/s,年均径流量为1.214亿m3;4-9月平均流量为6.3m3/s,径流量为0.99亿m3,洪水期一般在5-7月,枯水期一般在春季和秋冬季,年内最大日平均流量为55.67m3/s,最小日平均流量为0.83m3/s。该沟径流量各季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正常年份冬季占全年的7.8%,春季占全年的27.9%,夏季占全年的52.4%,秋季占全年的11.9%。灌溉期的4-9月年均径流量占全年的82%,与地方分用,灌溉季节该团分水比例占22.5%,因洪水期部分水无法引有,实际引水量只占可引水量的85%左右。
100百度文库
82.0
洪海沟洪水主要有暴雨型洪水和积雪消融型洪水。其特点是:前者峰顶的持续时间短,峰型呈陡涨陡落型,历时随暴雨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为几个小时;后者峰顶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峰型呈陡涨缓落型,一日一峰有规律,历时的长短随气温变化而定,一般为3-5天。据调查该沟曾在1958年8月12日,在阿帕尔渠龙口附近,洪峰流量达114立方米/秒,历时8天。
1、水质指标: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要求。
2、水量指标:新疆根据分区为一区,满足饮水安全需要的最低水量标准为40L。
3、方便程度指标:供水到户、水表入户或人工取水的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4、保证率指标:饮用水水源的保证率不低于95%。
以上指标为保障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最低限值,上述四项指标有一项低于安全最低限值即视为不达标。根据以上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将六十七团饮水现状分供水达标和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两类进行论述。
1.2
(1)项目总投资及各分单位投资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616.85万元,其中各分区分别为:一连供水区为81.70万元,三连供水区为65.5元,六连供水区为56.70万元,园艺连供水区为47.70万元,团部供水区为353.3万元,四连供水区11.90万元。
(2)资金筹措方案
因农四师六十七团地处边境,团场所处环境恶劣,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条件很差,职工收入水平很低,团场经济势力很薄弱,为国家级贫困团场,自筹能力很弱,鉴于该团的特殊性,饮水安全工程的总投资616.85万元,申请国家投资493.01万元,农民自筹123.84万元。
该沟特征年份及年均月平均流量和P=50%多年平均流量年内分配情况,详见表2-1和2-2:
表2-1洪海沟特征年份及年均月平均流量表
年份
月平均流量m3/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大
1969年
1.359
1.299
1.388
2.640
13.790
16.540
12.69
8.530
3.225
2.725
1.874
据六十七团2003年统计年报,该场有建制单位27个,其中,农业单位12个,工业单位4个,文教卫生行政事业单位4个,商业单位1个,建筑业单位1个,农业服务业单位2个,其它单位1个。
全团总户数2200户,总人口7481人,其中,男性3923人,女性3558人;少数民族人口3090人,占全团总人口的41.3%。从业人员2938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2031人,工业111人,建筑业136人,交通运输业131人,批发零售餐饮业213人。全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438人。
1.项目概况
1.1项目范围及规模
(1)项目建设的地域及行政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及兵水农发[2004]216号文《关于好边境团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代可研)编制工作的通知》,本次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只针对于边境团场的饮水困难地区,本工程为农四师六十七团人畜引水工程建设,行政范围包括六十七团的团部、一连、三连、四连、六连、园艺连等六个单位。
职工年未人数1613人,其中:教育121人,医疗44人,管理人员147人,一线职工1184人,退离休人员1098人。
2.2.2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
全团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46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456万元,第二产业335万元,第三产业847万元。第一产业中,农业产值1957万元,林业212万元,牧业880万元,渔业25万元,服务业382万元。第二产业中,工业产值141万元,建筑业194万元。
2.3.2供水达标状况
全团总人口7481人。2001年至2002年间,累计投资241万元用于解决该团人饮困难现状。其中国债资金3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55万元,扶贫资金50万元。按自来水入户,供水水量、水质和保证率符合饮水安全要求等条件,六十七团人饮供水达标人口为3729人、1032户。该团供水达标人占全团总人口的47.92%。供水达标单位有五连、七连、八连、九连、十连和十一连。其中,2001年人饮解困项目解决了八连、九连、十连等四个单位共2040人饮水问题。新增日供水量71.4m3,总投资96.23万元。五连、九连为各自在本连打井、只供给本连用水的分散供水方式,八连和十连为在八连打井分别供给八连和十连的集中供水方式,水源均为井水。饮水满足人畜饮水安全标准。各连队供水达标情况详见表2-1。
2.1.2地形地貌
六十七团具有伊犁河谷典型的地貌特征,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项目区南部为高山区,山部以北受洪海沟及伊犁河影响形成了三个大的地质段,并形成南、中、北分布格局。
南部为冲积倾斜平原,地层为单一的二元结构,其上部为灰钙土,土层厚度一般在30—80cm之间,下层为巨厚的砂砾石层,含地下水;中部为伊犁河二级阶地,在二级阶地的南缘有一个洪积平原与伊犁河阶地的交互作用区。由于伊犁河为东西方向作用,冲洪积平原为南北作用,因此,在该区形成了地下水隔层,表现为泉水溢出带,泉水溢出后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部分经过二次入渗又转化为地下径流,该段地层结构上部为沙壤—轻壤土,下部为沙层及细砾石层的交互层,北部为伊犁河一级阶地,该区为伊犁地区境内地势最低的一片阶地,由于地势较低,与伊犁河的高差一般在10m以内,同时又受到来自二级阶地的地下径流影响及伊犁河侧渗影响,使该区形成大面积的平坦阶地,地下水位一般在1-3m,在一、二级阶地交汇点有地下水溢出,并形成小规模的沼泽,靠伊犁河一侧则形成部分低沙丘,沙丘高度一般在1-5m范围内,一级阶地由于受到高地下水位的影响,形成了盐化草甸土类,但土壤的盐渍化程度较小,易于改良。
二、地下水资源
该团地下水来源主要以洪海沟渗流和上游灌溉水下渗为主要补给源。草滩区海拔600—675m之间为泉水益出带,水量丰富,埋深1-10 m,矿化度1-10g/L,单井涌水量可达160 m3/h。经调查,该团地下水年自然补给量为2500万m3,可开采量约为2000万m3。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现状单位及人口
(2)项目建设规模及解决的人口
六十七团人畜饮水工程涉及到五个连及1个团部,根据该团2003年统计年报确定,本次拟解决的人口为3716人。
本次设计规模为:团直供水区供水量为2289.98m3/d,其中团部供水量为2027.12m3/d,四连供水量为262.86 m3/d;一连供水区供水量为261.00m3/d;三连供水区供水量为853.6m3/d;六连供水区供水量为317.5m3/d;园艺连供水区供水量为169.2m3/d;本工程总供水量为3891.28 m3/d。
2.基本情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农四师六十七团位于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最西缘。地理坐标:东经80°31′—80°51′,北纬43°17′—43°51′。场部位置在东经80°45′,北纬43°48′。距察布查尔县县城35km,距伊宁市55km,交通较为便利。
该团东西宽1.7—19km,南北长约62km。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70余km;东与察布查尔县的团结、金泉乡为邻;北与六十三团隔伊犁河相望;南抵中天山克特敏山山脊与伊犁州昭苏县相接。
2.1.3气候状况
六十七团气候特点为:降水少,大风多,蒸发强烈,且变幅较大,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热,冬季冷,积雪稳定,属大陆性北温带半荒漠气候。
1、气温
六十七团年平均气温:南部近山区4℃-6℃,溢出带(草滩带)6℃-7℃;团部9.3℃。年季变化9.7℃-8.9℃。元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0℃,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温度-43.2℃,极端最高温度为39.5℃,上述地区≥10℃的年积温分别为2800℃,3200℃,3912℃,由南至北渐增。无霜期130—199天,由北向南逐渐变短。最大冻土层深度为0.9m。
2、降水及蒸发
南部近山区降水量200—350mm,草滩带<170mm,团部154.7mm,旱年只有88mm。作物生长期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全团范围内雨量分布规律是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蒸发量分布规律是由北到南逐渐减少,年蒸发量团部1784.8mm。
3、光热资源
全团范围内南北差异明显,团部年均日照时数2943h,4—10月份生育期日照时数2103h。项目区草滩带年均日照时数为2960h。
2.2.3人均经济指标
2003年该团职均收入5788元,其中,职均工资性收入4500元,庭院经济收入1288元。
2.3饮水工程现状
2.3.1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
2003年,根据兵团指示精神,农四师开展了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工作,该项工作历时近一年,在对各团饮水状况进行充分分析调查的基础上,由伊犁花城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9月完成了《农四师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并上报兵团相关部门。根据兵团农村人饮现状调查成果,参照水利部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将边境团场的饮水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本次评价指标按安全人饮指标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洪海沟为山区河流,坡陡、水急、悬移质水流挟沙力为0.5kg/m3,最大为1.7kg/m3,洪水期15kg左右的卵石经常进入渠道。
二泉,即金因布拉克泉水和拱马扎泉水,前者位于冲积扇下缘泉水溢出带下游,水量稳定,年内变幅不大,年均径流量为220万m3,灌溉期可利用水量为150万m3,目前控制灌溉面积1000亩。后者位于冲积扇顶部,来源于拱马扎沟,灌溉期可利用水量为38.8万m3,目前灌溉近千亩的经济果林。近几年,该泉水水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4、项目区多年平均风速2.5m/s。
5、自然灾害
该团灾害性天气是大风、干热风、冰雹和倒春寒。
(1)大风:该区范围内大风较多,多出现于春秋两季。最大风速可达16m/s,风向西南。年内6级以上大风发生次数在12次左右,对该区早春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干热风及冰雹:干旱年份时有发生,常造成农作物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
2.1.4水资源状况
一、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全团有一河、一沟、二泉。
一河:即伊犁河,该河从六十七团北部边缘流经该团,多年平均径流量129亿m3,目前主要是通过扬水和引取察布查尔干渠尾水两种方式加以利用。但由于其水源位置偏低,想扩大扬水范围较困难;察布查尔干渠尾水,目前控制的灌溉面积0.4万亩,由于所处的位置为察布查尔干渠的最下游,供水量极不稳定,近几年实际年引水量仅为200万立方米左右,满足不了所控灌溉面积用水的需求。
1.623
最小
1961年
1.30
1.010
1.240
2.920
4.730
2.820
2.850
5.270
2.500
2.500
1.460
1.070
历年平均
1.148
1.059
1.141
3.050
8.310
10.450
8.050
5.040
2.840
2.840
1.520
1.315
表2-2洪海沟多年平均流量年内分配情况表(P=50%) 单位:m3/s
(3)工程形式及处数
根据现场踏勘及各连队的分布情况,结合水源地确定,供水区共设五处,即团部与四连为一个集中供水区,一连、三连、六连、园艺连各自为一个独立供水区。
根据实际的水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方案比选后确定,团直供水区和三连、六连、园艺连供水区采用地下水,一连采用洪海沟河水。其中,团直区和一连区输水型式为重力输水,其它连队输水型式为井水加压供水方式。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均
流量
径流量(亿m3)
4-9平
均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
1.12
1.03
1.11
2.97
8.10
10.18
7.84
4.91
2.77
2.03
1.48
1.28
3.74
1.183
6.13
年内分配(%)
2.5
2.3
2.5
6.6
18.1
22.7
17.5
11.0
6.2
4.5
3.3
2.8
一沟:即洪海沟,年均流量3.85m3/s,年均径流量1.214亿m3(与地方共用,东岸引3/8,西岸引5/8)。是六十七团灌区的主要水源。
洪海沟发源于67团南部山区,流域面积为339km2,河长37.6km,河源高程3420m,流域平均高程2416m,河网密集系数为0.49,流向由南向北与伊犁河正交,除特大洪水外,常年无水流汇入伊犁河,据洪海水文站所测资料(1960—1969年)。该沟年均流量为3.85m3/s,年均径流量为1.214亿m3;4-9月平均流量为6.3m3/s,径流量为0.99亿m3,洪水期一般在5-7月,枯水期一般在春季和秋冬季,年内最大日平均流量为55.67m3/s,最小日平均流量为0.83m3/s。该沟径流量各季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正常年份冬季占全年的7.8%,春季占全年的27.9%,夏季占全年的52.4%,秋季占全年的11.9%。灌溉期的4-9月年均径流量占全年的82%,与地方分用,灌溉季节该团分水比例占22.5%,因洪水期部分水无法引有,实际引水量只占可引水量的85%左右。
100百度文库
82.0
洪海沟洪水主要有暴雨型洪水和积雪消融型洪水。其特点是:前者峰顶的持续时间短,峰型呈陡涨陡落型,历时随暴雨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为几个小时;后者峰顶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峰型呈陡涨缓落型,一日一峰有规律,历时的长短随气温变化而定,一般为3-5天。据调查该沟曾在1958年8月12日,在阿帕尔渠龙口附近,洪峰流量达114立方米/秒,历时8天。
1、水质指标: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要求。
2、水量指标:新疆根据分区为一区,满足饮水安全需要的最低水量标准为40L。
3、方便程度指标:供水到户、水表入户或人工取水的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4、保证率指标:饮用水水源的保证率不低于95%。
以上指标为保障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最低限值,上述四项指标有一项低于安全最低限值即视为不达标。根据以上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将六十七团饮水现状分供水达标和存在饮水安全问题两类进行论述。
1.2
(1)项目总投资及各分单位投资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616.85万元,其中各分区分别为:一连供水区为81.70万元,三连供水区为65.5元,六连供水区为56.70万元,园艺连供水区为47.70万元,团部供水区为353.3万元,四连供水区11.90万元。
(2)资金筹措方案
因农四师六十七团地处边境,团场所处环境恶劣,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条件很差,职工收入水平很低,团场经济势力很薄弱,为国家级贫困团场,自筹能力很弱,鉴于该团的特殊性,饮水安全工程的总投资616.85万元,申请国家投资493.01万元,农民自筹123.84万元。
该沟特征年份及年均月平均流量和P=50%多年平均流量年内分配情况,详见表2-1和2-2:
表2-1洪海沟特征年份及年均月平均流量表
年份
月平均流量m3/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大
1969年
1.359
1.299
1.388
2.640
13.790
16.540
12.69
8.530
3.225
2.725
1.874
据六十七团2003年统计年报,该场有建制单位27个,其中,农业单位12个,工业单位4个,文教卫生行政事业单位4个,商业单位1个,建筑业单位1个,农业服务业单位2个,其它单位1个。
全团总户数2200户,总人口7481人,其中,男性3923人,女性3558人;少数民族人口3090人,占全团总人口的41.3%。从业人员2938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2031人,工业111人,建筑业136人,交通运输业131人,批发零售餐饮业213人。全年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438人。
1.项目概况
1.1项目范围及规模
(1)项目建设的地域及行政范围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及兵水农发[2004]216号文《关于好边境团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代可研)编制工作的通知》,本次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只针对于边境团场的饮水困难地区,本工程为农四师六十七团人畜引水工程建设,行政范围包括六十七团的团部、一连、三连、四连、六连、园艺连等六个单位。
职工年未人数1613人,其中:教育121人,医疗44人,管理人员147人,一线职工1184人,退离休人员1098人。
2.2.2经济总量及经济结构
全团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463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456万元,第二产业335万元,第三产业847万元。第一产业中,农业产值1957万元,林业212万元,牧业880万元,渔业25万元,服务业382万元。第二产业中,工业产值141万元,建筑业194万元。
2.3.2供水达标状况
全团总人口7481人。2001年至2002年间,累计投资241万元用于解决该团人饮困难现状。其中国债资金3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55万元,扶贫资金50万元。按自来水入户,供水水量、水质和保证率符合饮水安全要求等条件,六十七团人饮供水达标人口为3729人、1032户。该团供水达标人占全团总人口的47.92%。供水达标单位有五连、七连、八连、九连、十连和十一连。其中,2001年人饮解困项目解决了八连、九连、十连等四个单位共2040人饮水问题。新增日供水量71.4m3,总投资96.23万元。五连、九连为各自在本连打井、只供给本连用水的分散供水方式,八连和十连为在八连打井分别供给八连和十连的集中供水方式,水源均为井水。饮水满足人畜饮水安全标准。各连队供水达标情况详见表2-1。
2.1.2地形地貌
六十七团具有伊犁河谷典型的地貌特征,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项目区南部为高山区,山部以北受洪海沟及伊犁河影响形成了三个大的地质段,并形成南、中、北分布格局。
南部为冲积倾斜平原,地层为单一的二元结构,其上部为灰钙土,土层厚度一般在30—80cm之间,下层为巨厚的砂砾石层,含地下水;中部为伊犁河二级阶地,在二级阶地的南缘有一个洪积平原与伊犁河阶地的交互作用区。由于伊犁河为东西方向作用,冲洪积平原为南北作用,因此,在该区形成了地下水隔层,表现为泉水溢出带,泉水溢出后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部分经过二次入渗又转化为地下径流,该段地层结构上部为沙壤—轻壤土,下部为沙层及细砾石层的交互层,北部为伊犁河一级阶地,该区为伊犁地区境内地势最低的一片阶地,由于地势较低,与伊犁河的高差一般在10m以内,同时又受到来自二级阶地的地下径流影响及伊犁河侧渗影响,使该区形成大面积的平坦阶地,地下水位一般在1-3m,在一、二级阶地交汇点有地下水溢出,并形成小规模的沼泽,靠伊犁河一侧则形成部分低沙丘,沙丘高度一般在1-5m范围内,一级阶地由于受到高地下水位的影响,形成了盐化草甸土类,但土壤的盐渍化程度较小,易于改良。
二、地下水资源
该团地下水来源主要以洪海沟渗流和上游灌溉水下渗为主要补给源。草滩区海拔600—675m之间为泉水益出带,水量丰富,埋深1-10 m,矿化度1-10g/L,单井涌水量可达160 m3/h。经调查,该团地下水年自然补给量为2500万m3,可开采量约为2000万m3。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现状单位及人口
(2)项目建设规模及解决的人口
六十七团人畜饮水工程涉及到五个连及1个团部,根据该团2003年统计年报确定,本次拟解决的人口为3716人。
本次设计规模为:团直供水区供水量为2289.98m3/d,其中团部供水量为2027.12m3/d,四连供水量为262.86 m3/d;一连供水区供水量为261.00m3/d;三连供水区供水量为853.6m3/d;六连供水区供水量为317.5m3/d;园艺连供水区供水量为169.2m3/d;本工程总供水量为3891.28 m3/d。
2.基本情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农四师六十七团位于伊犁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最西缘。地理坐标:东经80°31′—80°51′,北纬43°17′—43°51′。场部位置在东经80°45′,北纬43°48′。距察布查尔县县城35km,距伊宁市55km,交通较为便利。
该团东西宽1.7—19km,南北长约62km。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边境线长达70余km;东与察布查尔县的团结、金泉乡为邻;北与六十三团隔伊犁河相望;南抵中天山克特敏山山脊与伊犁州昭苏县相接。
2.1.3气候状况
六十七团气候特点为:降水少,大风多,蒸发强烈,且变幅较大,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热,冬季冷,积雪稳定,属大陆性北温带半荒漠气候。
1、气温
六十七团年平均气温:南部近山区4℃-6℃,溢出带(草滩带)6℃-7℃;团部9.3℃。年季变化9.7℃-8.9℃。元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0℃,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温度-43.2℃,极端最高温度为39.5℃,上述地区≥10℃的年积温分别为2800℃,3200℃,3912℃,由南至北渐增。无霜期130—199天,由北向南逐渐变短。最大冻土层深度为0.9m。
2、降水及蒸发
南部近山区降水量200—350mm,草滩带<170mm,团部154.7mm,旱年只有88mm。作物生长期年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全团范围内雨量分布规律是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蒸发量分布规律是由北到南逐渐减少,年蒸发量团部1784.8mm。
3、光热资源
全团范围内南北差异明显,团部年均日照时数2943h,4—10月份生育期日照时数2103h。项目区草滩带年均日照时数为2960h。
2.2.3人均经济指标
2003年该团职均收入5788元,其中,职均工资性收入4500元,庭院经济收入1288元。
2.3饮水工程现状
2.3.1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
2003年,根据兵团指示精神,农四师开展了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工作,该项工作历时近一年,在对各团饮水状况进行充分分析调查的基础上,由伊犁花城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9月完成了《农四师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并上报兵团相关部门。根据兵团农村人饮现状调查成果,参照水利部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将边境团场的饮水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本次评价指标按安全人饮指标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洪海沟为山区河流,坡陡、水急、悬移质水流挟沙力为0.5kg/m3,最大为1.7kg/m3,洪水期15kg左右的卵石经常进入渠道。
二泉,即金因布拉克泉水和拱马扎泉水,前者位于冲积扇下缘泉水溢出带下游,水量稳定,年内变幅不大,年均径流量为220万m3,灌溉期可利用水量为150万m3,目前控制灌溉面积1000亩。后者位于冲积扇顶部,来源于拱马扎沟,灌溉期可利用水量为38.8万m3,目前灌溉近千亩的经济果林。近几年,该泉水水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4、项目区多年平均风速2.5m/s。
5、自然灾害
该团灾害性天气是大风、干热风、冰雹和倒春寒。
(1)大风:该区范围内大风较多,多出现于春秋两季。最大风速可达16m/s,风向西南。年内6级以上大风发生次数在12次左右,对该区早春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干热风及冰雹:干旱年份时有发生,常造成农作物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