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

合集下载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那么鉴赏散文的语言该从哪里入手呢?可以从文章的用词、句式、修辞、语气入手感悟并分析。

鉴赏散文的语言1. 词语。

可以先把它分成两类,口语化的和书面语性质的。

看文章中以哪种为主。

一般来说,作者的偏好是比较明显的,他要使文章显得质朴自然,亲切平和就多有意多用口语词,有的为了显得突出生活气息还有意选用一些俗语,引用一些人们的日常对语。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它的语方特点是“质朴自然、平实通俗”。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文章有意多用书面语,喜用成语或那些古雅优美的词汇,它的用语远离日常生活,仿佛是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它有不引用俗语,要引用也多是经过锤炼的诗词名或名言,这种语言特色可以称之为“精工典雅、绚丽优美”。

鉴赏散文的语言2. 句式。

同样我们也把它分成两类,散句与整句。

前者句式不整齐,长短错落,显得灵活多变,几乎和日常对话的句式相同,让人感到好像是随口说出来的。

这种语言可以说是“自然平实”。

如果文中好用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或者虽不是这两种句式,但是句子的长度大致相同,比如喜用四字句,那么这种语言就可说是“典雅精致”。

鉴赏散文的语言3. 修辞。

这里说的当然是积极修辞。

如果文章里面喜欢用比喻、比拟等方法,我们可以说它的主要特点是“形象生动,文辞华丽”。

反之有意避免使用这些方法,甚至故意让文句显得粗俗浅显,我们就可以说它“通俗朴拙”。

如果多用排比、夸张的方法,表达一种激越豪迈之情,我们就可以说它“豪迈奔放”。

鉴赏散文的语言4. 语气。

对一种事特的态度也可以从语气上表现出来。

有的文章热情洋溢,有的却冷嘲热讽,有的委婉含蓄,有的一针见血。

对那种写优美之景或物以抒发喜悦之情的文章或以说它“清新自然”,对丑恶事特的揭露毫不留情,爱憎分明的文章可以说“辛辣犀利”,含而不露,款款道来的文章可以说“含蓄蕴藉”,善用类比,时不时让你会心一笑的文章可以说“幽默睿智”。

以上是大的方向,显然以于一道题目来看,它可以是问的文章中间的一段话,也可以是问的整篇文章。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

散文的特点与鉴赏方法引言:散文是一种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个人感悟、思考和体验的文学形式。

它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以抒发情感、展示思想为目的,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本文将从散文的特点和鉴赏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一、散文的特点:1. 平实自然的语言:散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不拘泥于修辞手法,更注重真实和直接的表达。

2. 真实生活的题材:散文以真实生活为题材,关注日常琐事、人际关系、社会现象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生活的美好和深刻。

3. 主观情感的抒发:散文是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表达作者的情感、思考和感悟。

4. 灵活多样的结构:散文的结构灵活多样,可以是记叙、抒情、议论等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章节划分。

5. 真实性和虚构性的结合:散文常常以真实的事实为基础,但也可以适度虚构,以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二、散文的鉴赏方法:1. 关注情感表达:散文作品中的情感是作者的真实感受,读者可以通过细致品味文字中的情感表达,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

2. 抓住细节描写:散文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读者可以通过细致品味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3. 理解主题思想:散文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核心观点,读者可以通过深入理解文字中的言外之意,领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4. 分析叙述方式:散文作品中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读者可以通过分析叙述方式,如记叙、抒情、议论等,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

5. 对比与联想:散文作品中的对比和联想常常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感悟,读者可以通过对比和联想,拓展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结语: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平实自然的语言和真实生活的题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通过关注情感表达、细节描写、主题思想、叙述方式以及对比与联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散文作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鉴赏散文,提升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鉴赏散文语言的角度及术语.ppt

鉴赏散文语言的角度及术语.ppt

用词的精当 ---以《荷塘月色》第六段为例作简析
• 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自然淡雅, 不事雕琢,但并非随意敷衍。文章的 第六段,在叠音词和动词的使用上就 显示了作者的语言风格。
用词之妙:总体概括,选取一二落笔.
首先是叠音词的使用精当。“远远 近近,高高低低”修饰荷塘四周的树,描 摹出了荷塘四面的树的风姿绰约, 又重重 叠叠;“重重”将荷塘围住,写出了树丛 的环绕的形态,又有层次感;“阴阴”的 树色,写出了树丛的繁盛葱茏,月光下的 依稀朦胧;“隐隐约约”修饰远山,写出 了远山的朦胧素淡。这样写不但形象而且 富有音乐感,有利于表达对荷塘的喜爱。
2.呈现朴素之美。
本文语言不是浮艳华美的套语,而是自然生发, 准确地传达感悟体验,无雕琢之痕,无矫揉
之态,洗尽铅华,让人感受到自然朴素之美。如 “……”,自然地章采用多变的句式,整散结合,语势奔放。 所采用的整句,有对偶句,“……”,有排比句, “……”。这些整句,不单很好地表现了“风”勇 敢
语言风格举隅
1.豪放 2.清新 3.质朴 4.潇洒 5.舒缓 6.活泼
激越----阴柔 明快----沉郁 通俗----华丽 旷达----严谨 平和----急骤 幽默----细腻
婉约 含蓄 典雅 工整 猛烈 隽永
语言特点术语
语言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 语言简洁洗练、简练利落,语言浅显、明白如话、 不加修饰,言简意丰。 语言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词藻华丽, 明快,含蓄蕴藉,委婉,含而不露。 简笔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介绍事物的大概。 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 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 体物入微,穷形尽态(相):描写细致入微、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 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

散文句子赏析办法

散文句子赏析办法

散文句子赏析办法散文,在小学习语文教程中,占有肯定的比例,大多是名家名作。

作为小学习语文教师学会肯定的赏析散文的能力和办法,对于提升自己语文修养水平和语文教学能力,势必不无益处。

下面是我们收拾的散文句子赏析办法,供大家参阅,期望对你有协助!散文句子赏析办法一:意境一致散文贵在乎境。

散文中的意是指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这种感情,需要有所寄托,或借境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

这些可寄托作者情思的景、物、事就是境。

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

小学习语文的课文,有大量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学作品。

老师要抓住这些好文章予以剖析,与学生一起领会文章中那幽深美好的意境。

课本中描写大自然风光,歌颂祖国壮美河山的文章就大量。

如,《桂林上水》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

这些优美的文字画出了桂林山水的奇异美,将大家引入了一副神异的山水画中。

这个时候,大家教导学生要融入这美的意境之中,细细领会那美的语言,美的风光,美的山山水水,美的描写构思,从而使学生引发出一种阅读的情趣。

此外,《海上日出》、《梅雨潭》等作品,也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祖国河山的美好壮丽,融情于物,情景交融,它们是具有很美的意境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深深体味其中的妙处,并融入学生的写作实践中去。

美的作品不但以深邃的意境见长,而且以精美的语言取胜。

尤其散文,语言更是流畅生动,清丽怡人。

或对偶排比,铺陈挥洒;或神驰万里,天上人间;或议论抒情,神情飞荡。

教师要教导学生捕捉文章中进行这些描写的句子和词汇,领会其中的感情,领会其中的妙处。

如:《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吃鱼骨、嚼草根献出生命的形象描写;英勇杀敌,拒不投降而跳悬崖的狼牙山五壮士的高大形象的刻画;为了战争胜利而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形象的描写;日理万机,积劳成疾的周感人的展示,都运用了准确入深的语言进行描写。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说服力强)等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

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例如“。

”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

2、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例如“。

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

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

简述鉴赏散文的方法鉴赏散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抓住“文眼”:散文的“文眼”因文而异,可能是文章中的某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甚至是某一景一物。

通过抓住“文眼”,可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2. 把握线索: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

散文的线索可能包括时间、空间、情感变化等,这些线索将文章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 品味语言: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

在鉴赏时,要注意分析语言的运用,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4. 体会意境:通过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文章所营造的意境,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5. 感受思想情感:散文往往是作者对生活、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鉴赏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

6. 领悟哲理:优秀的散文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通过领悟这些哲理,可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智慧。

7. 了解背景:了解文章的背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等相关信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8. 运用联想和想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文章中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章的美感。

9. 注重表达技巧:鉴赏散文时,要注意分析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理解这些技巧如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0. 反复阅读:对于一些深奥的散文,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入理解。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注意到一些细节,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散文鉴赏,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情感,以及文章所表达的哲理和深层意蕴,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答题角度
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多样的,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答题:
1. 简洁自然:散文的语言追求简洁明了,避免繁复累赘。

它接近口语,表达自然流畅,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轻松。

2. 形象生动:散文语言注重形象性,通过具体、直观的描述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3. 抒情性强:散文往往包含作者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语言充满诗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富有节奏和韵律:散文的语言讲究节奏感和韵律美,通过句子的长短搭配、停顿和重复等手法,形成音乐般的效果。

5. 精炼有力:散文的语言经过精心雕琢,每个词都选得恰到好处,既准确又有力,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6. 含蓄蕴藉:散文的语言往往不直露其意,而是通过暗示、象征等方式,让读者在品味中发现更深层次的意义。

7. 个性化特征:每位散文作者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这种个性化
的特征使得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8. 文化内涵丰富:散文的语言常常融入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增加了文本的文化厚度和教育意义。

在分析散文的语言特色时,可以从上述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深入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语言的运用来构建意境、传达情感、表现主题等。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课件37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课件37张
突出事物某个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 象,以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引起 读者共鸣。
借代 借助这一事物的某一特征来指代事物本身。根据所借事物 和所代事物的不同,可以分为特征代指事物、具体代指抽 象、部分代指整体。
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
③整句与散句交错运用,句式富于变化,有节奏感, 生动活泼,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如何鉴赏散文语言表达艺术?
遣词 造句
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 叠音词、拟声词
句式之美:
长句和短句结合 整句和散句结合
题目:从手法角度赏析下列语段语言特色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 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 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 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 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 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 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 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 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 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 有绘画美;②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 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使 语言具有建筑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 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 密,使人有一气呵成之感

散文鉴赏与欣赏技巧

散文鉴赏与欣赏技巧

散文鉴赏与欣赏技巧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裁形式表达的篇章,旨在传达作者情感、思想和观点。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常常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欣赏。

然而,要真正理解和欣赏散文的内涵,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

本文将介绍散文鉴赏与欣赏的相关技巧和方法。

一、散文的鉴赏方法1. 了解背景和作者:在鉴赏一篇散文之前,了解作者的身份、背景、文学观点等是必要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

2. 品味文学语言:散文是通过语言来传达思想和情感的,因此,我们需要仔细品味其中的文学语言。

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他们在文章中的运用。

3. 分析结构和布局:散文的结构常常是自由松散的,没有固定的章节和段落。

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其布局、段落的逻辑关系和文本之间的联系,来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

4. 寻找主题和情感:散文通常有一个基本的主题,通过描述和叙述来传达对这个主题的思考和情感。

我们需要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文字,找到散文的主题,并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5. 体会细节和意象:散文中常常会有一些细节和意象,这些细节和意象往往能增加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我们要重点体会这些细节和意象,从中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散文的欣赏技巧1. 感受情感共鸣:散文常常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当我们阅读散文时,我们应该尝试理解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2. 倾听内心声音:散文往往涉及一些个人感受和思考,通过文字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声音。

在欣赏散文时,我们应该放下杂思杂念,静心倾听这个内心声音。

3. 想象故事情节:虽然散文通常不像小说那样有严格的情节,但我们可以尝试通过阅读和欣赏散文中的细节和意象,来想象出其中的故事情节。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和作者的意图。

4. 情感共鸣与思考交融:欣赏散文不仅仅是感受作者的情感共鸣,还需要进行思考和自我对话。

通过与散文的对话,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并将其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

写景散文品味语言答题技巧和方法

写景散文品味语言答题技巧和方法

写景散文品味语言答题技巧和方法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写景散文的线索前面已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3、牢记写景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互渗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写景散文中意境的创设,通常有两种主要途径——“以景传神”和“以神驭景”,通过“景”的分析,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邃的哲理。

以景传神的意境需要循景察情。

写景散文意境创设方法之一是以景传神,就是“通过对具体景物的逼真描绘而传达出抒情主体的精神意蕴”,传递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感,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不妨循其景,入其里,察其情,达到鉴赏的目的,获得审美的愉悦。

以神驭景的意境需要追问背景。

散文创设意境方法之二——“以神驭景”,就是“通过对象的底蕴来塑造形神兼备的意象”。

在这种方法下的意境,通常呈现出夸张变形的特点,充满象征意味。

阅读这种散文,我们尤其应该探求散文形象变异的原因,象征的背景,这种鉴赏较之前者那种自然的进入,更着意在有意识的探求。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写景散文中的形象往往是作者自己所亲闻、亲见、亲历的,是作者饱蘸着酣畅淋漓的情感写出来的,那么我们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必然受到作品所饱含着的强烈情绪的感染和熏陶,并激发出丰富的想象。

5、品味散文的语言。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

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散文体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作品,它以自由度很高的写作形式,灵活运用语言和表达技巧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评价和鉴赏散文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欣赏和评价一篇散文。

本文就如何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进行探讨。

一、阅读理解在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

散文中的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我们要仔细阅读散文,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我们要理解散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散文通常有一个主题,它贯穿整篇作品,通过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来展示主题。

我们要通过细读散文,理解作者要传达的中心思想。

其次,我们要关注散文的结构和组织。

散文的结构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我们要理解其中的层次关系和组织结构。

同时,我们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及句子和词语的选择和运用。

最后,我们要抓住散文的语言和修辞手法。

语言是散文的基础,而修辞手法则是散文的提升和美化工具。

我们要仔细品味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理解它们的用意和效果。

二、感受与体验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需要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深入感受和体验作品带给我们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我们要感受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散文是一种情感化的文体,它通过文字的表达来唤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我们要注意散文中所传递的情感,如喜悦、忧伤、怀旧等,感受其中的情感氛围。

其次,我们要在散文中思考和反思。

散文常常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反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

我们要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思考作品中所提出的问题和思考的角度,深化我们对散文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我们要在散文中寻找启示和思考。

优秀的散文常常能够给我们以启示和反思,它们能够唤起我们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

我们要在评价和鉴赏散文的过程中,思考作品对我们个人的启发和思考价值。

三、评价与分析评价和鉴赏一篇散文需要我们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深入挖掘其内涵和艺术价值。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
读好散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整体阅读:在阅读散文时,要注重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路,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不要局限于某个段落或句子,而是要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2. 抓住关键点: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要抓住文章的关键点,如重点段落、关键词语等,这些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线索。

通过抓住关键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 品味语言特点:散文的语言通常优美、精炼、富有感染力,要注意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细节,如修辞手法、语气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4. 思考感悟:在阅读散文时,要善于思考和感悟,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要深入思考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感悟。

通过思考和感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

5. 积累阅读经验:读好散文需要积累阅读经验,多读优秀的散文作品可以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同时,要注意总结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

总之,读好散文需要注重整体阅读、抓住关键点、品味语言特点、思考感悟和积累阅读经验等方面。

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高考阅读之赏析语言类

高考阅读之赏析语言类

高考散文阅读之赏析语言类散文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韵味随着语言的表达自然地散发出来。

因此,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在散文中涉及的面十分广泛。

一、从题材入手赏析思考方向题材方向及特点写人叙事类散文这类散文的叙事成分相对突出一些。

鉴赏此类散文的语言特点,应该从叙事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其典雅庄重、形象幽默、亲切平易等语言特点。

写景状物类散文这类散文,包括游记类散文,描写成分相对突出一些。

鉴赏此类散文的语言特点,应该从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其细腻传神、凝练明净、富有绘画美等语言特点。

议论说理类散文这类散文的议论成分相对突出一些。

鉴赏此类散文的语言特点,应该从议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其幽默诙谐、气势磅礴、严谨平易、精辟畅达、含蓄蕴藉、富有哲理等语言特点。

抒情类散文抒情性比较浓的散文,包括写景抒情散文、叙事抒怀散文、托物言志散文,抒情成分相对突出一些。

鉴赏此类散文的语言特点,应该从抒情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其豪放粗犷或婉约细腻、恣肆华丽或内敛质朴、沉郁舒缓或高昂激越等语言特点。

二、整体语言风格赏析角度三、散文的语言特点及鉴赏角度四、品味语言艺术“4角度”1.词语使用角度。

主要是看所用的词语都是什么类型的词语,如叠词、俗语或成语、文言词语等。

2.句式使用角度。

语言是通过一定的句式来呈现的,那么从句式上,先要明确该句是长句还是短句,是整句还是散句,是反问句、祈使句,还是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

3.修辞手法角度。

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一定要指出用的是何种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表达方式角度。

叙述性语言具有概括性、具体性、蕴涵感情色彩的特点,描写性语言具有描绘性、形象性、寓意性、富有感染力的特点,议论性语言具有简明、概括、翔实、合乎逻辑的特点,抒情性语言具有主观色彩强烈、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考向1 分析词语的作用。

[答题技巧]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注意以下几个角度:(1)联系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2)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在结构上的作用;(3)联系表现手法,分析词语所刻画的事物的特点;(4)联系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散文语言鉴赏方法

散文语言鉴赏方法

散文语言鉴赏方法散文是一种以散章为基本形式的文学作品,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展示思想、抒发感受。

散文语言的鉴赏是指对散文作品的语言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其表达手法、修辞技巧以及语言自身的美感。

下面将为您介绍散文语言鉴赏的方法。

首先,要注重散文的情感表达。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强调情感的真实和独特性。

在阅读散文过程中,要仔细体味散文所传递出的情感,包括作者的情感和读者的情感共鸣。

要注意挖掘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符号、意象和隐喻,通过对语言的细致分析体验其中的情感共鸣。

其次,要关注散文的叙事手法。

散文通过叙述来呈现故事,要关注作者在叙述中所使用的语言技巧。

可以从叙述角度、时间顺序、事件安排等方面分析分析作者在叙述中的意图和目的。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描写细节的分析来理解散文的叙事方式,包括特殊符号的使用、情节衔接的手法等,以解读并欣赏作者的叙述风格。

第三,要重视散文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在散文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丰富语言表达的作用。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通过对散文中修辞手法的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要关注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和语言效果的转化。

此外,还应当关注散文的意象与隐喻。

散文作品中的意象与隐喻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也是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

要通过对散文作品中的意象和隐喻的分析,揭示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要关注意象的鲜明性、象征性以及隐喻的含义和引申。

最后,要注意散文的语言美感。

散文语言的鉴赏不仅仅是对语言表达的分析,更要体会其中的美感。

要通过对散文作品的语言感受,从而体会语言所带来的审美乐趣。

散文作品的语言美感是视觉、听觉和心灵的统一,通过对语言的欣赏和感受,可以深入体会到作者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感受。

总之,散文语言的鉴赏需要从情感表达、叙事手法、修辞手法、意象与隐喻以及语言美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欣赏。

通过对散文语言的深入理解和鉴赏,可以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美感,从而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散文的欣赏技巧

散文的欣赏技巧

散文的欣赏技巧
散文的欣赏技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把握主题和情感:散文通常是作者情感、思想、体验的直接表达。

在欣赏散文时,要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

要注意散文中哪些部分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哪些部分则间接地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注意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散文常常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欣赏散文时,要注意这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的运用,如何有效地传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感受。

3. 品味语言:散文的语言通常是自由、灵活的,而且常常富有诗意和哲理。

在欣赏散文时,要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力,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要注意散文中哪些语言是形象的、生动的,哪些语言是抽象的、哲理的。

4. 关注结构和逻辑:散文的结构通常是灵活的,但也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在欣赏散文时,要注意作品的结构和逻辑关系,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结构来安排情节和表现情感。

要注意散文中哪些部分是重点,哪些部分是次要的,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呼应。

5. 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散文常常留有空白和余韵,需要读者发挥联想和想象力来填补这些空白。

在欣赏散文时,要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将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体验和理解。

要注意散文中哪些部分可以激发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哪些部分则需要自己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走进了散文。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赏析散文语言的重要性。

赏析散文语言,自然涉及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这也是在读懂散文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对此的明确要求,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也就成为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

答题思路①记牢知识,明确具体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技巧及其作用,具体内容如下:③重点分析鉴赏在表达情感、主题等方面的效果(作用)。

④组织答案,注意条理性,分点阐述。

常见语言风格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练简洁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华丽典雅幽默讽刺整散结合音韵和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字的故乡故乡是一篇干脆的散文。

故乡里最长最长的一个字是等,最深最深的一个字也是等。

等太阳爬上树梢,等月亮落到水里。

等油菜开了花,等稻子抽了穗。

等黑发染成白发,等背脊弯成弓犁。

你看,八太婆不还在村口那棵树下等吗?一棵小小的桃树等成枝繁叶茂的一棵老树。

八太婆被抓了“壮丁”的崽还没有回来。

有人劝她,不要等了。

她说:“等!等着等着就回来了。

我常常看见村口的路尽头,有木娃欢蹦乱跳的身影……”有人替八太婆伤心,要是真等不着呢?八太婆先是一怔,继而喃喃自语:“等,就一定等得到!等过了,也算等到了。

”等到了,是一种胜利和满足;等过了,是一种踏实和美丽。

等,不单单是等一个人,不仅仅是等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用整个心在等。

心与心的等待,超越时空,超越语言,比什么都重要。

故乡里最美最美的一个字是怀,最暖最暖的一个字也是怀。

高兴了,汉子们就开怀大笑,在火塘边,大碗大碗地喝着苞谷烧,咬着猪头肉。

嫌不过瘾,干脆伸出手去抓,肉肥汪着哩,也把手弄肥滑了,晶亮晶亮地流着油,脑门上的汗一线一线地,从满脸的黑土地上流下来。

火塘里的火,旺旺地,开怀地呼呼呼地笑。

就是有个鸡零狗碎的事,乡里乡亲谁也不放在心上,袒露胸怀,总是检讨自家的不是。

散文的语言特点及鉴赏价值

散文的语言特点及鉴赏价值

散文的语言特点及鉴赏价值
散文的语言特点:散中见整,清新自然。

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至于它的鉴赏价值无论是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

它通过对某个人物某件事清的叙述,对某种风物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某种思想,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启迪,使之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共鸣,或感情上激起激烈的震荡。

有的思想比较集中,情感比咬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讳,这就要抓住中心、抓住立意。

所以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必须清理作品品的材料。

诸如生活画面、场景、人物、事件、风物等,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作者感受不断深化的脉络,进而揣摩作品的立意和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鉴赏散文的语言
当要求我们鉴赏散文的语言的时候,显然是问这篇文章或这个语段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即它的与一般的文章或其它语段的不同之处,所以你要寻找的是它的特色,它的个性化的语言属性。

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回答什么“自然流畅,形象生动”显然是不得要领,因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这些特点。

这正如问你一首古典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什么,你“对偶”一样。

因为几乎所有的古典诗歌都用了这种方法,你这样回答并没有指出它的独特性,等于没说。

虽然有些复习题甚至考试题也有这种答案,但显然那是很“二”的人出的题,你可千万别被误导了。

那么鉴赏散文的语言该从哪里入手呢?能够从文章的用词、句式、修辞、语气入手感悟并分析。

1.词语。

能够先把它分成两类,口语化的和书面语性质的。

看文章中以哪种
为主。

一般来说,作者的偏好是比较明显的,他要使文章显得质朴自然,亲切平和就多有意多用口语词,有的为了显得突出生活气息还有意选用一些俗语,引用一些人们的日常对语。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能够说它的语方特点是“质朴自然、平实通俗”。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文章有意多用书面语,喜用成语或那些古雅优美的词汇,它的用语远离日常生活,仿佛是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它有不引用俗语,要引用也多是经过锤炼的诗词名或名言,这种语言特色能够称之为“精工典雅、绚丽优美”。

2.句式。

同样我们也把它分成两类,散句与整句。

前者句式不整齐,长短错
落,显得灵活多变,几乎和日常对话的句式相同,让人感到好像是随口说出来的。

这种语言能够说是“自然平实”。

如果文中好用整齐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或者虽不是这两种句式,但是句子的长度大致相同,比如喜用四字句,那么这种语言就可说是“典雅精致”。

3.修辞。

这里说的当然是积极修辞。

如果文章里面喜欢用比喻、比拟等方法,
我们能够说它的主要特点是“形象生动,文辞华丽”。

反之有意避免使用这些方法,甚至故意让文句显得粗俗浅显,我们就能够说它“通俗朴拙”。

如果多用排比、夸张的方法,表达一种激越豪迈之情,我们就能够说它“豪迈奔放”。

4.语气。

对一种事特的态度也能够从语气上表现出来。

有的文章热情洋溢,
有的却冷嘲热讽,有的委婉含蓄,有的一针见血。

对那种写优美之景或物以抒发喜悦之情的文章或以说它“清新自然”,对丑恶事特的揭露毫不留情,爱憎分明的文章能够说“辛辣犀利”,含而不露,款款道来的文章能够说“含蓄蕴藉”,善用类比,时不时让你会心一笑的文章能够说“幽默睿智”。

以上是大的方向,显然以于一道题目来看,它能够是问的文章中间的一段话,也能够是问的整篇文章。

这是我们回答问题就要有所区了。

一般来说,前者要求我们从词句和修辞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回答是要指出它在这些方面的特点,如用叠
词,用不整句,用顶真等方法,然后要分析它写的是什么内容,采用这种语言起到了什么效果。

如果是就全文来谈语言特点,一般是要求我们从风格化的角度来回答。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以下这些。

1.平实质朴。

这种文章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显得亲切而平易近人。

它的语
言以口语化为特征,喜欢用一些俗语以使文常充满生活气息,不刻意追求文彩,也不喜欢用整句的比喻等修辞方法。

这种文章周作人的散文能够说达到这炉炎纯清的境界。

高中课文能够《胡同文化》为代表。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这个段你看他用“豆腐”作喻体,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东去!”“西去!”等是那样亲切然。

又如这个段: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

我们都很生气,怎么能够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是不是让你忍俊不禁,仿佛看到了亲京的日常生活?
2.精致典雅。

这种风格可看成与前一种相反,这不是让你进入日常生活而是要
让你远离日常生活,要带你走入理想的境界。

所以它多用美好的字眼,对一个事物也常常是不厌其烦地渲染。

这喜欢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尤其好用比喻、排比、拟人、对偶,它有意避免俗语采用所谓雅致的语词。

这种风格能够用《我的空中楼阁》作代表。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同样是用比喻,它的喻体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到的了,而所描绘的小屋也不再是常见的房子而变成了一种理想的境界,最后三句比喻连用构成博喻,化静为动让人联想无穷。

3.幽默风趣。

它常常在平中见奇,对平凡一人或事加以引申类比,得出一个出
人意表的结论,让人会心一笑。

这种文章在中学课文中较少,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可作代表。

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能够分作两类。

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予保护;我们能够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尊严。

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点,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还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

这两种态度是到处看得见的。

譬如一个近三十的女人,对于十八九岁女孩子的相貌,还肯说好,对于二十三四岁的少女们,就批判得不留情面了。

所以小孩子总能讨大人的喜欢,而大孩子跟小孩子之间就免不了时常冲突。

一切人事上的关系,只要涉到年辈资格先后的,全证明了这个分析的准确。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

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

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

所以我们反是我们祖父的老辈,上古三代反不如现代的悠久古老。

这样,我们的信而好古的态度,便发生了新意义。

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仅仅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

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了古代进步。

这段语从人们对孩子的评论入手经过类比推论最后引申出来人们信而好古是为了显示比古人进步的结论突破了我们常规思维,你又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对人们这种常见的弱点的提示是不是让你开心一笑呢?
4.凝练传神。

作者特别注意使用最准确鲜明的动词和形容词,好多时候要突破
词语的常规用法,变成词类活用。

如《拿来主义》中的: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6),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3〕,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来说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能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仅仅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4〕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仅仅给与,不想取得。

不过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充足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