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 教案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3c74d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3.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柳叶儿》。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准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柳叶儿》。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含义。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准确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写作手法进行实际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课文所描述的美好景色和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或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情感表达。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讨论。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各自的分析成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4dc4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柳叶儿》的基本内容,掌握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深入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应用。
2.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和解读。
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课文《柳叶儿》的文本。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4.2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使用。
4.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或情节。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分享。
4.4 口语表达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
5.2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展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的学习进步。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互动: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积极性。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6.2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bbe84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9.png)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柳叶儿》。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柳叶儿”、“春风”、“嫩绿”等。
(3)掌握课文中描述柳叶儿生长过程的句子和段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通过写作和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生命成长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柳叶儿》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理解。
3. 课文描述柳叶儿生长过程的句子和段落的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柳叶儿》。
(2)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和描述柳叶儿生长过程的句子和段落。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描述柳叶儿生长过程的句子和段落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柳叶儿》的文本和图片。
2. 准备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 准备分组讨论和合作的活动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柳叶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柳叶儿的了解和经验。
2. 课文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柳叶儿》。
(2)学生自主朗读并背诵课文。
3. 生词和短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
(2)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巩固生词和短语。
4. 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描述柳叶儿生长过程的句子和段落。
(2)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分析和描述柳叶儿生长过程。
5. 总结与作业:(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学生完成作业,包括书写柳叶儿的生长过程和运用生词短语的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合作活动的积极性。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65661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3.png)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柳叶儿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柳叶儿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柳叶儿的生长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植物的意识。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到的亲情的美好,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柳叶儿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柳叶儿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原文及翻译。
(2)生字词列表。
(3)柳叶儿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4)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生字词,掌握字词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柳叶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柳叶儿的了解。
(3)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齐读课文,强化记忆。
3. 探讨课文内容(1)分组讨论:课文描绘了柳叶儿的哪些特点?(2)小组汇报:总结柳叶儿的特点。
(3)教师点评,总结提升。
4.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补充,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结合课文所学,进行思考。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柳叶儿的诗歌、故事等,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眼中的柳叶儿”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08775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e.png)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体验作者的情感。
(3)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食物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对困难和逆境的积极面对、勇敢克服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体验作者的情感。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等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柳叶儿的了解,如柳叶儿的特点、生长环境等。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柳叶儿》,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主题。
5. 情感体验:(1)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等方法,体验作者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同学交流心得。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类似的短篇故事。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柳叶儿的诗歌、歌曲等资料,进行欣赏和分享。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f31d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9.png)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柳叶儿》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教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的朗读与情感体验。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学会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谈论对植物的喜爱。
b. 引入课文《柳叶儿》,谈论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b.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c.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享感悟。
3. 朗读训练a.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与情感的传达。
b.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进行展示,学生互相学习。
4. 情感体验a.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保护。
b. 学生分享生活中珍惜自然资源的具体行动。
5.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教案框架,具体实施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案内容要符合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拓展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学生去观察柳树,让学生亲身体验柳叶儿的美丽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邀请一位环保专家来课堂,为学生讲解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七、课堂互动1.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你觉得柳叶儿为什么这么美丽?”“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2.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柳叶儿和生态环境的对话,通过表演来展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b3ab1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a.png)
柳叶儿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柳叶儿》这篇课文,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柳叶儿的生长过程以及其美丽的姿态。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教学难点:描绘柳叶儿的美丽姿态,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柳叶儿》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柳叶儿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教师出示柳叶儿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
1.2 学生分享对柳叶儿的了解和印象。
1.3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柳叶儿》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 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知识3.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3.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词义,巩固学生记忆。
4. 学生齐读课文,理解内容4.1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课文a. 课文描绘了柳叶儿的哪些特点?b. 你觉得柳叶儿的美丽姿态是怎样的?c. 课文中的作者对柳叶儿有什么感情?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6.2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柳叶儿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柳叶儿的生长过程和美丽姿态。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柳叶儿》的教学设计
![《柳叶儿》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03dd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8.png)
《柳叶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柳叶儿》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故事背后的寓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2.学生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本《柳叶儿》,多媒体设备,课件。
2.相关图片、音频等素材。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引入话题:先给学生看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里面的场景和人物。
2.师生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插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Step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同时放映幻灯片展示生词和词语,引导学生跟读,并对生词进行解释。
2.教师再次朗读全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述说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3.学生合作讨论,小组展示自己的理解。
Step 3 深入探究1.阅读理解:学生个人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然后与小组成员互核答案,最后与全班讨论。
题目例:(1)课文中的“柳叶儿”是一个什么角色?她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是怎样的?(2)课文中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你是如何理解的?2.语言运用: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所学句型和词汇,创作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情节。
Step 4 欣赏与评价1.学生观看与课文相关的音频或视频,加深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2.学生欣赏名家对《柳叶儿》的评价,并就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发表看法。
五、巩固与拓展1.巩固:学生用自己的话重新讲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拓展:学生在家中阅读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七、板书设计:书名:《柳叶儿》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小组合作、个人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2540e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e.png)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柳叶儿》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柳叶儿的传说。
课文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柳叶儿的形态、生长过程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寓意。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柳树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柳树的特点及柳叶儿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柳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柳树的特点及柳叶儿的寓意。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柳叶儿寓意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柳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柳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对柳树的印象,引出课文《柳叶儿》。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
(2)讨论柳叶儿的寓意,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1c6eb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2.png)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课程的思考。
1.1.1 细节说明:通过展示柳叶儿的图片,让学生对柳叶儿有直观的认识。
1.1.2 细节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柳叶儿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1.1.3 细节说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柳叶儿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点讲解2.1 柳叶儿的形态特征2.1.1 细节说明:讲解柳叶儿的形状、颜色和大小等形态特征。
2.1.2 细节说明: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柳叶儿的形态特征。
2.1.3 细节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柳叶儿的形态特征对其生长环境的影响。
2.2 柳叶儿的生长环境2.2.1 细节说明:讲解柳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学生了解柳叶儿的生长环境。
2.2.2 细节说明:通过实地观察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柳叶儿的生长环境。
2.2.3 细节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柳叶儿的生长环境对其形态特征的影响。
2.3 柳叶儿的利用价值2.3.1 细节说明:讲解柳叶儿的食用、药用和观赏等利用价值。
2.3.2 细节说明: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柳叶儿的利用价值。
2.3.3 细节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柳叶儿的利用价值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3.1 学习柳叶儿的形态特征3.1.1 细节说明:通过观察柳叶儿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柳叶儿的形态特征。
3.1.2 细节说明:让学生通过触摸柳叶儿,感受其质地和形状。
3.1.3 细节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柳叶儿的形态特征对其生长环境的影响。
3.2 学习柳叶儿的生长环境3.2.1 细节说明:通过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柳叶儿的生长环境。
3.2.2 细节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柳叶儿的生长条件。
3.3 学习柳叶儿的利用价值3.3.1 细节说明: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柳叶儿的利用价值。
3.3.2 细节说明: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柳叶儿的利用价值。
3.3.3 细节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柳叶儿的利用价值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柳叶儿教学设计
![柳叶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dd8e2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2.png)
柳叶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如“捋”“逞能”“飕飕”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苦与乐。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懂得忆苦思甜。
(2)培养学生在困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柳叶儿”所承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苦与乐,并能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这种特殊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柳叶的图片,提问学生:看到柳叶,你们会想到什么?(2)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入课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柳叶儿》,作者宋学孟与柳叶儿有着一段特殊的故事。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易错字词。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柳叶儿写了哪些内容?3、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找出文中描写柳叶儿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特点。
(2)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柳叶儿?(3)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如“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因为我总是能第一个抢上柳叶儿”,分析其中“乐”和“抢”字的表达效果。
4、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时吃柳叶儿的经历是苦还是乐?(2)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苦与乐,体会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
5、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童年的趣事,与作者的童年进行对比。
柳叶儿教案
![柳叶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8844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4.png)
柳叶儿教案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柳叶儿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柳叶儿教案(一)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柳叶儿的“苦中带涩”,在孩子看来却很“乐”。
2.理解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
3.能在理解的情况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人人都说孩提时代是最快乐,最开心的时代.你有哪些快乐开心的事情可以和大家分享呢?(学生介绍)同学们的经历都让人印象深刻,同时,现在回忆起来依然让人觉得快乐开心.而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学习<柳叶儿>,在那里,让作者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现在回忆起来确实“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二)新课1 首先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读一读这些生词.捋( ) 噌噌地( ) 兀地( ) 嚼( ) 逞能( )天蒙蒙亮( ) 飕飕( ) 攥着( )(请学生开小火车)2 看来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到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我相信同学们一定学得很认真.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我发现同学们读得特别专注,接下来请以小小组为单位,分享你们的理解,并完善你们的答案,时间3分钟.(学生讨论交流)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的脸色已经让人觉得大家是胸有成竹了,那么,让我们一起仔细聆听吧.(学生发言)课文描写了童年时代,我在严重的饥荒岁月,上树爬高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3 同学们, 作者对柳叶儿抢得这么开心,吃得这么开心,我想:柳叶儿一定很甜吧.我这里有几片柳叶儿,想请同学们来尝一尝,到底是什么味道.(设计学生有舔叶片的有嚼着吃的……)到底什么味道?你能告诉大家吗?(应该不甜,是苦的或者是涩的)既然柳叶儿是又苦又涩的,为什么作者还抢得这么开心,吃得这么快乐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思考.学生一:因为“大人们只能抢低处的,高处的,大人没办法,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所以,他是乐自己能显示上树爬高的本领.学生二:文中写道:“猴一样‘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点,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让上越是嚷着危险的那根枝上去”,“还要抱住树枝,哗哗地摇,摇地我自己的身子随着数值弹过来,摆过去”,可见,我的上树本领确实很高.“得意洋洋” 挨了打“心里美滋滋的”,能体会出我显示了爬高的本领以后的乐趣.学生三:文中说:“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从侧面告诉我们当时的饥荒之严重:就这样的东西,其他人也不能吃饱.“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鼓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是写我贪吃和数量之多,同时表达出在当时的特殊年代,能够吃饱柳叶儿包子的乐趣.学生四:因为柳叶儿救过我的命,所以,我对柳叶儿有着特殊的感情.儿时的记忆才会那么地清晰.……4 “我”小时侯觉得美味的东西,在“我”长大之后,味道变成了“味苦,微涩”,是不是“我”把原来的想法推翻了呢?学生:事实上,柳叶儿就是苦涩的.这是它原本的味道,味道没有变过.作者并没有推翻自己的想法。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ed7aa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5.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通过描述柳叶儿的生长过程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阅读课文《柳叶儿》,理解文章主旨。
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能正确运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步: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感悟。
第三步: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思路。
第四步:学习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描述柳叶儿的生长过程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进行评估。
评价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默写和练习进行评估。
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作文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估。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使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解析。
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图片和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5.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观察柳树的成长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如写一篇关于柳叶儿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第六章:教学活动与互动6.1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柳叶儿的教学教案
![柳叶儿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f784b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b.png)
柳叶儿的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柳叶儿》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课文简介《柳叶儿》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对柳叶儿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诗歌背景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2.2 诗歌结构分析《柳叶儿》的诗歌结构,讲解诗句的排列、韵律和节奏,使学生能够欣赏诗歌的美感。
2.3 词语解析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阅读理解3.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写作练习4.1 写作话题以“春天的景色”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4.2 作文批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章:课堂活动5.1 诗歌表演学生分组选择诗歌中的片段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2 诗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第六章:综合讨论6.1 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对《柳叶儿》的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诗歌中表达的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
6.2 课文拓展通过相关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中关于春天和柳树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七章:艺术创作7.1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柳叶儿》的内容,创作一幅春天的画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7.2 作品展示组织一个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第八章:语文素养提升8.1 诗歌背诵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背诵《柳叶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记忆力。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柳叶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4d6a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理解课文的大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柳叶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课文中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其他文学作品,探讨课文中的写作特色和风格。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柳叶儿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注重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写作技巧。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Resources:1. 课文文本《柳叶儿》。
《柳叶儿》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柳叶美术教案
![《柳叶儿》的教案设计及反思 柳叶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5b5c0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5.png)
柳叶儿的教案设计及反思柳叶美术教案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模仿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对色彩和绘画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教学准备•PPT演示稿•色彩笔、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水杯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橡皮擦、调色盘、水盒等绘画辅助工具。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柳叶的画作,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观察与模仿(15分钟)•让学生仔细观察柳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并向学生展示大自然中的柳叶图片。
•要求学生用铅笔先画出柳叶的轮廓,然后再用绘画工具涂上柳叶的颜色。
•引导学生注意到柳叶的细节,如叶脉、边缘纹路等,并鼓励他们用绘画工具模仿。
步骤三:创作(3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绘画工具和颜料创作属于自己的柳叶作品。
•鼓励学生多次尝试不同的角度、色彩和纹理的搭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步骤四: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同学进行品评和分享。
•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理解能力。
步骤五:总结与归纳(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柳叶的形态特征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绘画技巧和色彩运用方法。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模仿柳叶时的专注度和耐心。
•观察学生在创作柳叶作品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评价学生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的表现和互动能力。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柳叶的教案设计,让学生在观察和模仿中培养对自然界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并通过创作柳叶作品提高他们对色彩和绘画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整个教案设计的过程较为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首先,教学准备方面,我提前准备了绘画工具和材料,但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学生的作品数量较多,时间较紧,导致无法展示每个学生的作品。
下次教学中可以提前安排好展示和分享的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a3ad0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f.png)
2024年《柳叶儿》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柳叶儿》的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对《柳叶儿》故事情节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比喻句子的理解。
2. 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柳叶儿的兴趣,进而导入《柳叶儿》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掌握,对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
3.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解释比喻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作者对柳叶儿的喜爱之情,以及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并对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6.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书写一篇关于柳叶儿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柳叶儿》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作文,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进行柳叶儿的观察,了解柳叶儿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增强对自然的热爱。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柳叶儿》文本。
2. 图片:柳叶儿的图片。
3. 视频:关于柳叶儿的科普视频。
九、教学时间安排:1. 课堂讲解:40分钟。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8eb7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7.png)
苏教版《柳叶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柳叶儿》。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柳叶儿》。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
2. 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柳叶儿》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自然景观,引发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2)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柳叶儿》。
(2)教师辅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讲解和示范。
5.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想象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感受人物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柳叶儿》。
(2)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大自然景观。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如《大自然的启示》、《环保的力量》等,以拓宽视野,增强对环保的认识。
《柳叶儿》教学设计五篇
![《柳叶儿》教学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21a19cec3a87c24028c443.png)
正德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柳叶儿》第一课时等第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组长签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1、识记字词2、从理解“苦”与“乐”来让学生感念生活。
3、结合课文的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2学习难点:3、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二、加拼音或者写出汉字luō()下来zuàn()干微sè()凉sōu sōu ()chěng()能一茬()噌噌()勒紧()兀()地三、读课文回答问题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2、作者围绕“柳叶儿”写了哪些内容?(试在“柳叶儿”前面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
)2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容易吗?柳叶儿好吃吗?什么味道?为什么吃呢?“我”对柳叶儿的感情是怎样的四、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小组探讨:抢柳叶儿本是一件极苦的事,童年的“我”为什么感到快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快乐的?六、小组合作:1.找优美语段、2.读优美语3.品优美语段你可以试着这样说:我最喜欢文中的……,因为它……我觉得文中的……词用得好,好在……《柳叶儿》简案教者:古井中学周继伟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文中“乐”、“苦中带涩”的情感内涵。
3、学会珍惜今天的幸福的生活。
二、教学过程1、每日一诗,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欣赏(四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每日一诗”《咏柳》,有请他们上场。
(展示《咏柳》诗课件,配古筝乐曲。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宋学孟写的《柳叶儿》。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刚才四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展现了他们良好的朗读水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一段本课的朗读录音。
(播放课文录音)任务: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用“___柳叶儿”(在横线上加一个动词)的形式为文章列出小标题。
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儿3、在听读过程中圈划出这些字词,注意读音捋下来勒紧兀地攥干一茬凉飕飕噌噌微涩逞能3、展示柳树美景图片,引出课文中写景句子明确:(1)美----第11小节,“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叶儿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本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认知目标:品读文中的精彩语句,并体会从中饱含的感情。
3、能力目标:能与其他类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体会“乐”和“苦中带涩”的思想感情的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
2、难点:生动细致的描写景物和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1、向长辈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
2、摘抄“咏柳”的诗句。
3、初步赏析文中生动的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口头描绘一下你所能想象到的艰苦的生活。
提示:可从衣食住行角度来讲。
如捋槐树叶、吃地瓜叶子、榆树皮、抠树皮、挖野菜、草根充饥……当然,也有人吃柳树叶子来填饱肚子。
出示几枝柳条。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柳叶,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一下它吗?提示:学生具体描绘: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3、柳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南方北方,山谷河畔,田间地头,到处都可见柳的身影。
文人墨客们对柳“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是传诵千古的咏柳佳作,描写了春柳婀娜多姿的形态。
请从你的积累中回忆写柳的诗句。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嚼jiáo 涩sè瓜秧yāng 咔嚓kāchā 捋luō 逞能chěng 噌噌cēng 甩shuǎi蒙蒙亮mēng 咯嘣嘣bēng 勒紧lēi 飕飕sōu 兀地wù痴chī 攥干zuàn 剁碎duò茬chá(2)多音字:嚼(大吃大jiáo,咀jué) 蒙(mēng头转向, 启méng ,měng古)勒(lēi紧悬崖lè马)(3)解释词语:捋:用手握住条状物向另一端滑动。
兀地:突然舒展:不卷缩,不皱。
逞能:显示自己能干。
攥:握赞赏:赞美赏识。
茬:这里指柳叶儿生长的次数。
5、作者介绍宋学孟,当代作家,山东昌邑人。
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作家班。
代表作有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段特殊历史的《深秋的颜色》。
二、初读课文1、简介写作背景:要想知道宋学孟在咀嚼什么,我们先要来了解一段历史。
1959-1961年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即指1958年中国兴起“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济政治运动后紧跟着出现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其间,全国各地旱灾、洪涝、风雹、台风、霜冻、蝗灾、粘虫灾、鼠灾等各种灾害交替出现,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使得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人口急剧增加,计3000余万人,是八年抗战当中非正常死亡人数的1.5倍。
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
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我们可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为什么呢?是我们党政治决策的错误。
这三年在很大程度上应由“大跃进”决策错误负责任,“大跃进”时期严重高估了粮食产量(浮夸风),采取了一系列错误决策(大办吃饭不要钱的食堂、大量增加城镇和职工人数、投资和人力物力继续向工业方面倾注、排挤农业、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实行粮食高征购政策)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是苦难的,他们吃完了野菜、吃树叶(榆钱叶、柳叶)、吃完了树叶吃树皮、甚至吃一种观音土(浮肿)……他们的心情是沉重的。
这篇反映儿童趣事的叙事散文反映的就是作者在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下的那种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这篇叙事散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我在饥荒岁月里童年趣事。
作者围绕“柳叶儿”从哪几方面来写童年的?试着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概括。
明确:嚼——忆——念,或者,嚼柳叶儿——忆柳叶儿——念柳叶儿,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予以肯定。
3、课文的思路:第一部分(1~2):抒发对柳叶儿特殊的感情,引起下文。
(倒叙)第二部分(3~14):回忆小时候爬高抢柳叶儿和吃柳叶儿的往事。
第一层(3~5):交代抢柳叶儿吃的原因和时间。
第二层(6~8):写摘柳叶儿的“乐”。
第三层(9~11):具体描写去抢柳叶儿的情景。
第四层(12~13):写吃柳叶儿的乐趣。
第五层(14):抒发对柳叶儿的无限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15):再次抒写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回应上文。
(现实→回忆→现实)4、本文是一篇写童年趣事的叙事散文,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①本文作者对小小的柳叶儿怀有怎样的感情?你的依据是什么(可根据文中原话来回答)明确:作者对柳叶儿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慢慢品尝一番那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柳叶儿救过我的命。
”作者对柳叶儿有着无限的感激之情。
第14自然段,“多亏了那些树叶,……”“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总之,我们可以体会出全文感情的基调:苦中带涩。
②结合课文描写的内容,说说你认为柳叶儿好吃吗?明确:不好吃。
苦中带涩。
可紧紧结合12、13两个小节来描述。
(具体见教参p122)③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讨论讨论:童年的我为什么会感到“最乐”?“乐”在何处?明确:一乐能显示自己上树爬高的本领;二乐抢摘柳叶儿;三乐吃柳叶儿(品尝)。
即:爬树之乐;抢柳叶儿之乐;吃柳叶儿之乐。
满足三种欲望。
童年的我的乐趣是爬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实际上这是在特殊年代里的特殊经历,因为当时我小,因为我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全家面临的处境。
所以有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
但在今天看来,这种乐的滋味又是何等苦涩啊!(寻找、分析、品味课文中相关的描述。
见10节、13节)文中写道,“天蒙蒙亮”就去抢摘柳叶,“脚丫子猛地踩到冰凉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
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
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凉飕飕的。
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折柳叶儿并不是令人舒服的差使。
而“柳叶儿”吃起来也并不可口,“苦中略带着些涩味”。
吃的时候加工过程也很复杂,要先“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
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在攥干剁碎”,加工过程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可以想见,就是为了要把柳叶儿里面的“苦涩”的味道去掉,可见柳叶儿并不好吃。
而吃的时候呢,如果做菜包子吃,全家也只允许我一个人放开了吃,其他人没有这个权利,这里又可以看出柳叶儿虽然不好吃,却非常的珍贵,反映出了那时的饥荒的严重程度。
所以文中所说的“乐”只是儿童“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童年的我的确是感到“乐”,但这“乐”却是“苦中略带些涩”,最多也只能说是苦中取乐而已。
三、朗读、品味语句1、引导:阅读就像旅游,除了去观览沿途美景,还要探究其美在何处,为什么美。
欣赏一篇美文,我们除了像上步一样去捕捉表层的信息,还应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等多个角度去进行品赏!2、示范:让我们尝试从描写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品析本文的写作艺术,并进一步鉴赏主旨。
如:“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干地瓜秧吃光了,榆树皮吃光了,大家又抢柳叶儿……”三个“吃光了”反复强调,显示饥饿的程度,揭示抢摘柳叶儿的原因。
“又抢”二字证明摘柳叶乃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3、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描写优秀或精彩的句、段,先动情地读一读,再赏一赏,最后说说它“好”在何处?(学生交流)可结合课后探究•练习二。
(1)第8段中,写爬高的一连串动词:“甩、飞、爬、抱、摇、摆、溜”写出“我”的淘气,也为了下文爬高摘柳叶打下基础。
(2)第10段中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四个词展现周围环境的静谧,富有诗情画意,为抢摘柳叶增添乐趣。
而“冰凉、咯嘣嘣、凉飕飕、滴进、阴凉”等词则写出了抢摘柳叶了的苦涩滋味。
(3)第11段中,把一个太阳比作“一个大樱桃,去年鲜红鲜红的。
”写出极端饥饿,流露出苦涩之味。
(4)第12段中,描写品尝柳叶儿的情形:“抓上一小把黑豆,喝上几口粥,吃到了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用夸张的笔法写出了“柳叶儿”的美好滋味,可见当时生活是多么艰难。
(5)第13段说“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
……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极言其饿,侧写生活的苦涩。
4、小结;文章明在写品“柳叶儿”之乐,实质不断点染生活之苦。
也许没有这种苦,反倒体会不出其中的乐。
正因为生活极苦,才有了尝柳叶儿之乐,苦乐相依,折射出作者对“乐”的辩证思考,即审苦与审乐完美结合。
而以苦写乐,正是我们常见的衬托手法。
(点出主题思想及主要写作方法)5、反复朗读自己喜爱的语段。
体会文中苦乐相伴的复杂感情。
四、拓展延伸:1、设疑:你怎样看待“苦”与“乐”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
2、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一切“乐”的品得均建立在“苦”的基础之上。
3、根据你所了解到的自己的父母或长辈的童年吃的食物,与你的童年吃的食物作一对比,以“吃”为话题,口头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课文1、这些咏柳名句中,“柳”是多姿多情的代表,柳常与一个字相谐音?(留)柳,留相谐,你能在《柳叶儿》中找到它们的结合点吗?(1)文章中,也是柳、留相依的。
课文第二段中“每当看到那一片片打着细卷儿,在暖和的阳光里慢慢舒展的柳叶儿时,我总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来,放在嘴里嚼着,慢慢品尝那苦中带些涩的滋味儿。
”一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悬念:为什么苦中的带些涩还要去品尝?结语说:“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下来嚼一嚼。
而且我想告诉人们,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
”解开了开头的悬念,表达了对“柳叶儿”作为救命粮的留念之情。
(2)苦、乐相伴,柳留相依,正是本文作者要借“柳叶儿”传达给我们的深切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