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科技要闻-国内网页发布日期:2010-7-5 点击次数:24

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 (Wangench.)K.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是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属植物,是北美最重要、最有价值和最有前途的坚果树种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的白垩纪时代,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

1坚果及木材主要经济性状

薄壳山核桃坚果个大(80~100粒/kg),壳薄,出仁率高(50%~70%),取仁容易,产量高(1500~2250kg/hm2)。其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约含油脂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比油橄榄高,还富含维生素B1、B2,每公斤果仁约有32kJ热量,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或面包、糖果、冰激凌等食品的添加材料。据最近的市场调查,它在美国每公斤售价约6美元,在我国60~100元不等。与我国的核桃Juglans regia和山核桃C.cat lcayensis相比,薄壳山核桃具有明显的易于机械剥壳取仁、果味纯正、适于南方栽培的优点。

薄壳山核桃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油脂含量高达70%以上,优于油茶(44%)、核桃(60%)和文冠果(5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7%,优于茶油(91%)、核桃油(89%)、花生油(82%)、棉籽油(70%)、豆油(86%)和玉米油(86%)。薄壳山核桃有很好的贮藏性,是上等的烹调用油和色拉油(冷餐油)。

薄壳山核桃还是优良的材用和庭园绿化树种。其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韧,是建筑、军工、室内装饰和制作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其树形高大,树势挺拔,是深受欢迎的观赏、遮荫和行道树种。因此,薄壳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受益期长、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

2原产地资源及其分布

薄壳山核桃自然分布区的划分没有定论。一般认为,薄壳山核桃的天然分布以密西西比河流以及其东、西两面支流的河谷地带为主。现主要集中在N30°~38°、W86°~100°范围内的密苏里、阿肯色、露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和俄克拉何马等州。在美国。目前,全国年产量约12万t,主要用于内销,年出口量占10%左右,约1万t,是世界主要出口国。经过近150a的培育,美国已选育命名了栽培品种约1000个,其中用于商业性种植的品种约占1/10。这些优良品种以及它们的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多数是适宜于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的南方品种,但也有部分是适于北方栽培的耐寒品种。经过时间的考验,有的品种一直表现优良,壮年单株坚果产量可达70~80kg,折每公顷4500~6000kg。

现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埃及、南非、以色列、日本、中国等地。我国引种的主要地区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云南和秦滩以南、长江以北部分地区。

3引种及栽培概况

我国于19世纪末开始种植美国山核桃,当时由西方传教士、商人、外交使节等人士从美国带入种子,作为观赏木种植在港口、码头和教堂周围。20世纪20年代,我国正式从美国引进该树种,但仍以城市绿化为主要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重视美国山核桃的果用价值,曾先后多次从国外引进过一些品种,并在以长江流域为主的10多个省、市进行过试种,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地区。目前,美国山核桃在我国尚呈零星分布。

为了扩大美国山核桃在我国的种植规模,提高该优良于果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从1996年开始,由国家林业局中南林学院牵头从事美国山核桃优良新品种和先进栽培经营技术的引进工作,迄今已从原产地美国引入适于我国东南部、西南部和秦滩以南长江以北部分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30多个,并建立了相应的基因库、采穗圃、品种园和丰产示范林。

山核桃属约有20多个种,大面积商业性栽培且在国际市场畅销的仅有美国山核桃一个种。目前已公开发表的品种逾千个,其中,斯道脱(Stuart)品种分布范围最大,占全美嫁接树的27%。此外还有西雪莱(Western Schley)、满意(Desirable),分别占全美嫁接树的12.9%和9.5%。世界其他地区引种的有澳大利亚、南非、

埃及、秘鲁、巴西、西欧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引种美国山核桃。浙江林学院的王白坡1978~1979年引入15个品种,中国林科院奚声珂1991~1992年引入16个品种,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室1996~1999年引入30余个品种,并开展了品种选育作,选出了数个优良品种。通过近百年来的引种和栽培实践,证明我国广大亚热带地区是美国山核桃的适生区,适于丘陵区及边远山区发展。

4生物学特性与地理生态学要求

美国山核桃为雌雄同株、雌雄异熟的植物。实生苗定植10a左右始果,但采用嫁接繁殖时,定植后5~6a 即开始挂果,大树高接者1~2a开始挂果,15a后进入盛果期,结果盛期达50~70a。在我国江苏南京地区,美国山核桃4月中旬开始萌动,花期5月中旬至5月下旬,果实灌浆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果实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1月中下旬开始落叶,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大约需要160d,从萌动到全部落叶大约经历220d。

美国山核桃的栽培分布范围较广,适宜于亚大陆性气候带的广大地区引种栽培,在南、北纬25°~35°的地区生长结实表现更佳。立地选择以生长季大于250d,年均温15~20℃,1月均温4~12℃,7月均温25~30℃,极端最低温度30~-8℃,≥10℃年积温3500~5500℃,≤10℃寒冷天不低于750d,年降雨量1000~1500mm,pH6.0~8.0(最佳7.0)的冲积土或坡度小于15°的山地砂壤土或粘壤土为宜。我国原有大多数引种地的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和土壤等地理生态环境条件均能较好地满足美国山核桃生长发育的要求。美国山核桃在我国的大多数引种地的良好适应性已从部分高产群体和许多高产单株的生长结实表现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5品种类型

薄壳山核桃按地域和生态习性有3种类型:东部品种、西部品种和北方品种,因品种类型众多,各品种在地理生态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商业栽培品种约50个,我国经过100多年的努力,已引进优良品种近40个,优良无性系40多个,同时,通过长期的杂交栽培繁育,我国已获得优良品种和优良无性系几十个。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县核桃研究站引种已有20多年了,已经筛选出适应云南本地区品种云光、云星、云早丰等,推广前景良好。

6繁育研究

6.1有性繁殖

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了砂藏层积催芽,促使早发芽而且整齐,出苗率高。种子干藏时,播种前要用清水浸泡2~3d,以提高发芽率。室温下干藏8个月以上的种子会失去发芽能力。

6.2无性繁殖

1950~1970年,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在薄壳山核桃无性繁殖试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试验内容包括嫁接、分株、扦插(根插)和压条。结果表明,本砧成活率较好。1988~1994年,云南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利用当地的东京山核桃作砧木嫁接薄壳山核桃,先后嫁接成活了1613株,一般成活率为50%,植株生长很好。江西省林科院认为通过嫁接能早结果、早收益,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大苗高接3~5a开始结果,小苗低接6~8a开始结果。

6.3杂交育种

为发挥我国浙江山核桃结果早、种仁风味佳的优点和美国山核桃壳薄、容易取仁的优点,浙江省林科所于1959~1963年间进行了中国山核桃与美国山核桃杂交的研究。1965~1970年,浙江林学院经济林教研组陆续进行了山核桃×美国山核桃的正反交和它们与核桃的属间杂交,同样证明山核桃与美国山核桃之间,不论正交反交均能结实,而且坐果率都较高,但杂种F1代都毫无例外地表现母本性状。

7发展趋势

由于核桃用途很广,经济价值高,其产业的发展深受世界上许多国家重视。美国发展核桃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生产上科学管理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良种选育工作紧跟,因此,薄壳核桃发展很快形成一个大产业。世界上核桃产业的发展趋势是:

7.1建立相对集中的商品基地并实行集约经营管理。

如美国的核桃生产80%集中在圣特金与萨克拉门托谷地,并对主产核桃采用施肥、灌溉、防治病虫、修剪树体等集约经营管理,使核桃生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7.2采用优良品种,建立采穗圃,使用优良无性系嫁接繁殖;新造林采用嫁接苗;老林改造采用换冠嫁接。美国的核桃老树多为实生繁殖,现在逐步采用换冠嫁接。当前国外嫁接特点是采取室内嫁接,嫁接成活率达80%~90%。美国、法国还重视砧木的选择,力求矮化树体,达到早结实、早丰产和提高抗病力等。

7.3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从种植、管理到采收加工等几乎全部采用机械化生产。

美国山核桃可行性报告

引种美国山核桃可行性分析报告 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原产北美,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种仁营养丰富,每100g种仁中平均含蛋白质11.4g,脂肪74.4 g,碳水化合物10.7 g,适于生食、炒食或制作糕点,美味可口,食用后容易消化吸收。种仁是炸油的好原料,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占75.1~76.1%,亚油酸17.4~20.0%,是一种高级食用油。薄壳山核桃树干通直,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容重大,适于制作运动器械、家具、地板等。薄壳山核桃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又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因此,该树种既可作果用,又可作材用,还可用于绿化,是一种难得的优良树种。 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左右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的江阴、南京,浙江的杭州,福建的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至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和安徽等地较多。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现在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以种子播种的实生苗为多,大多零星种植,或作为行道树,很少有成片种植的果园。随着人们对薄壳山核桃的了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了果用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浙江省植物研究所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薄壳山核桃实生选种和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调查,筛选出了适合江浙地区栽培的优良新品系3个,国外优良品种4个,现开始扩繁推广。 1、形态特征 为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可达55m,胸径2.5m。幼枝有淡灰色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椭圆状披针型或微弯近镰型。雌雄同株异花,雄为柔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核果,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4裂,果核平滑,壳较薄。 2、生物学特性 为风媒花,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三种类型: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雌花的可授粉期大约持续5~7天,当柱头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并略呈透明状态时,或转为紫色时,为授粉适期。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它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深根性树种。特别在1~2年生时根系生长很快,一年生实生苗主根长度超过地上部分1倍以上。成年植株根深可达3~4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较速生树种。种子播种第一年,生长较慢,一般苗高只有15~30cm,2~3年后,生长量迅速增加,在较好的条件下,平均每年粗增长超过1cm,高增长超过1m。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强。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嫁接苗在定植2~4年后即可开花结果,8~1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地理条件好的地方,结果期可保持50年以上。 美国薄壳山核桃果园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

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 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美国薄壳山核桃树苗 (1)培育美国山核桃的嫁接苗、原生苗、实生苗 (2)有波尼、马汉、金华、绍兴、乔克托等近10个品种 (3)1米高左右嫁接苗8元一棵 (4)1米高左右实生苗4元一棵 (5)1米高左右原生苗10元一棵 (6)还有美国山核桃大树,包括其他规格的小苗,具体价格面议! 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 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 即可找到这个苗圃 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 请在网上搜索——湖北恩施美国山核桃兴兴苗圃

即可找到这个苗圃 (1)培育美国山核桃的嫁接苗、原生苗、实生苗 (2)有波尼、马汉、金华、绍兴、乔克托等近10个品种 (3)1米高左右嫁接苗8元一棵 (4)1米高左右实生苗4元一棵 (5)1米高左右原生苗10元一棵 (6)还有美国山核桃大树,具体价格面议! 附加资料: ——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资料 美国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薄壳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自然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商业化栽培主要在密西西比河河谷冲积平原,属典型的亚热带树种。对于这一世界著名干果,云南省从1974年以来相继引入40多个试验点种植,现已有24个点引种成功,引种效果在全国最好。 1、立地条件选择

(1)适宜的气候带 引种种植的实践证明,种植在海拔1 300m左右的南亚热带气候区的美国薄壳山核桃树树体生长好、果大、粒重、含油率高、质量最好。江浙沿海地区种植已经试验成功,近年正逐步广泛推广美国山核桃,种植在海拔1800m以上的北亚热带气候区的美国薄壳山核桃树体生长较好,能结实,种子饱满,但果小,空籽率高。所以,选择新种植区域时,应以中亚热带气候区为主,南亚热带气候区海拔11oom以下,只能探索种植,北亚热带气候区,只能试验种植。 (2)气候、气象条件 ①积温。根据美国资料,美国薄壳山核桃自然分布区≥1o℃的年积温为3 300~5 400℃。云南省引种证明积温越高,果实越饱满,例如漾濞积温为5 562℃,禄劝积温为5 166℃,均适宜种植美国薄壳山核桃. ②低温。在选择种植地时,低温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冬季短暂的低温有利于花芽分化。如果没有低温或低温过少,会影响正常萌发和开花。因此,要求每年气温≤7.2℃的低温持续时间能达到500~750h。 ③无霜期。美国主产区的无霜期为220~280d,我国主要引种区的无霜区为225~240d。漾濞无霜期为240d,禄劝无霜期为300d,均与美国主产区相似。 ④光照。美国山核桃是喜光树种,对光照要求特强,几乎没有光饱和点。光照不足,会影响正常生长和果实质量。阴雨天气过多、过长,也会造成光照不足。云南省引种效果较好的漾濞,年日照为2 238h,禄劝为2 323h。 ⑤雨量。美国山核桃喜充足的水分,水分不足,生长特别缓慢,幼苗期耐旱力更差,长期水分不足,是幼苗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美国原产地年雨量为500~1600mm,云南省年雨量为800~1200mm,雨季基本满足水分要求,但春季干旱,仍需灌溉。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55%以上。 (3)适生的地形坡向条件 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腹地,在适宜气候带内,要选择坡度35。以下,土层深厚的山腰、山脚、凹地、河滩地和四旁地进行种植,山脊、山顶、风口和陡坡不宜发展。由于美国薄壳山核桃是强阳性树种,只宜选择阳坡和半阳坡栽培,阴坡不宜种植。 (4)适生的土壤条件

美国薄壳山核桃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营林试验工技师论文 (国这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姓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美国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 摘要: 美国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Koch.),简称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薄壳山核桃不仅能生产美味营养的坚果,还能生产上等木材,同时又可用作绿化美化的行道树,是一种综合价值很高的优良树种。本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从种子的采收和贮藏、育苗、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的栽培技术,以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一、美国薄壳山核桃概述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oinensis K.Koch),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1],原产美国南部及墨西哥的北部,是印第安人经营的一种经济林木树种。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江阴、南京、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达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

苏、浙江、福建等地较多。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2-3]。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目前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研究站对美国薄壳山核桃进行了引种,生长良好, 已经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山核桃树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50 m,胸径250cm。树皮灰褐色,纵裂呈片状脱落。冬芽黄褐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至17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微弯成镰形,锯齿粗钝。花期5月,雄葇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熟,核果光滑,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裂成4瓣,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山核桃树种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植物。花单性,主要为风媒,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3种类型,即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一般实生林中有自然开花类型的植株,可以相互授粉,只是在嫁接繁殖作为果用时,应注意不同开花类型的搭配,以利授粉。 薄壳山核桃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 ℃,年降雨量为1 000~2 000 mm。其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段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一)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一) 摘要介绍了薄壳山核桃的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从种子的采收和贮藏、育苗、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的栽培技术,以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核桃;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薄壳山核桃(CaryailloinensisK.Koch),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是国外引进的果材兼用的优良树种1]。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富含脂肪,味香甜,为干果食用及榨油的原料。薄壳山核桃原产美国,于1900年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江阴、南京、浙江杭州、福建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达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较多。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2-3]。近年来引种地区逐渐增多,目前金坛市茶果示范区的薄壳山核桃园面积已达66.67hm2,生长良好。 1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山核桃树属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达20~30m,胸径70~120cm。幼枝有淡灰色试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微近镰形,锯齿粗钝。花期5月,雄葇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熟,核果光滑,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裂成4瓣,果核长卵形或长圆形。山核桃树种寿命长达百年以上,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材质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是优良的用材树种。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 薄壳山核桃为雌雄同株植物。花单性,主要为风媒,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3种类型,即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一般实生林中有自然开花类型的植株,可以相互授粉,只是在嫁接繁殖作为果用时,应注意不同开花类型的搭配,以利授粉。 薄壳山核桃适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喜温暖湿润,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年降雨量为1000~2000mm。其生长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段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 薄壳山核桃耐水湿能力强。江苏省植物研究所试验发现,1年生实生苗浸水35d后,生长仍不受大害。据调查,凡栽种在水沟和池塘边的,其生长结果均为良好。唯耐旱能力较差,苗期更不耐干旱。因属于较喜光树种,对光照的要求比较敏感,为促进其生长,增加结实量,需有充足的阳光。为深根性树种,成年植株很深可达3~4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而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及冲积壤土中最适于根系生长。在干燥、瘠薄、土层过浅的砾质土壤上生长不良。薄壳山核桃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种植,也能适应微酸性及碱性土壤。在强酸性红壤上栽植很难成活,同样在碱性环境pH值超过9.0的沙土上栽植成活率也很低,成活后苗木生长极弱,并有枯稍现象。 金坛市薄壳山核桃的物候期,在3月下旬萌动,4月上旬露青,4月中旬展叶抽技,5月上中旬开花,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落叶并进入休眠。整个生长季节为240~250d。为较速生的树种。种子播种后第1年,地上部分生长缓慢,一般苗高30~40cm,但根系生长较快。第2~3年后,地上部分生长迅速增加,而根系生长逐渐减缓。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嫁接树则5~6年即可开花结果,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50~60年树龄的老树仍能结实良好。 2栽培技术 2.1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果实成熟后,外果皮自行裂开。坚果(种子)自然脱落,因此须及时采收。采后将果实堆积室内,果堆不要过高,以免发热影响种子品质,待果实多数开裂后取出种子,晾放2~3d,再用湿沙贮藏。干藏亦可,但播后发芽较晚。室温下贮藏8个月以上的种子将会失去发芽能力。 2.2育苗技术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薄壳山核桃研究概况 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科技要闻-国内网页发布日期:2010-7-5 点击次数:24 薄壳山核桃[Caryaillinoensis (Wangench.)K.Koch],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是胡桃科(Julandaceae)山核桃属植物,是北美最重要、最有价值和最有前途的坚果树种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的白垩纪时代,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 1坚果及木材主要经济性状 薄壳山核桃坚果个大(80~100粒/kg),壳薄,出仁率高(50%~70%),取仁容易,产量高(1500~2250kg/hm2)。其果仁色美味香,无涩味,营养丰富,约含油脂72%,蛋白质11%,碳水化合物13%,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比油橄榄高,还富含维生素B1、B2,每公斤果仁约有32kJ热量,是理想的保健食品或面包、糖果、冰激凌等食品的添加材料。据最近的市场调查,它在美国每公斤售价约6美元,在我国60~100元不等。与我国的核桃Juglans regia和山核桃C.cat lcayensis相比,薄壳山核桃具有明显的易于机械剥壳取仁、果味纯正、适于南方栽培的优点。 薄壳山核桃亦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油脂含量高达70%以上,优于油茶(44%)、核桃(60%)和文冠果(5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7%,优于茶油(91%)、核桃油(89%)、花生油(82%)、棉籽油(70%)、豆油(86%)和玉米油(86%)。薄壳山核桃有很好的贮藏性,是上等的烹调用油和色拉油(冷餐油)。 薄壳山核桃还是优良的材用和庭园绿化树种。其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韧,是建筑、军工、室内装饰和制作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其树形高大,树势挺拔,是深受欢迎的观赏、遮荫和行道树种。因此,薄壳山核桃是一个用途广、受益期长、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的优良经济树种。 2原产地资源及其分布 薄壳山核桃自然分布区的划分没有定论。一般认为,薄壳山核桃的天然分布以密西西比河流以及其东、西两面支流的河谷地带为主。现主要集中在N30°~38°、W86°~100°范围内的密苏里、阿肯色、露易斯安那、得克萨斯和俄克拉何马等州。在美国。目前,全国年产量约12万t,主要用于内销,年出口量占10%左右,约1万t,是世界主要出口国。经过近150a的培育,美国已选育命名了栽培品种约1000个,其中用于商业性种植的品种约占1/10。这些优良品种以及它们的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多数是适宜于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的南方品种,但也有部分是适于北方栽培的耐寒品种。经过时间的考验,有的品种一直表现优良,壮年单株坚果产量可达70~80kg,折每公顷4500~6000kg。 现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鲁、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埃及、南非、以色列、日本、中国等地。我国引种的主要地区分布在湖南、江西、浙江、云南和秦滩以南、长江以北部分地区。 3引种及栽培概况 我国于19世纪末开始种植美国山核桃,当时由西方传教士、商人、外交使节等人士从美国带入种子,作为观赏木种植在港口、码头和教堂周围。20世纪20年代,我国正式从美国引进该树种,但仍以城市绿化为主要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重视美国山核桃的果用价值,曾先后多次从国外引进过一些品种,并在以长江流域为主的10多个省、市进行过试种,主要集中在亚热带东部地区。目前,美国山核桃在我国尚呈零星分布。 为了扩大美国山核桃在我国的种植规模,提高该优良于果的产量和改善其品质,从1996年开始,由国家林业局中南林学院牵头从事美国山核桃优良新品种和先进栽培经营技术的引进工作,迄今已从原产地美国引入适于我国东南部、西南部和秦滩以南长江以北部分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30多个,并建立了相应的基因库、采穗圃、品种园和丰产示范林。 山核桃属约有20多个种,大面积商业性栽培且在国际市场畅销的仅有美国山核桃一个种。目前已公开发表的品种逾千个,其中,斯道脱(Stuart)品种分布范围最大,占全美嫁接树的27%。此外还有西雪莱(Western Schley)、满意(Desirable),分别占全美嫁接树的12.9%和9.5%。世界其他地区引种的有澳大利亚、南非、

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规范

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规范 美国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重要的干果树种之一。薄壳山核桃坚果壳薄,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品质优于本地核桃。仁除直接食用外还是榨取高级食用油和制作冰淇淋等的原料。种壳粉末是高级的抛光材料。木材材质优良,可作家具贴面板等。薄壳山核桃定植后3—5年挂果,10—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盛果期长达50—70年。 一、物候期 在云南省,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萌芽期,4月上中旬为展叶期,4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新梢迅速生长期,11月中旬为落叶期。 二、环境要求 适宜海拔800~1700米,喜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2℃为宜,能耐最高温度为41.7℃,较耐寒,-15℃也不受冻害。但花期遇低温会影响开花授粉和花的发育。薄壳山核桃需要较多水分,一年中不同物侯期对水分要求不同。一般在开花前春梢生长期要求适量雨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期,忌连续阴雨,6~9月为果实和裸芽发育时期,要求雨量充足而均匀。对光照不太苛求。幼年期要求阴凉环境,因此,山核桃育苗须人工遮荫。成年树在向阳干瘠的阳坡,生长不良。土壤以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石灰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为宜,以石灰岩上发育的油黑土、黄泥土及沙岩、板岩、页岩上发育的黄泥土为最好。 三、栽培技术

1、育苗 目前以播种为主,播种用的种子要求坚果充分成熟。将种籽清水浸种5—7天,再用300—500ppm浓度赤霉素处理10小时,用清水冲洗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距离一般为行距50—60cm,株距10—15cm。两年后即可嫁接。嫁接后必须注意进行除萌、解绑条、帮扶等工作,还可适当进行疏叶。 2、苗木栽种时间 裸根苗每年的1~2月休眠期间进行栽植,容器苗全年可栽植。 3、定植 一般种植株行距为5m×6m,每亩种植22株左右,种植塘规格为80cm×80cm×80cm。每塘施腐酵农家肥25㎏,配以普钙1㎏,与表土充分拌均后垫于塘底。 起苗:起苗方法主要有人工和机械起苗两种。机械起苗过程中,根未切断时不能用手硬拉,以防劈裂根系。人工起苗要从苗旁开沟、深挖,以防断根多、伤口大,力求多带侧根和细根。 苗木根系保温:美国山核桃主根长,侧须根系少面易失水死亡,造成苗木成活困难。要求起苗到定植的时间内,根系要用遮阳网或稻草等包裹遮阴保湿。 深栽:栽浅是美国山核桃成活差的主要原因。回土时要到苗木原入土位置以上10~15cm以上左右,嫁接口入土不会造成接口腐烂。栽苗时,可在根系周围撒地下害虫防治药剂(如辛硫磷、毒死蜱等)。 覆盖及浇水:旱季栽培,在栽苗时浇透水后,要在塘面用塑料薄

美国山核桃可行性报告

美国山核桃可行性报告

引种美国山核桃可行性分析报告 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原产北美,是世界著名的干果之一。种仁营养丰富,每100g种仁中平均含蛋白质11.4g,脂肪74.4 g,碳水化合物10.7 g,适于生食、炒食或制作糕点,美味可口,食用后容易消化吸收。种仁是炸油的好原料,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占75.1~76.1%,亚油酸17.4~20.0%,是一种高级食用油。薄壳山核桃树干通直,木材坚固强韧,纹理致密,富有弹性,不易翘裂,容重大,适于制作运动器械、家具、地板等。薄壳山核桃生长迅速,树体高大,枝叶茂密,树姿优美,又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因此,该树种既可作果用,又可作材用,还可用于绿化,是一种难得的优良树种。 薄壳山核桃于1900年左右引入我国,先后在江苏的江阴、南京,浙江的杭州,福建的莆田等地栽植。目前引种范围较广,北至北京,南至海南岛都有引种,但以江苏、浙江、福建和安徽等地较多。此外,长沙、南昌、上海、成都等地也有少量栽种。现在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以种子播种的实生苗为多,大多零星种植,或作为行道树,很少有成片种植的果园。随着人们对薄壳山核桃的了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了果用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浙江省植物研究所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薄壳山核桃实生选种和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通过二十多年的观察调查,筛选出了适合江浙地区栽培的优良新品系3个,国外优良品种4个,现开始扩繁推广。 1、形态特征 为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树高可达55m,胸径2.5m。幼枝有淡灰色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17,椭圆状披针型或微弯近镰型。雌雄同株异花,雄为柔荑花序三出,下垂,雌花序生于新枝顶端。核果,长椭圆形,外果皮近木质,4裂,果核平滑,壳较薄。 2、生物学特性 为风媒花,雄花序夏季分化,次春发育完全,雌花直到冬末或早春才分化。雌雄花开放的时间有三种类型:雄蕊先熟型、雌蕊先熟型和雌雄同熟型。雌花的可授粉期大约持续5~7天,当柱头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色,并略呈透明状态时,或转为紫色时,为授粉适期。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年降水量为1000~2000mm。它需要一个较长的生长季节和较高的夏季气温。此外,冬季还需要有一短暂的低温时期,以利于雌花的形成和芽的发育。深根性树种。特别在1~2年生时根系生长很快,一年生实生苗主根长度超过地上部分1倍以上。成年植株根深可达3~4m,分布幅度为树冠的2倍。此外根部有菌根共生,根系吸收能力很强。较速生树种。种子播种第一年,生长较慢,一般苗高只有15~30cm,2~3年后,生长量迅速增加,在较好的条件下,平均每年粗增长超过1cm,高增长超过1m。主干明显,顶端优势强。在一般情况下,实生树进入结果年龄需13~14年,20~30年后进入盛果期,嫁接苗在定植2~4年后即可开花结果,8~10年后进入盛果期,在地理条件好的地方,结果期可保持50年以上。 美国薄壳山核桃果园规模化种植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美国薄壳山核桃生产概况

美国薄壳山核桃生产概况 来源:北京农业信息网-科技要闻-国内网页发布日期:2009-08-26 05:28:13 点击次数: 162 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K. Koch]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树形高大,树姿优美,木材质地优良,用途广泛。坚果果仁香甜,含油量高,营养丰富,是很好的营养保健品。与国内市场上常见的、同科的核桃(Juglans regia L.)和山核桃(C.cathayensis Sarg.) 相比,薄壳山核桃具有出仁率高、种壳薄而取仁容易的明显优点。因而,在美国也有称其为Papershell(意为脱壳后的螃蟹)。 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与薄壳山核桃原产地的气候条件相似。薄壳山核桃被引种进入我国,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作为景观树或行道树在部分地区有少量种植。直到20世纪末期,薄壳山核桃在我国才逐渐受到重视,开始进入商业化的生产栽培。为了更好地发掘和利用薄壳山核桃这一优良果材兼用经济树种,概述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的生产状况,以期对我国薄壳山核桃的生产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 1自然分布与栽培历史 薄壳山核桃自然分布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及其支流,主要分布于德克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路易斯安那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马州、堪萨斯州和密苏里州,北缘延伸至内布拉斯加州、爱荷华州、伊利诺斯州和印地安那州南部,南缘延伸至墨西哥中部,东至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西部,西至德克萨斯州西部。分布范围在北纬25°~40°、西经87°~102°之间。 薄壳山核桃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在美国和墨西哥的原产地有大量的野生薄壳山核桃,其营养丰富而美味的坚果是当地居民秋季的主要食品。因产地靠近密西西比河,便利的水路使这个倍受人们喜爱的树种迅速流传开来。1772年在纽约长岛种植的薄壳山核桃是美国最早栽培的品种。17~18世纪薄壳山核桃的实用利益和潜在的经济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成为美国殖民者的商业项目。同时,薄壳山核桃产业也诞生。从1846年簿壳山核桃被嫁接成功,到1880年开始商业化繁殖,薄壳山核桃的生产利用出现了1个新局面。新奥尔良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入海口附近,该市拥有天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果品交易市场,逐渐成为十分重要的薄壳山核桃商品集散地。新奥尔良市场的繁荣兴旺刺激了人们对高品质果实的需求。为了得到能产出高品质果实的植株,无性繁殖技术得以推广和运用,从而使薄壳山核桃果园的面积不断扩大。 2生产栽培状况 2.1栽培类型 2.1.1野生山核桃林野生山核桃林(native pecan groves)是指自然分布的实生树林。其主要特点是没有整齐的株行距,树龄老幼不一致,果实的外观、大小及成熟期有很大差异,幼年期长且产量较低。现在这类实生树林尚存在较大面积。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克萨斯州拥有较多的自然实生山核桃林,面积超过40万hm2,其中投产的不足20%,有田间管理的占20%~40%,大多数林地缺乏应有的田间管理。据估计,德克萨斯州的野生山核桃林面积约有24万hm2计3000万株。将自然林转变为有较高生产价值的薄壳山核桃林,是近年生产栽培的1种趋势。肯萨斯州大学薄壳山核桃专家Bill Reid认为,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清除杂树和实生山核桃中的老、弱、病株,给更有生产力的植株腾出空间。有选择性地进行疏除,使种植密度达到74株/hm2。②林地管理。种植的地被植物应具有易于树下栽培、有益于山核桃树丰产及能防止水土流失的特点。③加强病虫害防治。俄克拉何马州大学的Charles Rohla认为,从野生林生产最佳化的角度来说,疏除是1项连续性的工作,应分期完成。如果最终密度要保留62株/hm2,第1次清理林地时则先保留74~87株/hm2。另外,保留小植株有利于林地年轻化。这些小树可用于嫁接那些管理成本低的品种,如Kanza、Caddo和Peruque等,以增加实生林果实的整体质量。最终密度的参考标准是在7月的中午,林地中的遮蔽面积占50%。在完成疏除,并确定最终密度后,应种植有利于林地整体管理操作的地被植物。薄壳山核桃林最好的地面覆盖是那些在生长季节与其没有水分和养分竞争的冷季型植物。使实生林生产最

美国薄壳山核桃苗子

(1)企业名称:“澄澄”美国山核桃专业苗圃 (请在网上搜索关键词:“澄澄”美国山核桃专业苗圃,即可找到我们) (2)企业地址:湖北恩施 (3)产品1:美国山核桃嫁接苗 ... ①品种:泡尼pawnee(又名抛尼、波尼) 、肖尼shawnee 、巧克陶choctaw(又名巧可托) 、贝克baker 、 卡多caddo 、金华(又名云光)、绍兴(又名云星);另外下列品种少量育苗:surprize 、 desirable 、 莫愁、钟山、马汉、长林13号等; ②规格:高度80公分左右,地径0.7公分左右; ③价格:25元/棵(这仅为2013年参考价格); ④最小定量:100棵 (4)产品2:美国山核桃实生苗 ... ①品种:从美国东部进口的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适合南方高温多雨湿润的气候;从美国北部进口的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适合北方干旱寒冷气候;从美国西部进口的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适合盐碱地种植; ②规格及价格:(这仅为2013年参考价格)一是裸根苗,高度40公分左右的3元/棵,80公分左右的8元/棵;二是无纺布袋苗,40公分左右的5元/棵,80公分左右的10元/棵;(说明:裸根苗没什么侧根须根,移栽后缓苗期很长,生长量很小;袋苗经过多次截断主根,侧根须根

发达,移栽后缓苗期短,生长量大,所以价格贵些,而且袋苗如果带土移栽效果更好) ③最小定量:100棵 (5)产品3:美国山核桃种子 .. ①进口原种:从美国进口的,分为三类,一是从美国东部进口的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适合南方高温多雨湿润的气候;二是从美国北部进口的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适合北方干旱寒冷气候;三是从美国西部进口的种子,培育的实生苗适合盐碱地种植。(说明:原种培育的实生苗是嫁接的最好砧木,现在都提倡本砧嫁接,另外,原种培育的实生苗也可以不嫁接,直接栽种,而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②进口模式种:又叫毡毛山核桃Carya tomentosa (Poir.) Nutt.,产北美洲,是山核桃属的模式种。现在不少人用这些种子冒充美国山核桃种子,或者用这些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嫁接美国山核桃,或者用这些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冒充美国山核桃实生苗出售。 ③裸芽山核桃种子Section Sinocarya :包括我国的大别山山核桃、湖南山核桃、贵州山核桃以及越南山核桃等,现在不少人用这些种子冒充美国山核桃种子,或者用这些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嫁接美国山核桃,或者用这些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冒充美国山核桃实生苗出售。 (6)产品4:美国山核桃接穗 ..

薄壳山核桃在中国的适生地及物候期

薄壳山核桃在中国的适生地及物候期 薄壳山核桃在中国的主适生区位于北纬25°~35°、东经100°~122°之间的亚热带东部和长江流域,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重庆、安徽全部,江西、湖南、湖北大部和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和南部以及河南南阳、驻马店以南的部分地区。该区是我国过去引种美国薄壳山核桃的主要区域,也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实践已经证明,引种效果良好,生长结实正常。 北部次适生区包括山东全部和河北(石家庄以南)、河南(南阳、驻马店以北)、湖北(十堰以北)和陕西(西安以南部分地区)。在此区内,山东的引种实践证明,薄壳山核桃在该区生长发育正常,做园林绿化树种,绝对不存在问题。但做果用栽培时,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注重引进适宜的品种和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南部次适生区包括贵州大部和云南(大理以南,景洪以北,宾川、华坪以东)、广东(韶关、南雄以北)和广西(桂林以北)的部分地区。在此区内,云南省的初步引种证明,云南具有发展美国山核桃的极好潜力。 边缘区包括北方和南方两部分。北方边缘区包括天津、北京全部和辽宁(辽东湾)、河北(石家庄以北)、山西(太原以南)、陕西(延安以南、西安以北)、甘肃(兰州以南)和四川(松潘)部分地区。南方边缘区包括云南(景洪以南)、广西(桂林以南、柳州以北)、广东(韶关、南雄以南,英德以北)和台湾(台北以北)的部

分地区。在该区内,薄壳山核桃做园林绿化树种或用材树种是适宜的,但做果用栽培时,必须注重引进适宜的品种和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在中国林科院试验苗圃内(北京),4~8年的实生薄壳山核桃,树干直径4~10厘米不等,1996年春天改接12个北方型品种,保存8个。在管理较粗放的条件下,所有品种正常生长,正常越冬。其中多数品种于1999年结果,2000年已是硕果累累,其中有3个品种的单果重比在美国原产地的还大;每千克140~150粒,最大100粒左右,且种仁饱满,商品性能优良。北京生态指标:北纬39.8°,最低温度-27.4℃,年无霜期176.8天,≥10℃年积温4118.l℃,年均降水量683毫米。在北京初步的引种结果,证明了在北京以南的地区,引种美国薄壳核桃不存在气候适应的问题,尤其是温度的风险。 不适宜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全部和辽宁(中、北部)、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宁夏(固原以北)、甘肃(中、北部)、四川(西北部)、海南全部和广西柳州以南、广东英德以南和台湾台北以南的地区。但在这些区内的某些小气候环境内,薄壳山核桃仍可很好的生长,比如在新疆自治区林科院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120公里的玛纳斯的基地内,就生长着成片的薄壳山核桃林。 在云南昆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萌芽期,4月上中旬为展叶期,4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新梢迅速生长期,11月中旬为落

果用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介绍

果用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介绍 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原产美国,采用优良品种栽培,经济效益特高。由于其果壳薄(仅有O.10cm左右厚),用手可抓破,果肉可完整取出,生食、炒食、加工皆宜,其营养丰富,含高级植物油70%,多种氨基酸,蛋白质12.1%,碳水化合物12.2%,果仁香甜,回味无穷。食之有健身、补脑、醒神、温肠补肾、止咳润肤之功效。目前在我国大城市超市偶有美国进口货,售价约为人民币30元/kg。美国薄壳山核桃在美国有100多个品种,分南北类型。目前引入我国栽培的仅为做木材用的原始实生类型,其果用价值甚微,树高30m,结果稀少,栽后18年后始果,甚至终生不结果。 果实小(小的仅4g左右),几乎无法取食,即使是这种薄壳山核桃,全国产量也不足4t,分布在各地,大多被北方松鼠,南方老鼠吃掉。20世纪70年代有美国专家在方门林场高位 嫁接成活十几株大果型美国薄壳山核桃2个品种,表现早产、高产,果大质优。但由于嫁接技术难度大,而无人正式接活繁殖推广。本场于2002年11月派专家组(范邦文教授等人) 前往方门林场,考察并取回原种接穗,一举嫁接成活1000 株种苗,栽后2003年始花,2004年始果。2003年吉安市科技局批准我场组建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研究所”。对该品种 的嫁接与栽培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次

嫁接成活率达97%。我场以“美国薄壳山核桃品种选优、繁殖及园艺化栽培”研究为题上报国家科技部,2004年6月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重点星火科技项目。此举引起负责实施林业部834项目(研究内容与本场的相同)的中南林科院经济林教研室主任吕芳德教授的极大关注,亲自来我场考察后,赞扬母本园长势很好,树体分枝多而矮化,3年就始花始果。苗木嫁接成活率很高。 美国薄壳山核桃在美国经过长期选育有30多个品种其特性各不一样。该树种属雌雄同株,果用栽培必须选择果大,可食率高,并配置授粉品种,才能获得早产高产。现选3个良种及野生种简介于后: 1 威士顿 美国南方品种,经证实适宜我国南方种植(秋稍在-12度时受冻),枝叶跟南酸枣相近,生长旺盛,生长量大,病虫害极少;果大,坚果均重14g,长形,果尾微尖,尖尾略呈勾状。果肉与坚果皮有一定空隙,最易破壳,坚果皮底色红兼有黑点条斑。果肉白色,可整体取出,若肥水差,有欠饱满趋势。常温下可贮藏2年不变质。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薄壳山核桃栽培技术要点 薄壳山核桃 Carya illinoivensis 原产美国,因此也称美国薄壳山核桃,又因果实长形,故又称长山核桃,英文名Pecan,音译“闭更果”,浙江称长寿果。该树种经济价值高,园林绿化美化效果好。木材质量佳等特点,是优良的干果、木本油料、绿化及林材兼用的好树种。简述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良种选用 作为果用栽培应选用优良品种。根据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区域已有的栽培情况看,在我省有以下几个优良品种可供选择: 1、马汉(Mahan),雌花先熟型,原产美国密西西比州,由实生树选出。果实大,平均果重14.3g,出任率58%,丰产性好,果实熟晚,缺点是种仁有时不饱满。 2、波尼(Pawnee),雌花先熟品种,由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通过摩哈克(Mohawk)×斯塔金(Starkink)的杂交种。平均果重7.9g,出仁率58%,较丰产。 3、威斯顿(Western),又称西方,为实生树(Seedling)×德克萨斯(Texas)的杂交种,雌花先熟品种。平均果重7.9g 左右,出仁率58%,该品种早果性强,座果率高,丰产。 4、赣—1:树势生长较旺,投产较晚,雌先性,需配臵相应的雄花早熟品种授粉树。坚果壳极薄,手掌可抓破,果型不对称,果底尖,果顶锐尖稍有弯曲,果仁在树体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果实生长欠饱满。果仁皮黄色或金黄色、仁肉白色货白黄色。单果重14克、出仁率54.8%。

5、赣—2:树势生长较好,雌先性,早实丰产。坚果长椭圆形,果顶稍尖,果基较圆平,坚果稍不对称。果肉次沟深,基部易开裂。单果重12.4克,出仁率53.7%。 6、赣—3:该品种枝叶生长与赣—2基本相似。雌先性,比赣—1后5—6天,单果重10.1克,出仁率64.1%。 7、赣—4:树势生长中等,可自花授粉、丰产,配臵相应的授粉树,产量更高。坚果长性,果顶直尖,果壳较厚,果肉饱满。单果重9.5克,出仁率54.1%。 8、赣—5:树势中等,较1—4号早熟,早产丰产。雄先性雌花开放时呈大红色,有时可自花授粉。坚果椭圆形,果壳较薄,单果重8.7克,出仁率53%。此品种可作赣—1、赣—2、赣—3的首选授粉品种。 二、栽植 薄壳山核桃既可作为农村四旁及城市园林绿化,也可作为果园栽植。不论是哪种种植方式,土地都必须较平坦或缓地,如是山地坡度较大,应采用梯带整地和设施栽培。要求土层至少达90厘米,排水和通透性良好。凡地下水位高,底土质硬、粘重,土层浅干旱又不能灌溉的土壤不适宜栽植。 1.整地和栽植密度 土地必须充分耕翻或穴状整地,也可抽沟撩壕。挖穴规格长宽深为1米×1米×0.8米,撩壕规格宽深为0.7米×0.7米,穴或壕沟内施足有机肥。栽植密度可根据不同栽植的目的或栽植方式,以及种植地的条件而定。临时密度可3~4×4×5米,高植33-56株,永久密度6~8×4×5米。

美国山核桃简介

美国山核桃简介 美国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产美国南部墨西哥北部。是一种阳性深根性树种,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成年树主根可达3~5m,侧根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以下40~80cm之间。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严,微酸性、微碱性土壤均能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适宜于海拔1100~1700m之间,阳光充足,湿润的环境中种植。美国山核桃定植后3~5年开始挂果,8~10年进入初盛果期,20年左右进入盛果期,持续丰产期长达120年左右。 一、美国山核桃使用价值 美国山核桃坚果壳薄且光滑美观、取仁容易,果仁除直接食用外还是榨取高级食用油和制作糕点、冰欺凌、化妆品和药品等的原料。美国山核桃仁口感细腻,食味香润爽口(优于本地核桃),深受消费者青睐。果仁营养丰富全面,保健价值高。每千克热值32千卡,含丰富的维生素B1、B2、E等。并且含较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美国科学家研究证实,常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美国山核桃仁及其制品,可明显降低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肪蛋白水平,可明显降低人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同时还具有抗衰老、预防前列腺癌、改善男性功能的作用。美国山核桃果品的消费潜力巨大。 二、美国山核桃市场潜力 目前,全球美国山核桃坚果年产量为18万吨左右,其中美国年

产约15万吨,但仅能出口1万吨左右。国内仅零星种植,年产不足20吨,市场上仅近几年才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超市有少量出售。按人均年消费0.15公斤(美国为0.5公斤)的低水平计算,仅国内每年至少消费20万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山核桃在国内外的市场将供不应求,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三、美国山核桃经济效益 美国山核桃从种植到进入初盛果期共需10年,从第五年开始正式挂果至第九年每亩共可收入22500元(2.5公斤/棵,120元/公斤,300元/棵,15棵/亩)。从第十年进入初盛果期起到第十九年,每亩收入36000元左右(20公斤/棵,120元/公斤,2400元/棵,15棵/亩)。从第二十年进入盛果期,每亩收入72000元左右(40公斤/棵,120 元/公斤,4800元/棵,15棵/亩)。并且盛果期持续时间长达120年左右,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美国山核桃又名薄壳山核桃、长山核桃、碧根果、长寿果、碧罗根等,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原 产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树高可达15~20m,其种 植、生长要求海拔在800~1600 m;年平均气温15~ 20℃,降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层深厚(2m以上) 潮湿且排水良好,土壤的PH值为5.8~7.0的砂质土

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江苏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 作者:刘广勤, 张俊, 张勇, 姜惠丽 作者单位:刘广勤,张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张勇(江苏省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生态园,江苏泗洪,223900), 姜惠丽(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14)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7,35(35)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8条) 1.吴耕民中国温带落叶果树 1993 2.董凤祥.王贵禧美国薄壳山核桃引种及栽培技术 2003 3.习学良.邹伟烈.范志远薄壳山核桃良种及早实丰产技术[期刊论文]-林业实用技术 2006(01) 4.郑光辉江苏省果树资源普查统计资料 1985 5.张日清.李江.吕芳德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历程及资源现状研究[期刊论文]-经济林研究 2003(04) 6.吴文龙.闾连飞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期刊论文]-江苏林业科技 2003(01) 7.王白坡.钱银才.戴文圣美国山核桃实生引种后代的变异[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5(04) 8.张日清.吕芳德.何方美国山核桃引种栽培区划研究Ⅰ原生境与新生境自然条件比较[期刊论文]-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1(02) 相似文献(5条) 1.期刊论文邹湘云.习学良.石卓功云南省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山东林业科技2009(2) 在总结云南省薄壳山核桃种植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薄壳山核桃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结合近年研究结果,提出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发展的策略. 2.期刊论文王曼.宁德鲁.李贤忠.张雨.李勇杰.Wang Man.Ning Delu.Li Xianzhong.Zhang Yu.Li Yongjie薄壳山 核桃研究概况-中国林副特产2010(2)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的经济性状、原产地及其分布、引种栽培、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品种类型、繁育研究等研究现状进行剖析,提出薄壳山核桃的发展趋势,以期能为我国林农在选择发展薄壳山核桃时提供一些参考. 3.期刊论文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 结合薄壳山核桃的自然分布和世界发展现状,综述了其在我国引种的历史与发展,并根据薄壳山核桃的特点,结合华东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的需求,提出了其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4.期刊论文方肇成.蒋新民.郑花兰天目山区山核桃生产发展建议-中国果树2005(4) 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共有18个种,其中经济栽培价值较高的仅有原产北美的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和我国的山核桃(昌化山核桃).我国山核桃主产于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临安市和淳安县是山核桃主产区,两县市山核桃面积和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0%.过去,由于对干果生产重视不够,单产低、规模小、效益差的问题在天目山区乃致全国山核桃生产中均表现得较为突出.根据临安市和淳安县山核桃生产现状,分析当前山核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促进当地山核桃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期刊论文吴志辉宁国市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安徽林业2010(4) 山核桃是中国特有珍稀高档干果,属胡桃科、山核桃属,全属有18个种,3个变种,其中经济价值高、实行人工栽培的主要是原产北美的薄壳山核桃和我国的山核桃.我国山核桃的栽培利用最远可以追溯到明代,迄今已约有500年历史.我国山核桃面积约有130万亩,最集中的栽培区域为浙皖交界的天目山脉一线,主要分布在浙江的临安、淳安、桐庐和安徽的宁国、绩溪、歙县等县(市).当前山核桃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突出、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资借鉴. 引证文献(4条) 1.张玉君.彭兴龙.李国豪三门峡市核桃生产现状与发展规划[期刊论文]-农技服务 2009(10) 2.耿国民.周久亚美国薄壳山核桃生产概况[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9(7) 3.邹湘云.习学良.石卓功云南省薄壳山核桃种植现状及发展策略[期刊论文]-山东林业科技 2009(2) 4.刘广勤.吴志华.张勇.卢昱宇薄壳山核桃早果丰产栽培技术[期刊论文]-落叶果树 2009(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407707154.html,/Periodical_ahnykx20073505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