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无线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将网络视频服务器与监控中心之间通过无线网桥进行数据传送,实现实时的远程图像传送和远程监控的目的。
监控中心可以任意调看一台或多台监控设备采集的现场实时图像。
网络视频服务器可根据线路速率及监控需要来调整图像质量和传送速率。
另外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它进行远程设置和控制云台、镜头等。
系统组成无线监控系统主要由;无线网桥、天线、避雷、防水、视频服务器、摄像机、室外云台、室外解码器、护罩等组成。
系统优势1、综合成本低,只需一次性投资,无须挖沟埋管,特别适合室外距离较远及已装修好的场合;在许多情况下,用户往往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开阔地等特殊地理环境,对有线网络、有线传输的布线工程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有线的施工周期将很长,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这时,采用无线网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有安装周期短、维护方便、扩容能力强,迅速收回成本的优点。
2、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好,即插即用,网络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将新的监控点加入到现有网络中,不需要为新建传输铺设网络、增加设备,轻而易举地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3、维护费用低,无线网络维护由网络提供商维护,前端设备是即插即用、免维护系统。
4、系统功能强大、利用灵活、全数字化录像方便于保存和检索。
根据监控中心存储空间的大小、图像采集的尺寸、质量和频率,可记录长达几小时到几个月的录像数据。
用户可对记录下来的录像数据进行播放、定位及快放、慢放等操作。
5、在网络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只要安装了客户端的软件或通过IE浏览器,赋予不同级别的用户不同的权限,所有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操作。
6、监控人员可任意控制和观察某一摄像头采集的实时动态图象场景,远程调节摄像头的焦距、光圈、景深,控制云台全方位单步微调或连续快调。
7、多画面显示、双向通话:监控中心显示屏的画面可单画面,多画面循环显示,也可手动单画面显示切换,并可与监控点控制室双向通话或监听。
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在商业、工业、社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具有智能化、全方位、高清、实时、安全等特点的综合性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室外、地下、天空等各种场景的监控和管理。
本文主要讨论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系统构成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
前端设备包括:摄像机、传感器、LED灯、心电图仪等,用于采集场景信息;后端设备包括:监控主机、视频处理器、存储设备、管理软件等,用于处理和管理前端采集的信息。
摄像机是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最核心的设备,它负责对室内、室外、地下、天空等各种场景进行拍摄和录制。
传感器则可以探测声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参数,通过监测环境数据调整摄像机拍摄方式,使得视频质量更加清晰。
LED灯则可以作为补光设备,增强摄像机的拍摄范围和清晰度,实现全天候监控。
心电图仪则用于人体生理信号的监测,如心电波上传,以实现人体健康监护。
监控主机是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的掌控中心,它负责对前端设备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视频处理器则是将前端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编解码、压缩、加密等处理,提高视频播放速度和视觉质量。
存储设备则是存储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它用于存储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数据,可以设置循环录播和定时录制等方式,提高存储容量和删除效率。
管理软件则是控制摄像机、传感器、音响等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帮助管理员更方便地管理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
二、系统设计1. 前端设备的布置在设计全场景视频监控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前端设备的采集范围、采集角度和采集质量等因素。
因此,需要将前端设备放置在适宜的位置,并根据室内、室外等场景区分。
在安置前端设备时,必须保证设备保证稳定、不易抖动,保证视频质量。
2. 监控主机的选型在选购监控主机时,需要考虑到主机的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因素。
主机的处理器速度要快、性能要强,存储和传输速度要快,以满足高清视频播放的需求。
网络视频监控设计规划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 系统概述 (3)2. 设计原则及依据 (3)2.1. 设计原则 (3)2.2. 设计依据 (4)2.3. 系统组成 (5)2.4. 系统设计思路 (5)2.5. 系统结构 (6)2.6. 系统功能 (7)3. 系统详细设计 (8)3.1. 前端监控点位设计 (8)3.1.1. 前端监控点设备要求 (8)3.2. 传输子系统设计 (10)3.2.1. 传输方式的类型 (10)3.2.2. 电源及控制信号传输 (11)3.3. 监控室设计 (11)3.3.1. 显示系统设计 (11)1.系统概述随着IP网络或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先进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
视频监控系统防患于未然,用来实现较周密的外围区域及建筑物内重要的区域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益。
作为现代化管理有力的辅助手段,视频监控系统将现场内各现场的视频图像传送至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在不亲临现场的情况下可客观地对各监察地区进行集中监视,发现情况统一调动,节省大量巡逻人员,还可避免许多人为因素。
并结合现在的高科技图像处理手段,还可为以后可能发生的事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有了良好的环境,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才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设计原则及依据2.1.设计原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时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
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其具有以下原则:●先进性:监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
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视频监控系统逐渐从传统的硬件设备转向分布式系统架构。
本文将深入探讨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架构、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实时监控和远程访问等关键技术与方法。
1. 引言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保障手段,既可以用于公共场所的安全监控,也可以用于企业和个人的财产安全监控。
然而,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面临着单点故障、数据存储受限、实时监控受限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2. 系统架构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采取分布式架构,将视频监控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并通过网络连接多个监控节点,实现任务的并行处理。
系统架构包括监控服务器、监控节点、存储节点和客户端等组成部分。
2.1 监控服务器监控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任务调度、数据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功能。
它通过网络连接监控节点和存储节点,将监控节点采集的视频数据传输给存储节点进行存储,并将存储的视频数据提供给客户端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访问。
2.2 监控节点监控节点是视频采集设备的集成,包括摄像头、视频采集卡和视频编码器等。
监控节点负责将视频数据传输给监控服务器进行处理,并接收监控服务器下发的任务指令。
存储节点是用于存储视频数据的设备,可以是本地硬盘、网络存储设备或云存储服务。
存储节点负责接收监控服务器传输的视频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存储管理,以满足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2.4 客户端客户端是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可以是PC、手机、平板等。
客户端通过与监控服务器的通信,实时接收视频数据并进行展示和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回放、告警处理和远程访问等操作。
3.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往往使用采集卡和专用线缆进行视频数据的传输,而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则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
3.1 网络传输协议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使用常用的网络传输协议,如TCP/IP、UDP等。
毕业设计论文视频监控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视频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了保障社会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利用网络摄像机和软件编程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视频监控系统。
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存储录像、智能识别等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安全防控能力,为社会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摄像机、实时监控、远程监控、智能识别1.引言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监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安全的需求,而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图像和视频的实时传输和分析,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和及时的安全保障。
因此,设计并实现一套功能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系统设计2.1硬件部分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网络摄像机,它能够将拍摄到的图像和视频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
网络摄像机的选择要考虑画质清晰度、传输稳定性和安装方便性等因素。
2.2软件部分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是通过编程实现视频的实时监控、远程监控、存储录像和智能识别功能。
通过编写相关的算法和接口,能够对视频进行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智能化的处理。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远程访问系统,并实现对视频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3.系统实现系统的实现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3.1硬件的搭建和连接:首先要选购合适的网络摄像机,并将其连接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
确保网络连接正常和稳定。
3.2软件的开发和调试:通过使用编程语言和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编写视频监控系统的相关功能。
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3.3功能的扩展和优化: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扩展和优化。
比如增加更多的摄像机连接,实现多点监控和控制。
或者引入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智能识别的准确性和速度。
4.系统评估与分析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
主要包括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性、易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
校园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 功 能 , 将 所 有 接入 的摄 像 机 图像 以 十六 画 面 的 形 可 式通 过 校 园局域 网传 往 主 控 中心 的服 务 器 进 行 储存 , 远 程 终端 可 通过 网络访 问中心 的 服务 器 实现 图像 的远 程调 用 ; 时主 控 中心 的 控 制信 号 亦 通 过 专 用 光 纤 网进 行 传 同 输 ,实 现 主 控 中心对 分 控 中心 的 远程 控 制 。 专 用 光 纤 网 :从 硬 盘 录 像 机 输 出 的十 六 画 面 图 像 经 光 端 机 转 化 成 光 信 号 后 ,发 往 中 心 ,利 用 视 频 矩 阵 控 制 器 将 从 分 控 中心 传 输 过 来 的 十 六 画 面 依 次 显 示 于
进行详细的说 明。
由于 学 院 的 面积 大 , 系 统 实行 两级 管 理 模 式 , 本 即 主 控 中心 与分 控 中心 两 级 网 络 。 主 控 中 心 : 校 安 保 中 心设 于 2号 教 学 楼 内 。 学 分 控 中 心 :教 学 楼 群 分 控 中心 、 行 政 大 楼 分 控 中 心 、食 堂 分 控 制 中心 、公 寓 楼 分 控 中心 、体育 场 馆 分 控 中心 、活 动 中 心分 控 中心 、影剧 院分 控 中心 。
监视墙上 。
三 、系统模块的实现
集 美 大 学 诚 毅 学 院 分 为 生 活 区 和 教 学 区两 部 分 , 而 生 活 区 由公 寓楼 、活 动 中心 、 厅 和 体 育 馆 组 成 , 餐 教 学 区 由教 学 楼 、实 验 楼 和 行 政 办 公 楼 组 成 。两 部 分 的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维普资讯
广角 ・ 方案选型
同 时为 校 园的安 全 提 供 良好保 障手 段 , 过对 学 校 主 大 通
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套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安全监控解决方案,可以在实时监控、远程管理和事件回放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备的选择、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划分等。
1.硬件设备选择在设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来实现视频采集、传输和存储等功能。
常见的硬件设备包括:-摄像头:选择高清晰度、低噪声、具有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摄像头,以确保视频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视频编码器:选择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格式(如H.264、H.265)的视频编码器,以实现视频的压缩和传输。
-网络交换机:选择支持高带宽和多接口的网络交换机,以满足大规模视频传输的需求。
-存储设备:选择高容量、高性能的存储设备,如硬盘阵列、网络存储器等,以实现视频的长期存储和备份。
2.系统架构设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前端采集、中心管理和后端存储等模块。
具体架构如下:-前端采集模块:包括摄像头和视频编码器等设备,负责将视频信号采集并传输到中心管理模块。
-中心管理模块:包括视频分析、远程控制和事件回放等功能。
该模块负责接收和存储前端采集的视频信号,并提供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的功能。
-后端存储模块:包括存储设备和备份设备等,负责将视频存储到硬盘或网络存储器中,并提供备份和恢复的功能。
3.功能模块划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涵盖了多个功能模块,需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和设计。
常见的功能模块包括:-视频采集模块:负责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和传输。
-视频分析模块:通过图像识别、运动检测和区域监控等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提供相关的告警和报警功能。
-远程控制模块:通过网络和手机等终端,实现对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事件回放模块:提供历史视频回放和功能,可以方便地查找和播放存储在后端存储设备中的视频录像。
4.系统性能优化为了提高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手段,如:-网络带宽优化:通过合理调整视频编码参数(如码率、帧率等),可以减少视频数据传输所占用的网络带宽,并提高传输效率。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在当今社会,安全防范意识日益增强,视频监控系统已成为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企业、学校、公共场所还是家庭,都离不开一套可靠的视频监控系统。
那么,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实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呢?接下来,让我们逐步探讨。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视频监控系统之前,首先要明确用户的需求。
这包括监控的区域范围、监控的目标对象、监控的时间要求以及对图像质量和存储时长的期望等。
例如,对于一个工厂来说,可能需要重点监控生产车间、仓库、出入口等区域,以防止盗窃、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对于学校,可能需要关注教学楼、操场、食堂等场所,保障师生的安全。
而对于家庭用户,可能更关注门口、客厅、阳台等位置。
此外,不同的用户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有些场景可能只需要能分辨出人员和物体的大致轮廓,而有些关键区域则需要高清、甚至超高清的图像,以便能够清晰地识别细节。
二、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存储设备和显示控制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1、前端设备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护罩、支架等。
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眼睛”,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图像质量。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摄像机有模拟摄像机和网络摄像机两种。
模拟摄像机价格相对较低,但图像质量和传输距离有限;网络摄像机则具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更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和更强的远程控制功能。
在选择摄像机时,需要根据监控场景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
例如,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可以选择具有低照度功能的摄像机;在需要大范围监控的场所,可以选择全景摄像机或安装多个摄像机进行拼接。
镜头的选择也很重要,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监控距离和范围。
广角镜头适合监控大面积区域,长焦镜头则适合远距离监控。
2、传输设备传输设备负责将前端设备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后端设备。
常见的传输方式有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
有线传输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等。
同轴电缆适用于短距离传输,成本较低;双绞线传输距离较远,抗干扰能力较强;光纤则具有传输距离远、带宽大、信号衰减小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实现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硬件设备选型、软件开发、系统部署等方面。
一、引言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摄像机、录像设备和监控软件等组件构建的一种用于实时监控与录像存储的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商业监控、交通管理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生活环境。
下面将重点介绍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视频监控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监控范围、监控目标、监控要求等方面的需求,以便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指导。
例如,如果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监控,需要考虑到人员密集度、画面清晰度、运动跟踪等需求。
三、硬件设备选型在确定了系统需求之后,接下来是硬件设备的选型。
主要包括摄像机、监控主机、存储设备等。
对于摄像机来说,应根据监控范围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类型,例如固定摄像机、球型摄像机、云台摄像机等。
对于存储设备来说,要考虑到存储容量、存储方式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存储设备。
四、软件开发在硬件设备选型完成之后,接下来是软件开发。
视频监控系统的软件开发包括前端软件和后端软件。
前端软件主要负责摄像机的画面显示、云台控制等功能,后端软件负责录像存储、远程访问等功能。
在开发前端软件时,需要考虑用户界面友好性和功能完善性。
用户应该能够方便地查看各个摄像机的画面,并且可以进行云台控制,实现对目标的追踪。
同时,前端软件还应具备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向用户报警,提高监控效果。
在开发后端软件时,需要考虑录像存储的方式和远程访问的需求。
录像存储可以选择本地存储或云存储,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存储方式。
远程访问可以通过网络或手机应用实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监控画面和录像。
此外,后端软件还应具备智能分析功能,例如运动检测、人脸识别等,提高监控效果。
五、系统部署在软件开发完成后,接下来是系统部署。
首先需要将摄像机安装在指定的位置,并且连接好监控主机。
(完整版)基于ARM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_图文.
-42-20078产品设计与实现一、前言二、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三、视频服务器的硬件实现监控系统作为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医院、银行、家居、视频会议和视频点播、证券、远程教育等诸多领域,可以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资产不受损失,实现无人值守。
早期的模拟监控系统不能联网,只能与监控中心进行点对点通信,随着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已过渡到数字化的网络监控。
它以数字视频的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采用先进的数字图像压缩编/解码技术和传输技术,将智能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用于图像显示、调整、跟踪,根据现场环境智能调节摄像机的位置及清晰度,对物体进行跟踪识别,对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通信链路和多个监控站点组成。
通讯链路在企业内部使用企业已经铺设好的局域网线路,将其连人企业内部网,然后可以将其接人Internet,以便将信号传输给远端分控计算机或授权用户。
传输的数据包括视频、报警等录像数据和控制信号。
监控中心具有电视墙、磁盘阵列、服务器、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多级级联构成多级监控系统。
监控站点主要由视频服务器和摄像机组成,整个系统组网灵活;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进行大规模、远距离的实时图像监控和报警处理。
如图1所示。
监控系统的软件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软件两部分以及相互之间的通信。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在需要的地方安装相应的前端监控设备(彩色或黑白摄像机、固定或活动云台、定焦或变焦和相应的软件系统。
图I中的每个监控站点主要由摄像头、云台控制器、网络视频服务器组成,可配置可变镜头、麦克风、扬声器等外设,如图2所示。
其中网络视频服务器以嵌人式微处理器为核心,由视频采集编码模块、网络功能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摄像头云台控制模块等组成。
嵌人式微处理器是硬件部分的核心 , 采用 SAMSUNG的微处理器S3C4510B。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为例
督 校 园情况 , 而保卫处 则 实时监 测校 园动 态
时情 况 的观看及 对 突发 情况 的应急 处理 .
2 系统 架构 设 计
针 对福 州外语 外 贸学 院 的“ 地广 、 人多、 网络
条 件好 ” 等特 点 , 要 实 现 分 区布控 、 全部存储 、 集
中管 理 、 报 警联 动 、 轮巡 上 墙 、 扩容 方 便 , 需 要 将
高可 靠性 、 可 维护 性 的视 频监 控 管理 系统 ; 介 绍 了网络视 频 监 控 系统 的 原 理 、 架构 和 主要 技 术 手段 , 描 述 了关于 网络视 频数 据 流量 的计 算过程 , 通 过 采 用分 布 式 架构 管 理 , 降低 网络视 频 数
据流量, 基于 C / S和 B / S架构 、 模 块化 结构 , 实现 了高校 网络视 频监控 管理 系统 .
卫工 作 和突发 性 、 群体性 事件 , 减 少 校 园暴力 , 对
生 人数 众 多 、 生性好动、 防范 意识 差 . 实验 楼 、 教 学楼、 学 生活 动 中心 、 运 动场 、 图书馆 、 学生 宿舍 、 餐 厅 等存 在 安 全 隐 患 , 且 学 校 周 边 治 安 情 况 复 杂. 为 了有 效地 维护 校 园秩 序 和 安 全 , 保 障学 校
6 ) 清 理校 园周边 环境 , 还校 园一片安 宁 ;
科 高 校. 学 校 面 积大 、 场地分散 、 管 理 人 员少 . 学
[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8— 2 1
7 ) 学 校领 导有 副控 , 远距 离用 电脑便 可 以监
[ 作者简介 ] 陈章斌 ( 1 9 7 9一) , 女, 福建福州人 , 讲师 , 工程硕 士 , 主要从事计算机 网络及网页开发与制作方面 的研究
基于corba 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2卷第2期2003年6月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2 No.2J un. 2003 文章编号:1671-7147(2003)02-0124-04 收稿日期:2002-09-16; 修订日期:2002-11-11.作者简介:高科(1978-),女,安徽萧县人,计算机应用硕士研究生.基于CORBA 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科, 须文波(江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摘 要:大型网络系统普遍存在着异构平台繁多,设备过于分散等问题,使得整个系统异常复杂难以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当前分布对象的主流技术CORBA ,提出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Wit 2Net 2Video 这一解决方案.在阐述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给出软/硬件体系结构及模型实现.关键词: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对象;视频监控系统中图分类号:TP 393.07文献标识码:A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 et work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B ased on CORBAG AO Ke , XU Wen 2bo(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 outhern Y angtze University ,Wuxi 214036,China )Abstract :Large 2scale network systems are often too complex to monitor and control due to coexistence of heterogeneous platforms and wide distribution of system devices.To address such problem ,the pa 2per proposes a new solution ,WitNet 2Video.It is a network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that incorporates CORBA ,the mainstream technology for managing objects in a distributed system.In this paper we e 2laborate the design of WitNet 2Video and demonstrate the software/hardware architecture and the im 2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K ey w ords :CORBA ;object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传统模拟监控与计算机技术、图像视频压缩技术以及视频数据实时传输技术的现代有机结合.它可为用户提供远程监视、控制某一或某些场所的服务,并具备视频存储和点播、运动检测与报警等功能.由于在异构的分布式环境下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十分困难,为解决分布式处理环境中硬件和软件系统的互联,作者以目前主流分布式应用系统的通用集成框架———COR 2BA 作为软件体系结构的核心,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视频监控系统WitNet 2Video.1 CORBA 概述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 2tecture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是由OM G 组织提出的一个完整的分布对象处理与集成的体系构架[1].由于CORBA 技术在开放性、先进性、完整性、连续性和成熟性方面的突出表现,已成为目前主流分布对象技术和建立应用框架、软构件的标准,在开发大型分布式应用系统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CORBA 把客户与服务器抽象为对象,所有功能都封装在对象内部,只向外提供简单的接口.首先对象间的通信由CORBA 代理,通过软总线机制对象请求代理(ORB )实现,对象不必关心通信对方的实现细节.其次,CORBA 提出了接口定义语言(IDL )这一与平台无关的语言,提供编程语言无关性的支持,实现应用接口与代码的分离.此外,CORBA 还定义了一组与应用领域无关的基础对象服务,以支持应用对象的实现和使用,包括名字服务、生命周期服务、永久对象服务、事件服务等[2].因此,CORBA 以其平台独立性和语言独立性特点,在异构、分布式环境下占据优势,可使应用程序开发者更多地关心其自身的应用领域开发,而较少地考虑低级的分布式系统程序设计,适合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实现.2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2.1 硬件体系结构目前WitNet 2Video 系统主要针对局域网环境进行开发,它由多媒体终端、网络传输、监控设备3部分组成.监控设备包括摄像头、云台和矩阵控制器.多媒体终端包括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前端设备是指对模拟视频进行压缩与发送的设备,如视频服务器(NetCaster );后端设备是指对接收的视频流进行存储以及显示的设备,如网络视频存储/点播设备(NetVCR/VOD ),网络视频播放设备Net Play 2er 和Net TV ,网络视频的中继设备(Net Relayer ).WitNet 2Video 的硬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图1 硬件体系结构Fig.1 The hardw are architecture2.2 软件体系结构CORBA 是一个体系结构的标准,它可以有许多实现方法及语言.本系统采用的是OmniORB ,它是CORBA 的一个C ++实现,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由剑桥A T &T 实验室研究和开发,并经过了开放组织的测试和鉴定.2.2.1 整体构架 在本系统中需要处理视频流数据和控制信息两类数据.控制信息能承受延迟但要求可靠的传输,而流数据则对同步和服务质量(QoS )有一定的要求.CORBA 的主要通信机制是客户/服务器模式,由于采用尽力传送策略,因而这种交互方式不适用于实时多媒体流数据的传输.本系统通过基于TCP/IP 的高层中间件传送控制信息,对分布式的设备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而使用低层网络协议(UDP ,R TP 等)发送视频数据,直接由程序员处理延时、延迟抖动、丢包、数据安全、数据纠错等网络传输问题.2.2.2 对象树结构 系统将若干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抽象为对象,由OmniNames 负责对象接口的发布以及管理使用.OmniNames 驻留于主设备中,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事实上,只有系统开发维护人员会接触到对象的概念,它对普通用户是透明的.对象树结构大致如下:1)验证对象(N ETAU TH.OBJ ECT ) N E 2TAU TH.OBJ ECT 主要负责验证用户登录,管理用户及用户权限信息,并为合法用户生成会话标识(session ),维护所有在线用户的session 列表,建立用户进程到系统资源的映射结构.该对象在系统中是唯一的,通常驻留于主设备中.目前采用简单的用户名2口令方式作为身份验证方式,以后可根据具体的安全需求对N ETAU TH 进行适当扩充,以实现对其他验证方式的支持.2)信号源对象(AVSOU RCE.DIR ) A V 2SOURCE.DIR 是存放系统中信号源对象的目录,下属每个对象对应于一个NetCaster 设备中的MPEG 压缩卡,命名规则为A VSOURCE -(MACHINE.ID )-(CARD.ID ).OBJ ECT.其中MACHINE.ID 是该信号源所驻留的NetCaster 设备的设备号,CARD.ID 是此信号源在该设备内对应的视频压缩卡的卡号.AVSOU RCE 对象提供视频的压缩、传输与控制,包括设置编码格式及数据速率,控制视频的亮度、色度.3)矩阵对象(MA TRIX.DIR ) MA TRIX.DIR是存放系统中矩阵对象的目录,目录下每个对象对应一个矩阵,命名规则为MA TRIX -(DEV.ID ).OB 2J ECT.其中DEV.ID 是矩阵号,唯一标识一个矩阵.矩阵对象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矩阵输入(摄像头)与输出(监视器)之间的切换;云台的控制(云台可以做上下左右的运动,上面放置摄像头);云台上摄521第2期高科等:基于CORBA 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像头焦距的调整等功能.矩阵对象通过该矩阵连接的设备(通常是NetCaster)实现.4)存储对象(N ETVCR.DIR) N ETVCR. DIR是存放系统中VCR对象的目录,目录下每个对象对应于一个录像源,命名规则为VCR-(MA2 CHIN E.ID)-(SOU RCE.ID).OBJ ECT.其中:MA2 CHIN E.ID是该对象所驻留设备的设备号; SOU RCE.ID是各个录像源的标识号.该对象主要提供状态的查询功能,包括设置录像视频源的设备号和信号源号,设置录像策略,设置存储位置,获取录像状态等.5)点播对象(N ETVOD.DIR) N ETVOD. DIR是存放系统中VOD对象的目录.下属每个对象对应于一个录像源的视频点播,命名规则为VOD-(MACHIN E.ID)-(SOU RCE.ID).OBJ ECT.其中:MACHIN E.ID是该对象所驻留设备的设备号;SOU RCE.ID是录像源号.VOD对象主要提供已录像的视频数据的回放,包括快进、快退、精确定位等功能,还可提供事件列表,便于用户检索并播放指定事件.,N ETVOD依赖于N ETVCR 的存在,N ETVOD与N ETVCR对象驻留于同一设备(NetVCR/VOD)中.6)中继对象(N ETPLA YER.DIR) N ET2 PLA YER.DIR是存放系统中回放对象的目录.下属每个对象对应于一个回放对象,命名规则为PLA YER-(MACHIN E.ID)-(CARD.ID).OBJ ECT.其中:MACHIN E.ID是对应于Net Player设备的设备号;CARD.ID是回放卡标识号.该对象从物理意义上对应回放设备中的回放卡,提供的功能不局限于回放卡功能,还包括网络接收等控制功能.7)回放对象(N ETRELA YER.DIR) NETRE2 LAYER.DIR是存放系统中继对象的目录.下属每个对象对应于一个中继对象,命名规则为RE LAYER-(MACHINE.ID)-(SOURCE.ID).OBJ ECT.其中MA2 CHINE.ID对应于Net Relayer设备的设备号. SOU RCE.ID是唯一标识中继对象的数字标识,由系统自动生成.由于SOU RCE.ID在物理意义上没有所对应的实际对象,因此其数量取决于该设备需要中继的视频流数量.8)日志对象(N ETLO G.OBJ ECT) 主要负责系统的日志记录,便于前期开发调试和后期系统维护.一些重要操作(如用户登录)及运行中的出错信息都记录到指定的日志文件中,以备管理员查考.它对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9)设备对象(DEV ICES.DIR) DEV ICES.DIR是存放系统中设备对象的目录.目录下每个对象对应于一个设备对象,命名规则为DEV ICE-(MACHIN E.ID).OBJ ECT.其中MACHIN E.ID是该对象所驻留设备的设备号.该对象主要记录与设备相关的属性及状态,例如IP地址,工作状态,内存,CPU利用率等等信息;另外还提供了一个COMMAND的特殊接口,可执行某些较特殊的命令.2.2.3 对象调用 下面以用户选择一个视频源进行监控为例(见图2),简单说明这些对象之间的调用关系.首先用户必须通过N ETAU TH登录到Net TV(客户端程序,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非对象),由N ETLO G负责记录这一事件;然后从AV2 SOU RCE得到信号源列表,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某个信号源,AVSOU RCE则调用MA TRIX将监控信号切换到对应的矩阵输入端口号.图2 对象调用示例Fig.2 A sample of calling objects 在CORBA体系中,OmniNames系统相当于一个布告系统,但CORBA本身并不保证该布告的接口一定存在.若某设备已被关机,该布告仍然会存在,只有在调用接口时会出错.为保持OmniNames 中注册对象与实际存在对象之间同步,需提供一个验证对象是否激活的函数,用于轮询各个提供接口的线程或进程是否还存活.如果调用该对象的接口出错达到指定阈值,则说明该对象已无法使用,应删除该name,以保证OmniNames中的设备与实际存在的资源一致.2.2.4 系统编程实现原则 软件体系结构的实现是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对于庞大而复杂的分布式系统,如果没有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就无法得到理想的执行效率.虽然CORBA已规定了部件结构体系的标准,也定义了相应的服务和公共设施,但是对于具体的软件体系而言,并没有规定体系结构的实现.作者在开发本系统时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1)合理分布对象 就分布对象系统而言,对象的分布粒度往往取决于应用领域、问题规模、对象并行度、对象间耦合度、网络拓扑、计算资源等因621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卷素.较粗的分布粒度能降低通信开销,但分布程度的降低使系统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能力,导致性能的下降;较细的分布粒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能力,但对象间的交互会增加通信开销,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平衡.而模型中的对象是分布在本地还是远程,同样需要在众多因素中加以综合考虑.如:为提高性能,负载能力强的结点可以部署更多的对象;耦合度较高的对象,即彼此联系较紧密、交互较频繁的对象应分布在相距较近的结点上.总之,—个对象分布合理、负载均衡的系统能大大提高系统效率,增强系统稳定性.2)尽量减少动态方法调用(DII ) 动态调用接口支持客户端的动态请求调用,比之静态调用更加灵活、易于扩展.但由于在动态调用中与接口库之间的调用是一个远程调用,它以牺牲系统资源为代价,所以动态调用比静态调用的开销大,效率低.其次,由于编译时无需检查接口定义,对象接口的细小改动也易导致错误的远程调用,同时难以跟踪查错.由此可见,动态调用只是特殊情况下对静态调用的补充.对系统中不同应用要灵活处理:如果使用的对象接口基本不变,那么可使用静态调用,以提高效率;而在编译时无法知道对象接口的情况下方采用动态调用,以一定代价实现远程调用客户方编程的灵活性[3].3)合理利用多线程技术 在程序中实现多个线程,意味着一个程序的多行语句同时执行,即以抢占资源方式对多个线程实现轮流执行.服务器可以同时向多个用户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响应速度.用户不必担心会因其他客户程序的请求所要求的时间太长而使自身请求遭到拒绝;同时也能更好地利用系统资源,改进系统吞吐量.但多线程应用程序实质上比单线程应用程序复杂,且其开发和调试都相当困难;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能够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的每个数据结构都必须小心地通过应用互斥原语对其进行保护.如果多个线程对未经保护的共享数据进行并发访问,那么就容易导致数据结构陷入不一致的状态或者锁死.4)防止内存泄漏 为保证参数传递的高效性,应尽可能避免对参数值的拷贝,使用引用传递,以替代数值传递.而且无论是远程对象还是配置在一起的对象,都应使用相同的内存管理代码,以实现位置的透明性.显然,保证参数传递的高效性和透明性的代价是引入了异常复杂的内存管理规则,容易出现因一时的疏忽造成内存泄漏.防止内存泄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必须严格遵循内存管理规则,并辅以工具检验.3 结 语WitNet 2Video 使用CORBA 分布对象技术,实现了异构分布对象间的互操作.在处理分布对象互联的通信模块基础上,提供了复杂操作的接口,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应用的编程难度,更方便、更透明地实现了系统中各分布应用对象之间的互联互操作,有效地实现了大型分布式监控系统的集成.并且CORBA 的代码可重用性,提高了应用编程的开发效率,方便了今后对系统的升级和维护.参考文献:[1]Object Management Group.The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and S pecification[EB/OL ].http :///www.omg.org/cgi -bin/apps/doc ?formal/98-12-01.pdf ,2002-05-20.[2]Object Management Group.CORBA Services :Common Ob ject Services S pecification[EB/OL ].http :////tech 2nology/documents/corbaservices -spec -catalog.hom ,2002-05-20.[3]HENN IN G M ,V INOSKI S.基于C ++CORBA 高级编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邢宝妹)721第2期高科等:基于CORBA 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4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4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一、绪论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大众对安全的日益重视,让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和需求不断扩大。
同时,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基于4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意外事件,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4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
二、视频监控系统设计1.系统架构设计基于4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分为前端设备、传输网络和后端服务器三个部分。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头、录像机、网络设备等,用于采集和处理视频信号;传输网络采用4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后端服务器负责视频信号的接收、存储和处理。
整个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网络)2.前端设备选择前端设备是整个视频监控系统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影响到视频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效果。
因此,在选择前端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传感器类型:可以选择CMOS或CCD传感器,前者价格较低,后者拥有更高的像素和图像质量。
(2)图像传输方式:目前主要有模拟信号传输和数字信号传输两种方式。
模拟信号传输主要应用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数字信号传输则可以实现高清和远程传输。
(3)网络接口:前端设备需要支持4G网络接口,以保证视频信号的高速传输。
3.传输网络设计基于4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选择4G网络作为传输网络,相对于传统的局域网传输,4G网络有以下优点:(1)覆盖面广:4G网络覆盖面广,可以在无法接入有线网络的地方,如野外、交通枢纽等场所,通过4G网络传输视频信号。
(2)传输速度快:4G网络的传输速度可达到几十乃至百兆,可以满足高清视频信号的传输需求。
(3)稳定性高:基于4G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高稳定的视频传输,有效避免了视频信号中断和掉线的情况发生。
4.后端服务器设计后端服务器主要是负责视频信号的接收、存储和处理,因此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数据存储:后端服务器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存储大量的视频信号。
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娱乐的必备工具。
但是,在网络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网络欺凌、色情、暴力恐怖以及违法活动等。
这些行为的存在不仅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危及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和企业机构都需要对网络进行监控。
因此,设计和实现网络监控系统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监控系统的概念网络监控系统是指通过网络技术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以侦测和防止违法和不良行为的系统。
它可以对网络设备、网络流量、网络应用、网络用户等进行监控,分析、识别和分离不良行为,帮助监管部门和企业机构对网络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网络监控系统的应用场景目前,网络监控系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应用场景:1、政府部门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保障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对公共场所、重要场所、重要人员和关键信息系统等进行安全监控和保障。
例如,对重要商业、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进行网络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破坏;对公共场所的网络进行监管,可以有效遏制网络传播的谣言、病毒和违法信息等。
2、企业机构管理网络使用行为企业机构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对员工的网络操作行为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员工的网络使用符合公司的规章制度。
例如,对企业内部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发现员工的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和纠正;对员工访问互联网的内容进行过滤,尽可能减少危险信息的泄露。
3、学校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管理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例如,对学生在校内上网的行为进行监管和记录,发现学生违规行为及时处理和教育;对学生上网的内容进行过滤和质量评估,保证学生上网的质量和效果。
三、设计和实现网络监控系统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网络监控系统需要对网络上的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包括网络设备的流量数据、网络协议的数据包头和数据包体以及应用层数据包等。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视频监控系统方案1随着家长对校园安全的关注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了家长选择学校的必备条件。
为了让孩子在研究、生活和娱乐中都能得到安全保障,幼儿园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应运而生。
这种方案不仅能确保孩子的安全,还能提升学校的形象,让家长更加放心。
一、系统组成1.网络高清智能摄像机针对幼儿园网络监控系统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基于网络高清智能摄像机的幼儿园图像联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该方案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网线和路由器布置若干个网络摄像机,实时监控每个角落,形成全方位的视频监控系统。
幼儿园管理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观看监控视频,并控制摄像机云台镜头进行左右320度,上下120度的调整。
视频压缩集成到一个体积很小的设备内,可以直接连入互联网,即插即看,安装简便,用户使用也十分方便。
2.网络高清智能摄像机远端客户APP管理版通过网络高清智能摄像机远端客户APP管理版,园长或幼师可以远程查看幼儿园里的情况。
结合视频监控系统的预警功能,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同时,公开一些探视点,让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最新情况,让家长更加放心。
二、系统方案分析我们的幼儿园视频监控系统将远程和本地合二为一,打造了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通过网络传输每个监控区的视频图像,网络摄像机可以同时传送,并支持远程控制和双向音频频道,可以实时收听远距离声音。
高画质数字图像和音频最终传输到监控中心。
三、系统设计原则我们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来降低系统造价。
系统设计原则如下:稳定性和可靠性:所选硬件均为先进、成熟、可靠的产品,具备良好的.运行表现。
先进性:采用目前最先进的软硬件组合,使系统兼容性、升级、扩展更容易,并采取模块结构维护简单化。
易操作性和实时性:所有操作采用WINDOWS标准窗口操作,并实现信号实时上传,真正做到实时性。
免维护性:通过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基本实现系统的免维护。
网络摄像机的安装可以采用分布式结构,只需在信号不好的地方布置少量的线路,节约了安装成本和难度。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视频监控系统之前,首先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这包括需要监控的区域、监控的精度、监控的时间、监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等。
例如,对于一个城市级的视频监控系统,可能需要监控的区域包括街道、公共场所、交通枢纽等,监控的精度可能需要达到厘米级,监控的时间可能需要全天候,监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方式可能需要分布式的服务器集群和高效的图像处理算法。
二、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可以设计出系统的架构。
一个典型的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网络、后端设备和存储与处理系统。
1、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云台、传感器等设备,负责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和数据。
2、传输网络:负责将前端设备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后端设备。
这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
3、后端设备:包括视频监控平台、存储设备、处理设备等,负责存储和处理传输过来的数据。
4、存储与处理系统:负责将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这需要设计合理的存储架构和高效的图像处理算法。
三、关键技术实现在系统架构设计的基础上,需要实现一些关键技术。
这包括高清图像采集技术、实时传输技术、智能分析技术等。
1、高清图像采集技术:高清摄像头能够采集高清晰度的图像,为后端设备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2、实时传输技术:通过高速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后端设备,保证数据的实时性。
3、智能分析技术:通过高效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实现对监控图像的智能分析,如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提高监控的智能化水平。
四、系统实现与测试在完成系统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实现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这包括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代码、测试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等。
1、系统实现: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代码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按照设计的架构和模块进行开发。
同时需要注意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保证代码的质量。
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发展,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商业中心和工业工厂等领域,安全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
本文将介绍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组成、功能模块、数据流程等方面。
一、系统组成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监控摄像头、网络视频服务器、网络传输设备及客户端监控软件。
其中,监控摄像头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负责采集视频信号,并把信号传输到网络视频服务器。
网络视频服务器负责接收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编码、压缩、存储和管理视频数据。
网络传输设备用于把编码后的视频信号传输到客户端监控软件。
客户端监控软件用于接收视频数据并播放、回放、录像、截屏、报警等。
二、功能模块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实时监控: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监控软件实时监控监控摄像头所捕捉的画面。
2. 录像回放: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监控软件对之前录制的视频进行回放。
3. 报警功能:当系统检测到可疑情况时,可以通过设置报警条件进行警报通知。
4. 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监控软件对摄像头进行远程控制,如旋转摄像头、变焦、调光等。
5. 数据存储和管理:网络视频服务器可以对视频数据进行分类、查询、备份、还原等管理操作。
6. 多用户支持:多人同时在不同地点通过客户端监控软件连接监控系统,实现监控功能。
三、数据流程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流程如下:1. 监控摄像头采集图像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网络视频服务器。
2. 网络视频服务器对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压缩、存储,生成可用的视频流数据。
3. 网络传输设备把视频流数据传输到客户端监控软件。
4. 客户端监控软件对接收到的视频流数据进行解码和播放。
5. 在客户端监控软件上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回放、远程控制、报警等操作。
四、实现方法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摄像头:根据监控场所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像头,如固定/球型/半球型/云台式等。
高清学校网络视频监控方案
一、系统概述 (3)二、设计原则和目标 (3)1、基本情况 (3)2、方案设计依据与原则 (4)三、系统设计 (6)1、需求分析 (6)2、技术分析 (6)3、系统架构拓朴图 (7)4、总结 (8)四、监控系统概述 (9)1、威乾监控系统 (9)2、监控系统特点 (9)五、设备选型 (10)1、管理软件—威乾网络监控系统 (10)2、硬件产品(高清枪形网络摄像机) (11)3、硬件产品(高清网络球机) (12)4、硬件产品(高清网络红外摄像机) (14)5、硬件产品(高清解码器) (15)6、其它硬件产品清单 (17)六、售后服务 (17)随着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增加,通过学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来提高校园管理与安全防范,成为各个学校新的安防需求。
采用威乾公司的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以最简单的方式提供高速图象传送,在监控室完成对校园重点区域(学校操场、教学课堂、周边环境)和主要出入口及重要公共场所进行实时监控,提高校园安保工作效率;同时教务处可以通过中小学校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
学校需要安装高清网络球机5个、高清网络枪机11个,高清网络红外摄像机167 个共183个摄像点;通过网络高清解码器解到电视墙上,根据我们对监控行业的了解和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认为其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频监控覆盖到学校所有地方;2) 支持语音同步录音、对讲;3) 在网络计算机,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互连网远程控制各个监控点的摄像机监控;4) 能够对的所有视频信号进行长达7*24小时的视频、语音录相;5) 领导能够对所有视频信号随时调看录相资料;6) 监控中心具备完善的安全级别控制,实现完善的安全策略管理;7) 监控中心实现解码上墙和统一存储;8)监控中心录相存储资料需要一个月。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设计本系统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新型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阐述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视频录制;视频存储
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在安防领域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作为报警复核、动态监控、过程控制和信息记录的有效手段,图像视频信号本身具有可视、可记录及信息量大等特点,并能提供“眼见为实”的证据。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预防犯罪的有力武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化视频监视系统,又称为IP视频监控系统,它克服了DVR/NVR无法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信息的缺点,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来观看、录制和管理实时的视频信息[6]。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完全数字化的系统,它基于标准的TCP/IP协议,能够通过局域网/无线网/互联网传输。
常见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
1.前端设备部分
前端设备由高分辨率彩色摄像机、电动镜头、室外全方位云台、室外全天候防护罩、高灵敏监听头、紧急报警按钮、多功能解码器、视频多媒体端机等设备构成。
2.传输部分
系统的传输部分充分利用国家公用数据网(DDN),各多媒体端机通过DDN 基带MODEM接入中国电信的DDN公用数据网,使整个系统形成广域网的结构。
可传输的信号如下所述。
3.控制中心部分
中心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分控系统局域网基础上的,通过DDN基带MODEM 接入DDN公用数据网,并与各前端多媒体端机组成广域网。
控制中心装备多台专业级LCD监视器,采用多画面分割器,使每台监视器可同时输出多路图像,还装备大屏幕PDP作为监控墙,用以同时显示从多路图像中任意选出的N路图像。
系统的数字图像记录设备,采用专业级DVR,不仅拥有硬盘录像或重放功能,还能按照时间日期来进行录像检索。
4.分控系统部分
在N个下级单位,分控系统也设置相同的工控PC,同样利用DDN基带MODEM接入DDN公用数据网,实现与中心控制主机一样的控制功能,但其权限低于主机。
在综合型的安全监控系统中不仅传输视/音频信号,还传输多种控制信号,而这些控制信号原来大都是按RS-232/485通信协议来传输的,这里使用可以将RS-232/485通信协议与TCP/IP协议进行双向转换的通用转换盒。
这样,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前端解码器与系统主机的通信、出/入口控制系统中各门口读卡器与系统主机的通信就都可以借助该转换盒并通过网络实现“透明”传输。
其他具有RS-232或RS-485通信接口的设备也可以通过该转换盒直接接入网络,以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前述的网络摄像机或视频网关已经内置了这种转换盒的功能,因此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前端解码器可通过网络摄像机或视频网关的内置RS-232或RS-485通信接口直接接入网络。
实时监控过程如下:
摄像机将模拟信号发送给编码器,编码器将其压缩为视频数字编码格式,并以IP数据包的形式发送到媒体服务器。
媒体服务器将收到的媒体流存放在NAS 库中。
同时,将相关的元数据信息发送给元数据服务器。
监控终端得到认证服务器关于某实时监控频道的授权(仅登录时需要)。
媒体服务器将实时监控频道的媒体流发送至监控终端。
部分源程序如下:
BOOL CTest231AppServerDlg::OnInitDialog()
{ CDialog::OnInitDialog();
// Add “About...” menu item to system menu.
//strcpy(p_cCom1,”COM1”);
//strcpy(p_cCom2,”COM2”);
//strcpy(p_cComSetCheckTime1,“30秒”);
//strcpy(p_cComSetCheckTime2,“2分钟”);
//strcpy(p_cComSetCheckTime3,“5分钟”);
// IDM_ABOUTBOX must be in the system command range.
ASSERT((IDM_ABOUTBOX & 0xFFF0)== IDM_ABOUTBOX);
ASSERT(IDM_ABOUTBOX AppendMenu(MF_SEPARATOR);
pSysMenu->AppendMenu(MF_STRING,IDM_ABOUTBOX,strAboutMenu);
}
}
// Set the icon for this dialog. The framework does this automatically
// when the application’s main window is not a dialog
SetIcon(m_hIcon,TRUE);// Set big icon
SetIcon(m_hIcon,FALSE);// Set small icon
if(!bBegin)
{ CString filename(”.\\avi\\begin.avi”);
//建立视频窗口,并将句柄保存在m_VideoWnd中:
m_VideoWnd = MCIWndCreate(
this->GetSafeHwnd(),
AfxGetInstanceHandle(),
WS_POPUP|WS_VISIBLE|
MCIWNDF_NOPLAYBAR|
MCIWNDF_NOMENU,
filename);
}
参考文献
[1]班巍.当前远程视频监控领域的几种方案的介绍及比较[M].北京:北京蛙
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2.
[2]Yang Lei,Yang Juan.TCP/IP-Based Network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ISBT’2003.
[3]韩振国等.电视监控中远程传输系统的选择与对策[Z].福州:福州安防电子有限公司,2002.
[4]韦锦山.如何实现模拟电视监控系统与网络的完美结合[Z].北京:北京朗信通科技有限公司,2002.
[5]何立民.HFC:最成熟的技术[J].计算机世界杂志社,2001(4).
[6]刘谦.HFC:最成熟的技术[J].计算机世界,2001(4)B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