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课题: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2019

1806

8109

2202

3333

2320

1021

4310

202

323

3210

4012

2033

8020

3023

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

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

三、尝试与探索

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

(1)、183=6(元) 69=54(元)

(2)、93=3(元) 183=54(元)

(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

全班共同解决。

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

引导重点

(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达成共识

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练一练

自主练习第1题

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

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包数

钱数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答案!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

生2:我想买9千克

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

生4:把他们全部移栽到种植区,每行栽9棵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

3、班内反馈,按小组进行。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

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

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