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3.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关的发动机术语和技术指标。

二、教学重点: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1.对汽车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的功能进行理解和掌握;2.掌握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相关技术指标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放映一段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知识介绍(20分钟)通过讲解相关发动机术语和基本原理,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2)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的讲解;(3)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介绍。

3.实例分析(30分钟)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引导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结构有更深入的理解。

(1)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比较;(2)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的比较;(3)两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的比较。

4.学生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其中一特定部件的功能,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5.师生互动(1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结构。

6.拓展延伸(10分钟)通过课后阅读或实验课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的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原理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视频资料:展示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的视频;2.PPT:教师用于讲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幻灯片;3.实例资料:分析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实例资料;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并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各部件的功能。

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构造教案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构造教案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构造教案教案: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构造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构造。

在教学之前,可以先引入汽车的相关知识,如汽车的种类、汽车的作用等,让学生了解汽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然后再进一步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作用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作用和发展历程;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3.掌握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4.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重点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2.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难点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板书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汽车发动机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的构造;3.实物演示:准备一个废旧的汽车发动机,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发动机的内部构造。

六、教学流程1.引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的作用和汽车无法离开的东西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2.知识输入(20分钟)通过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和作用,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20分钟)通过展示汽车发动机的图片和实物演示,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件的功能。

4.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0分钟)通过讲解和图示,向学生介绍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等。

5.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

七、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2.汽车发动机的图片;3.废旧汽车发动机。

八、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学习。

同时,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九、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参观汽车维修厂或汽车工厂,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各个部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火花塞(汽油机)、点火线圈(柴油机)、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

2.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四冲程循环、燃烧过程、排放处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各个部件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的动态理解,以及各个部件相互关系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各个部件的作用。

2. 利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3. 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逐一介绍气缸、活塞、曲轴等主要部件,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3. 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四冲程循环、燃烧过程等,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4. 分析各个部件的相互关系:阐述气缸、活塞、曲轴等部件如何协同工作,完成发动机的工作任务。

5. 课堂讨论:邀请学生发表对汽车发动机的认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发动机的组成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个部件的作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发动机组成示意图的绘制及其部件作用的说明,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知识测试:通过简答题或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发动机原理的理解,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汽车维修技师或工程师来校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经验,增加学生的实践认识。

发动机教案

发动机教案

一、教学课题:绪论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道、了解:汽车发展历史2、领会、理解:汽车维护修理的概念3、掌握、运用:4、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三、授课形式:讲授四、知识点:教学重点:汽车维护与修理的概念教学难点:汽车维护与修理的概念突破难点的关健:理解概念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汽车发展历史 30分钟;汽车的组成与分类 40分钟;汽车维护与修理基本概念 30分钟。

一、汽车发展史1、汽车最初诞生在德国:1886年卡尔.本次制成了第一辆三轮汽车,并且申请了专利,同年德国人戴姆勒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现在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辆汽车是本次制造的三轮汽车。

2、汽车工业的兴起:汽车工业兴起在美国,它是依靠优越的资源和自然条件,宽松的政策,以及欧洲汽车工业受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使汽车工业迅速崛起。

3、汽车工业重心的转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使日本的小型车风靡全球.4、汽车工业的中心最终会转向发展中国家。

比如现在的印度,中国。

二、汽车的组成与分类组成: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车身部分发动机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进排气系统组成。

分类:按燃料分、按气缸数分、按冷却方式分、按气缸排列形式等三、汽车维护与修理的基本概念六、作业:去图书馆及上网查有关汽车标志及汽车有关小知识七、课后分析小结:一、教学课题:发动机工作原理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道、了解:发动机总体构造、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基本术语2、领会、理解:发动机换气过程、燃烧过程、3、掌握、运用: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4、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四冲程发动机工作过程与发动机各总成的名称三、授课形式:讲授四、知识点:教学重点:四冲程发动机的常用术语教学难点: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突破难点的关健:工作循环五、教学过程时间分配:一、四冲程发动机发动机基本术语 30分钟二、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0分钟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2、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三、二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0分钟四、转子发动机工作原理 10分钟五、国内外发动机型号 20分钟六、作业:七、课后分析小结:一、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术语发动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连续的过程,玄武进行一次这样的过程就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解释发动机的定义,介绍发动机在汽车和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

2. 发动机的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等,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解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4. 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气门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5.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解释发动机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性能指标,并介绍它们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图片、视频和动画,以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和报告,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

4. 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案、PPT和教学素材。

2. 发动机模型或图片。

3. 实验设备(如发动机实验台架)。

4. 参考书籍和学术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和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验观察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

4. 课后作业和测验: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发动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发动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引出发动机的类型和作用。

3. 讲解工作原理:详细讲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4. 讲解主要组成部分:讲解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强化学生对发动机结构的认识。

5. 讲解性能指标:讲解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帮助学生了解发动机性能的评价标准。

汽车发动机教案范文

汽车发动机教案范文

汽车发动机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工作循环。

3.能够解释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4.能够分析和解决发动机故障。

二、知识准备1.学生需要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学生需要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汽车发动机的图片和视频,介绍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汽车发动机是怎样工作的呢?第二步:讲授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0分钟)1.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2.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包括气缸体、曲轴、连杆、活塞等。

3.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排气冲程。

第三步:演示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30分钟)教师可以借助动画或模型来演示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详细讲解每个冲程的具体操作和功能。

第四步:讲解汽车发动机的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30分钟)1.学生可以参考教材或其他资料,了解常见的发动机故障原因,如点火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等。

2.学生应该了解如何通过检查发动机故障码、清洁发动机、更换故障部件等方法来解决发动机故障。

第五步:总结和讨论(10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重要性和日常维护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或简答题来检测学生对汽车发动机原理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汽车修理厂或拆解废弃的汽车发动机来进一步了解发动机的结构和维修方法。

2.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或参加相关培训来进一步提升对汽车发动机的了解和维修能力。

总结: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是汽车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发动机故障。

中职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教案

中职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教案

中职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 使学生全面了解发动机的主要结构组成部分,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等。

2. 让学生熟练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循环过程。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程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发动机工作原理的四个冲程的详细过程。

难点:1. 理解发动机内部复杂的机械传动和工作配合。

2. 运用所学原理对实际发动机故障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演示法:通过发动机模型和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过程。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模型的拆解组装,增强对结构的感性认识。

4. 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发动机故障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同学们,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而发动机则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就如同人的心脏一样重要!那大家想不想深入了解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发动机的神秘面纱!二、知识讲解(20 分钟)1. 发动机的类型(5 分钟)简单介绍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发动机的主要结构组成(10 分钟)通过图片、动画和实物模型,详细讲解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等部件的形状、位置和作用。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5 分钟)以动画演示的方式,讲解发动机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理解每个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

三、实践操作(30 分钟)1. 分组(5 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个发动机模型。

2. 拆解组装(20 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发动机模型进行拆解,观察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然后再进行组装,加深对发动机结构的认识。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

《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课程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2. 课时安排:100分钟3. 授课对象:汽车工程专业学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使学生掌握汽车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 发动机概述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讲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介绍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3.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分析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机构。

讲解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和燃油系统。

4. 汽车理论讲解汽车的动力学原理。

介绍汽车的运动控制和操控性能。

5.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知识。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动画演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汽车的运动原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安排发动机拆装和汽车操控实验,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发动机原理及汽车理论》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物模型:展示发动机和汽车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理和结构。

4. 视频资料: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

六、教案设计与实施1. 设计思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就业方向为导向,结合行业标准和最新技术发展。

采用案例导入、理论讲解、互动讨论和实操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活动设计:导入: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的兴趣。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让学生掌握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动机的相关知识;(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发动机的理解;(3)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使学生认识到发动机在汽车中的重要地位;(3)引导学生关注发动机的环保和节能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结构:(1)气缸盖;(2)气缸体;(3)活塞;(4)曲轴;(5)凸轮轴;(6)气门组;(7)冷却系统;(8)润滑系统。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两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电喷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更换机油;(2)定期清洗空气滤清器;(3)定期调整火花塞间隙;(4)定期检查制动系统;(5)定期检查发动机的密封性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基本结构;(2)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2. 教学难点:(1)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的具体操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发动机的相关知识;(2)准备教学PPT;(3)准备实际发动机模型或图片;(4)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发动机的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3)准备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发动机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2)提问:“你们对发动机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3)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教学基本结构:(1)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结合PPT和实物模型展示;(2)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结合PPT和实物模型展示;(3)讲解发动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结合PPT和实际案例分析。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1.1 发动机的定义1.2 发动机的分类2. 发动机的结构2.1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2.1.1 气缸2.1.2 活塞2.1.3 曲轴2.1.4 凸轮轴2.1.5 气门组2.1.6 冷却系统2.1.7 润滑系统2.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3.1 功率3.2 扭矩3.3 燃油消耗率4.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4.1 维修注意事项4.2 保养周期及内容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2.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发动机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准备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相关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发动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和分类。

3. 讲解发动机的结构:逐一讲解气缸、活塞、曲轴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阐述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化。

5.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介绍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6. 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强调维修注意事项,讲解保养周期及内容。

7. 案例分析:分析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实例,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方法。

8.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对发动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9.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1.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

《发动机》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2. 发动机的结构: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和功能。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2. 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动机的相关知识。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3.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4.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行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和作用。

3. 展示发动机的结构:图片展示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4. 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工作循环、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5. 实际操作演示:展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发动机的优缺点。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发动机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际操作演示:评价学生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直观理解。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发动机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生动形象地讲解发动机的相关知识。

2. 实际发动机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的结构。

3. 课后作业: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及工作原理教案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及工作原理教案

一、课题: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及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内容学习,要求学生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有所了解和认识,能够对发动机的排量进行计算,并且要求学生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认识,能够独立分析发动机工作过程,并对各个行程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三、课程重点及难点:重点:基本术语及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的认识。

难点:发动机排量计算及发动机工作过程分析。

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2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实物演示法。

七、教学工具:挂图,实物,多媒体动画。

八、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活塞的运动轨迹是怎么样的,其运行到最高点和最低点在什么位置?2.我们通常所说的发动机排量是什么意思?提问:3.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起动后能够自行运转,靠的是什么呢?2.授新课:§ 1.1发动机的常用术语一、发动机的基本术语1.上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通常指活塞上行到的最高位置点。

(图片展示)2.下止点: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通常指活塞下行到的最低位置点。

(图片展示)3.活塞行程(S):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mm)。

(图片展示)4.曲柄半径(R):与连杆下端(即连杆大头)相连的曲柄销中心到曲轴回转中心的距离(mm)。

(图片展示)5.气缸工作容积(V h ):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空间容积,单位为升(L)。

V h =πD2S/(4×1000) (L) (请学生分析此公式的由来)式中: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图片展示)6.发动机排量(V L):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单位为升(L)。

设发动机的气缸数为i,则:V L = V h i (L) (图片展示)7.燃烧室容积(Vc ):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上方的空间叫燃烧室,它的容积叫燃烧室容积,单位为升(L)。

(图片展示)8.气缸总容积(Va ):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上方的容积称为气缸总容积,单位为升(L)。

发动机原理初中生物教案

发动机原理初中生物教案

发动机原理初中生物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发动机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能够简单描述发动机如何在汽车等交通工具中发挥作用。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发动机;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发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展示发动机的外观和结构;
2. 模型或示意图来演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3. 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
1. 引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发动机的外观和结构,让学生猜测发动机是用来做什么的。

2. 发展:简要介绍发动机是用来产生动力的机器,它可以将燃料转化为能量,驱动交通工具运行。

3.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模型或示意图演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室、活塞、曲轴等组成部分在工作时的运动和作用。

4. 应用举例:结合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让学生理解发动机在这些机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设计来提高性能。

5. 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与发动机相关的问题,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6.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发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和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图像、模型和示意图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发动
机的工作原理,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发动机原理初中生物教案

发动机原理初中生物教案

发动机原理初中生物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四个冲程及其作用。

3. 理解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1. 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四个冲程。

教学难点:1. 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指标。

教学准备:1. 发动机模型或图片。

2. 发动机工作原理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发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摩托车等。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发动机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二、讲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10分钟)1. 介绍发动机的各个部分,包括气缸、活塞、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等。

2. 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0分钟)1. 介绍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四个冲程: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2. 讲解每个冲程的作用和特点。

四、讲解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指标(10分钟)1. 介绍发动机的效率,包括热效率和机械效率。

2. 讲解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如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五、实践操作(15分钟)1. 观察发动机模型或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发动机的各个部分。

2. 引导学生分析发动机工作原理图,理解四个冲程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发动机工作原理图,并写一篇关于发动机原理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绘制原理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定义与作用讲解发动机的定义和它在汽车中的作用。

强调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

1.2 发动机的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

解释各种发动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第二章:发动机的基本组成2.1 气缸与活塞讲解气缸和活塞的作用和结构。

解释气体在气缸中的压缩和膨胀过程。

2.2 曲轴与连杆介绍曲轴和连杆的作用和结构。

解释曲轴的旋转和连杆的往复运动。

第三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1 进气与压缩讲解进气和压缩的过程。

解释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3.2 燃烧与动力输出介绍燃烧过程和动力输出的原理。

解释燃油的喷射和点火过程。

3.3 排气与冷却讲解排气过程和冷却系统的原理。

解释排气门的开闭和冷却液的作用。

第四章:发动机的性能参数4.1 功率与扭矩介绍功率和扭矩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解释功率和扭矩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4.2 发动机的效率讲解发动机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解释提高发动机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第五章: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5.1 发动机的常规维护介绍发动机常规维护的内容和重要性。

解释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等的基本操作。

5.2 发动机的保养技巧讲解发动机保养技巧和方法。

解释定期保养对发动机寿命的影响。

第六章: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6.1 进气系统讲解进气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节气门体等。

解释进气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6.2 排气系统介绍排气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排气尾管等。

解释排气系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七章:发动机的燃油系统7.1 燃油供应系统讲解燃油供应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

解释燃油压力和燃油喷射对发动机燃烧效率的影响。

7.2 点火系统介绍点火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点火塞、点火线圈、点火模块等。

解释点火系统的原理和点火时机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第八章: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1 冷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讲解冷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液、发动机风扇等。

初始中物理火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教案

初始中物理火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教案

初始中物理火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教案引言:火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火车的运行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着重介绍初始中物理火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火车的驱动系统和能源转换过程。

一、发动机类型的介绍在开始介绍火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常见的火车发动机类型,包括蒸汽机车、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

通过对不同类型发动机的介绍,学生可以对火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蒸汽机车的工作原理1. 蒸汽机车的结构组成:锅炉、汽缸和连接杆等组成蒸汽机车的基本结构。

2. 蒸汽机车的工作过程:燃烧物质加热锅炉产生蒸汽,蒸汽经过管道进入汽缸推动活塞运动,活塞运动由连接杆传递到车轮上,实现火车的前进。

三、柴油机车的工作原理1. 柴油机车的结构组成:柴油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组成柴油机车的主要结构。

2. 柴油机车的工作过程:柴油机燃烧柴油产生动力,动力经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再由电动机驱动车轮转动,从而推动火车前进。

四、电力机车的工作原理1. 电力机车的结构组成:牵引变流器、电动机和电池组等是电力机车的关键结构。

2. 电力机车的工作过程:牵引变流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交流电由电动机驱动车轮旋转,实现火车的运行。

五、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比较分析通过对蒸汽机车、柴油机车和电力机车工作原理的介绍,我们可以整理出它们的特点、优缺点,并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发动机在能源转换效率、环境影响以及适用场景等方面的差异。

六、火车发动机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火车发动机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介绍一些目前的研究方向和新技术应用,如氢燃料电池、纳米材料等,展望火车发动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结论:火车发动机作为驱动火车的核心组件,其工作原理的了解对于学生深入理解火车的运行机理至关重要。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初始中物理火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并对不同类型发动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讲义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讲义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排气行程
在 做功行程终了时, 排气门 被 打开,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 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 身的剩余压力和活塞的驱赶作用 下,自排气门排出气缸,至活塞 运动到上止点时,排气门 关闭 , 排气行程结束。此时,曲轴转过 角度为 540°—720°。
练一练
(1)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曲轴旋转二周,活塞 在气缸里往复行程 两 次,进、排气门各打开 两 次,将 化学能最机的基本术语
板书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
冲程 冲程 活塞运动 气门状态 曲轴转角 顺序 名称 方向 进气 排气 /(°)
1 进气 2 压缩 3 作功 4 排气
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进气行程
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 向 下止点 运动。进气门打开,排 气门关闭。活塞上腔容积 增大,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 经过滤清的空气与汽油形成混 合气,经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至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进气 门关闭,停止进气,进气行程 结束。此时,曲轴转过角度为
(2)汽油发动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都必须经过 进气行程、 压缩行程 、做功行程 和 排气行程这样一系列连续过程,这成为汽油发 动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
(3)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容积之和,称为 发动机排量。( 错 )
本节总结
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行程:进气行 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2、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将可燃混合气引入 气缸,然后压缩,压缩接近终点时点燃。可燃混合 气着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实 现对外做功,最后排除废气。
3、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曲轴旋转二周,活塞在气缸里 往复行程2次,进、排气门各开闭1 次,将热能转化 成机械能,输出做功。

中职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教案

中职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教案

中职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教案篇 1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全面了解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包括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部件。

2. 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如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工作过程。

3. 培养学生初步进行发动机故障判断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简单检测识别常见故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发动机的主要结构部件及其功能。

(2)发动机四个冲程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复杂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

(2)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故障判断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实地参观法: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发动机车间,让学生直观感受发动机的构造。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发动机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约5 分钟)通过展示汽车行驶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汽车动力来源的思考,从而引出发动机这一主题。

2. 知识讲解(约30 分钟)(1)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类型。

(2)详细讲解发动机的结构组成,结合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主要部件,并阐述它们的作用。

(3)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动画演示四个冲程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清楚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中气门的开闭、活塞的运动以及能量的转换。

3. 实地参观(约60 分钟)带领学生前往发动机车间,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发动机的实际结构,观察工人师傅的操作和维修过程,现场感受发动机的运行和维护。

4. 案例分析(约30 分钟)展示几个发动机故障的实际案例,如发动机启动困难、动力不足、异常抖动等,引导学生分析可能的故障原因,如火花塞故障、燃油系统问题、气缸磨损等,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法。

5. 互动交流(约20 分钟)组织学生分享参观发动机车间后的心得和疑问,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共同探讨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体会。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案一、引言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对于理解汽车运行机制和维修保养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运转原理。

二、背景知识1. 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以内燃机形式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的装置,用于驱动汽车行驶和实现各种功能。

2. 发动机的分类按照燃烧方式分类: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按照循环方式分类:分为四冲程发动机和两冲程发动机;按照气缸数分类:分为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3. 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发动机由气缸、活塞、曲轴、汽缸盖、气门机构、点火系统、供油系统等部件组成。

三、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描述汽车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1)进气过程:气缸内空气燃料混合物进入;(2)压缩过程:气缸内空气燃料混合物被压缩;(3)燃烧过程:混合物被点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4)排气过程:废气排出气缸。

2.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解释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混合气进入气缸;(2)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3)燃烧冲程:点火系统点火,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4)排气冲程:活塞再次下行,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

3. 汽车发动机的热循环介绍汽车发动机的热循环:(1)正气循环:进气冲程和排气冲程;(2)反气循环:压缩冲程和燃烧冲程。

4. 发动机的启动方式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启动方式:(1)起动电机启动方式:利用起动电机转动发动机曲轴;(2)气动启动方式:利用压缩空气将活塞推动。

5.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简要说明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和冷却系统:(1)排气系统:包括排气门、排气管、催化器等;(2)冷却系统:通过水循环冷却发动机。

四、实践活动1. 观察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带领学生参观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了解发动机的构造和组成。

2. 模拟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利用模型或动画演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模拟理解发动机的四个工作过程。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

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教案

学生讨论归纳板书多媒体播放讲述学生讨论工作特征:进气门开、排气门关、活塞下行。

(2)压缩行程(图2)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这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此时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主要随压缩比的大小而定,可燃混合气压力可达0.6~1.2MPa,温度可达600~700K。

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越高,则燃烧速度越快,发动机功率也越大。

但压缩比太高,容易引起爆燃。

所谓爆燃就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可燃混合气在没有点燃的情况下自行燃烧,且火焰以高于正常燃烧数倍的速度向外传播,造成尖锐的敲缸声。

会使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汽油消耗量增加以及机件损坏。

轻微爆燃是允许的,但强烈爆燃对发动机是很有害的,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ε=6~10。

归纳板书多媒体播放讲述学生讨论归纳板书工作特征: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上行,缸内压力、温度升高。

(3)作功行程(图3)作功行程包括燃烧过程和膨胀过程,在这一行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仍然保持关闭。

当活塞位于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即点火提前角)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最高压力可达3~5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高温高压气体膨胀,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功,除了用于维持发动机本身继续运转外,其余用于对外作功。

随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降低,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作功行程结束,气体压力降低到0.3~0.5MPa,气体温度降低到1300~1600K。

小结:(5min)布置作业(2min)工作特征:进、排气门关闭→混合气燃烧、膨胀→活塞下行。

(4)排气行程(图4)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出去以便进行下一个进气行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三认识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项目六认识汽车的总体结构章节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阐述了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以及四个行程的工作过程和特点。

学生清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将为今后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和拆修打下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即工作原理,并在工作原理掌握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状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工作关系,提高学生在学习专业课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各行程的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各个工作行程的工作特点。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视频演示法
五、教学工具:教材、黑板、粉笔、PPT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一张四冲程汽油机结构图,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回答各个部件的名称。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抢答的方式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内
容,即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也
为这节新内容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
感,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产生对新课
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观看视频
带着问题观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问
题如下:
(1)每个进程过程中的活塞运动方向?
(2)每个进程过程中的进、排气门开、闭状态?
(3)每个进程过程中曲轴转过的角度?
二、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进气行程
①活塞运动方向:由上向下运动
②气门状态:进气门开、排气门关
③曲轴转角:0°—180°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气行程工作示意图回答问题,把黑板上的
工作特性表格填写完整。

【教师提问】混合气为何会被吸入气缸?
引导学生回答: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额气缸容积
增大,从而气缸内的压力降低到大气压一下,造成真空吸力,此
时气缸内气体压力为0.075—0.09MPa。

(2)压缩行程
①活塞运动方向:由下向上运动
②气门状态:进气门关、排气门关
③曲轴转角:180°—360°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压缩行程工作示意图回答问题,把黑
板上的工作特性表格填写完整。

①【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将可燃混合气压缩?
引导学生回答:为了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
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
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密度增大,压力增大,温度升高,
此时气缸内气体压力为0.6—1.2MPa。

②【教师提问】回忆压缩比概念?
引导学生回答:压缩比=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压缩前容积/压缩后容积
压缩比越大,混合气压力、温度越高,燃烧速度增快→使发动机功率增大,经济性也越好。

▲注意:压缩比过大,会产生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汽油机6-10,
柴油机16-22)
(3)作功行程
①活塞运动方向:由上向下运动
②气门状态:进气门关、排气门关
③曲轴转角:360°—540°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气行程工作示意图回答问题,把黑
板上的工作特性表格填写完整。

【教师提问】阐述作功行程如何工作?
引导学生回答: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被压缩混合气,释
放出大量的热能,高温、高压使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
通过曲轴旋转输出机械能。

此时气缸内气体压力为3—5MPa。

(4)排气行程
①活塞运动方向:由下向上运动
②气门状态:进气门关、排气门开
③曲轴转角:540°—720°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气行程工作示意图回答问题,把黑板上的工作特性表格填写完整。

【教师提问】如何排气?
引导学生回答:作功接近终了时,靠废气的压力进行“自由排
气”,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惯性),继续强制将废气排
到大气中。

三、练一练
(1)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曲轴旋转二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次,进、排气门各开闭次,将转化成,输出作功。

(2)汽油发动机每一次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都必须经过、、和这样一系列连续工程,这成为汽油发动机的一个。

(3)多缸发动机各气缸的总容积之和,称为发动机排量。

()
[教学总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以下几点内容:
1、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包括四个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和排气行程;
2、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将可燃混合气引入气缸,然后压缩,压缩接近
终点时点燃。

可燃混合气着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下行实现对外作功,最后排除废气。

3、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曲轴旋转二周,活塞在气缸里往复行程2次,进、排气门各开闭1 次,将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输出作功。

[作业布置]
简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