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话清高
金开诚
2012/10/14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思路,了解作者的基本的观点;了解“清高”的内涵。
2、思考“清高”的当代意义。
3、品味文化随笔的艺术特色。
一、导入课文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词汇的涵义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例如:在有些人眼里,“老实””成了“无能”的代名词;“单纯”成了“无知”的别名。
所以,在有些情况下,别人夸赞你很老实或者很单纯,你未必是欣然接受的。
那如果别人用“清高”来评价你,你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清高的人呢?
……
我们来看看北大教授金开诚是怎样漫话清高的。
作者简介。
二、朗读课文
找出作者的观点,用笔画出。
提示:这是一篇说理性的散文,其写法近似于一篇议论文。
文中作者举了很多的例子,举例子的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阅读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区分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语言和例证。
把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勾画出来,同时思考,作者是用哪些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三、课文分析
1、“清高”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清:清白正直;高:孤高。
(“高”不同于高风亮节之“高”,
而是总要带上一点孤独乃至孤癖的意味)
2、快速阅读课文2—7自然段:
作者例举了历史上的许多人物,这些人物中,哪些人称得上清高,哪些人称不上,原因各是什么?(明确:如下图所示)
人们对这些人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3、小节: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人可称之为“清高”?
①首先我们要明确清高的含义。
清,意即清白正直;高,就是孤高。
所以,清高的人,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见不得人的勾当。
清高的人,还要有些孤独乃至孤癖。
所以,清高的名声就先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身上。
也就是说,要做清高的人,你还得归隐。
②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
③有才艺,有做官的能力和机会,但是不做,也不想做。
4、“清高”的标准那么严格,但是却又不算很高的评价,但是,清高在人们心中的价值至今又还没有降低,为什么呢?
又可取的地方,也有不可取的地方。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许更应该做一个请而不高的人。
5、作者认为清高在当代还有意义吗?
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有点清高可使人失意时获得心理平衡;成功人士有一点清高可以使人清白正直,不利令智昏,这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四、有人说, 当今社会“清高”已无可奈何花落去,社会鼓励人尽其才,青年人应放弃“清高”的观念,去争取更多的物质利益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你是如何认为的?请结合“清高”的涵义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
清高物语一:
清高,不是因为优越,而是因为优雅。
优越产生的不是清高,而是高傲。
高傲是不能与清高相提并论的。
一个处处想向别人表明自己清高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清高,真正的清高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而不是为了做给人看。
清高物语二:
你可以是清高的,但却不能因此把别人视为浊物,否则,还是缺乏良好修养的一种表现。
有一些仿佛清高的人,是因为从来不缺乏牛奶和面包。
一旦发生生存危机,他便会斯文扫地,抢得比谁都疯狂。
中国历代文人都不缺乏清高超拔之士,所缺的是清醒冷静之人,狂热时候的清醒和挫折时候的清醒。
清高物语三: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清高。
要么吐气若兰,要么气质似竹,要么心净如水,要么才情若海。
一个庸俗苟且之辈,倘若也要做出一副清高状,只能让人觉得滑稽。
有一些时候,沉默也可以用来表明一种清高,但其意义也仅仅限于表明了清高。
遗憾之处在于,这种清高往往于时无益,于事无补。
因而,往往也就带上了消极的色彩。
清高物语四:
有一点清高,可以获得人的好感;太过于清高,却易招致人的反感。
这是生活中,我们不能不注意的。
清高,可以用来修身,却不能用来治国,更不能用来平天下。
清高不会茂盛,也不会灭绝。
就在这块土地上稀疏地生长着,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清高物语五:
清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这清高源于他们的骨气,源于他们对学识价值的认定。
然而,在权力和金钱的现实面前,教授们最终没能守住自己的清高。
我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名利的过度追求。
清高”不一定是现代人应该寻觅的最高境界,但在普遍的浮躁面前,提倡一点清高恐怕还是有好处的
五、结束语:
尘埃需要拂拭,心灵需要清洗
不为物役,不为己悲
直面生活中难以逾越的每一个关口
千回百转仍不改高尚之初衷
活着的人啊,请遥望清高吧!
——金开诚
附:课文中的典故
许由:
传说尧年老时因儿子不成器,便想找人继承他的王位。
有人推荐了隐士许由。
他就亲自到河南登封县箕山里去拜访,几次皆未遇。
有一天,尧到嵩山巡视,忽听得山上的茅屋中有人在弹剑作歌:“叹彼唐尧啊,独自愁苦。
劳心九州啊,忧勤后土。
说我明德啊,禅让易祖。
我快乐啊,不看不顾。
”尧知是许由,寻声而去,找到了许由,请他出山辅政,并要把帝位让给他。
许由当晚就逃回了箕山。
尧又追到了箕山,许由仍不从,并逃到颍水边,用颍水洗耳。
这时,巢父牵着小牛来河边饮水,见状问其原因。
许由说,尧要让他当帝王,玷污了他的耳朵。
巢父说:“这都是你的不是。
你若诚心隐居,何不到高山深谷藏起来?偏偏要到处浮游,高淡阔论,还用歌词去激尧帝。
你在此洗耳,岂不把这清水河也洗污了!”许由自觉惭愧,就带着妻子儿女南下,来到了九疑山,在一奇峰下的小溪旁,结庐隐居。
汲黯:
大将军卫青,其妹为皇后,人皆敬畏,而汲黯见他,揖而不拜。
有人对他说:
“自天子下尊贵莫过大将军,你为何见而不拜?”汲黯说:“以大将军之尊,而门有常揖者,表明他能降贵礼贤,这将使他的名声更加提高。
”卫青闻后,对他更加尊重。
汲黯秉公事职,敢于犯颜直谏。
一次武帝如集群儒说:“我欲振兴政治,效法尧舜,如何?”汲黯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怎么能效唐虞呢?”武帝听了尖锐的批评,怒而罢朝。
当时很多朝臣为他担心,纷纷劝他自爱保身,他慨然说:“天子设公卿大臣
,不是为了匤正错误难道是专作阿谀奉承的吗?我既在其位,总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见错不说,使皇帝陷于不义之地。
”
苏武: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jīng)节,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苏武的手下参与一个刺杀事件,牵连到他,为了保持节义,苏武自杀,未遂,反而使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
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采用利诱威胁的各种办法想逼苏武投降。
结果没有成功,单于只好把他送到北海边去放羊,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一直到汉昭帝即位,苏武才联系上汉朝的使者得以还朝。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颜真卿:
颜真卿为开元年间的进士,任殿中侍御史。
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
天宝十四年(755
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相应,被推为盟主,合兵二十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
后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德宗兴元元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派他前往劝谕,被李希烈缢死。
史可法: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民族英雄。
1645年4月12日,史可法冒雨赶回扬州,十万清兵在豫亲王多铎的统领下,将扬州城团团围住,虽身居督师高位,但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深受广大的军民尊敬和爱戴。
后來,清军派人送来了摄政王多尔衮给史可法的劝降信,许予高官厚禄,许他一个富贵的未来。
但史可法没有妥协,没有退让,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激战十二天后城陷,史可法拔刀自刎,血溅征衣,未绝被俘,拒降被杀。
多铎对史可法“相待如宾,口呼先生”,并劝降说:“为我收拾江南,当不惜重任也。
”史可法答曰:“我为天朝重臣,岂肯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哉!我头可断,身不可屈……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劈尸万段,甘之如饴”。
此外,史可法于四月二十日左右写过五份遗书以及给其母亲、夫人的绝笔,其中有“一死以报国家”之语.
陶渊明:
陶渊明四十一岁时放弃了彭泽县令的职务,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
不久他作了一篇《归去来辞》赋。
在这篇文赋中,那种从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三千里外,一千六百年后晰可闻见。
考虑到几千年来中国众多士人对官场的渴求、眷恋、嗜爱以致于有种种不堪入目的表现,他对官场厌恶的姿态着实令人困惑。
林和靖:
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967—1028),曾在孤山北麓结庐隐居,他平日除了作画吟诗,还喜欢种梅养鹤,“梅妻鹤子”的传说即由此而来。
林和靖一生写过许多吟梅诗,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了咏梅的千古绝唱。
据说林和靖“种梅三百六十余树,花既可观,实亦可售,“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
他还养了一只仙鹤,外出游湖时,如果家中来了客人,家僮就开笼放鹤,他望见仙鹤飞于湖上,就知家中来了客人,就返棹回家。
林和靖死后葬在孤山,传说他养的那只鹤也在墓前哀鸣而死。
倪云林:
倪瓒(zàn)(1301-1374)元代杰出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别号有牛阳馆主、萧闲仙卿等,以云林两字最常用,人皆称为云林先生。
元锡梅里镇人。
倪家富有资财,性情狷介(juànjiè),自幼好学。
亦有记载说他性情敦厚,慷慨助人。
清高绝俗,胸襟淡泊。
家藏古书极多,尝筑清阁,收藏古代名人书画。
他善画山水,初学董源,书画秀逸疏淡,工力极深,自成一家。
附:课文中的部分诗句
①[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①。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②。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③。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④。
[译文]
八月洞庭涨秋水,湖波浩荡与岸齐水气弥漫充塞虚空,湖天相连浑然一体。
气雾蒸腾笼罩云梦泽,浪涛翻滚摇动岳阳城。
想渡大湖又没有舟楫,闲居无事愧对盛世贤君。
坐下观看垂钓者,怅惘空怀羡慕情。
[注释]
①涵虚:指水映天空。
混太清:与天空混为一体。
此指水天一色。
②云梦泽:古泽名,故址在今湖北安陆一带。
③端居:指闲居无事。
④羡鱼情:这里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出仕的愿望。
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
⑤楫:读jí(及),船桨。
[背景]
孟浩然本有隐逸之志,却希望张九龄援引他出仕,一则因为张任丞相时政治清明,二则因为亲老家贫。
②原文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①。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②。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译文]
不必前往帝宫,再去呈上奏书。
返归终南山,我那破旧的茅屋。
没有才能,君主弃我不用。
多染病痛,朋友与我离疏。
白发如霜催人老,新春一到旧岁必除掉。
长忧短愁总不息,夜涤人静更难眠。
月夜松林透清光,洒进窗户添空寂。
[注释]
①北阙:指帝宫。
敝庐:称自己破落的家园。
②青阳:指春天。
赏析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愁闷和寂寞。
有关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当时孟浩然曾在王维处做客,恰遇唐明皇前来,孟藏在床下,王以实情相告,明皇命孟出来,并问新作。
孟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明皇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归襄阳。
写作背景
作者40岁入长安,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然而事与愿违。
③【原文】: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①。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②。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③。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解】:
①寂寂:落寞。
竟何待:要等什么。
空自:独自。
②寻芳草:比喻追求理想境界。
违:分离。
③当路:当权者。
假:宽容。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将离长安、赠别王维之作。
孟浩然这次入长安无功而返,心中是很惆怅的。
诗中“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是不遇的叹息。
孟浩然要回故乡隐居,但可惜要与王维分别了。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是一时的牢骚,他与王维还是很投合的。
他是把王维作为知音。
朝廷中没有人帮助,求仕无望,孟浩然只能归去故乡,寂寞地度过余生了。
诗里有对朝廷压抑人才的怨愤,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的留恋,还有怀才不遇的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