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逻辑结构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和方法
值的生产作为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力, 成为社会经济的中心和社会生产和 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发展运动的集合和交 融,形成由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构成的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 运动。
第三,在社会生产工艺技术的组织和应用上,普遍采取了一种机器大工业生产的 技术经济形式,形成了技术经济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的系统分类生产、交换、 分配和应用成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最根本和最普遍的系统组织形式。 技术经济 内在具有技术的科学化和创新主导化与企业创新能力差异之间的特殊矛盾, 并且 由此形成以科学技术的生产和系统分类应用为内容, 以生产技术进步规则和比例 关系为原则的技术经济规律及其创新机制, 产生了统一的社会生产技术方式和与 此相适应的生产和交换的技术经济组织体制、规则和秩序体系。因此,技术创新 的主导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第三个典型的社会规定和经济特征。 科学技术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分类生产和应用,不仅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为载 体和基础的社会生产组织系统,而且使社会经济成为一种具有严格经济技术规 则, 并且按照经济技术规律进行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关系组织的社会化大生产体 系。 “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 能。每一项发现都成了新的发明或生产方法的新的改进的基础。“科学获得的使 ” 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 进步,社会化大生产体系内在经济技术规则、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关系不断地发 生变革,社会财富的生产和致富的基本手段,也完全科学技术化和科本主义社会生产组织的三位一体内在逻辑规定, 把唯物辩证法具体 化为《资本论》逻辑构造的系统规则和逻辑方法,以逻辑方法决定逻辑秩序,通 过逻辑起点、逻辑中心、逻辑结构秩序的科学选择和系统安排,构造出贯穿于全 部理论并保持首尾一致的内在逻辑主线,就成为《资本论》逻辑构造的又一个根 本特点。因为规则和方法是标准,所以马克思逻辑构造的系统规则和逻辑方法, 形成了《资本论》系统化整体逻辑构造的科学范式和标准系统。 《资本论》使整个政治经济学发生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完全和彻底的科学革 命” 。!"#这种科学革命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建了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 的经济科学理论,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科学革命;二是创建了“逻辑、辩证 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的辩证逻辑理论,!$#完成了辩证 法理论的科学革命;三是创建了系统化逻辑构造的科学范式和标准系统,完成了 逻辑构造理论的科学革命。 马克思三个方面的科学革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 体,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科学革命。但是,对第三种意义上的科学革命,人们却没 有能够从科学理论系统逻辑构造一般规律上, 充分认识它具有的独特的科学地位 和科学方法论意义。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第二篇:资本的周转
• 在第二篇中马克思把个别资本的运动作为 一个周期的,不断反复进行的循环,即资 本周转来研究,阐述了科学的资本周转理 论。
• 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 周转速度会加快,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的 剩余价值,年剩余价值率会提高。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 提高剩余价值率有两种方法:绝对 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 存在着辩证关系。
•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 式,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 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第七篇:资本积累理论
• 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 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 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
《资本论》三卷理论体系框架
第一篇:资本的循环
• 马克思对个别资本运动的分析集中在第二 卷的第一篇和第二篇,其中第一篇主要研 究了资本循环中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的连 续性,阐述了科学的资本循环理论。
• 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要依次经历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 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保存和 增殖自身的价值,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 • 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
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形成商 品的使用价值;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形式,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 殊商品。 • 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 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
图解资本论
辩证法的实质:动态分析方法
逻辑规则:三分法-过程论-对立统一律
现存事物 肯定理解
变化形式 否定理解
变化结果 必然灭亡
从不断的运动中,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动态分析方法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逻辑规则:两种形式对立统一
《资本论》四卷本的逻辑结构
演化结果 科学理论
第一卷 本质属性 资本的生产过程
条件
具体形式 不同
3财富增长
价值增多
劳动二重性的分析结论
条件:社会关系
人类劳动力 在生理学意义
上的耗费
相同的抽象的 人类劳动
它形成 商品价值
抽象劳动形式 社会属性:可变
从一方面看
科学表述格式 条件观点一体 两分法同一律
条件:劳动关系
人类劳动力 在特殊有目的
形式上耗费
一切劳动 本质存在 关系形式
一方面、另一方面 这是抽象的表述形式 条件和观点二者分立
逻辑分 析两个 层次 两种形 式 三段式 法
两个层次
4结论:物(财富)只有在交换中才具有价值属性,价值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的二重属性 直接性存在形式 间接性关系形式
商品的定义 独立的互不依赖 的私人劳动产品
商品的社会属性 形式:交换关系 本质:生产关系
价值和财富之间 矛盾根源在于 劳动的二重性
地叙述出来。 系统分析和综合
辩证逻辑属性
这点一旦做到,材料 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 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 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用概念和逻辑 进行动态论述的特点
逻辑规则 两分法——同一律
事物辩证法和概念辩证法的对立统一
《资本论》与第二卷的体系结构、研究对象等
《资本论》第二卷的方法
基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第二卷在方法上有几个显著特点
1、动态平衡分析法。第一篇考察资本的循环,侧重分析资本运 动的形态变化以及个别资本在购产销三个环节上按比例分配 的必要性;第二篇考察资本的周转,侧重分析资本运动的速 度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周转过程总各种时间的 比例关系;第三篇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侧重分析资本 运动的规模从简单到扩大,侧重分析资本运动的规模从简单 到扩大,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资本论》与第二卷的体 系结构、对象方法等
《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资本论》是一部长篇巨著,共分三卷 1、第一卷共有7篇序言和跋。前4篇是马克思写的,主
要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后3篇是恩 格斯写的,主要说明《资本论》第一卷再版修订情况 和伟大意义。序言和跋说明的主要问题有三个:《资 本论》的写作动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资本 论》的方法 序言和跋之后是《资本论》第一卷的正文。这一卷研究 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运动规律。第一卷包括7篇,可分为三个部分:分 析商品和货币,说明资本关系产生的历史前提;通过 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秘 密;分析资本和积累,说明资本关系产生、发展直至 灭亡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第二卷的体抽 象的分析个别资本从出发点回到出发点的循环过 程,分析在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形态变化。资本 的循环不断往复就是资本周转,资本的周转是第 二篇的研究对象。不论是循环还是周转,第一、 二篇的范围都只局限于个别资本。事实上,现实 生活中个别资本的循环和周转都不可能孤立的进 行,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交错的,形成社会总资 本的运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正是第三篇分析的 对象。
论《资本论》第一卷逻辑结构
论《资本论》第一卷逻辑结构作者:卢君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2期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其逻辑演绎性极强,分析论证独到,经济理论思考深邃,是进行理论研究的经典文本。
本文主要是对《资本论》第一卷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是对《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卷本问题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是对《资本论》第一卷前四篇共十三章内容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按其内在紧密的逻辑联系进行详尽的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剩余价值;价值;劳动力一、《资本论》的简单介绍《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同样在该序言中,他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这样就把该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简单明了的呈现给大家。
资本论共四卷本。
马克思原计划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总标题,分六册写作,即《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1859年6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后,他又决定改变他的写作计划,抓住核心概念—资本,着手写作《资本论》三卷本。
1867年9月14日,由马克思撰写并亲自校订的《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稿进行了整理,先后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
恩格斯逝世后,有关剩余价值学说的其他遗稿,由考茨基以《剩余价值理论》为书名出版,后人又将它列入《资本论》第四卷。
二、《资本论》第一卷部分内容的理解(一)第一卷中剩余价值理论结构框架《资本论》第一卷共7篇25章。
从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看,该部分划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包括第一篇;第二大块,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第二篇至第五篇;第三大块,剩余价值的再生产,包括第六篇和第七篇。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资本论》是由卡尔·马克思创作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讨论《资本论》的结构,探究其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方式。
1.引言部分《资本论》的引言部分是对整部著作的概括性介绍,内容包括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方法的阐述。
马克思在引言中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和危机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引起的。
2.商品与货币接下来,《资本论》的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商品和货币的产生和运行机制。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过程的深入剖析,阐明了商品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等概念,并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阐述。
此部分主要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组织和运作方式。
马克思详细解释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分析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途径。
此外,他还对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4.资本主义积累与扩张第三部分讨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性和积累机制。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的目标是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
他深入分析了资本积累的过程和效应,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危机。
5.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批判第四部分是针对当时流行的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进行批判。
马克思对封闭性的学派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他批评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中存在的种种错误和偏见,并通过自己的研究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6.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资本论》的最后一部分探讨了资本主义制度可能面临的终结和社会主义的崛起。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将导致其走向灭亡,社会主义将取而代之。
他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策略和道路。
总之,《资本论》以其严密的逻辑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入分析成为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其结构的整洁排版和清晰表达,马克思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主义未来的寄望。
《资本论》续篇逻辑结构和主要结论的假说
《资本论》续篇逻辑结构和主要结论的假说摘要:《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经济学巨著的后三册,是《资本论》的续篇。
在马克思著作中提要钩玄,并根据《资本论》的叙述方法,可以在推导《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各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结论作如下假说:夺取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个行动(《国家》册);对外贸易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从一国扩展到他国(《对外贸易》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一切文明国家同时革命并取得胜利才能消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册)。
深入研究《资本论》续篇的逻辑结构和主要结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标签:《资本论》续篇;逻辑结构;主要结论;假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基础。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著作,要想准确地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必须研读《资本论》。
然而《资本论》又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不仅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第一卷,留下了二、三卷和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大量手稿,而且恩格斯也只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整理出版了二、三卷。
不仅《资本论》第三卷的手稿写到《阶级》一章就中断了,而且马克思原来计划撰写的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三册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所以,要想准确地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必须研究《资本论》手稿,研究马克思计划撰写的作为《資本论》续篇的《国家》、《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三册的内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
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提要钩玄。
并依据《资本论》的叙述方法,提出《资本论》续篇逻辑结构和主要结论的假说,以期为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贡献。
一、《资本论》续篇逻辑结构和主要结论假说的方法和前提(一)提出《资本论》续篇逻辑结构和主要结论假说的方法马克思要考察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
论述《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资本论》是伟大导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思想的结晶。
其主要包括:《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序言和跋,《资本论》第二卷及序言,《资本论》第三卷及序言和增补,《资本论》第四卷等。
《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继《资本论》第一卷之后,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和总结过程的各种形式(即《资本论》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史(即《资本论》第四卷)。
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是理论史部分。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共七篇,其中马克思写了四篇: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和法文版跋,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写了三篇: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和第四版序言,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再版情况和伟大意义。
在这里指出了:《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运用的基本方法是全新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等重要问题。
《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1867年整理出版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在本书第一卷,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作为孤立过程,又作为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本身的生产过程,从而使再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第一卷的中心。
《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马克思运用了科学抽象法,首先撇开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在《资本论》第一卷只抽象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
哲学逻辑11图解《资本论》1至3卷的逻辑_OK
哲学范畴工具的应用
量的差别2 层次 社会属性
劳动 人与人关系 社会
量是
关系 1经济关系 关系
存在形式
2生产关系
自身特点
3社会关系
自然属性 层次性 社会属性
层次
质是存在 自身属性
思维口诀 存在是一 认识是二
质的差别 用处不同 单一性
使用价值 物
有用性
交换价格 在交
交换价值
换中
物
成为 劳动成果
层次
商品
量的差别1
第一篇 基因形态 商品
(价值关系演变过程)
基因 本质—形式
现象
第二卷 动态形式 资本的流通过程
理性对象 变化过程
第三卷 具体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存在形式 辩证逻辑
变化过程 两个层次
第四卷 理论形态 观念的演化过程 剩余价值理论发展史
逻辑模式 动静一体
10
《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理论的论述结构
剩余价值内涵
3a社会形式 本质:商品价值 形式:交换价格
系统 分析 四分法
a客观对象
b动态属性
b形式和属性
满足需要的物
交换的量的比率
劳动力的耗费
处在变动形态中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层次关系
层次关系
b自然属性 质和量两种规定性 社会尺度交换形式
c理由根据 交换的依据 等量的社会劳动
c1本质属性 价值是凝固在商品 体中的劳动时间
典型实例 英国
个别 就是 一般 适用一般 德国
科学表述格式 本质两分法 形式三段式
3
科学表述方法的典型实例
自然规律引起的 社会对抗的发展
程度的高低 表面现象:认识
资本论结构
《资本论》的主要结构
图一《资本论》的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的生产过程)
理论演绎
图二《资本论》研究方式可用下图表示:
《资本论》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一)商品和货币的理论
副
主
线
2.货币理论: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二)资本和剩余价值(K→m)
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1—G—W2;资本流通公式G—W—G’
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剩余价值生产;个资本主义工资。
(三)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m→K)
《资本论》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与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买特殊商品)G—W 货币资本职能第二阶段生产阶段(生产m)W…P…W’生产资本职能第三阶段出售过程(商品中包含m) W’—G’商品资本职能产业资本循环G—W…P…W’—G’
(二)产业资本周转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
《资本论》三卷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
导言:要向现实逐步的逼近。
五级转化:①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即m→p;
②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即P→P;
③剩余价值转化为商业利润,即m→h;
④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息,即m→r;
⑤剩余价值转化为地租,即m→R 。
各种资本概念之间的联系。
可用下图表示:
不变资本劳动资料固定资本产业资本生产资本劳动对象
可变资本劳动力流动资本资商业资本………商品资本
本流通资本
借贷资本………货币资本
(信用—虚拟资本)
〖资本形式〗〖产业资本职能形式〗。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
论述《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资本论》是伟大导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思想的结晶。
其主要包括:《资本论》第一卷及其序言和跋,《资本论》第二卷及序言,《资本论》第三卷及序言和增补,《资本论》第四卷等。
《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继《资本论》第一卷之后,讨论资本的流通过程(即《资本论》第二卷)和总结过程的各种形式(即《资本论》第三卷)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史(即《资本论》第四卷)。
前三卷是理论部分,第四卷是理论史部分。
《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一、《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和跋共七篇,其中马克思写了四篇: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法文版序言和法文版跋,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恩格斯写了三篇:第三版序言、英文版序言和第四版序言,主要说明了《资本论》第一卷的再版情况和伟大意义。
在这里指出了:《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运用的基本方法是全新的科学方法——唯物辩证法等重要问题。
《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1867年整理出版的,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在本书第一卷,我们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既作为孤立过程,又作为再生产过程来分析,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
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本身的生产过程,从而使再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
因此,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第一卷的中心。
《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的规律,包括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马克思运用了科学抽象法,首先撇开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
在《资本论》第一卷只抽象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
(学术报告)《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
(学术报告)《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王征国(湖南省创新与方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摘要]辩证法与辩证逻辑是两个系列的规律。
前者是基础(即客观规律),后者是反映(即认识逻辑);前者是研究方法,后者是叙述方法;前者从具体到抽象,后者从抽象到具体。
《资本论》的“三维逻辑”属于后者,它在叙述资本主义经济时运用了“一般性、特殊性、个别性”这三个逻辑范畴,再现了由资本生产过程——资本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所构成的三维逻辑序列。
这个“三维逻辑”,彰显了《资本论》的内在结构与科学体系,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及其经济运行规律。
[关键词]《资本论》三维逻辑资本一般性资本特殊性资本个别性列宁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了《资本论》的逻辑……”〔1〕P357。
对于《资本论》的逻辑,探索诸多。
然而,对于《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几乎无人涉猎。
笔者认为,《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是指资本运动中的资本一般性、资本特殊性和资本个别性这三个内在联系与发展的逻辑结构。
抓住了这个“三维逻辑”,《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也就明显地呈现出来了。
理解了这个“三维逻辑”在《资本论》中的具体运用,也就把握住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及其经济运行规律。
一、《资本论》的三维逻辑马克思《资本论》的初篇,叫做《政治经济学批判》。
,当这部论稿接近完成时,马克思就写信对恩格斯说:“我已经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
完全由于偶然的机会……我又把黑格尔的《逻辑学》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我很大的忙。
”〔2〕P250这个方法是什么呢?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辩证法。
其实,错矣!应为辩证逻辑。
辩证法与辩证逻辑是两个系列的规律。
前者是基础(即客观规律),后者是反映(即认识逻辑);前者是研究方法(由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后者是叙述方法(由一般性到特殊性再到个别性);前者从具体到抽象,后者从抽象到具体。
(一)从具体到抽象与从抽象到具体1857年开始,马克思就充分注意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政治经济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就是对这一问题的成熟表述。
《图解资本论》
1起点是存在
图解劳动的二重性:财富和价值的关系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2 1存在 具体劳动 关系 形式 时间 劳动的 二重性 供需影响 价值实现 本质 两分法
财富和价值 的矛盾关系
观点是抽象结论 逻辑是具体结论
形式 三段式
生产力决定 着生产效率
抽象论述 随着物质财富的量 的增长,它的价值 量可能同时下降。 这种对立的运动来 源于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条件 生产效率提高,社 会必要劳动量下降 会导致价值量下降
关系属性
矛盾性
自身属性
认 2过程 识 间接反 是观点 能 思 和理论 力 不 层次阶梯 断 直接性:劳动产品 提 花费的劳动时间不同 升 劳动技能和制作工艺不同 直观反映
本质性 社会地位 物质利益 间接性 社会必要劳动量 供需矛盾的影响 人与人社会关系
认识对象:物,自身属性-使用价值 相互交换:关系属性-价值与价格
马克思采用了描述和比喻的方法,图解则是逻辑分析方法
交换形式与矛盾形式之间的关联
从形式到属性
商品和货币 属性 矛盾:两极形态 本质 产品和商品 对立:本质矛盾 思维口诀 过程是三 属性是一 形式无矛盾 本质有矛盾 属性是矛盾 同一是隐藏,差别是显露 对立是本质,矛盾是属性 结果
物和产品 显露 差别:属性对立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和属性
形式 1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 整体:总和的或 扩大的价值形式 形式 2特殊等价形式
逻辑规则 形式对立本质同一 两个层次对立统一
本质属性:3总和的或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缺点
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 20码麻布=1件上衣,或=10磅茶叶,或=40磅咖啡,或=1夸特小麦, 或=2盎司金或=1/2吨铁或=其他:辩证逻辑形式:抽象和具体的同一律
《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
《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〇王征国(中_湖南省委讲师团,街南长沙410011)摘要:辩证法与辩证逻辑是两个系調的规律…前者是基础(即客观规律),后者是反映(即认识逻辑);前者是研究方法,溶者是叙述方法;前者从具体到柚象,后者从抽象到具体s《资本论》的“2维.逻辑”属f后者,它在叙述资本主义经济时运用了《—歌性、特硃性、个别性”这三个逻辑范畴,再a了由资本生产 过程一资本流通过程一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所构成的三维逻辑序対。
这个“三维逻辑'彰显了《资本 论》的内在结构与科学体系,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及其经济运行规律…关键词:《资本论》;三维逻辑;资本一般性^资本特殊性;资本个别性中图分类号:F0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12(2017)01 —0045—12a Three Dimensional L o g icS y stem in Das KapitalWANG Zhengguo(Hunan Provincial Propaganda Grou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Changsha410011,China)Abstract:Dialectics and Dialectical logic are laws of two series.The former is the basis,namely objective laws;the latter is the reflection,namely cognitive logic.The former is the research method;the latter is the narrative method.The former is from the concrete to the abstract;the latter goes the opposite.The u three dimensional logic^ in D as K apital belongs to the latter.In the narration of capitalist economy,by applying three logical categories of“generality,particularity and individuality”,the three dimensional logic sequence is represented by the general process from capital production to capital mobilization to capital re-production.The“three dimensional logic”highlights the inner framework and scientific system in D as K apital and helps reveal the exploitation nature of capitalism and its economic functioning rules.Key words :D as K apital;three dimensional logic;generality;particularity;individuality列宁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了《资本论》的 逻辑……对于•!资本论》的逻辑,探索诸多。
浅析《资本论》的理论逻辑和研究方法
浅析《资本论》的理论逻辑和研究方法作者:李皓月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认为《资本论》将逻辑和唯物辩证法同时应用于同一门科学,包含和运用了丰富的方法论。
《资本论》的逻辑结构是以商品为逻辑起点的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运动在理论上的体现。
而其研究方法则包括唯物辩证法、科学的抽象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
【关键词】《资本论》;商品;逻辑结构;唯物辩证法;具体与抽象一、《资本论》的理论逻辑1、《资本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研究《资本论》的理论逻辑时,首先需要寻求一个最基本的范畴作为研究的起点,这样才能合乎逻辑地推出其他的命题和范畴,才能理解整个《资本论》的逻辑体系。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指出:“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
”[1]第一章又一次提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2]因而马克思根据研究对象将商品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即“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3]商品包含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萌芽,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中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共同引起价值形式的变化——产生货币,而货币在一定形式下转化为资本,因而商品和货币,都是潜在的资本。
马克思对事物及人类历史的研究,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生物有机体进行层层剖析逐渐推出的,只有从商品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才能进一步剖析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机体的各个范畴和运作机理。
2、《资本论》的逻辑结构《资本论》的理论部分共三卷,由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社会生产总过程三部分构成,以商品为逻辑起点,以资本为中心范畴和逻辑主线,形成一个整体的逻辑结构,呈现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貌。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1卷的逻辑体系
《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其逻辑体系可
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和货币理论: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分析,揭示了商
品的二因素和货币的本质,阐述了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
2.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
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
3. 资本积累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阐述了资本积累的规律和影响。
4. 资本流通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分析,揭
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连续性和周期性,阐述了资本流通的规律和影响。
5.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马克思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和危机,阐述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
规律和条件。
以上是《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些理论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历史趋势。
资本论逻辑结构
资本论逻辑结构《资本论》一.重要概念的理解:1.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
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并且具有质的不可比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2.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3.价值: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
4.商品时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5.劳动二重性:指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8.生产关系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9.劳动过程:劳动者有目的借助于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一般也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10.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二.资本论的体系结构资本论共分为三卷,第一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和它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既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又研究了作为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媒介起作用的货币的流通过程。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
《资本论》的结构是:资(上下结构)本(独体结构)论(左右结构)。
《资本论》全书共4卷,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共3册)。
第1卷至第3卷是理论部分,第4卷是理论史。
《资本论》第1卷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共7篇25章。
按照其中所包括的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这7篇可分为3大部分:第1部分由第1篇构成,阐述狭义劳动价值理论;第2部分由第2、3、4、5、6篇构成,阐述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第3部分由第7篇构成,阐述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论》第2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共3篇21章,可分为3部分:第1部分由第1篇构成,阐述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2部分由第2篇构成,阐述资本周转;第3部分由第3篇构成,阐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1、第2部分以单个资本为研究对象。
《资本论》第3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各种形式,共7篇52章,可以分为3部分:第1部分,由第1篇、第2篇和第3篇构成,这一部分阐述产业部门中剩余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利润)及其分配规律,包括利润平均化、生产价格以及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2部分,由第4、5、6篇构成,这一部分是对以上所述的利润的进一步具体化,分别论述了商业资本所得的商业利润、借贷资本所得的利息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各种形式;第3部分,由第7篇构成,
在这一篇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明确指出他在政治经济学上的伟大发现--剩余价值转化为一个更高级的理论--利润之上的高级形态。
《资本论》理论逻辑体系
又 ∵ m- m/x = △c +△v ∴Ⅱ△ v =1500 m ×60/100-
750c =150 ∴ Ⅱ△c :△ v=7a50:150=5:1
11
/10/29
a
12
Ⅱ w=(6,000c×50%)/5+6,000c×50%+1,500v+ 1,500m=6,600
2、先求Ⅰ(v+△v)+m/x=3,000+3,000×60%×1/(11 +1)+3,000×(1-60%)=4,350;
∵ Ⅰ(v+△v)+m/x= Ⅱc+ Ⅱ△c
∴Ⅱ△c =4,350-Ⅱ3,600c =750
本
积
累
劳动力供给不变或增加
相对 过剩 人口
经济 增长
消费水 平提高
无产阶级 贫困化
绝 对 贫 困 化
a
相 对 贫 困 化
5
5
G——W…P…W’——G’ ·G——W…P…W’——G’
G
W
W’
P
P G W’ W
W’ G W
P
个别 资本 运动 理论
a
购买时间
资 本 周
转 时 间
流通时 间
出售时 间劳动时间----创造价值和剩余
世界货币
剩余价值理论
货币转化为 资本
剩余价值生产 过程
剩余价值生 产方法
1,资本总公式 及其矛盾
2,劳动力的买 和卖
1,劳动过程与 价值增殖过程 2,不变资本 与可变资本
1,绝对剩余价 值的生产
2,相对剩余价 值的生产
a
2
2
资本积 累理论
资本主义再 生产和资本 主义积累
资本主义积 累的一般规律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论》
一.重要概念的理解:
1.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
值。
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并且具有质的不可比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2.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
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取交换价值,不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商品消费者是为了获取使用价值。
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3.价值: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
抽
象劳动创造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之一。
4.商品时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5.劳动二重性:指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8.生产关系二重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9.劳动过程:劳动者有目的借助于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
用价值的产品的活动过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过程表现为商品生产过程。
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一般也就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10.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
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二.资本论的体系结构
资本论共分为三卷,第一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和它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第二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既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又研究了作为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媒介起作用的货币的流通过程。
第三卷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揭示和阐明了作为整体考察时,资本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具体的形态。
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读第一卷,第一卷的中所包含的理论有: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
第一章研究商品和货币,初步建立了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章到第六章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第七章阐述了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资本,并建立了资本积累理论。
三.对于第一卷的深入理解
马克思剖析资本主义结构时时从商品开始的。
第一卷通过对直接生产过程的论述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重点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即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形式。
指出商品经济是所有经济关
系中最基本、最一般的经济关系。
这一卷从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本质和产生的过程。
《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这是最简单、最普遍的存在。
在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中主要就是介绍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价值形式、交换价值,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由此发展,就出现了货币。
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为了解决在商品交换中所出现的矛盾而自然产生的。
“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及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之后马克思又从货币中分析出资本,只有在劳动力变成商品,劳动力能床罩价值的条件下,货币才变成资本。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中就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货币产生的历史条件”如果撇开商品流通的物质形式,撇开各种使用价值的交换,只考察这一过程所造成的经济形式,我们会发现,货币是这一交换过程的最终产物。
而同时货币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
四.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价值二重性生产出现二重性是如何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
答:从商品开始,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就是商品的二因素。
然后为了探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来源,就引出了劳动二重性。
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其中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与商品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般等价物。
起初的一般等价物是由金银等充当的。
后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货币。
货币是特殊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下,货币才可能转化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