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校正方法
全站仪的校核方法
全站仪的校核方法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土地、建筑和其他工程项目的水平和垂直距离。
其校核方法包括进行精确的校准和定期的检查。
下面是全站仪的校核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校准方法:1.水平轴校准:首先需要将全站仪放在水平的三脚架上,然后使用一个水平仪检测全站仪的水平轴。
如果水平仪不在标准的水平位置,需要调整全站仪的水平轴,直到水平仪显示水平位置为止。
2.垂直轴校准:在水平轴校准完成后,需要检查全站仪的垂直轴。
可以使用一个垂直仪进行检测。
将垂直仪放置在全站仪的水平轴上,并进行调整,直到垂直仪显示垂直位置。
3.焦距校准:焦距校准用于确保全站仪的测量结果准确无误。
首先,确保测量标尺是正确的,根据全站仪的规格调整焦距。
然后,至少选择五个标尺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记录下标尺点的测量值。
最后,通过比较实际测量值和标尺点测量值,确定焦距校准。
二、检查方法:1.定期检查:全站仪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仪器的工作状态和测量精度。
可以每年进行一次全站仪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仪器的水平轴、垂直轴和焦距。
2.比较检查:可以通过将全站仪与另一个已校准的全站仪进行比较,来检查全站仪的测量准确性。
将两个全站仪放在相同的位置上,进行同样的测量,并比较测量结果。
如果两个全站仪的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
3.反射器检查:全站仪的测量准确性也与使用的反射器有关。
因此,应定期检查反射器是否损坏、有划痕或者污垢。
如果发现反射器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进行清洁。
4.镜片检查:全站仪使用的镜片也需要定期检查,确保没有划痕、污垢或其他损坏。
如果发现镜片存在问题,应及时更换或进行清洁。
总之,全站仪的校核方法包括进行精确的校准和定期的检查。
通过这些校核方法,可以确保全站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回复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回复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测绘工程等领域。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点。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主要包括水平校准、垂直校准和灵敏度校准。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站仪的校点方式,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水平校准水平校准是全站仪校点的重要一环,它能够保证全站仪在水平方向上的准确测量。
水平校准的具体步骤如下:1. 放置全站仪:首先,将全站仪放置在水平面上,可以通过使用水平器或水平仪来检查仪器是否水平。
2. 水平调节:调节全站仪的水平平台,使其水平泡尽量接近中心位置。
调节过程中可以通过查看全站仪显示屏上的水平指示,或者使用水平器来辅助调节。
3. 水平校准:使用全站仪自带的软件系统,选择水平校准功能,根据仪器指示进行校准调整。
4. 验证校准:校准完成后,可以在不同位置上进行测量,然后比较测量结果,确保其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二、垂直校准垂直校准是全站仪校点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保证全站仪在垂直方向上的准确测量。
垂直校准的具体步骤如下:1. 设置全站仪:将全站仪放置在平面上,保持水平,同时确保其初始高度与参考点高度一致。
2. 测量参考点:使用全站仪测量一个已知高程的参考点,记录下其高程值。
3. 垂直调节:调整全站仪的垂直仪器轴,使其指向参考点。
4. 垂直校准:使用全站仪自带的软件系统,选择垂直校准功能,根据仪器指示进行校准调整。
5. 验证校准:校准完成后,可以在不同位置上进行测量,然后比较测量结果,确保其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灵敏度校准灵敏度校准是全站仪校点的最后一步,它主要是校准全站仪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灵敏度。
灵敏度校准的具体步骤如下:1. 校准板的放置:将专门设计的校准板放置在合适位置,保持其水平和垂直方向。
2. 开始校准:使用全站仪自带的软件系统,选择灵敏度校准功能,将仪器对准校准板。
3. 距离设置:设置校准板与仪器之间的距离,通常选择合适的工作距离。
全站仪校准步骤及方法
全站仪校准步骤及方法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广泛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测绘等领域。
为了确保全站仪的测量数据准确可靠,定期进行校准是必要的。
下面是全站仪校准的步骤及方法:1. 准备工作- 确保全站仪处于稳定、水平的位置,并且远离磁场干扰。
- 确认全站仪的电池电量充足,并连接到电源以防止电池耗尽。
- 清洁全站仪的镜头和传感器,以确保测量精确度。
2. 水平校准- 打开全站仪,进入菜单设置界面。
- 选择“水平校准”选项,并根据仪器的提示进行校准。
- 在平稳的桌面上放置全站仪,使其完全水平。
- 按照提示,调整全站仪的水平度,直到校准完成。
- 校准完成后,保存设置并关闭全站仪。
3. 方位校准- 打开全站仪,进入菜单设置界面。
- 选择“方位校准”选项,并根据仪器的提示进行校准。
- 找到已知的控制点,并使用全站仪测量其坐标。
- 将已知的控制点坐标输入到全站仪,根据提示调整仪器的朝向。
- 完成校准后,保存设置并关闭全站仪。
4. 距离校准- 打开全站仪,进入菜单设置界面。
- 选择“距离校准”选项,并根据仪器的提示进行校准。
- 使用已知的测量基准线,在不同距离上进行测量。
-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提示调整全站仪的距离测量精度。
- 完成校准后,保存设置并关闭全站仪。
5. 检验校准结果- 使用全站仪进行一系列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 将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 如果发现测量偏差过大,可以重新执行校准步骤。
以上是全站仪校准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请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之前,确保进行了校准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意:本文档仅提供了一般的校准步骤及方法,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仪器型号和厂家而有所差异。
建议在使用全站仪前查阅相关仪器的说明书,并遵循厂家的校准指导。
全站仪的校准与调试方法
全站仪的校准与调试方法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绘制地面高程、水平方位和方位角的仪器。
它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建筑工程、道路设计和矿业勘探等领域。
正确认识全站仪的校准和调试方法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的校准和调试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该仪器。
全站仪的校准通常包括水平轴、垂直轴、方位轴和距离测量的校准。
在开始校准之前,首先应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
然后,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校准。
校准水平轴:首先在水平面上放置全站仪,然后使用自动调平功能使仪器水平。
接下来,使用水平仪或气泡仪检查仪器的水平度,如果不水平,则可以使用水平调节螺钉进行微调,直至仪器完全水平为止。
校准垂直轴:将全站仪指向一个水平线,并确定该线的高度。
然后旋转仪器180度,再次指向该水平线。
如果两次测量的高度相差较大,则需要进行垂直轴的校准。
校准方法是使用垂直平衡装置,根据仪器的显示屏上的垂直角度信息,调整垂直轴的位置直至达到准确的垂直度。
校准方位轴:使用指南针或GPS仪器确定真北方向,并输入到全站仪中。
然后在正北方向上设置一个已知点,并在仪器中记录该点的方位角。
接下来,旋转全站仪,再次测量已知点的方位角。
如果两次测量的方位角相差较大,则需要校准方位轴。
校准方法是调整仪器上的方位轴直至两次测量的方位角一致。
距离测量校准:使用标准测距杆或测距仪器在已知距离上进行校准。
将已知距离输入到全站仪中,并使用仪器测量该距离。
如果实际测量值与已知值相差较大,则需要进行距离测量的校准。
校准方法包括调整反射板的位置、清洁测距仪器的透镜,并确保测量时反射板与测距仪器保持垂直。
校准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试,以确保全站仪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的准确性。
调试水平仪:使用水平仪或气泡仪检查仪器的水平度。
如果不水平,则可以使用水平调节螺钉进行微调,直至仪器完全水平为止。
调试垂直仪:将全站仪定位在一个垂直物体上,并观察仪器的垂直仪读数。
如果读数不为零,则说明垂直仪需要调试。
高精度全站仪的校准步骤与注意事项
高精度全站仪的校准步骤与注意事项全站仪是一种工程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各类土木工程中。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校准全站仪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精度全站仪的校准步骤与注意事项。
步骤一:校准平台调平高精度全站仪的校准需要在水平的平台上进行。
首先,将全站仪放置在校准平台上,开启仪器。
根据仪器指示,进行水平调整,使其完全水平。
调整的方法可以是使用调平器或使用全站仪自带的水平调平功能。
步骤二:校准天线高天线高是指从仪器的基准点到天线中心的垂直距离。
校准天线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垂直精度。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校准杆,并按照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通过测量校准点和天线高的高差,用计算的方式得到天线高。
步骤三:校准水平仪水平仪是全站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精确测量仪器的水平状态。
校准水平仪的目的是确保其精确度。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校准点和校准杆,按照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
通常情况下,校准水平仪的方法是通过观察仪器显示屏上的气泡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步骤四:校准水平轴校准水平轴是为了保证全站仪在水平方向上的测量精度。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校准杆并根据仪器的指示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通过测量校准点和仪器的水平差值,采用计算方式得到水平轴的误差,并通过调整实现校准。
步骤五:校准垂直轴校准垂直轴是为了保证全站仪在垂直方向上的测量精度。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校准杆,并按照仪器的指示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通过测量校准点和仪器的垂直差值,采用计算方式得到垂直轴的误差,并通过调整实现校准。
步骤六:校准距离仪距离仪是全站仪的核心部件,决定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使用校准杆,并按照仪器的指示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校准距离仪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已知距离,并根据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
校准全站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一:校准环境校准全站仪需要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有风、震动等干扰因素。
全站仪校正与校验的方法与步骤分享
全站仪校正与校验的方法与步骤分享全站仪是现代测量与地理信息领域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测绘等领域。
全站仪的准确性对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全站仪的校正与校验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分享关于全站仪校定与校验的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校定是指通过对仪器内部各项参数的测量与调整,使得仪器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稳定。
校定过的全站仪能够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减少测量误差,保证测量工作的精确性。
以下是全站仪校定的一般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要保证测量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全站仪应放置在平稳的基准上,避免仪器的晃动或位移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同时,要确保周围没有遮挡物或较强的光源,以免影响测量。
2. 水平调节:使用调平脚等工具调节仪器水平。
可以利用仪器内部的气泡级或陀螺仪等来辅助调平。
水平调节是确保全站仪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应仔细操作,遵循仪器的操作手册。
3. 方位校正:全站仪方位校正的目的是使仪器测量方向与真北方向保持一致。
可以通过观测已知控制点的方位角以及利用地理北指针等方式来进行方位校正。
根据仪器的型号和品牌,具体的方位校正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4. 距离校正:根据测量的精度要求,进行距离校正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一般通过测量已知距离,比如基线的长度,来校正全站仪的距离测量误差。
校正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利用仪器内部的自动距离校准功能,或者通过外部工具进行检验与调整。
5. 角度校正:角度校正是保证全站仪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根据仪器的型号和功能不同,可以通过观测已知角度或使用标准校准角度器等工具来进行角度校正。
在校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避免热胀冷缩等因素对角度测量的影响。
6. 重复校正:一次校正无法完全确保全站仪的准确性,因此,建议多次进行校正与检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在多次校正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校正时的测量结果,评估校正过程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总结:全站仪校定与校验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工作。
全站仪校正方法
全站仪校正方法校正操作顺序:校正长水准器→校正圆水准器→校正分划板竖丝→校正高低差(需工装)→校补偿器机械零位→校2C→关补偿器校指标差→软校补偿器→开补偿器校指标差方法:1长水准器检验方法:1.转动仪器,使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平行,然后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2.转动仪器90°,调整第三个脚螺旋,使长水准器的气泡居中;3.重复1,2步骤,使仪器在以上两个位置时长水准器的气泡居中;4.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º;5.如果此时长气泡仍然居中(或不超过格值的四分之一),说明长水泡与竖轴垂直。
校正方法:1.在完成以上检验方法后,观察水准器偏移量;2.用校正针校正调整螺钉,使长水准器往回移动二分之一的偏移量;3.将仪器旋转180º,检查校正结果;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气泡居中。
2 圆水准器长水准器检验后,若圆水准器气泡已居中(或不超出分划圆圈),说明圆水准器与竖轴垂直。
校正方法:1.长水准器居中后,再校正圆水准器;2.先松开气泡偏移方向对面的螺钉(一个或两个);3.然后拧紧偏移方向的调整螺钉,直至气泡居中;4.反复调整三个调整螺钉,直到气泡居中;5.气泡居中后,三个调整螺钉的紧固力均应一致;3 竖轴与横轴的垂直度(高低差)检验方法:1.正镜瞄准平管的十字丝分划板中心;2.向下转动望远镜,在平行光管低管的横丝刻度分划板读取格值数A;3.倒镜重复以上操作,并读取格值数B;4.A与B的差值就是高低差,检查是否小于8"。
校正方法:当误差不在±1′以内的时可以用下述方法1.先取测距头正下方的4个橡皮螺钉2.若B大于A,紧一下盘右右边的内六角钉3.反之当B小于A时紧一下盘右左边的内六角钉4.直至满足要求,注意要尽量保持四个内六角钉力度大小的一致4 瞄准器检验方法:用瞄准器远处一目标,再从望远镜中看能否找到该目标校正方法:松开瞄准器,移动瞄准器位置至能看到目标即可5 对点器检验方法:1.通过对点器看地面中心,应无偏移;2.将照准部旋转180º,再通过对点器看地面中心,也应无偏移。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回复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回复全站仪的校点方式,是指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前,对全站仪进行准确的校准和调整,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全站仪校点方式主要包括水平校准、垂直校准和方位校准。
水平校准是指校正全站仪的水平轴,使其能够精确地测量水平面上的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水平校准的步骤如下:1. 将全站仪放置在一个水平的基准面上,例如使用三角架固定全站仪,保证全站仪与基准面之间没有晃动。
2. 打开全站仪,进入校准模式。
3. 使用全站仪内置的水平调节装置,调整水平轴。
可以通过调整螺旋装置或气泡管进行微调,直至水平泡位于中心位置。
4. 确认水平泡的位置后,通过全站仪的操作界面进行水平校准。
垂直校准是指校正全站仪的垂直轴,使其能够测量垂直面上的点。
垂直校准的步骤如下:1. 将全站仪放置在一个水平的基准面上,使用三角架固定全站仪。
2. 打开全站仪,进入校准模式。
3. 使用全站仪内置的垂直调节装置,调整垂直轴。
可以通过调整螺旋装置或气泡管进行微调,直至垂直泡位于中心位置。
4. 确认垂直泡的位置后,通过全站仪的操作界面进行垂直校准。
方位校准是指确定全站仪在空间中的方向,并与基准方向对齐。
方位校准的步骤如下:1. 在一个已知方向的基准点上,使用全站仪测量一个或多个目标点的方位角。
2. 记录测得的目标点方位角与真实方位角之间的差异。
3. 根据差异值,通过全站仪的操作界面进行方位校准。
可以通过调整方位校准钮或在界面上输入差异值进行校准。
4. 校准完成后,使用全站仪重新测量不同目标点的方位角,验证校准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全站仪的校点方式,通过对全站仪进行水平校准、垂直校准和方位校准,可以确保全站仪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测量标准,可以选择相应的校准方式,并注意定期对全站仪进行校点,以保证其长期的准确性。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回复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回复全站仪的校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其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并一步一步回答这个问题。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一般包括:平面校准、径向校准和高差校准。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些校点方式的步骤。
1. 平面校准平面校准是确定全站仪水平准确性的过程。
为了进行平面校准,需要选择一个已知的平面点,可能是在测区范围内的水平平面点或者通过其他手段确定平面点。
以下是平面校准的步骤:- 首先,将全站仪设置在已知的平面点上,并使用水平调节螺丝调整全站仪的水平状态。
在调整水平状态时,需要在全站仪上使用平板仪或气泡仪来确定水平状态。
- 确定水平状态后,使用全站仪通过测量的方式记录已知平面点的坐标。
这可以通过测量平面点周围的其他点来实现,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全站仪的垂直和水平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调整全站仪的水平调节螺丝来完成。
-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全站仪的平面校准误差达到所需的要求,并保持稳定。
2. 径向校准径向校准是确定全站仪的水平和垂直轴的准确性的过程。
以下是径向校准的步骤:- 首先,将全站仪设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并使用水平调节螺丝调整全站仪的水平状态。
和平面校准一样,也需要使用平板仪或气泡仪来确定水平状态。
- 确定水平状态后,使用全站仪通过测量的方式记录已知高程点的坐标,并记录水平和垂直轴的读数。
- 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全站仪的水平和垂直误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的方法通常是通过调整全站仪的水平和垂直调节螺丝来完成。
-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全站仪的径向校准误差达到所需的要求,并保持稳定。
3. 高差校准高差校准是确定全站仪的高差测量准确性的过程。
以下是高差校准的步骤:- 首先,将全站仪设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并使用水平调节螺丝调整全站仪的水平状态。
和前面的校准步骤一样,也需要使用平板仪或气泡仪来确定水平状态。
全站仪的检查与校正方法
全站仪的检查与校正方法01、长水准器的检查和校正1、检查1、将仪器安放于较稳定的装置上(如三脚架、仪器校正台),并固定仪器;2、将仪器粗整平,并使仪器长水准器与基座三个脚螺丝中的两个的连线平行,调整该两个脚螺丝使长水准器水泡居中;3、转动仪器180°观察长水准器的水泡移动情况,如果水泡处于长水准器的中心,则无须校正;如果水泡移出允许范围,则需进行调整。
2、校正1、将仪器在一稳定的装置上安放并固定好;2、粗整平仪器;3、转动仪器,使仪器长水准器与基座三个脚螺丝中的两个的连线平行,并转动该两个脚螺丝,使长水准器水泡居中;4、仪器转动180°,待气泡稳定,用校针微调正螺钉,使水泡向长水准器中心移动一半的距离;5、重复3、4步骤,直至仪器用长水准器精确整平后转动到任何位置,水泡都能处于长水准器的中心02、圆水准器的检验与校准1、检验长水准器检校正确后,若圆水准器气泡亦居中就不必校正。
2、校正若气泡不居中,用校正针或内六角搬手调整气泡下方的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校正时,应先松开气泡偏移方向对面的校正螺丝(1或2个),然后拧紧偏移方向的其余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气泡居中时,三个校正螺丝的紧固力均应一致03、望远镜分划板检验与校正1、检验1、整平仪器后在望远镜视线上选定一目标点A,用分划板十字丝中心照准A并固定水平和垂直制动手轮。
2、转动望远镜垂直微动手轮,使A点移动至视场的边沿(A′点)。
3、若A点是沿十字丝的竖丝移动,即A′点仍在竖丝之内的,如左图,则十字丝不倾斜不必校正。
若A′点偏离竖丝中心,如右图,则十字丝倾斜,需对分划板进行校正。
2、校正1、首先取下位于望远镜目镜与调焦手轮之间的分划板座护盖,便看见三个分划板座固定螺丝(见附图)。
2、用螺丝刀均匀地旋松该三个固定螺丝,绕视准轴旋转分划板座,使A′点落在竖丝的位置上。
3、均匀地旋紧固定螺丝,再用上述方法检验校正结果。
4、将护盖安装回原位04、光学下对点器的检查和校正1、检查1、将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并固定好;2、在仪器正下方放置一十字标志;3、转动仪器基座的三个脚螺丝,使对点器分划板中心与地面十字标志重合;4、使仪器转动180°,观察对点器分划反中心与地面十字标志是否重合;如果重合,则无需校正;如果有偏移,则需进行调整;2、校正1、将仪器安置在三脚架上并固定好;2、在仪器正下方放置一十字标志;3、转动仪器基座的三个脚螺线,使对点器分划板中心与地面十字标志重合;4、使仪器转动180°,并拧下对点目镜护盖,用校针调整4个调整螺钉,使地面十字标志在分划板上的像向分划板中心移动一半;5、重复3、4步骤,直至转动仪器,地面十字标志与分划板中心始终重合为止。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回复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回复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校正地面上特定点的仪器。
在进行精确测量之前,必须对全站仪进行校准。
全站仪的校准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环境准备:首先,找到一个平坦且不受遮挡的测量区域。
确保周围没有大的物体或建筑物,这可以阻碍信号传输。
还需要确保所处的环境不受强烈的光线或其他干扰物的干扰。
2. 安装全站仪:将全站仪安装在一个平稳的三脚架上,确保它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
确保仪器水平,并调整望远镜的焦距和水平仪的准确性。
3. 精确定位:通过观察附近的控制点来精确定位。
选择至少三个具有已知坐标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应距离目标点足够远,并与目标点形成一个合适的三角形。
使用全站仪精确测量这些控制点的坐标。
4. 起始角度测量:在确定控制点的坐标之后,需要确定全站仪的起始角度。
通过使用全站仪测量第一个控制点与基准方向之间的角度来实现。
基准方向可以是北方、一个控制点的方向或其他已知方向。
5. 角度测量:对于校准过程,需要测量每个控制点与基础方向之间的角度。
在全站仪上选择“角度测量”模式,并对准仪器以测量每个控制点的角度。
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状态,并在读数稳定时进行记录。
6. 距离测量:对于校准过程,还需要测量每个控制点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在全站仪上选择“距离测量”模式,将仪器对准每个控制点,并记录仪器的读数。
7. 校正计算:根据角度和距离的测量结果,可以计算出全站仪的校正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仰角误差、水平角误差、垂直角误差和尺度误差。
根据测量结果和校正方程,计算并记录这些参数。
8. 校正应用:根据校正参数的计算结果,对全站仪进行校正。
在仪器上设置校正参数,并在测量时将这些参数应用于读数。
这样,测量结果将更加精确和准确。
9. 校正验证:校正完成后,需要对全站仪进行验证。
对已知控制点进行再测量,以验证校正的准确性。
如果再测量的结果接近已知坐标,那么可以确认全站仪的校正是有效的。
总结起来,全站仪的校正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
全站仪的五种校正方法
一气泡校正1,长气泡:首先将气泡平行于两脚螺旋,假设为0度方向,再调平.再旋转90度使气泡垂直于第三个脚螺旋再调平.然后回到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居中照之前方法重来,再90度方向看是否居中,如不平如前一样.要是这两方向都平就旋转至180度方向.看气泡是否居中,是则不用校,不是则要校.其方法如下(首先看差多少,再确定差的一半距离.再通过调校正螺丝使其改正一半.在调的时候始终把握这样一个观念气泡在那边就那边高,校正螺丝是顺时针升高,逆时针降低.只把握住这点不管校正螺丝在左边还是右边都可照此做.上面做完之后回到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居中照以上方法重来.)2,圆气泡:这项是在长气泡完好的基础上做的,首先将长气泡调平,这里是指各方向都已平了.然后看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是则通过调气泡下面三颗螺丝将其调平.当然这里面有经验,总之在保证各螺丝既紧又能使其居中.一般哪边高就调哪颗.3,对中器;这项相对以上要难点.书上说是首先要将仪器调平,但经验告诉不必这么做,因为我们这是在校对中器.将仪器架好之后,我们假设0度方向,把对中器对准地面一个目标,目标越小越好.最好是自己做个十字点.然后旋转180度,看是否对中,如不是则要校.这是只说全站及电经,光经比较难而且实用性不大.首先打对中器护盖看到四颗螺丝.再看对中器的十字丝或者小圆点在地面目标的哪边.例如在上边就松上面那颗螺丝,紧下面那颗.在这里请注意,也只是改一半,调到差距一半即可.同理左边就松左边紧右边.其它方向按此理推.然后旋转至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是照止方法重做.(注意,一般几个螺丝都会动才行.但基本方法都是如此.但这只针对于对中器是正镜才这样调,倒镜反之.国产仪器及日本仪器都是这样的.)4,2C值校正:首先将仪器整平,在20米外贴一十字丝.先在盘左照准目标再置0,再旋转180度盘右照准目标读数,正常情况是180度正负15秒.如不是就要校正,最好是这样多做几次以确定误差到底有多大,然后通过水平微动改误码差一半,这时十与目标不重合,十字丝在目标左边就松左边紧右边,反之松右边紧左边.再回到盘左按之前方法重来.反复几次看误差是否达到允许范围.(这是水平角}5,I角校正:仪器调平,打开补偿器,这中是针对于有补偿器的全站及电子经纬仪的.这类仪器都是自动校正的,只需我们按步骤做就行.盘左照准目标读垂直角,再盘右位置读垂直角.然后盘左加盘右看是否是360正负15秒.如不是则需校正.方法如下: 关机然后电源加F1开机,(电源和F1同时按下,但电源只按将近不到1秒钟就行,F1不放)进入仪器校正模式,按F1垂直角校正,千万不要按F2.再过0盘左照准目标按回车,盘右照准目标按回车,校正完毕.自己再按最先的方法再做几次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一台仪器如全站其校正指标共十项,但条件限制一般野外只能校正五项.。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和地形测量领域。
为了确保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验和校正。
以下是全站仪的检验和校正的详细步骤:一、全站仪的检验1.水平角检验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进入测量模式,将望远镜对准任意两个已知点,分别进行水平角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说明全站仪的水平角测量功能正常。
2.垂直角检验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进入测量模式,将望远镜对准已知点,进行垂直角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说明全站仪的垂直角测量功能正常。
3.距离检验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进入测量模式,将望远镜对准已知点,进行距离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说明全站仪的距离测量功能正常。
二、全站仪的校正1.光学十字丝校正在目镜内看到的光学十字丝应处于水平位置,如果有偏移需要进行校正。
通过调节目镜下的校正螺丝,可以使光学十字丝回到水平位置。
2.水平角校正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进入测量模式,将望远镜对准任意两个已知点,分别进行水平角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有误差需要进行校正。
通过调节全站仪内部的校正螺丝,可以校正水平角的误差。
3.垂直角校正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进入测量模式,将望远镜对准已知点,进行垂直角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有误差需要进行校正。
通过调节全站仪内部的校正螺丝,可以校正垂直角的误差。
4.距离校正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进入测量模式,将望远镜对准已知点,进行距离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有误差需要进行校正。
通过调节全站仪内部的校正螺丝,可以校正距离的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全站仪的检验和校正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仪器。
同时,为了保证检验和校正的准确性,需要使用标准化的检验和校正工具。
全站仪配准和仪器常见调校问题解决方法
全站仪配准和仪器常见调校问题解决方法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能够在建筑、土木工程等领域中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
然而,使用全站仪时,有时会遇到配准和仪器调校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配准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仪器的常见调校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配准问题解决方法1. 重心调整:在使用全站仪时,有时会出现重心不准确的情况,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可以通过调整仪器的重心位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方法是将全站仪放置在水平平台上,使用平台上的调整螺丝将仪器调整到水平状态。
2. 水平仪调校:全站仪内置了水平仪,用于检测水平状态。
如果水平仪不准确,将会影响仪器的定位和测量结果。
为了保证水平仪的准确性,可以使用调校螺丝进行微调。
具体操作是将两个调校螺丝松开,然后转动水平仪,使其指示气泡位于中心位置,最后再将调校螺丝拧紧固定。
3. 方位仪调校:方位仪是全站仪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测量方位信息。
如果方位仪不准确,将会导致仪器测量结果的误差。
为了调校方位仪,可以使用方位标杆进行校准。
具体操作是将方位标杆放置在参考点上,然后使用方位仪测量标杆的方位值,与实际标杆的方位值进行比对,最后通过调整方位仪来使二者一致。
二、仪器调校问题解决方法1. 视轴调校:视轴是全站仪用于观测目标的光学组件,其准确性直接影响测量的精确性。
为了调校视轴,可以使用目标板进行校准。
具体操作是将目标板放置在固定点上,然后通过调整视轴的焦距和位置,使目标板的图案清晰可见。
2. 距离测量调校:全站仪的距离测量模块是测量仪器的核心部件之一,需要定期进行调校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调校距离测量模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反射器进行调校。
具体操作是在不同距离上放置反射器,然后通过测量距离值和反射器实际距离值的比对,来调整距离测量模块的准确性。
3. 自动补偿仪调校:自动补偿仪用于自动修正仪器在高低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误差。
为了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需要进行自动补偿仪的调校。
全站仪误差分析与校正的实际操作方法
全站仪误差分析与校正的实际操作方法全站仪是测量领域中常用的一种仪器,它可以高精度地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全站仪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不可避免。
误差的存在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前,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是非常必要的。
误差分析是指定量化测量误差的过程。
全站仪的测量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部分。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的本身性能造成的,如仪器的刻度误差、仪器的非正交误差等。
随机误差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的,如风、温度等因素引起的测量值波动。
误差分析的目的是找出各种误差的来源和大小,为进一步的校正提供依据。
校正是指根据误差分析的结果,对全站仪进行调整和修正的过程。
校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刻度校准。
全站仪的刻度误差是导致其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值不准确的主要原因之一。
刻度校准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与标准仪器进行对比,确定仪器的零点、刻度间距等参数是否准确。
校准时要注意使用准确的参考点和稳定的测量平台,以确保校准的准确性。
第二种方法是非正交误差的校正。
全站仪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着非正交误差。
非正交误差是指全站仪的测量轴线与其相互垂直的轴线之间存在的误差。
校正的方法是通过测量一组已知位置的点,根据实际测量值与理论测量值的差异,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非正交误差的大小和方向,然后进行调整和纠正。
第三种方法是系统误差的校正。
系统误差包括仪器的固有误差和人为误差。
固有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结构和性能限制导致的,如刻度不准确、光学系统失调等。
人为误差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操作不当导致的,如观测时姿态不稳定、目标点选择不准确等。
校正的方法是通过对一系列已知位置的点进行测量,计算出实际测量值与理论测量值的差异,并根据差异的大小和方向来判断和修正系统误差。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用于全站仪误差的校正,如温度校正、气压校正等。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和仪器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校正方法。
全站仪、水准仪检验与校正方案
全站仪、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案一、全站仪检验和校正1、圆水准器的水准轴与仪器的旋转轴平行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方法 先在平板上设一点A ,整平仪器,然后旋转180°,气泡是否偏移居中位置,若气泡偏移居中位置需要校正。
校正方法 整平仪器,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向中间移动偏离量的一半,然后,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底下的三个校正螺旋,使气泡达到完全居中的位置。
检验和校正应反复进行,直至仪器转至任何位置气泡始终居中为止,此时,L0L0∥VV 的条件得到满足。
2、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方法 先将仪器大致整平,转动照准部使其水准管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然后将照准部旋转180°(可利用度盘读数),若气泡是否居中,居中说明条件满足,不居中应进行校正。
校正方法 转动与水准管平行的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向中心移动偏离值一半。
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上、下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
检验与校正必须反复进行,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3、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方法 整平仪器,用十字丝竖丝瞄准一清晰小点,固定照准部,使望眼镜绕横轴上下微动。
小点是否始终在竖丝上移动,是则满足条件,否则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方法 卸下目镜处的十字丝护盖,松开四个压环螺丝。
微微转动十字丝环,直至望眼镜上下微动时,改点始终在纵丝上为止。
然后拧紧四个压环螺丝,装上十字丝护盖。
4、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检验方法 在离墙20~30m 处安置仪器,盘左照准墙上高处一点P (垂直角大于30),将望远镜放平,十字丝交点投在墙上定出1P 点;盘右再照准P 点将望眼镜放平,在墙上标出十字丝交点位置2P 点。
21P P 点重合,则说明此条件满足;否则需要计算i 角"tan 2ρ∙∂∙=D di 式中:D 为仪器至P 点的水平距离,d 为1P 、2P的距离,∂为照准P 点时的竖角,"206265"=ρ。
全站仪水准仪校正(建筑人生著)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一、管水准泡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方法:(一)、架好仪器,让管水准器与一对脚螺旋的连线方向平行,调节这对脚螺旋是水准泡居中。
(二)、将照准部旋转90°,在旋转另外一个螺旋是水水准泡居中。
(三)、在返回原来的位置,若气泡有偏离则用同样的方法使管水准泡居中。
(四)、将照准部旋转180°,如果气泡仍居中,则说明无需校正,反之则要校正。
校正方法:(一)、旋转与管水准器平行的一对脚螺旋使气泡返回偏离量的一半。
(二)、用校正针调整管水准器的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一松一紧,使气泡返回居中位置。
(三)、再次整平仪器检验校正的情况,如果气泡仍有偏离则继续校正。
二、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方法:(一)、仪器整平后,用望远镜十字丝交点瞄准选定的一个目标点M,固定照准部及望远镜。
(二)、转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M点相竖丝的端点移动,如果M点移动时的轨迹始终不离开竖丝校正方法:(一)、去掉位于望远镜目镜与对光螺旋之间的护罩,可见4个分划板座固定螺丝。
(二)、用螺丝刀均匀的放松4个固定螺旋,绕视准轴旋转分划板座,使点M返回十字丝竖丝上,均匀地(三)、对校正结果进行校验,如果仍然有偏差则继续校正。
三、圆水准泡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方法:当管水准泡校正完成且仪器整平后,圆水准泡如果不在中间则要校正。
校正方法:(一)、确定气泡的偏离方向,然后调整螺旋使气泡居中,多次检验四、光学对中器的检验与校正检验方法:(一)、调平仪器,在白纸上画一个十字丝,然后放在仪器的正下方。
(二)、移动白纸,使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与十字丝重合。
(三)、转动照准部,每转动90°,观察对中器中心与十字丝交点的重合情况,如果照准部转动时,两矫正方法:(一)、将光学对中器目镜与其对光螺旋之间的校正螺旋护盖旋下。
(二)、在白纸上标记出仪器每转动90°时对中器中心标志的落点A、B、C、D。
(三)、用直线连接对角点AC、和BD ,两直线的交点为O。
全站仪的校正与精度评定方法
全站仪的校正与精度评定方法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上各种参数的仪器。
它的功能包括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以及用于测量和记录坐标数据、高程数据等。
全站仪的准确性对于测绘和工程测量非常关键,因此校正和精度评定是确保全站仪正确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校正方法1. 水平校正全站仪的水平校正是保证水平视轴和水平转轴水平的关键步骤。
一种常见的校正方法是使用平面望远镜法。
首先,将全站仪设置在一个稳定平整的基础上,然后利用调整螺旋和气泡水平仪使水平转轴水平。
接着,在两个相距较远的测站上放置一个参考标志物,并使用全站仪测量这两个点的水平角。
如果两个点的水平角相等,则表明水平视轴和水平转轴已经校正到了正确的位置。
2. 垂直校正垂直校正是校正全站仪测量垂直角所需的步骤。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挂线法。
首先,在一个参考点上悬挂一根铅垂线,并使用全站仪测量这根线对应的垂直角。
然后,将全站仪移至另一个点上,再次测量该点对应的垂直角。
如果两个测得的垂直角相等,则说明垂直视轴已经校正到了正确的位置。
二、精度评定方法全站仪的精度评定是确定其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精度评定方法。
1. 闭合路线法闭合路线法是一种通过测量闭合路线获取全站仪精度的方法。
首先,在一条闭合路线上设置若干个控制点,并使用全站仪测量每个控制点的坐标。
接着,回到起点,再次测量其坐标。
将两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全站仪测量结果的误差。
根据测量结果的误差来评定全站仪的精度。
2. 比对法比对法是通过与高精度测量工具进行比对来评定全站仪精度的方法。
将全站仪测量结果与其他精度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对比,例如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距离比对、使用全站仪测量标准角度进行角度比对等。
根据比对结果来评定全站仪的精度。
三、结论全站仪的校正和精度评定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水平校正和垂直校正是校正全站仪的关键步骤,确保水平和垂直视轴位置正确。
闭合路线法和比对法是常用的精度评定方法,通过测量闭合路线或者与其他高精度测量工具进行比对,来评定全站仪的精度。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回复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回复全站仪的校点方式是指对全站仪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的一种方法。
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和建筑物的仪器,它可以测量水平线、垂直角度和距离,并依据基准点提供坐标测量。
校点是保证测量数据正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校点方式一:水平线校准全站仪的水平线校准是保证仪器水平仪准确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全站仪放置在平整稳固的地面上,然后使用调平脚将其水平调整。
接下来,在较长的距离上设置两个反射测点,一般要距离在50-100米之间。
然后,使用全站仪测量这两个点的水平线水平角度,并记录下来。
最后,使用调整仪器的水平线功能进行调整,使得测量结果的水平角度与设定值保持一致。
校点方式二:垂直角度校准全站仪的垂直角度校准是确保仪器测量垂直角度准确的重要步骤。
首先,将全站仪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并使用调平脚进行水平调整。
然后,使用全站仪测量一个已知高度点和一个未知高度点之间的垂直角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使用调整仪器的垂直角度功能进行微调,直到测量结果与设定值保持一致。
校点方式三:距离校准全站仪的距离校准是确保仪器测量距离准确的关键步骤。
首先,选择一条已知长度的测量线,一般需要在50-100米之间。
然后,在测量线两端设置反射测点,并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长度进行比较,根据误差值进行调整,使得测量结果与已知长度符合。
校点方式四:坐标校准全站仪的坐标校准是确保仪器测量坐标准确的重要步骤。
首先,测量一个已知坐标点,并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将全站仪移至一个未知坐标点,并进行测量。
将测量结果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根据误差值进行调整,直到测量结果与已知坐标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可能会因不同厂家和型号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进行校点之前,应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具体步骤进行校准。
总结起来,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包括水平线校准、垂直角度校准、距离校准和坐标校准。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回复
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回复全站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和建筑领域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可以测量水平、垂直和斜面的角度,同时也具备测量距离和高程的功能。
全站仪的校点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站仪的校点方式。
校点是指通过一系列操作来调整全站仪的内部参数,使其能够精确测量并输出正确的结果。
全站仪的校点分为水平校点和垂直校点两种,下面将逐步介绍这两种校点方式。
1. 水平校点水平校点是调整全站仪水平管(或称水平轴)的过程,用来保证水平轴与真实水平面保持一致。
水平校点通常在使用全站仪之前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找平:将全站仪放置在稳固的三脚架上,确保其稳定。
使用调节螺栓或水平气泡仪来调整三脚架,使其与地面保持水平。
(2)调整水平仪:根据全站仪的型号和使用手册,通过调节水平仪上的调节螺钉,使气泡位于中心位置。
(3)校正水平轴:在找平过程中,如果观察到水平轴与水平仪的气泡不在中心位置,可以通过调节水平轴上的校正螺钉来使其保持水平。
2. 垂直校点垂直校点是调整全站仪垂直轴的过程,用来保证垂直轴与真实垂直面保持一致。
垂直校点通常在水平校点之后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设置基准点:选择一个已知的水平点作为基准点,在该点上设置一个标志物。
(2)对准基准点:使用全站仪观测基准点上的标志物,调整全站仪的望远镜,使其准确指向基准点。
(3)读取高差:利用全站仪测量基准点上的高差,并记录下来。
(4)调整垂直轴:根据实际测量的高差与已知的基准点高差之间的差异,通过调节垂直轴上的校正螺钉,逐步调整垂直轴的位置,使其与真实垂直面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全站仪的校点应该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强烈的风、振动或其他干扰因素对校点的影响。
此外,定期进行校点是保证全站仪测量精度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重要测量任务之前,应该进行仔细的校点操作。
总结起来,全站仪的校点方式分为水平校点和垂直校点两种。
水平校点调整全站仪水平轴的位置,垂直校点调整全站仪垂直轴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站仪校正方法1,长气泡:首先将气泡平行于两脚螺旋,假设为0度方向,再调平。
再旋转90度使气泡垂直于第三个脚螺旋再调平。
然后回到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居中照之前方法重来,再90度方向看是否居中,如不平如前一样。
要是这两方向都平就旋转至180度方向。
看气泡是否居中,是则不用校,不是则要校。
其方法如下(首先看差多少,再确定差的一半距离。
再通过调校正螺丝使其改正一半。
在调的时候始终把握这样一个观念气泡在那边就那边高,校正螺丝是顺时针升高,逆时针降低。
只把握住这点不管校正螺丝在左边还是右边都可照此做。
上面做完之后回到0度位置。
看是否居中,如不居中照以上方法重来。
)2,圆气泡:这项是在长气泡完好的基础上做的,首先将长气泡调平,这里是指各方向都已平了。
然后看圆气泡是否居中,如不是则通过调气泡下面三颗螺丝将其调平。
当然这里面有经验,总之在保证各螺丝既紧又能使其居中。
一般哪边高就调哪颗。
3,对中器:这项相对以上要难点。
书上说是首先要将仪器调平,但经验告诉不必这么做,因为我们这是在校对中器。
将仪器架好之后,我们假设0度方向,把对中器对准地面一个目标,目标越小越好。
最好是自己做个十字点。
然后旋转180度,看是否对中,如不是则要校。
这是只说全站及电经,光经比较难而且实用性不大。
首先打对中器护盖看到四颗螺丝。
再看对中器的十字丝或者小圆点在地面目标的哪边。
例如在上边就松上面那颗螺丝,紧下面那颗。
在这里请注意,也只是改一半,调到差距一半即可。
同理左边就松左边紧右边。
其它方向按此理推。
然后旋转至0度位置看是否居中,如不是照止方法重做。
(注意,一般几个螺丝都会动才行。
但基本方法都是如此。
但这只针对于对中器是正镜才这样调,倒镜反之。
国产仪器及日本仪器都是这样的。
)4,2C值校正:首先将仪器整平,在20米外贴一十字丝。
先在盘左照准目标再置0,再旋转180度盘右照准目标读数,正常情况是180度正负15秒。
如不是就要校正,最好是这样多做几次以确定误差到底有多大,然后通过水平微动改误码差一半,这时十与目标不重合,十字丝在目标左边就松左边紧右边,反之松右边紧左边。
再回到盘左按之前方法重来。
反复几次看误差是否达到允许范围。
(这是水平角}5,I角校正:仪器调平,打开补偿器,这中是针对于有补偿器的全站及电子经纬仪的。
这类仪器都是自动校正的,只需我们按步骤做就行。
盘左照准目标读垂直角,再盘右位置读垂直角。
然后盘左加盘右看是否是360正负15秒。
如不是则需校正。
方法如下:关机然后电源加F1开机,(电源和F1同时按下,但电源只按将近不到1秒钟就行,F1不放)进入仪器校正模式,按F1垂直角校正,千万不要按F2。
再过0盘左照准目标按回车,盘右照准目标按回车,校正完毕。
自己再按最先的方法再做几次看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一台仪器如全站其校正指标共十项,但条件限制一般野外只能校正五项,以上方法也不一定全对,但很多是经验之谈。
望共同学习。
全站仪在使用中的误差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促使测绘工作正从传统的测绘技术手段向现代数字测绘过渡,全站仪在现代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比例也越来越大。
因此,有必要对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的误差产生及大小做分析。
全站仪是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的简称,它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电脑处理器于一体,因此,它也兼具经纬仪的测角误差和光电测距仪的测距误差性质。
本文分别对这两项误差在城市测量中的大小进行分析,然后综合两方面的影响对地面点的点位误差进行分析与估算。
最后单独分析全站仪的高程误差。
一、全站仪测图点位中误差分析1 、全站仪测角误差分析检验合格的全站仪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主要有:① 仪器本身的误差(系统误差)。
这种误差一般可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来消除或减低其影响,但在全站仪测图中对角度的观测都是半测回,因此,这里还是要考虑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
分析仪器本身误差的主要依据是其厂家对仪器的标称精度,即野外一测回方向中误差 M 标,由误差传播定律知,野外一测回测角中误差 M1测= M 标,野外半测回测角中误差 M 半测= M1测=2M 标。
② 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在《测量学》教材中有很详细的分析其公式为 M 中= ρ e/ ×S AB/S1S2其中 e 为偏心距,熟练的仪器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对中偏心距一般不会超过 3mm ,这里取e=3mm 。
S1在这里取全站仪测图时的设站点(图根点)至后视方向是(另一通视图根点)之间的距离, S2取全站仪设站点至待测地面点之间的规范限制的最大距离。
由公式知,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与两目标之间的距离 S AB成正比,即水平角在 180 时影响最大,在本文讨论中只考虑其最大影响。
③ 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测角的影响,《测量学》教材推导出的化式为 m 偏= ρ/2× √ (e1/S1)2+(e2/S2)2, S1、 S2的取法与对中误差中的取法相同, e1取仪器设站时照准后视方向的误差,此项误差一般不会超过 5mm ,取 e1=5mm , e2取全站仪在测图中的照准待测点的偏差。
因为常规测图中棱镜中心往往不可能与地面点位重合,偏差为棱镜的半径 R=50mm ,固取 e2=50mm 因为对中误差与目标偏心误差均为“对中”性质的误差,就对中本身而言,它是偶然性的误差,而仪器一旦安置完毕,测它们就会同仪器本身误差一样同时对测站上的所有测角发生影响,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则测角中误差 M β= 。
下面就以上分析,根据《城市测量规范》中给出的各比例测图,图根控制测量与各比例测图测距限值,通过计算得出下表:2 、全站仪测距的误差估计目前全站仪大多采用相位式光电测距,其测距误差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距离 D 成正比例的误差,即光速值误差,大气折射率误差和测距频率误差;另一部分是与距离无关的误差,即测相误差,加常数误差,对中误差。
故,将测距精度表达式简写成 M D= ± (A+B × D ),式中 A 为固定误差,以 mm 为单位,B 为比例误差系数以 mm/km 为单位, D 为被测距离以 km 为单位。
目前测绘生产单位配备的测图用全站仪的测距标称精度大多为 M D=3mm+2mm/km×D 。
在这里D 取测站点到待测点之间的《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限值。
通过计算得到各比例尺测图中测距中误差值 M D,如下表:3 、分析全站仪测图的点位中误差 M根据前面对测角和测距精度的分析,运用误差传播定律来分析估计全站仪测图在工作中的实测点位中误差(相对于图根点)。
① 建立定点( X Y )与角度(β)、距离( D )之间的出数关系式, X=Dcos β, Y=Dsin β;② 对上述出数关系式全微分,求出具真误差关系式:△ X=cos β△ D - D × sin β△β , △ Y=sin β △ D+D × sinB △ B③ 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写出中误差平方关系式:M x2=cos2β M D2+D2sin2β M2βM y2=sin2β M D2+D2cos2β M β 2M= = ,此式就是点位中误差与角度中误差 M β,距离中误差 M D及距离 D 的关系式,根据此式及《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 D 的限值,通过计算得出下表:由以上分析及计算数据知,全站仪在测图运用中的点位精度远远优于规范给出的精度(附表)要求。
二、全站仪测图高程中误差分析。
众所周知,全站仪测图的高程为三角度程,而三角高程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h=D×tan α v+(1-k) D2/2R+i-v ,对公式进行全微分求出真误差关系式,然后根据误差传播定律求出中误差平方关系式为: M h2=(tan α v+(1-k)D/R) 2M D2+(D×sec αv)2M α v +(D2/2R)2M k2+M i2+M v2。
由中误差平方关系式分析各变量的取值。
1 、分析竖角测角精度,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 M 标,则测图中竖角的半测回中误差 M 半测=2M 标(与前面水平角分析类似)。
2 、分析仪器高 i 与目标高 v 的量取精度,根据本人在工作中的经验,两次量取仪器高 i 与目标高 v 的差数不会超过 3mm ,即 d ≤ 3mm ,运用误差传播定律同精度双观测求中误差公式则 M i=Mv= = ± 2.1mm 。
3 、分析大气垂直折光差系数误差,根据《城市测量规范》条文说明中对此项的分析,估计 Mk=+0.05 ,4 、在城市数字测图中地形的起伏一般不会超过25 °这里取α v =25 °由于测图中地面点高程 H 的精度是相对于图根控制点而言的,即图根控制点高程可视为真值,则 M H= M h根据以上分析与取值,计算得下表:由表格数据知,全站仪测图地面点高程精度远优于规范规定的限差(附表)。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面土质的影响,以及有些点不方便目标的放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棱镜中心至地面的高度有误差,所以实际工作中的高程误差要高于以上的误差估计。
附:《城市测量规范》对点位中误差、高程中误差的有关规定。
4.1.8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表 4.1.8 的规定表 4.1.8 (图上 mm )4.1.9 ⒈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 0.5m 的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 0.15m 。
⒊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 4.1.9 的规定。
表 4.1.9全站仪使用误区近段时间收到部分用户说全站仪测距不准(几十米的距离居然差上了一个厘米),误差大等问题,但是经我们认真检测后又一点问题都没有。
其实这并不是全站仪的问题,主要是一些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
现在我就把近期一些错误的使用方法以及不正确的校正方法列出来,供大家参考:问:在坐标测量的时候为什么“设置方位角”没有用?答:请先确认你的全站仪是否完全整平,当全站仪在没有完全整平(换句话说就是出现“补偿超限”)的情况下,是不能设置的,这是一个程序对全站仪的保护。
因为如果你设置了方位角,测得的数据也是不准确的,这个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处理方法:精确整平全站仪后再进行设置。
问:我在野外i角不准了是否可以用检测水准仪的方法来检测全站呢?答:用校正水准仪i角的方法来校正全站仪i角是不行的。
如果你用校正水准仪十字丝的方法来校正全站仪十字丝,那你这台全站仪将不能正常使用。
因为你一旦动了全站的十字丝,那么这台全站的三轴(三轴包括:发射轴,接收轴,视准轴)必须重调。
因为全站仪的三轴一旦不共轴则会出现照准棱镜中心不测距的故障。
处理方法: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在校正台上精平全站仪后进行i角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