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概述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措施分析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措施分析1 我国海洋概况我国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延绵达1800公里,海岸线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港口资源和辽阔发展的空间。
有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物种多达26000多种,鱼类3000多种、浅海和滩涂生物资源2200多种,长久以来在平衡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当然我国的海域划界也存在着激烈的争端,在黄海、东海、南海与周边各国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辖权争议。
在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因为科学水平的因素,被保存完好丰富的海底能源,将会为国家发展提供巨大的資源保障。
目前,其他国家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颇大,海水也是不少可再生的能源,如潮汐能、浪能、水温能、盐度差能等。
随着开发的深入,我国也前所未有地污染和破坏着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富养化、物种多样性快速减少等问题,使海洋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 海洋环境保护现状及原因分析2.1 我国海水受污染情况非常严重2.1.1 海洋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就是海洋水体遭到污染,随着近海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赤潮现象频频发生,且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出现新的赤潮生物种,给海洋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健康和海洋经济造成了重大危害。
2.1.2 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能源战略的石油在陆续大量建设开发,海上运输石油频繁如织,开采石油规模不断扩大,风险源更加分散分布更广,风险源强度更大,溢油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发生突发性溢油污染事故的概率也在大幅增加。
近几年,我国油船溢油事故和海上开采石油的泄露与井喷事故迅速攀升,每年石油排入大海约12万吨。
渤海湾“7·16”溢油事故和山东蓬莱“19-3”重大溢油事故更是给海洋生态环境以沉重打击同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2.1.3 海运航行和作业中的船舶所产生的污染物源源不断的排入海洋,也可能发生事故,如碰撞、爆炸等,所产生有害物质排到海水中,使海水再次受到污染。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概述(PPT 41张)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①海洋开发管理模式使海洋资源的综合优势和潜 力不能有效地发挥 海洋是一个流动的大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相互 依存,各种开发活动相互影响。 而当前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是按行业所属 部门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陆地各种资源 开发部门管理职能向海洋的延伸,各部门从各 自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海洋资源开发与规划, 不能综合考虑从整体上优化开发利用规划,使 得海洋的综合优势和潜力不能有效的发挥。
2、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意义 总面积为3.6万亿平方公里的海洋,是地球陆地 面积的2倍多,是地球上富饶而远未开发的资 源宝库。以海水资源为例,海水中溶解有大量 的各种物质,是食盐的重要来源;99%的溴都 在海洋里,有“海洋元素”之称,总储量达 100万亿吨;此外,海水中还有930亿吨碘,比 陆地储量还多。 据科学家计算,1km3的海水中含氯化钠 (NaCl) 2700多万吨、氯化镁(MgCl2) 320 万吨、碳酸镁(MgCO3) 220万吨和硫酸镁 (MgS04) 120万吨。此外,海水中还含有贵重 金属,以及放射性元素铀等。
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
“海洋”是一种泛称,洋是地球上水体的中心, 占地球表面的2/3,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洋和北冰洋。海是洋与陆地连接的部位。 海洋环境通常包括海洋上方的大气、海洋水体 (海水、海洋生物及海洋底质)以及海底矿藏。 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都是北太平 洋西部的陆缘海,通称中国近海。四海相连, 总面积472.70 ×104km2,其中渤海面积为 7.7×104km2,黄海为38×104km2,东海为 77×104km2,南海为350×104km2。
③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淡薄 沿海8个省、1个自治区和包括2个直辖市在内的50 个城市,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很重视,海洋经 济发展效益明显。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应加快向海洋进军的步伐已 成为共识,有些省已提出建立“海上××(省 名)”,即到2010年这个省陆上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GDP(国民生产总值)与海洋经济发展的GDP 相等。 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如此宏伟的目标,令 人振奋。 但遗憾的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淡薄,这些宏伟 的海洋资源开发规划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 合理开发和保护,也没考虑到海洋资源的培育和增 值。
海洋生态环境范文
海洋生态环境范文
海洋环境是指海洋的一系列生态状态,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地球生命活动的基础。
海洋环境决定了海洋生物的发展,也影响着海洋经济活动。
海洋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与生物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海洋水域的温度、湿度、酸碱度、溶解氧量、光照强度以及悬浮物、污染物等,以及地球表面如风、浪、潮汐、沉积物、污染物等的状态。
海洋中有许多物质游离在水体中,如有机物、无机物、颗粒物、污染物、悬浮物等,它们对海洋中动植物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也对人类海洋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生物环境是指以动植物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环境中的生物体系,它是植物和动物存在的条件,包括水域的水深、温度、溶氧量、酸碱变化、沉积物、污染物等,还包括水域中动植物的数量、种类组成、种群分布、繁殖期、多样性、共育关系等。
海洋环境生态学课件-第1章 海洋生物与环境(1-2)地球上的生物、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类群(专业知识模板)
21
三、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hypothesis
(3)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Gaia假说是一个控制论系统
生态系统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也包含很多各有
差异的生态系统:如陆地和海洋又各自可划分为一些次级生态类型,其中海
洋有近岸、大洋、深海、极地等生态系统;
相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但分别处于不同地理区域,其环境特 征和生物组成也有差别。如河口湾生态系统,就有淹没河口湾、峡湾型河
口湾和沙洲河口湾的差别。同样不同海域的上升流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 瑚礁生态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潮间带生态系统都有各自的环境和生物组成特点。
例如藤壶牡蛎蛤类螺类等很多种类以坚固的石灰质外壳作保护海胆利用其尖利的棘刺腔肠动物利用其刺胞来防御捕食营底埋生活方式的种类利用沉积物来起到隐蔽作用管栖沙蚕利用其革质管钻蚀种类利用其钻蚀对象木头岩石来保护自己防御捕食等当二次电子数最少为一个时可代替初始电子的作用继续不断从阴极发出电子形成不依赖外界因素的初始电子从而产生自持放电
26
二、海洋环境概述
1. 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1)相对稳定性
相对于陆地,由于海洋水体大、有较高的比热以及混合作
用,使得海洋的温差较小,温度变化也比较缓慢;
海水的组分稳定,缓冲性能好,其 pH值也是相对稳定的。
这些环境条件在相当大的距离内较为恒定,使得海洋生物
可分布在很大的范围内。
27
二、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环境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和保护措施。
一、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海洋生态环境中的最大问题之一。
水污染不仅会危害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水污染的治理迫在眉睫。
首先,要加强农业和工业废水排放管理。
在农业方面,需要制定严格的施肥和农药使用标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在工业方面,要加强监管,防止废水直接排入海洋。
其次,要加强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
城市垃圾和污水也是主要的水污染源。
要加强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最后,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
只有加强监测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水污染问题,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的发生。
二、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气候变化不仅对陆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海洋观测和预测,及时掌握海洋变化的动态,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其次,要加强海洋渔业管理。
气候变化会对海洋渔业造成影响,也会对海洋中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
要根据气候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渔业政策,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只有不断深入研究,为海洋环境治理提供科技支持,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三、建立保护区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海洋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海洋中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要建立海洋保护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科学调研和评估工作,确定海洋保护区的范围和保护目标。
其次,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工作。
对于海洋保护区内的公民、组织和企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要让公众了解海洋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环保意识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海岸带生态系统
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系统,包括 沙滩、沼泽、红树林等不同类 型的生境。
远洋生态系统
远离海岸的大洋区域生态系统 ,包括表层水域、中层水域和
深海大洋等区域。
02
CHAPTER
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
生物群落
浮游生物群落
游泳生物群落
包括浮游植物和动物,如海藻、鱼类 、甲壳类动物等,它们在海洋生态系 统中起到关键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 作用。
碳循环
海洋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通过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
氮循环
氮是生物生长所需的必需元素, 通过硝化、反硝化等过程在海洋
生态系统中循环。
能量流动
初级生产者
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如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 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来源。
消费者
海洋中的动物(如鱼类、贝类、哺乳动物等)通过捕食和消耗其他 生物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与功能
目录
CONTENTS
• 海洋生态系统概述 • 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 • 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 •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
01
CHAPTER
海洋生态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海洋生态系统是指在海洋中,生物群 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通过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动态平 衡系统。
自由游泳的生物,如鱼类、鲸类、海 豚等,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重要 位置。
底栖生物群落
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包括底栖植物( 如海草)和动物(如贝类、螃蟹、海 星等),它们在维持海底生态平衡中 起到重要作用。
非生物群落
01
02
海洋生态环境报告
海洋生态环境报告一、前言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食物,还是全球气候稳定的重要调节器。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本报告旨在概述当前海洋生态环境的状况、主要威胁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二、海洋生态环境现状1.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数以万计的生物种类。
然而,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已导致许多物种数量减少或濒临灭绝。
2.生态系统健康:珊瑚礁、海草床等关键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导致食物链断裂和生态失衡。
3.海洋污染:陆源污染、船舶排放和海洋塑料垃圾等已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三、要威胁1.过度捕捞:全球范围内的过度捕捞导致许多鱼类资源枯竭,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2.气候变化: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导致海水酸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3.污染:陆源污染、船舶排放和海洋塑料垃圾等污染物质不断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4.栖息地破坏:沿海开发、海底采矿等活动破坏了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生态失衡。
四、未来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退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将继续加剧,可能导致更多物种灭绝和生态失衡。
2.资源枯竭: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海洋资源的枯竭,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影响。
3.全球性问题: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和合作解决。
五、建议措施1.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2.制定严格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法规,限制过度捕捞、污染和栖息地破坏等行为。
3.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公众教育,推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4.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投入。
什么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保护海洋
什么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如何保护海洋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地球上最为神秘和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那么,什么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又该如何去保护海洋呢?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简单来说,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行动,以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健康,确保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海洋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同时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极其复杂且多样,包括了海洋中的各种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
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巨大的鲸鱼,从浅海的珊瑚礁到深海的热液喷口,每一个部分都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海洋生态的整体。
当这个平衡被打破,比如过度捕捞导致某些鱼类种群减少,或者海洋污染使得海洋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那么,为什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呢?首先,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渔业是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而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能够保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海洋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的速度。
此外,海洋还具有旅游、运输、能源开发等多种经济价值。
然而,当前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塑料污染就是其中之一。
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入海洋,不仅影响了海洋景观,还会被海洋生物误食,导致它们死亡。
石油泄漏事故也时有发生,对海洋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石油覆盖在海面上,阻止了氧气进入海水,影响了海洋生物的呼吸。
还有,过度捕捞使得许多鱼类资源濒临枯竭,破坏了海洋食物链的平衡。
此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海洋水质恶化,赤潮等灾害频繁发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海洋呢?第一,减少塑料的使用和排放。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比如塑料袋、塑料吸管等。
同时,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回收和处理,避免它们进入海洋。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海洋环境生态学)
(3)大型海藻多具一年周期的生 长和枯死节律。另外,藻场在平 时也会受到波浪的作用而被部分 破坏。
二、岩岸潮间带和大型海藻场
浮囊 藻柄 叶片
附着器
示一种海藻植物体的结构(仿Nybakken,1982)
(5)河口区除了陆源营养补充之外,还具有滞留营养物的水文 和生物机制。
河口湾的水循环模式--“营养物收集器”
三、河口生态系统
2、群落特征 (1)河口区生物种类种类多样性较低,但某些种群的
丰度却很大。广温、广盐和耐低氧是河口生物的重 要特征。
(2)河口湾植物在整年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植 物包括浮游植物、小型底栖藻类和海草、沼泽草和 海藻等大型水生植物等。
六、珊瑚礁生态系统
1、珊瑚礁生物群落在热带沿岸区的广大海域。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体内有共生动黄藻)死亡骨骼、含
钙藻类以及各种软体动物的贝壳共同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环境。
六、珊瑚礁生态系统
2、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中多 样性程度最高的群落,原因在 于,珊瑚礁生境复杂以及每个 种占据很狭窄的生态位。
植物:底栖硅藻&大型海藻 底栖动物:几乎包括各个门类的代表,种类组 成与底质类型有密切关系。
游泳生物:
种类多,数量大。主要是各种鱼类,世界主要渔 场几乎全部位于大陆架或大陆架附近。 按FAO于1967年统计,占世界海洋鱼类总产量 一半的6种鱼依次是:鳀鱼、大西洋鲱、大西洋普 鳕、鲭鱼、阿拉斯加狭鳕和南非沙丁鱼。
二、岩岸潮间带和大型海藻场
2、大型海藻场
(4)生物群落及关键种 大型海藻提供了藻场生物群落的框架,其巨大叶片上附着微型或小型动植物,
《海洋与环境保护》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海洋环境概述 • 海洋污染与破坏 • 环境保护措施 • 海洋保护的未来展望 • 个人行动与参与
01
海洋环境概述
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定义
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
海洋生态系统是指由海洋生物群落和 其所在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统一整体。
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等。
制定相关政策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手段。例如,制定严格的海洋污染控制政策、渔业管理政策、海洋保护区政 策等,以规范人类在海洋的活动,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05
个人行动与参与
减少塑料使用
总结词
减少塑料使用是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 害。
详细描述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瓶、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改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 、玻璃瓶和不锈钢餐具等替代品,以降低塑料垃圾的产生。在购物时,可以选择不使用 塑料袋,自己携带布袋或者纸袋。在生活中,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例如吸管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 海洋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例如,减少 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合理消费、垃 圾分类等。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保护。国际合作可以促进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金支持等方面 的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问题。
政策制定的必要性
参与环保活动和志愿者工作
总结词
参与环保活动和志愿者工作是个人对环境保 护的具体行动,可以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 同时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详细描述
我们可以参加各种环保组织和活动,例如海 滩清洁、植树造林、野生动物保护等。通过 亲身参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环境问题 ,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们也可以 加入志愿者组织,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 量。在志愿者工作中,我们可以结交志同道
海洋环境保护PPT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部分海域的污染程度较重 ,如渤海、东海等。
治理难度较大
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的难度较大,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
03
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海洋环境保护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海洋环境保护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和防止人类活动对海 洋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及其栖息地的 生态平衡,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案例三: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
• 背景介绍: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严重破坏,珊瑚礁、海草床等生态系统逐 渐退化,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
• 应对措施 • 建立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 加强珊瑚礁、海草床等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维护,保护其生态环境。 • 推广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模式,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经验教训 • 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 • 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建立环保奖励机制
设立海洋环境保护奖励机制,对在环保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 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发展环保产业与科技创新
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研发和推广环保技 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提高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水平。
• 应对措施 •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围油栏、喷洒消油剂等措施控制油污扩散。 • 调动海上清污力量,组织船只、人员开展清污行动。 • 加强与地方政府、渔业部门的协调,制定渔业补偿方案,对受损渔民进行赔偿。 • 经验教训 • 加强海上油气开发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溢油应急处置能力。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 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渔业生产者的风险意识教育。
浙江海域海洋环境状况及生态问题
浙江海域海洋环境状况及生态问题二O一五年五月目录一、环境质量基本情况 (1)一、主要生态问题 (2)1、海水富营养化状况严重 (3)2、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 (3)3、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渔业资源日趋贫乏 (7)4、米草入侵日趋明显 (7)5、电厂温排水热污染已成为港湾生态系统新的威胁 (8)一、环境质量基本情况近岸的污染程度仍然重于外海。
从区域分布看,杭州湾内污染程度相对其他区域严重,其次为与浙南海域(台州海域)交界处的三门湾沿岸及往东往南区域。
2014年各季度浙江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分布示意图冬季春季夏季秋季水体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N、P等营养盐,无机氮含量处于劣四类水平,活性磷酸盐含量处于劣四类或符合四类水平,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受长江、钱塘江及甬江径流等影响,污染物具有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
水体中的重金属铅、铜、锌和石油类等含量在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两湾一港”等局部区域超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O、pH、化学需氧量等其他监测指标基本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2002年~2014年8月份监测结果比较显示,2014年劣于第四类和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较多年均值上升1个百分点,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较多年均值下降6个百分点。
2002年~2014年8月浙江省近岸海域水质等级面积变化图所辖海域表层沉积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基本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但“两湾一港”等部分区域重金属铅、铜含量超一类标准。
海洋生物中,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和琼氏圆筛藻等硅藻类;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优势种包括针刺拟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背针胸刺水蚤、精致真刺水蚤和球形侧腕水母;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主要包括不倒翁虫、半褶织纹螺和纵肋织纹螺。
空间分布上,甬江口、北仑港等近岸人类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域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低。
一、主要生态问题随着临港工业、港口运输、滩涂围垦、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海洋经济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大,近岸海域也由于受到了来自陆源排污(包括河流径流输入等)、海上工程及交通运输、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海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有:水体富营养化仍然严重;环境承载压力大,局部海域海洋功能受损严重;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渔业资源日趋贫乏,米草入侵趋势明显、海洋生态风险加剧等。
海洋环境污染
海洋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复合体,在这里有限的篇幅中很难把它们完全理清楚。
它主要分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在环境问题中还有另外一些较为突出的方面,如能源和资源问题、海洋污染问题、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
以下仅就海洋污染问题作一介绍。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 海洋生态环境概述海洋生态环境包含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环境和生物相互之间关系的环境二个方面。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本条件, 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 海水的有机统一性及其流动交换[因海水有昼夜奔腾不息的“潮汐”、“波浪”、(“海啸”是一种特殊的"波浪" )、“海流”三大运动]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的有机联系, 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之间密切相关, 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 (包括自然的和人为的), 都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所发生的具体地点上, 都有可能对邻近海域或者其他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作用。
生物依赖于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当外界环境变化量超过生物群落的忍受限度, 就要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海洋生态平衡的打破, 一般来自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然本身的变化, 如自然灾害。
二是来自人类的活动, 其中一类是不合理的、超强度地开发利用海洋生态资源, 例如近海区域的酷渔滥捕, 使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另一类是海洋环境空间不适当地利用, 致使海域污染发生和生态环境恶化, 例如对沿海湿地的围垦必然改变海岸形态, 降低海岸线的曲折度, 危及红树林等生物资源。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
海洋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海洋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复杂的生态过程。
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等方面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探讨。
一、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由水体、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1.水体:海洋是由咸水构成的巨大水体,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
海洋的垂直分层结构包括表层水、中层水、深层水。
这些水层在温度、盐度、光照等方面存在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态条件。
此外,海洋中的洋流、海浪、潮汐等也对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2.生物群落:海洋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海洋生物群落可以分为浮游植物与动物、浅海底栖生物群落、深海底栖生物群落等。
它们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式相互联系,并在海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包括底质、海底地形、光照、气候条件等。
这些环境因素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浮游植物: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海洋生物提供养分和能量。
同时,浮游植物还参与了海洋碳循环,对全球气候起着调节作用。
2.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动物。
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通过摄食浮游植物来获取养分。
浮游动物也是海洋中许多大型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3.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是生活在海洋底部的生物群落,包括海洋植物、海洋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生活在不同的海底地形上,如珊瑚礁、岩石、沙滩等,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4.海洋哺乳动物:海洋哺乳动物包括鲸鱼、海豚、海狮等。
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对于维持海洋食物链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海洋哺乳动物也是海洋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三、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1.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之一,它们维持着海洋中众多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建议
渤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及对策建议■马明辉兰冬东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由北部辽东湾、西部渤海湾、南部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5部分组成,海域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2796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水深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
渤海上承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流域,纳受了辽河、海河、滦河、黄河、小清河等50余条入海河流,河口湿地面积广阔,在我国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的功能;下接黄海,是北方门户,地缘优势独特;三面环陆,北、西、南三面分别与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三省一市毗邻。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受损,海洋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环境风险明显增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渤海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近岸水环境污染严重。
~,渤海优良水质(符合一、二类海水标准)海域的比例由95.7%下降至78.3%,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的比例由1.8%增加至5.2%。
,渤海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仅局限在辽东湾、渤海湾近岸局部海域;,已经扩展到大部分近岸海域,并向三大海湾中部扩展。
近年来持续严重污染的海域主要集中在双台子河口—辽河口、天津滨海新区、莱州湾等近岸海域,此外,葫芦岛绥中近岸海域水质近年来也明显变差。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
~,渤海主要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铜、铅、锌、镉、汞)和砷等,年均入海总量在85万吨左右。
陆源污染物排海之后,主要通过稀释扩散、化学形态转化、生物吸收代谢、沉积和矿化、再悬浮和释放等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渤海海域环境质量产生全局性影响。
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堪忧。
以来,渤海6个海洋生态监控区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渤海重要的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其中,锦州湾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不健康状态,双台子河口和滦河口—北戴河口生态系统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河口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正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海洋污染严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城市的污染物排放快速增长,导致了海洋污染的严重加剧。
海洋环境受到的影响包括:废弃物、农业和城市污水、油污染和塑料垃圾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严重威胁海洋动物和植物的生存,也会对人类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2、过度捕捞过度捕捞已经成为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威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海洋鱼类等生物资源excellent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国争相深海开采,导致了海洋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过度捕捞也会进一步影响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3、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水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海洋垃圾也在不断增加,导致海洋生物沉寂在自生自灭的环境中。
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加强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法规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出台各种环境法律,并对污染企业进行全面监管和处罚。
同时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的发展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综合考虑节能环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采用生产和消费清洁和资源回收利用等新技术和模式,实现经济、环保、社会、能源的协同发展。
3、加强国际合作海洋环境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合作,形成良好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合作体系。
在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开展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的挑战。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海洋环境生态学)
五、红树林沼泽
1、红树林沼泽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淤泥浅滩所特有的 生态系统。具有稳定和保护热带海岸的重要作用。
2、红树植物是能耐受海水盐度的挺水陆地植物,具有 表面根、支柱根、气生根等根系帮助其呼吸及抵抗 风浪冲击。果实在树上发芽形成幼苗,等到成熟时 才下落,插入松软的海滩淤泥中。
红树林海岸
红树植物的叶、花
三、河口生态系统
1、环境特征
(1)盐度具周期性和季节性变化。周期性变化与潮汐、 流量有密切的关系。
(2)河口区的温度变化也较开阔海区和相邻的近岸区 大,表层水比底层水温度变化范围大。
(3)河口区的底质基本上是柔软的泥质底,而沉积的 颗粒有机物,使河口底质富含有机质。
三、河口生态系统
1、环境特征
(4)河口水中有大量的悬浮颗粒,其混浊度较高。在混浊度很 高时,浮游植物的产量能达到可忽略不计的程度。
六、珊瑚礁生态系统
1、珊瑚礁生物群落在热带沿岸区的广大海域。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体内有共生动黄藻)死亡骨骼、含
钙藻类以及各种软体动物的贝壳共同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环境。
六珊瑚礁生态系统
2、珊瑚礁生物群落是海洋中多 样性程度最高的群落,原因在 于,珊瑚礁生境复杂以及每个 种占据很狭窄的生态位。
3、在珊瑚-藻类的互利共生当中, 藻类的光合作用供给珊瑚虫能 量,而珊瑚虫的代谢供给藻类 营养物质,从而使营养物质并 不丰富的海域具有很高的营养 循环效率。
深海底栖生物都具有长的附肢,丰富的刺、柄和其他 的支持方式。
【举例】深海蟹类的附肢特别长,海绵、水蝗虫、海百合都具有长 柄;鼎足鱼的胸鳍和尾鳍条特别细长,能以三角鼎立之势站在海底, 还可跳跃前进。
本章思考题
1. 生态系统有哪些主要组成成分,它们是如何构成生态 系统的?
海岛知识点总结
海岛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环境1. 地理位置海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及海域,有些是单独存在的小岛,有些则是属于岛链中的一部分。
大多数海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当然也有位于寒带的海岛,如北冰洋的格陵兰岛。
一些海岛还位于海陆交界处,如日本的琉球群岛。
2. 地形特征海岛的地形特征主要受地质作用和海水侵蚀的影响。
有的海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而成,形成海底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有的则是由海洋侵蚀陆地形成的珊瑚岛,如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此外,还有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岛,如格陵兰岛。
3. 气候特点大部分海岛都具有独特的气候特点,如热带海岛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高,湿度大,降水充沛;而寒带海岛则以寒冷多雨为主,气候严寒。
由于地处海洋,海岛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温差小,季节变化不明显。
二、生态系统1. 海洋生态环境海岛周围被海水环绕,因此海洋生态环境对海岛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海洋生态系统包含了海洋动植物、珊瑚礁、海底地形等。
海底地形对海洋生态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浅滩、珊瑚礁、深海热泉等都是重要的海洋生态资源。
2. 陆地生态环境大部分海岛都有着独特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热带雨林、珊瑚礁、沙滩、草地等。
这些生态系统为众多珍稀物种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
一些海岛还是候鸟迁徙的重要站点,有着丰富多样的鸟类资源。
3. 生物多样性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海岛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一些保护较好的海岛生态环境中,可以看到很多稀有珍贵的动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猴子、鹦鹉、豹等;海洋生态中的海龟、海豚、珊瑚等。
这些都是海岛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文化特色1. 文化遗产许多海岛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神话传说等。
这些文化遗产反映了海岛上居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
比如夏威夷的果园和宗教遗址,加勒比海的古老城市和船舶遗迹等。
2. 原住民文化很多海岛上有着独特的原住民文化,他们的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等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岚风追月
海
海洋生态环境的定义
洋
生
态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现状及保护的必要性
环
境
概
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及防护措施
述
第一节 海洋生态环境的定义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 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 态系统和生物资源的变化,海水的有机统一 性及其流动交换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 的有机联系,使海洋的整体性和组成要素之 间密切相关,任何海域某一要素的变化(包 括自然和人为的),都不可能仅仅局限在产 生的具体地点上,都有可能对邻近海域或者 其他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和作用。
生态 监控区
双台子河口
锦州湾* 滦河口-北戴 河 渤海湾
莱州湾
黄河口
苏北浅滩
长江口
所在地
辽宁省 辽宁省 河北省 天津市 山东省 山东省 江苏省 上海市
面积 (平方 公里)
主要生态 系统类型
3 000 河 口
健康状况 亚健康
五年变化趋 势
基本稳定
650 海 湾
不健康
略有好转
900 河 口
亚健康
基本稳定
我国海域污染示意图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8年,我国污染海域面积减少,较清洁 海域面积增加,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 但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近海大部分海域为 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 约为13.7万平方公里,其中较清洁海域面积 约6.5万平方公里,比2007年增加约1.4万平 方公里;污染海域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比 2007年减少约2.2万平方公里。污染海域主要 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 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 域。
据联合国的有关组织统计,每年由于人类活 动而流失入海的石油约 1000万吨;海洋每年还 接收25 000多吨多氯联苯, 25万吨铜,390多 万吨锌,30多万吨铅;留存在海洋中的放射性 物质约7.4×1017贝可。全世界每年生产的 5 600~9 000万吨汞,约有5 000万吨最终要进入 海洋。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也 具有重大作用。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地区气候宜人, 资源丰富,适合于人类居住生活;沿海地区适合 于建立临海工业,外贸事业,旅游业,以及海产 品加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因此,在世界范围内 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以 上,而且近百年来人口一直处于向沿海地区集中 的趋势;沿海地区也是经济和技术密集区。我国 沿海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共有4亿多人口,约占全 国人口的44%;沿海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 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沿海地区的人类生活 和经济发展,都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3 000 海 湾
亚健康
基本稳定
3 770 海 湾
不健康
基本稳定
2 600 河 口
亚健康
略有好转
3 090 湿 地
亚健康
略有好转
13 668 河 口
亚健康
基本稳定
杭州 湾
乐清 湾 闽东 沿岸 大亚 湾 珠江 口 雷州 半岛 西南 沿岸
广西 北海
上海 市 5 海 不健
浙江 000 湾 康 省
浙江 省
由于大量有毒和有害的物质进入海洋,许 多地区的沿岸海域受到严重污染损害。水底动 物大量死亡而成为荒漠 ,有毒物质在动物体 内富集。
近10年来,我国海域还发生了各种溢油 事故20余起,造成大量石油流入海洋。近 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沿岸的许多海区已 受到污染,若干港口水域,河口区,某些 海湾,以及某些工业城市附近海域,已受 到严重污染,特别是大连湾、锦州湾、胶 州湾、杭州湾,以及长江口、珠江口、辽 河口等河口区污染更为严重。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 性磷酸盐和石油类。上述污染物超第二类海 水水质标准的站位数比例分别为52%、29%和 19%。
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2008年,国家海洋局对18个生态监控区进行 了生态监测。监控区总面积达5.2万平方公里,主 要生态类型包括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珊瑚礁、 红树林和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内容 包括环境质量、生物群落结构、产卵场功能以及 开发活动等。
二、沿海经济发展和海洋开发对 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一般有两种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界发 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对生态系有害的 因素。例如,1982年出现的埃尔尼诺现象,几乎使 全球气象出现反常现象,沿南美洲海岸和整个东太 平洋中部海水温度升高,大量生物资源不能正常生 长,渔获量大量减少,南非、印度南部、斯里兰卡、 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持续干旱,厄瓜多尔和 秘鲁北部则暴雨成灾。
•二是人为的因素,即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和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海洋污染,使海洋生态 环境受到破坏。本世纪以来,工业迅速发展,人 口大量增加,海洋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因此, 随之而来的是生产和生活的大量废水、废弃物、 有毒化学物品大量排放入海,超过了海洋的自净 能力,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
自然本
海
身的变
洋
化,如
生
自然灾
态
害
平
衡 的
不合理的、超强
人
度的开发利用海
类
洋生物资源
打
的
破
活
海洋环境空间
动
不适当地利用
第二节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现状 及保护的必要性
• 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海洋 生态环境
海洋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海洋水体、海床和底 土,海面上方的大气,海洋中的生物。海洋对 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无论怎样形容也 是不会过分的。海洋几乎对地面上的一切变化 过程都产生重大影响。
464
海 湾
亚健 康
福建 5 海 亚健 省 063 湾 康
广东 1 海 亚健 省 200 湾 康
广东 3 河 不健 省 980 口 康
广东 1 珊瑚 亚健 省 150 礁 康
珊瑚
广西
礁、
壮族 自治
120
பைடு நூலகம்
红树 林、
据科学家分析,海洋生态环境的污染损 害,可能影响氧和二氧化碳以及全球水分 的循环,引起热状态和大气环流的不平衡。 过去不曾出现过严重自然灾害的地区现出 现严重干旱和洪水,或出现破坏性霜冻和 飓风现象,可能都与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有关。这一类严重自然灾害已经给地球上 的许多地区造成了无法抗拒的巨大损失, 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