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核心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慕课课件》
经络系统是中医理论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身体 内各种能量和信息流动的 通道。
中医诊断方法
望诊
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舌苔和其他特征来判断 病情和体质。
切诊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感知脏腑功能和疾病状 况。
闻诊
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和体味来获取病情 和体质方面的信息。
问诊
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取病史、症状和疼痛等详 细信息。
中医治疗方法
1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恢复人
中药疗法
2
体健康的治疗方法。
中药使用天然草药来治疗疾病,通过调
理身体内部来恢Βιβλιοθήκη 健康。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技术来促进 血液循环和舒缓肌肉疼痛。
中医的生活方式
饮食调理
中医饮食调理注重平衡和谐, 避免过度饮食和不良的饮食习 惯。
情绪管理
中医的现代应用
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现代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 可以帮助人们维持健康和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慕课课件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医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原则,包括针灸、中药疗法和调理方 法等。通过深入浅出的说明,让你深入了解中医的奥秘。
中医的起源
针灸
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的核心,通 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恢复身体的 平衡和健康。
中药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另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采用天然草药材料进行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气功
气功是中医调理方法之一,通过 特定的呼吸和动作来调和人体内 外的能量,以促进健康和平衡。
中医的核心理论
1 阴阳平衡
2 五行理论
3 经络系统
中医理论认为,健康是通 过保持阴阳平衡来实现的, 这种平衡是身体和精神健 康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要素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要素汇总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和根本,它包含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本文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要素进行汇总概述。
1.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
五行学说帮助人们理解宇宙和人体的变化规律,对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强调了事物的相互对立和统一性。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应用广泛,包括辨证论治、药物配伍、饮食调理等方面。
3.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疾病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括外感病因、内在病因和七情六欲等方面。
病因学说帮助中医医生了解疾病的本质,为治疗提供指导。
4. 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观察、听闻、询问和触摸等方式来获取病情信息。
诊断方法在中医临床中是重要的判断和辨证的工具。
5.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学中研究中草药及其应用的学科,它包括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禁忌以及药物炮制等方面。
中药学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医学中研究中药组方和用药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方剂的组成、功效和应用等方面。
方剂学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7. 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研究针刺和艾灸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包括针刺和艾灸的操作技术、经络理论和针灸穴位等方面。
针灸学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要素的概述,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学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事物的相对性。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动态平衡。
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生理病理变化的符号和方法。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构成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理论。
3.气血理论:气是构成人体基本物质的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
气和血在人体内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气血的运行和充盈与健康密切相关。
4.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部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贯穿整个人体,连接脏腑、肌肉、骨骼等组织器官,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5.脏腑学说: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分类和认识。
脏腑功能相互关联、相互依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脏腑功能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6.病因病机:中医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的认识。
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病机包括病邪入侵、正气受损、脏腑功能紊乱等。
7.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
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机,判断疾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采用针灸、草药、推拿等治疗方法,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8.药物学:中医药物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草药以及一些矿物和动物性的药物,根据其性味归经、功效、应用方式等进行分类和应用。
9.针灸学: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强调整体调节和个体差异。
10.养生学:中医强调养生,预防疾病重于治疗疾病。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通过调整饮食、运动、休息、心理等方面,保持身心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知识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是对人的整体观念,二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2.论治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与论治的关系二、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一)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概念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类经·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2.阴阳学说的内容3.五行的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4.五行生克乘侮五行之间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存在,五行学说以五行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联系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来探索和阐释事物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破坏后的相互影响。
5.相生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作用。
规律:6.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
规律:7.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规律:8.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
规律:相克与相乘、相侮的异同:相克——正常、生理相乘、相侮——异常、病理相乘与相侮的不同: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二)藏象 1.五脏肝、心、脾、肺、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4.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胆:贮存与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糟粕,吸收其中多余的水分,使之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有总司人体的气化作用,为水液代谢的通路。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重点概括《中医基础理论》要点主讲人:邓先立时间:2013年1月20日14:00 地点: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医护人员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变化、运动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2、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3、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①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百家争鸣);②医药知识的积累(扁鹊利用情绪变化治病的精神疗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③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直接观察法(解剖方法)和间接观察法(是把活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心主身之血脉”。
);④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精气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地中医学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古代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建立。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是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阴阳学说:中医学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方面。
在人体内部,阴阳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平衡。
2. 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五种不同的功能状态和相互关系。
中医通过五行学说来理解和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
3. 人体经络系统: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经络系统,它是一个网络状的通道系统,通过经络可以调节和运输气血等重要物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4. 脏腑学说:中医将人体内部的脏器系统分为五脏和六腑,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诊断和治疗常常通过了解脏腑的功能状态来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外界因素(六淫)和内在因素(七情)与人体的防御能力相互作用所致。
中医强调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以找出治疗的关键所在。
6. 辨证论治: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是辨证论治。
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整体症状、脉象、舌象等来判断疾病的归属和病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调理。
以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框架,这些理论相互关联、
相互支持,构成了中医学的独特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相结合,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
中医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医专业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包括了中医的起源、发展历程、医学范畴、理论体系、医学思想、基本经典,如《内经》、《素问》、《灵枢》等,以及阴阳、五行、气血、精气、津液、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等基本理论。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理论体系结构、理论基本观点等内容。
2. 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 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发育、生长、变化和疾病发生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考生需要深入了解气血津液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在中医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4. 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包括了人体脏器的功能特点、相互关系和病机病理等内容,经络学说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基础。
考生需要掌握脏腑经络的基本概念、定位、功能特点、病理变化及其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5. 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了病因的多种分类和归纳,病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也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基础。
考生需要深入了解病因病机的概念分类、认识与临床应用。
6.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中医诊断的基本概念、诊断方法、诊断技术、诊断标准、临床应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中医诊断的方法步骤和临床应用。
7. 中医治疗学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治疗方法、治疗技术、治疗处置、临床应用等内容。
考生需要深入了解中医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掌握中医治疗的方法步骤和临床应用。
二、中医专业课程1. 中药学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的重要课程,包括了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等常见中药材的特性及其应用,方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等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引言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方面。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指的是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特点。
在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阴阳失衡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五行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相侮、相乘等关系。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等方面。
三、脏腑经络1.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
2.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传导感应、抵御病邪等作用。
四、病因病机1.病因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等;外因主要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病等。
2.病机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常等。
五、诊法辨证1.诊法诊法是中医学诊断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四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为辨证提供依据。
2.辨证辨证是中医学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分析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辨证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关键环节。
六、防治原则1.预防预防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强调调养身体、增强正气、避免病邪;既病防变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
2.治疗治疗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治则和治法。
中医基础理论有哪些核心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有哪些核心概念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体系的基石,它包含了一系列核心概念,这些概念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独特认识。
以下是一些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一、阴阳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在中医里,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都可以用阴阳来解释。
从人体组织结构来看,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在生理功能方面,阳气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阴气具有宁静、凉润、抑制等功能。
阴阳的平衡协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的关键。
当阴阳失调时,就会出现病理变化。
比如,阳气偏盛则会出现热证,阴气偏盛则会出现寒证;阳气虚衰会导致虚寒证,阴气虚衰会导致虚热证。
二、五行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中医运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人体脏腑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指的是一脏对另一脏具有促进、助长的作用,如木生火,即肝生心。
相克指的是一脏对另一脏具有制约、克制的作用,如木克土,即肝克脾。
五行学说还可以用于解释疾病的传变和诊断治疗。
例如,肝病可能传脾,在治疗时可以通过补脾来防止肝病的传变。
三、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一种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
气的运行失常会导致各种疾病,如气滞、气逆、气陷等。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血虚会导致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症状;血瘀则会出现疼痛、肿块等。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等功能。
津液代谢失常会产生痰饮、水肿等病症。
四、脏腑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脏器官的分类,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整体观念和系统理论为核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几个重点。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学解释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阴阳相对而存在,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动态平衡的失调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中医治疗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恢复健康。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
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医通过运用五行学说来分析疾病发生和演变的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医文化的独特财富。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对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调节气血津液的平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疾病的发生与气血津液的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注重通过调整气血津液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四、脏腑学说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整体观念和功能活动的理论总结。
中医将人体划分为五脏六腑,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和疾病发生的关键。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中医通过诊断脏腑的病变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脏腑学说等几个重点。
这些理论为中医学的运用提供了指导,并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维护健康。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的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学,为人们的健康服务做出贡献。
同时,中医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地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和科学性。
中医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
中医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
如果不明“阴阳”的真实意义,这三个方面也就都无从论起了。
现在的中医教材对这个核心和“阴阳”的解释全都牵强附会。
如: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把器质说成是“阴”,把功能说成是“阳”。
像这样用所谓“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来解释,那么,“阴阳”在临床辨证论治方面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作用。
而且,在教材中对于“真阴真阳”的概念绝少论及,所以,“真阴真阳”与“阴邪阳邪”的概念就极易混淆,在大学里讲解“阴阳”的章节和课时极少,早已完全失去了中医原有的精髓,都只是在皮肉上做文章。
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的核心中排在第一位,因为“阴阳”乃是一气,人的全身没有一处没有“阴阳”,除非人死了,“阴阳”是一时也不会分开的。
这一点,前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如果说把五脏六腑以及它们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是依照经脉和解剖的理论所进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也是正确的,但却是排在“阴阳”理论之下,已经属于次一等的解释了,如果依照这个次一等的理论去学习,即使学出来也不会是高手。
如果把脏腑的功能按照西医的理论进行解释,即使条目是中医的,也不能称之为纯粹中医的“整体观念”了。
而且,如果连“阴阳”都没有搞懂,谈论“邪正”又有什么意义呢。
辨证论治——是在领悟了“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灵活运用。
现代中医将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这是在脏腑关系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结论,而没有上升到“阴阳”的高度来看问题,这是不懂“阴阳”所造成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辨证论治的“证”指的就是“阴阳”得证候,而不是指症状。
在纲目的分类方式中,“证”属于纲,“症”属于目。
比如:阴盛阳虚属于证,而无神、声低、少气、畏寒等属于症。
所谓“辨证论治”就是“纲举目张”的道理。
如果不懂“阴阳”,那么,“辨证论治”岂不就成了“辨症论治”了吗?现代中医基本上都属于后者,拘泥于成方而不知变通,用某方治好了某病,于是就一门深入,成了擅长治某病的专家,却不会治疗其它的疾病,这与擅长分科的西医没有什么差别。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汇总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其基础理论为中医学的核心,对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汇总。
1.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信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整体和谐。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各个器官和组织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注重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
2. 中医的气血理论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血的运行和供应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中医的治疗方法常常通过调整气血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中医的阴阳理论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中医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阴阳之分,而人体也是如此。
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常常以阴阳平衡为基础,通过调整阴阳关系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4. 中医的经络理论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这些经络系统,气血得以运行,人体的各个部分得以相互联系。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通过调理经络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5. 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包括了诸多理论,如六淫、七情、火热病机等。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人体内部因素以及情志因素等有关。
中医的治疗方法常常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进行具体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知识的汇总,这些理论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基础。
通过深入理解和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人体健康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张林国. 中医理论基础[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基础理论[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构成了中医学的基础框架。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中医的整体观念、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
1.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中医强调人体的气血调和,气血运行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同时,中医还注重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调整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来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
2.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引起的,并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来确定病因。
中医的病机学说强调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病机分析来确定疾病的本质和特点。
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主要包括外感内伤、阴阳失调和脏腑功能失调等方面。
其中,外感内伤指的是外界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引发疾病;阴阳失调是指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导致疾病发生;脏腑功能失调是指人体内某个脏腑功能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 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望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眼睛等外部表现;闻指听取病人的听诊、闻气味等;问指询问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切指通过脉诊来判断病情。
中医通过综合分析这些诊断方法的结果,来确定病人的病因病机,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方法注重细致观察和细致询问,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整体状况来确定病情。
4. 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原则是根据病因病机学说来确定的。
中医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疾病特点来确定治疗的方法和方案。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和中草药疗法等。
药物治疗是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选用不同的药物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
针灸和推拿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和身体部位来调节气血的运行和脏腑功能的平衡。
中草药疗法则是利用中草药的药性来治疗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
一、整体观念
1.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生克制约,描
述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二、病因学
1.外感病因:外感病因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等外界因素的侵袭。
2.内伤病因:内伤病因主要由大饮食、情志内伤、劳倦过度、外伤等
内因引起。
三、诊法
1.望诊: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2.闻诊:通过闻病人的气味来判断病情,如口臭、体味等。
3.问诊:通过与病人交流询问病情、病史、症状等来判断病情。
4.切诊:通过按摩病人的经络、穴位等来观察疼痛、变化等来判断病情。
四、治疗原则
1.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和判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寒热平衡:中医治疗强调寒热平衡,通过调节营卫气血、平衡阴阳
来实现治疗目标。
3.补虚扶正:强调通过补益虚弱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祛邪治病:当身体出现病理变化时,通过祛除病邪来达到治疗目的。
5.综合治疗: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多种治疗手段,形
成综合治疗的体系。
以上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简洁总结,这些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贯穿于
中医的所有研究和实践中。
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中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中医治疗的效果。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医学体系的根基。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八纲辨证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详细介绍。
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将自然界万物的发展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归纳为阴阳和五行两个方面。
阴阳是二元对立的哲学概念,代表事物的两个相对面,如寒热、虚实、内外等。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气包括天然之气和后天之气,血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津液是人体体液的总称。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三、脏腑学说中医的脏腑学说将人体的生理机能分为五脏和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经络传导气血和营养物质,保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五、八纲辨证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
八纲指的是寒热、虚实、表里、内外等八个方面。
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和症状,中医医师可以判断疾病的病机和归属,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中医临床工作,还可以让普通人了解中医学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哲学思想、经络学说、五脏六腑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等。
本文将以这些主题为中心,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哲学思想是中医学的根本思想基础。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核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受到自然界阴阳、五行变化的影响。
中医学还注重疾病的预防,主张“上医治未病”,即在人体尚未出现疾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认为人体内有多条经脉贯穿全身,通过经脉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
中医通过经络诊断,可以判断人体的气血运行是否正常,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五脏六腑学说是中医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有五脏六腑的功能相互协调,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将五脏(心、肝、脾、肺、肾)与六腑(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相互关联,通过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方面组成。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中医在治疗疾病时注重调节阴阳的平衡,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方法论,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划分为五个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而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在中医中,五行学说被用来解释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根据五行学说的思想,进行治疗。
气血津液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的气、血、津液是维持生命运行的重要物质。
气血津液的不足或紊乱可能导致人体发生疾病。
中医学通过调节气血津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上就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简要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和应用中医学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学习和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从而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中医执业医知识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知识点总结中医执业医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诊断学知识、中医治疗学知识等。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分析和讨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知识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
中医执业医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准确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2.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是中医执业医的基本功,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
中医执业医需要通过望、闻、问、切的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病人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3. 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医执业医的核心知识,包括中药学、方剂学、药物治疗学等内容。
中医执业医需要了解各种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用量、禁忌等,熟悉常用中药方剂,并能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制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4. 中医针灸学针灸学是中医执业医的重要技能,包括经络穴位、针灸操作技巧、针灸治疗原理等内容。
中医执业医需要熟练掌握针灸操作技能,准确找准穴位,合理运用针灸疗法,达到治疗的目的。
5.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是中医执业医的重要理论,包括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心理养生等内容。
中医执业医需要根据中医养生学的原理,指导病人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二、中医诊断学知识1. 中医的病因病机学说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诊断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外因、内因、七情、饮食、劳倦、过劳等病因,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等病机。
中医执业医需要了解各种病因病机的发生原理,从而指导诊断和治疗。
2. 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内容,通过望、闻、问、切的综合分析,将病证归类为八纲、九候、辨虚实、辨寒热等辨证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法则。
中医执业医需要掌握各种辨证方法,准确辨证,灵活运用治疗法则,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3. 中医诊断技能中医诊断技能是中医执业医的关键能力,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以及中医诊断方法等内容,这些理论为中医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相对的方面。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维持着生命的正常运转。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阴阳学说被运用到疾病的辨证论治中。
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情况,判断患者体内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确定治疗方法。
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内脏、经络、气血与五行关系密切,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五行关系的失调有关,通过调整五行关系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例如,患者如果出现心脏病症状,可以通过调整火元素,如辅助运用冷镇心的草药来治疗。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经脉的分布和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有12个经脉和8条奇经八脉,通过这些经脉和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和身体的阴阳平衡。
针灸和推拿按摩等治疗方法,都是通过刺激经络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学说是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气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血则是气的载体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通道。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或者阻滞是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
因此,中医治疗中通常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来恢复人体的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观念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内外环境、脏腑经络、气血阴阳都是相互关联而不可分割的。
在诊断和治疗时,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综合分析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采用个性化的辨证施治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等内容。
这些理论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维护人体健康。
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是提高中医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整体观念:b辨证论治一、精气学说二、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2.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在一定条件下,阴和阳可以相互转化;另一方面体现在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反映了阴阳的制约关系。
又如“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制约、消长失调。
(2)阴阳的互根互用:“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3)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的动力根源,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
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阴胜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5)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中医学称之为“重“或“极”。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a阴阳偏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b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c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d阴阳转化: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用于疾病的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5)用于疾病的治疗确定治疗原则:a阴阳偏胜的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b阴阳偏衰的治则: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c阴虚:“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即所谓“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d阳虚:“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即所谓“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e归纳药物性能:指药物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特性。
《素问?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三、五行学说1.五行的基本概念: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的特性及其引申含义a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调达舒畅;b火曰炎上:温热、升腾;c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d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e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运行;(2)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3)五行的相生和相克:(4)五行的相乘和相侮:a相乘: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b相侮:反克有两种情况(太过和不及);按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发生;c《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a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方面;其中母病及子的病情交浅,《难经经释》:“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子病犯母时病情较重,《难经经释》:“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比甚”;b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方面;其中相乘时的病情较重,“所不胜,克我也。
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
相侮时的病情较浅,“所胜,我可也。
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
(3)用于诊断和治疗用于诊断:色脉相合:为顺证;即青弦赤红,黄缓白浮,黑沉乃平;色脉不合:为逆证,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用于治疗: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按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抑强,扶弱;按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抑木扶土、培土治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藏象一、概述1.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五脏与形体诸窍连接成一个整体;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
3.五脏的生理特点:生化和储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的生理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也”;奇恒之腑的特点:藏阴精而不泻,异于腑。
二、五脏(一)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a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脉为血之府”;“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b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2)主神志:即心主神明,心藏神。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归属于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心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1)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2)在液为汗:“阳加于阴谓之汗”。
(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4)在窍为舌: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二)肺1、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a肺主一身之气,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其次体现于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b肺主呼吸之气,指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实现体内外的气体交换。
(2)主宣发和肃降:a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即“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合,将津液化汗液排出体外。
b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清气;二是将清气和精微向下布散;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3)通调水道:“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4)朝百脉,主治节:a“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与皮毛。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b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肺主呼吸;二是调节全身的气机;三是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调节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
2、肺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1)在志为忧:忧和悲同属肺志;(2)在液为涕:涕有润泽鼻窍的作用;(3)在体和皮,其华在毛:(4)在窍为鼻:“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三)脾1、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a运化水谷:“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b运化水液: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肿的发生均与此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升清:一是将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头目;二是维持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3)主统血: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
2、脾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1)在志为思:思虽为脾志,但与心主神明有关,故有“思出于心,而脾应之。
”之说;(2)在液为涎:唾液中较清晰的称作涎。
(3)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主身之肌肉。
”“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
”(4)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四)肝1、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表现在四个方面;a调畅气机:有肝失疏泄和肝气生发太过两端病理变化。
b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协调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分泌和排泄胆汁。
c调畅情志:是调畅气机所派生出来的。
d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理冲任二脉来实现。
(2)主藏血:包括两方面;a贮藏血液:制约肝阳升发太过;防止出血。
b调节血量:特别是外周血量。
(3)肝藏魂:“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2、肝在志、在液、在体、在窍(1)在志为怒:“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
”(2)在液为泪:(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肝主筋,“爪为筋之余”;“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4)在窍为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五)肾1、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天癸”即是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盛,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
(2)主水:指肾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肺的宣布、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输送至全身。
(3)主纳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2、肾在志、在液、在体、在窍:(1)在志为恐:恐为自知,惊为不自知。
(2)在液为唾: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称作唾,唾为肾精所化。
(3)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脑为“精明之府”,脑为“髓海”;“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指肾中精气主骨生髓的具体体现。
“齿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4)在窍为耳及二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三、六腑1.七冲门:《难经﹒四十四难》:“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
”2.胆的主要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主疏泄控制和调节。
胆汁直接有助于消化,故为六腑之一,因胆本身并无传化饮食物的功能,且藏精汁,与胃肠有别,故又属奇恒之腑。
3.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为太仓,胃为水谷之海;胃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方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
《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2)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浊气在上,则生瞋胀。
”4.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泌别清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将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二是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三是吸收大量的水液,故曰“小肠主液”。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5.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