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烟台的海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了解烟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了解烟台的海洋资源丰富;- 探索烟台的海洋文化。

2. 教学资源:地理相关教材、图片、海洋文化相关资料等。

3. 教学准备:教师事先准备好地理相关教材、图片等教具。

篇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观看一段有关烟台的宣传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提问:你们对烟台有什么了解?请谈谈你对烟台的印象。

步骤二:知识讲解1. 地理位置介绍- 展示地图,指出烟台的地理位置。

- 以图为例,介绍烟台的地理特点和地形地势。

2. 自然环境介绍- 展示烟台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 介绍烟台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步骤三:海洋资源讲解1. 海洋资源丰富- 介绍烟台的海洋资源,如渔业、海洋生物等。

-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2. 海洋文化传承- 介绍烟台的海洋文化,如渔民文化、海产文化等。

- 分享相关故事或传统习俗,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四:探索烟台的海洋文化1. 学生分小组,自选一个烟台的海洋文化主题,如渔民的生活、海产品加工等。

2.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收获。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对烟台海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篇三:课堂设计思路- 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 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和观察力。

- 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 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探索和理解烟台的海洋文化。

篇四:板书设计[请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编写]篇五:课堂延伸- 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烟台的海洋资源,加深对烟台的了解。

- 组织学生进行烟台海洋文化的创作,如绘画、写作等,展示他们对烟台海洋文化的理解和想象。

篇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认识烟台的海洋资源和文化。

《烟台的海》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烟台的海》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烟台的海》优秀教案设计范文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烟台的海的特点,以及作者对烟台海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烟台海的认知。

(2)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学会通过描写方法,表达自己对某一景物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烟台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烟台海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品读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烟台海特点的描述。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烟台海的特色。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站在烟台海边,感受海的风光。

(2)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对烟台海的喜爱之情。

5. 小结课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烟台海的特色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烟台海”为主题,写一篇练笔。

2. 拓展作业:调查其他同学对家乡的喜爱之情,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烟台海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海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写作练习:通过写练笔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0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课文,了解烟台的海四季不同的独特景观;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份“独特”书写出来的。

2.通过文字材料,感受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感受作者对烟台的海和人的热爱、赞美,3.通过对整体文章的感悟,体会作者“景”与“人”合一,情景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流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来到烟台,初步领略了烟台海的独特,知道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烟台的海的?(板书:冬、春、夏、秋)2、烟台的海,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还记得吗?(生板书)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

(读题)在作者心中,引读,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2、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就让我们走进这片海,一起来欣赏感受它与众不同的美!二、按顺序品读四季特点,感受写作特点和作者情感。

(一)冬天的海:过渡:平时我们写文章,一般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冬天的海呢?冬天的海肯定有着那一份更为独特的景观,我们就一起先来欣赏冬天的海。

(打开书本)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冬天的海给你怎样的感觉?圈画出有关词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2.交流。

3.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有时竟把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指名读这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涌浪比作小山,把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把涌浪的声音比作雷鸣)这里也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来?(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是什么意思(前: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比喻有毅力有恒心。

)这是怎样的扑啊。

更让人感受到了烟台海的雄伟壮观。

这样的气势可以从动词数量词看出来,(扑、溅、发、掀起、千万头、数丈高、数百斤、十几米)出示图片,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烟台海的的气势吗?(指名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突出关键词4.点出:这样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景象,相比其他季节而言,给作者的是那一份凝重的感觉。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10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句话除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的任务外,实际上还告诉我们阅读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欣赏和评价文本。

从而实现综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烟台的海》一文的二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寒流袭来时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和游人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情怀。

在本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以读为基础,以悟为目标,以赏为纽带,以评为标尺,通过由浅入深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全面把握文本。

【初读激趣】:师:这一段写得太美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录音,好不好?师:听了录音,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我很想放开喉咙高声朗读,你们想读吗?如果读一遍感觉不过瘾,你还可以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读得尽兴为止,好不好?【感悟】:阅读是理解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阅读是理解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理解的方法和手段。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充分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来感知课文,为学生感悟文本做好认知准备。

通过阅读,学生对文本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具备了感悟的条件。

【再读感知】:师:读了这一部分,我们领略了冬天烟台的海特有的景观,你想抒发心中的感慨吗?生:读到这里,我想高呼:烟台的海,你真雄壮啊!生:我想说:烟台的海,真是气势磅礴;啊!生:我想说:烟台的海,波澜壮阔,气势雄伟,真是天下奇观啊!生:虽然是冬天,烟台的海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确实是非常独特的景观!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感悟】:感受是文本的表象。

《烟台的海》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烟台的海》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烟台的海》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烟台的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

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烟台的海》一文描绘了烟台海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氛围。

通过文本分析,了解烟台的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

2.2 相关知识:烟台的海的相关地理知识和历史背景。

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巧,如词汇辨析、句子结构分析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烟台的海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烟台的海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3.2 阅读与讨论:分组阅读《烟台的海》一文,并讨论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描绘和表达方式。

3.3 写作与表达:引导学生根据对烟台的海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写作表达。

鼓励学生运用文本中学到的表达方式,创造自己的文学作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烟台的海》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2 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内容、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给予学生反馈和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材料:《烟台的海》一文。

与烟台的海相关的其他文本材料,如旅游指南、历史文献等。

5.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分组讨论的桌椅安排。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烟台的海的实地考察或虚拟旅游,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举办烟台的海的图片展览或摄影比赛,鼓励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烟台的海的感受。

6.2 跨学科联系:与地理或历史学科教师合作,让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了解烟台的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6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6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6篇)《烟台的海》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

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本文的语言很美,写法上也着鲜明的特色:(一)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文章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晖映。

总分总的结构,又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二)语言凝练,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二、教学策略的实施我设计的是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烟台的海四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

于是这堂课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欣赏烟台四季的海的独特景观。

2、了解烟台人多彩的生活。

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围绕以上目标,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品词析句教学烟台冬日的海时我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让学生从作者是如何来描写的角度去品重点词,析重点句。

并通过朗读来感悟冬日海的壮观。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析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感。

(二)借图促情学生对于四季海的变化会产生疑问,在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的基础上,出示地图以及四季不同海景的图片,帮助学生对课文语言理解得更为透彻。

(三)朗读感悟美文欣赏,一是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赏,另外要从朗读中去赏,所以教学时我设计了多种朗读,以情感朗读来体现语言文字的美妙,从而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并理解描写大海的词语: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壮观,壮丽,惬意,呢喃细语,轻盈。

2、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模仿造句。

3)读写结合介绍某一地方的海,进行课文仿写。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烟台的海冬季的独特景观这部分,因为这部分既是烟台的海独特的风景的关键之处。

烟台的海教案(精选6篇)

烟台的海教案(精选6篇)

烟台的海教案(精选6篇)烟台的海篇1【】一、导入课文1.(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一幅地图,太平洋在我国的东南面,我国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是东面或南面临海。

请同学们来找找一找烟台在什么地方,并说说烟台哪面临海?这个地理位置很独特,所以,他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独特)2、欣赏照片,出示课题:烟台的海(生齐读课题。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烟台的海,一同来领略这幅与众不同的北国风光。

二、初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2—5小节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写的?2.教师巡视3.出示:四季变换的时间顺序三、学习烟台的四季1.学习冬季过渡:那我们就随着作者孙为刚的文笔一同走进冬日的烟台。

出示描写冬天烟台的海的语段(1)请个别学生朗读师:读了这个语段,你觉得冬天的海给你一个什么感受?(2)同桌相互读并交流(3)师生交流对冬天烟台海的印象(气势汹汹蔚为壮观、波涛汹涌、波涛澎湃、排山倒海……)板书:冬:凝重(4)这些印象是语段里的哪些词句(出示变红)男同学朗读,将冬天大海的气势读出来。

(5)面对气势磅礴的大海,人们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出示语段,女同学来读。

(红字出示表现游客和烟台人对大海的喜爱)(6)两段语段出示,男女同学比一比读一读。

2.学习春天的大海过渡:当我们走出寒冷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季时,烟台的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课文的第三小节。

(1).出示语段,请学生谈谈对春天大海的感想(词句标红)板书:春:轻盈请女生来读出春天轻盈的感觉,点出春天烟台的还像个“顽皮的孩子”(2).春天的烟台人也没闲下来,让我们看看烟台人在春天的活动吧出示语段,点出人们在春天的辛勤劳作(3).播放春天海的录像(4).比较两个“扑”的作用,并男女分组读3.学习夏季的景色过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的第四小节,一同走进夏天的烟台,感受夏季的浪漫。

(1)出示语段,请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作业来解释红色词语(2)结合录像朗读语段。

烟台的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烟台的海教案及教学反思

烟台的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烟台的海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爱国情怀。

1.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的自然景观介绍。

烟台的海的历史文化传承。

烟台的海的文学艺术作品欣赏。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烟台的海的特点。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析烟台的海的文化内涵。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烟台的海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图片。

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

布置实地考察任务,让学生亲身感受烟台的海的魅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3.1 教学步骤引入:展示烟台的海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关于烟台的海的文学作品,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写作练习: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和想象,写一篇关于烟台的海的作文。

讨论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悟。

3.2 活动设计引入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图片展览,展示烟台的海的自然风光。

阅读理解活动: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情感。

写作练习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工作坊,互相交流和点评。

讨论分享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发展水平。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4.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反思教学评价的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烟台的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关于烟台的海的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

实地考察烟台的海的相关信息和组织安排。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

烟台的海教案(优秀6篇)烟台的海教案篇一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前赴后继、锲不舍、呢喃细语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第一段1、同学们,你们去过大海边看过那波澜壮阔的大海吗?(看过的可以说一说,在哪儿看过,你看到的海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看来没有看过大海的同学还真多,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大屏幕领略一下大海的无穷魅力吧。

(视频播放)(读:透过云的缝隙遥望大海,海是蓝的,天也是蓝的,仿佛海与天融为一体了。

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

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一层卷着一层,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赶集似的,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真像个顽皮的孩子。

兴致勃勃的游客,来到海滩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脱云冬装的渔民,驾船即将远航,他们云大海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经过春的播种,终于迎来了秋的收获,渔船为秋天的大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

夕阳西下,随着夕阳光茫的渐渐收敛,海面也渐渐平静下来,我想它是想睡觉了吧。

)3、大海美吗?大海的景色壮观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大海的文章。

(一起读《烟台的海》。

)4、(出示地图)你们能在地图上找到烟台的具体位置吗?烟台地理位置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烟台北面临海)同学们看看地图,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临近海岸的城市,也特别多,你知道有哪些城市?作者为什么单单选择烟台的海来写呢?请你们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的首尾两节,然后用烟台的海这一句式来回答。

(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舞台)板书:独特(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在作者眼中,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那烟台的海独特在什么地方呢?(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吗?)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烟台的海》阅读答案_《烟台的海》教案优秀9篇

《烟台的海》阅读答案_《烟台的海》教案优秀9篇

《烟台的海》阅读答案_《烟台的海》教案优秀9篇教学要求:篇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与精妙。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情景;体会语言的生动和精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

展示地图,引领入境。

1、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大海。

2、看地图,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

3、烟台的海上景观是怎样的独特呢?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的?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按老师的要求去初步领略一下。

(板示:独特)二。

初读文本,感受特点1、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想一想:一年四季,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独特之处?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一组词语,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2)指名读2——5自然段,看是否流畅。

(3)畅说烟台海的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三。

走进文本,研读感悟。

1、出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冬天烟台的海有着怎样的独特景观?抓住关键词句,用心体会。

2、学生自读体会。

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文字,出示一些画面。

(深入感悟烟台冬天的海的景色)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通用11篇)烟台的海篇1《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一、课前积累:1、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碧蓝的大海)出示大海你知道哪些形容大海的词语?(学生自由发言)我也整理出一些(出示大海的词语)古往今来,大海以它的浩瀚、气势,成为文学作品的永恒的主题。

2、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她和大海也有着不解的情缘,谁来读一读!(出示冰心)3、现在,我们将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童年生活的舞台——烟台的海,关于烟台,你们了解些什么?(烟台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

烟台是一座沿海城市,北面临海,旅游业是当地人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课堂新授:(一)理清脉络1、课文第1自然段:对!烟台是我国的沿海城市!(出示第1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

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师引读——指名读,其余同学思考:有什么问题?提问:这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究竟是怎样的?2、是的,作者不仅仅赞誉它为独特的海上景观,还赞颂它:指名读: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这是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句子?这个自然段除了这句话,还写了什么?学生反馈: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幻灯片5再读一读这两句话,分析一下,这两句话分别写的是和出示填空题3、看来,课文既写了烟台的海,同时还写了烟台的人,迅速浏览课文,首先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反馈:(时间:冬、春、夏、秋)我们一般的习惯应该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去写,为什么要将冬天的烟台放到开始来介绍呢?作者又为什么给予烟台的海、烟台的人如此高的赞誉呢?让我们先走近冬日的烟台的海,一探究竟。

(二)分析特点1、a、冬天,烟台的海的特点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凝重含有深沉、稳重、具有磅礴气势的意思(学生反馈:深褐色、气势汹汹地掠过、小山似的、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前赴后继锲而不舍、数丈高的浪花、雷鸣般的轰响、竟……)想不想看看这凝重的大海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我请个同学来读一读描写冬日烟台的海的句子,我们其余同学可以看图想象这种冬日海的气势,也可以看着课文中的句子,体会文字的魅力。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

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3篇六年级语文《烟台的海》教案1一、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初步整体地感知烟台的四季海上奇观。

4、了解烟台冬季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5、完成“字词练习”练习作业。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吧(板书:海)你们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用一句话说一下)2、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烟台去看一看海,(板书:烟台的)为什么单单去烟台呢?因为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齐读课题)3、设疑激读这份独特的景观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轻轻地将课本翻到第十页。

(二)、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留意多音字的正确读法,标出某些长句的停顿。

(三)、让我们也像录音一样美美地将课文读一便,要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四)、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

石凳嬉笑惬意过滤湛蓝恬静崇山峻岭前赴后继蔚为壮观如痴如醉2、指名读、齐读。

3、自己读,记住字形。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5、交流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海的句子,圈出突出大海特点的词语,并在旁边写上你的读书体会。

2、交流。

重点品读:出示:“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A、自由读读这儿,看能不能把这巨浪折岸的场面给映在自己的脑中,不看书就能说出来。

(让学生自由反复读)B、指名读,谈体会,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C、指名不看书“读”(也即背)。

3、这样的场面真是太吓人了,可是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示意生接着往下说),还有的不顾被――(示意学生说)。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教案

烟台的海优秀教案第一章:烟台的海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地理位置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1.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地理位置烟台的海特点:海域面积、海岸线长度、海洋资源丰富程度等烟台的海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渔业、旅游业、海洋科技等海洋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措施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海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海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以及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1.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的理解程度第二章:烟台的海旅游景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主要海旅游景点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旅游景点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2.2 教学内容烟台的主要海旅游景点:芝罘岛、养马岛、蓬莱阁等烟台的海旅游景点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旅游收入、就业机会等旅游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措施2.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海旅游景点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旅游景点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海旅游景点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旅游景点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以及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2.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旅游景点的理解程度第三章:烟台的海渔业资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渔业资源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3.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渔业资源的种类:鱼类、贝类、甲壳类等烟台的海渔业资源的数量:捕捞量、养殖量等烟台的海渔业资源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渔业收入、产业链条等渔业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措施3.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的海渔业资源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渔业资源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的海渔业资源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渔业资源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以及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3.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渔业资源的理解程度第四章:烟台的海环境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环境保护现状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4.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环境保护现状:水质、海岸线、生态系统等烟台的海环境保护重要性: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等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法律法规、环保项目、公众参与等4.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的海环境保护现状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环境保护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的海环境保护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4.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第五章:烟台的海文化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文化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海洋文化的传承意识5.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文化特点:海洋信仰、海洋艺术、海洋风俗等烟台的海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民间传说、旅游景点等海洋文化的传承意义和措施第六章:烟台的海文化遗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文化遗产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文化遗产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6.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文化遗产:蓬莱阁、养马岛等烟台的海文化遗产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民间传说、旅游景点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和措施6.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的海文化遗产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文化遗产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的海文化遗产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文化遗产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6.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文化遗产的理解程度第七章:烟台的海节庆活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节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节庆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节庆活动的传承意识7.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节庆活动:渔民节、海洋音乐节等烟台的海节庆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民间传统、旅游发展等节庆活动的传承意义和措施7.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的海节庆活动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节庆活动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的海节庆活动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节庆活动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以及节庆活动的传承措施7.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节庆活动的理解程度第八章:烟台的海艺术表现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艺术表现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艺术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艺术表现的欣赏意识8.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艺术表现形式:绘画、音乐、舞蹈等烟台的海艺术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民间传统、艺术发展等艺术表现的欣赏意义和措施8.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的海艺术作品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艺术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的海艺术作品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艺术对当地文化的影响,以及艺术表现的欣赏措施8.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艺术的了解程度第九章:烟台的海未来展望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未来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9.2 教学内容烟台的海未来发展前景:海洋产业发展、海洋旅游规划等烟台的海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业机会、经济效益等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挑战9.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通过展示烟台的海未来发展规划的图片,使学生对烟台的海未来发展有直观的认识视频播放:播放关于烟台的海未来发展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烟台的海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烟台的海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挑战,以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措施9.4 教学评估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烟台的海未来发展的理解程度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烟台的海的特点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烟台的海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10.2 教学内容回顾烟台的海的地理位置、特点、旅游景点、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文化遗产、节庆活动、艺术表现和未来发展总结烟台的海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反思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10.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烟台的海的相关内容,包括地理位置、特点、旅游景点、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文化遗产、节庆活动、艺术表现和未来发展。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10篇)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烟台的海》是一篇写景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对烟台的海和烟台人的赞颂之情,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情感。

本文的语言优美,写法上也有着鲜明的特点:1、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全文“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脉络清晰,重点凸显;分述一年四季独特景观时,又近乎一致地采用了由景及人、人景交融的方法,艺术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互为依存、密切关联的和谐关系。

2、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全文多处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传神地反映出一年四季烟台海的不同特点,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设计理念]:作为第一课时的设计,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必须让学生充分感知文本,遵循“书不读通不开讲”的原则,以体验语言文字的作用为目标,将读的训练始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思、议等多种的语文实践活动,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促进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歌颂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价值,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烟台海的特点,烟台人生活的丰富多彩。

2、学习本课新词,结合文本重点理解“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领会课文独特的写作顺序。

4、欣赏烟台的海冬季独特的美,感受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怕寒冷,不惧危险,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悟,让学生欣赏烟台的海冬季独特的美,感受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怕寒冷,不惧危险,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设计思路]:对于江南学生来说,亲眼见过大海的可能不多,能体会到大海的特点无非是“无边无际”“广阔无垠”等书本文字。

2023最新-《烟台的海》教学案优秀9篇

2023最新-《烟台的海》教学案优秀9篇

《烟台的海》教学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9篇《《烟台的海》教学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一一、导入新课,导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烟台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整体感知: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一座海滨城市,2008年它荣获了“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的称号,知道它是哪儿吗?对,烟台!去烟台干什么呢?去烟台看海。

(板书)烟台的海齐读课题我们的祖国有着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为什么我们不去别的地方看海,而要去烟台看海呢?2、请大家打开课文纸,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烟台的海有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板书:独特追问,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它拥有了这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指名两学生合作(一生读原因,另一生读结果)再读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到是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烟xx特的海上景观。

3、想看看烟台特殊的地理位置吗?(媒体出示逐层推进的烟台地图)这是祖国的版图,烟台位于我国的山东省,地处山东半岛北部,这个形似喇叭口的海域叫渤海湾,连接着这喇叭口的海域是黄海,显然,烟台面临渤海和黄海,而且北面临海。

这在我国的沿海城市中是很少见的。

它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拥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4、昨天,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课文了,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烟台的海上景观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反馈、了解学生预习过程中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二、导读第二自然段,感知冬日的巨浪拍岸: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近烟台的海,先去看看那冬日烟台的海。

板书:冬1、谁来正确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读,并及时纠正)(检查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朗读情况)2、这里有句长句(媒体出示):“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

《烟台的海》的教学设计教案

《烟台的海》的教学设计教案

《烟台的海》的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域特点和海洋生物资源。

让学生了解烟台的海岸线分布和海洋经济发展。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烟台海景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图表分析烟台海岸线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烟台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烟台海洋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烟台的海域特点和海洋生物资源。

烟台的海岸线分布和海洋经济发展。

2.2 教学难点烟台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

烟台海洋文化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烟台的海域特点和海洋生物资源,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知识。

通过讲解烟台的海岸线分布和海洋经济发展,引导学生分析烟台海洋经济的优势和挑战。

3.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烟台海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能力。

利用地图和图表,让学生分析烟台海岸线的特点和变化。

3.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烟台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让学生分享对烟台海洋文化的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包括烟台海景的图片、地图和图表等。

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查阅和参考。

4.2 场地准备选择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座位和桌面,供学生使用。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利用烟台海景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烟台海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烟台海的特色和价值,为后续教学内容做铺垫。

5.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课件,讲解烟台的海域特点和海洋生物资源。

讲解烟台的海岸线分布和海洋经济发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5.3 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观察烟台海景,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烟台海的景色和氛围。

引导学生关注烟台海的色彩、形状和动态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5.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烟台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让学生分享对烟台海洋文化的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最新8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最新8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最新8篇)《烟台的海》教案篇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课程的两大基本理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新的基本理念是所有语文教师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课教学通过设计运用朗读品悟、积累运用、自主研究、互助合作等手段对这一理念做了一点简单的探索与尝试。

一、激情导入。

小调查:同学们去过大海吗?--激趣:今天我们就做一次免费旅游,到我省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去领略一下烟台的海的独特风光。

大家想不想去?--设疑: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带大家去烟台吗?--导读:读完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你就会找到答案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激发学文兴趣,感知课文大意。

(1)请生自由读文,画出描写烟台的海的词语和句子。

(2)理解独特、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曲歌,是一座壮丽的大舞台。

了解为什么去烟台,激发学生学文兴趣。

(3)指导朗读: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曲歌,是一座壮丽的大舞台。

注意把握排比语气的变化。

2、请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烟台的海,用△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课文内容。

1、出示合作学习提纲:(1)烟台的海季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用~~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如果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就更好了!(2)烟台的海__季的景色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书上的词语或自己的词语概括出来吗?相信一定难不倒你的!(3)用深情朗诵法或文配画法向大家描绘烟台的海四季美丽的景色,看哪个小组能最先向大家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教师提供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喜欢的内容,替代了以往师生问答的繁琐分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学生要画好大海,须以读为本,学生要谈好体会,更要以读为本。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5则)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5则)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恬静、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词语的含义,能运用文中积累到的词语来介绍烟台的海。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来归纳课文主要资料。

4、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完美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抒情与写景巧妙的结合,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能在学习小组内运用读注法体会句子的含义。

【教学设计】一、导入课文1.(多媒体出示中国地图)这是一幅地图,太平洋在我国的东南面,我国大部分的沿海城市,都是东面或南面临海。

请同学们来找找一找烟台在什么地方,并说说烟台哪面临海?这个地理位置很独特,所以,他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独特)2、欣赏照片,出示课题:烟台的海(生齐读课题。

)过渡:这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烟台的海,一同来领略这幅与众不同的北国风光。

二、初读课文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25小节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写的?2.教师巡视3.出示:四季变换的时间顺序三、学习烟台的四季1.学习冬季过渡:那我们就随着作者孙为刚的文笔一同走进冬日的烟台。

出示描述冬天烟台的海的语段(1)请个别学生朗读师:读了这个语段,你觉得冬天的海给你一个什么感受?(2)同桌相互读并交流(3)师生交流对冬天烟台海的印象(气势汹汹蔚为壮观、波涛汹涌、波涛澎湃、排山倒海)板书:冬:凝重(4)这些印象是语段里的哪些词句(出示变红)男同学朗读,将冬天大海的气势读出来。

(5)应对气势磅礴的大海,人们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出示语段,女同学来读。

(红字出示表现游客和烟台人对大海的喜爱)(6)两段语段出示,男女同学比一比读一读。

2.学习春天的大海过渡:当我们走出寒冷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季时,烟台的海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课文的第三小节。

(1).出示语段,请学生谈谈对春天大海的感想(词句标红)板书:春:轻盈请女生来读出春天轻盈的感觉,点出春天烟台的还像个顽皮的孩子(2).春天的烟台人也没闲下来,让我们看看烟台人在春天的活动吧出示语段,点出人们在春天的辛勤劳作(3).播放春天海的录像(4).比较两个扑的作用,并男女分组读3.学习夏季的景色过渡: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的第四小节,一同走进夏天的烟台,感受夏季的浪漫。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9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9篇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优秀9篇教学目标]:篇一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烟台海的特点,烟台人生活的丰富多彩。

2、学习本课新词,结合文本重点理解“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等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领会课文独特的写作顺序。

4、欣赏烟台的海冬m.jingyou 季独特的美,感受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怕寒冷,不惧危险,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能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感受烟台的海绮丽壮观。

一、谈话导入,揭题:教师板书“海”字后问:同学们喜欢大海吗?大海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过度:是啊,大海有着无穷的魅力,留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去欣赏一下烟台的海上景观,看看那里的海有什么特点?(相机板书:烟台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看看烟台的海有什么特点?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读下面的词语:深褐色凝重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巨浪拍岸蔚为壮观绿盈盈湿漉漉崇山峻岭嬉笑过滤惬意恬静如痴如醉石凳呢喃细语湛蓝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纠正错误的读音。

要求在座的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烟台的海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独特)2、交流:烟台的海为什么那么独特呢?出示地图,简介烟台。

(因为它北面临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它独特的景观。

)出示: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齐读这个句子。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烟台的海四季中各有着怎样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过度: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烟台的海独特在哪里呢?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谈谈你们的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教材简析:
《烟台的海》是六年制苏教版小语课本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幅海景图:生动地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

文中字里行间虽无直抒胸臆,但情溢言表,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

本文处于本册书的第一单元,而本单元的课文都侧重于写景,写作特点也大致相同,都采用优美准确、具体可感的语言来描绘,为读者展示一幅幅立体的画面,创设一种种各具特色的意境,感染读者,从而打动读者。

本文层次清楚、条理明确、重点突出,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
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和我的教法,以及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我教学生用“读—思—议—演”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重点段、句、词,体会文中的情感。

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能力。

教学理念:
1、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作用,学生的独特体验;
2、实践性,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语文实践为培养途径;
3、鼓励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练习口述——介绍某一季节烟台的海。

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与态度目标: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
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这样确定教学要求,符合本课特点,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景观”这部分,因为这部分”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海景赞美之情,又突出了课文的中心;因此,我把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借海景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因为孩子们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的,而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这对孩子来说有困难。

因此,我把理解作者是如何谴词造句,在行文中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并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导游演说,作为本篇课文要解决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烟台的海的图片学生准备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检复:
1.这堂课我们继续来欣赏烟台的海。

在作者心里,烟台的海是怎样的呢?(学生找句子,朗读)
教师出示:“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1)指名读,你怎样理解?
(2)你体会到作者对烟台的海有怎样的情怀?(对海的热爱,对人的歌颂)
(3)请你读出作者的这种情怀来。

过渡:烟台的海是怎样的一幅画?是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烟台的人上演着怎样的活剧?让我们走近这片海,欣赏海的美!
(打开课本)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它的四季都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

谁能找出文中概括烟台的海特点的句子?(生找)出示:“烟台的海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步入了秋的高远。


(1)有感情读这段话;
(2)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板书:冬:凝重春:轻盈夏:浪漫秋:高远)
过渡:冬天的海为什么是凝重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小节(冬天的海)
(1)自由读,这小节除了写海,还写了什么?(人)请你用“/”分层
(2)你认为哪些句子最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其他同学看题头图片。

(3)此时烟台的人在干什么呢?(观海、拍照)
你认为烟台的人怎么样?(不畏严寒)请你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

(4)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仿佛看到的情景。

(5)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烟台的海的凝重,人的豪情!
(6)小结学习方法:
〈1〉读,分层;〈2〉读,欣赏美;〈3〉说说画面;〈4〉感情朗读
2、用上面的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春、夏、秋天的海。

(1)分组,请组长到老师这儿来抽取学习内容。

(2)请组长按老师的问题提示分派任务。

(3)教师各组巡视。

学习任务:
A春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说一说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B夏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画一画你想到的景象。

(4)请你看着画出的图有感情朗读这部分。

C秋天的海
(1)给这部分分层,每一层讲什么?
(2)你认为哪些语句最美?请你读出它的美。

(3)请你读出海的高远和人的忙碌而充实。

](这些学习任务让小组抽取学习)
3、以以上的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当导游上来给大家介绍一番:
A春天的导游
各位游客大家好:让我带领大家去欣赏一番春天烟台的海吧!(导游在
讲解时,不断用挂图作为道具,用自己的出色的导游引得游客流连忘返,小导游主要抓住海的活泼、浪花的欢快、海鸥的自由,人的勤劳。

)(引得游客的啧啧赞叹和掌声)
B夏天的导游
春天好短呀,转眼间夏天来到我们身边,但是大家不要担心,今年夏天不热,也许你不相信,那就和我一起去游览一番夏天烟台的海,在小导游地导游下游客真像书中所说的如痴如醉,大家顿时忘却了夏日的酷暑。

小导游主要抓住“水平如镜、恬静、温柔、如痴如醉”来描述静海图,在导游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人与海那么亲切自然、相依相偎。

C秋天的导游
暑往秋来,我们告别往日的那番嬉笑和闲适,秋姑娘以她那神奇的力量把天空洗刷的那么碧蓝,那么明朗。

看,在一幅明朗、高远、气爽的海的背景下,人们忙碌着收获。

瞧,渔民手中的鱼儿好大呀!(在大家的掌声中秋季的小导游心满意足的走下来了。


三、小结:
1、所以在作者看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在我们看来烟台的海好像搬到我们的教室里来了,真让我们大饱眼福呀。

2、烟台的海实在是大自然的杰作呀!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的海讲给别人听。

2、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一处你熟悉的处所。

板书设计:
3、烟台的海
小导游海人
冬天的导游:冬凝重不畏严寒
春天的导游:春活泼勤劳播种
夏天的导游:夏宁静人海相依
秋天的导游:秋高远充实忙碌
教学反思:
学生经过预习课文后,总会在头脑中积淀一些内容,哪怕只是一丁点
或课文的片言断语,但这毕竟是他们在读书时的收获。

因此,在导入课题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说说“烟台的海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举手汇报自己在预习时的收获。

有的学生还能比较地进行叙说。

如“冬日的海是深褐色的,春日的海是绿盈盈的,秋日的海是湛蓝的。

”还有的说“冬日的海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春日的海像顽皮的孩子,夏日的海如恬静、温柔的少女”等,我及时地给予评价,并把学生的叙说引向深入。

同时,结合学生说的“烟台的海是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时,让学生走上来做导游为大家介绍海上景观。

既给了学生一个战线自我的舞台,也加深学生对烟台海“独特”的认识。

教学中,学生阅读的自我表现的积极性很快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从以上的教学安排中不难看出,只要我们放手让孩子去说,去做,不要一味地包办代替,学生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更大的发展。

这使我想起了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的话:“学生的头脑不是被填埋的容器,而是一把待点燃的火把!”如果我们填满孩子的思维空间,学生将无法思维,无法想象。

如果我们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他们将带给我们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们坚信,感悟,体验是孩子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