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家庭必备常用中药方剂

合集下载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1.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2. 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3. 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或气虚下陷证。

4.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5. 四物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6.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

功效: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证。

7. 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

8. 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功效: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虚证。

9. 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肾阳虚证。

10. 炙甘草汤:炙甘草、人参、阿胶、生地黄、桂枝、麦冬、火麻仁、大枣。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阴血阳气虚弱,脉结代。

11.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药、白术(炒)、茯苓(炒)薄荷(炒)、甘草(炙)。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12.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青连翘(炒)、干生地(净)、车前子(炒)、淡黄芩(酒炒)、生栀子(炒)、粉丹皮(酒炒)、泽泻(炒)、苦木通(去节)、生甘草(生)。

功效: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证及下焦湿热证。

13. 左金丸:黄连(姜炙)、吴茱萸(甘草炙)。

功效: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及嘈杂吞酸证。

14. 清胃散:生地黄(细锉)、当归身(酒洗)、牡丹皮(去心)、黄连(拣净)、升麻(去根)。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及牙宣出血等症。

15. 玉女煎:石膏(煅)、熟地黄(酒蒸)、麦冬(去心)、知母(酒炒)、牛膝(酒蒸)。

常备方剂150首

常备方剂150首

常备方剂150首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桂枝汤太阳中风桂枝汤,芍药甘草枣生姜,解肌发表和营卫,啜粥温覆汗易酿。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小青龙汤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和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

麻杏甘石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烦效力彰。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瘟疫伤寒并痢疾,扶正驱邪有奇功。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此处姜为煨生姜)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泻下剂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

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确。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

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水肿腹胀用无差。

舟车丸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轻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和解剂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厥自除。

逍遥散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加入丹栀热能排。

痛泻要方痛泻药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中医常用方剂目录见表

中医常用方剂目录见表

中医常用方剂目录见表常用中方剂(按笔画排列):一画:一贯煎;生地20g枸杞15g沙参12g麦冬12g当归12g川炼子10g二画:人参养荣汤:人参3,炙黄芪6,白术4.5,肉桂1.5,陈皮3,炙甘草1.5,当归6,白芍9熟地黄9,五味子2.5,茯苓5,远志3,生姜3片,大枣2枚。

二陈汤;茯苓15g陈皮10g甘草3g生姜2片乌梅1个加减:1.加黄连6克栀子6克可用于胸膈中有热痰令人呕吐,吐物味苦等症。

2.加砂仁6克枳壳6克可用于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可以行痰理气。

3.加枳实9克瓜蒌20—30克莱菔子9克焦山楂9克神曲9克名加味二陈汤,治食积痰盛。

八正散;车前子;曲麦;扁蓄,滑石;枝子;木通。

大黄;炙甘草各9g加减: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加黄柏黄芩黄连,体温感觉时冷时热加吃柴胡金银花连翘肾结石加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冬葵子牛膝。

八珍汤:熟地15g当归12g白勺12g伏令12g党参10g 白术10g川兄6g 大枣3枚。

生姜3片八珍膏:薏仁米10克茯苓10克扁豆10克芡实10克莲肉10克山药10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

十珍膏:上方+白术10克砂仁10克。

三画小蓟饮子:小蓟15g生地黄24g 滑石12g 川木通6g 炒蒲黄9g 淡竹叶6g藕节9g 酒当归6g,炒栀子9炙甘草6g小柴胡汤:柴胡12g黄芩9g人参5g(或党参9-12g),甘草6g 半夏9g生姜9g 小青龙汤:麻黄10g 杏仁9g 生石膏(先煎)30g 桂枝6 g 甘草6g 生姜9g 大枣12g大柴胡汤:柴胡15g 黄芩12g 半夏12g 白芍20g 枳实10g 大黄10g 生姜5片大枣5枚大补元煎:人参15g 熟地10g 山药10g 杜仲10g 当归10g 枸杞10g枣皮10g 炙甘草6g大承气汤:厚朴15g 大黄(后下)12g 芒硝(冲服)12g 枳实10g大黄牡丹皮汤:冬瓜子15g 大黄(后下)12g 芒硝(冲服)9 g 桃仁9g 丹皮10g川芎茶调散:川芎12g 荆芥12g 防风6g 薄荷9g 白芷9 g羌活9 g 细辛6 g 甘草6g三子养心汤:苏子15g 莱菔子15g 白芥子12g三痹汤:独活寄生汤去寄生加黄芪川断而成,主治气虚所致手足拘挛,麻木疼痛等症三金排石汤:鸡内金20克金钱草30克海金沙15克石韦12克冬葵子15克前仁15克滑石。

老祖宗留下的中医偏方大全

老祖宗留下的中医偏方大全

中医偏方大全(内科)感冒一.预防流感1.板蓝根18克,水煎,连服3天.2.贯众9克,水煎服,连服3天.3.葱白3根,连服3天.4.葱白榨取汁,滴入鼻孔,每日1次,每次2-3滴.5.米醋熏消毒,先关闭门窗,用小火加热醋,使其蒸气弥漫空间,每10立方米空间用醋50-100克,加水1倍,每日1次.二.预防感冒1.感冒流行时,每日吃大蒜头,也可用10%大蒜汁滴入鼻孔内,每日1次,每次2-3滴,连用2天.2.白萝卜适量,削皮切细丝,加盐少许,拌匀,挤出汁液,随意服用.3.葱白500克,大蒜250克,加水2000克,煎汤每次一杯,每日饮3次.三.流感1.大青叶30克,水煎2次,浓缩至100毫升,每10毫升内含生药3克,15岁以上每次服50-100毫升;15岁以下每次服30至50毫升:10岁以下用量酌减.均每日服8次,每3小时1次,连服5-7天.2.鲜鱼腥草60克,绞汁冲蜂蜜服,饮3-4次.3.佛耳草9克,水煎,连服2剂.4.苦瓜,取瓜瓤煮熟服.5.甜菜1把,水煎服,其渣挤干,捣烂敷于太阳穴处.6.白杨树皮250克,水煎,每天当茶喝.7.阴干黄皮树叶6-9克,水两碗煎至1碗,顿服.8.生姜片30克,青大蒜头片20克,红糖50克,水700毫升,将药放小锅内煎熬约半小时,剩下500毫升,睡前1次服下,连服3-6次.9.绿豆15克(捣烂),茶叶9克,水1碗,将2味煎沸后再煎10分钟去渣,加糖30克,1次服用.10.将生石膏捣烂放入搪瓷器皿或新药锅内,加水500毫升煎至50毫升左右,共煎4次,每次煎煮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药液可以加糖.用量:l岁以上每天用200克,1岁以下每天用100克.11.浮萍9克,研为细未,白糖开水冲服.四.感冒1.青蒿60克,煎汁一碗,1日分2次服.2.半边莲若干,洗净焙干研细未,每次服3克,冷开水调服.3.马鞭草一把,剪细,水煎服.4.冬青叶1把,捣烂,开水冲服.5.干白莱根1块,水煎,加糖30克,顿服.6.萝卜1个,生姜1块,葱1把,同捣烂,炒热后用酒调烹,青布包裹,微熨疼处,冷则再换.本方适用于感冒头痛患者.7.生莱菔子3克,研未,加酒少许和葱温服.8.黄花菜1大把,水煎服.9.椿树皮1把,水煎服.10.丝瓜根(俗名天萝根)120克,水煎服.本方适用于产后感冒.11.石莲子500克,去壳炒黄研未,密封,备用.成人每服1.5-2.5克,l日3次,开水或姜汤送服,小儿酌减.12.葱白2根,煎汤热服,取透汗即愈.13.生姜3片,冰糖30克,水煎热服,汗出即愈.14.芝麻30克,茶叶6克,混合一起生食.食完饮热姜汤1碗,盖被取汗即愈.15.苏叶9克,煎汤热服1碗,盖被见汗即愈.本方适用于秋冬感冒,恶寒发汗者.,16.荸荠适量,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后以纱布挤汁,以汁漱喉,徐徐咽下.每日数次,可连续用.此方适于感冒兼有咽喉疼痛症状者.17.谷子30克,炒黄,煎汤顿服,盖披取微汗.此方适于产后感冒.18.白芥子15克,鸡蛋清适量.将白芥子研未,调蛋清敷脚心.19.白酒25克,白糖10克,鸡蛋1个.先将酒在锅里熬几分钟,打入鸡蛋,加入自糖,用开冲淡后服用.此方适于恶寒感冒者.20.荔枝肉30克,黄酒适量,用酒将荔枝肉温煮,趁热顿服.此方适于气虚者感冒.21.鲜鸡蛋2个,白糖15克,香油数滴,将以上各味搅拌均匀,1次服完.此方适于感冒咽喉疼痛者.22.白茅根30克,绿豆1把,水煎成浓汁,加白糖30克.分2次服用.23.苏叶3克,茶叶3克炒,盐6克炒红,共研未,开水冲服.此方适于外感声哑.24.鸡蛋1枚,冰糖30克,将鸡蛋打开,混合冰糖,临睡前开水冲服,取微汗.24.乌梅10个,大枣20个,捣和,人蜜为丸,含咽汁甚效.此方适于伤寒热病后,口干,咽疼,喜睡者.25.生姜6克,葱白2根,煎服,日服2次.此方适于感受风寒咳嗽甚者.26.淡豆豉半合,葱白1把.将葱白、豆豉泡汤服,取汗即愈,此方适于感冒初起.27.黑豆(炒深黄色)1合,为未,分2次滚黄酒冲服.28.棉花子1撮,炒黄捣破,黄酒煮滚去子,饮1大盅,即时汗出.29.大梨1个(去皮,捣烂,生绢滤汁),生姜(指头大1块,捣烂滤汁)和一处,童便半酒盅,重汤顿滚侯温服.30.绿豆粉100克,炒热,鸡蛋清调和作饼,贴胸部,此方适于感胃高热不退.31.红葡萄酒1杯放在火上加热,然后加入鸡蛋1只,用筷子稍加搅动趁热食之.32.盐15克,生姜20克,将生姜捣烂与盐同炒热,然后用布包好敷额部.此方适于感冒头痛甚者.咳嗽一.咳嗽1.向日葵花(去子)1-2朵,加冰糖饨服.2.隔年陈向日葵茎,水煎服,治老年咳嗽.3.生白矾30克,为未,醋调匀,敷两足心.4.生大蒜头10个(打碎),醋120克,红糖60克.将蒜侵入醋中,入红糖,浸7天,滤去渣,每次开水冲服半匙,1日3次.5.大蒜60克,水煎服,治咳嗽痰多.6.大蒜2瓣,煮熟内服,1日3次,治小儿慢性支气管炎.7.枫树嫩芽,加水3碗,煎至1碗,治慢性支气管炎.8.批把叶(去毛,蜜炙)10-15克,水煎以茶为引送服.9.百部30克,水煎代茶饮,治肺寒咳喘.10.天竺子15克,水煎服.11.经霜白萝卜适量,水煎代茶饮.12.萝卜子10克,水煎服,治咳嗽多痰吐脓血.13.萝卜汁1杯,加姜汁3滴,和匀炖服.14.白前,焙干,研细未,每日用开水送服6克.15.白前15克,水煎服,治产后久咳.16.款冬花10克,冰糖15克,加水适量,煎至味出,趁温1次顿服.17.生橄榄4枚(打碎),冰糖15克,加水适量,煎至味出,趁温1次顿服.18.鲜姜60克,红糖30克(炒焦),将姜放在红糖中加水煮沸10分钟,去姜温服.19.生姜油炸,酌量食服,治支气管炎咳嗽.20.梨一个去核,内酥蜜,面裹,烧令熟,食之.21.干姜90克,猪肾2枚,水1升,煮半升,稍服取汗.22.荞麦面和鸡蛋清和成团搽胸部,治胸肺胀满,咳嗽不安.二.寒咳1.威灵仙适量,水煎鸡蛋吃.2.胡椒10粒为未,撒在伤湿止痛膏上,贴背心.3.麻黄3克为未,撒在伤湿止痛膏上贴肺俞穴.4.生姜15克,红枣30克,红糖30克,水3碗,煎服,服后汗出为度.治伤风咳嗽.5.核桃连皮捣烂,加冰糖少许,开水冲人蒸服,数次极效.三.热咳1.嫩桑叶60克,水煎服.2.蜒袖(即鼻涕虫)若干条,放瓦上煅存性,研未,每用1-3克,加姜汁1茶匙调服.该方适宜于热痰涌塞喉间的咳嗽.3.豆腐皮、冰糖不拘量,煮熟吃,用于妊娠热咳嗽.4.每日早晨喝盐水1杯,病势不至久延.5.柿饼若干煎水服.6.蒲公英60克,猪肉90克,煮熟食之.四.干咳、燥咳1.白木槿花10克,水煎加白糖冲服.2.百合60克,红糖30克,水煎服,亦可治支气管炎.3.川贝未6克,柿饼1个.柿饼挖开去核,入贝母未卜蒸熟,1次服,1日2次.4.芝麻120克,白糖30克,炒食.5.川贝未3克,大梨1个,冰糖未10克,梨去核,将贝母未,冰糖纳入,封口,纸裹,偎熟,内服.五.久咳1.生姜半合,蜜1匙,煎令温服,如此3服立效.2.白前捣为未,温酒调下6克.3.猪肾2枚,入椒47粒,水煎淡食.4.酸醋和水煮鲤鱼不用盐,送饮食.5.香油30克,羊肝60克,共炒熟.入少许盐内服.6.童便浸鸡蛋二十余日,用冰糖水煮食.7.南瓜藤液(将瓜藤剪去头,插入瓶内经1夜,藤浓流入瓶中,每日取液)开水冲服.8.黑木耳10克,冰糖10克,开水炖服.9.柚子种子20粒,加冰糖适量,水1大茶杯煎服,1日2-3次.10.酸枣仁若干,研细未,每服6克,开水送下.11.马齿笕汁半茶杯,白蜜30克,开水冲服.12.仙鹤草,每次10克,每日2次,泡开水服.13.槐蕾3克(炒黄,蒸5.6次),开水冲服,每日2次.14.冬青叶10克,加红糖少许,水煎服.15.梧桐子15克(炒半生半熟),捣碎水煎服.16.陈芦花10克,冰糖适量,水煎温服.17.骨碎补10克,蜜炙水煎代茶饮.18.款冬花若干,研未,包薄纸如香烟伏,用火点燃吸入.19.丝瓜1条(烧存性),研细未,枣肉为丸,早晚用好酒送服10克.20.丝瓜子若干,焙存性,研细,每服10克.21.煅海浮石120克(研细)白糖180克,和匀,每次用开水冲服1汤匙,每日3次.22.鱼腥草30克,鸭蛋或鸡蛋1只,先用水煎鱼腥草,去渣后再煎鸡、鸭蛋,稍后,去蛋壳再煎,1次服,每日1次.23.京杏仁10克,冰糖10克,杏仁去尖,捣泥,分3次加冰糖3克开水冲服.六.喘咳1.萝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蒸为丸,如麻子大,每服数丸,每日2次.2.杏仁120克,核桃120克(去壳),共捣为泥,贮罐内,每早晚各服10克,空心下.3.皂角(去皮),杆为未,以蜜丸如梧桐子大,枣膏和汤服1丸,日三夜一服.4.桔梗45克,捣为未,用童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渣温服.5.蝙蝠1个去翅足,烧令焦为未,米饮调下.6.粟壳去筋膜,蜜炙为未,蜜汤下.7.乌母鸡1只,好陈醋3-4斤,鸡去毛及内脏,切碎以醋煮熟,分3-5顿热吃,病轻者1只即可,重者2-3只.七.支气管炎1.白芥子30克,每次6克,每日2次,水煎服.2.百合10克,梨1个,白糖15克,混蒸2小时,冷后顿服.3.癞蛤蟆2-3只,剥去皮,除去头、足、肠杂,煮粥吃,可连吃5天.4.卷柏20克,猪肺1具,2味饨服.5.白胡椒数粒,梨1个,梨去核,将胡椒放梨内,水煎服.6.公鸡脑子1个,元酒冲服.八.咳嗽音哑1.玉蝴蝶3克,鸡蛋1个,玉蝴蝶煎汤,早晨空腹冲蛋吃.2.丝瓜络20-30克,水煎服,适用于燥热、痰热咳嗽失音.3.胖大海10克,开水泡透后服.4.公鸡心7个,焙黄研面分7包,第一次服一包,第二三次均服3包,热黄酒冲服,服药后发汗,不愈连服.5.艾尖叶7个,鸡蛋1个,炒食.九.肺肾虚咳嗽1.胎盘1个,漂洗干净,炖服.2.陈海蜇(洗去盐味),冰糖拌蒸食,极效.3.蚱蜢(俗名草猛),去头足,焙干研未,每服6克,1日2次.4.五味子半斤,放人瓦器内,加水煮沸半小时,待药汁凉透,放入鸡蛋10个,放阴湿处浸泡7天,每早晨吃1个.(注:该方治支气管炎,入冬遇冷风即发的,伏天在未发病时用之更好)哮喘一.哮喘1.小猪睾丸2个,烧存性,黄酒冲服.2.鳖蛋三个,用烧酒炖熟,调冰糖少许服.轻症连服2次,重症连服3次.3.鲫鱼3条,去肠杂,放瓦上焙干研未.每用3-5克,早晚或饭后以酒冲服.4.白果肉10个,捣烂,开水冲服,每日1次.5.蚯蚓若干,晒干,为未,每服10克,水煎.或将蚯蚓研未,每服3-5克,冲酒服.6.无花果,捣汁半杯,用开水冲服,每日1次.7.乌贼骨,洗净在瓦上焙枯,研成细粉.成人每日服15克,分2次服,患儿每日6克,加红糖拌匀,开水送服.8.鹅卵石30克,以熏醋浸1夜后晒干,用炭火煅透,去火气研细未,1日2次,每服3-5克,温开水送下.9.五味子15克,水煎服.10.鲜白芥子,研细未,取少许,蜜调或水调,摊布上,贴背部肺俞穴,3小时后揭去.11.丝瓜藤(霜打过)120克,水3碗,煎1碗,早晚2服,自愈.二.痰喘1.僵蚕7条,焙黄研未,1日分数次米汤送下.2.霜桑叶30克,煎汤代茶饮.三.寒喘1.鲜艾叶120克,和水捣烂,绞汁服.四.热喘1.桑白皮15克,水煎服.2.桑树根60克,洗净水煎服,l日1剂.五.虚喘1.胎盘1个,洗净,煮熟,连汤分数次服.或将胎盘焙干研未,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2.女贞子(叩腊树子,又名冬青子)500克,蒸晒人数次后,研未,每晨用温开水送服15克.六.老年哮喘1.黑芝麻250克(炒)、生姜(捣汁去渣)、白蜜(蒸熟)、冰糖各120克(捣碎蒸溶与白蜜混合调匀).将芝麻与姜汁拌匀再炒,冷后再与蜜、糖拌匀,磁瓶收贮,每早晚服1茶匙.2.荔枝树枝90克,水煎代茶.3.鸡蛋数个,浸童便中,夏3日,冬5日,取出漂净,日煮1枚食之,久能断根.4.杏仁30克,冰糖30克,木煎服.5.萝卜子炒研为未,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每日2次.七.小儿哮喘1.芝麻秸(切断),放瓦上烧存性研未,以淡豆腐蘸食.2.苦竹沥1怀加温后频服.3.针刺中指四缝穴治疗支气管哮喘.三棱针直刺1分,见淡黄色或清水样粘液为准,必要时可济压一下.用纱布包,忌盐5天,5次为1疗程.最多不过2个疗程即愈.肺痈一.肺痈初起1.紫皮蒜1头,去皮捣烂,加醋120克,用砂锅煎熬,饭后1次服完.2.侧耳根(即鱼腥草)750克,鸭蛋4个,花椒1克,将侧耳根切细,与鸭蛋、花椒混合,用猪油煎好成块,煮汤服,连服20-30天.二.肺痈1.鲜竹叶若干,绞汁、杯饮服.2.青杨树叶1000克,煮熟,煮至量约两碗许,分次慢慢服.3.车前草若干,绞汁,每日3次,每服1茶怀.4.鲜荷叶1张,水煎服,l日之次.5.白及30克,焙干为未,调入鸣蛋内,以香油煎食,不加盐,1剂分3日服,连服3剂.6.蜂房1个,白蜜适量.在蜂房口内灌上白蜜,再入砂锅内,将蜂房和蜜炒黄色,为未,每服10克,白水送下.7.地骨皮60-l20克,猪蹄1只,共煮,酌量温食.8.鱼腥草30-60克,水煎服.9.金荞麦30克,隔水炖汁服.10.陈芥菜卤,日服数小匙,白汤下.三.肺痈咳吐脓血1.萝卜子1合,研细,煎服.2.苦莱(即败酱草),洗净,每日生食5-6根,早晨、空腹嚼服.3.大瓜篓1个,用黄泥包上,放在木柴火上,烧至里外干为止,去泥碾成细面,每天早晚备6克,酒送下.胸痛1.生韭菜或根2500克捣汁饮.2.甘草50克,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用.3.酸枣根20克,水煎服.4.蒲葵叶20克,烧灰存性,研成细粉未,分2次服,每隔4小时1次.5.血余炭9克,研细未内服.6.伏龙肝3克,研细未,冷痛用白酒送下,热痛用开水送下.7.治虫积胸痛,熊胆0.3克,温开水吞服.8.治胸闷气痛,桃仁7枚,去皮尖,研细未吞服.9.治胸心结块疼痛,六神曲9克研细未,用热水送下.10.田七未,每次1.5-3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11.生山揸,水煎,每次15-30克服.12.元胡10克,水煎服.或微火上炒令香,为细未,每服6克,治心气痛.13.酸枣根水煎6-7佛,温服.14.刘寄奴穗为未,每服9克,白酒送下.15.硫黄30克,与红皮葱1根,共捣为泥,用净白布包好扎住,敷在最痛处即能止痛.痛止后揭起布(时不可久)视敷处,如起葡萄伏之水泡,用消毒钢针将水泡刺破,撒布消炎粉即愈.16.胡椒14粒,绿豆21粒,同研,白汤调服即止.17.桑耳烧存性,热酒服6克.18.陈仓米烧灰,和蜜服之.19.晚蚕沙30克,滚汤泡过,滤取清水,饮之即上.20.伏龙肝未1匙,热则用温水服.冷则用酒调服.21.预防心绞痛发作,鱼腥草鲜品根部嚼服,每日9克.22.治卒然心痛,或经年频发,安息香0.3-1.5克,研未,沸汤服下.23.生麻油1合服.24.败笔头3个,烧灰,天落水服效,主治心病不止者.25.猪心1枚,每岁入胡椒1粒.如20岁,入20粒同盐酒煮食.26.古钱1个打碎,大核桃3个,同炒热,入醋1碗冲服.27.釜底黑6克,热童便调下.28.治急心痛,螺狮壳烧为未,开水下.29.治心痛,荔枝核7个,烧存性为未,调酒服.30.治心痛将死,他药不治者.干漆略炒为夫,每服3克,用水至50毫升,同煎至25毫升,次入醋半盏调匀,顿服之.31.治急气痛,男子妇人心痛,禁了牙关欲死者.用隔年老葱白3-5根,去皮须叶,擂为膏.将病人口斡开,用银铜匙将葱膏送入咽喉中,用香油120克灌送膏,油不可少用,但得葱膏下喉中其入即苏.32.治心痛,黄连240克,为未,以水400毫升,煮取90毫升,绞去渣,适寒温饮30毫升,每日3次.33.治卒中恶心病方,苦参90克切细,好醋90毫升,以醋煮苦参,取50毫升,强入顿服,老、小二服.33.治30年心痛方,桃仁7枚去皮尖,研细,汤水合顿服,酒服亦良.34.治心疼,饭粒粘白矾未为丸,每服0.9克.35.治心疼,真麻油50毫升,煎滚,冲入烧酒20毫升,趁热饮之.36.急心疼效方,山羊血0.3克,烧酒化下.37.治急心疼,木耳30克,焙干为未,白水送下,3服痊愈.38.治急心疼,淡豆豉15克,煎汤250毫升服.39.治心气痛,疼痛多年者亦效,野田小蒜(五月五日采)不拘多少,以好醋煮软,顿食立愈.40.治卒心痛,苦酒60毫升,破鸡子1枚,合搅饮之,好酒亦佳.41.治卒心痛,蒸大豆,煮之,以囊盛,更番熨心上,冷复易之.42.治心痛,桂心未(或干姜),温酒服9克,须臾六七服.43.治心痛,当归未,酒服9克,频服.44.治卒心痛,盐,先煮3沸汤60毫升,以盐30克,合搅饮之,若无火以作汤,仍可用水盐30毫升服之.45.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90克,以水180毫升,煮取60毫升,去渣顿服之.心悸1.白莲肉去皮心,煮食,久之,自愈.2.珍珠层粉,每次3克,每日2-3次.3.朱砂3克,装入1个猪心内,加水蒸煮,熟后食用,能医治心跳和失眠.4.取连心之莲子磨成粉,与同重量的莲藕混合煎汤来吃,连吃数周,即有效,或连续煎吃,以之代茶饮,效果更为卓著.5.鸡蛋两个,煮熟,取蛋黄,置勺内烤出油(即蛋黄油),加点水饮之,每日1-2次.6.治心虚惊悸不定,赢瘦.用荆沥3升,以火煎至1升6合,分服四合,日三夜一服.7.龙眼核500克,去黑皮,长流水煮极烂,加大乌枣500克去核,捣烂如泥,和丸.每晨淡盐汤下9克,即愈.8.治心悸、失眠.桂圆肉250克,切碎,装人瓷瓶中,加60度白酒的400毫升浸泡15-20天.每日服10-20毫升.9.治血虚心悸,用猪心1个带血破开,放入大枣15克,置碗内加水,蒸熟食之.10.治心悸、心慌、惊恐不安、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等症.用猪心1个,洗净挖一深孔,入朱砂15克,用线绳捆紧,防止朱砂外溢,然后放人水锅内煮烂,吃肉饮汤,分2次吃完.不寐1.灯心草一把,煎汤,睡前代茶饮.2.治老年心血亏虚,心烦夜不得睡.酸枣仁60克,炒熟,水研绞取汁,下米12克煮粥,空腹食之,即安寐.3.治大病后,昼夜虚烦不得睡.酸枣仁、榆白皮等分,煎汁温服,则自睡矣,大妙.4.睡后默数1、2、3、4等数,不久便可入睡.5.睡前以面包2片,牛乳1杯,调盐食之便能入睡,症重者亦效,6.白莲米,临睡嚼七枚咽下.7.治烦热少睡,用小麦作饭,水调食之.8.治虚烦不眠,大枣14枚,葱白7茎.水升煮1升,顿服.9.鲜花生叶不拘多少,煎汤服.10.茯神15克,生鸡子黄1枚.将茯神用怀半水煎取1杯,稍停,兑鸡子黄1枚,搅匀备用.睡前,先以温水洗十分钟,然后将鸡子趁热服下,时间不久即可安眠.11.胡桃仁适量,红糖适量,捣碎和红糖开水冲服,饭后用.12.治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以啤酒花(每次约用3克)泡水,当茶饮.13.治肝火旺盛型的失眠.用碎米荠(鲜)30-60克洗净后再用淘米水冲洗,以水300毫升煎取150毫升,于下午5时服,渣再用水150毫升,煎取80毫升,于睡前服如.3剂为1疗程.14.珍珠母6克,研细未,每次服0.2克,每晚睡前服.15.夜交藤60克,加大枣60克,水煎服.16.龙眼肉15克,鸡蛋1只,先煮龙眼肉,出味后加入鸡蛋,蛋熟后加糖少许服食.17.五味子6克,泡酒常服.18.治产妇失眠,凤凰衣3克,水煎服.19.半夏10克,加糯米30克,水煎服,连服3剂,药后顿觉心中畅快,不但能入睡,且无恶梦惊优.20.糯稻根60克,水煎,每晚服1大碗.21.芹菜根60克,水煎服.22.酸枣仁15克,焙焦为未,顿服,每日1次.23.治心神不宁,失眠时有惊悸、怔仲、遗精等症.朱砂1克,放人猪心1个内,炖2小时,猪心、朱砂同服.24.西洋参6克,开水泡在碗里,密盖半小时,空腹饮下,晚上睡前再泡再饮.连服数日.25.黄花菜30克,水煎服半小时去渣,人冰糖再煎2分钟,待冰糖溶化后,于睡前1小时饮服.或黄花莱炖肉佐膳也有效.26.鲜橘叶加水煮10分钟后入砂糖搅,可治失眠,如系重症,可多服几次.27.治虚烦引起的失眠.以睡莲根五钱(鲜品30-60克),水煎去渣,临睡前顿服.28.治精神衰弱引起的失眠,以生百合6-9克,蜂蜜1-2匙,拌合蒸熟,临睡前适量食用.但在睡前不可吃太饱. 癫狂1.蚕蜕纸烧灰,酒调服.2.丝瓜蒂五钱,为未,井水1盏调下,即大吐得睡,不易惊起.3.郁金210克,自矾90克.共为未,面为丸九,滚水下9克,药完病愈.4.紫河车1具于长流水中冲洗极净,全无臭气,煮烂熟同牛肚俱切碎块,和一处,随便与患人食之最效.5.甜瓜蒂不拘多少,细研为未.壮年用二分半,15岁以下及老怯者减半.早晨井华水下,食顷含沙糖1块,良久涎如水出,涎尽食粥,1-2日愈.如涎出大多觉困甚省,麝香少许研细,温水调下即上.6.卧其人著地,以冷水淋其面,须终日为之,自愈.7.又治发狂无时,披头大叫,欲杀人,不避水火,以苦参研细,蜜丸梧子大,每服10丸,薄荷汤下.8.用无灰酒2碗,麻油120克同煎.用杨枝20条,每搅1-2下,换一次杨枝.煎至油酒如膏,约七分.狂者强灌之,令熟睡,或吐或不吐,觉来即不狂矣.9.用雄鸣2只煮熟,五味调和作羹,令食之.癫痫一.羊痈凤1.紫河车为未,每五分,冷水调下.2.甜瓜蒂七个(研细),白矾3克,无根水送下即吐痰,过5日再吃1服.3.羊蹄根3克(捣),桐油渣1.5克.和匀为丸,冷水送下,吐痰愈.4.伏龙肝未,水服1小匙,每日3次.5.猪血调朱沙未服.6.好松萝茶未240克,生研未120克,米饮捣为丸,临发日清晨,及常日,各服9克,米汤阴下.7.橄榄熬膏服.8.初生儿脐带1节,焙干研细未,多服无碍.9.小茴香虫32个,瓦上焙干为未,黄酒送下.10.青麦苗1篮,白糖60克.将青麦苗捣汁取半碗,加糖于锅炖熟,饮之.11.猪肉250克,艾灰120克,红糖120克.男用雄猪肉,女用雌猪肉.切如指肚大,放入老尿壶内,添水炖熟,连汤带肉,1日食完.再用艾灰红糖冲,慢慢饮服.12.黄瓜藤30克剪短,入清水3杯,煎取约2杯,分2次服.13.鳖甲炙黄为末,每服3克,乳汁调下.亦可丸如小豆大,每服1丸,乳下.14.蜂房大者1枚,水3升,煮令浓以浴,每日3-4次为佳.15.烧人中黄,以酒服之.16.麻仁4升,水6升,猛火煮令生牙,去滓,煎取7升,平旦空心服,或发,或不发,或多言语,勿怪之,但人摩手足须定,凡进3剂愈.17.鸭舌胆矾煅存性为末,每发时用3克,以笔管吹人鼻内,涎出即愈.18.用皂角不蛀肥者500克,去皮弦切碎,以酸浆水1碗浸,春秋三四日,夏一二日,冬七日,揉去滓,将汁入银器或砂锅慢火熬.以槐柳枝搅成膏,取出摊厚纸上,阴干收贮.用时取手掌大1片,以温浆水化在盏内,用竹筒灌入病人鼻孔内,良久涎出为验.欲涎止,将温盐汤饮一两口便止.忌鸡、鱼、生硬、湿面等物.19.熟附子9克,研细未,用白面粉少许,合面做饼.把饼放在丹田穴上,用艾绒团,灸数次.20.野蜂幼虫100-200只,夏秋采集露蜂房,中藏幼虫,开水烫死,晒干取出,芝麻油炸黄,1次服完,年服2-6次.21.治病狂癫痫.牛虱(水牛身上的,其虱黑如人虱样,但比人虱大些,夏天常在牛尾,冬天则在牛耳.如色赤或白者为牛蜱,有毒不可用.黄牛身上的不得用),照病人年龄每岁用1枚,置碗中研汁,加入好酒适量冲服立效.最少用30枚,重者2次可见效.22.僵蚕为末,每服1-1.5克,1日3次口服,儿童酌减.二.凤痰痫疾1.金灯花根似蒜者1个,以茶清研如浆,正午时以茶调下,即卧.日中良久,吐物.如不吐,再以热茶投之.2.生白矾30克,细茶15克,为未.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50丸,久服自然断根.3.九节菖蒲,去毛,木臼捣未,以黑猪心(阉割过的猪)一个,批开,砂罐煮汤,调服9克,1日1服.4.新橄榄切细屑,去实,蘸明矾末服之.愈多服愈妙,至痰自涌出为度,灵效异常.5.石菖蒲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连服1-2年.6.二丑,研成细末加蜂蜜制成丸,每丸重3克,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3个月以上.7.甘遂末,每1.5克,装入胶囊,晨起空腹服,每日1次,连服2-3天.三.暗凤痫疾1.用腊月乌鸦1只,盐泥固济,于瓶中煅过.放冷,取出为末,入朱砂末15克.每服3克,酒下,日3服,不过10日愈.2.蛇黄火煅,醋淬7次,为末,每服酒调6克,数服愈,年深者亦效.3.干地龙3-6克,水煎服,每日1次,或将地龙与黄豆同煮后食豆粒.高血脂1.生山楂30克,沏水代茶饮,常服有效.2.黑木耳15-30克,洗净炖汤服,此为1日量.3.白僵蚕粉100克,每次服5克,1日2次,温开水调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4.巨胜子(又名亚麻仁)15克,水煎服,1日量.5.姜黄10克,水煎服,连服1-2周.6.蒲黄5-10克,水煎服,连服1-2周.7.月见草5-10克,水煎服,连服1-2周.8.野菊花30-50克,水煎服,连服1-2周.9.五味子10-15克,水煎服,连服1-2周.10.泽泻30克,水煎服,连服1-2周.11.何首乌20克,水煎服,连服1-2周.12.花生壳50克,水煎服,连服1-2周.13.没药5-10克,水煎服,连服1-2周.14.决明子50克,水煎服,连服1-2周.15.昆布30克,水煎服,连服1-2周.16.虎杖20-30克,水煎服,连服l-2周.17.野蔷薇根30-50克,水煎服,连服l-2周,或焙干为末,每服10克,l日2次.18.大黄粉,每服0.25克,1日3-4次吞服.胃烷痛1.用当归为末,酒调服方寸匕.2.治卒然胃脘痛,用于姜为末,米饮汤下一钱匕.3.取鳗鲡鱼淡煮令熟,与患人食之,一二枚小差,饱食愈佳.4.伏龙肝末煮水服方寸匕,若冷以酒服.5.取熊胆如豆大,和水服,大效.6.用鸡卵1枚,打破头,醋之合搅匀,暖过顿服.7.用东引桃枝一把,切.以酒1升煎取半升,顿服.8.治卒胃脘痛,用龙胆草120克,酒3升,煮1升半顿服.。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方剂是中医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各种中药的组合使用,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制成的具有特定疗效的药物。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用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养阴、利水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湿热下注、腹胀便溏等症状的治疗。

2.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脾虚胃弱、气虚脱陷等症状的治疗,具有益气健脾、升阳固表的作用。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滋阴补肾、益精生髓的作用。

4.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用当归、桂枝、生姜、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侵袭、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5.十全大补丸十全大补丸是用人参、黄精、当归、白术、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气血不足、面色苍白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的作用。

6.温胆汤温胆汤是用胆组合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胆囊寒凝、胆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胆通腑、化石消肿的作用。

7.逍遥散逍遥散是用中药组合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心神失常、躁狂等症状的治疗,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毒的作用。

8.赤芍当归汤赤芍当归汤是用赤芍、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血瘀络阻、经血不畅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9.四逆汤四逆汤是用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寒邪困脏腑、阳气不足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温阳散寒、调理气机的作用。

10.茵陈蒿合剂茵陈蒿合剂是用茵陈、蒿子秆、凌霄花、五味子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湿气内盛、小便不利等症状的治疗,具有清热利湿、解毒通便的作用。

11.前胡败酱散前胡败酱散是用前胡、败酱草等中药制成的方剂,主要用于风寒郁闭、头痛感冒等症状的治疗,具有舒散风寒、解表止痛的作用。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

常用中药方剂100首01【方名】:桃核承气汤【出处】:《伤寒论》【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处方】: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

02【方名】:旋覆代赭汤【出处】:《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处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03【方名】:竹叶石膏汤【出处】:《伤寒论》【原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处方】: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斤。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04【方名】:麻黄汤【出处】:《伤寒论》【原文】:①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复发汗,宜麻黄汤。

”【处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05【方名】:吴茱萸汤【出处】:《伤寒论》【原文】:①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③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处方】: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组成】人参(15g)黄芪(30g)白术(15g)茯苓(15g)甘草(6g)当归(12g)川芎(9g)桂枝(6g)生姜(3片)功用】益气养血,调和营卫。

主治】气血两虚证。

病人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健忘,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细弱。

人参养荣汤,补气养血调营卫。

黄芪白术同参归,川芎茯苓甘草齐。

桂枝生姜调经脉,服之调和身体好。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各等分。

功用】解表和解,调和营卫。

主治】治伤寒太阳证不解,或解后不觉轻松,或本无表证而柴胡证明显者。

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口苦咽干,呕吐泄泻,胁下痞满,心烦易怒,舌苔薄白,脉弦。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加,人参甘草干姜夹,太阳表证不解时,和营调卫此方佳。

组成】连翘朴硝各一两(30g),甘草二两(60g),生姜三两(90g)功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主治】霍乱初起,恶心呕吐,腹泻清稀,口渴欲饮,咽干,舌红少苔,脉数。

XXX连XXX清热毒,XXX配连翘,霍乱初起咳止泻,宜早服用效果好。

20、五苓散《金匮要略》组成】白术四两(12g),茯苓四两(12g),炙甘草二两(6g),泽泻四两(12g),白皮四两(12g)功用】渗湿利水,健脾消食。

主治】脾胃湿滞证。

腹胀,水肿,四肢不温,泄泻,食少便溏,舌苔白腻,脉弱。

五苓散白术泽泻配,白皮茯苓炙甘草,湿滞脾虚水肿胀,消食利水效果好。

黄连3克(姜汁炒)、川厚朴6克、石菖蒲3克、法半夏3克、淡豆豉9克、山栀子9克、芦根60克组成的连朴饮,具有清热利湿,调和脾胃的功效。

适用于乙肝湿热并重,郁阻于中焦,脾胃不运的证候。

症状包括胸闷脘痞、恶心欲呕、纳呆、厌油腻食物、口渴不欲多饮、大便稀溏、腹部胀满、小便短少黄赤、或有身目发黄,其色鲜明,发热而汗出不解,舌红,舌苔黄滑腻,脉滑数。

天王补心丹包括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五钱(各15g)当归酒浸、五味麦门冬去心、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各30g)、生地黄四两(120g)、朱砂。

中医方剂大全

中医方剂大全
【组成】杏仁12g 生苡仁15g 白蔻仁6g 滑石12g 厚朴6g 半夏9g 竹叶6g 通草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热留恋气分。头胀而重,面色淡黄,胸
闷不饥,或泛泛欲呕,或渴不欲饮,舌苔 白腻或厚腻,脉濡。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9g 瞿麦9g 扁蓄9g 滑石12g 木通6g 甘草梢6g 栀子9g 大黄9g
清营汤的临床运用:
兼痉厥+羚羊角、钩藤、菊花以清热熄风镇 痉
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是邪入心包,可 先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 再服本方。
犀角地黄汤
犀角3克 生地30克 芍药12克 丹皮9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1.热入血分证。吐血、衄血、便血、
尿血等 2.热扰心营证。神昏谵语,斑色紫黑,舌
3.热厥,痉病和狂证而见有里热实证者
方解:
君药:大黄—苦寒泻热,通便去实,荡涤肠 胃实热
臣药:芒硝—咸寒,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 通便;两药相须为用,大黄推荡下行,芒 硝软化燥屎,可将胃肠实热积滞一鼓荡涤 而下
佐药:枳实、厚朴行气散结,宽肠下气;一 可调畅气机而除痞满,二可助大黄、芒硝 泻下。四药可除痞满燥实,急下存阴
臣药:辛温宣通,散寒止痛。三药合用, 温里以祛寒,通下以泻实,辛香以行气, 可治阴寒凝结,寒积里实所致的脘腹冷 痛,大便不通等证。
润下剂
由润下药与泻下药组成
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产后,阴血不 足,或津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
麻子仁丸
麻子仁500克 大黄500克 杏仁250克 枳实250克 厚朴250克 芍药250克 功效:润肠通便
清脏腑热剂
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而产生的火 热证。火在不同的脏腑,会有不同的临 床表现。

中药方剂汇总范文

中药方剂汇总范文

中药方剂汇总范文中药方剂是指中医药学中应用中药材制备而成的药物组合。

它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对于治疗各种疾病和调理人体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方剂汇总。

1.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和大枣组成。

此方剂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乏力等症状。

2.柴胡疏肝汤:由柴胡、白芍、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适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胸闷烦躁等症状。

3.温胆汤:由黄连、黄芩、黄连、栀子、苍术、土茯苓、白术、生姜、干姜、干姜、生姜、干姜、生姜、干姜、生姜、干姜、干姜、干姜、干姜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常用于治疗肝胆湿热,胃脘疼痛等症状。

4.十全大补汤:由人参、黄精、枸杞子、淮山药、山药、桂圆肉、龙眼肉、白薯、茯苓、大枣、莲子、牡蛎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适用于治疗气血两虚,神疲乏力等症状。

5.八珍汤:由人参、黄精、淮山药、当归、白术、茯苓、牡蛎、枣仁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面色苍白等症状。

6.逍遥散:由生地黄、麦冬、山药、山萸肉、龙眼肉、桂圆肉、茯苓、酸枣仁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气阴两亏等症状。

7.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精、麦冬、虎骨、牡蛎、茯苓、山药、山楂、丹皮、酒芩、丹参、生地黄、白术、生姜、大枣、甘草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头晕耳鸣等症状。

8.桂枝汤:由桂枝、半夏、干姜、甘草等药物组成。

此方剂适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恶风等症状。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用的中药方剂汇总,因中医药学的广泛应用,中药方剂种类繁多,每个方剂都有特定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同时,中药方剂也需要注意用药安全和合理配伍,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方剂的使用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治病常用方剂

中医治病常用方剂

中医治病常用方剂【中医治病常用方剂。

不转此文你亏大了!】1、川芎,35---40克,治疗头痛。

2、萹蓄,50克。

治疗尿道炎。

3、生椿根皮,60克。

治疗崩漏。

4、猫爪草100克,治疗结核。

5、柴胡50克,黄芩50克,板蓝根30克。

治疗外感高热。

6、百合40,石斛30克,鱼腥草5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治疗肺热咳嗽。

7、知母4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山药30克。

治疗肺虚咳嗽。

8、天冬30克,淫羊藿30克,补骨脂30克,黄精50克。

治疗寒饮咳嗽。

9、沙参50克,玉竹30克。

治疗肺燥咳嗽。

10、黄芪80克,白芍50克,龟板30克,丹参30克。

治疗虚劳咳嗽。

11、侧柏叶50克,化痰止咳。

12、天花粉50克,治疗咽喉干燥。

13、生石膏30克,治疗口腔溃疡。

14、黄芪40克,党参40克,连翘50克,防风30克。

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15、菟丝子30克,用于心动过速。

16、磁石30---50克,用于心悸。

17、鸡血藤50克,何首乌50克,玉竹50克,千年健35克,菟丝子30克,威灵仙30克。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18、珍珠母40克,用于冠心病。

19、小茴香100克,外敷治疗腹痛。

20、葛根40克,泽泻30克,牛膝303克,代赭石30克,川芎40克。

治疗高血压。

21、益母草80克,何首乌70克,葛根50克。

治疗中风。

22、柿蒂75克,治疗顽固性呃逆。

23、茯苓50克,白术40克。

治疗胃脘痛。

24、黄芪70克,白芍50克。

治疗慢性腹泻。

25、桑葚50克,生地30克。

治疗便秘。

26、白头翁50克,黄芪50克,蚤休30克,石斛30克,白芍30克,黄柏30克,白及30克,山药30克。

治疗脓血便。

27、板蓝根50克,茵陈50克,败酱草35克,山豆根35克。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降低谷丙转氨酶。

28、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板蓝根50克,败酱草30克,连翘30克、石斛30克,蚕砂20克,柴胡40克。

治疗慢性肝炎。

29、鳖甲50克,沙参5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败酱草50克,连翘40克。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中医常用方剂100首

常用方剂100首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30g)枸杞子(9-18g)川楝子一钱半(4.59g)(原书未著用量)【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

亦治疝气瘕聚。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2、二至丸《医方集解》【组成】女贞子(蒸)500g 墨早莲500g【功能】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3、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生姜7片,乌梅1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二陈场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4、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八珍汤基础上加入黄芪18肉桂4,重于补脾益肺,其中肉桂有增强心阳、旺盛命火之功,从而使气血阴阳并补。

5、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组成】人参(6克) 茯苓(12克) 炒白术(12克) 甘草(3克) 藿香叶(12克) 木香(6克) 葛根(15克)【功用】健脾益气,和胃生津。

【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

呕吐泄泻,肌热烦渴。

6、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车前子瞿麦篇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灯心【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7、八珍汤《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0 白术15 云苓12 当归10 川芎10 白芍10 熟地12 炙甘草5 生姜3片大枣5枚【功用】益气补血。

中医药配方

中医药配方

中医药配方来源:会员原创时间:10-17 作者:天下皆朋友更多关于配方中医药的文章口腔科牙痛方一:牙痛酒主治:各种牙痛处方:薄荷霜,冰片各一分,白酒100毫升方二:牙痛水主治:各种牙痛处方:生石膏一两,川椒三钱,细辛一钱方三:芷冰散主治:牙痛,头痛处方:白芷一两,冰片二分方四:牙痛塞耳散主治:一切风火牙痛(包括急慢性牙髓痛,牙周炎,蛀牙龋齿作痛)并治气闭耳聋以及感冒鼻塞。

处方:猪牙皂二钱,雄黄一钱五分,细辛,芒硝各一钱,樟冰一分方五:蒲公英酒主治:牙神经痛,龋齿痛处方:蒲公英根7株,白酒二两方六:二硝雄冰散处方:火硝一钱,元明粉五分,雄黄,冰片各一分方七:椒辛散主治:各种牙痛处方:花椒皮,细辛,食盐各等份方八:牙痛漱剂主治:火热牙痛处方:山豆根一辆方九:蜂房食盐散主治:龋齿处方:露蜂房,食盐各等份方十:牙痛霜主治:牙痛,龋齿处方:细辛二两,薄荷五分,樟脑二钱方十一:骨碎辛麻汤主治:不分上下左右之牙痛及所牵引的头痛属于风热者处方:骨碎补三钱,细辛五分,赤芍,连翘,牛蒡子各三钱,升麻,荆芥薄荷各一钱半,生甘草一钱方十二:石辛梅黄汤主治:牙痛属內火上炎者处方:生石膏六钱至一两,细辛三分,乌梅肉一钱半,元参,生山栀,大白芍各三钱,生大黄二钱方十三:清胃祛风汤主治:牙痛牵引头痛或牙龈红肿或颊腮肿痛,面赤发热,口干思凉,大便不爽,舌红苔燥,属于肠胃积热及外感风邪所致者处方:生石膏六钱至一两,槐花,地骨皮,丹皮,酒黄芩,荆芥,防风,川芎,白芷,生甘草各三钱,细辛,升麻各七分方十四:地黄补阴汤主治:牙痛属于肾阴亏虚者处方:熟地,生地各五钱,玄参,骨碎补各三钱牙周病方一:地黄砂仁煎主治:龋齿,冠周炎处方:生地黄三钱,砂仁一钱半方二:菊叶汁主治:牙龈红肿疼痛处方:鲜野菊花叶一把方三:齿苋煎主治:(同上)处方:鲜马齿苋一把方四:石膏知母白芷汤主治:牙龈肿痛处方:生石膏五钱至八钱,知母,白芷各三钱牙齿松动方一:固齿散处方:猪牙皂,生姜,熟地,旱莲草,槐角子,细辛,荷叶,青盐各等份方二:鲫鱼霜处方:磠砂适量鲫鱼一条(半斤)走马牙疳方一:地丁汁处方:鲜紫花地丁草方二:铜绿散处方:铜绿,苦杏仁,滑石等量方三:人中白散处方:人中白,青黛,黄柏等量方四:牙疳散处方:白砒,黄连,生甘草,冰片各一钱硼砂四钱乳香,没药各五钱,青黛二钱,红枣十个(去核)口疮方一:葵心散处方:向日葵杆内心方二:霜茄散处方:经霜后的茄子方三:榴皮散处方:石榴皮方四:石膏汁处方:整块生石膏方五:朱矾内金散处方:朱砂二钱,枯矾三钱,鸡内金一钱方六:冰硼二黄散处方:黄连,黄柏,青黛各一钱,硼砂二钱,生甘草五分,冰片二分方七:吴萸外涂方处方:吴茱萸一两醋适量黑毛舌方一:石膏地黄煎处方:生石膏一至二两,生地五钱。

家庭常备中药方

家庭常备中药方

家庭常备中药方---感冒发烧常用方对证用法夜晚孩子感冒、发烧等一些常见问题的紧急处理,由于抓中药的限制,可在自己家里长期备上一些,每剂药备上2剂,写好名称备注,以供紧急情况下用!以下方剂,基本上可以解决家庭的常见之急!桂枝汤(发热汗出、鼻流、清涕、鼻塞)---适用于感冒初起(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存在即可定论)桂枝6 白芍6 生姜3片大枣2枚炙甘草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证+咳嗽)桂枝6 白芍6 生姜2片杏仁3 厚朴5 大枣2枚炙甘草5桂枝二陈汤(桂枝汤证+咳嗽、痰多、浊鼻涕多)桂枝6 白芍6 生姜2片陈皮5 半夏5 茯苓5 大枣2枚炙甘草5桂枝二麻黄一汤(感冒初起:怕风怕冷、清涕、无汗、鼻塞、咳嗽)桂枝6 白芍6 麻黄3 杏仁3 生姜2片大枣2枚炙甘草6桂枝二越婢一汤(受风初起,怕冷、清涕、咽干、痛,咳嗽黄白痰、口干等)桂枝二麻黄一汤兼有热象(口干、咽痛)者桂枝6 白芍6 麻黄5 杏仁6 生石膏15 生姜3片大枣2枚炙甘草5小青龙汤(外感风寒,咳喘、流清涕、喷嚏、痰液清稀)麻黄4 杏仁3 桂枝6 白芍6 干姜5 细辛2 五味子3 半夏5 炙甘草6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证+口干、烦躁)麻黄4 杏仁3 桂枝6 白芍6 干姜5 细辛2 五味子3 半夏5 炙甘草6生石膏15大青龙汤(外感寒邪初起,发热高烧、怕冷、无汗、唇红、烦躁,服后汗出后,即停,出汗后不可重复再用)麻黄6 桂枝6 杏仁6 生石膏15 生姜3片大枣2枚炙甘草6柴胡桂枝汤(发热、汗出、头痛、关节痛、呕恶、心烦、咽干等)柴胡9 黄芩6 党参5 半夏5 桂枝6 白芍6 生姜3片大枣2枚炙甘草6麻黄汤(恶寒无汗高烧、咳喘头痛体痛)麻黄6 桂枝4 杏仁3 炙甘草5麻黄附子细辛汤(素体阳虚,或有过敏鼻炎,怕冷、流清涕、喷嚏、不发热、乏力、嗜睡等)麻黄6 黑附片6 细辛2 炙甘草8水煎服,发烧效验方:发烧(针对38度以上)、怕风头痛、关节酸疼、汗出或无汗、咳嗽咽痛等,柴胡9 黄芩6 党参5 半夏5 桂枝6 白芍6 葛根8 麻黄5 杏仁6 生石膏1 5 生姜3片大枣3枚生甘草6处方中用药针对2--8岁的年龄,成人可多喝一些,更小的可少喝一些,量不变,!煎服法:水煎服,水开后煎20分钟,早中晚各一次,一日一剂如果不能辩证,调理会员请咨询孙老师!以下转自7224162 在三七网文章:感冒发烧常用方对证用法三七生先生所著《感冒患者须知》主要是针对体较实者的三阳病和三阴病“始得之”病证,《小儿感冒误治恶果及救治方法》是针对经误治者。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

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中医方剂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中医最常用的20个方剂,并对其功效和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1. 温胆汤:温胆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胆虚寒症状,如胆囊寒痛、胆汁淤滞等。

该方剂由黄连、半夏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胆祛寒、理气开郁的功效。

2. 茵陈蒿汤:茵陈蒿汤是治疗寒湿痹证的经典方剂,由茵陈、蒿子、生姜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寒湿、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痹痛、腰腿冷痛等症状。

3. 四逆散:四逆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寒邪侵袭引起的寒证,如寒疟、寒冷等。

该方剂由附子、干姜等药物组成,具有温阳散寒、驱寒止痛的功效。

4.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是治疗中气不足的经典方剂,由黄耆、白术、党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中气不足导致的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健脾益气方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健脾益气、补养气血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6. 四逆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是中医常用的治疗阳气不足的方剂,由附子、干姜、人参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阳散寒、益气固表的作用,适用于阳气不足导致的畏寒、乏力等症状。

7. 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常用的补血方剂,由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导致的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

8. 四妙丸:四妙丸是中医常用的消炎止痛方剂,由黄连、黄芩、苦参、半夏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痈肿等症状。

9. 温经汤:温经汤是中医治疗寒凝症状的方剂,由艾叶、独活、川芎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寒凝引起的痛经、闭经等症状。

10. 走湿散:走湿散是中医常用的祛湿方剂,由荆芥、石膏、白附子等药物组成。

该方剂具有祛湿散寒、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湿邪困阻引起的感冒、咳嗽等症状。

中医养生方剂大全

中医养生方剂大全

中医养生方剂大全
1. 五味调和汤
配方:
- 甘草 5 克
- 黄芪 10 克
- 白术 10 克
- 人参 10 克
- 当归 10 克
用途:
调和脾气、益气血、提高免疫力。

2. 清肝明目汤
配方:
- 桑叶 10 克
- 菊花 10 克
- 地黄 10 克
- 川贝母 5 克
- 熟地黄 5 克
用途:
清肝明目、滋润肝阴。

3. 补肾调经汤
配方:
- 熟地黄 10 克
- 川穹 10 克
- 当归 10 克
- 茯苓 5 克
- 枸杞子 5 克
用途:
补益肾气、调理经血。

4. 清热解毒汤
配方:
- 荆芥穗 10 克
- 金银花 10 克
- 黄连 5 克
- 石膏 20 克
- 生地黄 10 克
用途: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5. 安神助眠汤
配方:
- 丹参 10 克
- 酸枣仁 10 克
- 茯苓 5 克
- 龙眼肉 10 克
- 酸枣仁 10 克
用途:
安神助眠、舒缓神经紧张。

这些方剂只是其中几个例子,大家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剂。

但在使用中药方剂前,请务必向中医师咨询,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治疗或替代医学建议的依据。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剂大全中药方剂大全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味,适用于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的症状。

桂枝汤:桂枝汤治疗太阳风,配方为芍药、甘草、姜枣,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中用防风、细辛、苍芷、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散中加入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适用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的症状。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效,适用于风寒束表、饮停胸的症状,配方为细辛、半夏、甘草、姜、桂、麻黄、芍药。

辛凉解表桑菊饮:桑菊饮中加入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清疏肺卫轻宣剂,适用于XXX咳嗽的症状。

银翘散:银翘散主治上焦疴,配方为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发热咽痛。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适用于肺热壅盛、气喘急的症状,辛凉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适用于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的症状。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适用于邪在三阳热势张的症状,配方为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适用于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的症状。

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疗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18个家庭必备常用中药方剂

18个家庭必备常用中药方剂

18个家庭必备常用中药方剂桂枝汤【处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复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多物。

【现代使用技巧】桂枝汤治疗伤风感冒,普通人的伤风感冒一般加葛根;身体结实的人要加麻黄;咽喉痛加生石膏、桔梗;咳嗽气喘加杏仁;对于平时形寒肢冷,体弱多病的人要加附子。

体温升高的时候,只要有恶风恶寒就可以用。

如果病人口苦得厉害,就要加柴胡、黄芩;如果口干得厉害,就要加生石膏。

真的超过40℃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医院里去,以防万一。

五苓散【处方】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用法】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

多饮暖水,汗出愈。

【辩证使用要点】一个是用于突然水泻不止,另一个用于口渴不止,水入立即呕吐。

当归芍药散(妇人养血活血良方)【处方】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用法】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辩证使用要点】病人有贫血与浮肿倾向,脸色不华,或黄或白。

香苏饮【组成】紫苏叶9克,香附9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葱须3头【功用】理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脘痞闷,呕逆泛酸,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者。

【古籍论】本方是治外感风寒,又兼里气不和,是表里两解之轻剂。

方中以苏叶疏表散寒为主。

香附和里行气为辅。

陈皮辅香附行气止痛,姜、葱助苏叶表散风寒为兼制。

甘草调和诸药。

【点评】本方可代替麻黄汤,适宜老人、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的人,因为它没有麻黄汤峻发其汗;所以也可治疗胃脘疼痛、呕逆泛酸等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个家庭必备常用中药方剂桂枝汤【处方】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复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多物。

【现代使用技巧】桂枝汤治疗伤风感冒,普通人的伤风感冒一般加葛根;身体结实的人要加麻黄;咽喉痛加生石膏、桔梗;咳嗽气喘加杏仁;对于平时形寒肢冷,体弱多病的人要加附子。

体温升高的时候,只要有恶风恶寒就可以用。

如果病人口苦得厉害,就要加柴胡、黄芩;如果口干得厉害,就要加生石膏。

真的超过40℃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医院里去,以防万一。

五苓散【处方】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用法】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

多饮暖水,汗出愈。

【辩证使用要点】一个是用于突然水泻不止,另一个用于口渴不止,水入立即呕吐。

当归芍药散(妇人养血活血良方)【处方】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用法】每服6克,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辩证使用要点】病人有贫血与浮肿倾向,脸色不华,或黄或白。

香苏饮【组成】紫苏叶9克,香附9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葱须3头【功用】理气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脘痞闷,呕逆泛酸,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者。

【古籍论】本方是治外感风寒,又兼里气不和,是表里两解之轻剂。

方中以苏叶疏表散寒为主。

香附和里行气为辅。

陈皮辅香附行气止痛,姜、葱助苏叶表散风寒为兼制。

甘草调和诸药。

【点评】本方可代替麻黄汤,适宜老人、孕妇、儿童及体质虚弱的人,因为它没有麻黄汤峻发其汗;所以也可治疗胃脘疼痛、呕逆泛酸等证。

【辩证使用要点】饭后胃脘胀而不痛,口淡胃冷加高良姜,瘦弱的人加党参、大枣。

案例:病情是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嘈杂不适,食入胀满。

香苏饮加味,就是加上姜、枣、参。

即苏梗二钱,香附二钱,陈皮二钱,枳壳二钱,党参三钱,大枣三个,干姜二片,炙甘草一钱。

左金丸【处方】黄连600g 吴茱萸100g【用法】炮制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辩证使用要点】左金丸就是抓住口苦、头痛、吐酸,只要三个症状里有两个症状同时存在,就可以使用了。

香连丸【处方】黄连(吴茱萸制)800g 木香200g【用法】炮制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米醋8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辩证使用要点】抓住突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拉了一次又一次)三个症状,一般是急性肠炎,并且治疗效果与发病时间有关,就是说,病症一出现就马上服药效果最好,等到第二天服药效果就差多了。

平胃散【处方】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120g,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90g,陈橘皮(洗令净,焙干)60g,甘草(炙黄)30g。

【用法】上为散。

每服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辩证使用要点】一是舌苔白厚而腻;二是头身困重;三是腹部胀满。

一般病人没有发热。

如果外感发热的时候,病人出现平胃散的舌苔,我就分别使用下面三个方剂。

一般用三仁汤;有口臭,咽喉肿痛,我就使用甘露消毒丹;有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我就用藿香正气丸料煎煮成汤剂;如果病人只是舌苔白厚而腻,有恶心呕吐,大便泄泻,没有发热,可以直接使用。

除了有平胃散的舌苔以外,还有口苦、恶心、胃胀等症状,加黄芩、苏梗与香附。

实例:觉得自己浑身不自在,头昏脑涨,四肢困重,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口苦口臭,便溏尿黄,舌苔黄腻而厚,平胃散加黄连、黄芩、苏梗、香附与砂仁。

实例2:脾虚湿盛的舌像,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面满是水液。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舌质并不是红色的,而是淡白的。

因为脾虚,导致脾土无力控制水湿,水湿则更加加重了脾虚,这样脾无力运化水饮,因此导致了腹泻。

服平胃丸两天腹泻停止,改为参苓白术丸(人参、茯苓、白术(麸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加强补脾的效果,这个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腹泻就好了。

藿香正气丸(暑天消化道型流感)【处方】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炒)、陈皮、半夏(制)、厚朴(姜制)、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

【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甘草泻心汤【处方】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四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即半夏10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15g,炙甘草20g,黄连5g,大枣20g。

【辩证使用要点】对于慢性腹泻,或者经常大便溏薄不成形的病人只要出现口苦、尿黄,一般都使用甘草泻心汤。

许多疑难病证的病人,只要出现上述的胃肠症状,都有较好的效果。

甘草泻心汤使用于较多的疾病,如肝炎、胃炎、肠炎、口腔溃疡;如失眠、癫痫、癔病、嗜睡、梦游病;如虹膜睫状体炎、结膜炎、巩膜炎、泪囊炎;如关节炎、风湿病、神经痛;子宫内膜炎、盆腔炎、阴道炎等。

如果是眼科的疾病,这个病预后不好,如果使用甘草泻心汤的话,要用生甘草一两,还要加赤小豆一两与一些活血祛瘀的中药。

赤小豆要浸湿,使它萌发出一点小芽,然后晒干。

张简斋先生说:‘病人眼睛发红,但是红的地方不在结膜与角膜,在瞳仁的中间,与赤眼的斑鸠相似,所以仲景有目赤如鸠眼一语’。

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12克(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9克黄连3克大枣12枚(擘)【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辩证使用要点】大便有否溏薄腹泻。

生姜泻心汤【处方】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半夏9克(洗)黄连3克大枣12枚(擘)【用法】上八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鉴别要点: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虽然都是治疗心下痞的汤方,但因证候不同、程度不同、病因不同,用药自然也有些差异,治疗范围也略有不同。

从证候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最简单,仅是心下痞,生姜泻心汤证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且硬,干哕,嘴里有异味,肠鸣而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在此基础上多了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肠鸣而下利,且下利次数多的证候。

从程度上来说,半夏泻心汤证为最轻,其次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为最重且急迫。

从病因上来说,虽然均是误治而来,但误治引起的结果却不同,半夏泻心汤证的心下痞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产生的热气与里虚脾之阳不足的寒气相争相阻,即是热气与寒气相阻,自然没有有形的物质产生,只是心下胀满不硬;生姜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与脾之寒气,再加上胃有停水宿食,停水宿食为有形物质,三者相争相阻,因此心下胀满且硬,兼在上(干噫食臭)在下(雷鸣下利)的证候;甘草泻心汤证的心下痞硬而满为“心下”水火无形之气与脾之寒气,再加上胃空(缺乏津液),致使“心下”之水火无形之气乘虚而入于胃,客气上逆,胃被此邪气充满,因此心下胀硬而满,兼在上(干呕,心烦不得安)在下(雷鸣下利,日数十行)。

从用药上来说,生姜泻心汤比半夏泻心汤多了一味生姜,甘草泻心汤比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少了一味人参,炙甘草被置换成了甘草。

用治疗范围上来说,这三个泻心汤被广泛运用于各种胃肠疾病的治疗,虽然如此,其治疗的重点和范围却不尽相同。

如某种胃病,半夏泻心汤主要治疗胃胀且不硬;生姜泻心汤主要治疗胃反酸,口有异味,干哕,胀而且硬兼肠鸣下利;而甘草泻心汤主要治疗胃有烧灼感,干呕,心烦,安静不下来,胀硬而且满兼肠鸣下利次数多。

同样治疗某种胃病,半夏泻心汤证突出的是胃胀,生姜泻心汤证突出的是胃胀而硬,反酸有异味,甘草泻心汤证突出的胃胀硬而满有烧灼感。

刚才讲到,甘草泻心汤在《金匮要略》里治疗狐惑证,因其没有表证,所以加了人参,狐惑证指的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疾患,由此得知,不管是口腔溃疡、胃溃疡,还是前后阴溃疡等,只要有甘草泻心汤证,用甘草泻心汤方治疗就能痊愈,所以我们治疗疾病时不要局限于某一种疾病名,最重要的是证候,只要有其证候,不管什么病名均可用其汤方治疗。

所以,在临床上,这三个汤方可不仅仅用于胃肠疾病,对于肝胆疾病、皮肤病、妇科病、性病、乃至精神类疾病等。

又或者是某种肿瘤等疑难杂症,只要有其证,使用其汤方,必定事半功倍,而且还会出奇制胜,正所谓知此知彼,百战百胜!小柴胡汤【处方】柴胡30g,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炙)、生姜(切)各9g,大枣(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主治】1)伤寒少阳病证。

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

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三仁汤【处方】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主治】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宜畅湿浊。

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用法用量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备注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

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

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二陈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用法】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小建中汤【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芍药18克生姜9克(切)胶饴30克【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喜得温按,按之则痛减,舌淡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现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神经衰弱、慢性肝炎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