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消化与吸收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消化与吸收

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4.分析小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吃饭时,有人狼吞虎咽,有人细嚼慢咽。你们认为哪种吃饭习惯好呢?(学生思考)由问题引出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讲授

(一)食物的消化

1.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学习食物的消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内呢?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食物的消化是由人体消化系统来完成的。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内容,并参照教材第29页“肝、胆、胰、十二指肠

0 / 4

的相互关系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构成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在哪里?

(1)消化道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2)消化腺

一类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腺。它们通过导管开口于消化道。

另一类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它们数量甚多,都直接开口于消化道,如胃腺、肠腺等。

功能:消化腺能分泌消化食物的消化液。

设疑:假如我们口里嚼着馒头,细嚼慢咽有什么特点吗?(会变甜)

为什么会变甜呢?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不甜的,有可能淀粉在口腔内发生了变化?)淀粉没发生变化。我们怎么知道呢?

(用碘液检验,淀粉遇碘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取一块馒头放到嘴里细细咀嚼,慢慢地你能感觉到甜味。

(1)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如果是这样,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

(2)探究计划: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 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的咀嚼);C块不做处理。

②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③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①②③号,然后做如下处理:将A馒头碎屑放入①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B馒头碎屑放入②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将C馒头放入③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3)注意事项

①唾液最好是纯净的,否则很有可能影响实验的效果。

②避免碎屑粘在试管壁上。

③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量筒和滴管。

④用量筒、滴管测量及用竹签或筷子进行搅拌时,要防止唾液对2号试管的污染。如果按照顺序进行操作,则1号试管操作完成后,要将用具进行清洗,再操作2号试管;

1 / 4

也可以先操作2号试管,再进行1、3号试管的实验,最后对用具进行清洗。

(4)讨论

学生实验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②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三、课堂小结

总结实验得失。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探究实验,导入对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食物的消化

上面的探究实验表明,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馒头中的淀粉才能与唾液充分混匀,唾液中的淀粉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食物是怎样消化的,它的消化是在哪里完成的。

学生阅读后回答:口腔里的食物通过吞咽,进入食道,再到胃里。胃里有胃腺分泌的大量胃液。随着胃的蠕动,食糜下行,分批进入小肠。在多种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为可以被细胞直接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食物的消化是在消化系统中逐渐完成的。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二)吸收

设疑:食物在小肠中完成消化后,随着小肠的蠕动继续下行,进入大肠。那么,食物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究竟是在小肠中还是在大肠中被吸收的呢?

1.资料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第30页资料,通过分析,推测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大肠还是小肠。

学生分析、思考后回答。

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小肠。

2.营养物质的吸收

小肠的长度和内壁结构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来吸收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

2 / 4

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被构成小肠绒毛壁的一层上皮细胞所吸收,然后转运到小肠绒毛腔内的毛细血管中,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那些未被小肠消化和吸收的物质下行到大肠,其中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被大肠吸收,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3. 技能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图文资料,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3)D中含有哪些消化酶?

学生思考后回答。

(1)图中Y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淀粉在口腔内开始消化;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被消化。

(3)D代表小肠,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三、课堂小结

复习新授内容,强化学生记忆。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31页“练习”第1、2、3题。

3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