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刑分2013年6月期末真题(附部分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801法学综合二刑法学部分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涂在机读卡上,在试卷和答题纸上作答无效。

每小题1.5分)1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既是立法原则,还是司法原则,同时对行政机关也有约束力B.罪刑相适应原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合理延伸C.限制解释一定符合罪刑法定原则D.将借记卡解释为刑法中的信用卡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12.甲(M国人)在中国旅行时遇到长相貌美的乙女,产生歹意,采用麻醉方法,将其绑至它地卖掉,但甲不知情的是,乙女其实是男扮女装。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是()。

A.甲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应当按照普通管辖原则进行管辖B.甲的行为属于不能犯,不构成犯罪C.如果甲的行为发生在1991年,由于当时的法律有拐卖人口罪的规定,甲在1998年后归案,无论1997年的刑法如何规定,对此行为只能适用l991年的法律,直接处以拐卖人口罪D.如果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那他属于情节加重犯13.下列关于不作为犯说法正确的是()。

A.丈夫置生病的妻子于不顾去旅行,致妻子死亡,丈夫的行为可能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也可能不纯正的不作为犯B.张某发现自己烧炭的窑洞中有被烧死的少年的尸体,随意丢弃在路边,这属于不作为的侮辱尸体罪C.李某在深山中发现弃婴,遂将其放置在民政局门口后离开,但后来无人救助,婴儿死去,李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D.王某发现考生作弊,让其退出考场,考生以自杀相威胁,王某仍执意让其退出考场,后考生果真跳楼自杀,王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14.下列案件中哪项自杀情节可以评价为结果加重犯?()A.李女被性侵犯后跳楼自杀B.张三长期被丈夫虐待带,不堪忍受,服毒自杀C.李四被公开侮辱后,投河自尽D.赵五在刑讯逼供过程中,咬舌自尽15.甲某和乙某冈抢劫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此案朱被侦破。

后甲某因另一起单独犯的抢劫罪被抓获,在公安机关审查其抢劫罪时,甲某在检察机关询问期间,向检察人员供述了前起抢劫罪行,并提供了乙某的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同时还揭发了某公安人员对其刑讯逼供的事实。

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刑事诉讼法)DOC

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刑事诉讼法)DOC

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刑事诉讼法)单选:1、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反映了我国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理论观点。

如果有观点认为“司法机关注重发现案件真相的立足点是防止无辜者被错误定罪”,该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学说?()A.正当程序主义B.形式真实发现主义C.积极实体真实主义D.消极实体真实主义「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实体真实主义与正当程序主义。

实体真实主义可分为积极实体真实主义和消极实体真实主义。

积极实体真实主义认为凡是出现了犯罪,就应当毫无遗漏地加以发现、认定并予以处罚;为不使一个犯罪人逃脱,刑事程序以发现真相为要。

消极实体真实主义是将发现真实与保障无辜相联系的目的观,认为刑事诉讼目的在于发现实体真实,本身应包含力求避免处罚无辜者的意思,而不单纯是无遗漏地处罚任何一个犯罪者。

题干中提到的“防止无辜者被错误定罪”的观点属于消极实体真实主义学说。

2、在刑事诉讼中,法官消极中立,通过当事人举证、辩论发现事实真相,并由当事人推动诉讼进程。

这种诉讼构造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A.职权主义B.当事人主义C.纠问主义D.混合主义「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刑事诉讼构造。

当事人主义诉讼将开始和推动诉讼的主动权委于当事人,控诉、辩护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居于主动地位,适用于程序上保障人权的诉讼目的;而职权主义诉讼将上述的主动权委于国家专门机关,适用于实体真实的诉讼目的。

题干中提到的“通过当事人举证、辩论发现事实真相,并由当事人推动诉讼进程”的诉讼构造属于当事人主义。

3、赵某因绑架罪被甲省A市中级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交付甲省B市监狱执行。

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赵某脱逃至乙省C市实施抢劫被抓获,C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抢劫罪判处无期徒刑。

赵某不服判决,向乙省高级法院上诉。

乙省高级法院二审维持一审判决。

此案最终经最高法院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关于执行赵某死刑的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A市中级法院B.B市中级法院C.C市中级法院D.乙省高级法院「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死刑案件的执行法院。

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导论2013年期末A卷

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导论2013年期末A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导论》期末考试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法的指引作用与法的评价作用2.民法法系与普通法法系3.行政法与行政法规4.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5.民事制裁与刑事制裁二、单项选择题(每一题只有1项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三、多项选择题(每一题至少有2项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当代世界各国的法律形式包括()A制定法B判例法C习惯2关于法律条文与法律规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一个条文可以表述一个规则B几个条文共同表述一个规则C法律规则三要素必须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表述出来3下列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有()A宪法B民法C行政法规4关于无过错责任的功能,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惩罚B预防C救济5关于法律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法律关系具有合法性B合法行为导致合法的法律关系的产生C违法行为导致违法的法律关系的产生6 下列哪些法律分类不是大陆法系对法的基本分类()A 普通法与衡平法B制定法与判例法C公法与私法7 关于非正式法源,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它没有法律意义B它没有法律效力C它具有说服力8 关于司法解释,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它解释法律B它解释宪法C它具有个别效力9 关于公民的能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有权利能力就有行为能力B有行为能力就有权利能力C权利能力既包括享有权利又包括承担义务10 关于法律体系,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 法律体系是国内法体系B法律体系包含国际法因素C法律体系是部门法体系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40分)1、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第一条规定:“民事法律所谓规定者,依习惯;无习惯者,依法理。

”请结合相关知识分析这一条文所蕴含的法理。

(8分)2、1999年3 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政法大学-刑总-刑法学总论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刑总-刑法学总论07-08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刑法学总论》(304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罪刑法定原则应有的内容()A.禁止习惯法B.禁止扩张解释C.明确性原则D.禁止事后法2、下列关于刑法空间效力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普通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应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司法机关对甲无管辖权。

B.我国军人乙某在邻国A国旅游期间对韩国人B某实施一侵害行为,该行为按A国刑法不构成犯罪,但按我国刑法规定则构成犯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

则对乙某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

C.毒贩丙某(C国人)来我国旅游,虽然丙某不是我国公民,亦从未在我国境内贩毒,但对其贩毒行为仍可适用我国刑法。

D.丁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如其回国,不可再受我国刑法追究。

3、陈某于1997年1月至6月(当时其未满16周岁)多次盗窃他人财物5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根据1979年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为由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于1997年10月13日审理该案,此时新刑法已生效。

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

则对于新刑法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是()A.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法即79年刑法对其定罪B.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审结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对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从旧兼从轻原则”判决其不负刑事责任4、胡某逗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脚将其倒悬在河边,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关于依法治国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A。

只需建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即可实现依法治国B。

依法治国仅要求运用法律约束国家机关和官员的权力,而无需约束公民的权利和自由C。

依法治国要求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应将法律作为主要的、排他性的手段D。

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关于贯彻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CA。

社会成员要知法、信法、守法、用法,这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社会基础B。

依法治国需要与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实践结合起来C。

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目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加快解决公共卫生保障、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现实问题D。

依法治国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和维护稳定3.某市实行电视问政,市领导和政府部门负责人以电视台开设的专门栏目为平台,接受公众质询,以此“治庸问责”,推动政府积极解决市民关心的问题。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CA。

社会主义法治是“治权之治”,电视问政有利于强化人民群众对官员的监督B。

电视问政体现了高效便民的原则C。

电视问政是“治庸问责”的有效法律手段D。

电视问政有助于引导市民规范有序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执法为民的理念?CA。

某市公安局为派出所民警制作“民警联系牌”,悬挂在社区居民楼入口处,以方便居民联系B。

某省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推进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C。

2013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多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多选真题及答案解析

5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船⼯甲见⼄落⽔,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将其推到⽔中,致其溺亡。

甲的⾏为成⽴不作为犯罪 B.甲为县公安局长,妻⼦⼄为县税务局副局长。

⼄在家收受贿赂时,甲知情却不予制⽌。

甲的⾏为不属于不作为的帮助,不成⽴受贿罪共犯 C.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河中。

甲欲施救,⼄劝阻,甲便未救助,致幼童溺亡。

因只有甲有救助义务,⼄的⾏为不成⽴犯罪 D.甲将弃婴⼄抱回家中,抚养多⽇后感觉⿇烦,便于夜间将⼄放到菜市场门⼝,期待次⽇晨被⼈抱⾛抚养,但⼄被冻死。

甲成⽴不作为犯罪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核不作为犯罪。

选项A错误。

船⼯甲见⼄落⽔,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将其推到⽔中,致其溺亡,即⼄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甲后⾯推的⾏为。

因此,船⼯甲的⾏为成⽴作为的故意杀⼈罪,⽽不是不作为的故意杀⼈罪。

选项B正确。

甲、⼄作为夫妻,在⼄丧失独⽴⽣活能⼒或遇到危险的情况下,甲对⼄有抚养、救助的义务,没有制⽌其实施违法犯罪⾏为的义务;甲作为公安局长,有制⽌⼄实施公安机关管辖的犯罪的义务,甲不是检察院检察长,没有制⽌⼄实施贿赂犯罪的义务,因此甲没有制⽌⼄收受贿赂,不成⽴不作为的帮助犯,不构成受贿罪共犯。

选项C错误。

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河中,甲有救助的义务,他能够履⾏该义务⽽不履⾏,导致幼童溺亡,构成故意杀⼈罪。

甲最初准备施救,是因为⼄劝阻⽽放弃,因⽽⼄构成甲故意杀⼈罪的教唆犯。

选项D正确。

甲将弃婴⼄抱回家中,甲以⾃⼰的实际⾏为抚养⼄,甲就必须履⾏抚养的义务;甲能够履⾏该义务⽽不履⾏,导致⼄被冻死,构成不作为犯罪(遗弃罪)。

5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同时出⾎,丙失⾎过多死亡。

甲、⼄的⾏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甲等多⼈深夜追杀⼄,⼄被迫跑到⾼速公路上时被汽车撞死。

甲等多⼈的⾏为与⼄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将妇⼥⼄强拉上车,在⾼速公路上欲猥亵⼄,⼄在挣扎中被甩出车外,后车躲闪不及将⼄轧死。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2014-2015期末真题(无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总论2014-2015期末真题(无答案)

刑法学总论2014-2015期末考试试题(A)一、单选。

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俄罗斯人甲乘坐从我国呼和浩特市开往蒙古国鸟兰巴托的长途客运汽车(公司注册地为我国),在汽车行驶于蒙古国境内时,将一日本人打死,对甲的行为可按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B.我国公民乙因在英国犯故意杀人罪已被当地法院判处刑罚并服刑完毕遣返回国。

我国司法机关应当对其免除或减轻处罚C.我国普通公民丙在泰国犯侮辱罪。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法定最高刑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丙的行为依我国刑法可以不予追宄.也可以予以追究D.日本人丁劫持美国飞机降落在法国,由于此事与我国无关。

即使丁在我国出现,我国也无权对其行使刑事管辖权2.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A.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构成要件要素B.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构成要件要素C.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不是构成要件要素D.对任何一种犯罪均非必备构成要件要素3.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

某日,甲喝醉了酒,把某酒店老板打成重伤,在群众抓捕他时,甲因受到惊吓而精神病发作。

则甲()A.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C.不负刑事责任,因其是精神病人D.应当负刑事责任4.陈某1981年5月生,于1997年6月20日(当时其未满16周岁)盗窃他人财物9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日根据1979年刑罚认为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

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唯有提出上诉。

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

二审与1997年10月13日进行(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则对于新刑法的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有()A.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罚对其定罪B.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前审结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照“从旧兼从轻原则”对其判决无罪5.保姆A带着4岁的小宝在公园玩耍,小宝向游客B泼水,B遂将小宝扔进公园人工湖中。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A.均无效,因陈某的父母拒绝追认
B.均有效,因委托合同仅需简单智力投入,不会损害陈某的利益,其父母是否追认并不重要
C.是否有效,需确认陈某的真实意思,其父母拒绝追认,甲公司可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委托合同的效力
D.委托合同因陈某的父母不追认而无效,但代理权授予是单方法律行为,无需追认即有效
B. 《宋刑统》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律条及有关的敕、令、格、式、起、请等条文作为一门,共12篇、213门、502条
C. 大诰是明初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作为训诫臣民的特别法令颁布天下
D. 清代为了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活动,提高官吏的统治效能,自雍正朝开始编订《大清会典》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大清会典》自康熙年间开始编订,故D项错误。
选项D错误。《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可知,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非“规章”。
3、乙欠甲货款,二人商定由乙将一块红木出质并签订质权合同。甲与丙签订委托合同授权丙代自己占有红木。乙将红木交付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乙之间的担保合同无效
B.红木已交付,丙取得质权
C.丙经甲的授权而占有,甲取得质权
D.丙不能代理甲占有红木,因而甲未取得质权
4、甲与乙公司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乙公司收到首期房款后,向甲交付房屋和房屋使用说明书;收到二期房款后,将房屋过户给甲。”甲交纳首期房款后,乙公司交付房屋但未立即交付房屋使用说明书。甲以此为由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而拒不支付二期房款。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6、在某刑事公诉案件中,如果审判长与案件有利害关系,那么,下列哪些人员有权申请审判长回避?( )
A.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审判长回避

中国政法大学物权2013年6月期末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物权2013年6月期末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物权2013年6月期末真题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民法学原理》(三)期末考试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王某在商场购物时,丢失手表一块。

商场工作人员拾得后,即交给公安部门。

王某未能在期限内前去认领,公安部门即依有关规定将手表交寄卖商店出售。

张某从寄卖商店买得手表后,将其送给女友杜某。

杜某在一次旅游中被一小偷将该手表偷去,小偷在路边将这块表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下夜班回家路上的工人陈某。

一日,杜某知道后即向陈某要求返还。

问现这块手表应当()。

A.归王某所有B.归张某所有C.归杜某所有D.归陈某所有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添附情形的是()。

A.拾得漂流物B.加工C.附合D.混合3.甲、乙、丙三人买了一辆汽车跑运输,后因甲乙闹矛盾,遂决定终止共有关系,但谁也不愿意要汽车,对此,应采取的方法是()。

A.实物分割B.变价分割C.作价补偿D.赔偿损失4.2009年,某甲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铜盒,内有100块银元及一张棉布,上面写着“为防土匪抢劫,特埋此。

高达,1948年9月6日”。

高达为高贵的爷爷,1948年9月8日被土匪杀害。

高贵一家解放后定成分为中农。

该100块银元()。

A.应归某甲所有,因为是他发现的B.应归高贵所有C.应由某甲与高贵平分D.属无主财产,应上缴国家5.甲将一幅名画出售给乙,并约定1个月后交付。

丙知道甲出售名画后,愿出比乙更高的价格购买。

甲便将该画卖给丙,并当场交付该画与丙,但丙未付款。

在此种情况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乙有权要求丙将该画交付给自已,因为其与甲的买卖合同成立在先B.乙有权要求甲交付该画,甲应当向丙请求返还该画,而丙亦应当返还C.乙无权要求丙交付该画D.乙无权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6.下列权利中,不属于用益物权的有()。

A.质押权B.宅基地使用权C.地役权D.建设用地使用权7.甲与其前面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乙约定:乙不在自己的土地上盖超过6米的建筑;作为补偿,甲20年内每年支付给乙10万元。

中国政法大学刑诉2013期末大题

中国政法大学刑诉2013期末大题

2013刑事诉讼法期末
名词解释
1.羁押必要性审查
2.中止审理
3.全面审查原则
4.暂予监外执行
简答题
1.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范围有哪些?
2.侦查阶段辩护律师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3.技术侦查适用于哪些案件
4.二审程序中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形
5.对于已经生效的申诉,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再审的情形有哪些?
案例纠错
1.主要涉及未成年人程序各种要求
2.案例简答:
检察院作出证据不起诉后,被害人可以有哪些救济措施?
被害人又向法院提起自诉的,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中国政法大学刑分2014年6月期末大题

中国政法大学刑分2014年6月期末大题

(回忆还原版)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刑法学分论期末考试试题(A)(存在部分内容还原不清的情况,标红字体或者问号为不确定的字、词或者句子)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甲(非军人)因职务关系而掌有某项国家军事机密,我国军事爱好者乙很想知悉该项秘密,于是对甲谎称自己是某外国间谍,让甲将该项军事秘密给其,以后可以吸纳甲加入该间谍组织。

甲信以为真,违法将该项军事秘密透漏给乙。

则甲的行为构成()A.间谍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2.甲(15周岁)因考试成绩不好被其父批评,郁闷中离家出走,见一栋大楼的水泥外墙面上挂有很多的塑料广告板(80cmx100cm),遂用打火机烧广告板玩儿,被路人发现。

大楼保安抓住甲时其已经烧毁5个广告板,1个广告板正在着火被扑灭,外墙面被烟熏黑。

恢复广告板以及粉刷外墙共花费1万元。

关于甲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甲构成放火罪B.甲构成毁坏财物罪C.甲不负刑事责任D.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3.甲为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警察,一次着便衣带五四式手枪一把放在皮包中,携枪出差办案。

乙在火车站候车厅发现了甲,认为甲皮包中有钱,遂将皮包偷走,发现包中居然有枪一把。

乙遂将该枪以每天100元的价格租给丙,并说只能自己玩千万别出事,丙却持枪实施抢劫。

丢枪后,甲一直未及时上报,直至案发。

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B.乙构成盗窃枪支罪C.乙构成非法出租枪支罪D.丙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与抢劫罪数罪并罚4.关于涉及机动车辆的犯罪,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甲在某厂矿生活区里超速驾驶,将A当场撞死后逃走,甲造成交通肇事罪B.乙在公路上闯红灯将B撞成重伤,途中发现B已死亡,遂抛尸逃走,则乙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属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C.丙与D某在高速公路上比赛赛车,丙的车速高达250公里/每小时,远远超过该路段限速110公里/每小时,情节及其恶劣,将一行人撞倒致轻伤,丙构成交通肇事罪D.丁为报复社会,开车在人群密集的自行车专用道和人行道上横冲直撞,致6名骑自行车的人被碾压致死,3人受重伤,丁构成交通肇事罪5.甲用工业酒精兑制假酒冒充高档“飞天牌”茅台白酒出售,被人举报后被工商部门查获,其销售金额无法查实,但库存货值金额为20万;经鉴定,该白酒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工业乙醇,但尚未接获人员伤亡的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 刑诉2013期末真题(无答案)期末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卷(A卷)

中国政法大学 刑诉2013期末真题(无答案)期末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卷(A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刑事诉讼法》期末考试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我国陪审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刑事审判可以有陪审团参加合议庭,也可以由全部陪审员组成合议庭B.陪审员执行职务,同审判员有同等权利C.陪审员评议案件时,审判员不得在场D.陪审员可以询问证人2.对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审判后的处理应当是()A.撤销案件B.不起诉C.宣告无罪D.终止审理3.关于刑事诉讼管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犯罪地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管辖为辅B.上级法院可以审判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下级法院也可以审判上级法院管辖的案件C.最初受理法院为主,必要时移送主要犯罪地D.上级法院可以指定管辖不明的案件4.关于回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B.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应当停止对案件的侦查C.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要求回避、申请复议D.针对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也可以申请回避5.关于取保候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取保候审可以同时要求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B.取保候审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C.对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情节严重的,予以逮捕D.取保候审的期限是12个月6.关于附带民事诉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B.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的,只能另行提起民事诉讼C.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检察院在受损失的单位没有提起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责任的诉讼D.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进行调解7.关于刑事诉讼期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期间中包含节假日的,节假日应当从期间中扣除B.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之内C.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D.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8.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障碍消除后申请继续进行期满以前诉讼活动的期限是:()A.3日B.5日C.7日D.10日9.某女青年突然死亡在出租屋内,公安机关做出不立案的决定,死者亲属找到检察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B.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C.检察院可以直接立案侦查此案D.公安机关接到检察院立案通知后应当立案10.关于拘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都有权决定拘传B.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C.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拘传人D.拘传必须由公安机关执行11.关于勘验、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解剖必须经过死者家属的同意B.涉嫌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检察院有权决定解剖尸体C.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人身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D.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12.关于搜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员出示搜查证B.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到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C.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在逃的,不得进行搜查D.检查妇女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13.关于犯罪嫌疑人身份不明的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身份之日起计算B.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起诉C.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审判D.其自报的姓名可能损害他人名誉、败坏道德风俗等不良影响的,对其案件不公开审理14.检察院对其直接受理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是需要逮捕的,做出决定的最长期限是()A.10日以内B.14日以内C.17日以内D.30日以内15.下列案件中,不属于不该骗你公开审理的案件是:()A.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B.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C.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案件D.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16.第一审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被告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应当做出的判决是:()A.有罪判决B.无罪判决C.证据不足、指控的罪犯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D.宣告不负刑事责任的判决17.关于简易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最高刑期可以判25年有期徒刑B.应当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C.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D.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18.关于被害人对裁判不服的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被害人没有上诉权B.被害人对判决不服,只能申请检察院抗诉C.被害人对判决不服,不能申请检察院抗诉D.被害人申请抗诉的,检察院应当抗诉19.死刑复核审判程序的审判组织是:()A.3人合议庭B.5人合议庭C.7人合议庭D.3至5人合议庭20.下列刑罚中,不属于社区矫正的是:()A.剥夺政治权利B.管制C.缓刑、假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人民法院可以司法拘留的情形有:()A.诉讼参与人违反法庭秩序,情节严重的B.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的,情节严重的C.单位犯罪的诉讼代表人拒绝出庭的D.证人出庭后拒绝作证,情节严重的E.自诉人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2.对于盲、聋、哑人,刑事诉讼法中的特别保护规定有:()A.不公开审理B.由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C.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辩护D.符合逮捕条件的,可以监视居住E.不适用简易程序3.关于强制措施的通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A.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除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家属B.拘留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家属C.逮捕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24小时之内通知家属D.逮捕后,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24小时以内通知家属E.逮捕后,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24小时之内通知家属4.关于侦查中讯问犯罪嫌疑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询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B.询问时其辩护律师应当在场C.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证实自己有罪D.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E.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像或录音5.对于检察院的下列决定,公安机关可以要求复议和提请复核的有:()A.起诉决定B.因没有犯罪事实而做出的不起诉决定C.因不需要判决刑罚而做出的不起诉决定D.附条件不起诉决定E.不批准逮捕决定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羁押必要性审查2、中止审理3、全面审查原则四、简答题1、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2、侦查阶段辩护律师诉讼权利有哪些?3、技术侦查适用于哪些案件?4、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哪些案件应当开庭审理5、对生效判决裁定的申诉,符合哪些情形的,法院应当决定再审?五、案例分析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8分,共20分)(一)某甲,17岁,因涉嫌抢劫罪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人员在审查起诉期间询问某甲时。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详解带答案和解析

3、某市安监局向甲公司发放《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发现甲公司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对于该许可证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单选第42题)
A.吊销
B.撤销
C.撤回
D.注销
【答案】B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规定,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予以撤销。本题中,甲公司凭借伪造的申请材料而获得行政许可,因此,应予以撤销。
A.张某作为证人不属于回避制度适用的范围,故张某不应回避
B.张某作为共同犯罪人之一,如不出庭作证,案件就无法查明,故张某不应回避
C.张审判长的弟弟与整个案件有利害关系,故其应当回避
D.张审判长是本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张某的近亲属,故其应当回避
正确答案:BD
解题思路:回避的适用人员,是指在法律明确规定的回避情形下应当回避的公安司法人员的范围只有属于这一范围内的人员才需要自行主动回避,或者被当事人等申请回避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条和第31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解释的规定,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参与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曰法警察、勘验人员、执行员注意其中不包括证人,故而张某作为证人是不适用回避制度的,A项说法正确,B项错误注意在本案的刑事诉讼中,由于张某未被起诉,故而不能被称为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所以D项的说法错误而根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张某有可能成为本案.中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则刑事部分的审理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其有利害关系,张审判长作为其姐,应当回避,故C项正确
B.法庭应以符合法庭回避情形为由当庭作出回避决定
C.李某应否回避需提交法院院长决定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真题

2013年司法考试刑法分论真题(单项选择题)1.甲给机场打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机场立即紧急疏散乘客,对飞机进行地毯式安检,3小时后才恢复正常航班秩序。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为维护社会稳定,无论甲的行为是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都应追究甲的刑事责任B.为防危害航空安全行为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C.从事实和法律出发,甲的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追究其刑事责任D.对于散布虚假信息,危及航空安全,造成国国际重大影响的案件,可突破司法程序规定,以高效办案取信社会【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选项A错误。

定罪量刑必须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不能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将依法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作为犯罪处理。

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甲只是谎称“3架飞机上有炸弹”,并没有实际放置炸弹,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现实危险和可能,不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相关犯罪判处甲死刑。

但其行为符合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犯罪构成,应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进行处罚。

选项D错误。

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即便造成了国国际重大影响等,也不得以任何理由突破法定的程序。

6.2010年某日,甲到乙家,发现乙家徒四壁。

见桌上一块玉坠,断定是不值钱的仿制品,甲便顺手拿走。

后甲对丙谎称玉坠乃代文物,值5万元,丙以3万元买下。

经鉴定乃清代玉坠,市值5000元。

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断定玉坠为不值钱的仿制品具有一定根据,对“数额较大”没有认识,缺乏盗窃犯罪故意,不构成盗窃罪B.甲将所盗玉坠卖给丙,具有可罚性,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C.不应追究甲盗窃玉坠的刑事责任,但应追究甲诈骗丙的刑事责任D.甲诈骗丙的诈骗数额为5万元,其中3万元既遂,2万元未遂【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盗窃罪、诈骗罪。

选项A说确。

甲将清代玉坠误以为是不值钱的仿制品,属刑法认识错误中将构成犯罪的对象误以为是不构成犯罪的对象。

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原理13年6月期末回忆版附参考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法理学原理13年6月期末回忆版附参考答案

法理学原理2013年6月期末试题一、怎样理解凯尔森的“基本规范”?二、从“自然”的概念出发,论述自然法理论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的基本主张。

三、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哪个属于主要的推理方式?四、针对小场景案例设置,谈自己的看法。

场景设置(大概意思哈):一人买了件衣服但是自己穿着不好看,就找张某和王某来评判。

张某基于“诚实”的考虑说“不好看”,王某基于“友谊”的考虑说“好看。

”然后他们决定找李某来评判。

李某说,“找我评判可以,但是我说谁对就是谁对,你们都得遵从”。

张某和王某同意了,而李某也判定王某的“友谊”是对的。

而后,王某又反悔了,想改变立场,因为他觉得“诚实”的价值比“友谊”来得更重要。

于是王某要求李某改变裁判。

但是张某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既然已经答应了李某的预设要求,就不得再反悔。

问题1:张、王二人对于李某的态度对应哪种法律理论,为什么?问题2:基于对第1个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张、王二人谁的态度是正确的,为什么?参考答案作者: 张添柱Ascetic趁着记忆还清楚,把今年考试的题目记下来,方便后来者以此判断考察的知识点及方式。

这里简单附上我自己的答题思路,并不表明我的步骤就是唯一正确的。

答案仅供参考,不可盲从,否则,后果自负。

O(∩_∩)O哈哈哈~一、怎样理解凯尔森的“基本规范”?本题属于基本理论问题,参见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

1、简述凯尔森理论的背景:奥斯丁的理论缺陷、新康德主义知识论的特点、因果律与归属关系的区别。

2、简述凯尔森的规范理论体系:规范的效力来源于另一规范;法律体系便是一个规范效力之链条维系下的等级体系;基本规范是链条的顶端。

因此,基本规范的概念、地位、作用就清楚了:基本规范为所有其他规范提供效力。

3、基本规范概念的难题:基本规范自身的效力来源怎么解决。

因此,凯尔森只得把基本规范的定位为一种超验逻辑的预设。

4、总结评价。

符合分离命题,但不符合社会事实命题。

以上资料来源主要参见《法律的界限》第一章第二节第二部分“Hans Kelsen的规范实证主义”!二、从“自然”的概念出发,论述自然法理论的发展阶段和各自的基本主张。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分则18年期末真题(附部分参考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 刑法分则18年期末真题(附部分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刑法分论一、单选(20*1分)二、多选(5*2分)选择题主要和司考类型差不多,罗翔说期末的难度偶尔还会超越司考。

感觉罪数考的特别多,很多容易混淆的地方,相近的罪名的比较是常考点。

三、简答题(4*5分)1.简述斡旋受贿的成立条件2.简述强奸罪的加重情节3.简述刑法关于转化型抢劫的成立条件4.简述信用卡诈骗罪的要件四、案例题及案例题参考答案1.甲乙两人因吸毒需要金钱,遂密谋将邻居李四刚满月的孩子偷走。

甲在李四家门口望风,乙进屋窃取孩子。

当乙抱走孩子时,被李四发现,李四大叫,乙遂用刀猛刺李四颈部,致其当场身亡。

乙将孩子抱走,与甲逃往外地,后将孩子以高价卖给境外。

关于本案,请回答以下问题(1)甲乙密谋盗窃孩子的行为应当如何评价?(2)乙将李四杀死的行为应当如何评价?(3)甲对死亡结果是否承担责任?(4)甲乙各有何种加重犯罪构成?参考答案:(1)成立拐卖儿童罪的共犯。

(2)乙成立故意杀人罪。

(3)承担,甲对死亡结果存在过失,故为拐卖儿童致其亲属死亡。

(4)甲属于拐卖儿童罪中的“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造成被拐卖儿童其亲属死亡的”两种加重犯罪构成;乙属于拐卖儿童罪中的“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绑架儿童的”加重犯罪构成。

两人还有将被拐“儿童卖往境外的”加重情节。

参考:《刑事审判参考》第82期“吕锦城、黄高生故意杀人、拐卖儿童案”2.犯罪嫌疑人林某因妻子离家出走,为方便寻找妻子下落,林某在租车行租赁一辆小轿车作为交通工具。

在正常使用数日后,因手头紧张遂将小轿车典当给寄卖行,并伪造车主身份证同寄卖行签订典当合同。

后因租车行发现该车辆GPS定位系统失去联系遂报警。

林某被抓获后表示不打算将车辆赎回。

试根据所学刑法知识,分析此案参考答案:林某在占有小轿车之后再产生非法占有之意图,故其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构成侵占罪。

3.司机甲某日晚上10时许违规驾驶,撞倒路边行人乙致其腿部骨折(属轻伤),乙当即躺倒在地呻吟不止。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中国政法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经济法总论》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经济法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B. 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C. 经济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D. 经济法具有明显的政策性、指导性和干预性答案:C2.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A. 公平竞争原则B. 国家干预原则C. 社会责任原则D. 公民权益保护原则答案:D3. 下列关于市场准入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对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限制和规范B. 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范围的准入C. 市场准入制度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D. 市场准入制度具有强制性和任意性答案:D4. 下列关于反垄断法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反垄断法是调整市场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B. 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是禁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C. 反垄断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 反垄断法允许企业合并,但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答案:D5. 下列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知情、选择、公平交易等权益B.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等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企业赔偿因商品和服务缺陷造成的损失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下列关于经济法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有:A. 规范市场秩序B. 保护消费者权益C.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D.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答案:ABCD7. 下列关于市场准入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A. 市场准入制度是经济法的基本制度之一B. 市场准入制度有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C. 市场准入制度可以防止不正当竞争D. 市场准入制度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答案:ABCD8. 下列关于反垄断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 反垄断法旨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B. 反垄断法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C. 反垄断法禁止垄断协议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D. 反垄断法规定,企业合并应当向国家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答案:ABCD9. 下列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表述,正确的有:A.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B.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安全、知情、选择、公平交易等权益C.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等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答案:ABCD10. 下列关于经济法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有:A. 经济法责任是指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B. 经济法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C. 经济法责任具有强制性D. 经济法责任可以由国家机关强制执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经济法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刑法分论
一、单选(20*1分)
二、多选(5*2分)
选择题主要和司考类型差不多,罗翔说期末的难度偶尔还会超越司考。

感觉罪数考的特别多,很多容易混淆的地方,相近的罪名的比较是常考点。

三、简答题(4*5分)
1.简述斡旋受贿的成立条件
2.简述强奸罪的加重情节
3.简述刑法关于转化型抢劫的成立条件
4.简述信用卡诈骗罪的要件
四、案例题及案例题参考答案
1.甲乙两人因吸毒需要金钱,遂密谋将邻居李四刚满月的孩子偷走。

甲在李四家门口望风,乙进屋窃取孩子。

当乙抱走孩子时,被李四发现,李四大叫,乙遂用刀猛刺李四颈部,致其当场身亡。

乙将孩子抱走,与甲逃往外地,后将孩子以高价卖给境外。

关于本案,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密谋盗窃孩子的行为应当如何评价?
(2)乙将李四杀死的行为应当如何评价?
(3)甲对死亡结果是否承担责任?
(4)甲乙各有何种加重犯罪构成?
参考答案:
(1)成立拐卖儿童罪的共犯。

(2)乙成立故意杀人罪。

(3)承担,甲对死亡结果存在过失,故为拐卖儿童致其亲属死亡。

(4)甲属于拐卖儿童罪中的“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造成被拐卖儿童其亲属死亡的”两种加重犯罪构成;乙属于拐卖儿童罪中的“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绑架儿童的”加重犯罪构成。

两人还有将被拐“儿童卖往境外的”加重情节。

参考:《刑事审判参考》第82期“吕锦城、黄高生故意杀人、拐卖儿童案”
2.犯罪嫌疑人林某因妻子离家出走,为方便寻找妻子下落,林某在租车行租赁一辆小轿车作为交通工具。

在正常使用数日后,因手头紧张遂将小轿车典当给寄卖行,并伪造车主身份证
同寄卖行签订典当合同。

后因租车行发现该车辆GPS定位系统失去联系遂报警。

林某被抓获后表示不打算将车辆赎回。

试根据所学刑法知识,分析此案
参考答案:
林某在占有小轿车之后再产生非法占有之意图,故其行为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而构成侵占罪。

3.司机甲某日晚上10时许违规驾驶,撞倒路边行人乙致其腿部骨折(属轻伤),乙当即躺倒在地呻吟不止。

甲看见乙既未流血,也没有昏迷过去,自认乙的伤势并无大碍。

为逃避责任,甲慌忙驾车逃走。

乙因小腿骨折不能行走,适逢当夜大风降温,天气异常寒冷。

第二天甲心觉不妥,前往案发现场,发现乙已经死亡。

甲非常害怕,于是叫朋友丙前来,一起将尸体掩埋。

(1)甲致人死亡的行为该如何认定?
(2)甲和丙的掩埋尸体行为如何认定?
参考答案:
(1)司法解释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甲主观上对死亡结果存在过失,客观上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故属于为逃逸致人死亡,应当在加重刑罚幅度量刑。

(2)甲毁灭证据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丙的行为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提示:本答案仅为参考答案。

其他观点若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