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合集下载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二、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是”

现代判断句要用判断词“是”,古汉语相反,一般不用,这 是古今汉语判断句最重要的差别,先秦汉语中,有很多“是” 字,很象判断词: ①是吾师也。(左传· 襄31) ②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季氏) 从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似乎都可以用判断词“是”的 意思去理解,其实“是”为指示代词作主语,相当于“此”。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 劝学)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③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 襄26)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子张)

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 中的判断词“是”相当: ⑤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 “即”或语气词“维(惟)”。

“乃、即、必”等用在判断句中,不是判断词,而 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10)是乃仁术也。(孟子· 梁惠王上)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项羽本纪) 13)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三国志· 失街亭)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主语+者,谓语。
⑤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心· 情采) ⑥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判断意味没有带“也”的强。

4.主语,谓语。
⑦秦,虎狼之国。(史记· 屈贾列传) ⑧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汉献建安十三)


判断意味更用在主语和名词谓语中间, 有人认为是判断词,认为是“为”的较古的形式,其实这种 看法是欠妥当的,“维”“为”上古根本不同音,“维、惟” 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它们不仅用 在判断句中,也用在描写句或叙述句中。

判断句高中文言文

判断句高中文言文

判断句高中文言文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判断句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高中文言文判断句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

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

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即,者也式。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

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

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

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司马迁《鸿门宴》)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

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司马光《赤壁之战》)————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 (6)高祖曰:“此齐辨士蒯通也。”(汉
书·韩信传)
(唐钰明:《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中国语文》 1991-5;《上古判断句辨析》,《古汉语研究》19934)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 1.类属关系:主语属于谓语的同类
➢仲弓父,贱人。(史记·陈涉世家) ➢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 2.等同关系:主语等于谓语 ➢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D.判断动词“是”
▪ 主语+是+宾语 ▪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鬷(zong)夷氏是其后也。(论衡·龙虚)
▪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 单个名词/代词+是+名词性成分
▪ 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上)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
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尔共苞茅不纳,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
重也。(韩非子·五蠹) 5.条件、目的等复杂语义关系 ▪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10) ▪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小结:
▪ 句式:
❖ 表达功能
▪ 1.主语+者,谓语+也。 ❖ 1.类属关系
▪ 2.主语,谓语+也。
❖ 2.等同关系
▪ 3.主语+者,谓语。
❖ 3.比喻关系
▪ 4.主语,谓语。
▪ 2.判断动词(系词) ▪ 3.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 魏其言是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同上)
判断句的活用问题
▪ 1、表达比喻内容 ▪ 这种判断句实际上是一种比喻。如: ▪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

文言文的判断句

文言文的判断句

文言文的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用“是”作谓语进行判断,形式简单。

而古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作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

1、“……者,……”表示判断。

例:天下者,高祖天下。

——《魏其武安侯列传》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淮阴侯列传》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2、“……,……也”表示判断。

例: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子瑜友也。

——《赤壁之战》周公,弟也,管叔,兄也。

——《孟子·公孙丑下》3、“……者,……也”表示判断。

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4、“……,……者也”表示判断。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二、用动词“为”或“是”表示判断。

1、“为”表示判断。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赤壁之战》此为何若人?——《公输》2、“是”表示判断。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

——《赤壁之战》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卖炭翁》注意:“是”在先秦时期常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而不是表示判断,要注意辨别。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分类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格式:主语+谓语+也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格式:主语+者+谓语+也例: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省略“也”字。

格式:主语+者+谓语例: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4、省略“者”、“也”,这是“……者……也”的省略形式。

格式:主语+谓语例: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5、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承上文省略,这时,句末的“也”字必不可少。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子路从而后》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

天子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

”《韩非子·十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区分“是”为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①先秦时代,“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

例:公曰:“是吾宝也。

”《左传·僖公二年》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国平养侠儒,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

什么是判断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的句子。

二。

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以及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古汉语判断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出现判断动词(也称判断动词)“是”字。

那么,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又是作什么的呢?得从不同时期来分析:(一)在先秦,那个“是”是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者谓语。

例如:(1)作主语1.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左传)2.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4.是乃仁术也。

5.是非君子之道也。

(2)作谓语:1.取之而燕民悦,而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3.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

辅依车,车亦依辅。

虞虢之势正是也。

(韩非)4.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

(韩非)(二)两汉以后:“是”字作为判断词可能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在书面语中有所使用,但始终没成为文言判断句的主流。

1.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韩非)2.陈侯喜猎,淫猎于蔡,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

(谷梁传)3.此必是豫让也。

(史记)4.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

(马王堆汉墓帛书)5.余是所嫁妇人之父。

(东汉王充《论衡》)6.问今是何世。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比较∶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三。

古汉语判断句的各种结构形式1·用“也”字煞句①制,岩邑也。

(左传)②虢,虞之表也。

(左传)③余,尔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④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汉书)⑤农,天下之大本也。

(汉书)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同上)2·用“……者,……也”式①南冥者,天池也。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古漢語的判斷句一、判斷句判斷句是斷定兩事物是否同屬一類的句子,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作謂語。

(一)古漢語判斷句的特點1.一般不用判斷詞。

主要有四種形式:A、主語+謂語+也字。

(1)制,嚴邑也。

(左傳·隱公元年)(2)虢,虞之表也。

(左傳·僖公五年)(3)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傳·宣公二年)(4)而母,婢也。

(戰國策·趙策三)(5)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左傳·隱公元年)B、主語+者+謂語+語氣詞。

(1)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戰國策·趙策三)(2)彼吾君者,天子也。

(戰國策·趙策三)(3)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逍遙遊)(4)臣之所好者,道也。

(莊子·養生主)C、主語+者+謂語。

(1)虎者,戾蟲。

(戰國策·秦策二)(戻:暴虐)(2)粟者,民之所種。

(晁錯《論貴粟疏》)D、主語+謂語。

(1)趙,秦之深讎。

(戰國策·秦策二)(2)賈生,洛陽之少年。

(蘇軾《賈誼論》)共同特徵:用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直接作謂語,句中有“者”字,只是表示語氣上的提頓;句末有“也”只是用來幫助判斷。

認識以上幾個特點的同時應當注意:1、不能因為句中有“者”、“也”呼應,就簡單地認定為判斷句。

如:(1)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

(2)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3)令尹貴矣,王非置兩令尹也。

(4)呂公者,好相人也。

2、判斷句謂語後,根據表達需要也可以用別的語氣詞。

如:(1)竽也者,五聲之長者也。

(2)白起,小豎子耳。

(3)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3、“是”字在古漢語中,通常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指示代詞“這”、“這個”、“這些”之類,經常作判斷句的主語。

(1)是吾師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論語·季氏)(3)吾不能早用子,……是寡人之過也。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虎者,戾虫;人者,甘饵。《战国策》
…..,也
夫齐,甥舅之国也,而太师之后也。
《左传》 夫山、泽、林、盐,国之宝也。《左传》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晏婴,齐之习 辞者也。《晏子春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战国策》 取之而燕民乐,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 武王是也。《孟子》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为”字判断句
句中有动词“为”“是”。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句中语气词“也”
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使得语气舒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论语》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论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
用于时间词语之后,或者表示时间的小句之
后。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 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 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左传》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
《左传》
表示因果关系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
计也。《战国策》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
句尾语气词“也”
1.增强判断语气。
2.增强对事件原因的陈述。 3.增强对事件真实性的陈述。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1.判断句的界定

文言文中判断句的标志及例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的标志及例句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d、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10古代汉语的句式

10古代汉语的句式

(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将宾语 置于动词之前,并在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是、 之” ,以示区别。 “是、之”只是宾语前置 的标志,一般不译。 ①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齐桓公伐 楚)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③ “惟陈言之务去”(韩愈)
(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恼七零八落人仰马翻,祝你新春快乐马到成功,
前景广阔一马平川。
几例社会用语分析

③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
二十七章“他近一年半以来虽常依大 帅之‘马首是瞻’,然而他不是大帅 部将,也不会屈居人下。”
几例社会用语分析

④某名人参观完自贡恐龙博物
馆后留言:
“能到自贡恐龙博物馆一游,
何幸之有!”
(四)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
(三)“为”字被动句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为”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为”字表义复杂, 易产生歧义: ①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 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
(四)“见”字被动句 ① 才高见屈,遭时而然。(论衡·自纪)
三、宾语前置句
何去何从
时不我待 唯利是图 夜以继日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疑问代词无论是作动词的宾语,还是作 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这条规则在先 秦是比较严格的。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⑴ 是疑问句代词作宾语。 “谁、何、奚、安、 孰、胡”等。⑵是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尤 其是作介词宾语的疑问代词前置,容易被我 们忽视。如: 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复合被动句

高中课本判断句及翻译整理

高中课本判断句及翻译整理

高中课本判断句及翻译整理
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高中时学的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

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整理如下:
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翻译: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好好复命)的是无用的人!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翻译: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翻译: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翻译: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

5、亚父者,范增也。

翻译: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

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翻译: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文言句式和用法(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1.“者也”表判断(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梁父即楚将项燕(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环村居者皆猎户3. 动词“为”“是”表判断(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2)予非文人画士(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1.“为所”表被动(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为”表被动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于”表被动(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2)而君幸于赵王(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4.“见”表被动(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5.“见、于”表被动(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6.“被”表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7. 意念被动(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1)古之人不余欺也(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注意: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古汉语特殊句式及例句

古汉语特别句式及例句一、判断句形式及例句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一定或有所否认的句子。

能够分为两个系列:" 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 者,也 " 系列: "者,也 " 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有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②战无不胜,非战之善者也。

(,者也)③栗者,民之所种。

(者, )④虢,虞之表也。

(,也 )⑤忠义者圣贤家法。

(者 )⑥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 " 乃" 、" 为" 、" 即"、"则"、"是" 、"非" 来表示,组成又一个系列。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④翩翩两骑来是谁⑤审谛之,顿非前物。

二、被动句的形式及例句1、“于”字句: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吾不可以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为”字句:①身故人手,为天下笑。

“为所”式: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3、“见”字句: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于”式: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三、省略句形式及例句。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 (是蛇 )黑质而白章; (蛇 )触草木,草木尽死; (蛇 )以啮人, (人)无御之者。

[承前省主语 ] ②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 (鼓 )而 (气 )衰,。

[ 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吾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吾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修饰语的省略 ] ②行一不义 (事 ),杀一无罪 (人 ),而得天下,不为也。

[ 中心词的省略 ]⑶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①(赵括 )尝与其父言兵事, (赵 )奢不可以难 (之 ),然不谓 (之 )善。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形式有以下几种:
1. 陈述句:句子陈述一个事实或判断,常用的动词有“是”、“有”等,例如:“天下太平”、“花开满园”。

2. 疑问句:句子用来询问事情的真相或情况,常用的疑问词有“何”、“堪”等,例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堪笑四瞻尊者”。

3. 反问句:句子用于反问或加强语气,常用的反问词有“岂”、“难道”等,例如:“岂不美哉?”、“难道如此?”。

4. 祈使句:句子用于表示命令、请求、劝告等,常用的动词有“请”、“愿”等,例如:“请进”、“愿大家平安”。

5. 推测句:句子用于推测或揣测,常用的词语有“想必”、“莫非”等,例如:“莫非此地乃是仙境?”、“想必他已经到了那里”。

6. 条件句:句子用于表示条件和假设,常用的连接词有“若”、“如”等,例如:“若天气好,我们就出去玩”、“如能得到你的帮助,我将十分感激”。

以上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些常见活用形式。

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示方法

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示方法

古汉语判断句的几种表示方法一、……者,……也。

这是古汉语里最典型的判断句式,它相当于现代汉语“……是……”。

如: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苏轼《石钟山记》)——那噌吰的声音,象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的钟声啊。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司马迁《鸿门宴》)——楚的左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二、……,……也。

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如: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欧阳修《伶官传记》)——忧虑操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此世所以不传也。

(苏轼《石钟山记》)——这就是(石钟的真像在社会上)不能流传的原因了。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苏洵《六国论》)——所以燕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抵抗的成效啊。

三、……者,……。

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在谓语不用“也”,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

不过,这种句式比少。

如:1.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粮食是老百姓种的。

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同游的四个人,就是庐山陵的萧圭,字君玉;长乐的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四、……,……者也。

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也相当于“……是……”。

如: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司马迁《鸿门宴》)——他是沛公车旁任警卫的樊哙。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城北的徐公是最美丽的人。

3.晏子,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晏子使楚》)——晏子是齐国最善于辞令的人。

这种句式,有时前面也用“者”。

如:五、……,……。

主语和谓语后面都不用语气词,但仍然可译为“……是……”。

如: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有以下几种活用形式:
1.主谓结构:例如"日出东方"、"人生若梦"等,其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主动、被动、使役、趋向等一系列不同的关系。

2.主谓宾结构:例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宾语可以是名词、动词不定式、动词性短语等。

3.主谓宾补结构:例如"命运如同手中的骰子,无法掌控"、"我坚信你一定能行"等,宾补能够补充、限定宾语或主语的含义。

4.主谓状结构:例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心旷神怡兮康复乐"等,状语能够描述主语、谓语的状态、行为或特征。

5.结果状结构:例如"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笑一笑,十年少"等,结果状语通过形成因果关系,表示其中一种结果。

6.主谓定结构: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等,定语对主语、谓语进行修饰或限定。

这些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些常见活用形式,不同形式的句子能够通过丰富的语法成分、词语搭配和表达手法,传达出丰富多样的意义。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举例说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形式古代汉语判断句是指用来表达某种判断、判定或确定的句子。

这类句子常常包含有“是”、“非”、“不是”、“能否”等词语,用来表示主观的判断或客观的事实。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形式丰富多样,下面将列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1. 以《诗经》中的句子为例。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许多句子是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句子表达了对雎鸠的判断,认为它们在河的洲上。

2. 以《道德经》中的句子为例。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有很多句子也是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表达了对宇宙生成规律的判断。

3. 以《孟子》中的句子为例。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表达了对君主地位的判断。

4. 以《史记》中的句子为例。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其中也有很多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夫人之于人也,犹火之于物也。

”这句话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判断。

5. 以《资治通鉴》中的句子为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史书之一,其中也有很多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五胜之民,不可与争长。

”这句话表达了对胜利者的判断。

6. 以《红楼梦》中的句子为例。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之一,其中也有很多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我看你们也不像是个男子汉,就是个老婆娘!”这句话表达了对男子汉的判断。

7. 以《聊斋志异》中的句子为例。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集,其中也包含了很多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这个女妖精,你们再不赶快去捉住,她又要害了别人了!”这句话表达了对女妖精的判断。

8. 以《水浒传》中的句子为例。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之一,其中也有很多判断句的活用形式。

例如“我看你这老儿,就是个假道士!”这句话表达了对老儿的判断。

9. 以《西游记》中的句子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漢語通論(七)判斷句,也字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词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

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

但是在秦漢以前,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

例如:制,巖邑也。

(左傳隱公元年)虢,虞之表也。

(左傳僖公五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左傳宣公二年)而母,婢也。

(戰國策·趙策)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左傳隱公元年)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

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戰國策·趙策)彼吾君者,天子也。

(戰國策·趙策)南冥者,天池也。

(莊子·逍遙遊)臣之所好者,道也。

(莊子·養生主)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

例如:是吾師也。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是社稷之臣也。

(論語·季氏)在這兩個例子裏,“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

(戰國策·魏策)(今天就是這樣。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孟子·梁惠王下)湯之問棘也是已[1] (莊子·逍遙遊)“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

在這三個例子裏,“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

例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左傳僖公三十年)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莊子·逍遙遊)在第一個例句裏,“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

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

例如: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

(左傳僖公四年)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

(左傳僖公三十年)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

(左傳成公三年)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對話裏。

例如:對曰:“翳桑之餓人也。

”(左傳宣公二年)子曰:“隱者也。

”(論語·微子)子曰:“非吾徒也”(論語·先進)(“非”字是否定副詞)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謂語前面常用副詞“乃”字來加強肯定,用副詞“非”字來表示否定。

先看用“乃”字的判斷句:吾乃梁人也。

(戰國策·趙策)是乃仁術也。

(孟子·梁惠王上)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戰國策·齊策)從上面這些例句裏,我們不難看出,判斷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強,而且往往帶有辯白或申明的口氣。

“吾乃梁人也”,這意味着“吾非燕人”“吾非趙人”等等。

這種用法的“乃”字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言裏,“乃”字還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說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斷句:是非君子之言也。

(禮記·檀弓上)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戰國策·魏策)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這種用法的“非”字雖然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不是”,但是,嚴格地說,它的語法作用是作為一個否定副詞來否定謂語的,它不是否定性的係詞,不是“不”和“是”的結合體。

在討論古代漢語判斷句的時候,有一個“為”字值得提出來說一說: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戰國策·趙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

”(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微子)這類句子裏的“為”字,很像現代漢語的係詞“是”。

其實古代漢語的“為”字是一個涵義非常廣泛的動詞,在上面這些例句裏,雖然可以用現代的“是”字來對譯,但不必認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係詞。

在上古漢語裏,用“為”字的判斷句非常罕見,而且限於一定的場合。

就以上面所舉的例句而論,例一“先生為天下之士”不是獨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謂語動詞“知”的賓語。

例二“為”字的前後兩項,字面相同。

例三“為”字後面是疑問代詞,這句話在上古更常見的說法是:“夫執輿者誰也?”不用“為”字。

《戰國策·齊策》:“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孟子·離婁下》:“追我者誰也?”可以為證。

“夫執輿者為誰”、“為孔丘”,其實都是以敘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斷當然,從句子的語氣說,“夫執輿者為誰”是疑問句。

例四“為”字的動詞意義更為明顯。

總的說來,上古用“也”字煞句的判斷句一般不能用“為”字,所以像“制,巖邑也”不能說成“制為巖邑也”,這是值得注意的。

判斷句是表示判斷的,但是在語言實踐中,我們會遇到某些判斷句,它們的主語和謂語的關係,不能按照形式邏輯的要求來加以分析。

這在現代漢語是如此,在古代漢語也是如此。

例如《戰國策·齊策》:“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

齊其聞之矣。

”千金和重幣可以構成判斷,但是百乘指的是車馬,顯使指的是人臣,照形式邏輯講,就很難構成判斷,可是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可以了解的。

又如《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戰,不能說等於勇氣,人們只能說作戰是靠勇氣的,或者說,勇氣是打勝仗的條件之一,等等。

但是,照字面講,這句話又只能解作“打仗就是勇氣”。

對於這種內容壓縮了的判斷句,我們不應該以詞害義。

判斷句有一種最常見的活用法,就是採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解釋原因。

例如: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戰國策·齊策)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論語·憲問)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莊子·養生主)在現代漢語裏,“是”字也可以用來解釋原因。

由此可見解釋原因和判斷在性質上是相近的;又可以證明語言既有發展又有繼承的道理。

現在講到“也”字。

從“也”字的位置看,有兩種“也”字:(一)煞句的“也”字;(二)句中的“也”字。

現在分别加以敘述。

(一)煞句的“也”字煞句的“也”字一般用於判斷句的句尾來幫助判斷,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

這一點,上文已經說過。

現在要講的是由這種基本用法引申出來的用法。

第一,“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

例如: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

(戰國策·趙策)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莊子·逍遙遊)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孟子·梁惠王上)前兩個例子是由果溯因,說明真相;最後一個例子是由因及果,進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第二,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

例如:蔓難圖也。

(左傳隱公元年)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客無好也。

(戰國策·齊策)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

(戰國策·齊策)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由於說明因果關係和確認事情的真實性都帶有論斷的性質,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

此外,古代漢語表示命令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句。

例如: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左傳隱公元年)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論語·先進)其實“也”字的這種用法,和前面所講的用法仍然是相通的。

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如果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也”字似乎也帶了疑問語氣。

例如: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齊策)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戰國策·齊策)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論語·憲問)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有人認為這種“也”字的作用和“邪”(耶)字相同,那是不對的。

“也”字和“邪”(耶)字區别在於:(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問,“邪”(耶)字本身表示疑問。

例如《莊子·齊物論》:“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換用“也”字,一換“也”字就不是疑問句了。

(2)“也”字雖然用在疑問句裏,但仍然帶有一點確定語氣,所以“也”字後面容許再用疑問語氣詞。

例如《論語·先進》:“唯求則非邦也與?”又如《莊子·齊物論》:“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二)句中的“也”字“也”字有時用在單句或複句中作語氣詞,表示頓宕。

有的“也”字用在單句中的主語(其中有的是主謂結構作主語)之後。

例如:午也可。

(左傳襄公三年)師也過,商也不及。

(論語·先進)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論語·先進)今由與求也相夫子。

(論語·季氏)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論語·泰伯)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莊子·逍遙遊)前四例“也”字是用在一般主語之後,後二例“也”字是用在主謂結構所充任的主語之後。

後面兩個句子如果譯成現代漢語,似乎可以把“也”字譯為現代的“得”字,例如“水之積也不厚”,可譯為“水積得不多。

”但是,這只是詞序上的偶合,事實上“得”並不相當於“也”,因為這兩句話古今的語法結構是大不相同的。

有的“也”字不是用在單句主語之後,而是用在時間副詞(或词组)之後。

例如:今也則亡。

(論語·雍也)今也,南蠻蠻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孟子·滕文公上)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孟子·滕文公上)有的“也”字是用在複句中的第一個分句之後,這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

例如: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左傳僖公三十年)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

(戰國策·趙策)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前面三個例子就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

谢谢观看!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